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父母课堂】优秀的家长和老师都是把孩子“忽悠”大的!
【父母课堂】优秀的家长和老师都是把孩子“忽悠”大的!
有首歌叫《雾里看花》,有句歌词是这样的: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面对生活,也许我们得有一双慧眼,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一直跟家长们说,我们最好睁一眼,闭一眼。
用睁着的那只眼去看孩子的优点,长处和潜力,对孩子的缺点,不足和问题,我们如果能闭起眼睛,那些缺点、不足和问题就不存在了。
有些家长很聪明,他曾反问我说,那不是自欺欺人吗?这些家长也许不知道,学会“欺骗”可能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一个妈妈去开家长会,结果老师告诉这个妈妈,他的孩子全班最差,最多坐三分钟就会分心。这位妈妈回去以后“骗”孩子说:老师表扬你了,说你现在能坐三分呢,进步很大。
孩子非常兴奋。他慢慢能坐住五分钟、十分钟了„„这位妈妈就用这种“骗”的方法一直把孩子“骗”进了清华大学。
一位学生语文只考了12分,老师问他为什么考不好,他说对语文不感兴趣,上课没认真听。老师“骗”他说:“你不感兴趣,没认真听都能考12分,说明你太厉害了。如果稍微花一点时间的话,一定会更好的。”
下次这个孩子考了20分,老师又夸张的说他很聪明,稍微用点力就进步这么多,这个孩子在老师的“骗术”下,一直不断用力,最后成绩越来越好。
这个老师用这个方法“骗”到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他创造了中国教育的神话,无论他接手的是多差的班级,经过一年的教育,他的班级就不再有一个差生,每次班级分都是全市第一名,遥遥领先于其他学校。
有一个世界级的“大骗子”,叫罗森塔尔,他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有一次他到一个学校,随便挑了十几个孩子,硬说他们是天才,结果八个月后,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真的发现这些孩子进步明显,慢慢变成了天才。
这个“骗局”后来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期待效应”。几乎任何一个学教育的老师都知道这个“骗局”。凡是能从中悟出点道理的,掌握这个“骗术”的,都成为优秀老师了。
可惜的是,很多老师知道这个“骗局”,却因为自己长有一双慧眼,不能睁一眼闭一眼,而把孩子身上的问题看得清清楚楚,最后没能成为最优秀的老师。
我做了这么多年教育,最近突然明白,为什么我能让孩子比较喜欢我,在教育上取得了一点小成绩,原来我也是一个“骗子”。
两周前,有四个孩子吃过饭跑到我的办公室,嘻嘻哈哈,一个个像猴子一样不安稳。我跟孩子们说,如果谁能先坐下来,我就看他的眼睛,再告诉他聪明不聪明。孩子们立即安静下来了。
我先告诉他们:刘老师在全国各地见过无数的小朋友,只要看一下眼睛,就能知道谁聪明,谁不聪明。
当我一个一个看过去的时候,大部分孩子的眼中流露的是期待,但有一个孩子显然带着一些的担忧,也许他自认为不太聪明。然后我开始发表结论:一个一个告诉他们,是聪明的孩子。
然后我说:“刘老师觉得很奇怪呀,怎么你们四个小朋友都是聪明的孩子呢?”我又故意重看了一遍,再次强调没看错,每个都是聪明的孩子。这时,每个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坐得也特别端正。
仔细回想二十年的教育生涯,像这样的类似的情况数不胜数。教育原来是这么简单的事。最好的教育原来是“骗”孩子们,告诉他是最优秀的就行了。
经常有家长向我说着自己的苦恼,说自己的孩子很幼稚,不象别人家的孩子懂事。一般我都会恭喜这位家长。因为,当一个孩子还比较幼稚的时候,他给了家长“骗”他的机会。
如果一个孩子看起来少年老成,他的到父母的“骗”已经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认为无聊,那么教育将失去一个最有力的武器。
为什么“骗”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人的行为形成最大的秘密是:先定为,再装为,后变为。比如,我们希望孩子是个爱学习的人。就可以用以上三步来来实现。
先定为:用尽一切方式说孩子是爱学习的。对孩子说他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对别人说他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平时就把他当作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对待。
再装为: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对你说的话莫名其妙,但是当他经常听到别人把他当作爱学习的榜样宣传时,他就可能会去尝试一下爱学习的感觉。
一旦孩子有任何爱学习的表现,立即会得到他人的肯定:他果然是个爱学习的孩子。那这个孩子就会在这些人面前表现得爱学习,即使不是真的爱学习,他装也得装成爱学习的样子。
周围说他爱学习的人越多,他装的范围越广;他周围说他爱学习的人坚持越长时间,他装的时间就越久。
后变为:当这个孩子经常装成爱学习的样子,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他觉得他就是这样这样的人,爱学习是他本来就有的状态,于是他真的成为爱学习的好孩子了。
俗话说,谎言说一千遍也会变成真理,如果所有人都相信某个人是什么人,那他一定会变成什么人。心理学家曾经研究得出结论:想让别人变成什么样的人,就以他是什么样的人来对待他。
优秀的老师和父母正是有意或者无意遵循了这个原理,他们把孩子先定为优秀的,聪明的,有爱心的„„,然后,孩子在这些老师或父母面前就装成这种人,最后他们真的成为了这种人,老师或父母的教育也取得了成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你不断告诉孩子他不够优秀的时候,其实你也是个“骗子”,只不过把孩子“骗成”了一个不优秀的人而已。
第二篇:把课堂还给孩子
把课堂还给孩子
——读《重构高效课堂有感》
常常听老教师讲:一二年级,不相上下;三四年级,两极分化;五六年级,天上地下。是啊,这在每个学校绝不是个案,而是一个普遍问题。我对此现象的关注、思考由来已久,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拉开差距?有没有办法缩小这种差距?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课堂。在我拜读了育中方略教育集团总校长陈立老师所著的《重构高效课堂》这本书后,我有了一些感悟和收获。
首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理解的有三点:
第一,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上完课后,老师的感觉应该是这样的,心里非常的高兴,哎呀!这节课我上的不错,重点、难点、易错点都能研究的很透彻,优生、中生、学困生都能达到最高效的学习效果,自己感觉都很有成就感。学生呢?他们会感觉上课时间非常非常的快,还没学够呢,就已经下课了,学困生,也能比较完整的完成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整理,老师和学生们都在庆幸:终于不用下课一遍遍的再改错题了。
第二,内容充实。并能在上课中实现课程整合和课程创新,让学生感受到个性化的教育,比如我们六年级数学上册在教学《圆的周长》这节课时,我们要给学生介绍中国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先生,他是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比国外早了1000年,讲到这就完了么?没有,我们还可以上升到德育的高度,祖冲之先生仅仅算了算圆周率吗?不是,他还在相当于现今的中国科学院工作过、当过政府的军事顾问,并且对自然科学和文学、哲学,特别是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青年时代就有了博学的名声。闲暇之余,设计制造过水碓(dui)磨、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还精通乐理.对于音律很有研究。这样一位全能型学霸,给学生一讲,满满的正能量。第三、高效课堂是以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为目的的教学,培养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是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在高效课堂的实验中,学生会慢慢的培养起充分的学习积极性,不是老师你拽着我学,而是你追我赶,与老师比着学。如果实施方法适当,因材施教、教是为了不教、教无定法、教学相长这些感觉高高在上的教学目标都将不难实现。
说到高效课堂,就不得不提导学案。目前,在导学案设计中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导学案定位不准确,不是变成教案,就是变成习题集,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帮助还不是很大。
二、对学生放手不够,希望通过考虑周详的导学案,控制和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显得过于谨慎。忽略了小学生具有的学习功力。
三、小组讨论问题的深度不够,浅尝辄止,小组长的培养问题还比较大。
高效课堂并不与传统课堂相冲突,它只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该怎样做才能使课堂更高效呢?
一、营造氛围,自主学习
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才能思路开阔,主动参与学习。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的语言,师生互动等,以及小游戏都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激励的语言、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给予充分的赞赏,这样,学生就消除胆怯、自卑心理。教师要把课堂“让”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参与课堂活动,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乐于自主学习。
二、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度
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四个条件:
1、学生情绪状态。具体的说,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是很浓厚,学习热情是不是很高涨,学习情绪是不是很饱满,学生是否具有很好的精神状态,是否非常认真的投入学习。如果整个学习过程是非常愉快,非常开心,甚至感到非常甜蜜和幸福,那一定是高效的课堂教学。
2、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状态。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全程参与,每个学生都参与,每个学生都全身心的参与,还有学生不仅参与了学,而且参与教。整个教学是互动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自己的看法,这对老师也是一种启发。这种参与状态,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要互教互学,学生不仅在学,而且在教,这是最高层面的参与。
3、学生的交往状态。一是倾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学生可能最缺乏倾听的品质和习惯。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如果不培养,合作学习就很难行得通,很难有成效。二是发表。你听完以后有自己的想法、意见要发表出来,你就能不说,如果大家都不说,就不是交往了。三是互助。同学之间包括师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欣赏。
4、学生的思维状态。一节课是不是好课,关键还是要看学生的思维状态怎样。学生思维是否有深度,如问题提得是否中要害;是否有广度,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当然最重要的是,是否有创造性思考和个性化的见解等等。
三、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而非成绩
高效课堂的教学,是以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为目的的教学。在传统课堂上,我们过多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我们总是问“听懂了么?学会了么?”从不问“你是怎么学会的?怎么懂的?”导致课堂如一潭死水,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学习效率低下。要知道,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捕获一条鱼,远远比你直接送给他一条鱼更快乐,乐趣与魅力存在于过程之中。而高效课堂的核心就在于,我们要给学生的是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在这样的课堂中,有思维的碰撞、知识的挖掘,充满生机,让人着迷。
正如高效课堂的提出者李炳亭先生所讲:“与教育最亲密的两个词是‘放生’、‘唤醒’。好的课堂要有震撼人心的穿透力,其实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修心、强志、壮胆、开智的过程。”教师从枯燥的说教中得到解脱,学生在实践验证中获得真知。“ 高效课堂是一场教师的行动学习。“新课程改革,变在学生,改却在教师。” “教而不研则罔,研而不教则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其困,研然后知其美。”因而,教师也是受益者。正如本书封面上所言:“与其说高效课堂走的是一条颠覆之路,从理念到行动的颠覆之路,毋宁说我们连老祖宗的任何一个理念都没有颠覆,我们只是在做回归,做减法。”
第三篇:把课堂还给孩子
把课堂还给孩子
大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句话:教师不应站在讲台上,应该站在学生背后当顾问。“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旋律,也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主旋律。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与新的教学理念发生了碰撞,洋思现象、杜郎口模式、翻转课堂等一系列成功的教改先行范例绽放出耀眼的光辉,它在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这样一个理念: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通过在今年暑期研修中观摩了四位老师的优课,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此的感悟。
本次暑假研修,有幸观看几位优秀教师的讲课,他们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他们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技术,让我受益颇深,四位老师都认真研究了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教材,教学目标明确,三维目标的设定准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突出,使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学会知识。而在其中尤其是青岛北山二路小学孙婷婷老师的 《小稻秧脱险记》,在课堂中真正做到了课堂是孩子的课堂,孩子是课堂的主人。看罢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这节课是一节成功的优质课,它不仅仅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高效的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而且在整个课堂中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做到了师教与生学的高度统一。整节课各项活动在配合衔接上近乎完美,细细品来几乎找不到一丝一点的破绽。这节课真实、朴实、扎实,把“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教学设计新颖有趣、灵活有实效,张弛有度,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新理念。教学资源丰富,目标定位“精”而“准”,情境创设形象直观。教学方法“活”而不“乱”,师生互动默契,能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精巧导学,融学法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寓教于乐,尊重学生个性,充分体现教学民主化、生活化、社会化、情趣化的特点。教学民主,语言形象、生动,板书设计精美,课堂驾驭能力强。学生思维、动手能力的训练扎实有效教学效果好,是极为成功的阅读教学课。在整堂课中,“小助教”在教师的指挥下,和全体同学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仿佛成了课堂的陪衬,在小助教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学习活动中“打下手”,其实却是在把握课堂的进程及节奏上的指挥者和控制着。能够把教与学活动处理的这样的默契、到位,使课堂完全成为孩子的课堂,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的淋漓尽致,这节课可以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的模板,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借鉴、推广。
怎样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认为,首先我们要把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在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教师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导者和协调者,学生则是积极探索者、创造者。要变以前的启发式教学(谈话讨论教学,师生互相问答,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改变为现在的探究式教学(师生共同讨论、研究、作实验,主动构建知识,达到知识创生)。要让生带着教材或问题走近教师,加强师生互动、学生合作,让他们处于十分宽松的环境中。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把民主带进课堂,创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互动、互促、共同提高;把合作带进课堂,建立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创新和实践,让学生掌握自学的金钥匙;把成功带进课堂,让学生品味学习的快乐,让不同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孙婷婷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从以下六个方面成功的把课堂还给了孩子:一是把自由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替代孩子的思维,注重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人才,孙老师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时,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朗读课文,感悟各角色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杂草和小稻秧争抢营养和喷雾器洒药水场面,运用表演的形式突破难点,既生动又有趣,真可谓事半功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一堂课只有40分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要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冲击波”,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个人思考、讨论、辩论;三是把实践的机会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品质,情感体验得以可持续的发展。实践证明,教师一旦把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与交流,活化课堂,组织张弛有序的教学实践活动,获得了成功的乐趣,从而促进智力与个性的发展。四是把感悟留给学生,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感悟出来的。在学生表演过程中,展示杂草气势汹汹——垂头丧气,杂草的痛苦——快乐的变化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团团围住、气势汹汹、晕头转向、气喘吁吁”等难点的突破,都是在学生自己感悟下完成的。五是娱乐送给学生:让学生在求知过程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孙老师课前同学生互动游戏,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一些录像、音乐、动画等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师生一起在音画中表演,一起合作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到这里是学习的乐园,更是生活的乐园。六是把任传递给学生,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承认、相互激励,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强调“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广袤的时空里进行生命的自由言说,从而真正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语文课程成为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对话、有效交往的乐园。从而达到教学民主化、生活化、社会化、情趣化,体现个性美。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紧迫感,认识到自己首先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注重课堂角色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站在学生 的立场去思考,不仅分析教材还要分析学生。课堂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有一种力量叫坚持,既然选择了教育这一职业,我便会坚守自己的诺言。相信自己,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历练学习——远程研修学习,会一步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第四篇: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
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1儿子拿回来的《父母课堂》我坚持每期都看。从刚开始的兴趣逐渐变成了依靠。因为在那里面我总能找到教育儿子的方法,还有许多能让我和儿子共同讨论的话题。
在今年第三期中有一篇文章让我反思了许久,题目叫做《让孩子明白钱的好处》。文章中讲了培养孩子理财潜力的重要性,教我们要告诉孩子钱是怎样来的,要向孩子传达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让孩子明白乱花钱的可怕后果。并用名人当范例,形象描绘了花钱应像炒菜放盐一样恰到好处:盐少了,菜淡而无味;盐多了,苦咸难咽。
看完文章我深思了许久,对照文章我跟儿子探讨分析了他的现状,得到了相同的答案:儿子的“财商”并不是很高,优点跟缺点并存。不乱花钱、懂得存钱是儿子的优点。但是不明白节约,不会花钱就是他欠缺的。找到了缺点,我跟儿子开始了要做“理财小高手”的历程。虽然不是件简单的是,但我们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从文章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购物要求,很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发育受影响。而若家长不肯消费,孩子就会出现叛逆情绪。因此,应对一群没有正确消费观,心智也未完全成熟的“小皇帝”,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与他们斗智斗勇。要培养孩子的职责感,使孩子懂得节俭是美德。务必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对于每一分钱都不能任意挥霍。引导孩子们与家长换位思考,体会家长的艰辛。哪怕只是很少的几元甚至几分钱,也要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开卷有益,打开《父母课堂》你会发现它会让我们许多迷茫的父母找到了方向,我会坚持读下去的!
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2作为一名学生家长,《父母课堂》就像是我的社会大学,时时给予我教育孩子方面的解惑。
从孩子出生直到上学,每个家长作为初学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是摸索着前进的。我也和所有的父母一样,也有“望子成龙”的“理想”,可是怎么教育却感到非常困惑甚至是棘手。好在《父母课堂》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犹如一缕春风吹开了我一直以来在教育孩子方面迷茫和困惑。
《父母课堂》告诉我:“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她以循循善诱的语言告诉我们,作为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字里行间洋溢着指路明灯似的爱。从那时起,我便爱上了她。
《父母课堂》告诉我:儿童心灵的启蒙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即是如此。在家庭中,母亲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从孩子出生以后甚至于在母亲的身体里孕育开始,母亲就会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粒粒语言的种子。当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建立起的亲密关系是无法切断的。所以让语言,特别是带有感情的温暖的、生动的的语言,深植于孩子的心中,会促进孩子心智的健全发展,而不是机械的语言。
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件事给我印象最深刻。孩子放学后照例写作业拖拖拉拉,直到吃晚饭也没写完。由于之前正好读了《父母课堂》中“惩罚的第一原则--对成长有利”,饭后我强压怒火,用最平常的语调和他交谈,告诉他他已经长大了,有能力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我不希望明天再看到今天这个结果。孩子非常痛快地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改掉了做事拖拉的毛病。事后孩子告诉我,当时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迎接妈妈的暴风骤雨,但是由于我首先没有发火,使得孩子对自己的错误产生了深刻地反省,从而改掉了坏习惯。
直到现在我都非常庆幸,如果我当时发了火,如果没有《父母课堂》,我的孩子会不会是今天这样的优秀……
我把《父母课堂》当作我的社会大学,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她给所有的父母以启迪,烛照我们模糊的认识,使我受益匪浅。
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3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父母课堂》确实是一本好书。读了这本书,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并影响和指导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现代社会中孩子在一个家庭中是宝贝,重中之重,但怎样才能将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养的更加出色呢?《父母课堂》中有句话是“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我觉得家长应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与孩子一起进步。我的孩子上二年级了,在这两年中除了抓孩子的学习外,我也不断学习怎样和孩子沟通,改掉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错误的做法。
首先,爱孩子要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父母课堂》中有一篇《与孩子一起成长》使我感受颇深,文中说不要把孩子当做孩子让你来管教,而是要把他(她)们当成是你的朋友来和他(她)们交流、讲道理。并不是我们家长觉得我是一家之长,孩子就必须听从我们对他的要求。孩子入学之初,我对儿子的教育最多的是命令和教训,很少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他的感受,只要我觉得是正确的就会直接命令他去做,结果孩子不但不听,反而适得其反,越来越不听话。静下心来反思自我,认真总结了自己对待儿子教育问题上误区并改正,现在跟孩子讲道理他也能听进去了。
其次,父母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表扬和肯定。《父母课堂》中也提到“好孩子是在表扬中长大的”,不断的赏识就会使孩子逐步走向成功的摇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应该读懂孩子这本书,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他的心理,真正掌握孩子的需要。帮助孩子养成开朗、自信、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同时做孩子的良师益友,用有效的且不影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方法来处理一些问题。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多与我们交流,多听听他的心声。允许孩子在生活、学习上犯点小错误。
再次,培养孩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正确看待考试分数。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学后先写作业,完成作业再去玩。在孩子刚上学时,可能是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阶段孩子不适应,学习写作业不入门总想玩,我们做家长的就告诉他要写完作业才能做别的事。慢慢的习惯养成了他学习也主动了。我们家长还应该明白,重视孩子的学习状况不单单是分数,不能把眼睛只盯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这样对于指导孩子的学习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给孩子压力,让孩子讨厌学习。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产生波动时,我们不能一味的责备,因为孩子也有自尊心。要平和细致地问清原因,让孩子知道“胜不骄,败不馁”“失败乃成功之母”等道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孩子的品行教育。在品德教育方面,我认为身教胜于言教,家长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都在影响孩子,好的身教和抓住时机的.言教,会带给孩子正直、善良、诚实、责任感。比如,坐公交车时,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在家尊敬长辈、孝敬老人等等。
总之,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家长在生活中不断总结、不断学习。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父母课堂》是每个家长的良师益友,我觉得每一篇都是真金美玉,值得学习和借鉴。也希望《父母课堂》在老师与家长之间筑起一道沟通的桥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共同去引导孩子去认识这个世界,健康的长大!
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4《父母课堂》是一本及时的书,帮我解决了很多教子过程中的问题。一向以来,我觉得自己是教师出身,读过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书,也经常涉猎育儿书籍,所以自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能够应对自如。其实,我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如随着女儿青春期的到来,她会提出很多奇怪的问题,而且总是问个不停。又如:在这个网络社会中,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络。再如:对孩子要求总是很严格,喜欢训孩子,因此与女儿经常会起冲突。如此种种,我想找到一个老师来请教,正好女儿拿回了《父母必读》。
这本由国家关工委领导出任主编的杂志,栏目周全,分类详细,并且针对性强。
首先,它的开卷很像《读者》。以一篇具有哲理思考的短文来开卷是再恰当但是的了。打开最近一期的开卷,是毕淑敏的《孝心无价》。以前在哪里读过这篇文章,但是这一次读感觉个性强烈。它根于人的亲情和伦理道义,述说为人子就应做的。对父母的孝心是无条件的和务必的,不允许有任何的理由。这样的文章对于父母和子女的教育都是很到位的。
刊物的每个栏目都能介绍优良的教子经验,从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很细微处,告诉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事情。我最近个性关注“亲子加油站”中的“走进青春期”,很多困惑在那里得到了答案。我能够冷静理智的对待孩子的青春期,并且引领女儿顺利走入青春期,与她共同经历特殊时期的一些问题。《父母课堂》教我智慧地帮忙女儿处理新鲜事儿、麻烦事。如女儿回来告诉我说:有男生跟她开玩笑说男生女生如何如何,甚至有男生口吐秽语,让女儿很生气。我没有把这件事当做一个道德问题看待,以青春期问题看待更有道理。于是我先安抚女儿,不要理这些男生,这是青春期现象,他们想要明白一些成长期的问题,或者对性别问题怀有兴趣,所以才那样说的。幸好女儿是一个大度的孩子,经常与男生玩耍,有些男孩性格。但是我还是觉得就应与班主任老师沟通一下。班主任老师也觉得奇怪,说真没发现这些男生会这样,期望以后持续联络。老师也及时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告诉那个男同学要正确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说话方式。最后,我们的努力得到了效果。
《父母课堂》是每个家长的良师益友,期望家长朋友们必须好好阅读,我觉得每一篇都是真金美玉,值得学习和借鉴。
另外,我个性喜欢封二的“艺术殿堂”栏目,它刊登的都是著名的经典画作,很具有审美情趣。“家庭心理健康测试”我也很爱做,结果发现我还是个比较称职的家长,心里高兴极了。
但是呢,也有地方需要商榷,比如上期的封面上,所登照片有欠恰当。妈妈与女儿的耳朵戴了耳钉和耳环。按照校规,学生不允许打耳孔的。恐怕这是编者的一个失误吧。因为小学生一般心都比较仔细,善于发现,正确的引导他们吧,是开启他们成功殿堂的大门!
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5孩子学校里定期会让孩子带回家《父母课堂》这本书,每次都会认真的读读,第一自己本身就喜欢看书;第二,作为一个“菜鸟”级家长,真心想通过这本书学习怎么当个合格的家长。
最新一期的书中,有一篇文章叫《当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读了以后觉得有不一样的感触,就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文中说了孩子在一次自习课上因为在写地理作业,中途语文老师到班上让全体同学读课文,孩子想先写完地理作业最后一道题再读,结果被语文老师误认为孩子不听话而一气之下撕掉了孩子的地理作业。而文中的家长起初像平时的我一样,看到碎掉的试卷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孩子一通质问:是不是打架了?是不是不听话了?是不是没考好?但很快这个家长的做法让我深深惭愧起来:她马上调整自己的情绪、耐心听完孩子讲完事情的前因后果,首先正面引导让孩子对老师的行为予以理解,化解孩子心中的委屈情绪,然后等孩子睡后和当事老师沟通并达成共识。文中最后一段有一句作者写到:“我们要倾听孩子的心声”
读到这里,我不禁反省自己:在处理孩子学校、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时是不是太简单粗暴了?因为孩子从小好动、淘气,往往不自觉会将学校、生活中发生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责任毫不区分地都算在他的头上,孩子要试图解释时总是用“不许辩解”予以制止,这样是不是会错过听到这件事情的真相?是不是有时他也会有他的委屈?是不是会因为委屈没有抒发出而让他有失望的想法?是不是让他再面对学校、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时即使有别的原因也选择闭口不谈?以前总会觉得我的孩子不太善于表达,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我忽视了倾听,孩子选择了不表达?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则文字:“一个小朋友有两个苹果,妈妈问:给妈妈一个好不好?小朋友看着妈妈,把两个苹果各咬了一口。此刻,母亲的内心有种莫名的失落,孩子慢慢嚼完后,对妈妈说:这个最甜的,给妈妈。——忍耐有时很疼,但结果会很甜蜜;懂得倾听,才会了解真相;爱,有时需要等待,因为爱心在路上。
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6看了父母课堂这本杂志后,发现自己许多原来想过,却没有彻悟的问题。如今我们年青一代做父母的都是在摸索着怎样教育孩子的办法。这本杂志对帮助我在教孩子提供很大的启发。
教育孩子的确是一门学问,有人说寓教于乐,让孩子轻松学习,爱玩是小孩的天性,不懂教育的家长又怎能把孩子教育好呢?孩子不光要学习好,各方面都要全面发展。家长对孩子要放开手脚。不要什么事情都担心孩子会出错,而不让他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久而久之家长就剥夺了孩子的锻炼机会,就会无意中扼杀孩子对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放开手脚,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是,放手让他独立去做。同时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积极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实践锻炼是很有必要的。家长在这过程中要给予孩子最大的鼓励与支持。这样能给孩子无穷的力量,孩子会在以后的行动中更积极的去面对去解决。
在父母课堂这本杂志学会小孩这个年龄段要注意的问题。通过读父母课堂,让我了解到很多,孩子不能圈养,要放开,要融入社会。要给他们一些关爱,要从小锻炼他们。
作为家长,我能够读到这么一本指导我如何去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孩子书感到非常高兴。
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7从孩子出生直到上学,每个家长作为初学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是摸索着前进的。我也和所有的父母一样,也有“望子成龙”的“理想”,但是怎样教育却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是棘手。好在《父母课堂》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犹如一缕春风吹开了我一向以来在教育孩子方面迷茫和困惑。
《父母课堂》告诉我:“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她以循循善诱的语言告诉我们,作为父母要和孩子一齐成长。字里行间洋溢着指路明灯似的爱。从那时起,我便爱上了她。
《父母课堂》告诉我:儿童心灵的启蒙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即是如此。在家庭中,母亲的主角是至关重要的,从孩子出生以后甚至于在母亲的身体里孕育开始,母亲就会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粒粒语言的种子。当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以爱为话题的作文)亲子之间建立起的亲密关系是无法切断的父母课堂。所以让语言,个性是带有感情的温暖的、生动的的语言,深植于孩子的心中,会促进孩子心智的健全发展,而不是机械的语言。直到此刻我都十分庆幸,如果我当时发了火,如果没有《父母课堂》,我的孩子会不会是这天这样的优秀……
我把《父母课堂》当作我的社会大学,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她给所有的父母以启迪,烛照我们模糊的认识,使我受益匪浅。
第五篇: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
读《父母课堂》有感
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是一名教师,读过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书,也经常涉猎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所以自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我基本是能够应对自如的。但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她对我的教育方式也会提出质疑。女儿有时会抱怨我对她要求总是很严格,喜欢训斥她,而这些是我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后来女儿拿回了《父母课堂》,我们一起阅读,一起探讨,一起感悟,一起打造美好的亲子关系。
我很喜欢开卷的一些文章,总是饱含哲理,给人启迪,例如《给每棵草开花的时间》中有这样的语句“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给每一个人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不要盲目地去拔掉一棵草,也不要草率地去否定一个人,那么,我们将会得到多少人生的“蜡兰”啊!” 相信每一位当家长的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严格的要求,全方位的教育培训。很多孩子在在童真的年龄,就不得不参加各种特长班、学习班,但是又有多少孩子是真正愿意去的呢。每当在孩子们稚嫩的脸蛋上看不到本该属于他们的灿烂的笑容时,我会有心疼的感觉。面对这些,我们家长是否应该冷静的思考,我们的孩子是否真的需要这些?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爱孩子,却又剥夺了孩子纯真而快乐的童年呢?
我爱我的孩子,所以我要学着用爱去鼓励去帮助我的孩子,不让我的爱变成一堵墙去压着她。《父母课堂》中的文章给我以启发,让我我深刻感悟到了孩子需要一个快乐的童年,孩子更需要我们温暖的爱,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拥有原本属于他们的快乐童真,不要用我们那双随波逐流的大手去轻易拔掉我们自己家中的那棵美丽的蜡兰。
有《父母课堂》伴随的生活,我是幸福的,孩子是快乐的。我不断改变和完善着我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多一些包容和放手,和孩子多沟通,了解她的想法,在一定限度的范围内让她自己安排学习和娱乐活动,要求孩子做的的事情自己先做到,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让我感觉到温暖和幸福。
感谢《父母课堂》,让我懂得作为家长不能仅仅以自己的意愿爱孩子,爱孩子不仅是满足孩子的吃、穿、用,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感谢《父母课堂》,让我懂得作为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已,用正确的话语引导孩子,多告诉她们应该做什么。学会细心的观察孩子的变化,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与孩子平等地交流,让她充满欢欣地喜爱自己,喜爱家人,热爱师长和同学,学会用爱的眼光看世界,让他们在爱的温情里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