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时间:2019-05-15 12:0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第一篇:中国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来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作者:蔡荣生赵亚平吴克禄日期:2005年01月

基金项目:国务院扶贫办委托研究课题——我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与对策。

解决好中国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大问题,而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于推进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一、中国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农村尤其不发达。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目前和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的贫困标准还只能是一个低水平的贫困标准。

中国现行的农村贫困人口的标准,是1986年由国家统计局在对67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经测算,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扶持标准为206元,此后根据物价指数变动逐年调整。到1990年这一标准相当于300元,1999年为625元。中国的贫困标准是一个能够维持基本生存的最低费用标准。虽然这一标准与国际上通用的每人每天1美元的消费支出贫困标准有很大差异,但是确定扶贫标准已从基本解决温饱向接近国际标准方向转变。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 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为3%左右。①

中国现有绝对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山区、降水量小的地区和其他承载力有限的地区。除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在西部地区外,中国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山区县和山区乡镇。大量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贫困问题大部分发生在山区(ICI MOD 1994,MFO 1995,Han 1998,Wang 1998),而且中国的扶贫项目长期以来一直以山区为重点。

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基础方面分析,中国贫困地区具有如下共同特征:(1)自然条件恶劣。导致中国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等诸多方面。贫困地区多处于条件差的区域,主要在西北、西南,呈块状、片状分布在高原、山地、丘陵、沙漠、喀斯特等地区。大多数地区除自然条件外,都较为偏僻,远离经济中心地区,交通受阻,地理位置十分不利,如果按发达地区的自然条件衡量,相当多地区都被认为是处于人类不适合生存的环境。(2)资源贫乏,基础设施薄弱。中国贫困地区大多缺水严重,电力供应不足,交通不便。贫困地区多数处于偏远山区,交通闭塞。我国最为落后的西部地区,虽然土地面积占全国的2/3以上,但铁路里程还不到全国的1/4。(3)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中国贫困地区是人口增长速度最陕的区域。文化教育落后,卫生保健水平低。(4)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

中国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严重不足。由于长期处于赤字状态,贫困县无力增加投入以改善贫困社区的公共设施、基础社会服务的低水平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在我国的贫困地区中,使农业生产能够达到维持生存的水平已是一个困难的挑战。农民在农村没有就业机会或没有充分就业机会。又是由如下几个原因综合造成的:(1)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大大超过就业岗位的提供速度;(2)农业产品的需求弹性较低,农业内部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十分有限;(3)土地和资源有限,所能承载的劳动力十分有限;(4)农村人口分散导致第三产业不可能很发达,农村基础设施较差导致第二产业发展受限,这两个方面使得农村非农就业岗位也很有限。这四个原因表明: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农村内部获得就业机会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如果强行挤在农村则必然是以隐蔽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存在,因此,中国贫困地区农民的出路只能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

二、中国贫困地区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导致农民贫困或收入水平低的两大原因——隐蔽失业和劳动生产率低都可以归结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畅。进行劳务输出,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在条件更好的农村就业以及在当地或外地从事非农生产,更是重要的脱贫方式。只要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渠道畅通,则农民贫困的问题就可以缓解,因为转移出去的农民可以获得比农村更高的收入,留下来的农民囚拥有了比以前更多的人均资源也提高了收入。反之,如果转移的渠道不畅通,则农民贫困问题必然会越来越严重。

1.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

农民贫困、农业滞后、农村落后的“三农”问题是各国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初期普遍遇到的问题,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出路。“三农”问题的症结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以致农村劳动力人均占有资源或资本过少,劳动等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太低。

由于农村人地矛盾越来越大,农产品需求空间相对有限,因而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进而“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主要从缓解人地矛盾以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人手。而缓解农村人地矛盾的出路从理论上看无非有三:一是增加土地;二是降低人口增长率;三是将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出去。第一个出路对那些土地已开发殆尽甚至已过度开发的国家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尤其是贫困地区土地资源缺乏;第二个出路对我国实施了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过快的增长率已基本控制来说也意义有限;惟有第三个出路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出路。吴敬琏(2002)指出,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各国发展初期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各国之间的区别只在于有的国家这种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商等非农产业的转移进行得比较快和比较好,有的国家进行得比较慢和比较差,因而前者较早地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后者则长期为“三农”问题所困扰。所以,实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各国解决“三农”问题,顺利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心环节②。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核心内容

我国现阶段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显著特征就是经济结构是二元的,即一方面存在城市的现代工业,另一方面农村还是落后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尚未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国家要摆脱社会生产力的落后状态,成为经济发达的国家,就要通过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城市化,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形成现代经济结构,实现现代化,其核心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第三产业。

劳动力从较低效率的产业或区域向较高效率的产业或区域转移,特别是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核心内容,是各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所共有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3.劳动力转移是实现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

钱纳里等人(1986)的经验研究发现,劳动和资本从农业向其他生产要素较高的部门转移,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20%。③蔡日方和王德文等(2000)的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0.23%。④世界银行(1997)估计,劳动力的部门转移可以解释中国16%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在1978—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9.4个百分点中,劳动力转移贡献了1.5个百分点。另据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的研究,乡村地区教育水平提高10%,将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⑤

舒尔茨(Sehultz,T.W,1961)分析人力资本时将劳动力转移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但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开辟了门路,而且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民收人、解决农村贫困的主要途径

虽然农业对贫困人口来说仍是首要的收入来源,但现在非农就业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事实表明,工资收入对贫困家庭来说非常关键,因为它不但是农民现金收入越来越重要的来源,而且是弥补农民暂时歉收的一种手段。

在20世纪90年代,农民工资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基本上在20%到25%之间波动,仅仅在1990年由于农民工资收入的基数过低略显增长。

在90年代的10年里农民工资按比例递增,与其他收入的增长保持了相同的比率。592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人中,劳务收入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37%。

根据1996年中国统计收入分组的数据来看,工资收人所占比重与总收入的关系比较复杂。收入最低组也就是说最贫困的农户对工资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那些人均年纯收入不到200元的贫困农户,其工资收入的比重高达40%,大大超过了全国23%的平均水平。尽管上述数据不能提供随着时间的推移工资收入对贫困农户收人的重要性的变化,但却清楚地表明到90年代中期,工资收入已构成贫困农户总收入的重要部分。

三、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

劳务输出是帮助这些贫困地区解决劳动力供需矛盾的一个途径。但是,在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方面,政

府职能是有缺陷的,由此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面临双重困境与压力: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困难和阻碍,流动中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另一方面,由于贫困本身产生的不利因素,给他们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带来更大的阻力。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加上没有专业技术,他们难以接受科技知识,农业生产率难以提高,致使广大农村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上,农村劳动力退出农业生产的基础不稳。同时,低水平的文化素质使得农村劳动力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比较困难,极大地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有效转移。这是制约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2.制度因素,包括现行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土地制度,妨碍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是我国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虽然放宽农民进城的条件,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大中城市的户口准入门槛依然很高。二是农民与市民在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社会保障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无法跟城市人进行公平竞争,同时给他们在吃、住、就业、加薪、孩子上学等方面也造成许多困难。这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地就业,致使相当部分的劳动者在城镇若干年后又回流到农村。三是农村土地制度是实行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在联产承包的实施中,土地基本是按人头平均分配的,这些流人到城市的农村人口仍然要在农村占有耕地、住房,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问题不能解决,土地约束越来越严重,也就意味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3.农民贫穷更大程度地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许多研究者认为外出劳务主要来自于内陆省份的相对贫困的村庄和比较贫困的农户;但一些研究表明,外出劳务主要来自于中等收入的农村和农户。绝大部分的研究者认为最贫困的农户外出打工存在着重重障碍。这是由于贫困农户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外出寻找工作的本钱和必要的交通费用,同时由于贫困农户受教育的程度低,有的甚至不识字,因此很难获得相关的信息和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外出劳务大多来自低收入地区而不是来自这些地区最贫困的农户的原因。贫困农户难以获得农业和非农业的发展所创出的新的工作机会,这是由于他们被迫要花大量时间来完成那些日常必需的但收入又低的工作。如居住在丘陵山区的贫困农户由于地块分散、路途遥远、山高坡陡、耕种费时而单位面积产量低,使得他们为了生产足够的生活必需的粮食而耗去了他们家庭成员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即使有从事非农产业就业的机会,对贫困农户来说由于上述的种种限制而难以获得。

4.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而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却很少。农村劳动力流动无序状态带来的主要弊端是不能进行宏观控制。大量劳动力流动的同时,必然形成初级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市场,政府同样需要宏观调控,但目前还缺少这一环节,即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组织与指导。

5.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服务不到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掌握劳动力资源、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但是,政府的这种职能非常缺乏。政府还不能比较完全地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在公共培训和技能培训上,政府部门还没有特别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时再加上经费短缺、部门分割,培训的效率非常低,接受培训的农民工比较少。政府没有把农民工纳入全国的就业体系,导致农民工有组织外出的比例比较低。政府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上,对用人单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约束机制,导致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

四、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我国目前8700万贫困人口,尤其是2 900万特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难点和重点。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增收。而农民增收的重要出路在于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然要纳入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加大宣传力度,把农村劳动力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建立健全劳务转移就业的组织体系,同时,还要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人,加大扶贫力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就地转移。

1.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宣传力度。贫困地区的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市场消息闭

塞。我们要通过积极的宣传使广大的农民懂得,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人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向他们积极宣传已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改善现状,以及他们的工作和发展前景,使他们增加外出务工的信心。除此之外,我们也及时将劳动力市场目前对各类劳动力的需求,尤其是对贫困地区劳动力的需求信息公布,使他们了解到外出务工有现实可能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外出务工主动性。

2.政府必须对贫困地区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渠道的组织和管理,不仅使这些贫困地区农民找到转移就业的出路,因人、因时、因地择业,而且可以稳定就业渠道,使劳动力转移工作有序化,有组织化。

各级政府一定要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切实搞好农民工外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当前,政府主要应从体制、机制上提出根本解决办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五大体系⑥,即建立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农村劳动力流动监测体系、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就业信息体系和维护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的法律服务体系。

3.加快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是关键。特别是贫困地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都不高,文化素质较低,直接导致劳动技能水平低下,就业渠道狭窄。因此,不仅要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劳务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在城市的生存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当地的基础素质教育,使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我国从2000年开始积极主动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2004年3月31日,中国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旨在通过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式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1000万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推进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培训,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实行培训与就业转移挂钩和“一条龙”培训就业服务办法,对特别困难家庭有就业要求的劳动力实施培训就业援助。培训是以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为重点,实行订单培训。

4.加大扶贫力度,使更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回顾过去几十年问的中国扶贫事业,我国开展了开发式扶贫、扶贫到村到户、对口帮扶、自愿移民等多种扶贫形式,制定了“青年志愿者支教扶贫计划”、“幸福工程”、“春蕾计划”、“光彩事业”等专项扶贫计划,这些都为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外界条件。

在制定新世纪扶贫纲要过程中,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扶贫投人。扶贫资金应从集中投资生产项目向增加投资人力资本方向转变;分配扶贫资源的瞄准对象单位应从县级向乡、村和农户转变;实施扶贫策略从政府主导型向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模式转变。继续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加快贫困和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转移。

5.在劳动力外出转移的同时,也要加强当地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使一些劳动力能够就地转移。有的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些,但农业结构比较单一。我们可以立足于贫困山区优势资源,开发农村第三产业,或者开发山区工业化,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发当地旅游产业。以此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增加他们的收入。

注释:

①《中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扶贫成就感动世界》,新华网,北京2004年10月17日电。

②吴敬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③钱纳里等:《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6页。

④蔡日方、王德文等:《中国经济增长:劳动力、人力资本与就业结构》,载《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出版社,王小鲁、樊纲主编,2000。

⑤邵清:《教育一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农民日报》,2002年10月7日。

⑥张红宇,欧阳海洪,江文胜:《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抓——对四川、贵州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1月。

参考文献:

[1]钱纳里等.发展的格局:1950—1970[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R].

第二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河南大学经济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研究

姓 名

专 业 经济学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 2011年01月

联系方式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地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三农”工作中第一大难题。据统计,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1.5亿。这么多的劳动力就业不足或潜在失业,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而且,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原因 问题 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乎农民生存、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点之一。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要高度关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

我过农村劳动了产生原因很多,具体有一下几个原因:

第一、过度的并且不断增长的农业人口和面积有限的并且增幅较小的农业土地之间的矛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受生育观念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影响,特别是实行以家庭为纽带的农业手工业相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育成为农村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和提高家庭地位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超生现象严重。人口增多了,但是我国的耕地面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其结果是,劳动平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多地少使得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农闲时,过去安于“3个月种田,2个月过年,7个月农闲”的农民也加入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中来,使得这一情况更加严重。

第二、我国现在约有一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流动性的,并未真正城市化。一遇大的经济波动或其他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回乡。这种波动性剩余不是每年都发生的,但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经济稳定的影响,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却比还未进城打工、隐性失业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得多。

第三、恩格尔定律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将会不断下降。其中包括消费者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重视工业品和劳务的消费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为主第一产业的 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以提供工业品和劳务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空间,这就引发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冲动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我省农村经济结构中,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乡镇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农村非农产业吸纳现有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相对缓慢,水平较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实现就地转移。而在城市中,一些用普工的行业所实行的一些用工条件、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违反国家有关法律,侵害农民正常权益的事情时常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限止了农民进城务工。加上近年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下岗职工数量较多,使农民到城市就业的机会减少,这些原因使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条件不容乐观。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民自身因素导致“转移难”。一些农民知道靠有限的土地挣不了几个钱,也懂得出去闯荡才能走上富裕路。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多数农民不愿转移,不敢转移,集中表现为“五怕”:一怕变化:“两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思想仍然存在;二怕欺负:由于农村教育、文化、技术、信息落后,使一些农民自卑心理严重,怕跑出来找不到活干,怕干了活又要不来钱,怕外出打工受欺负;三怕风险:多数人文化少、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不适应城市产业多样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风险;四怕碰壁: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该干什么,想学技术,不知要到哪里去学;五怕限制:就业渠道不畅,怕权益得不到保障。

第二,社会环境导致了“转移难”。一是少数地方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现象,实际上是农民的隐性失业现象。目前,政府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农民的转移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保障农民工的政策,但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落实;二是社会服务不够。在各级组织中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农民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三是城乡差别大。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积极促进农民转移,而大城市却通过限期清理等政策压缩雇佣农民工;

第三、农业内部扩大就业的空间不大。当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时,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 3 的作用会大为减弱,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发突出。当这种替代作用累积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的排斥现象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使整个生产过程发生节省劳动的情形,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

第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近些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滞缓,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

第五、没有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权益不明晰。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使得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使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纠纷不断,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也就意味着农民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第六、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得不到生活保障。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中国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由于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没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没有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

第七、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第一、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省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加大农村教育力度,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向农村农户,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得到理想成效。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升级,首要应大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专业技能,培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并对农村农民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指导,突出实用性有效性,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农村就业创造条件。提高农业 4 推广人员的素质,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产量高、经济效益乐观的优良品种作物,组织科技人员下村、下地进行亲自指导,使得让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掌握科学技术,加强自身技能,不断累积经验,加快专业村、专业户的建设,提高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培训具有较高文化的经济能人,带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长远来看,发展农村教育,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才是治本之策。

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多种就业机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既解决部分地区青壮年因过多转移而带来的遗留问题,同时也解决农业生产经营劳力不足的现象。由已经逐步融入人们生活的新兴社区服务业入手,如家政服务、农家乐休闲、家庭式保姆、利用当地优势搞庭院经济等等,安置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做到农业生产经营与挣钱两不误。沿着“二种需求加大一个产业”的思路,力求服务的细化、多元化,促进城镇商贸繁荣,拓展就业渠道。

第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加大市场需求力度。一方面根据政府各部门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应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业务培训、素质培训、岗前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二、三产业发展,发挥本地优势,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劳动力中约有60%左右的劳动力因知识层次、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等原因无法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异地就业。因此要根据地方和个人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发挥其优势特长,挖掘地方和个人潜能达到转移就业。提高地方经济的吸纳能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推进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还可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比如,从事林业生产是农村劳动力的特长,应鼓励劳动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培育食用菌,养殖牛、羊、兔等,并按国家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经济作物,蔬菜、花卉、瓜果和林业、牧业、渔业等产业,促使农村劳动力从单一种植向多种经营转移。既能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宗旨。

第四、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有关部门应加大法治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消除城乡劳动力各种不平等的政策,尽可能使农村劳动力在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上与城市劳动力相对平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最大限度地争取省、地政策支持,有效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对那些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政策、做法以及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单位的人与事给予严厉制裁,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劳动保障等多方而与城里人享受相对平等待遇。

第五、依靠政府参与并加大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据调查,尽管多数人的工作是由劳动力自己出门寻找,但问到打工时,由政府组织好的有59.21%,占了最大比例;成立公司组织好的有25.60%;亲朋介绍或自己寻找好的有15.19%。数据表明,农民们极希望在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中有一个好的组织管理。日益扩大的打工队伍及激烈的竞争,对劳动力的要求和市场需求也逐步提高。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参与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一是实行外部转移,对外出民工进行较系统的文化、技能培训,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培育中介机构,拓展境内外劳务输出渠道;二是更好的利用内部吸引,鼓励发展密集型产业,帮助农民在近处打工,实现离土不离乡。

第六、农业内部就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选择。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农业本身变成容纳劳动力的产业。可通过开发农业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林、牧、渔业容纳剩余劳力。一是实行农业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开展科技兴农,实行农业技术优化组合,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龙头产业的培植,充分发挥“样板效应”,推广立体和生态农业,适当增加复种、套种、间种面积,使同样面积的土地,更好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二是有计划地兴修水利工程,进一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建立一批高产稳产农产品基地,容纳和稳住更多的劳动力。三是实行农业开发,荒山,荒坡可以改造成经济林基地,种草养畜、花卉苗木、优质水果、中药材等的开发。特别是大量农产品加工精品少,在农副产品加工上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大力开发庭院经济,也是一项大有发展前途的事业。庭院经济门路广、潜力大、投入少、易学、易办、易管、效益高,对容纳剩余劳动力十分有利。

综上所述,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日益显示出其紧迫性和必要性。尽管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尚有许多困难,需要一个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有待解决的一项世纪工程,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合理、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是靠单方面的政策,它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尽管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这一过程将是漫长和艰难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但只要我们群策群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相信在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杨辉 罗素清:《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15卷第8期 陈淮:《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国经济信息,2004,(6).许光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蔡艳:《我国剩余劳动力的成因与转移分析》.新西部,2006.邵作昌 张 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初探》

第三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摘要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指超过农村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概念,它随着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的存在,使得我国存在为数众多的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实现转移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

我们是农民,靠农牧业生活。但是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使得许多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同时“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得这部分劳动力囤积在农村,形成数量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越是迅速,失业率就越低,既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但现实却出现了相反的状况。现在越是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比重就越大。据统计农村剩余劳动力达30%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是受工业发展资本深化与技术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工业发展迅猛,产值年均增长幅度很大。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将主要是“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技术项目,这就使得资本深化的趋势必将继续下去。伴随着资本系数的不断增加,即使劳动力总量不变,也会出现“机械排挤人”的技术性失业,这就必然使得大量试图与城市共分得“一碗粥”的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二是知识,信息劣势导致就业机会的相对缩小。与资本化相伴而生的一半都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深化的工业化增长路线必然以引进技术为主体的技术进步模式为主要途径,与此相关的就业岗位多为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这对于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仅如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拥有和获得信息方面也属“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大部分学历水平都比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进入市场的能力本来就有限,再加上他们与城市寻找工作者相比,在获得信息亲缘,人际关系方面所处的劣势地位,这都大大加剧了他们与城市下岗或失业者在寻求工作岗位中的不平等地位。三是农业产品低价消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竞争压力增大。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然是资本深化和通过技术和工艺的运用而使农业从业者不断地被分离出来,从而使农村人口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四是农村劳动力群体素质处于弱势,存在着劳动技能差,就业观念落后;法制观念,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据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动力的文化素质偏低,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75%,高中以上人员站的很少。许多农民(特别是年轻的)还缺进取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就业的需要,农民不习惯于企业严格的时间安排和规章制度,难以适应机械化达生产的工作环境,对于农村就业人口来说,这也是农村劳动力先天不足而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提供动力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社会变革,塑造一代新型农民,产生了广泛的回应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意味着农业的剩余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向城市转移的绝对转移思路,也意味着劳动力本身,农业,农村自身的直接发展所形成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相对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良性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运动,是区域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另一方面,劳动的范围转移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是继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后,对中国传统体制的再一次冲击。由于他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的方面进行改革。

农业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利用,充分发挥了农村存量资源的经济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前提,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第一,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保障。第二,在现有户籍制度下,农村转向非农经济的劳动力,无论离乡不离乡或是进城务工经商,从根本上说没有脱离农村,他们务工经商所得除一部分用于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外,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本地的农业或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稀缺资金。第三,返乡创业的农民,不仅带回了稀缺的资金,更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带回了市场,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技术,管理和市场。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经营模式有小块的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移,发挥规模优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搞好特色经营,创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2.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减轻人口负担

农村劳动力剩余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关键是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而提高人民收入,关键又在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就业的机会。

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其转移速度取决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进程快慢。现代城市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源要素的聚集,是城市化的内在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各地各类专业及综合市场的成功发育,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聚集,毫无疑问,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减捡轻了人口负担,为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做出了贡献。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只有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扎马立诚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事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劳动力非农化水平的提高方面,而且更在于由于农民劳动的转移,是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程度等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现代化意味着通过现代农业中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副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过大的人口压力必然阻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替代,制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减缓农村净化机发展的速度。因此,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充分转移,才能够有真正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才能推进农村今年国际可持续发展。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与政策 1.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由于传统农也部门存在着大量以生存工资来养家糊口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的供给既有完全的弹性,从而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在实现农业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安置。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业生产要素质量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必将越来越大。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使他们在选择职业方面与城市在职或下岗职工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不仅如此,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他们对市场行情、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事业与空位的具体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也会有所掌握,从而大大降低他们升学工作岗位的成本。

2.加快城市化建设,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市民待遇”

长期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一致的。近年来,我县的第二产业占GDP得比重已明显上升,但非农人口仅占总人口数的37.8%,说明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工业化水平,加之原有的工业化制度和“两种待遇”为基础的城乡人口政策,认为的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非常不公平的境地之中。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减少农民数量,提高人民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和农民编辑产出水平,以此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是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3.发展乡镇企业,振兴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曾经拥有过一段快速发展时期,但近几年来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大中城市必然以发展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能转移到乡镇企业,这就为乡镇企业利用农村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来从事诸如服装厂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就是说,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一过高,力争维持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关系。另外,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之后,一定要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要使他们在“边干边学”中提高人力自办积累程度。4.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劳资关系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在信息、文化素质等方面处于劣势,而对过低的工资、过长的劳工时间、过分的劳动程度以及老板的剥削与压制,他们往往是熟手无策的。因此要切实保护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使他们在劳资谈判、实际工作中都能得到公平的待遇和有效的保护。

第四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产业转移、区域转移和身份转换三种形式,文中所用的转移主要指前两种形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能有效地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本次全球经济危机造成我省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回流,对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挑战,从长期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然是促进我省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因而应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工作,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回流;城乡协调

作者简介:赵翠红(1963-),女,河南襄城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3-0062-04

收稿日期:2009-02-16

一、引言

学术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颇多,形成的各种不同观点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种是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即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但这种观点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而以刘易斯(1954)为代表的古典学派坚持认为农业部门存在无限丰剩的剩余劳动力,把他们转移到非农部门中不会使农业产量减少,因为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低到接近零。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还有如下理解:(1)把农业劳动力的闲置视为“剩余”;(2)认为“剩余”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和社会需要量之差;(3)边际收益低于非农业劳动力的农业劳动力(李仙娥,2004)。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我们赞同周振华的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应是在农产品供给满足社会需要的条件下,其劳动边际产量等于零的那部分劳动力;或者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业稳定增长,并且满足社会需要条件下的农业闲置劳动力。只有这部分农村劳动力才可以向非农产业转移。”(周振华199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形式上看主要有三种:产业转移、区域转移和身份转换。鉴于我们现有体制和制度因素,在较长时期内对大多数农民来说,要实现从农民到市民角色的转换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所使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念,是指超过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实行就地或异地转移即前两种形式的转移。

近几年来,原先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的部分剩余劳动力又开始返乡或创业或务农,这种现象被称作劳动力回流。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回流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流入区域的领先发展,强化了其增长极的地位

由于劳动力流入区域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工业发展较快,各种类型的企业迅猛发展,它们已由最初的劳动力剩余经济变为劳动力不足。大量农民工的流入,为这些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资源,降低了发达地区用工单位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发达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达地区凭借开放的政策、勤奋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吸引外资,成为加快本地资金积累的重要源泉(姜长云,2005)。企业积累和外资的增加,进而又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其累积效果是工业与贸易的滚动发展,工业化快速推进,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增长极。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回流带动了流出区域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农村自我发展的能力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在比较利益的推动下,劳动力就不断地从报酬比较低的地方或行业向报酬比较高的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一方面外出务工收入主要靠从农业生产部门分离出来而未完全脱离农村的劳动力创造的,他们获得了高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报酬收入,从而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收人。打工者带回的收入,对不同地区起着不同的作用。很多贫困地区,是“输出一人,脱贫一户,输出百人,脱贫一村”。对温饱解决的地区,注入了生活消费、盖房建屋、活跃市场、发展经济的资金。多数农民的打工收入成了子女上学、医疗等不可或缺的经济来源(姜太碧,2005)。另一方面,河南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以及人才、劳动力资源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速度、成效,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化程度,对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大规模农村劳动者跨区域务工经商,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是进步,他们以廉价的劳务支援了流入地区的经济建设,并把获取的信息、劳务收入和学到的致富技能带回家乡,有力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陆续带着技术、项目、资金返回家乡创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创造了财富,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繁荣了地方经济(时慧娜,2008)。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依靠技术回乡创业;二是依靠资金回乡创业。例如邓州市万余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回报乡里,创办企业400多家,创办其他经济实体8000余家,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3万余人;社旗县把“返乡创业潮”与“外出务工潮”形成双向对流,使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回流乡里,形成能人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凤还巢”局面,有效拉动了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截至2008年8月底,该县已有1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兴业,总投资8000多万元,为当地农民增加就业岗位1万多个(河南调查总队,2008)。

总之,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回流带动了城乡、区域间的沟通,促进了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开创了落后的农村地区主动利用地区差异,参与发达地区发展,解决不发达地区就业、收入难的经济形式,也使发达地区得以利用广大农村劳动力的丰剩和低成本,进一步发展,产生对两大地区的“双口”作用。在这种作用下,实现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回流为基础的发达与不发达区域间的经济互动循环,逐步推动二元结构的转换,从而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回流情况分析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和农业大省,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截至2005年底,总人口9768万人,乡村人口6774万人,农村劳动力4752万人,耕地面积1.1亿亩,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达3000万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就确定了变人口“包袱”为人力资源“财富”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富民升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沿海发达地区及本省非农产业、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为农民工就业提供了可能和空间(李莉等。2004)。

(一)从农业和非农业从业人员分布看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改革开放前,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劳动力要素的 人为滞留,使得大批劳动力被长期禁锢在农业中而处于隐性剩余状态。1978年河南农业从业人员为2262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80.6%,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仅为545万人,比重为19.4%,农业经济的特征非常突出。1978年之后,农村经济改革首先将大批隐性农业剩余劳动力变为显性剩余,增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带动了较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978年~2005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由545万人迅速升至2523万人,27年中增加了1978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3.44%。1995年河南省农业与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62.4%与37.6%。

分阶段看,1978年~1985年在短短7年中,河南农业就业份额由80.6%迅速下降到73.0%,非农就业比重由19.4%升至27%。非农就业人员由545万人增加到949万人,增加了404万人,年均递增10.6%。1986年~1990年,在全国宏观经济受到通货膨胀与市场“疲软”的双重影响下,河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有所放慢。5年中农业就业人员比重仅下降2.2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75万人,比重升至30.7%。1991年~1995年,河南经济进入到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有所加快。统计数据表明,仅1991年~1996年的5年中,非农就业劳动力净增加521万人,是1986年~1990年增加人数的2.28倍。1997年之后,全国经济开始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国内消费、投资需求增长有所放慢,而始于1997年夏的亚洲金融危机较大程度地抑制了国内商品出口的增长,一系列不利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趋缓,河南经济也进入缓慢增长期。1998年河南实际gdp增长率为8.8%,比1995年的14.8%下降了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也开始放慢,1996年一2000年的4年中仅增加了192万人,年均增加48万人,属改革开放以来年均转移人数最少的时期。2001年~2005年,河南农业从业人员比重缓慢的下降,由2000年的64.0%降至2005年的55.4%,降了8.6个百分点,非农产业人员增加了515万人。说明河南农村劳动力进入一个平缓的转移过程。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分析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以乡镇企业为载体的就地转移;另一是进入城镇就业的异地转移。

资料显示,截止到2005年,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河南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绝对数为1613万人,年均转移76 8l万人。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不同时期转移的速度有所差异。其表现在1986年~199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为年均11.25%,其间1987年的转移速度达到历史最高,为33.25%。1992年~1998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最快,年均转移79.4万人,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1.65%。1998年以后,这一速度开始放慢,年均转移2.82万人,年均增长率降为5.6%,尤其是1999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甚至发生了倒流,当年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为-10.18%。

由于城乡分隔等原因,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有限,在1986年~2005年的全部转移量约229万人,只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量的不足13%。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河南农村非农产业及城镇转移的数量达1842万人左右。而其中1986年~1990年转向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少,年均转移量为o.6万人,但同转向农村非农产业的变化不同的是,转向城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991年~1997年的年均转移人数最大为29万人,由于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转移几乎停止,导致1999年~2000年连续发生了倒流。2001年以后,河南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开始平稳上升。

(三)现阶段河南农村劳动力回流情况分析

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我国出口下降,工厂大批裁员,导致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失业返乡(曾纪发,2009)。2008年12月,河南调查总队在10个劳务输出大县的30个行政村,就外出务工人员回流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42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有如下主要特点:

1,年龄小、学历低人员是回流劳动力的主体。截至2008年9月底,16―20岁年龄段的在外劳动力同比减少14.1%,居各年龄段之首;小学文化程度的在外劳动力同比减少15.2%,在文化程度各组里减少最多,而拥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同比增加32.7%。

2,从事第二产业特别是建筑业的农民务工者回流最多。至2008年9月底,调查的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为1432人,比上年同期减少6%;而从事第三产业的外出劳动力为923人,比上年同期增加8.1%。进一步观察,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劳动力同比减少5.2%;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劳动力同比增加25%。

3,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近距离打工者返乡回流的比例大。据对10个劳务输出县30个行政村150个回流返乡的农民工者调查,2008年1-8月,从江苏、浙江和上海三地回乡的有32人,占21%;从北京回乡的有27人,占18%;从广东省回乡的有24人,占16%;从省内县外回流返乡的有31人,占21%。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北京是吸纳河南农民工最多的地区,也是返乡回流农民工最为集中的地区。

调查还显示,劳务输出依然是未来一个时期河南农村用工的主基调。目前,工资低、劳动强度大及经济危机影响虽然是外出务工者回流的原因之一,但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及其劳动力容量决定,回流是少数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外出是长期的、绝对的,只要条件许可,外出务工的比较利益仍吸引那些回流农民工再度外出。在被调查的150个回流民工中,有112人(占75%)年内有再度外出打工的打算。这一比例说明了。劳务输出仍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劳动用工的主要方向,但目前的形势使农民外出务工面临更多的困难(陈佳贵,2008)。

四、结论

(一)通过城市化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条件

实践证明,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因此,从协调发展的角度,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应积极发展现有城市的第二、三产业。户籍制度的放开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要给进城的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因而加快以第二、三产业和扩大内需为特点的城市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现有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是必不可少的选择。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是经 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扩大就业是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既要适应自身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要为农村劳力进城就业创造条件。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衔接起来,使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壁垒最终消失。

(二)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构建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结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加广泛的就业渠道

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应把区域城镇群体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地域来考虑,增强城市网络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功能组织和空间组织的集聚和中心作用,构筑合理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的发展,不仅要靠壮大首位城市,还要以积极发展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调节城市群内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网络结构和功能分工,促进中原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和整体功能的发挥。要立足现有城镇发展基础,从整合城镇群体的职能、等级、规模结构人手,构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级市为支撑、建制镇为基础,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层次分明、布局协调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加广泛的就业渠道。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采取针对性更强、更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更好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的跨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同时调整产业结构。近年来,来料加工的弊端逐渐显现,企业和职工长期处于薄利状态,工人工资增加有限,此外,加工工业消耗的大量水、电和能源,但是却给当地留下的大量污染。所以,应在不影响就业的基础上,积极增加高技术含量、高科技的先导产业,以先导产业带动一般工业,再带动消费,从而实现扩大就业。

(四)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经济危机背景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劳务市场,提供各类更加有效的劳务信息,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许多综合性的就业信息,都是政府部门较易获取和掌握的资源。政府有责任通过各种渠道使这些稀缺资源得到及时分享和利用,特别是对于急需帮助的农民工,获取真实的用工信息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一步。从全国情况看,政府在此领域的作为还远远不够。

首先,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减少盲目流动而遭受的损失。其次,要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建立一整套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市场组织体系以及调控和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规和制度体系。最后,完善市、县、乡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抓好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摸底和资料建档工作,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畅通劳动力资源调蓄和信息共享渠道;加强劳务市场管理,引导扶持劳动就业中介服务健康发展。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和激励机制,开展劳务协作,依法有序地开展境外就业和劳务输出。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各种类型的劳务专业协会,加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

(五)以劳动力回流为契机,积极推动劳动力回乡创业

回乡创业是回乡创业者对输出地和输入地投资成本和效益比较后的一种理性选择。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是安排劳动力就地转移,吸引人力资源回归的重要途径,也是劳务输出的最终目的。“回归”工程近年来已成为我省劳务经济的突出特色,但随着劳务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需宽松环境建立更为完善的服务机制,积极引导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政府要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为回流劳动力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支持创业的财税、金融、工商、场地等政策体系,降低进入门槛,改善创业环境。同时强化创业培训,加强创业服务,提高创业的成功性和稳定性。

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更多农民工回到家乡,政府应抓住这个机会,将“包袱”变成财富――一笔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把经济危机和农民工返乡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大力实施承接产业转移、承接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双承接”工程,将有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因而也将成为推动中部农区崛起,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新的支撑点。

第五篇: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 农村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 发展 中国 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 现代 工业 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经济 发展成就,但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迫切且最具有挑战性的是“三农”问题。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如何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城乡二元对立的问题,其重点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1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原因:

(1)累积性剩余。建国后,由于我们实行了错误的人口政策,导致人口出生处于很高的 自然 增长率。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总量远远大于同期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其中尤以农村为甚。人多地少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也是造成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的最主要的原因。

(2)替代性剩余。在我国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由此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导致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其结果,大批农业劳动力就会从农业中释放出来,成为剩余劳动力。

(3)波动性剩余。我国现在约有一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流动性的,并未真正城市化。一遇大的经济波动或其他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回乡。这种波动性剩余不是每年都发生的,但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稳定的影响,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却比还未进城打工、隐性失业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得多。

(4)消费性剩余。恩格尔定律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将会不断下降。其中包括消费者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重视工业品和劳务的消费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为主第一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以提供工业品和劳务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空间,这就引发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冲动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 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制约:

(1)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农村 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民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教育经费与适龄人口的匹配不相适应,一方面是教育经费缺乏,教学条件落后;另一方面,农村适龄人口的入学率低,农村的教育状况与城镇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进城打工的农民子女的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农业内部扩大就业的空间不大。当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时,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的作用会大为减弱,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发突出。当这种替代作用累积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的排斥现象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使整个生产过程发生节省劳动的情形,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

(3)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近些年,乡镇 企业 的发展速度滞缓,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

(4)没有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权益不明晰。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使得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使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纠纷不断,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也就意味着农民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5)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得不到生活保障。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中国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由于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没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没有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6)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3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3.1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1)从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继续促进乡镇企业稳定发展。乡镇企业要加快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为重点第三产业。

下载中国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研究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入WTO后,合川作为农村人口占80%的农业市,农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内容提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能否对其实现成功转移是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策略和异地转移策略做了分析,认为在大力发......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实践模式 1.就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采取扶持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小城镇,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格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共5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以元宝山区为例 摘要:元宝山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为了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研究5篇

    水平低,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容量。现阶段应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工业化、社会化......

    双江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以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为例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及现状1、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少的自然条件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我国是一个山......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入WTO后,合川作为农村人口占80%的农业市,农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时笔者发现,一方面农村有大批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另一方面却出现了“转移难”的现象。主要原因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