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进场检
一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进场检(试)验报告
1砂、石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外加剂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掺合料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防水材料合格证及检验报告,隔热保温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建筑外墙涂料及外墙腻子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等。每个单位工程均应将所有材料进行汇总,并按附录C表C.0.6的规定填写单位工程材料用料汇总表。
2钢材进场后的抽样检验的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以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为一批。给批重量不大于60t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
第二篇:材料出厂质量证明及进场检.doc内容.
材料出厂质量证明及进场检(试 验报告
1.出厂合格证。各种材料出厂合格证,主要包括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建筑工程 所使用的工程材料,均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检验报告、试验报告、产 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保证书等。质量证明文件应反映工程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性能指标等,并与实 际进场材料相符。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材料如保温材料,应提供省级节能管理部门的有关证明。
2.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测试报告 的复印件与原件内容一致,应接类别、规格、品种、型号分别 整理,使用合格证或复印件贴条按进场顺序贴好,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 签字和时间。
3.进场检(试 验报告。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器具设备应进行现场验 收,有进场检验记录。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材料,应接相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相关规定,进行复试 见证取样,有相应试(检 验报告。
4.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材料,需要代换且改变设计要求时,应有设计单位签署的认可文件。
5.凡使用的新材料、新工艺, 应由具备鉴定资格的单位或部门出具鉴定证书, 同时具有产品质量标准 和试验要求,使用前应按其质量标准和试验要求进行试验或检验。新材料、新工艺还应提供安装、维修、使用和工艺标准等相关技术文件,并报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6.供应单位或加工单位负责收集、整理和保存所供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 施工单位则需收集、整理 和保存供应单位或加工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后进行的检(试 验报告。各单位应对各自范围内工 程资料的汇集、整理结果负责,并保证工程资料的可追溯性。
(1水泥:水泥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包括温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内容。水泥生产单位应 在水泥出厂 7d 内提供除 28d 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水泥 28d 强度结果应在水泥发出日起 32d 内补报。水泥进场应对安定性进行复试。
用于承重结构的水泥;部位有强度等级要求的水泥;水泥出厂超过 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 和进口水泥以及存放条件不当影响质量的水泥,在使用前按规范规定必须进行复试,有试验报告。承重结 构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用水泥应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
(2轻骨料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接规定复试,有复试报告。
(3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含预制构配件 进场后,应由监理(建设 单位会同施工单位对进场材料进 行检查验收,填写《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主要检验内容包括: 1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是否齐全。
2实际材料数量、规格和型号等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计划要求。3外观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4按规定须抽检的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否及时抽检等。
5按规定应进场复试的工程材料,必须在进场检查验收合格后取样复试。6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含预制构配件 生产单位应保存各种原材料的合格证、复试报告以及构件的 性能试验报告等材料,并应保证各种资料的可追溯性。
7建筑外窗除有三性试验(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透性能 检测报告外, 还应有传热系数 检验报告。
8有隔声、隔热、防水阻燃、防水防潮和防腐等特殊要求的材料应有相应的性能检测报告。
9当规范或合同约定应对材料做见证检测,或对材料质量产生异议时,应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并有 检测报告。
(4幕墙工程。幕墙工程材料主要包括玻璃、石材、金属板、铝合金型材、钢材、胶粘剂及密封材料、五金件及配件、连接件和涂料等。
1主要材料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商检证明等。接规定应复试的幕墙材料 必须有复试报告。
2幕墙应除有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及平面变形检测报告外,还应有传热系数检 验报告。硅酮结构胶应有国家指定检测机构出具的相容性和剥离粘结性检测报告。
3玻璃、石材和金属板应有由相应资质检测机构出具的性能检测报告。安全玻璃必须有强制性标志且提供证书复印件、安全性能检刷报告,井投有关规定取样复试。
4铝合金型材应检测涂膜厚度。防火材料应有由相应资质等级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第三篇:材料出厂质量证明及进场检.doc内容
材料出厂质量证明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1.出厂合格证。各种材料出厂合格证,主要包括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建筑工程所使用的工程材料,均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检验报告、试验报告、产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保证书等)。质量证明文件应反映工程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性能指标等,并与实际进场材料相符。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材料如保温材料,应提供省级节能管理部门的有关证明。
2.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测试报告)的复印件与原件内容一致,应接类别、规格、品种、型号分别整理,使用合格证或复印件贴条按进场顺序贴好,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和时间。
3.进场检(试)验报告。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器具设备应进行现场验收,有进场检验记录。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材料,应接相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相关规定,进行复试见证取样,有相应试(检)验报告。
4.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材料,需要代换且改变设计要求时,应有设计单位签署的认可文件。
5.凡使用的新材料、新工艺,应由具备鉴定资格的单位或部门出具鉴定证书,同时具有产品质量标准和试验要求,使用前应按其质量标准和试验要求进行试验或检验。新材料、新工艺还应提供安装、维修、使用和工艺标准等相关技术文件,并报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6.供应单位或加工单位负责收集、整理和保存所供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施工单位则需收集、整理和保存供应单位或加工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后进行的检(试)验报告。各单位应对各自范围内工程资料的汇集、整理结果负责,并保证工程资料的可追溯性。
(1)水泥:水泥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包括温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内容。水泥生产单位应在水泥出厂 7d 内提供除28d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水泥28d强度结果应在水泥发出日起32d内补报。水泥进场应对安定性进行复试。
用于承重结构的水泥;部位有强度等级要求的水泥;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和进口水泥以及存放条件不当影响质量的水泥,在使用前按规范规定必须进行复试,有试验报告。承重结构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用水泥应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
(2)轻骨料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接规定复试,有复试报告。
(3)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含预制构配件)进场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会同施工单位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填写《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主要检验内容包括:
1)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是否齐全。
2)实际材料数量、规格和型号等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计划要求。
3)外观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4)按规定须抽检的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否及时抽检等。
5)按规定应进场复试的工程材料,必须在进场检查验收合格后取样复试。
6)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含预制构配件)生产单位应保存各种原材料的合格证、复试报告以及构件的性能试验报告等材料,并应保证各种资料的可追溯性。
7)建筑外窗除有三性试验(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透性能)检测报告外,还应有传热系数检验报告。
8)有隔声、隔热、防水阻燃、防水防潮和防腐等特殊要求的材料应有相应的性能检测报告。
9)当规范或合同约定应对材料做见证检测,或对材料质量产生异议时,应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并有检测报告。
(4)幕墙工程。幕墙工程材料主要包括玻璃、石材、金属板、铝合金型材、钢材、胶粘剂及密封材料、五金件及配件、连接件和涂料等。
1)主要材料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商检证明等。接规定应复试的幕墙材料必须有复试报告。
2)幕墙应除有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及平面变形检测报告外,还应有传热系数检验报告。硅酮结构胶应有国家指定检测机构出具的相容性和剥离粘结性检测报告。
3)玻璃、石材和金属板应有由相应资质检测机构出具的性能检测报告。
安全玻璃必须有强制性标志且提供证书复印件、安全性能检刷报告,井投有关规定取样复试。
4)铝合金型材应检测涂膜厚度。
5)防火材料应有由相应资质等级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第四篇:钢材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钢材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Ⅰ 基本要求和内容
(1)凡结构设计施工图所配各种受力钢筋应有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单,出厂合格证备注栏中应由施工单位注明单位工程名称、使用部位和进场数量。
(2)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并做出鉴定处理结论。
(3)使用进口钢筋应有商检证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进场后应严格遵守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进行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检验,其各项指标符合国产相应级别钢筋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后,方可根据其应用范围用于工程。当进口钢筋的国别及强度级别不明时,可根据检验结果确定钢筋级别,但不应用在主要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
(4)冷拉钢筋、冷拔钢筋、冷轧扭钢筋、冷轧带肋钢筋除应有母材的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外,还应有冷拉、冷拔、冷轧后的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
(5)预应力砼工程所用的热处理钢筋、钢绞线、碳素钢丝、冷拔钢丝等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其技术性能和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6)无粘结预应力筋(系指带有专用防腐油脂涂料层和外包层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现场抽样检验的力学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JG3006的要求。防腐润滑脂应提供合格证,其有关指标必须符合《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3007标准的规定。
(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应按批抽样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其指标应符合标准后方可用于工程。无合格证时,应按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检验。预应力筋用锚具系统的质量检验和合格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
(8)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应按批抽样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其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 3013后方可用于工程。
(9)钢材检验报告应根据有关规定按质控(建)表4.1.3.1-1~12格式内容填写,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10)钢材进场后的抽样检验的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余热处理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以同一牌号、同一规格不大于60t为一批。
2)钢结构工程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以同一牌号、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材不大于60t为一批。
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及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以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不大于60t为一批。
4)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以同一钢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生产的钢绞线、钢丝束不大于30t为一批。
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以同一类产品、同一批原材料、用同一种工艺一次投料生产不超过1000套组为一验收批。外观检查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硬度检验抽取5%,且不少于5套。静载锚固能力检验抽取3套试件的锚具、夹具或连接器。
6)冷轧带肋钢筋以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外形、同一生产工艺和交货状态的钢筋为一验收批,每批不大于60t。取样数量:弯曲试验每批2个,拉伸试验每盘1个。
7)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每批抽检9件圆管试样(12件扁管试样)。8)其它建筑用钢材按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进行组批。
(11)钢材力学性能检验时,如某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应根据不同种类钢材的抽样方法从同批钢材中再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该项目的检验,如仍不合格,则该批钢材即为不合格,不得用于工程,不合格品的钢材必须有处理情况说明,并应归档备查。
(1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纵向受力钢筋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Ⅱ 核查办法
(1)按照单位工程结构设计、变更设计文件和单位工程材料用料汇总表(质控(建)表4.1.3.10),核查钢材出厂合格证(商检证)与进场检验报告是否一致,有否按批取样,取样所代表的批量之和是否与实际用量相符。
(2)核查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是否按批取样检验,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规范和规程要求。
(3)核查合格证、检验报告中各项技术数据、信息量是否符合标准规定,检验方法及计算结论是否正确,检验项目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先检验后使用,先鉴定后隐蔽的原则。
(4)核查钢筋代换使用是否有设计签证。Ⅲ 核定原则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
(1)承重构件的受力钢筋(含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无出厂合格证或进场检验报告。
(2)应见证的钢材检验未按规定见证取样送检;见证取样送检的材料种类、数量与规定不符。
(3)当钢材的品种、规格与设计文件不一致时,无钢材代换设计签证书。(4)钢材力学性能检验项目不齐全、力学性能指标不合格,且未按规定进行复验。
(5)进口钢材技术指标经检验不符合国产相应级别的钢材技术标准,又未作技术鉴定。
第五篇:水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水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Ⅰ 基本要求和内容
(1)凡建设工程用的水泥均应按厂别、品种提供水泥出厂合格证,合格证备注栏中由施工单位填明单位工程名称及使用部位、进场数量,散装水泥还应提供出厂卡片。
(2)水泥进场使用前必须进行强度、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检验。
(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并提供水泥检验报告单:
1)水泥出厂时间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 2)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
3)水泥因运输或存放条件不良,有受潮结块等异常现象; 4)使用进口水泥;
5)设计中有特殊要求的水泥。
(4)水泥检验应按批进行,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水泥抽样不少于一次,散装水泥取样必须在散装车上,以一辆次为一取样点,每点取样不少于1kg,累积留样不得少于12kg,袋装水泥可以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5)水泥检验报告按质控(建)表4.1.3.2填写,并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之前提供,检验结论要明确。
(6)当水泥质量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中的初凝时间或安定性指标不符合有关标准时均为废品,不得用于工程。终凝时间、细度不符合标准规定或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规定的指标时为不合格品,不合格品经鉴定可由企业技术负责人签章处理。
(7)钢筋砼结构、预应力砼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8)进口水泥除须按国产水泥检验标准做检验外尚应对水泥有害成分含量(氧化镁、三氧化硫)做检验符合规范标准要求后方可使用。
(9)特种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低热水泥、膨胀水泥)也应提供合格证或按(2)条的要求提供检验报告,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10)水泥检验报告上注明的水泥品种、出厂日期、强度等级、出厂编号等应与水泥合格证相一致。Ⅱ 核查办法
(1)核查水泥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的项目(如水泥品种、各项技术性能、编号、出厂日期等)是否填写齐全,检验项目是否完整,数据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2)对照单位工程材料用料汇总表(质控(建)4.1.3.10),核对水泥出厂合格证与进场检验报告、砼配合比试配报告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厂别、编号是否一致;核对出厂日期和实际使用的日期是否超期而未做抽样检验;各批量水泥之和是否与单位工程的需用量基本一致。Ⅲ 核定原则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1)无水泥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2)应见证的水泥检验未按规定见证取样送检;见证取样送检的材料种类、数量与规定不符。(3)使用本节Ⅰ(3)条所列情况的各种水泥,未提供水泥检验报告。
(4)主要的检验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缺项或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
(5)实际使用的水泥与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上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厂家不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