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先进个人董荣贵事迹材料2
安全先进个人董荣贵同志事迹材料
董荣贵同志现任冀中能源集团冀中股份公司显德汪矿运输区区长。2010年度,在公司和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他带领运输区干部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理念,以“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为载体,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和“安全放心区队”、“零事故班组”建设,强基固本,严细管理,杜绝了各类工伤事故和非伤亡事故,顺利实现了安全生产,为推动矿井安全工作的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坚持带班作业,认真排查隐患。众所周知,矿井运输是安全生产的生命线,身为一区之长,他深知肩上的重任。针对运输区井上井下点多线长面广、岗位多工种多设备多等特点,他除了细化分解各级安全责任外,经常深入现场,坚持带班作业,平均月入井20余个。每项重点工程,他都盯在现场如频繁的工作面搬家倒面,综采设备的提升运输,运输设备的安装、调试、改造和拆除,中央水仓清挖等。他带头坚持“安全工作必须严了又严、细了又细、紧了又紧”的思想,切实把安全工作当做头等大事落到了实处。他认为安全无小事,平时注重认真组织自查自纠,查找安全隐患,查处“三违”现象,查管理漏洞和死角,查薄弱环节,查规程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早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隐患,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有力的保证了矿井的运输安全。
二、巩固矿井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成果,积极创建精品工程。今年以
来,他按照《新标准》和新规程的要求,积极组织对中央石门、主石门、北大巷、四六大巷、九煤石门、九轨道、九采行人下山坡底、东翼坡二中以下和排矸隧洞的轨道等地区进行了调整或更换;所有电机车撒沙装置进一步进行了改造;加强了对罐车检修;架空线进行了部分更换;各种安全设施进一步得到了补充完善;指导并协助采掘区队搞好运输质量标准化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严格的管理,顺利通过了公司季度、上半年和年度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验收,保持了一级水平。精品工程的创建硕果累累,先后建成了中央石门、九轨道三中、六采大巷、九采行人下山、六轨道和副井底行人通道等精品工程,受到了公司和矿领导的赞许。
三、不断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坚持每周三、周五学习培训考试不断线,学习培训内容丰富全面,切合实际,培训率100%。并认真组织职工参加公司和矿安排的培训学习,尤其重视班组长和特殊工种的培训工作,强化了对不放心人的安全管理,按计划实施应急救援演练,从而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规范了职工的安全操作行为。全面推广“手指口述”工作,积极配合矿成功召开了公司现场会。
四、注重技术工艺改造和新技术、设备的推广,如更换并改进架线机车整流柜、推广无级调速电瓶车的应用、设计并安装副井底井口照明、推广猴车斜坡到站报警装置、2#煤仓给煤机的加固改造等,有力的促进了运输安全生产。
五、深入开展“安全放心区队”建设和“零事故班组”建设工作。以推广白国周“六个三”管理法为基础,提高班组长的协调能力、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安全放心班组促进安全放心区队建设。继续不断完善各项
规章制度,规范资料管理,细化责任考核。认真开展了各阶段安全目标管理活动,强化地面安全管理,实现了无运输伤亡事故和二级及以上非伤亡事故的安全目标。
董荣贵同志在2010年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职工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始终坚持“三个不生产”和“四不放过”的原则,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恪尽职守,敬业奉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不愧是基层区队安全管理工作的楷模。
安全先进个人董荣贵同志事迹材料
2010年12月
第二篇:张荣贵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无私奉献,甘为人梯
---师德事迹材料 前进小学:张荣贵
本人是1994年踏上工作岗位的,蓦然回首,一路走来,我始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团结同志,关心学生,工作勤奋,带病工作,积极努力,乐于奉献,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得到了同事的赞许,领导的信任。
一、关爱学生,塑优秀人才
一直以来,我深信 “德为师之本”,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是最重要的。做教师首先是做人,做真诚的人,做正直的人。不管是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管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同事面前,我都注重自身的完美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动人、感染人,树立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把我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化为自觉的行动,在我的影响下,一些顽皮的学生也变得温驯起来,倔强从头也开始耷拉下来,仇视目光也变得感动起来,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没有必要与他们“怒吼”,采取粗暴或强硬的手段,他们也觉得没有理由在我这样的老师面前狡辩、放肆。担课期间,我注重班风学风建设,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师生关系特别融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要求学生搞好学习的同时,更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注重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用我的爱心换学生的真心。对于所谓的“差生”,我认为首要的不是补“学习”而是补“信心”,只有他们有了自信心,有了积极性,没有方法也可自找方法。有时,为了挽救一只掉队的大雁,我经常放弃休息时间,进行家访,与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家长私下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状况,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我的鼓励帮助下,曾有多名学生,重拾起学习的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跨进学校的大门。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地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我用我的爱心,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信任。一些家长来信评价我的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给我最大的回报,也带给我最大的幸福。
二、热爱工作,创优异成绩
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地知道:教育工作责任重大。从小处讲,它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前途和命运;从大处讲,它关系利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和发展。因此,我从来没有把教师简单地当作谋生的职业,而是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做全身心的投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说德为师之魂,那么才就是师之本。这些年来,我工作一向勤奋、扎实、一丝不苟,并且成绩突。
曾经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改行?”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我热爱这份职业!”做一名教师,是我人生的选择;做一名优秀教师,是我人生的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始终无怨无悔。我愿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尽心尽力,培育国家栋梁之才。
第三篇:董瑞兴县庆先进个人事迹
以佤山精神带动学生积极投入“千人甩发舞”
——沧源县庆50周年个人先进事迹
董瑞兴,男,拉祜族,2008年2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现任沧源县民族中学团委书记。
董瑞兴同志作为一名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普通中层干部,他既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也是一名基层团干部。在担任沧源县民族中学团委书记两年多来,他始终坚持“围绕一个战略,把握两个目标,坚持三个贴近,履行四项职能,狠抓五个确保”的总体工作思路,创新团委工作载体、丰富团建工作内容,逐步使沧源县民族中学共青团工作走在前列。尤其在本次沧源县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董瑞兴老师积极组织沧源县民族中学400多名学生参加“千人甩发百人木鼓”舞。
一、用“团结齐心”的佤山精神感染广大师生。
虽然参加“千人甩发舞”不算是技术难度大的群众性的大型舞蹈,但是在炎热的夏季排练,学生难免会有浮躁情绪。针对这一情况,首先,积极动员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董瑞兴老师对400多名要参加甩发舞的学生作了深入的沟通,他让同学们知道参加县庆50周年庆演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希望同学们能把学习上的干劲用到学习舞蹈上,这次的舞蹈不仅仅是一只简单的舞蹈,而是要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的“佤山精神”。然后,以严格的纪律要求同学们积极配合舞蹈老师。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紧张,经学校研究决定:学生都是利用周末白天的时间来学习舞蹈。在此期间,董瑞兴老师都是要求学生必须在7点59分以前在旗杆前集中,在8点10分以前每个班
1的领队就要清点完所有的人数。在学习舞蹈的期间不能随意离开舞蹈场地,有事一要告诉舞蹈老师,二要向董瑞兴老师处汇报。
二、以丰富多彩的团队、文体活动为载体,加强佤山学子心灵的教
育,让学生在县庆50周年展现最美的一面。
在担任团委书记两年多的时间里,董瑞兴老师都会根据学期特点,组织丰富多彩且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文体活动。每年的4、5月份,作为美术系出生的董瑞兴老师都会带头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手工大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2013年以来,多次举办以“中国梦”为系列的主体演讲比赛、校园歌手励志歌曲大赛等。正是这一列的有意义的文体活动,才一步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有美的心灵教育,使学生在参加这次县庆50周年“千人甩发舞”中展现最美的一面。
三、有县庆的大局意识,组织一队最有凝聚力的班子。
在这次县庆50周年“千人甩发舞”中,我校共抽出400多名学生参与庆演。为了有效领导好学生,董瑞兴老师首先本着一种大局的意识,在接到上级领导的通知后,通过与学校领导进行协调,不仅出动团委的全班人马,而且也联合校政教处的相关中层领导一起投入到学生的排练带队中。然后,要求相关老师“三到位中不退”,“三到位”是学生点名前,学生排练期间,学生排练完毕要清点人数;“中不退”是学生排练期间相关带队教师不能离开校园,防止学生在排练过程中中暑或发生小意外。最后,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带队的老师中,都有两名老师分别负责清点高一高二的人数,每天要进行汇总。
四、亲力亲为,制定相关计划及相关排查、预防方案,确保舞蹈老
师、学生顺利安全参加县庆50周年庆演。
首先,为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对参加“千人甩发舞”的学生进行相关排查,对有先天性疾病的学生取消庆演资格。然后,确保佤山歌舞团的老师和我校的学生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排练,为防止在排练的过程中暑,董瑞兴老师与学校艺体组进行协调,让学生在阴凉的场地下进行排练。其次,亲力亲为,与校领导班子一起带学生进行彩排,庆演。在此过程中,积极与相关的交警、公安局部门联动协调,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最后,制定相关“去向表”,并亲自让学生填写,确保学生跳完“千人帅发舞”后的去向,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五、将后续工作进行到底。
因我校有400多名学生参加“千人甩发舞”,董瑞兴老师一是要求学生清洗借来的服装,二是要以班级为单位将借来的服装进行分类归还。总之,在县庆50周年的庆演活动中,董瑞兴一直秉承着“有始有终”的态度,将后续工作做细做好。
在本次活动中,他依然做到一贯的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充分调动我校广大师生为树立典型,弘扬正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也一直传承着一种正能量的佤山精神,并以此感染广大的师生。
第四篇:见义勇为徐贵荣老师事迹简介
见义勇为徐贵荣老师事迹简介
徐贵荣,男,生于1971年,现年43岁,大专学历,1991年参加工作,数年来一直在乌江镇中心学校担任教师,是一名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普通人民教师,现在乌江镇大湾小学任教。
从90年代初参加工作到现在,数年来,徐老师爱岗敬业,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的好评,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而就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六一儿童节那一天,他更是用自己舍己救人抢救落水儿童的壮举,在甘州大地上谱写了一曲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赞歌。
时间回到2014年6月1日,这本是一个令所有儿童都欢呼雀跃的日子,对于小鹏这位普通的10岁男孩来说,意义却非同寻常。6月1日下午16时许,小鹏和他的母亲正在甘泉公园内过着快乐的六一儿童节,母亲和友人在湖边喝茶聊天,而贪玩的小鹏却和另外两个小朋友坐在湖边玩耍,全然没有意识到眼前的危险,小鹏和小伙伴越走越远,商量着去没人的地方准备抓鱼,不知不觉中走出了大人们的视线,天真的孩子根本没想到危险已经步步紧逼,就在小鹏踩在露出水面的石头上用小手捞鱼的时候,脚下没站稳一个趔趄滑
进了水里。湖水瞬间没过了小鹏的头顶,湖面上只露出挣扎的两只小手在胡乱拍打着水花,另外的两个小伙伴被眼前的惊险一幕吓呆了!
就在险情发生的危急时刻,正在附近陪着自己的女儿和家人逛公园的徐老师听到了“扑通”的声响,在学校里专门负责学生安全教育的他敏锐的意识到可能是有贪玩的孩子落水了!他返身猛跑,跑过眼前一人高的小松树,眼前的一切让他倒吸一口凉气。只见湖里有两只小手在拍打着水面,拍打了几下沉下去没了动静,而岸边的两个5、6岁的小孩子却哭成一团。就在这危急时刻,徐老师二话没说,纵身一跃跳入湖中,向小鹏沉下去的地点奋力游去,湖水淹没到了徐老师的眼睛,徐老师毫不畏惧,艰难的向前游去,当他游到小鹏落水的地方,下意识的在水中努力寻找落水的儿童,摸到小鹏的胳膊,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托起孩子,缓缓游回了岸边。而此时,小伙伴们的哭声和湖里的动静引来了围观的群众,也引来了就在附近而没有发现孩子落水的母亲及友人。
将落入水中的孩子交回着急万分的母亲手里,徐老师拖着湿淋淋的衣服转身走入了人群中,而那位年轻母亲却挽着徐老师的手说什么也不让他走,语无伦次的表达着自己的谢意,并明确提出要留下徐老师的姓名和工作单位,说要给徐老师一份大礼。面对这份意料之中的感谢,徐老师却执意不
说出自己的工作单位和姓名,在学校里话多的徐老师此时只是微笑着说:“没事,小事情。”说着拉起旁边家人的手,向甘泉公园的大门口走去。
这位年轻的母亲为自己孩子的转危为安欣喜,更为人间有这样的好人在自己孩子生命陷入险境的时候出手相救而感到欣慰,一股股暖流传遍了全身。年轻的母亲带着惊魂未定的孩子追了出去,一定要留下恩人的电话号码和名字。带着这个信念,年轻的母亲在甘泉公园门口截住了徐老师,面对年轻母亲留下电话号码的要求,徐老师掏出还在滴水的手机,笑着说:“没事,不留了,小事情,以后要多加注意安全。”说完与这位年轻母亲告别,和家人走入了人流中,年轻的母亲最后执意将一张被水浸透的名片塞入了徐老师的口袋里。
他面对险情毫不畏惧,勇于牺牲;他面对感谢,甘做无名英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人生信念,他用自己跳水救人的壮举,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他舍己救人的行为,弘扬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文明新风,在今天社会氛围里传递出了气场强大的正能量。
第五篇:安全先进个人事迹
安全先进个人
——机电科安全先进个人
李成建同志在机电科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的安全员,在其代理安全员的一年中,他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积极履行企业安全员的职责,一步一个脚印,始终以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为机电科的安全生产做出了积极地贡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奉献着,用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践行了一个安全员的操守和诺言。
机电科现有员工163人,大部分都为新工,技术力量薄弱,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整合难度较大,面对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我科室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先巩固、再起步、后提速”的现场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工作思路,注重安全文化建设,突出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强化责任落实意识、超前管理意识和质量达标意识,加强制度建设,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2012年机电科零事故、零伤亡。使所管辖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保证了公司的安全正常生产。
“安全重于泰山”在电力行业尤为突出,机电科始终将安全生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回顾一年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方面:
1、根据2012年安全生产奋斗目标,制定了各岗位人员制定
护等人员进行了安全知识的培训12余次,开展班组安全活动20余次,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2、积极开展双述工作,通过双述使员工熟悉岗位职责,岗位设备,从容应对突发事故。认真开展岗位技能安全培训,在电气、水务运行开展事故案例教育,事故预想,每季度在科室组织开展一次事故应急模拟演练。在电气、仪表检修班开展“师带徒”活动,着力提高岗位操作水平,提升独立操作、准确操作的业务能力。既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操作技术、事故分析处理能力,又为公司的安全生产稳定运行打下了基础;
3、加强员工消防知识教育。完善了科室消防器材的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发生火灾应急、逃生预案 以及消防器材的定置摆放。由安环科牵头多次组织科室员工消防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演练,使员工掌握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发生火灾应急、逃生方法。防患于未然。
4、多次组织员工进行《电力安全规程》知识培训,提高了员工安全意识;每月定时开展反事故现场演习和安全生产运行分析会议,既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操作技术、事故分析处理能力。及提升了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又为公司的安全生产稳定运行打下了基础。
该同志就是这样,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坚守本职岗位,默默无闻的做着自己的努力。在他他的岗位上,在默默的奉献中,他无悔地追求着、实践着自己的理想,用自己实际行动和精益求精的信念,不断攀登着生命里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