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和学习
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和学习
【摘要】文章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工作职责、工作目的和主要任务出发,总结归纳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原则,分析辅导员素质养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辅导员必须具备的品德素养。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辅导员素质;工作方式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第一线的工作者,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学校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深入思考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工作任务、工作方法对做好辅导员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出发,认真总结归纳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与时俱进改进和创新辅导员工作,强化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路,更好地适应高校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充分认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和党政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的理想信仰、行为方式等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影响大学生政治方向的作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对维护学院和社会稳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
二、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主要任务和工作目的1.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我们的工作职责:思想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学风建设与学业指导;党团建设工作;素质拓展指导;贫困生工作;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承担部分思想道德修养、形势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辅导员工作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主要形式,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日常教育与管理的主要模式。辅导员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高校的稳定与安宁、为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2.辅导员的工作性质灵活,内容丰富,用一句话总结辅导员的工作目的和主要任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为学生的不断发展提供教育、管理和服务。双赢的理念确立我们的工作目标:实现学生与自身的共同发展。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辅导员要给学生以发展性辅导;二是指辅导员自身也要发展,并要与学生的发展形成互动。
3.辅导员工作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具有明确而坚定的政治方向,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远
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具有奋发进取、建功立业的精神状态,能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诚实守信,互助友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三、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条件:坚持原则、提高素质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发展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贴近性原则。努力提高自身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优良的政治品质,思想上、行动上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在引导学生时,能做到以理服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即热爱学生工作、肯于吃苦、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保持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即实事求是、讲究民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虚谨慎、精益求精。
2.职业素质: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如教育学、管理学、思想政治工作原理、青年心理学等,具有较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和文化修养;还要具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使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融成一体;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为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从事“两课”、党课、团课、就业指导等打下基础。
4.从事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具有较高的情商,较好的心理素质和工作修养及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这要求我们不仅要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多谋善断、独当一面,而且要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理智驾驭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对生活和工作充满信心;此外,较高的情商使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别人的情绪,理解别人的感受,察觉别人的真正需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营造和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
四、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工作上主要问题表现在这几方面:工作缺乏主动性,没有自己的工作思路,学生部、学生组说什么自己就干什么;工作中不思考,缺乏方式方法,事倍功半,个别的还导致学生大面积的抵触情绪;有的由于经验不足,业务能力低下,致使阶段具体工作延误,甚至半途而废,损兵折将,打击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的不知如何来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效果,甚至不问结果,唯自我感觉良好。
2.辅导员的整体素质仍然需要提高。目前许多高校辅导员仅仅是刚刚毕业的学生,学历层次普遍偏低、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理论素养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加之部分老师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学生不够耐心;有的老师敬业精神差,心思不放在工作上;有的素质低下,甚至出口成脏。据调查,有48.89 %的学生对教师师德现状不满,其中很不满意的竟达27.66%之多,高校辅导员素质问题仍然令人堪忧。
3.工作强度大,工作范围界定不清。同一高校不同学院的辅导员其工作量也有不同。按照国家规定,最佳师生配备比例应该是1:200,而我们现在的辅导员老师要负责的学
生人数太多,工作很难深入细致进行。按理说,辅导员只负责学生思想、管理工作,可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成了几乎事事都要关心的“保姆”。一些任课老师上课没吸引力,竟然也把学生逃课责任归到辅导员处。
4.缺乏身份认同感是眼下高校辅导员面临的主要“职业尴尬”。学生辅导员个人发展存在一定局限,对自己的身份缺乏认同感。辅导员的成果只能说是带过了几届学生而已,很难为外界所认可,学生工作相比起学术研究,社会认可度不高。
5.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素质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大学生道德理想价值追求明显呈现多元化、实用化、功利化的势态,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冲突与失范,新的形势给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五、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成效
1.学校、社会方面:高校党政应该严把辅导员的入口关,严格执行评价标准,选拔任用素质高、业务精的毕业生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和管理,特别注意对辅导员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提高。同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明确辅导员地位,保证辅导员相应的待遇,使辅导员的工作得到广泛的认同,为辅导员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2.作为高校辅导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确立正确的观念:树立远大理想及献身教育的人生观念、通过参与教育的改革事业,实现奉献自我的价值现;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德育观;树立宽广的服务观,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正确的观念,坚定信息,以正确的思想理念为我们的工作导航,适应现在社会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
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是一门课程,成为一门专业,作为辅导员自身来说,要把自己的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思考、研究,成立自己的学术团体和专门研究阵地,发表自己的刊物。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清醒地认识到,做人的工作,如同给自己做工作,要慎思善度,做个研究型的辅导员,把这门科学学好、研究好,用科学的理论来为自己的工作作指导依据。
4.坚持高校广大教职员工人人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宗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专兼职学生辅导员队伍模式,由高校教师担任大学生的导师,对他们进行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辅导员协助、配合导师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并对每一导师组开展的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评估。同时可以缓解师生配备不协调,保证辅导员工作质量。
5.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多方面的学习,要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加强学习,现代社会发展加速,知识量成倍增长,知识淘汰速度加快,教师往往与学生处于同一知识平台上。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更应该有超前意识,加强对党政时事的学习,专业技术知识
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的学习;提高对新事物、新思潮的敏感度与鉴别能力,做一名知识型、学习型的高校辅导员。
6.总结经验,反思教育,激活创造性,讲究工作方法、管理艺术,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善于观察总结经验,注重向他人学习,召开工作研讨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例如: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关注大学生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考试成绩,发展新党员,学生干部的调整,评优评先考等考级、考研和就业等,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实际困难,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才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7.认真做好学生工作,要全身心投入,用真爱关怀学生,用真心打动学生。我们的工作主体是学生,是做人的工作,我们要以高尚的情操感召学生,以满腔的热忱关爱学生,主动深入学生班级和寝室,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做工作,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8.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辅导员工作实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心理辅导、考研论坛、就业指导等活动,使大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在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与学生“打成一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老师说的话听进去,提升辅导员的威信,从而提升工作效果。总之,做好辅导员工作要做到四心:爱心、耐心、恒心和细心;要慎思善度,谦虚谨慎;要有高度责任心和吃苦奉献的精神,要有真抓实干、勤奋工作的作风。辅导员工作虽然辛苦、琐碎,有时还不被人理解,但又是愉快崇高的,我们为学生成长和成功而感动,这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也是我们进一步加强工作的最大动力。
第二篇: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和学习
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和学习
【摘要】文章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工作职责、工作目的和主要任务出发,总结归纳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原则,分析辅导员素质养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辅导员必须具备的品德素养。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辅导员素质;工作方式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第一线的工作者,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学校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深入思考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工作任务、工作方法对做好辅导员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出发,认真总结归纳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与时俱进改进和创新辅导员工作,强化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路,更好地适应高校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充分认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和党政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的理想信仰、行为方式等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影响大学生政治方向的作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对维护学院和社会稳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
二、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主要任务和工作目的1.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我们的工作职责:思想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学风建设与学业指导;党团建设工作;素质拓展指导;贫困生工作;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承担部分思想道德修养、形势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辅导员工作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主要形式,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日常教育与管理的主要模式。辅导员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高校的稳定与安宁、为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2.辅导员的工作性质灵活,内容丰富,用一句话总结辅导员的工作目的和主要任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为学生的不断发展提供教育、管理和服务。双赢的理念确立我们的工作目标:实现学生与自身的共同发展。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辅导员要给学生以发展性辅导;二是指辅导员自身也要发展,并要与学生的发展形成互动。
3.辅导员工作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具有明确而坚定的政治方向,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具有奋发进取、建功立业的精神状态,能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诚实守信,互助友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三、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条件:坚持原则、提高素质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发展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贴近性原则。努力提高自身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优良的政治品质,思想上、行动上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在引导学生时,能做到以理服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即热爱学生工作、肯于吃苦、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保持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即实事求是、讲究民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虚谨慎、精益求精。
2.职业素质: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如教育学、管理学、思想政治工作原理、青年心理学等,具有较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和文化修养;还要具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使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融成一体;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为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从事“两课”、党课、团课、就业指导等打下基础。
4.从事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具有较高的情商,较好的心理素质和工作修养及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这要求我们不仅要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多谋善断、独当一面,而且要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理智驾驭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对生活和工作充满信心;此外,较高的情商使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别人的情绪,理解别人的感受,察觉别人的真正需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营造和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
四、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工作上主要问题表现在这几方面:工作缺乏主动性,没有自己的工作思路,学生部、学生组说什么自己就干什么;工作中不思考,缺乏方式方法,事倍功半,个别的还导致学生大面积的抵触情绪;有的由于经验不足,业务能力低下,致使阶段具体工作延误,甚至半途而废,损兵折将,打击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的不知如何来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效果,甚至不问结果,唯自我感觉良好。
2.辅导员的整体素质仍然需要提高。目前许多高校辅导员仅仅是刚刚毕业的学生,学历层次普遍偏低、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理论素养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加之部分老师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学生不够耐心;有的老师敬业精神差,心思不放在工作上;有的素质低下,甚至出口成脏。据调查,有48.89 %的学生对教师师德现状不满,其中很不满意的竟达27.66%之多,高校辅导员素质问题仍然令人堪忧。
3.工作强度大,工作范围界定不清。同一高校不同学院的辅导员其工作量也有不同。按照国家规定,最佳师生配备比例应该是1:200,而我们现在的辅导员老师要负责的学生人数太多,工作很难深入细致进行。按理说,辅导员只负责学生思想、管理工作,可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成了几乎事事都要关心的“保姆”。一些任课老师上课没吸引力,竟然也把学生逃课责任归到辅导员处。
4.缺乏身份认同感是眼下高校辅导员面临的主要“职业尴尬”。学生辅导员个人发展存在一定局限,对自己的身份缺乏认同感。辅导员的成果只能说是带过了几届学生而已,很难为外界所认可,学生工作相比起学术研究,社会认可度不高。
5.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素质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大学生道德理想价值追求明显呈现多元化、实用化、功利化的势态,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冲突与失范,新的形势给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五、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成效
1.学校、社会方面:高校党政应该严把辅导员的入口关,严格执行评价标准,选拔任用素质高、业务精的毕业生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和管理,特别注意对辅导员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提高。同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明确辅导员地位,保证辅导员相应的待遇,使辅导员的工作得到广泛的认同,为辅导员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2.作为高校辅导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确立正确的观念:树立远大理想
及献身教育的人生观念、通过参与教育的改革事业,实现奉献自我的价值现;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德育观;树立宽广的服务观,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正确的观念,坚定信息,以正确的思想理念为我们的工作导航,适应现在社会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
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是一门课程,成为一门专业,作为辅导员自身来说,要把自己的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思考、研究,成立自己的学术团体和专门研究阵地,发表自己的刊物。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清醒地认识到,做人的工作,如同给自己做工作,要慎思善度,做个研究型的辅导员,把这门科学学好、研究好,用科学的理论来为自己的工作作指导依据。
4.坚持高校广大教职员工人人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宗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专兼职学生辅导员队伍模式,由高校教师担任大学生的导师,对他们进行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辅导员协助、配合导师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并对每一导师组开展的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评估。同时可以缓解师生配备不协调,保证辅导员工作质量。
5.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多方面的学习,要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加强学习,现代社会发展加速,知识量成倍增长,知识淘汰速度加快,教师往往与学生处于同一知识平台上。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更应该有超前意识,加强对党政时事的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的学习;提高对新事物、新思潮的敏感度与鉴别能力,做一名知识型、学习型的高校辅导员。
6.总结经验,反思教育,激活创造性,讲究工作方法、管理艺术,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善于观察总结经验,注重向他人学习,召开工作研讨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例如: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关注大学生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考试成绩,发展新党员,学生干部的调整,评优评先考等考级、考研和就业等,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实际困难,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才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7.认真做好学生工作,要全身心投入,用真爱关怀学生,用真心打动学生。我们的工作主体是学生,是做人的工作,我们要以高尚的情操感召学生,以满腔的热忱关爱学生,主动深入学生班级和寝室,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做工作,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8.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辅导员工作实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心理辅导、考研论坛、就业指导等活动,使大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在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与学生“打成一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老师说的话听进去,提升辅导员的威信,从而提升工作效果。
总之,做好辅导员工作要做到四心:爱心、耐心、恒心和细心;要慎思善度,谦虚谨慎;要有高度责任心和吃苦奉献的精神,要有真抓实干、勤奋工作的作风。辅导员工作虽然辛苦、琐碎,有时还不被人理解,但又是愉快崇高的,我们为学生成长和成功而感动,这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也是我们进一步加强工作的最大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可植.教师职业道德[M].成才: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6).
[2]徐静英.浅析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原则及方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
[3]舒建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刍议[J].湖湘论坛,2004,(4)。
[4]朱德全.教育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5]陈志勇.和谐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素质自我养成探析[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7,(1).
第三篇: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辅导员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者,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实践者,也是大学生最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辅导员作为大学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群体,是维系学校和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负有重要责任。由于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应当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大学阶段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虽然在思想上排斥教师事无巨细的管理,但内心深处又渴望教师的关注,这与他们成长过程中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面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个性特点、特长、兴趣爱好等,建立详细的学生个人档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处处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与温暖,这样学生才能愿意对辅导员敞开心扉,便于辅导员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二、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增强,辅导员工作也应当由单纯的管理型向服务和引导型管理转化。辅导员既要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又要在思想上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由于家庭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缺失,导致许多大学生依赖性较强,独立自主能力及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较差,人际交往经验少,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辅导员应凭借自己的年龄和心理优势,做大学生的知心朋友,让情感沟通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工作的催化剂,引导大学生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做出客观的分析和判断,从而能够正确分析和处理问题。辅导员可以通过每周组织班会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搭建与学生互动的平台,在活动中淡化自己的教师身份,让学生感觉教师是他们中的普通一员,消除与教师的隔阂感。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注重用优良的品行感召学生,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政治上尽快成熟起来。辅导员要定期走访学生寝室,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贫困生解决勤工助学等问题,竭尽全力为学生排忧解难。三、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要创造性地做好辅导员工作,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还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这就需要辅导员不断加强学习,不但要学习政治理论,还要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以期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信赖,才能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社会的不断发展,使辅导员工作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创新工作方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辅导员工作的创新,就是要在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的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辅导员只有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才会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工作,辅导员只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注重创新工作方法,才会卓有成效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第四篇: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
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
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
【摘要】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传播等不可避免地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也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重新对辅导员进行角色定位并大力提升其全面索质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现状
在我国高等院校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他们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处于第一线,直接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在日常教育、生活和学习等活动中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随着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加速,推进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同时也提升了对辅导员角色的定位,然而辅导员实然的角色现状确实令人反思。
1.专业性不强。辅导员的来源较杂,所学专业也不尽相同。我国目前还没有辅导员相关专业的培训机构和课程,所以各高校新招录的辅导员基本上是未经专业培训就匆忙上岗,缺乏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的专业素质。另外,人们对于辅导员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辅导员只是做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谁都能做。事实并非如此,辅导员工作并不只是管理学生纪律、评奖学金、查宿舍卫生那么简单,辅导员还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职责,担负着重要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多方面的教育职责,而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来做支撑,必须专业化,尤其应强化其思想政治素质。
2.职业性不强。一直以来,辅导员虽然受到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然而重视的程度还不够。若从教育分层的纵向来看,辅导员基木上处于高校教师中的底层;从辅导员人员组成来看,大部分也都是无法从事教师岗位的才求其次做辅导员。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在他们中间能真正把辅导员当作一项崇高事业来做的甚少,愿意为辅导员事业奉献、奋斗一生的则更少。事实上,辅导员成了一个过渡型职业或是“跳板”而已。曾有调查显示高校辅导员平均职业寿命不到5年,每年都有大批辅导员转岗,辅导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3.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缺失。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是人基本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作为高校,教学水平是高校追求的重要指标,重视教学岗位的老师是应该的。然而,因此而忽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不妥的,势必导致他们因没有被积极关注而导致心里上的落差,从而没有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因为学校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的思想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更多的来自第一课堂,而辅导员是第一课堂的核心。
由以上辅导员所表现的现状来看,辅导员角色的单一性及较低的角色评价是导致其不乐观状态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政治教育入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因此,对他们进行角色定位势在必行。
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G.H·米德把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用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和行为。尽管众多研究者研究的角度和表述的方法不一,但对构成角色的二要素的认识还是比较统一的,即认为构成角色的三要素是个体一定的社会地位、社会对个体的要求或期望、个体的行为模式。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一个从
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不断拓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辅导员只有正确明晰自身的角色定位 ,才能从认知、情感和价值观三方面确立起工作的热情 ,寻找到工作的动力 ,并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逐渐掌握教育工作中的主动权,为此,他们在三要素的要求下,需要扮演着政治上的指路人、思想上的引领者、管理上的核心者和心理上的整合者等多重角色。
1.指路者。每个学生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迷茫和困惑,很多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知道人生路该如何走,学生最需要一个人来告诉他们未来是什么样子,帮助他们找到明确的前进方向,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内心的需求。当然辅导员在分析学生学习目标方向上,只能起辅助作用,因为在这个追求个性,张扬个性发展的时代里,学生的命运应该由他自己去安排,而不是包办代办,辅导员只能成为指路人,而不是铺路人,授之以渔而非鱼。然而,这里的“指路人”意味着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生命与生命交流,生命与生命相互滋润,从而引发一种基于需求的感情与感情的共鸣,让学生从心里体会到这种指路作用。
2.引领者。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对一件事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判断和选择,在多数时候,学生对一事的看法,往往首先关注的是辅导员对该事的认识和态度,对学生来说,辅导员是任课时间最长的老师,许多优秀辅导员都将成为学生模拜的偶像也是学生接触交往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生成长旅途中的引领者。新时期,这种引领者的角色具体体现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榜样和益友,肩负着传递社会文化价值与标准的仟务,其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以及对学习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都会成为学生的榜样辅导员的榜样作用,会激起大学生较强烈的认同和模仿的愿望,如同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指出的:“人们期望教师将担负起道德指引和教育指引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大量的信急和不同的价值观中不迷失方向”[2]。
3.核心者。基伯(J。R。Gibb)基于集体成员的信赖关系,把“集体风气”分为建立在信赖和和相互支持之上的“支持性风气”(supportive climate)和出现于不信任和相互攻击、防卫之时的“防卫性风气”(defensive climate)。前者是指:学生相互之间充满了自信和信赖;作为组织,充满了宽容和相互帮助的气氛;在达成目标方面,多有自觉性和多样性的特色。后者则指:集体成员之间存在着不信任感和恐惧感;作为组织强调控制和服从;在达成目标方面,充斥着背后操纵和耍阴谋的作法。[3]可见,支持性班级气氛的形成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前提,而辅导员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在班级风气的形成上,应该起着核心作用。我们知道,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个体差异较大,思想活跃,如果想带好一个班,并不是把学生简单地聚集在一起就能做到的,辅导员必须把班级全体成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广大同学的特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因为只有关系融洽、气氛活跃、和谐发展的集体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这就要求辅导员有一定的感召力,充分起到核心者的作用。
4.整合者。研究表明,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而辅导员所面临的是一个千姿百态的、有其独特群体心理的学生群体。一方面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和情绪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和发展竟争的加剧、认知的困惑和生活的压力,青年大学生中各种心理疾患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育人的目标决定了辅导员必须扮演好整合学生心理的角色。辅导员要及时把握社会的需要,了解、掌握乃至控制大学生的群体情绪,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掌握大学生心理疾患的表现、成因和处理方法,努力成为大学生情感上的朋友,引导导他们以积极、开放、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及恋爱,成为生活的强者。
总之,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这一角色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其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辅导员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重新定位,提高素养,方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年7月23日教育部24号令.
[2]赵中建.全球教育
第五篇: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解
1、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解。
高校学生辅导员是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与学生联系最多,相处时间最长,接触的机会最频繁,是学生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扮演着指导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特殊角色,是维系学院和学生之间正常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2、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
第一,提高自身素质建设。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示范效应。这些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业务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此外,辅导员还应具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在工作中能与学生打成一片,使工作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结合。靠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形象来感染和影响学生,从而起到表率和典范作用
第二,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时刻将学生装在心中。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最直接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对学生有一颗爱心,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前提。
第三,学生工作要求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只有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等状况,切实了解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才出发,解决学生最关心、关系最密切的问题,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第四,积极认真地贯彻学院、系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辅导员要积极贯彻学院、系部的方针、政策,并向学生解释政策、方针对学生的利益关系,加强学院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
第五,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有耐心、要细心。
3、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示范效应。因此,要当好学生的“引路人”,辅导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建设:(1)较高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最基本的工作,也是首要任务。不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对学生的思想工作就难以做到以理服人,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
(2)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辅导员在教育引导学生时,自身应是各方面的表率,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和带动学生,形成“亲和力”和影响力,做到“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3)良好的心理素质。
辅导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强烈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开放稳重的性格、冷静理性的思维等。(4)丰富的业务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
大学生群体信息来源广、知识程度高,敬仰和崇拜学识渊博、能力全面的教师。这在客观上要求辅导员要加强学习,经常阅读一些研究大学生的报刊杂志,如:《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研究》、《中国大学生就业》等,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美学等业务知识。同时,由于学生工作中不可预测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也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等业务能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
此外,辅导员还应具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在工作中能与学生打成一片,使工作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结合。
4、谈谈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了解。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人才荟萃的群体,可以说,他们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更是美好生活的开拓者,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因此,了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十分必要。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几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加之家庭教育、网络等的影响,使我国大学的校园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在逐步改变。一方面,值得高兴的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他们对自身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他们知道,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只有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更加注重同他人交往,积极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甚至在逐步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为自己今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政治思想方面较为积极,要求进步
大学生是比较关心政治的,了解时事、了解政策的愿望比较强烈,对于一些国内外大事,能够用平和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关注形势的发展变化;从思想上了解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不只是专注于学术研究;思维更加开阔等等。另一方面,我们应当警惕,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在思想和道德上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腐化、消极。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十分现实;贪图享乐,金钱至上;有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但缺乏信心和毅力;部分学生压力较大,十分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