第一篇: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感想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感想
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与同年秋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人们公认的标志马克思哲学创立的两部开篇之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共11条,言简意赅。虽然费尔巴哈在马克思当时从突破黑格尔哲学为主要目的的过程中具有“桥”的作用。但是对于理论上逐步发展的马克思来说,到1845年春写作《提纲》时,已经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重新审视和批判了。
《提纲》第1条中,马克思敏锐地看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竞是这样,和唯心主义相反,唯物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之时,马克思已经‘穿透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为哲学的最边缘,从而使哲学史上的以哲学的方式所探讨的作为“纯理论”的问题被逼到哲学自身的“外部”,一种非哲学的哲学即“实践的去理解”“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之新哲学路向由此被开启出来。
在《提纲》第6条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单个的固有的抽象物,人类的本质,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实践观是《提纲》的核心和灵魂,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分界线。马克思在实践观点上与旧唯物主义,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分岐,“是同如何看待人的问题紧密相关的”,旧唯物主义特别是费尔巴哈,对包括人在内的客观世界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和静观的考察方法。因此,他们把主体与客体、人和自然的关系反之看作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他们看不到实践在社会生活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没有看到主体
和客体以及人与自然,还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因此,他们没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理解为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而主要是把它们理解为自然关系,所以,他们把人看作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纯自然人、抽象人。人是类存在物,他把“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这种纯粹自然的普遍性即是不变的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仅要从人的社会关系的总体上去考察,而且还必须从社会关系的历史变化中去考察。
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仅仅把它看作一种幻想,他的宗教批判仅仅在于指出,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马克思则进一步指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因而宗教的消灭,不可能仅通过对宗教的批判就能实现,它“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费尔巴哈揭露宗教是从宗教的自我异化,世界的二重化即上帝的天国世界和人间的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把天国世界归结为世俗基础,还原为现实世界。他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即人把自己的本质异化成了神、上帝,人按自己形象创造了上帝,他认为把宗教世界还原为人间世界,他的批判宗教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费尔巴哈的宗教、感情又是和他的人的本质观联结在一起的,并且企图以此创立一种“爱”的新宗教。马克思分析说,“费尔巴哈所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为于它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没有揭露宗教产生的根源和消灭宗教的基础是“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首先应当了解这种矛盾,然后用排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马克思的分析是紧紧地围绕
着人与社会的联系展开的,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是把宗教还原为人的本质。费尔巴哈的“宗教感情”是抽象的个人感情,马克思认为新唯物主义的宗教批判,应当把宗教基础归结为社会本身的矛盾;个人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
《提纲》第10条,“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
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一句话,共39个字,被公认为是《提纲》的结论性的一条。在1895年以前,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认识是描述性的,认为市民社会是由人类个体结成的人群共同体。马克思虽然早就不同意费尔巴哈的孤立的人类个体和把社会的东西归结为个体的东西观点,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但费尔巴哈毕竟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环节”,费尔巴哈的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单个抽象人,对马克思还是有影响的。《提纲》正是对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超越发展的必然。《提纲》在自己弄清问题,清算自己以往思想的同时,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的唯物主义的人,是单个的人,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孤立的个人。
参考文献《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 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0条的传统解说评析
周敦耀复印报刊资料2002.8
第二篇:读费尔巴哈提纲有感
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思考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1845年2月初,马克思被法国基佐政府驱逐处境,迁居布鲁塞尔。同年4月,恩格斯也来到这里,与马克思会合。在这年春天,马克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的重大飞跃。恩格斯评价《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萌芽的天才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活动的结晶。
对于宗教观,不同的哲学家、思想家有不同的看法。苏格拉底,虽非神学家,但苏氏拒绝信奉当时的国教,在他宗教学说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他有几种坚定的信仰:(一)他信一位至高上帝的存在;(二)他信统治万有的天命,(三)他信上帝要差遣一个使者,教人类认识不灭的真理;要差遣一位导师,拨开云雾,开通心窍,使人能辨别善恶,认识其道德的责任。(四)他信灵魂不灭;(五)他信善人必受善报;恶人必受恶报。关于柏拉图的宗教思想,《宗教知识大全》(Encyclopaedia of Religious Knowledge)中,曾有一段简要的分析。略谓:“柏氏相信有一位永存、不变、全能、全善,无所不知,无所一在,不属物质的上帝,祂创造天地万物。人类的灵魂乃是从上帝而来,故灵魂是不灭的,本来是良善的;只是心为形役,以致堕落犯罪;只须超然物外,摆脱情欲,仍能回复原来的境地。”
在宗教的问题上,费尔巴哈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观和现实的世界这一现象出发,致力于把宗教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他没有从社会实践出发,进一步去分析世俗基础本身;因为不能正确地阐明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找到克服宗教弊端的正确途径。不懂得“对于这种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找到排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1]“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认为,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上帝,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 [2]但是,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个人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的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费尔巴哈曾经说过,“单个的人本身并不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包含在共同性中,包含在人和人的统一中。”[3]然而,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
从施特劳斯到氏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的批判。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至于什么是宗教意识,什么事宗教观念,他们后来下的定义各有不同。其进步在于:所谓占统治地位观念或神学观念的领域;还在于:政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被宣布为宗教意识或神学意识,而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人,总而言之,“一般人”,则被宣布为宗教的人。宗教的统治被当成了前提。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关系逐渐地被宣布为宗教关系,继而被转化为迷信——对法的迷信、对国家的迷信等等。[4]老年黑格尔派认为,只要把一切归入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他们就理解了一切。青年黑格尔派通过以宗教观念代替一切或宣布一切都是神学上的东西来评判一切。青年黑格尔派同意老年黑格尔派这样一个信念,即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
马克思是在通过接受“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开始他的理论生涯的。青年黑格尔派依据激进的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政治要求竭力批判宗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突破黑格尔哲学体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任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分析和批评。《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5] 关于宗教的本质问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问题作了回答:“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马克思分析和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述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及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马克思在肯定费尔巴哈关于宗教世俗本质见解的同时,指出费尔巴哈没有进一步分析“世俗基础”本身的矛盾,因而不能正确说明宗教产生的社会和阶级根源,当然也就找不到消除宗教的正确途径。马克思认为世俗寄出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导致宗教的产生,因此只有对世俗基础进行实践改造,才能消灭宗教。只有当实际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为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
通过这次对《提纲》的阅读和思考,加深了我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更多的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正如马克思所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于受我现有水平的制约,对于《提纲》的理解有限,但是,我相信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增强,对《提纲》的理解会不断深化。正如《提纲》中的最后一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对于想考研的同学来说,认真研读马克思的经典原著,无疑是最好的提升自我的方式,改变自我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实践,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9页.[2]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60页.[4][5]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第三篇: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心得体会
建筑工程0802班,200809020222,陈佳琪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心得体会
这是我一次看马克思主义原著篇章,尽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篇幅不是特别长,但是面对着这一堆抽象的、生涩的、令人费解的词语,读起来的确让人的思维很容易停滞。当我看第一遍时,对其内涵并不能够理解,直感觉脑袋一片空白。紧接着,又看了几遍,才逐渐领悟其含义——对一切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观点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辩证唯物主义)的阐述。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不仅仅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观点,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而且揭示了人的本质,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在解释世界的同时,更着重于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正如在《提纲》最后说道那样“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篇文章总共有十一条,分成三个部分,其分别讲述了对旧唯物主义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消极地认识事物的错误的批判、对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的批判和对《提纲》的总结,并着重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这篇文章主要是围绕旧唯物主义的缺点进行无情地批判,指出“实践”的真正涵义和作用—— “解释世界,改变世界”,即实践的观点。因此,我就《提纲》里的实践观,谈三点理解:
第一,对旧唯物主义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消极地认识事物的错误的批判。“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由于费尔巴哈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也就是说旧唯物主义从经验直观出发,把人归结为单纯受动性的生物自然,把自然、对象理解为单纯外在的、感官直观的对象。因些,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扬弃,并提出几个观点: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而是把客观事物单纯地当作认识对象,建筑工程0802班,200809020222,陈佳琪
不把它看作实践和被改造的对象,因而抹煞了认识的能动性;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批判费尔巴哈对实践的错误理解;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也就是说人既非唯心主义所理解的单纯能动性存在,也非旧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单纯受动性存在。自然既非唯心主义所理解的单纯受动的对象,也非旧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单纯自在的存在。人既受自然必然性支配,同时又以能动的感性活动改造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
第二,对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的批判。在教育方面,旧唯物主义者否认革命实践,夸大教育的作用,而陷入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错误。更深层地说,十八世纪唯物主义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对环境和教育的改造作用,批判旧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英雄史观,改造环境和改造人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过程。在宗教观方面,分析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并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进行了批判。在人的认识方面,“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此揭露了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费尔巴哈不懂得社会实践的意义,不是对人的现实的本质、即对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进行批判的分析,而导致两个错误观点:一是脱离人类社会的发展,孤立地看待和谈论所谓“宗教感情”,即人的友谊、爱情等,并假定出不属于任何社会和阶级、除了理智、意志、感情和肉体之外什么也没有的“人类个体”,即抽象的人;二是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人生来都有的某些“共同性”,即理智、意志、感情等,这些“共同性”是无声的、内在的、不受任何社会条件制约和影响的。从而分析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阐明了实践是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基础,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也就进一步揭露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并反映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以,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说旧唯物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之上的,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而新唯
建筑工程0802班,200809020222,陈佳琪
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现。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特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点。
以上三点,是对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篇文章一个综合的概括,详细地讲述了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并对其进行无情地批判,同时,阐述了“解释世界,改变世界”,即实践的观点,使自己对实践有了更加深的了解。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可视为实践,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实践决不是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的夸夸其谈,并不是如青年黑格尔派在思辨哲学上的纠缠不清。因此,实践也就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而实践是最广义的,它涵盖了“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自然人体对周围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的作用,以及人的思维。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实践本身就代表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人的一切活动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作为一个外在因素而作用于他人,而同时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特殊的感性和情感,因此,人的客观真理性仍然需要通过来实践证明。马克思很明确地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真理作为人的思维的经验性的东西是要靠实践来证明的。所以,对于实践和人的本质问题,我感觉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的问题,是《提纲》中的中心问题。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费尔巴哈及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批判,才提出新哲学的实践观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一切哲学都没有科学地解决实践问题,更谈不上结实践以应有的地位。马克思在《提纲》中就是牢牢抓住实践问题,批判了费尔巴哈哲学和一切旧唯物主义、阐明了马克恩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第一,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作用。
第二,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特点。
建筑工程0802班,200809020222,陈佳琪
二、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在《提纲》中明确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对人的本质所作出的科学规定和表述,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人的问题的基本原则,为科学地解决有关人的哲学问题起了指导作用。这一命题的方法论意义就在于:
第一,人的本质就表现在社会关系之中,体现在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人的本质并不是一种抽象的存在物,而是在与他“物”、主要是各方面的关系中映照和折射出来。
第二,我们研究入的本质,也只能是通过对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考察才能科学地把握它,而不是通过人的静观就可以做出结论的。
三、关于哲学的社会作用:如何看待哲学的社会作用,是关系到各个哲学派别实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同其他哲学的重大的和根本的区别。马克思看来,既然哲学是立足于一定社会经济、政治之上的意识,既然哲学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的要求,为一定的社会力量辩护,那么,哲学的社会作用,就不仅在于说明世界,而且在于改造世界,后者才是哲学的根本。所以,马克思说: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说明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是马克思关于哲学社会作用的基本思想。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能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实质。
总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是实践观点,是以实践观点而展开的阐述,并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进行批判,从而在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确立了牢固的实践观点,因此,这让我们能够深该地了解到新哲学的关键在于正确地理解实践,而只有真正地理解实践,才能够达到“解释世界,改变世界”。
第四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感想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环境、教育的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教育与环境的产物,人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但是,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人所创造的,环境被人所改变,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同时,这种学说把社会划了分界线,有明确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分。马克思在《提纲》中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论述,有力的批判了“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等错误思想。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指出:“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旧唯物主义信奉“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他们坚信环境能决定一个人的好坏,也非常强调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能的东西。如欧文曾说:“社会上存在着的一切罪恶都是根源于社会制度。”在他们看来,人的思想与行动是被环境和教育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环境变了,人才会变,环境没变,人也不会变。他们无法正确解释环境如何改变以及教育者的知识从何而来的问题,将其概括为社会将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先知者,他们与生俱来就被安排为教育者,另一部分则是只能接受教育的无知者。这种学说承认了那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教育者,也心甘情愿地让其凌驾于教育之上。
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是过于绝对和片面的,即使是在同样的环境下,也会出现不同的人,哪怕环境不变,不同的人也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与改变,因为社会是所有人的总和,人组成了这个社会环境,同时也在改造与创造环境。而且,教育者也不是由上帝指定并派来民间的,教育者本身一定是受过教育的,并且在他教授的过程中他仍一直在不断接受教育。因此,马克思指出了这最根本的问题
第五篇:读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对旧的唯物论的完善和提高,指出了旧唯物论的不足,建立了自己的唯物论,让唯物论变成一种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理的哲学,来指导我们的活,进而去改变我们的世界。
在写《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前,先介绍一下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艺术出版,可以说是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事情,因为它标志着“唯物主义重新登上历史的王座”。历史上可以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唯心主义在做主导,他们鼓吹天才和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观点。《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这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建立起自己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但是这种观点有她片面的一面,而且有很多的局限性、消极性和直观性。就是我们所说的旧的唯物主义。而马克思在阅读《基督教本质》时,写下了这一片字数不长,但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的《费尔巴哈提纲》。恩格斯这样评价这一片文章:“作为包含着心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确是这样的,在这字数不多的提纲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句话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经典语句,可谓之“一字千金”,而且“惜墨如金”,没有丝毫的赘言,句句切中肯綮,直接指明真理的所在。可以这样理解,《基督教的本质》是旧的唯物主义,而这个提纲则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萌芽”。它在这提纲中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实践。换一句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话“实践才是检验真理一标准”.插一段话:“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邓小平最经典的话之一。当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讨论中国该走怎样的路线时,我们依旧要依靠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同时我们还必须在马克思的基础上创新,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通过实践来明确自己走什么路线,检验真理。我们中国有今天的发展,有今天的地位,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也离不开我们将马克思在主义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的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运动的伟大实践。
所以又回到了《费尔巴哈提纲》一个本质上的问题:实践。引用一段他人的话: 马克思在《提纲》中十分强调革命实践的伟大意义,把实践观点引进认识论,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把实践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提出了无产阶级哲学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费尔巴哈提纲》的作用,也指明了“实践”的重要性。结合我自己的专业来看待这个问题,我学计算机,要学很多计算机语言,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去讨论问题,我们将不会有人和发展。因为计算机它 是一个很注重实践的学科,如果只是在你大脑里去将所学得知识行医一个意识,那么我们将不会有任何进步。同样如此,现实生活中,有些或许是真理,但对于你来说,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所以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其实真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应该将它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我们的实际生活。真理有一个特点就是:普遍使用原则,很简单,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让它时时刻刻知道
马克思把是将实践的观点应用于认识论,相对于费尔巴哈的就唯物主义理论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革命的实践意义。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虽然比传统上的唯心主义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却有很多的狭隘性,引用马克思的一句话就是“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他没有掌握革命的实践性,在提纲中的第二条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实践才可以判定你的思维是不是真理。可以说人类因为有了思维,才让我们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是我们的思维不能离开实践。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批判了宗教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做得彻底,只是稍微起了一个头,对于宗教没有从本质上去分析,比如宗教的来源怎样消灭这些宗教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就如马克思所说,“他做的工作只是把宗教师节归结为它的世俗基础”。而马克思的观点则是“对于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进而分析这些矛盾,认识这些矛盾,在实践中通过革命的手段来推翻原来的制度,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世界。
对于这一句“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对于这句话,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的唯物论是费尔巴哈就唯物论的升级版,在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中,费尔巴哈只是将“直观的唯物主义作为唯物主义”,而马克思给新的唯物主义定义为“把事物、现实和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并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费尔巴哈的就唯物论的立足点就是市民的社会,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理论才是实质意义上的唯物论,因为他的出发点是“人类社会抑或是社会人类”,马克思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正如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创建一种超越既有形式的自由、平等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自由王国‟”。这是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形式。
整体来说,马克思解读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是一种对于旧的唯物论哲学的一种 升华,它将唯物论发展成为一种更为普遍的真理,去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正如在纲领中的最后一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他们都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然后再去改变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