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蒋克非观后感
爱的传递就是美的传递
—— 2012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看了今年的的开学第一课,我深受感动。
在看“传递美”这一小课中,播出了这样的一段视频:
吴斌,一名大巴车司机,被评为最美的司机。他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那天,大巴车正在高速公路上飞驰,忽然,一个碎片划破了挡风玻璃,正中吴斌的腹部。大巴车在飞驰,几十个乘客的生命就攥在他的手里,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吴斌忍住剧痛,踩住了刹车,拔掉了钥匙,再拉下了手刹,大巴平稳的停在了路边。全车人的生命得救了,而吴斌却倒在血泊之中。接到报警的交警马上过来处理了这件事,并将奄奄一息的吴斌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几天后,吴斌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逝去在他温暖的家庭。
吴斌牺牲了,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他的英雄行为感动了一座城,也感动了全中国人。出殡的那一天,一排排的车子,不约而同的赶来为他送行,路上的行人也停下脚步为他送行,无数人为他送行!无数人为英雄的逝去而哀伤哭泣。
吴斌走了,他的英雄事迹让人们感动之余,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反思!人到底是为什么而活着?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还是为了社会他人?
今天,同学们学习吴斌的英雄事迹,就是要学习他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学习他临危不惧的精神,把爱的美德传递下去,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同荣小学六年级蒋克非
20129
第二篇:《米尔克》观后感
《米尔克》观后感
这是一部记述同性恋政治家哈维·米尔克生平的传记电影。哈维·米尔克在40岁时和男友斯考特·史密斯由纽约搬到了旧金山。在那里他们首先组建了一家小公司,随后米尔克开始涉足政坛并赢得了大批的追随者。在1977年成功被选为旧金山县议会的官员后,他成为了美国史上首位以公开同志身份当选上台的政客。此后他一直致力于国家团结以及人权的维护,其中不仅仅是同性恋者的人权,还包括其他弱势群体。然而在1978年米尔克和市长乔治·莫斯科恩(他的政治盟友)一起被保守派的丹·怀特枪杀身亡。这起悲剧事件引起了当地同性恋者对争取自身权益的强烈的反省和回应„„
米尔克与最后刺杀他的凶手丹·怀特最初并不是政敌,相反他们还是紧密的合作伙伴。丹·怀特属于爱尔兰人后裔,属于美国少数族群,受歧视,与同性恋群体的地位半斤八两。基于此点,米尔克认为丹·怀特可以拉拢,即我们均是弱势群体的代言人,理应团结起来形成“统一战线”。同时米尔克和丹·怀特又分别代表着不同选区的人的利益,丹·怀特的竞选承诺是答应选民不能把一家精神病院建立在他的选区,上任后他即寻求米尔克的支持想表决通过此案,但是由于米尔克为了自身群体的利益——反对针对同性恋者的法律需要联合其他多数监察员,从而遗弃了与丹·怀特的合作。这是他们分裂的开始,后来米尔克再次否决了丹·怀特的加薪议案致使他们冲突升级。与此同时米尔克权力越来越大,此消彼长,米尔克逐渐在政治上排挤,孤立丹·怀特。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丹·怀特最终崩溃,提出辞职。鉴于丹·怀特辞职情况,警署方面在一番规劝之后,丹·怀特回心转意,乾坤大挪移般的又要参加竞选复职。而此时米尔克的权利已如日中天,于是威胁市长说:如果你让他复职,我的人即所有的同性恋者都会对你投反对票,你的下一届,休想连任。市长遂妥协,不让丹·怀特复职。丹·怀特窝火之至,携枪到市政厅,枪杀了市长和米尔克。米尔克身中五抢,其中有一颗打穿了米尔克抡起臂膀阻挡的手掌。
读者从上述资料中可以看出米尔克的死是因为与政敌的政见不同而被杀害,而非因为被相关势力迫害至死。从米尔克与丹·怀特的个人对立,亦可以联系到他们所代表的不同势力群体,所谓站在他们身后的人——米尔克代表着同性恋者的权利诉求,而丹·怀特代表着传统两性家庭的权利诉求。米尔克竞选时承诺他将关注所有人的权利,可他却将传统家庭的代表逼上了一条绝路,丹·怀特寻求他帮助的时候就说他需要这份工作维持他的家庭,而米尔克已经彻底沦为一个冷酷的政客。
《米尔克》这部电影在严肃尊重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利用制衡原则完美的处理了米尔克的形象,淡化了不同势力间水火不容的关系。米尔克的死是个悲剧,不过也亮明了一个观点,传统家庭仍然是社会延续的基础,同性恋者如果走的太远不仅会伤害到自己,还会危害人类自身。影片并没有显而易见的褒扬某一方,亦没有大张旗鼓的贬斥某一方,而是在两股势力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由此点作为切入点,一碗水端平,问题提出后,把思考权留给观众,观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给了你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答案。
第三篇:蒋止戈观后感
关于观看优秀影片的通知
各级部: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第32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的通知,学校决定利用本周末的时间,布置学生在家观看部分影片,要求各级部认真组织好观看、交流等有关工作。
推荐影片有:
1.《寻找声音的耳朵》
2.《念书的孩子2》
3.《乐乐熊奇幻追踪》
4.《81号农场之保卫麦咭》
5.《小神来了》
6.《少年闵子骞》
具体要求:
1.各级部选定1-2个适合本级部孩子观看的影片,做为家庭作业统一布置。
2.三--六年级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写好“观后感”,利用周一班会的时间进行交流,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3.每班评选出5名优秀作品,下发“表扬信”。
圣城中学小学部
2014.2.2
5观看《读书的孩子》有感
圣城中学五年级三班蒋止戈
电影《读书的孩子》,讲述了一个留守儿童艰难、孤独的生活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年仅9岁的男孩,名字叫“路开”,他的爸爸妈妈为了生活,不得不到城里打工,丢下年幼的他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一只捡来的流浪狗“小胆儿”成为了他心灵上的伙伴。开开勤劳、聪明、懂事,用幼小的肩膀撑起了他和爷爷的天空。故事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紧紧围绕着日常生活具体琐碎的小事,情节真挚,让人热泪盈眶。
情节一:路开的爸爸妈妈丢下他,独自去打工、挣钱的那一幕,我看见了路开妈妈留恋儿子依依不舍的眼神,也看到了小路开惊恐、伤心、无助的神情,我的心很难受,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我同情小路开,这么小就没有父母在身边,幼小的心灵该如何承受这份孤独啊?
情节二:路开的父母离开了他,他和爷爷在家里,年迈的爷爷有很严重的肺病,路开看爷爷咳嗽的厉害,就主动跟爷爷学做饭,而且早晨做好饭后,叫起爷爷吃。多么懂事的孩子,一边上学,一边承担了做饭的任务,没有一点怨言,他才9岁啊,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整天被爸爸妈妈的爱包围这,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还时不时抱怨饭不可口,衣服不漂亮。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幸福,享受着这么多的爱,确不懂得感恩和回报。
情节三:路开被爸爸接走了,去城里上学。他原本以为可以带上他的伙伴“小胆儿”,可是客车上有规定,不准带宠物。当车开动了,开开隔着玻璃拼命的哭喊,“小胆儿,快跑,我在前面等你„„”。一边是开开的哭喊声,一边是“小胆儿”拼命奔跑的身影,让人感受到是两个老朋友在分别。这种感情,已经超越了人和动物的界限,让我们感到了友情的真挚和宝贵。
总之,这个故事给了我太多心灵上的震撼与启迪,让我体会到了留守儿童心灵的孤独与渴望,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坚强!同时也让我深刻地反省自己对生活和学习的消极认识,反省自己不懂得爱与感恩,让我用更好的心态和面貌去面对生活。
第四篇:蒋筑英—观后感
《蒋筑英》观后感
作为一名入所的新职工,在人事处的组织下很荣幸观看了《蒋筑英》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深深的被蒋筑英同志的事迹和所体现出的精神所感动。
在新中国的建设之初,尤其是我国的光学事业尚处在起步阶段,蒋筑英作为一名优秀的毕业大学生,毕业之后毅然的选择了长春光机所,选择了祖国的科研事业,投身于科技报国的行列之中。虽然我和他处在一个不同的年代。但是从电影中反映出他的真实事迹尤其令我感动。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令我体会颇深。早年的求学精神
蒋筑英在他还很年幼的时候,父亲由于被错判而入狱。作为家里的长子承担了家里的全部重担,但是他并没有忽略学习。在艰苦的条件下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大学期间,一边打工挣钱,要供自己生活、学习的费用;而且还要照顾家里。骑着自行车不断的往返图书馆的求学精神着实令人敬佩。这正是我们现代的学生所缺少的刻苦拼搏、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想想当今我们处在一个家庭和社会为我们创造的一个多么优越的环境下,很多大学生不珍惜,挥霍时间。没有在这个优越的环境中好好学习、好好的锻炼自己。最后一事无成。有的没找到工作、有的在工作中也不会什么。如果我们以蒋筑英那样的精神来要求我们自己,怎会如此。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当代大学生必须应该学下的榜样。
在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深刻的反思了自己的求学时代。与蒋筑英同志有着深深的差距。浪费了求学时代一部分美好的时光。没有好好珍惜,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识的海洋里。当然一切没有如果。如今步入了工作岗位,正是弥补的一个机会。又一个学习的新的起点。要以蒋筑英同志为榜样。在工作中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不断的丰富充实自己。工作的认真负责,知识的实事求是
在工作中蒋筑英同志,身先士卒、夜以继日的忙。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和家庭。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一个接一个的会议,忙不完的实验。连续的出差开会。为了我们国家的权利与外国人据理力争。做到了他一切能做到的。他带着一颗科技富国的心全身心的投入到祖
国的光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也正是这样的勤奋无形中拖垮了他的身体。
其次对于知识的实事求是。影片中他的学生未经他的同意就擅自署了他的名字发表文章。为此他勃然大怒。严令他的学生发表声明更正。对知识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切不能作假。联想当代的学术造假、学历伪造。蒋筑英是何等的高尚。治学严谨、实事求是才是我们科学工作者最应该具有的。这样科研水平才能提高,才会有创新。我国的科技事业才能发展。
3乐于助人、打抱不平的道德品质 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这种见义勇为、打抱不平的精神更应该被提倡,尤其是我们这些知识分子,更应该具备这样的品德。因为我们是受过多年高等教育的人,多少年传承下来的道德品质。在影片中,蒋筑英同志在等公交车的时候,大家都往上前抢着上车,一位妇女抱个小孩却上不去,这个时候蒋筑英同志去和售票员说理让妇女带个小孩先上去,可那个售票员态度蛮横不讲理。此刻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比。最后蒋筑英把他们一直送到了车站。当代我们各个城市的人群都是拥挤着上公交车。谦让都被丢到了脑后。更别提看到不平的事上去打抱不平了。而且他在出差患病急需马上手术的时候,还把立刻手术的机会让给了国际友人,这又是何等的精神。令我们敬仰。
作为我们青年人,更应当从中学习这种精神,谦虚礼让,打抱不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到这一点。那我们这个社会会何等的和谐和美好。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是多么的舒适、温馨。无比坚定的爱国之心,父子之情 记得在影片中,蒋筑英和他的学生的一段对话。他的学生因为国外的科研条件比较好,准备出国去发展。在蒋筑英马上要去出差的时候,跟他的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关于日本留学生的话。他说:日本的留学生在国外学成之后,准备回来报效祖国,可是国外的人不让回来,并且回来不让带走任何的资料。当时就有学生剖腹自杀,然后把有价值的资料放在肚子里回国去。虽然这不是他经历的,但是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深深的体会到蒋筑英当年一心要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的决心。这当然在他的工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身为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所敬佩,为之所打动。
当今我们国家正处在告诉发展的时代,需要的是高科技的人才。对于我们这些热血青年,更应该立志报效祖国,学位所用。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在蒋筑英早年,父亲错判入狱,没有照顾到他。而且在工作中也由于父亲的背景没有入党。对于这些蒋筑英没有埋怨。虽然影片中没有过多的描绘,但是我们可以体会到蒋筑英的孝心,他们爷俩深厚的父子之情。中国是一个讲究孝道的国家,首先要做到孝顺,我们才能干好其他的事情。
蒋筑英同志作为知识分子的楷模,英年早逝。我们深深的为之叹息。在观看影片结束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留下了泪水。真是内心的为他的事迹所打动。他的精神深深的印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时刻激励我们做为祖国的科研工作者,作为我们长光人应该具有的精神品质。
如今,作为刚入所的新职工,这种精神传到我们这,我们一定要做一名合格的接力手。以蒋筑英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在工作、生活中的优良品质。怀揣一颗爱国之心,为祖国的科研事业添砖加瓦,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奉献出我们无悔的青春。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观后感
观《三街通天河》有感
三四街小学
星期五下午老师让我们观看了鹿泉非物质文明遗产,其中“鹿泉三街通天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街通天河”表演是一种介于舞蹈与武术之间的民众表演形式,它起源于清朝初期,距今有300余年的历史。
它表演取材于中国神话小说《西游记》中通天河的故事,唐僧师徒几个取经路过通天河,唐僧被通天河的鱼精所擒,师徒三人与水怪斗智斗勇。其中猪八戒好色喜功,被水怪中的海蚌变成的美女所迷,被夹住嘴巴,经师徒奋力相救才得以脱险。师徒几人施展功夫,尽情打斗,最终取得了胜利。它的演员服饰装扮、动作表演等方面吸取了我国传统戏剧的精华,是对戏剧文化的发扬和传承。“鹿泉三街通天河”对活跃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扬传统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观看之后,我对鹿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深刻的了解,更加体会到了弘扬鹿泉文化的重要,我们后人要继承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