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父母把好老师关,为孩子提高成绩保驾护航
时间:2013年2月2日下午13:00
地点:李同学家
到达李同学家,我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李妈妈很热情,端上茶水,示意我坐下。首先我对李同学前期辅导的情况总结了一下,询问李妈妈学生在前期的辅导的帮助下有怎样的变化和进步。李妈妈讲学生在经过辅导后,物理的学习有明显的进步。
这次家访的任务是来检查学生辅导的质量并倾听辅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接下来,我询问李妈妈对学生辅导课目的老师的教授方式和态度有怎样的看法和评价,请她直言不讳的谈出来。李妈妈很欣赏老师的授课方式,老师很重视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在授课时采取和学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大胆的谈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她独立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的物理学习有很明显的进步。我把李妈妈谈到的问题一一记了下来,并告诉李妈妈我会把这些问题带回辅导中心的规划部,规划部的工作人员会结合学生的辅导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与辅导老师沟通,然后系统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最后我询问了李妈妈对学生未来辅导的计划和安排,李妈妈告诉我在下一阶段,学生会在老师教授的思路和方法继续学习,看看她自主学习的结果。
我们坦诚交谈良多,我想这次交谈意义不仅仅是我们来了解了辅导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我们在哪些方面需要进步。
第二篇:孩子成绩好,靠老师更要靠父母(莫言)
莫言:孩子成绩好,靠老师但更要靠父母
年少时我曾跟着母亲去捡麦穗,结果母亲却被看守人打了一耳光,多年后,我与母亲再次与看守人在集市上相遇,看守人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我想过去报仇,却被母亲劝住,母亲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这就是我的家风。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你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觉得有好的家风,确实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的。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我接触过这么多的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教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全国首届杰出母亲沈丽萍同志是个画家。她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不仅买了书籍,而且还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可是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孩子因为空难导致身体严重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并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最终帮助孩子战胜残疾。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象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优秀的父母要用心
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的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
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奥数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他家里极穷,考取了重点中学,却没有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去打工,人家上了大学还没有工作呢,更何况你能不能考上大学还不知道。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一的一头驴卖了。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都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照这样来说孩子全靠自己了吧?当面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位母亲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但她却让自己的孩子在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够做到呢?
孩子的问题是父母问题的折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在地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要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好成绩不止靠老师,也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适应。应试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业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导师。
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些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对于孩子进入初中、高中的家长来说,普遍存在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的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
优秀的父母在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他们良好的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循了以下这三条原则: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里应该给予建议。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们做最差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不碰到的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关键是要像那些优秀的父母们那样能够静下心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父母的“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遗憾的是,现在对品德重视的人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以父母们谈品德教育等于不合时宜。至于说到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更是我们父母们不愿听的海外奇谈,因为与当下的考试分数无关!而其实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我们在看人物传记时常常都会对传讯主幼年时的不同凡响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这种成就动机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
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
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社会和自己。
第三篇:提高员工忠诚度,把好企业人才关
职工论坛:
提高员工忠诚度,把好企业人才关
一位营销专家曾说过企业最大的客户是员工,员工的流失相当于客户的流失。改制后的新公司员工数量更为精简,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将会使新公司在人才资源上更占优势。
1、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忠诚度的起点
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留住人才、保持人才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员工职业生涯设计能兼顾员工自身的发展要求,明确员工在企业的发展方向,向员工提供实现个人专长的契机,能形成员工与企业的互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2、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信任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把员工和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带动员工树立明确的目标,并在为此目标奋斗的过程中与企业保持一致的步调,使每个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以人为本,理解员工、尊重员工、关怀员工、成就员工,在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员工与企业主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从而使员工真正获得一种归属感,不愿轻易离开企业。
3、提高员工忠诚度须创新人才使用机制
企业创新人才使用机制须坚持德才兼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要把品质、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企业只有用活、管好、育好、善待员工,才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健全企业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忠诚度
健全企业的激励机制,使员工潜力发挥最大化,增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从而留住企业真正需要的、符合企业价值观和发展的人才,提高他们对企业的贡献精神。(建安公司 伍发娟)
第四篇: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
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 以什么样的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切实贯彻党的政治路线的保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一贯的选人用人思想。干部的德,主要指理想信念、党性修养、道德品质、思想作风等,它决定着才智发挥和权力行使的目的、方向和效果。干部有德无才,难以为党和人民做出大的贡献:有才无德,则会导致权力滥用,其“才”,往往成为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工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28日与新任县委组织部长培训班学员座谈。他指出,县委组织部长处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最前沿,要把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作为座右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履职能力,勇于改革创新,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
李源潮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干部是关键。选好一个干部,造福一方百姓;选弱一个干部,耽误一方百姓;选错一个干部,害了一方百姓。组织部长要做党性最强的干部,敢于坚持原则,敢于主持公道,敢于同不正之风作坚决斗争。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办法选人用人。要严格遵守干部工作程序和制度规定,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防止“暗箱操作”,坚决抵制用人上的潜规则。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要“零容忍”,与之坚决战斗。
李源潮指出,组织工作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新任组织部长要切实提高履职能力,特别是知人善任的本领。要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破解工作难题,坚定不移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以一抓到底的作风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要以李林森等优秀县委组织部长为榜样见贤思齐,以反面典型为戒警钟长鸣,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始终坚守组工干部的精神家园,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一、落实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票数取人的有效途径。群众公认是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如果群众不公认、不赞成、不推荐,无论这个干部被说成多么优秀也不能提拔,无论这个干部是什么背景也不能提拔。但注重群众公认不能简单以票数评判一个干部,决不能认为多一票就优秀、少一票就不优秀,或者多几票的干部就优秀、少几票的干部就不优秀。落实好“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票数取人”一是既要把民主推荐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推荐票不高的一般不能作为考察人选;二是在票数悬殊不大的情况下,要坚持好中选优。三是把干部的得票和测评情况,同干部的德才素质和一贯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根据考察情况、岗位需要、班子结构进行综合考虑、集体决定。
二、落实重“四化”方针,但不简单以年龄、文凭取人的有效途径。“四化”方针是我们党对整个干部队伍的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但又不能片面理解年轻化。如果干部队伍都是年轻干部,一些年龄较大但有着丰富领导实践经验的干部就要退出,这既造成 人才浪费,也造成领导经验的缺失。落实“重“四化”方针,但不简单以年龄、文凭取人”一是全面、客观地看待干部的学历和实际知识水平,讲学历而不唯学历,对那些刻苦自学,长期积累,确有真本事的人也要纳入视野,该重用的要重用。二是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注意发现和使用那些认真学习、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政绩实出而不事张扬的人。三是善于识别那些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弄虚作假的人,以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三、落实重德才标准,但不简单以求全取人的有效途径。一是强调鼓励。建立规范有序的人才奖励制度,注重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建立健全人才保障制度。为推进人才工作深入发展提供保障。二是强调支持。首先要体现出党委政府对人才的关爱,积极为人才干成事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是要在政策上支持人才干成事业。激发人才干事的活力,让人才在创业中充分涌流。三是强调关心。把提高干部素质、关心干部成长作为最大的“福利”来抓。鼓励人事干部多参加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造就一批学者型、专家型人事干部;要创新学习方式,推行全员参与的“周未学习日”、“每人一课”制度,涉猎金融、经济、法律等各类知识,开展学习交流、业务讨论等互动活动,使人人争做“通才”;要拓宽学习途径,引导干部向先进典型、模范学习,坚定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信念;要借鉴好的工作经验,去劣存优,取长补短,不断拓宽视野,扩散思维,增强工作效能。
四、落实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考试取人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加大推广力度,完善选拔方式,提高选拔质量,不断提高公开选拔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努力为科学发展选干部、聚人才。落实“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考试取人”一是加快改进和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的考试考察方式方法,提高考试考察的科学性、准确性。二是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突出岗位特点,注重实绩能力。三是把考试与考察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以人岗相适取人,不简单以考试取人。
五、落实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的有效途径。一是推进公开选拔的经常化、制度化,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把公开选拔作为选配干部的重要方式,定期开展集中性选拔工作,提高竞争性办法选拔干部占同期选任干部的比例。加大省、市、县联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力度,整合资源,提高效能。二是探索竞争性选举制度,提高选用干部的公认度。改革和完善候选人提名制度,探索党代会代表联合提名、推荐地方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办法。改革和完善候选人介绍方式,推行候选人公开竞职承诺制度。坚持和完善差额选举制度,适当扩大常委、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委委员候选人的差额比例和差额人数,实现由低比例的差额选举向较高比例的差额选举转变。三是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择优机制,为优秀干部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坚持选贤任能、优胜劣汰,高效配置干部资源和岗位资源,实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进一步促进干部成长,推动事业发展。
跟帖
1落实重群众公认
2落实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考试取人的有效途径
3落实重德才标准,但不简单以求全取人的有效途径
4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干部是关键
5落实重“四化”方针,但不简单以年龄、文凭取人的有效途径
6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加大推广力度,完善选拔方式,提高选拔质量
7加快改进和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的考试考察方式方法,提高考试考察的科学性、准确 8但注重群众公认不能简单以票数评判一个干部,决不能认为多一票就优秀、少一票就不优秀,或者多几票的干部就优秀、少几票的干部就不优秀
9全面、客观地看待干部的学历和实际知识水平,讲学历而不唯学历,对那些刻苦自学,长期积累,确有真本事的人也要纳入视野,该重用的要重用
10是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注意发现和使用那些认真学习、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政绩实出而不事张扬的人
11是把干部的得票和测评情况,同干部的德才素质和一贯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根据考察情况、岗位需要、班子结构进行综合考虑、集体决定
12是善于识别那些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弄虚作假的人,以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13是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突出岗位特点,注重实绩能力
14是把考试与考察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以人岗相适取人,不简单以考试取人
15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一贯的选人用人思想
16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防止“暗箱操作”,坚决抵制用人上的潜规则
17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要“零容忍”,与之坚决战斗
18激发人才干事的活力,让人才在创业中充分涌流
19强调关心。把提高干部素质、关心干部成长作为最大的“福利”来抓。鼓励人事干部多参加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造就一批学者型、专家型人事干部
20坚定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信念;要借鉴好的工作经验,去劣存优,取长补短,不断拓宽视野,扩散思维,增强工作效能
第五篇:父母怎样才能把孩子教育好_优等生孕育中心
优等生孕育中心
父母怎样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非常关心孩子的教育,都想把孩子教育好,我们又应该从何下手呢?
家庭教育是个非常大的话题,但我们也寻找到一些规律,目前在我国比较流行的家庭教育定义是三道教育,即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
“为生之道”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由生理卫生(身)、营养保健(康)、安全防护(安)、运动能力(体)等四方面组成;“为人之道”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人格人生(志)、心理卫生(心)、道德礼仪(灵)、人际交往(交)等四方面组成;“为学之道”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学习策略(学)、思维能力(思)、科学素养(理)、人文修养(文)等四方面组成。
作为父母,我觉得我们应该想想,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重要,还是家庭教育更重要?现在社会上大多父母把学校教育扩大化了,缺乏家庭教育的认识,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好了,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职责,结果孩子出现问题,不但不反求诸己,反而将责任推向他人。
忽略了家庭教育才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要治国,先齐家,家是小小国,国是大大家,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每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接受教育,我们可曾想过,孩子最需要什么教育?
是知识还是智慧?是技能还是品德?“长大成人”是父母对孩子最基本的期望,现在大多数家长热衷的教育,不外乎费尽心机把孩子送入各种名校、希望能给孩子找到“名师”、送孩子参加各类艺术培训、外语学习、分数提高、考试技巧等方面的教育,期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长,未来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德者,得也。德是內得,得是外得,获得德,能开慧益智,人能守住德性,慧自然能扩充出来。我们常说某人慧根很好,这个慧就是得智的种子,慧是由智而得,可以说,人若品德好,慧是很高的,可以看出智慧同样由德而来。
从攴(pū)从孝。育:养子使作善也。由此可见,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培育好与生俱来美好的“善”根,是德育。可以说,“使之善”是中国教育的“一贯之道”。
然而在当今社会,各类学校依旧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窠臼,教育的全部与“真谛”,仍然是过分倚重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是非判断标准、价值观念的教育却是缺失的。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人生最难化者唯习性,良好的习性一旦养成,则终身受益不尽,反之将祸害无穷。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想,那教育的目标到底该是什么?这两句话大家一定很熟悉“蒙以养正,圣功也”、“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这是《易经?蒙卦》上说的,道出了教育的至高目标-----是蒙以养正,而不是养规,养法,而是育德,育心,育志的养正教育,而且教育的时机,最好从蒙童或婴儿开始,婴儿是一生下来就是张白纸,即“山下出泉”,未受任何污染,是养正的最佳时机。《易经》的蒙卦告诉我们,人,生来蒙昧,所以教育就成为当务之急,教育的最佳时机是蒙童。教育要从蒙童抓起,越早越好,蒙以养正的意思,就是通过育德,育心,育志的启蒙教育培养孩子其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我们家庭教育应该做的。教育孩子,父母首先要主动,父母要像水一样,水有三德,处下、不争、利物。所以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不要居高临下,不要相互攀比,不要一味的限制孩子,控制孩子,最后的结果,不是孩子无能,就是孩子和父母成仇,就会导致毛病丛生。孩子需要我们父母悉心的去滋养、教导,如山泉之水,绵绵不断。无有山之高大,焉得水之奔涌,无有水之滋润,何得山之苍翠
读什么书,就产生什么样的思想;听到什么,什么就在你的心里潜滋暗长;脑袋里有什么样的观念,你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所以,教育孩子从经典入手,经典是永恒的,流行是短暂的,但今之人大多追逐流行而远离经典,一般人的误解都是,经典这么难,大人都读不懂,孩子能读懂吗?学了有什么用?没学当然不懂,学了才有懂的基础!懂了才能用!孩子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他懂妈妈、爸爸是什么意思吗?我们很清楚他不懂,但是坚信他有一天一定会懂所以就非常有耐心地、日复一日地教他、让他模仿、让他学习,终于,她能把爸爸妈妈这个词和人对上号了,我们是不是开心的不得了?对于孩子来说,学英语、学钢琴、学舞蹈、学画画等等是一种技能培训,而学经典是一种人格教育和道德观培养,这才是根本性教育。孩子在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阶段将最有价值的、人类数千年智慧结晶而成的经典文化,系统学习,反复诵读、照单全收,先储存在生命和灵魂的深处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理解领悟能力逐步增强。理性分析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强,就开始对头脑里的海量知识储备进行“反刍”,每天研磨、分解、消化、吸收,不知不觉,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这些蕴涵高能量的文化营养就逐步被孩子所内化、理解、领悟,体悟得越来越透彻和精深如何定义经典并不重要,关键是做为家长的我们要对经典有着正确的认识,第一,经典是有价值的;第二,经典是可以应用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未来社会里,也就是不久的将来,甚至可以说从现在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更有发展,经典氛围会越来越浓郁。当孩子们在学科成绩上“旗鼓相当”时,那些拥有经典基础的孩子,会发展得更加坚实。我们有累积式教育法,因为累积法,体现了易经的思想,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累积式教育法又被称为137学习法是最科学、最有效的读经方法。累积式教育法是著名国学专家赖国全老师首先系统提出的一种科学、简单、高效的教育方法。
累积式教育法不但提出系统的读经教育理念和方法,还配有配套教材,非常适合家庭教育,通过累积法,每天轻松学习30分钟,两年左右就可以熟记甚至背诵《论语》《大学》《易经》《中庸》《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等将近十多部经典。
不但孩子受益终生,大人也受益无穷,一套教育法,两代人甚至有的全家几代人同时受益,是多么的了不起,至今累积式教育法已经影响全球上百万的家庭,成为风靡海内外的著名儿童教育方法之一。
要让经典不离家庭、不离生活、溶于生活和家庭,只有父母能做到,父母做到了,通过陪孩子读经,从而修身、齐家,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引导好孩子坚持十年,父母也成了专家,到了孩子少年养志的阶段,才能用经典的智慧给孩子更正确的人生指导,将来才能和孩子有共同的语言。这样的结果,如果没有育心、没有赖老师,没有累积法,我们想都不敢想,而现在我们只要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就能轻松做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导师,好父母胜过好老师,父母的言行与榜样力量在日后是任何老师和学校都无法替代的,真正的蒙养,是要求我们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是勤劳、善良,学会的是自强不息、好学博爱;因此即便孩子今天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家长也不必太过担心,因为“才”的不足“德”完全可以弥补。作为父母要有长远的眼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家长认识的高度,决定了孩子人生的高度,想给孩子什么样的人生,要看父母的智慧,孩子天天在成长,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教育的区别就在于你有意识给他提供好的学习内容,还是让他像野草那样自己随便乱长。
我们现在很热衷社会上的各种教育,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教育----养正教育,因为‘正’是天地间的正理正道,决定了人生道路,所以养正,是圣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