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近几年来,全市质监系统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作为中心任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质监工作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质监事业也不断实现了新的发展。继前几年连年被省局和市委、市政府评为“综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四好班子”之后,去年全市系统又建成了市级文明行业,市局被表彰为“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先进集体”。总结去年的工作,可以概括为四句话:一是领导班子团结协调,坚强有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二是队伍建设严格认真,深入扎实,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纪律作风进一步严明;三是职责到位,工作出色,目标任务完成好,质监工作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促进名牌战略的实施、促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四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信息化建设、技术装备建设、基本建设等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系统上下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过去一年,全市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付出了辛勤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效。对此,市政府是充分肯定的,也是十分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5年全市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实施“五个统筹”,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确保实现GDp增长12%的发展目标。质监部门担负着确保经济正常有序运转和维持经济健康发展的任务,既重任在肩,又大有可为。全市质监系统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认真履行职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利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要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搞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责任感。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包括标准、计量、认证、质量、特种设备监管和打假治劣等各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和政府形象。全面正确履行好质监工作职能,既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又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各级质监部门和每一位质监卫士都要从讲政治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质监工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认真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各项工作职能,切实做到“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严格把关,保国安民”。
二、要大力实施好以质取胜战略,促进质量兴市、质量兴业。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在这方面,质监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首先是要进一步开展好质量兴市活动,在广度、深度和实效上狠下功夫,努力形成全社会抓质量工作的合力。二是要继续探索从源头抓质量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计量、标准化等基础工作,特别要进一步加大标准化工作力度,力求全面彻底地消灭“无标准生产”,通过标准来规范企业的行为,提高产品的质量。要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主导产业产品质量上档次、上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要把农业标准化作为重头戏,巩固示范成果,强化体系建设,加大推广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标准化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三是要实施好名牌战略,努力使我市名牌工作有新的提高和新的突破。要继续完善以市场评价为基础,以社会中介机构为主体,以政府积极推动、引导、监督为保证,以消费者满意度为宗旨的名牌评价机制。要围绕提高市场占有率,分类别、分层次、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争创更多的四川省名牌,力争早日实现我市中国名牌零的突破。
三、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完善,是一项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任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打假的主力军,一定要充分认识打假治劣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长期、艰苦作战的思想。要继续以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为重点,加强监管,深入开展专项战役和专项整治。要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建立起打假治劣长效机制。要继续推进落实各级政府打假责任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质监部门辖区打假责任制,对假冒伪劣的区域性、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力争每年都能取得新突破。
四、要完善机制,强化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今年国家将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质量卫生监管职责交给了质监部门。这项工作责任异常重大。各级质监部门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认真履行好这项新的监管职责。要进一步搞好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的普查建档工作,夯实监管工作的基础。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大力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要突出重点产品,确定重点区域,抓住重点企业,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格查处食品无证生产,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要按照“统一管理、层级负责、分类监管、重心下移”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构建食品质量安全有效防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是我市安全生产监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以防止和减少事故为目标,以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为主线,认真落实依法监管责任,切实提高安全监察水平。要从信息网络和监察网络建设入手,进一步加快建立动态监管机制,严格动态监管,严格定期检验,特别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实施重点监控,严厉查处各类违规违法行为,消除事故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运行安全。
五、以人为本,严格管理,努力实现质监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要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去重视和把握这一重要思想,扎实抓好质监部门的自身建设。要认真组织开展好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以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重点,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执政能力。要按照“为民、务实、廉洁”的要求,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塑造和维护好质监部门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2005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希望全市质监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再接再厉,团结奋进,取得更大成绩,为实现广元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在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抢抓机遇谋求发展 努力实现全市质监事业新跨越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省质监工作会议和市委一届九次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04年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研究部署2005年工作任务,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全面推进质监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下面,我代表市局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004年全市质监工作成绩显著
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我市质监事业加快发展,质监工作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有效性不断提高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系统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全面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始终坚持“围绕一个中心,搞好两大服务,做到三个面向,争创四个一流”的工作思路,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有效地发挥了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促进池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工作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2004年,全系统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源头质量监管这条主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质监工作新路子,工作有效性不断提高。一是创新工作思路,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全系统继续坚持“三不变”、“三转变”、“三贴紧”的工作思路,适应了体制转变、职能调整、工作重点转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地方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调,为全面履行职能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目标任务的完成。首先,严格落实考核激励机制。年初,市局将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每季度进行工作调度,半年进行考评,年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和奖惩依据。其次,严格落实源头质量监管责任机制。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目标、定责任的“四定”要求,实行划片监管,确保源头监管工作落到实处。第三,建立完善督查督办、协调机制。重点在“三个加强”上下功夫:即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加强对县(分)局工作指导、加强内外部协调。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实现“四个新突破”。以源头监管、安全监察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在监管手段、监管方式、监管成效上有了新突破;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培训,在干部职工的管理、使用机制上有了新突破;以政风评议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管理、执法行为,政风建设有了新突破;以促进事业发展为重点,加强基础建设,业务工作与文明创建有了新突破。一年来,我局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及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安全生产、双拥工作、招商引资分别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并获得物质奖励,政风建设被市政府命名为“群众满意单位”。尤为可喜的是,2004年我局各项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全省17个市局和8个直属单位参加的目标任务考核中名列第三,荣获“目标任务考核优秀单位”称号,一举跨入先进市局行列。这样的喜人态势,必将进一步增强全系统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激励全体干部职工在新的征途上迈出新的更大的步伐。
(二)狠抓源头、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系统把监督与服务有机融合起来,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强化监督中优化服务,实现了监督与服务的良性互动。
第一,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于经济发展。一是扎实推进质量兴市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市政府“质量兴市”工作意见和“质量优秀产品和质量管理奖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质量兴市工作机制。**县“质量兴县”工作在省级考核验收中获优秀等次。**县启动了新一轮“质量兴县”工作。组织开展了2004市质量管理奖和质量工作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集团荣获省“质量管理奖”。全市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二是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确定9家企业11种产品为2004省名牌产品培育对象,经过精心培育,**集团、**公司的3种产品荣获省名牌称号,是我市历年来一次性获得省级名牌产品最多的一年。名牌效应使优良资产和生产力要素不断积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三是加快建设质量信用体系。建立了全市生产企业质量档案库,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按照省局和市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要求,制定了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质量信誉等级评价细则,建立企业质量信用征信和授信体系。对失信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实行“曝光”等惩戒措施,逐步形成政府依法监管、市场规范运作的信用管理和服务机制。组织液化气充装单位公开发布了诚信经营承诺,加强行业自律。通过扎实开展质量诚信活动,企业的诚信意识普遍增强。
第二,围绕提升质量水平,服务于企业需要。一是夯实质量管理基础。认真贯彻《认证认可条例》,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质量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了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帮助6家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成了6家实验室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监督评审,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二是夯实标准化基础。帮助、指导企业制修订产品标准103项,新发展条形码系统成员25家、续展19家,完成产品采标标志数3个,帮助2家企业建立了标准体系。开拓服务标准化领域,完成了《**风景区服务质量要求》等2项服务业地方标准初稿。精心打造农业标准化这一“亮点”工程,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制定发布5项省地方标准,建成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完成了**国家级示范项目建设任务,组织开展了农产品批发市场调研工作。将***等项目申报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指导市供销社将**项目申报为国家标准化示范项目。扎实有效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夯实计量基础。建立了计量管理数据库,全市26051台(件)强检工作计量器具基本做到按周期检定。大中型企业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98.82%,较好地发挥了计量工作对促进企业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基础和保障作用。推进计量检测体系确认,提高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电公司通过了一级计量检测体系确认,**有限公司通过了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现场核查,“C”标志评价实现了零的突破。四是认真开展了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全年开展质量法律法规、质量管理、标准、名牌产品、计量、生产许可证、特种设备安全等方面的讲座和培训20多次,培训企业负责人和各类技术骨干500多人次。以提升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理念为切入点,与市工商联联合举办了质量管理论坛,邀请国家级质量管理专家开展质量知识培训,5家企业交流了质量管理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针对水泥企业生产许可证年审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召开了分析会,帮助企业查找原因,采取措施积极整改,深受企业欢迎。五是扎实开展“一揽子”服务活动。以市政府确定的2004重点骨干工业企业为重点,在企业自愿的前提下,针对企业需要,开展质量、标准、计量、安全、认证等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服务,向企业提供政策法规指导、人员培训、信息咨询和技术支持,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近400个,成效明显。六是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依托部门职能,突出做好服务,介绍引资950万元,占市政府下达任务数的380%。**县局引资120万元,填补了锅炉制造业的空白。
第三,围绕部门职责,服务于社会稳定。一是探索创新源头监管体制。建立了“统一领导、各负其责、系统协调、划片监管”的管理工作体制。根据企业分布状况划分监管责任片区,成立片区监管组,履行质量、打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三个责任制,实行综合服务、综合管理、综合执法,建立了源头监管工作机制。新的监管机制运行以来,已基本摸清了辖区生产企业状况,建立了电子监管档案库,切实提高了源头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二是深入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受理小麦粉等五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办证申请91家,新十类食品办证申请2家,91家企业93种产品获证。组织对已获证的55家企业进行了逐户复查,并顺利通过了省局检查验收和抽查复审。完成了肉制品等十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必备条件调查,并对生产许可实施细则进行了全面宣贯。通过严格市场准入,获证企业生产条件、卫生环境、质量意识、质量管理都有了明显提高。组织43家企业进行了人造板、眼镜、建筑外窗生产许可证管理细则的宣传贯彻,14家企业通过了现场审查。建立了33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档案,完成了26家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年审工作。加大无证查处力度,查处生产、销售无证产品违法行为16起。三是进一步提高监督抽查的有效性。围绕农资、食品、建材、强制性认证产品和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产品,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严把产品质量关。全年共抽查产品921批次,合格797批次,合格率86.5 %。对不合格产品,采取公告、曝光、收回、整改、处罚、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企业自律,督促引导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并及时在新闻媒体上公告监督抽查结果,正确引导消费。四是全面履行整顿和规范市场的重要职责。全年全系统出动执法人员2430多人次,以食品、农资、建材、节日市场整治为重点,组织开展了两节市场打假、农资、知识产权、汽车配件、奶粉、生活生产资料市场等专项整治活动,立案查处450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商品货值500余万元,端掉制假窝点3个。同时积极做好禽流感、非典疫情的防控工作。率先在省内开展了对奶粉市场的全面清查,深入开展了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活动,查获黑名单所列或有质量问题的奶粉5种0.8吨,无QS标志的小麦粉3吨、大米0.5吨,查处质量问题的大米近40吨。扎实开展了农资专项整治,维护了农民利益。与经贸委、供电部门联手,切断小轧钢企业电力线路,彻底停止了地条钢生产行为。五是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力度。制定了全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监管到位的动态监管机制。全面完成了压力管道普查工作。严厉查处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行为,规范了液化气充装市场。出动安全监察和行政执法人员550多人次,组织开展了冬季、“两会”、安全月、黄金周安全大检查等10个检查活动,消除了2处特大安全隐患,确保了全市无一起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队伍和政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按照“优化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树立行业形象”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大力加强行风、政风建设,实现了质监工作的有位、有为、有威、有效。
一是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建设学习型机关。认真组织开展了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深入开展了“学、比、查、树”学习教育活动和查问题、查认识、查措施的“三查”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保国安民的责任意识。通过学习教育,干部职工讲政治、讲学习、讲奉献、讲团结的氛围日益浓厚,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二是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核心,建设效能型机关。大力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扎实开展效能监察工作,认真执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制度,强化机关内部管理,树立机关廉洁、高效形象。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提高了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市局代表队在全市《行政许可法》知识竞赛上荣获第一。规范行政执法工作,严格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的层级监督,开展了实施法律法规“回头看”活动和执法检查,促进了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全年无一件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三是以行风政风建设为抓手,建设廉洁型机关。集中开展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认真执行总局“八严格”、“七禁止”的规定,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有力地促进了全系统的行风建设。全年全系统无一例违法违纪行为。全面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市局和**县局分别通过文明单位考核验收,市行政服务中心质监窗口被评为“红旗窗口”。市技术所和锅检所在“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评议活动中满意率高达95%和94%,稽查支队1名同志被团省委、省劳动和保障厅授予“青年岗位能手”光荣称号。四是以省人大工作评议为契机,树立部门良好形象。市、县局党组成员主动登门,虚心听取省人大代表的意见与建议,接受人大代表和企业的监督。通过勤联系、勤宣传、勤汇报,人大代表对质监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质量监管工作的满意率达到80%,基本满意率为20%。认真开展了实施产品质量法律法规情况自查自纠,查找工作中的不足,落实整改措施。同时,加强与市人大的联系,向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报告了近3年来全市产品质量监管情况,进一步展示了质监部门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所作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五是以宣传为手段,不断扩大质监工作的社会影响力。通过报纸专栏、电台热线、电视专题、自办简报、知识竞赛、主题演讲、质量论坛、培训讲座、座谈交流等方式,以3·
15、安全月、质量月等大型服务咨询活动为平台,广泛宣传质量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质监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与市电台联办了2期“981”热线,在《池州日报》开辟宣传专版2个,在电视台制作专题宣传片12期,市电台对我局3·15宣传服务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上报的政务信息被市委、市政府采用10条,省政府采用1条,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质量报》、**电视台等市级以上媒体播发稿件75条。质量月期间,与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全市多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的“天方杯”我为质量作贡献演讲比赛,营造了全社会进一步关注质量、创造质量、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开展了“农资打假送法下乡”活动。在市人大会议上送发《质量技术监督常见问题50问》、《政务公开服务指南》等资料,进一步宣传质量工作,宣传质监职能,取得了良好效果。六是以改革为动力,强力推进技术机构能力建设。确立了“立足现有、着眼发展、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的改革思路,制定了技术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改革方向和措施。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全过程成本核算,人员实行聘用制,推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为基础的工资模式,以岗定薪、绩效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加大投入,添置设备,提升了检验检测能力。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感欣慰。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和不断变化的复杂形势,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战胜和攻克了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实践证明,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切合实际的,我们的各级领导班子是坚强有力的,我们的干部职工队伍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关心、支持质监工作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质监岗位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总结池州质监事业发展的经验,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三不变”、“三转变”、“三贴紧”的工作原则,将质监工作真正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坚持从源头抓质量,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不断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第二,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把关和服务的能力,加快自身发展,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切实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才能做到履职到位,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服务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实现质监部门的有位、有为、有威、有效。第三,必须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好依法监督与优化服务的关系,围绕服务做文章,抓好服务促发展,才能真正做到质监事业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第四,必须始终坚持把政风、行风建设作为生命工程、形象工程常抓不懈,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才能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为事业的发展和工作领域的拓展营建有效的平台。第五,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努力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工作机制,才能维护质量技术监督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这些经验体会,是多年来全市质监工作实践的总结,我们要倍加珍惜,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运用,进一步推动我市质监事业的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对照省局党组、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差距与不足:一是对新形势下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企业质量意识、质量基础有待提高,长效监管机制有待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二是一些同志习惯于传统的工作作风、工作方式,思想解放不够,缺少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视野和勇气,工作缺乏创造性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三是系统基础薄弱与工作任务不断加重的矛盾日益凸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检测手段和检验能力亟待改善,技术机构改革和能力建设有待实现新的突破。四是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振奋精神,真抓实干,认真做好2005年各项工作
2005年全市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和把关服务水平,为实现池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基本思路是: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切实抓好能力建设和政风建设,突出食品质量监管、安全监察、执法打假三个工作重点,着力完善源头监管、综合服务、考核奖惩、工作协调四个机制,实现综合实力要有新增长、队伍素质要有新提高、基本建设要有新变化、文明创建要有新突破的发展目标。根据这一思路,2005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第一,严格把关,坚决打好食品安全监管攻坚战。
从元月1日起,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已经承担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卫生监管职责。党中央、国务院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职责交给质监部门管理,这既是对质监部门的信任,更是一种责任。我们一定要坚决按照国务院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圆满完成好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是要明确监管职责,确保监管到位。要把食品安全监管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部署到位,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举全系统之力,坚决打好食品安全监管攻坚战。二是要大胆探索适应市情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要在全面普查建档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区域,抓好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易出问题的产品,特别是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和白酒的监管,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监管,按食品风险程度、企业规模等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食品市场准入工作。从源头上严格准入制度,把好申证受理、现场审查、发证检验“三关”,确保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要加强对未获证的企业的帮扶,促进其尽快完备生产条件。三是要强化日常监督和后续监管,加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整顿力度。以辖区监管责任制为抓手,以电子监管为平台,按照源头监管工作要求,实行巡查、回访、年审、强制检验和监督抽查等监管措施,加大对小作坊和未获证企业的监管和无证查处力度。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对查出的严重问题做到及时发布预警、及时组织专项查处,努力将食品安全问题快速有效地解决在基层。四是要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继续加大装备投入,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检测能力,健全食品检测体系。五是要加强我市优质特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继续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已备案产品标准清理工作。督促企业从原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严格按标准生产,切实承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全面履职,提高源头抓质量工作水平。
一是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切实加强宏观质量管理。
——推进质量兴市工作。推动落实各级政府质量工作责任制,深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至县要扩大和巩固质量兴县成果,**县要全面启动质量兴县工作,并力争年内通过省级验收。继续坚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当好参谋。
——推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名牌推荐评价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名牌培育工作,制订和落实有效措施,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规模效益好、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主导产品争创安徽名牌,提高名牌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做好名牌产品的宣传和保护工作,建立名牌产品激励机制,激活企业创牌动力,引导企业走品牌效益发展之路,提升我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推进质量信用体系建设。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统筹规划、分工协作的原则,加强对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和信用信息动态管理。以质量信息记录、质量信用产品使用和质量失信行为为依据,实施质量信用制度,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逐步形成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质量信用体系。
二是强化质量基础工作,着力加强质量建设。
——做好标准化工作,开拓工作新领域。按照市政府*政办[2004]*号文提出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大农业标准化工作力度,充分利用落实《备忘录》的有利时机,加快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成果推广利用,在巩固已有示范区的基础上,组织***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做好已申报的国家、省级示范区建设的前期工作,提高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的水平,为提高农业农产品质量、促进主导产品出口,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搞好服务。加快推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加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力度,发挥标准化在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方面的基础作用。
——加强计量工作,夯实技术保障基础。进一步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推进计量体系确认。开展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积极推广C标志。加强对强检计量器具和计量器具产品质量、定量包装产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的监管。强化计量监督,加强强制检定工作,继续开展加油站、定量包装商品、餐饮业、眼镜制配场所以及茶叶、粮食收购市场等计量专项检查。培育和规范计量市场,提供校准服务。
——加强认证认可工作,提高监管水平和服务能力。巩固强制性产品认证成果,严厉查处无证生产、销售行为。大力推进自愿性产品认证、农产品和食品认证,积极开拓认证新领域,建立科学的认证监管制度,确保认证认可工作质量。
——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发证质量。以生产许可证年审为手段,切实加强证后监管和无证查处力度,确保工作有效性。
三是深化源头监管,全面落实“两抓两提高”。
以强化监管为抓手,严格源头监管各项措施,进一步完善源头质量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全系统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党组的工作部署,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工作安排上精心组织,监管措施上狠抓落实,协调指挥上靠前跟进,确保源头质量监管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业务科室和稽查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要实行“一岗双责”,即一个编制岗位上的人员既要担负起本职业务工作上的职责,又要担负起所在源头监管责任片区的职责,从而提高源头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重拳打假,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突出重点产品、重点地区、重点企业,以食品质量安全为主线,认真组织开展三个专项整治:一是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无证生产食品违法行为,重点整治区域性制假售假和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违法行为。二是农资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依法严厉打击故意降低化肥、农药有效成分的违法行为。三是建材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地条钢”生产行为,落实断电措施,防止死灰复燃。同时,继续做好“黑心棉”、加油站、燃气充装站、汽车配件等的打假治理工作。强化加油机计量监管,开展商品量计量监管和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制假和区域性质量问题严重的重点区域以及小企业、小作坊、有制假劣迹的企业和黑窝点等重点目标的监控和整治力度。
要把打假工作与源头监管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质量安全事故上报制度,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中存在“死角”,监管打击不力,导致发生区域性、规模性制假售假案件的,要坚决追究责任。
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行政执法和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水平。充分发挥“12365”举报投诉电话的作用,及时受理、正确处置举报投诉问题。落实举报奖励,拓展案源线索,加强打假和质量监督信息综合分析,对苗头性、区域性、行业性问题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查处、早整治。
第四,加大力度,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气瓶、压力管道、危险化学品包装压力容器的专项整治。要在气瓶普查整治、压力管道普查和危险化学品包装压力容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底数,提高检验率和注册登记率,切实加强对这些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监管,确保全市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二是巩固普查成果,建立信息网络,动态把握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清理、核实特种设备数据库,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健全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继续完善专、兼职相结合的安全监察员网络,明确安全联络员、协管员职责,加强培训和管理,实行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三是加大对重要设备、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大事故隐患的监管工作力度。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监管责任,层层监督、考核,促进安全监察责任落实到位。加强特种设备现场检查和日常监察,确保重特大事故危险源监控措施落实,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对检验机构的监督,规范检验行为,提高检验质量和覆盖率。四是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执法联动机制,提升依法监管的有效性。科、所、队和县局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部门整体效能,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应对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能力。
第五,攻坚克难,强力推进技术机构改革和建设。
一是继续推进资源整合,做强做大技术机构。围绕区域特色经济和地方产业特点,大力发展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增强技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加紧筹建省级非金属矿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大胆采用股份制、外包实验室等方式,筹集资金,扩充实力,在利用社会资源上有根本性的突破。加大投入,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技术机构服务水平。以实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规划方案》为主线,市级检测机构以建设p1级微生物实验室为重点,今年内要力争检验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达到p1级实验室的安全防护水平,并通过实验室认可。县级要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满足地方实际需要。争取县级实验室能初步具备微生物及食品添加剂检验能力,以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二是坚持市场取向原则,进一步深化改革。认真组织实施《技术机构改革方案》,加强对技术机构的监督管理和引导,继续推行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改革,全面加强技术机构自身建设。加强与市内外技术机构的联合与协作,组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联合舰队”,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创新用人机制,加强技术机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人才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激励机制,把事业发展急需、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各类人才吸纳和接收进来,要以机制、事业、感情、待遇留人,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和环境。要大力培养干部职工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适应高新技术和新产品对检测业务的新要求,树立科学、公正、权威的质监技术机构形象。
第六,狠抓投入,切实加强基层和基础设施建设。
县局、分局、技术机构是质监工作的基础。今年要继续把基层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市局机关要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对基层单位的工作指导,搞好服务,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充分履行职能、提高工作有效性的根本保障。经过三年的艰苦创业,全系统的基础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职能加强、任务加重、责任加大的需要。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局克服重重困难,启动了综合办公楼建设,**县局和分局办公楼建设也都相继进入立项、规划阶段,**县局办公楼扩建已基本完工,2005年将是质监系统的“基础建设年”。各县局、分局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千方百计加强基础建设,规划设计既要量力而行,又要适度超前,为争创“示范县局”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要进一步加大增收节支力度,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集中力量,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第七,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抓好队伍和行风建设
一是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认真解决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质监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整个质检系统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开创质监工作的新局面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二是突出抓好班子建设。坚持党组学习制度,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领导班子内部工作分工、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抓好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干部监督。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班子的整体效能。三是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科学发展,充分挖掘系统和社会资源,建立人才开发机制,营造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四是坚持不懈地抓好政风、行风建设。要将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政风建设作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生命线,始终摆在首要位置,长抓不懈,警钟长鸣。以教育为抓手,以责任追究为手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不断提高质监工作的社会信誉度和群众满意率。五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制订宣传计划和宣传措施,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宣传质监工作职能,要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加强宣传工作,努力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氛围。要加强宣传报道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增加宣传经费投入,提高宣传工作水平。
第八,上下联动,把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推向深入。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是质监系统三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依法行政、优质服务、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客观需要,是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今年的省局质监工作会议对全系统创建工作作了专门部署,表明了省局党组要在2006年将全系统建成文明行业的坚强决心,全省各地的创建工作已全面开展起来。截止目前,市局和**县局已建成县级文明单位,力争今年争创市级文明单位,**县局、**分局、市技术所、锅检所必须确定创建计划,争取早日建成文明单位。各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承担起创建文明行业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狠抓落实。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办实事、出实招、务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要分解工作目标,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工作要求和时限,切实把创建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立足本职抓创建。紧扣质监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工作职能,立足自身工作实际,将创建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促进、同提高。要转变作风抓创建。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处处是窗口,人人是形象”的意识,兑现服务承诺,简化办事程序,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把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要整体联动抓创建。牢固树立全系统一盘棋的思想,增强集体荣誉感,既要从自身做起,从本科室、本单位做起,又要关心和支持全系统的创建工作,想办法、出主意、做贡献,全面推进全系统的文明创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加强能力建设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更快更好地发展。在我们这样一个基础薄弱、历史欠帐多的部门,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和矛盾的关键。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不动摇,始终把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和最根本的任务。
加快发展,关键在于加强能力建设。全系统必须充分认识加强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为民执政的意识,更加自觉地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把关服务能力。当前全系统要重点加强六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
必须贴紧经济建设中心,贴紧政府中心工作,把服务地方经济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以发展这个大局为重,不断增强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提高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要求质监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善于宏观思考,洞察全局,把握趋势,思路清晰。必须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规律,抓住关键,正确决策。必须善于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充分利用好系统内外的资源和力量,让一切有利的因素在有利的时机发挥最有利的作用,加快质监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不断提高服务企业的水平,按照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企业工作的意见》,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协会工作,支持协会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工作的有效性。
第二,驾驭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
驾驭全局的能力,是对一个班子和一把手的总体的、集中的要求,强调的是控制能力。特别是一把手作为一个单位的核心,要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通过有效的工作,对班子、对队伍、对工作、对全局实施整体把握,从容应对、科学决策、正确处置各种复杂问题。能不能协调、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能不能善于协调、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对做好质监工作至关重要。一个好汉三个帮,我多次说,协调也是能力,是很重要的能力。特别是目前我们正处在食品监管职能重新划分时期,产品质量监管、安全监察、执法打假等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给予支持和配合,尤其要经常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求得支持。全系统必须牢记:凡工作以我为主时,工作要到位不缺位;凡工作以我为辅时,工作要配合不越位,从而达到“双赢”、“多赢”的良好局面。
在积极做好外部协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内部的协调配合,要从服从大局、服从长远出发,少算一些个人帐、多算一些事业账,少一些计较、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磨擦、多一些和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建立起有效的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增强工作整体效能。
第三,勇于改革、开拓创新的能力。
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灵魂。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始终掌握先机,永葆发展活力。质监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就必须开拓创新,加快改革步伐。要进一步加快监管体制的改革,从提升质监工作有效性出发,不断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新路子、新方法,以应对目前质监工作任务重、人员少、经费不足等问题,确保监管职责落实到位。要进一步深化技术机构改革,要在用人制度、分配制度上有新突破,要多渠道吸纳资金、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实行股份制等方面下功夫,真正把技术机构做大做强。要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营造“聚人、育人、用人、暖人”的良好氛围,善于发现、不拘一格地大胆启用人才,依靠他们去拓展工作领域。
第四,依法行政、严格把关的能力。
依法行政、严格把关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源头把好质量关,是质监部门的首要任务,也是衡量质监工作有效性的根本标志。一是必须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在监管工作中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在行政执法中,要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二是必须从严治政。加强对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和纪律约束,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实行严格和科学的问责制,做到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规要追究”,确保各项工作职责的落实。三是必须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做到对本地区内凡是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都能随时把握动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应对自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根据情况变化灵活调整监管方式,不断提高把关的针对性和把关效率。四是必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热情周到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企业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好务。要牢固树立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观念,自觉接受企业和广大群众对质监工作的监督。
第五,维护稳定、应急应对的能力。
应对突发事件,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要认真总结我们在抗击非典、生产生活资料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打假治劣等工作中的经验,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和预警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体系,确保一旦出现影响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质监队伍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第六,求真务实、善于管理的能力。
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求真务实的表率,坚持讲真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注重加强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要勤于思考,深入探寻质监工作的内在规律。要善于选好工作切入点,寻找工作突破口,做好自己的特色文章,抓出自己的闪光点。要重视抓落实,善于抓落实,把心思集中在“真干事”上,把本领用在“多干事”上,把目标放在“干成事”上。
要健全和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做到靠制度管人,按规矩办事。严格纪律是做好一切事情的重要保(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要“严”字当头,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做到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2005年是实现“十五”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是衔接“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质监事业厚积薄发、向纵深发展、向更高层次逾越的攻坚之年。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按照党组“打基础、求发展”的工作方针,继续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艰苦奋斗、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谱写质监事业的新篇章,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在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抢抓机遇谋求发展
努力实现全市质监事业新跨越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省质监工作会议和市委一届九次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年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研究部署~年工作任务,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全面推进质监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下面,我代表市局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年全市质监工作成绩显著
刚刚过去的~年,是我市质监事业加快发展,质监工作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有效性不断提高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系统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全面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始终坚持“围绕一个中心,搞好两大服务,做到三个面向,争创四个一流”的工作思路,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有效地发挥了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促进池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工作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年,全系统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源头质量监管这条主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质监工作新路子,工作有效性不断提高。一是创新工作思路,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全系统继续坚持“三不变”、“三转变”、“三贴紧”的工作思路,适应了体制转变、职能调整、工作重点转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地方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调,为全面履行职能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目标任务的完成。首先,严格落实考核激励机制。年初,市局将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每季度进行工作调度,半年进行考评,年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和奖惩依据。其次,严格落实源头质量监管责任机制。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目标、定责任的“四定”要求,实行划片监管,确保源头监管工作落到实处。第三,建立完善督查督办、协调机制。重点在“三个加强”上下功夫:即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加强对县(分)局工作指导、加强内外部协调。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实现“四个新突破”。以源头监管、安全监察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在监管手段、监管方式、监管成效上有了新突破;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培训,在干部职工的管理、使用机制上有了新突破;以政风评议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管理、执法行为,政风建设有了新突破;以促进事业发展为重点,加强基础建设,业务工作与文明创建有了新突破。一年来,我局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及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安全生产、双拥工作、招商引资分别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并获得物质奖励,政风建设被市政府命名为“群众满意单位”。尤为可喜的是,~年我局各项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全省17个市局和8个直属单位参加的目标任务考核中名列第三,荣获“目标任务考核优秀单位”称号,一举跨入先进市局行列。这样的喜人态势,必将进一步增强全系统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激励全体干部职工在新的征途上迈出新的更大的步伐。
(二)狠抓源头、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系统把监督与服务有机融合起来,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强化监督中优化服务,实现了监督与服务的良性互动。
第一,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于经济发展。一是扎实推进质量兴市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市政府“质量兴市”工作意见和“质量优秀产品和质量管理奖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质量兴市工作机制。xx县“质量兴县”工作在省级考核验收中获优秀等次。xx县启动了新一轮“质量兴县”工作。组织开展了~市质量管理奖和质量工作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xx集团荣获拾质量管理奖”。全市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二是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确定9家企业11种产品为~省名牌产品培育对象,经过精心培育,xx集团、xx公司的3种产品荣获省名牌称号,是我市历年来一次性获得省级名牌产品最多的一年。名牌效应使优良资产和生产力要素不断积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三是加快建设质量信用体系。建立了全市生产企业质量档案库,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按照省局和市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要求,制定了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质量信誉等级评价细则,建立企业质量信用征信和授信体系。对失信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实行“曝光”等惩戒措施,逐步形成政府依法监管、市场规范运作的信用管理和服务机制。组织液化气充装单位公开发布了诚信经营承诺,加强行业自律。通过扎实开展质量诚信活动,企业的诚信意识普遍增强。
第二,围绕提升质量水平,服务于企业需要。一是夯实质量管理基矗认真贯彻《认证认可条例》,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质量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了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帮助6家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成了6家实验室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监督评审,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二是夯实标准化基矗帮助、指导企业制修订产品标准103项,新发展条形码系统成员25家、续展19家,完成产品采标标志数3个,帮助2家企业建立了标准体系。开拓服务标准化领域,完成了《xx风景区服务质量要求》等2项服务业地方标准初稿。精心打造农业标准化这一“亮点”工程,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制定发布5项省地方标准,建成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1个,xxxx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完成了xx国家级示范项目建设任务,组织开展了农产品批发市场调研工作。将xxx等项目申报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指导市供销社将xx项目申报为国家标准化示范项目。扎实有效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
检所在“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评议活动中满意率高达95%和94%,稽查支队1名同志被团省委、省劳动和保障厅授予“青年岗位能手”光荣称号。四是以省人大工作评议为契机,树立部门良好形象。市、县局党组成员主动登门,虚心听取省人大代表的意见与建议,接受人大代表和企业的监督。通过勤联系、勤宣传、勤汇报,人大代表对质监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质量监管工作的满意率达到80%,基本满意率为20%。认真开展了实施产品质量法律法规情况自查自纠,查找工作中的不足,落实整改措施。同时,加强与市人大的联系,向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报告了近3年来全市产品质量监管情况,进一步展示了质监部门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所作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五是以宣传为手段,不断扩大质监工作的社会影响力。通过报纸专栏、电台热线、电视专题、自办简报、知识竞赛、主题演讲、质量论坛、培训讲座、座谈交流等方式,以3·
15、安全月、质量月等大型服务咨询活动为平台,广泛宣传质量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质监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与市电台联办了2期“981”热线,在《池州日报》开辟宣传专版2个,在电视台制作专题宣传片12期,市电台对我局3·15宣传服务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上报的政务信息被市委、市政府采用10条,省政府采用1条,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质量报》、xx电视台等市级以上媒体播发稿件75条。质量月期间,与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全市多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的“天方杯”我为质量作贡献演讲比赛,营造了全社会进一步关注质量、创造质量、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开展了“农资打假送法下乡”活动。在市人大会议上送发《质量技术监督常见问题50问》、《政务公开服务指南》等资料,进一步宣传质量工作,宣传质监职能,取得了良好效果。六是以改革为动力,强力推进技术机构能力建设。确立了“立足现有、着眼发展、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的改革思路,制定了技术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改革方向和措施。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全过程成本核算,人员实行聘用制,推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为基础的工资模式,以岗定薪、绩效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加大投入,添置设备,提升了检验检测能力。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感欣慰。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和不断变化的复杂形势,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战胜和攻克了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实践证明,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切合实际的,我们的各级领导班子是坚强有力的,我们的干部职工队伍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关心、支持质监工作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质监岗位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总结池州质监事业发展的经验,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三不变”、“三转变”、“三贴紧”的工作原则,将质监工作真正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坚持从源头抓质量,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不断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第二,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把关和服务的能力,加快自身发展,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切实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才能做到履职到位,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服务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实现质监部门的有位、有为、有威、有效。第三,必须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好依法监督与优化服务的关系,围绕服务做文章,抓好服务促发展,才能真正做到质监事业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第四,必须始终坚持把政风、行风建设作为生命工程、形象工程常抓不懈,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才能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为事业的发展和工作领域的拓展营建有效的平台。第五,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努力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工作机制,才能维护质量技术监督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这些经验体会,是多年来全市质监工作实践的总结,我们要倍加珍惜,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运用,进一步推动我市质监事业的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对照省局党组、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差距与不足:一是对新形势下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企业质量意识、质量基础有待提高,长效监管机制有待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二是一些同志习惯于传统的工作作风、工作方式,思想解放不够,缺少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视野和勇气,工作缺乏创造性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三是系统基础薄弱与工作任务不断加重的矛盾日益凸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检测手段和检验能力亟待改善,技术机构改革和能力建设有待实现新的突破。四是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振奋精神,真抓实干,认真做好~年各项工作
~年全市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和把关服务水平,为实现池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基本思路是: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切实抓好能力建设和政风建设,突出食品质量监管、安全监察、执法打假三个工作重点,着力完善源头监管、综合服务、考核奖惩、工作协调四个机制,实现综合实力要有新增长、队伍素质要有新提高、基本建设要有新变化、文明创建要有新突破的发展目标。根据这一思路,~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第一,严格把关,坚决打好食品安全监管攻坚战。
从元月1日起,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已经承担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卫生监管职责。党中央、xx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职责交给质监部门管理,这既是对质监部门的信任,更是一种责任。我们一定要坚决按照xx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完成好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是要明确监管职责,确保监管到位。要把食品安全监管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部署到位,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举全系统之力,坚决打好食品安全监管攻坚战。二是要大胆探索适应市情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要在全面普查建档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区域,抓好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易出问题的产品,特别是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和白酒的监管,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监管,按食品风险程度、企业规模等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食品市场准入工作。从源头上严格准入制度,把好申证受理、现场审查、发证检验“三关”,确保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要加强对未获证的企业的帮扶,促进其尽快完备生产条件。三是要强化日常监督和后续监管,加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整顿力度。以辖区监管责任制为抓手,以电子监管为平台,按照源头监管工作要求,实行巡查、回访、年审、强制检验和监督抽查等监管措施,加大对小作坊和未获证企业的监管和无证查处力度。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对查出的严重问题做到及时发布预警、及时组织专项查处,努力将食品安全问题快速有效地解决在基层。四是要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继续加大装备投入,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检测能力,健全食品检测体系。五是要加强我市优质特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继续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已备案产品标准清理工作。督促企业从原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严格按标准生产,切实承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全面履职,提高源头抓质量工作水平。
一是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切实加强宏观质量管理。
——推进质量兴市工作。推动落实各级政府质量工作责任制,深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xx至县要扩大和巩固质量兴县成果,xx县要全面启动质量兴县工作,并力争年内通过省级验收。继续坚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当好参谋。
——推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名牌推荐评价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名牌培育工作,制订和落实有效措施,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规模效益好、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主导产品争创安徽名牌,提高名牌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做好名牌产品的宣传和保护工作,建立名牌产品激励机制,激活企业创牌动力,引导企业走品牌效益发展之路,提升我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推进质量信用体系建设。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统筹规划、分工协作的原则,加强对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和信用信息动态管理。以质量信息记录、质量信用产品使用和质量失信行为为依据,实施质量信用制度,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逐步形成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质量信用体系。
二是强化质量基础工作,着力加强质量建设。
——做好标准化工作,开拓工作新领域。按照市政府x政办[~]x号文提出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大农业标准化工作力度,充分利用落实《备忘录》的有利时机,加快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成果推广利用,在巩固已有示范区的基础上,组织xxx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做好已申报的国家、省级示范区建设的前期工作,提高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的水平,为提高农业农产品质量、促进主导产品出口,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搞好服务。加快推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加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力度,发挥标准化在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方面的基础作用。
——加强计量工作,夯实技术保障基矗进一步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推进计量体系确认。开展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积极推广C标志。加强对强检计量器具和计量器具产品质量、定量包装产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的监管。强化计量监督,加强强制检定工作,继续开展加油站、定量包装商品、餐饮业、眼镜制配场所以及茶叶、粮食收购市场等计量专项检查。培育和规范计量市场,提供校准服务。
——加强认证认可工作,提高监管水平和服务能力。巩固强制性产品认证成果,严厉查处无证生产、销售行为。大力推进自愿性产品认证、农产品和食品认证,积极开拓认证新领域,建立科学的认证监管制度,确保认证认可工作质量。
——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发证质量。以生产许可证年审为手段,切实加强证后监管和无证查处力度,确保工作有效性。
三是深化源头监管,全面落实“两抓两提高”。
以强化监管为抓手,严格源头监管各项措施,进一步完善源头质量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全系统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党组的工作部署,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工作安排上精心组织,监管措施上狠抓落实,协调指挥上靠前跟进,确保源头质量监管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业务科室和稽查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要实行“一岗双责”,即一个编制岗位上的人员既要担负起本职业务工作上的职责,又要担负起所在源头监管责任片区的职责,从而提高源头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重拳打假,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突出重点产品、重点地区、重点企业,以食品质量安全为主线,认真组织开展三个专项整治:一是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无证生产食品违法行为,重点整治区域性制假售假和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违法行为。二是农资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依法严厉打击故意降低化肥、农药有效成分的违法行为。三是建材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地条钢”生产行为,落实断电措施,防止死灰复燃。同时,继续做好“黑心棉”、加油站、燃气充装站、汽车配件等的打假治理工作。强化加油机计量监管,开展商品量计量监管和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制假和区域性质量问
又不能越权乱作为。在行政执法中,要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二是必须从严治政。加强对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和纪律约束,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实行严格和科学的问责制,做到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规要追究”,确保各项工作职责的落实。三是必须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做到对本地区内凡是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都能随时把握动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应对自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根据情况变化灵活调整监管方式,不断提高把关的针对性和把关效率。四是必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热情周到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企业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好务。要牢固树立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观念,自觉接受企业和广大群众对质监工作的监督。
第五,维护稳定、应急应对的能力。
应对突发事件,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要认真总结我们在抗击非典、生产生活资料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打假治劣等工作中的经验,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和预警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体系,确保一旦出现影响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质监队伍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第六,求真务实、善于管理的能力。
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求真务实的表率,坚持讲真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注重加强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要勤于思考,深入探寻质监工作的内在规律。要善于选好工作切入点,寻找工作突破口,做好自己的特色文章,抓出自己的闪光点。要重视抓落实,善于抓落实,把心思集中在“真干事”上,把本领用在“多干事”上,把目标放在“干成事”上。
要健全和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做到靠制度管人,按规矩办事。严格纪律是做好一切事情的重要保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要“严”字当头,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做到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年是实现“十五”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是衔接“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质监事业厚积薄发、向纵深发展、向更高层次逾越的攻坚之年。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按照党组“打基储求发展”的工作方针,继续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艰苦奋斗、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谱写质监事业的新篇章,为xx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刚才贺挺局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回顾了“九五”期间宁波市质监局七项工作业绩,四条基本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我们这个系统具有的六个有利条件,提出了今年的六个工作目标和七项具体任务。我看这个报告符合宁波的实际,作得很好。我代表省局表示完全赞同。
我们这个系统在“九五”期间实现了跨越式的飞速发展。去年,我在长兴检查工作的时候,针对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明确今后的方向和工作任务作了一个讲话。我们系统需要通过对整个“九五”历程的回顾,总结出几条基本经验,肯定成绩,激发干劲,明确方向,鼓足干劲,再接再厉,再创新业绩。贺挺同志的这个报告好就好在对过去几年整个工作业绩的评价中,能够提炼出四条基本经验。宁波总结概括提炼出来的这四条基本经验,在全省11个市地中,层次是最高的。
“九五”期间,我们整个质监系统名称换了三次,1995年,从标准计量局更换成技术监督局,在2000年,又从技术监督局更换为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局更换了四次,在去年的改革中,又从质量技术监督局更换为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回顾我们系统名称变换和职能增加的历史,我们的名称每更换一次,整个系统就大发展一次。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大的变化:
一、职能、作用、影响越来越大。同志们不要单纯认为这都是由我们努力工作所带来的,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首先是我们面临的形势,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经济全球化这个大势带来的,由于它的外在客观要求,使得我们系统的职能、作用和影响力不断强化。我看这是首要的因素。如果没有这个大势,我看我们这个部门的基本作用还是个标准计量局,要想有今天的职能、地位和作用是不可能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基本上是作为标准计量所而存在的,在市里顶多弄个二级局也就很了不起了。第二是入世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将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两大系统的职能合并,机构升格以后,对全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出入境检验检疫职能并进来之后,我们系统在职能、作用和影响方面,从某种程度上看,对中央领导的思想影响和对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思想影响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这一点不承认不行。我们自己也得承认,这是搭了人家的车的。大家别以为技监系统了不起,如果出入境检验检疫不并进来,朱总理他不会轻易讲这个话:“质检部门太重要了”。为什么呢?国门啊国门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而出入境检验检疫是把国门的,这个国门能不能把住,对—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上的声誉影响实在是太重要了。第三个方面,是我们整个系统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结果。近年来,我们全系统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努力为外向型经济服务,努力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这个服务工作的有效性一年大过—年。通过我们的贡献,使整个社会,使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头脑中对我们这个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正确认识我们当前的职能、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正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我看就应该从这三方面去把握。
二、整个系统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越来越强。“八五”期间,我们整个系统基本上处于一盘散沙。进入“九五”以后,通过整个系统目标责任制的建立、考核、奖惩,把大家的思想、行为、任务统到一个总体目标上来,即围绕经济建设。通过责任的分解、落实、检查,使我们各级明确了自己的职能,从而对整个系统的凝聚力产生了强大的推进作用。尤其是在2001午,我们整个系统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以后,全系统无沦是在思想方面、体制方面、组织方面、工作方面,都向前跨进了一大步。这一大步,是我们全系统从上到下,思想认识高度统一,体制关系顺畅,组织领导加强,从而对整个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组织体制基础的前提下跨出来的。这一条我看非常重要。
三、通过几年的发展,我们系统的家底越来越厚实,技术装备越来越精良。截止去年底,全省质监系统的固定资产总值已达到了3.9亿元,到今年年底,加上新的投入,估计可以达到与江苏持平的水平。我们的业务收入,罚没款除外,去年全省已达到2.4亿元。与1995年相比,这些指标的增幅都在200%以上,最高的达到460%。在全国整个系统内,浙江省固定资产、业务收入等方面的增幅是排在第一位的。我们浙江省整个系统在全国系统内,发展也是最快的。在第七次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我有个讲话,我将全省系统实力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归结为这样几条: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五篇: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伴着嘹亮、雄壮而激昂的歌声,2012年全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胜利开幕了。刚刚过去的2011年,对于我们XX质监事业来说,如同我们的歌声一样,嘹亮、雄壮而激昂!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让我们向为此而付出辛勤努力的所有XX质监人,报以热烈祝贺的掌声!
201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这一年,我们顺利应对了突如其来的“灰色风暴”;这一年,我们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为我们用心血和汗水所赢得的辉煌而骄傲;没有理由不为我们开拓创新、团结拼搏所战胜的困难而自豪。XX质监事业的历史将会为2011年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这次全区质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全国质检工作会议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对2011年的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提炼出需要坚持的基本经验,分析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谋划好今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以使我们能够在新的一年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乘胜前进,努力提前完成既定的三年奋斗目标。
一、2011年主要成绩和经验
2011年工作的主要成绩,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事业发展势头迅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第一,全系统事业发展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达到5.54亿元,同比增长50.9%,比年初预计增长30%的目标高出20.9个百分点,实现了历史以来最快的增长。第二,基础工程建设突飞猛进,15个盟市、旗县综合检测大楼、质检中心、特检中心(气瓶站)、培训中心等新建改建基础建设工程顺利展开,通辽、乌海、阿盟、满洲里、二连以及一批旗县检测中心、综合楼和实验室建设、改造工程已顺利竣工。乌海、鄂尔多斯、呼伦贝尔综合检测大楼分别奠基和开工建设。自治区计量科研基地、自治区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基地等工程项目已经启动,全系统已建成、在建和批准拟建项目总投入累计超过12亿元。第三,技术机构建设得到有力加强,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XX)、XX自治区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东部中心、XX自治区西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XX自治区煤炭质量检验中心、XX自治区质量安全培训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技术机构相继挂牌成立。特别是通过落实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的部署,基层技术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不少旗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第四,机构编制方面实现新突破,自治区计量院升格为副厅级机构,自治区石化所被批准为区局委托执法单位,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2个开发区分局升格为副处级单位,呼伦贝尔市和鄂尔多斯市新增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区局成立了执法督查局和内部审计处,各盟市局都增设了食品科、执法督查局以及总工程师岗位,所有旗县局增设了纪检组长岗位。第五,各级政府对质监工作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到质监部门听取汇报或调研指导达到660多次,经费支持累计超过2亿元,划拨建设用地近700亩,其中计量院150亩、锅检所100亩,盟市、旗县局450亩。
(二)宏观质量管理不断加强,质量兴区工作成效突出。推动自治区政府召开了十年来第一次全区质量工作会议,既使自治区领导对质监工作进一步重视,更在盟市、旗县中引起强烈的积极反响。各级政府抓质量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呼和浩特、包头、兴安盟、通辽、赤峰、乌兰察布、阿盟、二连等8个盟市政府组织召开了质量工作会议,质量工作从单纯部门推动向政府主抓、部门推动转变,成为政府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主席质量奖”政策出台及其《评审办法》的公布执行,标志着自治区政府对质量兴区工作的进一步重视。特别是把建筑工程质量和服务业质量纳入质量奖范围,又标志着我们由微观质量监管向宏观质量监管迈出了重要的历史性一步,更为我们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促进各级政府和企业进一步重视质量、重视质监工作,都将产生重要影响。举办了首届全区质量高层论坛,引导质量专家、企业、高等院校及全社会进一步关注质量工作、参与质量振兴,形成推进质量兴区战略实施的合力。各地质量兴市(盟)活动蓬勃发展,已覆盖93%的旗县。鄂尔多斯市率先出台“市长质量奖”政策。名牌战略深入推进,评选出96个XX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举办声势浩大的“质量月”活动,“质量之光”专题晚会把“质量月”活动推向高潮,有效促进了全社会质量意识的觉醒和提高。
(三)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打假治劣工作成果丰硕。“严格依法监管是对企业最好的服务”、“执法打假的目的就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在全系统形成了广泛共识,并得到全面贯彻。组织开展的重点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和执
法打假“利剑”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端掉了一批制假黑窝点,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解决了一批具有普遍性、苗头性、区域性的质量问题,有效整顿了食品、建筑钢材、电线电缆、混凝土输水管等行业,有力地震慑了违法分子,遏制了无证生产、区域性制假的发展势头,打出了气势,打出了成效,打出了威信。前三季度共监督抽查2334家企业2856批次产品,抽样合格
率达到89%,比2010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8.6万人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967起,是2010年的4.6倍;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9800万元,是2010年的44.5倍;罚没款5151万元,是2010年的5.8倍。查办案件数量之多、力度之大、效果之好,都为历史之空前。更为可喜的是,在如此大的执法力度之下,全系统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未发生一起政府不满意的执法罚没案件,我们的执法监管形象和地位得到大大提升。呼伦贝尔、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阿盟等盟市局表现更为突出。
(四)牢牢抓住重中之重,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第一,认真抓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应对了12起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组织开展18项专项整治行动,监督检查食品企业6218家次,查处一批食品生产违法案件,40家企业被责令停产整顿并列入“黑名单”,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21个。开展80批次食品风险监测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5%。第二,严格乳制品生产企业重新审核发证,审核157家企业171张生产许可证,重新核发69家企业、76张生产许可证,撤销88家企业95张生产许可证,淘汰率为56%,大大提升了乳制品行业的整体水平。伊利、蒙牛生产的印有“放心乳粉”字样的听装婴幼儿配方乳粉成功上市,目前已销售18.4万多听,保证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提升了民族乳业的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乳粉制固态成型制品和生乳制民族传统工艺乳制品进行了重新审查、行业规范并制定了地方标准,填补了乳制品监管的空白。一年来,全系统未发生大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效避免了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第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在编制人员少、工作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特种设备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共检查使用单位5987家、特种设备3万多台,下达特种设备安全指令书765份,分别是2010年的5.5倍、3.6倍和2.2倍,排查事故隐患1347项,取缔土锅炉83台,确保了全区未发生重特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各地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对保障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兴安盟的特种设备培训中心模式,很值得各地借鉴。
(五)技术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服务全区工作大局取得新突破。第一,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将标准化工作同产业升级、企业发展和消费者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地方标准立项56个、发布28个;新增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3个、自治区级7个,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拓宽服务业标准化领域,深入开展文化旅游、景区旅游和物流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确定了5个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加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围绕我区优势产业,成立了5个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第二,不断完善民生计量体系,努力把民生计量工作范围覆盖到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所有领域;深化能源计量,将国家、自治区和盟市重点监控的161家高耗能企业全部列入检测范围;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XX)正式运行,完成了企业耗能数据采集系统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制定了《热量表检定装置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完成了热量表检定装置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盟市级质计所全部建立了热量表检定实验室。第三,加快认证评审体系建设,建立了150家企业、509个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数据库和1945 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监管信息数据库,共审批发放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301张,注销55张。第四,加强质监法制建设,自治区公布实施《XX自治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XX自治区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为保障特种设备安全和加强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持。第五,积极服务自治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优势开展节能减排,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批转了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制定《2011工业锅炉能效测试计划》,测试工业锅炉410台,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减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完成全区节能减排目标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子。
上述这些成绩实属来之不易。从中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这就是只有大干,才能有大成绩;这道理那道理,干才是硬道理。坐而论道,只说不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没有任何道理。我们巨大成绩的取得,正是我们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大干的结果,是我们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
成绩固然值得我们骄傲,但毕竟成为历史,我们决不能沉浸其中,而需要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以作为继往开来的宝贵财富,指导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新的辉煌。认真总结我们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解放思想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回顾过去的一年,所有的变化、所有的成绩,无不是解放思想的结晶。是思想的不断解放,才使得我们区局领导班子对全区质监系统现状、差距、潜力等认识达到了高度统一,进而指导全系统干部职工在思想解放中达到了认识上的高度统一。正是有了这种高度统一,才形成了全系统上下把“民生为本,民信为天”的核心理念变为自觉行动的新局面,才形成了全系统上下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为指导,凝心聚力干事业、心无旁骛谋发展的激情燃烧的新局面。因此,我们必须牢记,事物发展无尽头,解放思想无止境。
二是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工作的关键。领导好几千人的一支队伍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必须要首先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一年来,区局党组及各盟市局党组,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原则,结合落实“三定方案”,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特别是结合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干部交流制度的落实,一大批盟市局主要领导进行了交流任职。同时,区局党组考虑到干部队伍较为老化、大批优秀干部因职数所限无缘提拔,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的实际,本着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的精神,解决了一批干部享受待遇的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更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体制调整所带来的冲击,区局党组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系统干部队伍的客观实际,从质监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及时果断地解决了一批干部异地任职的问题。目前,整个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各级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实践充分证明,区局党组和盟市局党组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从指导思想、坚持标准到方法措施都是正确的,广大干部职工是十分拥护的。实践也再一次证明,毛泽东同志“正确的思想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的伟大教导是十分正确的。
三是思想政治建设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障。“没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就等于没有灵魂”。一年来,从区局党组到各级领导班子,坚持不懈地抓了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按照区局党组提出的“学习、团结、拼搏、奉献”的质监精神,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普遍加强了思想政治建设,围绕“世界是什么、活着为什么、做事图什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命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把宗旨教育、党性教育与质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大力组织开展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了十年来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大型文艺汇演;开展了广泛的征歌活动并最终确定和唱响了自己的“质监之歌”;一首《质监人的追求》,尤其在系统内产生了重要的思想影响;“一网一刊”成为引领全系统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所有这些,尤如朵朵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结出了串串丰硕的事业之果。
四是科学决策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历史的经验证明,一切胜利的取得,都是依赖于科学的决策。而一切科学的决策,都源自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一年来,正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准确把握我区质监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质监事业所处的环境条件和政策趋势的规律,明确提出了快速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确定了贯彻科学发展的主题,狠抓重点、难点、亮点和新的增长点的主线;提出“把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作为第一重点和把行政执法作为核心任务来抓”;确定了事业发展收入三年翻一番,到2013年末实现6亿元以上收入;提出了加大执法罚没力度,2011年罚没收入保三(3000万元)争四(4000万元),“十二五”期间完成基本建设投入20亿元以上,前三年要实现15亿元以上等发展指标。正是在这样一种决策指引下,在这种奋斗目标的鼓舞下,全系统上下变压力为动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鼓作气不懈劲的精神状态,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决策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事实表明,我们的决策是科学的,是实事求是的,完全符合我区质监事业发展的实际。实践也将继续证明,只要我们全系统上下,继续坚持这样一种精神状态,继续保持这样一种一往无前的劲头,我们所确定的三年、五年的奋斗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五是改革创新是做好工作的不竭动力。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质监事业发展的大好势头。我们取得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每一项重大成绩,无一不是改革创新的结果。一年来,全系统各级领导班子,以勇于担当的胆略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重要抓手,在深化职能、强化监管、拓宽领域、提高效能上下功夫,不失时机地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了新突破。比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业务管理机制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功。《XX自治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XX自治区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XX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评审办法》、《XX自治区检举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有功人员奖励办法》等等,都是创新的重大成果。全系统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用创新的思路探索新的增长点,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只有改革创新,质监事业才能发展。改革创新是我们做好工作不竭动力的源泉。
六是舆论宣传是做好工作的必须条件。列宁说:“没有革命的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舆论宣传工作,历来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方面。对于我们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质监工作而言,舆论宣传工作更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既对产品质量安全尤其是食品质量安全十分关注,却又对质监工作甚为陌生的情况下,下大力气抓好舆论宣传工作,其现实意义尤为突出。随着全系统“质监宣传年”活动序幕的拉开,多种类、多渠道、多形式上下联动的宣传格局迅速形成。突出宣传重点,创新宣传手段,完善宣传网络,主动引导舆论,切实发挥好新闻宣传在整体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为质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全系统举办新闻发布会、专题晚会、专题论坛等活动25次,国家级新闻媒体报道312篇次,省级1050篇次,省以下699篇次,收到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果。舆论宣传工作成为2011年工作中最突出的亮点之一。
同志们,这些经验是我们2011年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支点,与取得的成绩一样来之不易,是全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结晶,凝结着我们的心血和汗水,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倍加珍惜,始终坚持。
二、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
2011年,虽然我们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区质监事业总体落后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我们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一是思想观念还需要进一步解放。在开拓新的领域、抓新的增长点、广开收入渠道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封闭、保守、按部就班的思想,主动性不强,新方法不多;在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加快基本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畏难情绪。二是创新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个别班子、一些干部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在抓机遇、抓主要矛盾、抓工作突破口等方面缩手缩脚,缺乏创新举措和信心。三是学习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明显感觉到在干部队伍中,亟待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法律政策水平,因而亟待提高学习能力。四是业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我们的工作是靠技术执法,凭数据说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严肃认真、积极负责的科学态度。需要严格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流程,否则就一定会出问题。鄂尔多斯“景友”矿泉水、赤峰奶酒、呼和浩特混凝土输水管、质检院乳粉检测等问题的发生,无一不是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结果。这些教训必须牢牢记取。五是执法打假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在执法打假方面我们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绩,牛刀小试即收获颇丰。但也同时证明我们过去在依法严格把关上差距太大。一些干部不善执法、不会执法、不敢执法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从执法罚没收入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盟市的工作量与其所处的地位很不相称。
同志们,这些问题和不足,我相信大家会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2012年我们面临的更艰巨的任务是体制调整所带来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
从大的背景看,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精神指引下,自治区把“富民强区、富民优先”作为工作的核心,必然把我们质监工作推向主力军的地位,这一点不管你是否认识到,但都是现实。党的十八大将在今年10月份召开,这一全党全国的政治大事,对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质监工作,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确保“两个安全”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在这样一种新形势下,机构调整怎么搞?今年是否搞?搞怎么办、不搞怎么办?需要我们做出透彻的分析、科学的判断,拿出有效的措施,否则我们就会在这场挑战面前打败仗。如何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把挑战变成机遇,将是我们今年的中心任务。区局党组经过多次分析研究认为,从当前全系统整体素质、精神状态、基础条件看,我们应该也完全有能力变挑战为机遇,通过体制调整的过渡期即今年一年的努力,提前一年实现我们原定的三年奋斗目标,综合能力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在某些方面达到全国一流水平。通过过渡期和调整后的一年,在一些省市质监系统还处于迷茫期的时候,我们冲出重围,达到全国的平均以上水平。这一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但经过努力是完全可能的。这将是对包括区局党组在内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各级干部的严峻考验。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面对既定的目标,面对严峻的考验,我们需要从思想认识上、实际行动上,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
一是属地行政管理与业务垂直管理的关系。体制调整后,取消质监省级以下垂直管理,改为地方政府分级属地管理体制。在新的属地管理体制下,质监部门受地方政府和上级质监部门“双重领导”。其中,上级质监部门负责业务指导、监督的“事权”,而地方政府管“人、财、物”。这种双重管理体制尤其是在变与不变这种尚不确定的过渡期,就成为了各盟市、旗县局争取支持、做好工作、加快发展的最大机遇期。同时,深入研究和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业务职能,保证业务工作的连续性、协调性和一致性,确保全系统上下政令畅通。特别要深入研究和思考如何防止地方保护主义抬头,摆脱各种干扰,保持执法监管工作的独立性,有效地打击违法分子,维护质监领域公共安全。要充分认识到,无论什么体制,无论怎么调整,加强执法监管能力和技术支撑保障能力的目标不能变。而业务工作始终是质监工作的核心工作,一切舍本求末的思想和行为,都将会犯严重的错误,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各地必须研究如何紧紧围绕地方政府的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发挥好职能作用。
二是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对XX质监系统来讲,全局利益就是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和工作部署,在富民强区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无论是垂直管理还是属地管理,全区工作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盘大棋。自治区局通过制定和实施全区性的发展战略、奋斗目标和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质监部门的基础和保障作用,统领全区质监工作有序运行和协调发展,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属地管理体制,必然会形成以行政区域为基础的各盟市、旗县政府的局部利益,以及各盟市、旗县局的局部利益。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的工作就在于如何把各方的利益协调好,努力实现多方利益的共赢。而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各级领导班子、每个党的干部,都必须牢记局部利益一定要服从全局利益,这是一条原则,更是党的纪律。
三是对领导负责与对党和人民负责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对党的领导机关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任何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的本质体现,“民生为本,民信为天”是我们质监系统结合工作实际,贯彻党的宗旨的本质体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忘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之所以提出正确处理好对领导负责与对党和人民负责的关系,是因为往往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党的领导机关、一些领导者由于个人思想上、认识上的差距,使得他们的决策有时偏离了党的宗旨,背离了人民利益,特别是在属地管理的体制下,同一项工作,由区局的统一决策变成了100多个机关的几百个领导的决策,难免出现偏差,再加之大家所共识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使这种偏差的可能性加大。这样就势必使得我们在执法工作实际中常常遇到到底对谁负责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最大化作为处理各种具体问题的出发点。
四是对事业负责与对自己负责的关系。体制调整必然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这样一个重大变革,每位领导干部都有一个价值取向和利益取舍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好对事业负责和对自己负责的关系十分重要。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反对每位领导干部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恰恰是对党的事业负责的基础。对自己负责的基本表现就是按照党规国法、组织纪律制度行事。这些基本的东西做好了,对党的事业负责才有了保障,从这个角度看,对事业负责和对自己负责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对党的事业负责与对自己负责不尽一致,甚至要牺牲个人的某些利益。这就要求我们每位共产党员、每个党的干部都要坚定地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而不能一事当前,先为个人打算,或者不服从组织决定,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或者不管组织的困难,不管是否具备条件,一味地要待遇、要职务;或者在体制调整中利用手中的权力,捞取个人好处等等。这些都是与一位共产党员、党的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格格不入的。这种关系处理得不好,其结果会适得其反,恰恰是对自己不负责。
上述四个关系既是大道理,更是小道理,是在体制调整中各级领导班子、每个干部都绕不过去的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正确把握和处理。这正是我们迎接挑战最重要的任务。这些关系处理好了,我们的体制调整就能顺利,体制调整中和调整后我们全区质监系统才能保持双重管理下的步调一致,团结奋进,真正做到坚持“八个不变”。
三、2012年的任务和要求
2012年全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2012年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坚持“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继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抓重点、抓难点、抓亮点、抓增长点”为主线,以“民生为本,民信为天”为核心理念,抓住机遇,乘胜前进,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更大的前进步伐,努力提前完成“上台阶”的目标任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富民强区战略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按照这一总体要求,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做好体制调整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一,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体制调整。新一轮的体制调整不是简单的再由垂管回复到片管的倒退,而是根据事物发展的新变化、新规律,研究调整的新办法。按照总局的调整思路,就是以加强执法监管能力、提高技术支撑水平为目标,有放有收。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体制调整所带来的新机遇,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始终坚持事业为上、责任为重、工作为先,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在体制调整前、过渡期乃至体制调整后,都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处处展现质监人的风采。第二,以良好的工作状态迎接体制调整。要切实坚持“八个不变”,真正把心思凝聚到事业发展上,把精力集中到工作落实上,工作一刻都不懈怠,质量监管一刻都不放松,事业发展一刻都不停步,切实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监管不软,以积极的态度做好体制调整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旦明确交接,即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完成交接任务,避免造成工作上的真空而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第三,以良好的工作业绩迎接体制调整。要坚定不移地向着三年奋斗目标前进,努力提前一年实现事业发展收入翻一番的目标,综合能力达到全国中等水平,社会地位、行业形象和社会公信力显著增强,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和技术保障能力建设。
加强基本建设和技术保障能力建设是强质监的重要基础,也是落实十二字方针的重要前提。要充分认识质监工作的主要矛盾就是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技术保障能力不足、执法监管能力薄弱之间的矛盾,下大力在提升技术保障对行政执法的支撑和服务社会需求的支撑上下功夫。第一,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突出重点项目对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认真抓好在建和拟建自治区、盟市、旗县检验检测中心(基地)项目,统筹兼顾,科学调度,整合资源,通过争取政府更大的支持和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模式,解决好项目建设的资金不足问题,保障重点项目顺利进行。第二,大力推进技术机构建设。进一步拓宽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覆盖面,建立和完善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且布局合理、优势互补、技术先进的检验检测体系,发展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技术检测项目,新增一批与我区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对接的检验检测项目,建设一批石油化工、能源计量等高端产业和重点领域的检测实验室。第三,大力推进基层局食品检测能力建设。旗县技术检测能力尤其是食品检测能力建设在相当一个时期内都将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在体制调整分级属地管理之后,更是如此。各地要结合实际,突出抓好。要多方争取支持,筹措资金,加大专项投入,形成重点突出、功能完善、实用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第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技术机构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质检中心、科技创新研究基地、产业技术联盟。强化技术机构公共技术服务职能,打造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品牌,进一步扩大质检机构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服务能力。
(三)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管工作力度。
执法监管,是我们的核心任务,更是抓质量、保安全的关键所在,一定要抓实抓好,抓出新成效。第一,狠抓大案要案。继续以食品、有机产品、建材、农资、汽配、化妆品为重点产品;以产品制造集中地、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高发地、特别是无证生产问题突出、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反映较多的地区为重点地区;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为重要目标,开展各种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一批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大案要案,形成高压态势。第二,严格生产许可。要按照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强制性认证的有关规定及相关标准要求,严格审查生产企业资质,严格检查获证企业生产条件,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点产品所有获证生产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不再从事发证产品生产的企业,要及时依法注销其生产许可证。对不能持续满足准入条件、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企业,要依法责令限期整改并做好整改复查工作。对整改不合格和逾期未改正的,暂扣生产许可证并及时向发证机关提请吊销,根据情节报请当地政府组织取缔。第三,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改进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从调整抽查模式、目录、时间、频率等入手,加大对节能减排产品、家电下乡中标产品、日用消费品、妇女儿童用品、防伪材料、纤维制品的质量监督和后处理力度,确保监督抽查后处理到位率达到100%,督促企业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第四,严格食品安全监管。以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为主线,切实抓好“政府、企业、监管部门”三方责任的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制的落实和各级各类食品生产监管人员岗位责任制的落实。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逐步解决食品生产监管的盲区和死角。以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酒类和食品添加剂为重点,大力开展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在狠抓食品安全中,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小作坊监管这个难点,从生产经营场所、设施、环境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切实加大管理力度,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努力保证不发生区域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各地要学习借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等地小作坊管理的经验,创造条件实行集中管理。第五,严格特种设备监管。要充分认识特种设备监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监管模式,加大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水平。深化特种设备动态监管,完善特种设备监察管理系统和检验管理系统,积极推动互联网技术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完善安全监察组织网络,使监察工作延伸到乡镇、苏木、街道、大型企业,为构建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新格局打下坚实基础。加强风险管理,推进特种设备分级分类监管,提高风险控制和事故预防的能力与水平。加强用能产品能效标识监督检查和节能执法检查,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第六,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以产品质量诚信记录为基础,建立并完善企业质量档案,加强质量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质量诚信分类管理和“黑名单”制度,制定诚信等级标准,公布诚信评价结果。特别要公布失信企业名单,利用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惩处质量失信行为。积极推进质量诚信示范区建设,鼓励并支持产业集群区域和重点企业开展质量诚信承诺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质量诚信、以质取胜”的良好氛围。第七,进一步在促发展上做大文章。我们质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我区深入贯彻中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富民强区战略的今天,质监工作大有作为,要积极地在实施富民强区战略中发挥主力军作用。通过保障食品消费品、特种设备的安全,在保民生中发挥主力军作用;通过发挥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技术优势,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主力军作用;通过抓质量、树品牌、促节能减排,在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唯有如此,才能更充分体现我们的价值,才能更有效地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实现争名升位的目标。
(四)进一步推进工作机制创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不竭的动力。特别是在我区质监人员编制少、行政领域宽并实行分级属地管理的情况下,大力推进工作机制创新更显得十分重要。第一,创新质量兴区工作机制。完善名牌战略推进机制,建立名牌评价新机制,培育一批自治区制造加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名牌,发展一批盟市区域品牌。健全主席质量奖评审工作机制,推动盟市、旗县设立政府质量奖,在有条件的盟市、旗县开展“争创政府质量奖”活动,引导企业夯实质量基础,追求卓越绩效,提升核心竞争力。第二,创新监管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要注意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和问题追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和问题追溯、节能减排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等机制创新,以全面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通过12365、部门联动、强化三级监管网络等途径,拓宽发现质量风险的渠道,对系统性质量安全风险及时发布预警,对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及时提出处置措施。进一步健全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研判机制和预警平台,加强生产企业数据库建设,提高风险监控能力。第三,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制定并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参与、各方协调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标准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提高第一、二、三产业标准化水平。加强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加快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的农业地方标准制定步伐,不断完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标准化服务和推广体系。围绕装备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做好标准化工作,赢得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加强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旅游等服务业的标准化工作,在商贸、旅游、餐饮、交通等行业全面推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围绕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高新技术、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低碳经济、公共安全、工程建设、城市管理等领域,加快建立地方标准体系。第四,创新信息化工作机制。依托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环境,拓展网络应用,扩大网络涵盖范围,实现与盟市、旗县局和各级政府的互联互通,全区视频会议系统覆盖到旗县局。建立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数据库和数据综合统计分析系统,逐步实现行政审批网络化、监督管理数据化、决策支持智能化、业务处理规范化、信息发布自动化。第五,创新目标责任体系。进一步细化各项业务工作指标,根据工作实际,及时调整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和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目标责任和考评办法的创新,促进各项任务的完成。
(五)进一步加强质监软实力建设。
第一,精心打造质监文化。以“强质监树立新形象”,即“刚正廉洁的依法行政形象、科学权威的技术执法形象、可亲可近的人民质监形象”为目标,紧紧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十二字工作方针和“民生为本,民信为天”的核心理念,把质监文化建设与建设法治质监、科技质监、和谐质监结合起来,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提炼和构建质监文化的核心价值内涵,营造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先进质监文化氛围,促进质监文化的繁荣发展,为质监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的精神支撑。要进一步创新质监文化载体,组织开展征集反映质监文化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书法作品、摄影作品和美术作品等活动,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创作更多、更好、更有时代特征、更好地表现质监人风采的作品,丰富质监文化内涵。要切实唱响“质监之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今年7月上旬区局要举办全系统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各地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第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质监系统各级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将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业务工作与反腐倡廉工作、把两个安全与队伍安全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要继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以制度规范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奖励评审、基建采购、财务收支、干部人事等岗位行为,控制权力腐败风险,努力开创全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新局面。第三,全面加强宣传攻势。宣传工作要始终服务于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服务于履行质监职能,正确把握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创新宣传的内容和形式,更多地反映一线质监人的精神风貌和典型事迹,引导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更加关注质监、理解质监和支持质监。
同志们,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乘着2011年胜利的喜悦,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肩负起历史的重任,高举质量的旗帜,不畏艰难困苦,笑与风雨相伴,朝着锁定的目标坚定地向前。我们坚信,2012年XX质监事业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一定会为党的十八大献上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