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篇辞职后的日记
一篇辞职后的日记 我早已经习惯辞职的状态,也许是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也许是找不到奋斗的力量,所以我屡屡辞职。我也早已习惯朋友、同学对我说道:我辞职了。我报以微微笑,告诉他们:辞职是你长大的标志。他们都摇着头,我在电话里已听到他们枯涩的笑。是的,我真的不了解他们。就象我不了解我自己一样,跑来跑去到底为了什么?但是我还继续上班,辞职;痛苦的找,再辞职。直到我的班长电话里告诉我,他也辞职了,我才能静下心来,想想我们为什么辞职!
班长是在大四就找到这份工作,肯定是属于快乐的一族。在我们还在学校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上班挣钱了。可是,今天我和另一个同学一起的时候,他打电话告诉我,他也辞职了!我端起的酒杯停在空中,喃喃的问了一句:“鸟人,你辞职干吗?你不是做的很好吗?前段时间老板还派你到德国旅游,我还告诉你,要乘机看一下世界杯。”我记得你当时笑了又笑,对我轻描淡写的说:“我不喜欢足球!”
我早就跟他们说过:“我们上当了,我们的专业,如果是中专是个好专业;可是,我们偏偏是本科,就注定我们是悲哀的一代!”他们都笑着对我说:“人的命运掌握自己手中,自己的脚走自己的路,自己的手开拓自己的命。”于是,他们有的做了工程师,有的做了销售,也有的做了研究生;可是他们常常跟我说的是:“我们到底为了什么生活?”
时间久了,我也学会回答他们的问题:好好工作,结婚生子。这不,有几个同学结婚了,可惜依旧做着技术员一样的工程师,我问他们:“我什么时候可以做干爸?”他们只给我一个痛苦的回答:“自己都养不活,怎么可以养下一代?”于是,那让人羡慕的先婚者,悬悬的让我们一直担心着。
班长说:他辞职了。我还一直不相信,喝了几杯酒才确信,确实如此。我便痛心的说:“你都做了两年半了,你出来了还能做什么呢?”他用前所未有的口气,平静的告诉我:“我一直说你个家伙,不知道满足,一个工作跳来跳去,还是象刚毕业一样,什么都不是。可是,两年半以后,我才开始醒悟。真的,我羡慕你。虽然你没什么狗屁经验,但你经经历了不少,比我在工厂里好多了。”我还在考虑他的话中含义,他又继续说道:“两年啊,年轻的生命的有几次两年,我完全埋没在里面了!”
我听了,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我知道班长是个勤奋好学的人,是个积极向上的人,加上他是我的老乡,我也一直佩服他。我听着对面的沉默,电话里滋滋的干扰声,我才结巴的说:“没什么,辞职了也好!你的专业顶刮刮,你的英语呱呱叫,即使你出来了也是一流的!深圳这噶哒还有你大把的机会!”
说这话时,我是流了汗。这可是深圳比较寒冷的一天,我一直在想,我们的出路在哪里?班长啊,我的班长,你要什么样的归宿?我没话可说了,听着寂寞的电话滋滋声,无声无语!
好在,最后班长说,周末过来看我。我说好啊,到时候我陪你喝酒。此时,我看到旁边的同学,拿着辞职报告,正戎装待发,告诉我:“他奶奶的,我去辞职了。老牛,等我回来!”
第二篇:80后公务员辞职自述
80后公务员辞职自述:7年收入没涨
2014年01月14日 02:21
原标题:80后公务员自述:我为什么辞职
近日《上海观察》连续刊发了《公务员:这一年少掉的福利》、《公务员队伍开始动荡了吗?》等系列文章,反响强烈。一位曾在本市市级机关工作的80后公务员,看完后给我们发来了这篇文章,谈谈他辞职的心路历程。
“你为什么要辞职?”数月来,我已经被无数人问过。但坦率说,我还没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或许,只是内心深处那股遏制不住的冲动,终于让我跨出了这一步。
其实我从来不是个“敢想敢干”的人,甚至还有些优柔寡断。但这一次辞职我非常坚决果断、毅然决然。辞职到现在四个多月,我觉得自己是迈出了正确的一步。
先自我介绍,我来自浙江东部的小村庄,因为高考到了上海读大学,硕士毕业后顺利进入市级机关做公务员。也因此,我一直是父母眼中的骄傲、家族孩子的榜样。
可是在机关工作的7年里,我渐渐从最初父母的荣耀、自我的荣光,变成碌碌无为的平庸与麻木,再到自我的质疑与反省。“离开这里,到外面闯一闯”,这个声音已经在我脑子里响了三年。
但莫名的恐惧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不安,让我不断地自我安慰、自我麻痹,把念想强压在心底。但三个月前的一场饭局,让所有的情绪都爆发了。
2013年8月的一天,分别十周年的本科同学聚会。昔日朝夕相处的同学再次相见分外亲切,聊往事、叙友谊,其乐融融。十年间,很多同学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饭桌上意气风发、谈笑风生。
他们中有的已经做到了投行高管,有的成了大型企业的法务主管,还有外资所的知名律师、投资公司的资深研究员……谈到买房,看的都是600万以上的级别。提起股票,账户里至少7位数;聊起子女,很多读的是私立学校,接下来还准备要二胎……
饭席上依旧热闹、话题不断,但我望着眼前这些曾经熟悉的面孔,内心感到阵阵凉意。在读书的时候,我一直担任学生干部,还是班里的团支书,是本科班级为数不多上研究生的。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还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生。但这一切的一切,在今天看起来却是多么地不值一提。
当年,听从父母的意愿,放弃了公司、律所等看起来没有那么“铁饭碗”的机会,进入了公务员队伍。碌碌无为过7年,都不知道留下了什么。收入7年没涨,职级7年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而人生却已步入而立之年,在那一刻,深深感觉到自己是loser。
是自己不努力?上班从不迟到早退,从不无故请假,公休经常到年底作废,加班总是主动争取。刚入职那几年,三顿都吃饭在食堂,真是把单位当成家。然而即便如此,又能怎样?
在市级大机关的小部门,从来就不缺人,高学历、肯吃苦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唯一缺的是机会,部门的中层领导都是年轻的70后。所谓的发展空间,小到让人绝望。
是自己没能力?考虑到部门工作的局限,我干中学、学中干,积极准备,参加各类选调,证券监管、国资管理等部门的笔试都通过了,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没能成功转岗。
买房结婚后,生活压力陡增,职业收入增长无望,于是我将目光转向股票投资。我把大量业余时间投入到股票研究,一路坎坷但仍然坚持,取得了一点成绩并考取了多张证券方面的职业证书,一心想跳槽做专业的证券分析师。但深入了解行业之后发现,已经年龄太大不合适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入机关时,我也曾朝气蓬勃,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也想奋力而为,干出一番事业。可机关就那么点事,不是收文就是发文,几乎所有工作都是通过文字体现。官样文章不管你写得如何,各级领导总要修改一下,以体现他的水平高你一等。
天天写、年年写,解决问题就靠写。写了那么多文件、讲话,无一不是“领导重视”“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取得胜利”。可到最后,还是这样子。文章能改变什么?这种工作,一年下来就疲了,案牍而已,有什么成就可言。机关待得越长,梦想越远,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这些年每每看到公务员考试大军,我难免心生感慨:公务员真的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千方百计、削尖脑袋往里钻;城里的人,却因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心生去意,中途离场。
尤其是80后公务员这个群体,他们普遍自我意识强烈,非常想实现人生自我价值,不甘心做配角,默默无闻虚度人生。但现实却是,六七年过去了,只有极个别同龄人年轻有为、善于沟通得到了提拔;也有些人能力平庸,但踏实工作,一心等待提拔;只有少数人决然离开,更多的人留下来消耗生命。
都说三十而立。现在的我,有家庭、有子女,压力很大、但前途黯淡,梦想渐行渐远。当意识到这一点时,我的内心突然无比坚定:不破不立,如果什么都不去改变,不去努力,那永远只能是空想。
当然,我还是要“盘点”一下,在机关蹉跎了7年,自己还剩下些什么?出去,还有没有资本?我想,自己毕竟还拥有一个很不错的学历,以及内心深处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还有始终不变的对学习钻研的热情、吃苦能干事的决心。
于是我豁然开朗。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离开这里,失去的只是枷锁,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
从决定到辞职只是一周的时间,期间领导震惊挽留,父母很不理解,但妻子却非常支持我。如今四个月过去了,在新的岗位上我又变成了一个新丁,许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但每天都要接触新事物、学习新东西,为自己奋斗、为理想奋斗,这让我无比欣喜,内心也充满了激情与力量。
还记得我离开的时候,有个年轻的同事曾悲哀地对我说:“公务员像极了温水中的青蛙,慢慢不知不觉被煮熟了,如果当年直接扔热水里头也就跳出来了。被短暂的安逸消磨了奋斗的勇气,最后成为机关里那些碌碌无为人中的一员。”是临别赠语,亦是自语。
其实,很多80后公务员都有这样的心声:也许在另外的舞台上,我可以舞得更好。
最近,听说底层公务员收入又少了一些,工作要求反而更高,青年公务员辞职的暗流在涌动。一切,也许只是开始。
第三篇:80后公务员辞职自述
80后公务员辞职自述:7年收入没涨 能力是听话写报告男子花4年考上公务员干1个月辞职 称工作程式化
而一位已经考取了注册会计师的王先生介绍,目前沈阳注册会计师的月薪在5000元—6000元,如果在正规事务所上班,月收入也是很可观的。“注册会计师是干得越久越值钱,在机关里挣得少,单纯当个会计,过不了多久专业也荒废了,以后再想干这行挣钱,可就不容易了。”王先生说,现在给他机会去当公务员,他都会慎重考虑,绝不会随便放弃自己的专业。
第四篇:80后白领辞职做农家乐
80后白领辞职做农家乐,辛苦并快乐着
“去市区上班太远了,一个星期只有两天时间在家陪媳妇孩子,所以我就想怎么从土里刨食儿”,坐在凉棚下的小张这么跟记者说着他创业最初的原因。农家乐老板小张是个外来女婿,四年前辞掉一家新加坡外贸公司的工作,甚至放弃了当时可以出国的机会,毅然决然的在上海的南汇郊区搞起了农家乐。
回想当初的这个决定也确实比较冲动,虽说自己是个农民的孩子,可是从小就一直在读书上学,没怎么下地干过农活,“五谷不分、四体不勤”虽有点夸张,可干活吃苦确实没怎么经历过。不过这都不是问题,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出门在外的小张自然最能理解其中含义,最关键是要能得到家人的支持,只有得到家人的认可和支持了,农家乐才能开的出,才能开的红火,这就是最起码的天时、地利和人和。
终于,在筹备了小半年之后,凝聚着一家人心血的“乡趣农家乐”开张了,当天就是个”开门红“,一家人很是开心,对办好农家乐更增一分信心。根据季节的变化,小张把农家乐的活动安排的紧凑又充实,比如春节前后的“草莓采摘游”,春季的“赏桃花游”,夏季的“品水蜜桃游”和“葡萄采摘游”,秋季的“桔园采摘游”。四季固定的水果采摘游再辅以农家生活体验,相对于那些单单只有吃饭住宿的农家乐确实是对上海市的游客们新鲜许多。四年过去了,乡趣农家乐越来越规范和精彩,越来越受到客人的喜欢,回头客和闻名而来的客人络绎不绝。
“相对于那些大的农庄,人家有资金,有关系,有实力,我们这种小的农家乐只有搞出来特色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所以要多动脑子,多走多看多借鉴”虽说生意不错,不过小张还是对农家乐今后的发展考虑着许多。新年伊始,他有建造一个有机蔬菜基地的想法,还准备在客房住宿方面有所加强。
“我们农家乐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城里的客人来过过农村的生活,就这么简单。”
小张说,大学生、白领不一定非得留在城市里出人头地,城镇和农村一样有广阔的天地,关键要从容地看待生活和人生,一家人快快乐乐生活是最重要的。
第五篇:解读“80后公务员辞职”——围城
解读“80后公务员辞职”——围城
日前,广东有公务员开始辞职,上海80后公务员辞职又成为舆论热点:收入7年没涨,能力是听话写报告。近来在中央八项规定严格规定之下,有人叹曰:为官不易。80后公务员辞职,其实和八项规定没有关联,但是在当前大背景下,这个辞职宣言无疑会让人们更理性地思考公务员职业的本质,尤其在国考热得发烫的今日。
读而优则仕,商而优则仕,士农工商„„公务员的职业魅力源自传统社会分层模式。年轻人之所以蜂拥国考,看到的无外乎是稳定、尚可的待遇和社会保障。还有为数不少的人目标定位在仕途上升,并对升官抱有隐约的财富幻想。社会思维中“当官即可发财”的观念源于两点。一是对历史官场的错位描述。如民间文化中盛传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二是当今个别贪官囤积的巨额金钱让人误以为身在官场,就会财源滚滚。
其实,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选择性的误解,公务员和财富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天涯与海角。皇皇二十四史中所载,贪官污吏纵然不少,但更多的还是清正方直、为民为国的清官正官义官。两汉、盛唐时期自不必言,英明帝王和赤子忠臣同声相和,造就华夏文明的巍峨巅峰。即使到魏晋乱世、积弱之宋,依然有忠义之士破昏乱迷津、扶危局而不倒。历史上的贪官污吏,要么仕途中断,要么批刑受戮,善终完退者并不多见。所以民间只见贪官人前得意,却刻意忽略这个群体的终极结局,只用小农思维来揆度公务员的职业伦理,未免有南辕北辙的失落。
历史长河,千古一理。任何时代,权力寻租终非正途,必有落败之日。古有谏议诤臣,今有反腐之策,如财产登记制度,如反腐体系的完善,若执行到位,均可让那些灰色地带曝于明世。所以公务员这个职业只不过是通过服务社会来实现个人理想,和财富的界限泾渭分明,想获得财富,可以离开这个领域,别有光明坦途。
80后辞职公务员对职场文化的“控诉”会得到一些共振,这说明一些人对公务员工作未必有正确而清晰的认识。公务员群体的职场文化脱胎于传统文化,其精髓既有儒家的克己复礼,也含有道家的无为无不为。慎言慎行、中庸保守为基本原则,凡事讲究微言大义,这是传统文化高度凝练的一个映射。我们既接受平等、开放、进取的现代思想,也必然传承谦和、容忍、圆融的处世经验,官场文化是这种中庸之道的集大成之地,这是农业社会的一大文明特征,很难说哪种文化更先进。承平年代的社会演进必然是渐进式发展,不可能像商场那样波诡云谲,纵横摇荡。这就注定政府工作也是稳中求变,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是也。一些年轻人难以与这种文化兼容,因而萌生退意不足为奇。
当然,还有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官多为患”也是当今一大弊端,一个省有四五十个省级干部,几百个厅级干部,一个县几十个县级干部,有的县仅副县长就有十一名,古今中外都不多见。尽管现代社会人口增加,社会职能复杂,但官员数量的膨胀已远超过应有比率。超编的公务员队伍势必稀释晋升机会,乃至让工作变得毫无挑战可言。人浮于事的结果就如这位80后所说:公务员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千方百计削尖脑袋往里钻;城里的人,却因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心生去意中途离场。
任何职业都符合市场规律,公务员也不例外。公务员队伍扩编,势必耗费国家财政,当众人纷至之时,也是这个职业衰落的开始。典型如宋朝,冗官冗员充斥公务员队伍,虽有历史上最完备的文官制度,依然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虚弱的帝国。到宋神宗熙宁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开支,均为5060万,国库完全空虚。由于吏治腐败和人才政策的失误,使宋王朝积弱难返,一代风流终被雨打风吹去。
据说西方社会,一流人才经商,二流人才从政。事实未必如此,但其隐意是说,众生平等。部分公务员辞职并不是坏事。这说明公务员的普通职业属性在回归,附着其上的利益、寻租空间正在被压缩,某些目的不纯的公务员再无机可乘。一些有想法的则接受不了拥挤的队伍和狭窄的机会空间,到更广阔的的空间,可能会便于发挥个人潜能,成就一番事业。对于提高人才利用效率,解放生产力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