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撰写述职报告
怎样撰写述职报告
夏洪艳
述职报告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干部或者专业人员为接受考核,就自己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进行自我回顾和评估而写成的,向主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或本单位的职工群众,实事求是地陈述自己在一定时期内,执行岗位职责的实绩、问题和设想的书面报告。它是总结报告的一种特殊形式。
考核干部,离不开述职报告。因为述职报告是组织人事部门和领导了解和考察干部的重要途径。通过干部定期或不定期地撰写述职报告,能较全面、细致地掌握所属干部在任职期间内的“德、能、勤、绩、廉”五方面的情况。预测干部今后发展潜力,克服凭主观经验和片面印象评定干部的做法,做到用人心中有“数”,减少失误,有助于实现干部工作的制度化和科学化。广大干部通过述职报告可以对干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生理素质的考察和评价,也通过述职特别是述职报告的写作,不仅可以提高其政治、业务水平,激励其忠于职守、奋发进取的精神;也可以督促其克服缺点、改进作风、限制并纠正其不良行为,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以做好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述职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署名、正文和日期四部分。写好述职报告,要在了解其作用的基础上,掌握其结构,特别是写好其正文的主体部分。述职报告正文的主体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而业绩部分又是重点中的关键。把握住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有利于突出重点和关键。因此,写述职报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态度要端正。述职本身是对述职者本人素质的考验、考察。它既是述职者展示自我、求得认可的主要手段,也是其回顾过去、开拓未来的重要桥梁。所以,要严肃认真地撰写述职报告,不可轻率马虎;要端正态度,诚恳热情;要恰如其分地展示成绩,直截了当地公开缺点,不可掩盖。这既反映述职者的基本品质,也关系着述职者形象的树立及今后工作的成败。
要真实。述职报告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用事实说话,以典型的事例、具体数字来证明,只有真实的述职报告,才有利于领导和群众对干部的考核。述职者要正确估价自己的业绩,实事求是地写明自己工作的成果、业绩,切忌凭空捏造、言过其实,将别人的业绩统统列入自己的功劳簿上。
要严谨。述职报告的重点要突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包括工作成绩、经验教训、看法和建议等实质性内容,表述时要围绕主题,语言一定要严谨。作为上呈下达的述职报告,一般要让群众听起来贴切,领导看起来满意。行文中,文字要朴实、巧妙,措辞要严谨;必要时,应运用公关手段来缩短自己与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一个目中无人、夸夸其谈的干部,是领导和群众都不会满意的。要深刻、创新。述职报告要求述职者本人针对自己的任务和对任务的数量、质量、时限的要求进行写作。因此,述职报告不仅对述职者全面考核,对其他人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激励。这样,述职报告就不能停止在肤浅的表面问题上,而是要有一定的深度、一定的理性剖析和恰如其分的评判,即总结提炼出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认识来。要根据自己的工作业绩与特点充分展示自己的基础上,总结出新鲜经验,写出一些新意,做到有所突破,这也是衡量述职者是否具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总之,在撰写述职报告时要抓住“德、能、勤、绩、廉”这五个重点,突出业绩这个关键,运用公关语言的技巧,写好述职报告,并非难事。
第二篇:怎样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怎样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三、统计分析报告的分类
统计分析报告的应用是很广泛的。由于它主要是报告社会经济情况的一种文体,因而属于应用文范畴。统计分析报告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种类,有许多种。
(一)按统计领域分,可分为工业、农业、商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财政、金融、政法、人民生活、国民经济综合、核算等统计分析报告。
(二)按写作对象的层次划分,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统计分析报告。对于微观、中观、宏观的划分,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讲,基层企事业单位、村、家庭及个人,属于社会经济的“细胞”,可视为“微观”;乡镇、县一级可视为“中观”;而地(市)及地(市)以上的地区和部门,由于地域较广,社会经济门类比较复杂,需要较多地注意平衡关系,可视为“宏观”。
(三)按内容范围分,可分为综合与专题统计分析报告。综合统计分析报告,是研究和反映一个地区、部门或单位的全面情况的分析报告。这种分析报告,一般是定期的。所谓综合;既包括各方面的意思,也包含着综合方法的意思。专题统计分析报告,是研究和反映某一方面或某个专门问题的分析报告。专题统计分析报告有定期的,也有不定期的,而以不定期的较多。
(四)按照时间长度分,可分为定期与不定期的统计分析报告。定期统计分析报告,一般是利用当年的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统计资料来定期研究和反映社会经济情况。根据期限不同,定期统计分析报告又可分为日、周、旬、半月、月度、季度、上半年、等统计分析报告。不定期的统计分析报告,主要是用于研究和反映不需要经常性定期调查的社会经济情况。
(五)按写作类型分,可分为说明型、快报型、计划型、总结型、公报型、调查型、分析型、研究型、预测型、资料型、信息型、微型、综合型、文学型、系列型等十五种类型的统计分析报告。
四、统计分析报告的类型
1.说明型
这是对统计报表进行说明的统计分析报告,亦称为“文字说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报表说明。这种说明,主要是对报表的数据作文字的补充叙述,配合报
表进一步反映社会经济情况。这种补充叙述主要是针对报表中某些变化较大的统计数字,这也可以帮助本单位领导审查报表,以保证数字的质量。这是说明型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作用。
严格地说,这种说明型统计分析报告。因为它只是附属统计报表,而不能独立成篇,也无完整的文章形式。但由于它也具备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统计分析报告的雏形。
写这种说明型统计分析报告,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文字说明的情况要与统计报表的情况有关,与报表元关的内容不应写进文字中。
(2)写文字说明时,既可以对整个报表做综合说明,也可以只对报表中的某些统计数字加以说明。
(3)在写文字说明时,可作出简要的分析,但不宜论述过多。如需要深入研究,应另写专题分析。
(4)说明型统计分析报告没有标题,也一般没有开头和结尾。文中的各个段落,各有其独立的内容,结构呈并列式。最好用“一、二、三、四……”来分段叙述,使说明更有条理、更清晰。
(5)文字要简明,直截了当。全篇文字一般为五六百字,多者为一千字左右。
2.快报型
这是一种期限短、反映快的统计分析报告。一般按日、周、旬、半月写作的定期统计分析报告。快报型统计分析报告的突出特点,是一个快字。按日写作的统计分析报告,常在第二天上午上班不久就要递交主管领导。以此类推。由于这种快的特点,快报型统计分析报告,常用于反映生产进度、工程进度等,便于领导了解情况,对生产和工作进行及时指导,所以快报型统计分析报告在企业用的比较普遍。
快报型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特点:
(l)统计指标要少而精。因为它是一种简要的统计分析报告,指标项目要少,但要有代表性,能反映各个主要方面的数量情况。
(2)要有连续性。为了观察进度的连续变化和便于对比,分析报告中的指标项目要相对稳定。
(3)标题要基本固定。例如:《我厂一月上旬生产情况简析》、《我厂一月
中旬生产情况简析》。
(4)结构多是简要式。通常全文分两部分:前面列出反映情况的主要数字,接着写文字情况。
(5)在文字上,要简明扼要,全篇文字在一千字以下,日分析报告,二三百字亦可。
3.计划型
这是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按月、季、半年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定期统计分析报告,都属于这种计划型。
计划型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要点:
(1)检查计划是文章的中心。不但有实际数、计划数,而且要有计划完成相对数。
(2)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的进行数字对比,而是通过分析,找出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保证计划的顺利完成。
(3)统计指标要相对稳定。在同一个计划期内,统计指标与计划指标的项目要一致,并相对稳定,以便进行对比检查。
(4)标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比较固定,例如:《我厂四月份计划执行情况》、《我厂五月份计划执行情况》。另一种是可以变化,以突出某些特点
第三篇:怎样撰写读书报告
怎样撰写读书报告
所谓读书报告就是报告读书的心得和收获的一种应用文体。读书报告的写作以认真读书为前提和基础,只有在认真读书、把握原著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之后,才能写出好的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的基本结构:
一、标题
主要有两种形式:
1.单标题。由所读书籍或篇目名称+文种构成。如:“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邓小平南巡谈话读书心得”。
2.双标题。由正题和副题构成。正题揭示主题,副题起补充交代作用,由所读书籍或篇目名称构成。如:
“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二、署名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以题注形式标注。即在标题之下签署作者(学生)的专业、年级、学号和姓名。这种形式与论文署名方式相同。另一种是以落款方式签署,这与书信体的落款相同。
三、正文
读书报告的正文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概述所读书籍或篇目的基本情况和基本内容。这部分一般又由三方面内容构成:
第一,简介所读书籍的出版社、出版年。如果是以教材形式出现,还应介绍主编。如果是读其中的一篇文章,同时还要交代所在具体页码位置。如:
所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出自王令金等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及导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176——225页。
第二,交代所读书籍或篇目的写作背景和写作原因。
第三,简要介绍所读书籍或篇目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框架结构。如《共产党宣言》共分四章,各章的中心内容主要是„„。
以上三个部分内容,可能第二部分学生写起来有一些困难,可以不涉及,但是第一和第三部分不可缺少。
读书报告第一板块的写作文风是客观叙述,不写作者的主观评价,即“述而不评”。这部分内容从篇幅上看,不超过全文的三分之一。
读书报告正文的第二部分,评价所读书籍或篇目的理论价值和意义,重点写出作者的读书心得、体会和收获。这部分内容根据需要可以列小标题形式分别阐述。该部分内容从篇幅看一般应超过全文的三分之二。
这部分的写作文风是夹叙夹议,述评结合。
应该注意:学生在评议时,表达要适当,措辞要得体,要言之有物,不能空洞,大话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整篇读书报告的文风以平实为主,不能运用大量的太华丽的语言进行空洞的描写。
关于读后感的写法
随着“教师读书工程”的深入开展,“读后感”作为读书活动的深化与延伸,越来越频繁的成为广大教师的写作形式。当前教师读书和写作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但是高质量的读后感比较少见,究其原因,许多老师还不十分了解读后感的文体特点与写作方法。要写好读后感,应该了解和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它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等等。
2、写作读后感的一般步骤
①在读完有关作品后,先确定自己所要抒发的“感”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对作品的相关内容进行引述,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对所引用的内容进行分析、评述和充分地挖掘,引出自己所要抒发的感想和体会,亮出观点。
②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或巧妙设喻、或正反对比,对自己的“感”点进行分析、论证,证明其正确性和合理性,为读者所接受和认同,使自己的观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③注意联系实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联系原阅读材料,用原材料中的内容证明自己的观点;二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生活实际,还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谈出你的“所感所想”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④最后照应开头,再次用原阅读内容中的情节或语言对文章进行“点缀”,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并发出号召或者倡议。
3、写作读后感应注意的问题
读后感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也不同于思想评论,更不同于作品评论(书评)。读后感是“借题发挥”,是在读后的基础上阐发的感想,必须从作品的某一方面受到感触、得到启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展开的议论。这种议论是由作品引出,但重点不在作品之中而在作品之外。所以写作时必须.在具体写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处理好“读”和“感”的关系,做到“读”“感”结合。
“读”是基础,“感”是延伸(结果),“感”从“读”中来。所以首先要读懂原作,理清文章思路,正确理解原作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所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有读懂原作,才能真有所“感”。万不可在对原作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随便发表感想。
②处理好“思”和“感”的关系,做到由“思”到“感”。
“思”,即认真分析、深入思考。“思”是“感”的酝酿过程,是“感”的深化手段,有了“思”,才有可能使“感”既紧扣原作,又能联系现实,做到观点明确、深刻感人。所以,写读后感除了“读”以外,一定要作思考,即从原文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所历所见的、与书中相近相似或者相反相对的人和事,阐明自已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已的感想抒发出来,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只有“思”得深入,才能“感”得深刻,不至于天马行空、任意发挥。
③“感”要凸显重点,切忌面面俱到。
读后感(或读书随笔)的重点应落在“感”上。“感”必须写得集中。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它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要“感”得太多、太杂。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诸多的感想和体会加以分析提炼,从中选择确有话可说的一点(或者几点)来写,尽量避免东扯西拉、泛泛而谈、中心散乱的弊病。
④“感”要真实独到,要具有超越性。
读后感中的“感”不是矫揉造作地拼凑所谓的“感受”。一是要避免公式化的写作,即上半篇介绍文章内容,下半篇对照自己联系实际来个自我批评,最后再来写上几句空洞的保证。二是要避免用大量的篇幅复述或引用原作原句,而忽视了对“感想”的抒发,将读后感写成了“内容介绍”。三是要有独到的见解,将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有价值的原作的内核挖掘、阐述出来。四是要具有超越性,即所谓源于文本、超越文本,甚至超越自我。
⑤“感”的表现手法要自然。
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⑥“感”的表现形式要规范。
读后感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来阐发所感的,即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对原作内容和价值的理解与把握,使原作的观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即根据自已的研究和理解阐明较难理解的原作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作品的思想价值,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另外,读后感最好不要直接以“×××读后感”、“读×××有感”等形式命题,应根据自己所感的主题来命题,为了点明文章体裁,可加以“×××读后感”、“读×××有感”等副标题。
关于读后感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
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
第四篇:怎样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众所周知,统计分析写作是为了制作统计分析文章。在统计部门,统计分析文章则称为统计分析报告。那么,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是什么呢?
1、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和特点
1.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
统计分析报告是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大量统计数据来反映、研究和分析社会经济活动的现状、成因、本质和规律,并做出结论,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一种统计应用文体。
对统计分析报告概念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统计分析是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写好统计分析报告,必须首先做好统计分析。
(二)统计分析报告要遵循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是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等。
(三)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特色是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无论是通过研究去认识事物,或通过反映去表现事物,都是要运用统计数据。统计部门这一巨大的“数据库”为统计分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写统计分析报告就应充分运用这个资料源,而且要用好、用活。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这是统计分析报告与其他文体最明显的区别。可以说,没有统计数字的运用,就不成其为统计分析报告。
(四)作为一种文体,统计分析报告
既要遵循一般文章写作的普遍规律和要求,同时,在写作格式、写作方法、数据运用等方面也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2.统计分析报告的特点
(一)运用一整套统计特有的科学分析方法(如对比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统计推断等),结合统计指标体系,全面、深刻地研究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
(二)运用数字语言(包括运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来描述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情况,让统计数字来说话,通过确凿、详实的数字和简练、生动的文字进行说明和分析。
(三)注重定量分析。利用统计部门的优势,从数量方面来表现事物的规模、水平、构成、速度、质量、效益等情况,并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
(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五)注重准确性和时效性。准确是统计分析报告乃至整个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分析报告的准确性除了数字准确,不能有丝毫差错,情况真实,不能有虚假之外,还要求论述有理,不能违反逻辑;观点正确,不能出现谬误;建议可行,不能脱离实际。
统计分析报告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失去了时效性,也就失去了实用性,统计分析报告写得再好,也成了无效劳动。要保证统计分析报告的时效性,统计人员要有“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的敏感,要有争分夺秒的时间观念,要有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争取“雪中送炭”,避免“雨后送伞”,把统计分析报告提供在领导决策之前和社会各界需要之时。
(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它不但包含了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进行分析研究,能进行预测,能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能提出有益于今后工作的措施和建议,从而直接满足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在了解形势、制定政策、编制计划,经营管理、检查监督、总结评比、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实际需要。
第五篇:怎样撰写中期报告
怎样写课题中期报告
一、什么是课题中期报告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是在课题研究某一阶段结束后,对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科研课题的执行人在科研过程中向科研主管部门汇报课题研究工作进度的情况及阶段性成果的书面材料。也是课题中期评估的主要材料。
规范、合格的课题中期研究报告,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怎样;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着重讲清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主要过程,中途研究进行了哪些调整;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二、课题中期报告的功能 课题中期报告的主要功能有:
①课题执行人总结前一段研究工作的成绩和经验;
②向主管部门和协作单位通报信息,以便检查研究进度,安排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三、课题中期报告的结构
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阶段研究报告,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课题的提出;
2、课题研究的目标;
3、课题研究的内容;
4、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5、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6、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7、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四、课题中期报告各部分的具体要求
从第2-5部分回答 “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的前4个部分,在原课题方案和开题报告中都有要求,内容基本相同。在撰写课题阶段研究报告时,只须作适当修改就可以了,但不能完全照抄。第5-7是重点部分,花费的笔墨较多,需要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重新撰写。下面具体说说各部分的要求:
1、课题的提出
要求用简洁的文字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理由,包括背景意义和现实意义,回答好“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这个问题。
2、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课题目标体现的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是本课题所要最终达到的目的。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陈述的是课题研究的范畴,课题研究的着力点。对研究主要内容的表述应当紧扣研究目标,简明扼要,准确中肯。这两部分内容都与研究成果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课题所确定的目标,最终必须落实到研究成果中去。看一个课题的研究合格与否,能不能通过验收,就看研究成果,所取得的成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 2
研究目标。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的研究结果必须在研究成果中予以体现。
3、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课题研究的方法,指的是该项课题在研究时所采用的教育科研方法。一项课题的研究,往往要采用多种科研方法。比如,采用实验法,同时也可能采用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等。这部分的陈述,一般列出将采用的科研方法,稍加说明就可以了,花费的笔墨不必很多。
“课题研究的步骤”这部分的陈述比较简单。一般将课题研究分成准备、实施研究、总结等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简要陈述做了几项工作,一做什么,二做什么,三做什么,简明扼要,不必详细陈述。
4、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这部分,需要花费较多的笔墨来陈述。要通过回顾、归纳、提炼,具体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具体陈述采取哪些措施、策略,或基本的做法来开展研究。撰写“研究的进展情况”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不要用总结式的语调来撰写,不要将这部分写成经验总结或研究体会。
5、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是整篇课题阶段研究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个课题阶段研究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3
就看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得如何。一般说来,这部分的文字内容所占的篇幅,要占整篇课题阶段研究报告的三分之一以上。
我们课题的成果应该是比较多的:教师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他们的专业成长;学校数学资源网站和教师个人博客建设;教学资源包的开发;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学校个性化的研究成果等等。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内容的表述,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不要只讲实践成果,不讲理论成果。一个课题阶段研究报告的研究成果,应当包括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两个部分。不少的研究报告,是这样陈述研究成果的:我们通过研究,开设了几节公开课观摩课,获得哪一级奖,在刊物上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有多少学生参加什么竞赛获得了那些奖项。或者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获得了哪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哪些提高等等。这些是研究成果,但仅是属于实践成果。一篇课题阶段研究报告,单单这样陈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陈述,别人无法从你们的研究成果中学习到什么,这样的研究成果没有什么借鉴推广价值。也就是说,我不搞课题也能取得这些成果。
具有借鉴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往往体现在理论成果部分。有的人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没有什么理论成果。其实不然。我们所说的理论成果,就是我们通过研究得到的新观点、新认识,或者新的策略、新的教学模式等等。这些,又往往与我们在“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中所确定了的要达到的成果密切联系。
第二,研究成果的陈述不能过于简略。有些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撰写出多篇论文。这些论文,就是课题研究的部分主要成果。在研究报告“研究成果”部分,要将这些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炼、归纳进去。
第三,有关课题的研究经验或研究体会不要在“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来陈述。一般说来,一个研究课题在通过结题验收以后,课题组还需要进行总结。这个总结,就要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谈及研究的体会。而在课题阶段研究报告中,就不要陈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6、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这个部分内容陈述要求比较简单。要求所找的主要问题要准确、中肯。今后的设想主要陈述准备如何开展后续研究,或者如何进行推广性研究等。包括前段应做而没有完成的工作如何补救;课题组面临的疑难困惑如何解决;后段研究思路有何调整;后段主要研究活动怎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