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桥式运动作用
临床生命体征稳定、患者意识清楚就应该尽早开始床上的桥式运动训练,即使患者偏瘫侧躯干和肢体无力,也要通过这种动作来起到诱发、促进作用,很多偏瘫患者早期躯干肌群由于是同侧支配的原因,会有很多肌群功能有保留,可以带动弱势肌群的神经肌肉的募集(扩散原理),同时也能强化健侧肢体的肌力提高(用进废退,防止肌肉萎缩),ADL如放便盆、卫生清洗、穿脱衣裤等也会有很多实用价值,所以只要条件允许,一定要尽早开始“桥式运动”。
桥式运动的作用:
1/提高ADL能力.床上入厕,此时需将便盆放至股下,及便后处理
穿脱裤子
2/防褥疮
3/强化骨盆带+下腰部核心肌群及躯干的稳定性
4/选择性伸髋和脊柱伸展,加强分离运动,提高运动控制,并可从双侧伸髋向交替伸髋过渡
5/重心调整+患腿的床上负重(早期且更安全),在床上使患者达到个阶段肌群的控制协调和平衡
6/促进站立及步行动作, 如没有伸髋动作,步长就会缩短
7/肌力训练, 主要对象为臀大肌和股四头肌
8/属于闭链运动, 作用有:
增加关节中央压力
刺激本体感受比较多
加强肌肉共同收缩,提高关节稳定性
9/防止行走中膝关节于过伸位锁住(具体操作为,单侧桥式,以接近正常步速频率抬起/放下脚,需每次脚完全平放于床面,不允许脚趾踮床)
第二篇:桥式整流电路说课稿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说课稿
杭州电子信息职业学校
徐瑜
一、说教材
(一)本节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整流电路是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是整流电路中的一种,由于其优点明显,实用性强,在大、中、小型各种实际电路中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职高电子专业《电子技术基础》会考考纲中也明确要求学生:熟悉桥式整流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有关参数计算;能根据整流电路要求选择二极管。另外,无论电子专业还是计算机专业,高职专业课考试中也必然出现这方面知识点。由此,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在本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本节课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职高电子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识记VL、V2、IV、IL的关系 能复述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掌握桥式整流电路的连接方法
2、能力目标: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能应用桥式全波整流电路解决简单问题
3、情感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设计新的整流电路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保持学习电子线路课程的热情。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难点:为正半周和负半周分别设计单向通路,(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四)教材处理 本节内容采用陈其纯主编的《电子线路》作为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需对教材加以处理,把单相全波整流电路分成一、变压器中心抽头式单相全波整流电路和本节内容:
二、桥式单相全波整流电路两节课。教材中四个整流二极管的位置判断方法并未涉及,而实际应用中是必须掌握的,因此在本节课中加以补充。教材中电路工作原理的文字讲解使用符号较多,教师应在第一轮讲解工作原理时,中文名称和英文符号始终对应,板书时中文名称和英文符号都列出,便于学生理解消化和课后正确复习。
二、说教法和学法
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桥式整流电路,教给学生科学探索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如下教法:目标分步展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演示的启发式探究法;图文结合法;总结归纳法;练习法和分层教学法。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说:“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与教法相适应,采用 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充分发挥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电子线路》的兴趣。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状况分析: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两种整流电路: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和单相全波整流电路。总体上对整流电路的工作情况和学习方法有所了解。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便于教师在新课中引入、展开、比较、深入。
三、说教学过程(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3 ~ 5 分钟)
放映幻灯第二、三张,复习半波整流电路和全波整流电路。引导学生指出这两个电路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
半波整流电路优点是电路简单,变压器无抽头。缺点是电源利用率低,输出电压脉动大。全波整流电路优点是整流效率高,输出电压波动小。缺点是变压器必须有中心抽头,二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高。
引导学生提出:能否结合两个电路的优点,再做改进呢?设想:用半波整流电路的变压器,把无抽头变压器v2负半周利用起来。
(二)新课教学:(25 ~30 分钟)1.探索新的整流电路
放映幻灯第四张、第五张(共8个动画),引导学生用半波整流电路的变压器设计出新的全波整流电路。
动画展示要解决变压器中随正负半周变化的电流方向和整流后负载中不变的电流方向之间的连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提出正半周、负半周变压器和负载之间用什么样的连接方法。分成4步 :
(1)变压器与负载之间用两组连线连接。(2)在两组连线之间装开关-----自动开关。
(3)用二极管替换开关。
(4)完成整流电路的设计。给出整流电路名称:桥式全波整流电路。
2.熟悉性能掌握原理(实施分层教学)
放映幻灯第六张,学生复述桥式整流电路原理,使一部分还没掌握桥式整流电路原理的学生有再学习的机会。分析负载电阻上电流方向,确认负载电阻上得到的是直流。确认每一个半周整流后都有电流输出,得到全波整流电路。
放映幻灯第七张,用动画将分析过的桥式整流电路(前面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没有画成书上常见的图形)变形,成为标准全波整流电路图。要求学生画标准全波整流电路图。
3.电路参数计算及选择
(6)放映幻灯第八张第九张,对照桥式整流波形,请学生分析VL与V2、IL与V2、RL的关系,识记有关公式。例题讲解,熟悉公式的运用,二极管的选择。
4.桥堆的认识和连接
(7)放映幻灯第十张至第十二张,认识二极管桥堆,练习将桥堆接到电路上。
5.尝试应用新知识创造新设备
(8)放映幻灯第十三张,设计无换向器直流发电机,用新学的知识解决与已有知识相关的问题,使新知识内化,又能使学生对初中学习的知识有新认识。用可以拖动的画面,请学生组装,让同学评价。
(三)总结反馈(10 ~ 15分钟)
1.回顾得到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的过程。[师生互动]
放映幻灯第十四张,由在变压器与负载间接两组连线------两臂摆动的桥------3 4个开关构成的想象中的整流电路-----二极管替换开关-----桥式全波整流电路,落实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
2.电路参数公式巩固[师生互动]
放映幻灯第十五张。请学生复述负载和整流二极管上的电压和电流的公式。
3.课堂反馈和故障分析[学生活动]
放映幻灯第十六张。强调桥式整流电路的连接方法。(文字简单,便于记忆)给出3种不同形式的电路图,(板书)要求根据负载上电流的方向,正确摆放四个整流二极管。以大组为单位,开展拼图竞赛(用接龙的方法让每个学生参与,调动积极性)
如果有学生接错二极管,(极性接反)
提出问题:会导致什么结果。有一个二极管断路,又会导致什么结果? 放映幻灯第十七张。思考题:有一个二极管极性接反、或短路会导致什么结果(增强安全意识)。有一个二极管断路,又会导致什么结果?
(13)放映幻灯第十八至二十一张,用电路形象地得出结果。(可作为机动)
4.作业布置:
[基本原理理解应用]:练习一10、11(必做)[深入理解应用]:练习一12(选做)
实践作业(项目作业):在现实生活中,找出一电路,其中含有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并通过测量参数,看看电路是否正常工作;若出现故障,尝试排除。(选做)
四、说板书与练习设计
(一)板书设计
由于本节课以多媒体课件为主,因此板书可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书写一些关键内容。
(二)练习设计
为了巩固桥式整流电路二极管的连接方法,我设计了3种不同形式的桥式整流电路图,在黑板上画好,接二极管处空出,要求学生根据负载上电流的方向,正确摆放四个整流二极管。(二极管事先用卡片画好,反面粘不干胶)以大组为单位,开展拼图竞赛(用接龙的方法让每个学生参与,调动积极性)。
第三篇:桥的运动(完整版教案)
桥的运动
一、本单元的文章都是科学小品文
第一课的《钱》是一篇小品文,小品文的特点是运用平时散淡、幽默雅谑的文字表现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或者阐发对事物的认识,事情的道理等。
本文《桥的运动》是一片科学小品文,即运用小品文的笔调来表现科学内容、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特点:科学性、思想性、文学性。写作方法:1.以小见大,2.引人入胜,3.形象表达。
所以,本文本质上还是抽象事理说明文
常见的抽象事理说明文有三种:
1、道理说明
即对某些事物、现象、活动的规律或根据、理由、原因等的说明。
2、程序说明
即对某种事情、工作或活动进行的先后次序或顺序的说明。
3、方法说明
(1)应讲清所要解决的问题或所从事活动的意义、价值或重要性,以强调掌握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引起对方法的重视。
(2)要讲清方法的具体步骤和细节,以体现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具体指导意义。
(3)有时可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以供不同条件下的不同使用者进行选择;也可对新旧方法进行对比,以推广某种新方法,提高效率。
(4)为保证实践的效果,有时需要指出使用某种方法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克服、补救的措施。
〈桥的运动》是抽象事理说明文。作者列举了桥的运动的种种形式并分析其运动的原因,说明桥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进而提出桥的运动就是桥的存在形式这一科学论断。语言优美,内容短小精练,析理精深,利用力学和分子物理学原理阐述了桥并不是屹立不动,而是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的道路,只不过是小动、微动不易察觉罢了。
二、作者介绍: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丹徒(今镇江)。桥梁学家、教育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茅以升出生于江苏丹徒县(今镇江)一户书香之家。3岁时接受母亲的启蒙教育,5岁读私塾,7岁入思益学堂(1903年在南京创办的国内第一所新型小学),1905年入江南商业学堂,1911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工程系。同年考入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研究生,1917年获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
茅以升是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躯。于1937年11月,建成了钱塘江大桥,其技术达到当时国际水平。茅以升是我国杰出的科普工作者,他是最早从事科普事业的科学家之一。1950年,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他当选为副主席。他的《没有不能造的桥》一文,在1981年荣获全国新长征科普创作一等奖。
三、本文说明的中心: 本文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物理知识,阐释了桥的运动的种种形式及其原因,说明桥的运动就是桥的存在形式。
本文采取“总——分——总”的整体结构。 第一部分(1):明确提出“桥的小动、微动”分秒不停。 第二部分(2-4):具体说明桥的运动的种种形式及其原因。[文章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5):点明全文的主旨 “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 主体部分层次: 第一层,说明桥的重量、重车疾驰、狂风暴雨、冷热变化、地震等外因作用下的运动形式——“变形”。 第二层,说明桥的运动是在平衡状态中的运动。先指出:“天地间没有固定的东西”,“桥总是在动的平衡状态中的”;然后再从“平衡就是矛盾的统一”的哲学高度说明了桥的平衡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三、本文写作特色: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1、定义说明:
如“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平衡就是矛盾的统一”,用语准确严密,使人一目了然。
2、比喻说明:
用“人坐在板凳上,把板凳坐弯”来比喻说明“车在桥上过,它的重量就使桥身变形”;用人坐板凳时力的传递,来比喻说明车在桥上驶过时的重量传递;用凳子上的重力与泥土的抵抗相平衡来比喻说明桥上的重量终为地下抵抗所平衡的道理。
比喻说明方法,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解说得通俗易懂。
3、引用论证
文章开头引述尾生与女子于桥下约会的故事,说明在一般人看来桥是固定不动的,从而导向本文的说明中心——桥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运动。
文章最后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来总括桥的运动的实质。前者增加了文章的趣味,后者增加了说理信度。
4、列举说明:
列举了桥在重车疾行、气候侵袭、风吹雨打等外力作用下所引起的震动、摆动、扭动、蠕动、移动、推动等运动形式,使我们全面了解了桥的运动形式。
“一座桥不论是在有重车疾驰、狂风猛扑、巨浪急冲或气温骤变的时候,或是在风平浪静、无车无人而只是受本身重量和流水过桥的影响的时候,都有内部分子的运动”
举例说明的作用:能充分说明桥在外因作用下的运动形式,可以使读者对桥的运动有一个具体可感的了解。
第四篇:参与式教学的作用
参与式教学的作用
满丽云
参与式教学法就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方法,其核心就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贯彻教学民主的理念,创造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使教学过程更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本人在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下册)的过程中,有意尝试了参与式教学法,发现其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理念。在过去的数学课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心理需求很少得到应有的关照,师生关系处于一种不够和谐、不够平等的状态。参与式教学法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它需要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要求注意了解学生的愿望和需求,把他们所关注的问题渗透到教学之中,做到突出主题、有的放矢。同时,也要注意师生之间的尊重和感情上的平等。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感和人文素质。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行“灌输”,学生则不管是否理解、接受,是否感兴趣都得死记硬背,按教师要求的格式和程序去学习,去完成作业。参与式教学法在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和自身需求的基础上,广泛调动了学习主体的兴趣,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现行的初中数学课本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这些内容都为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同时新课程力图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这无疑保证了学生乐于参与教学;还有就是教科书中的“读一读”栏目提供了有关的数学史料或背景知识、数学在现实世界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实例、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有关数学知识延伸的介绍等,这些内容的给出又不断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参与式教学法让学生重新恢复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世界,用思考的头脑探究知识。参与式教学法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多种形式的参与式教学,为每位同学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彰显个性的舞台和条件。他们在参与中使自己思想得到交流,心灵获得开启,自信不断增强,为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培养实践能力。参与式教学法作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方法,体现了师生两个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为学生内在潜力和创造力的激发提供了前提条件。不论何种形式的参与,可以说参与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入手,着力打造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出自身创造能力。参与活动还可以延伸到课下,学生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和锻炼他们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在实施参与式教学中,由于参与的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丰富,课堂教学难度大为增加,这就给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不仅在知识上要博学、人格上要高尚、理论功底要丰厚、政治素质要过硬,以实力组织好课堂教学,而且也促使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治学严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同时,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也会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五篇:桥式吊车小车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及MATLAB仿真(附程序)
桥式吊车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及MATLAB仿真(附程序)
简介
桥式起重机是横架于车间、仓库及露天堆场的上方,用来吊运各种物体的机械设备,通常称为“天车”或
“吊车”。它是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和化学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起重机械。实际生产中的桥式吊车(天车)类似,是一个MIMO复杂控制系统。
桥式吊车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桥架驱动系统,车体驱动系统和重物装吊系统。其工作流程为:先将重物起吊至预先设定好的高度,然后吊车运动将重物运到想要放置的位置上方,最后把重物下放到想要放置的位置上。
确定要研究的系统为桥式吊车运动控制系统
桥式吊车系统工作示意图见下图1:
p
M
m
x
z
F
θ
mg
图1
桥式吊车工作示意图
对于如上桥式吊车控制系统,首先做如下假设:
1)
吊车的行走运动仅限于吊车一个自由度,即假设桥架不运动,只有吊车在桥架上行走。
2)
吊车行走时吊装重物的绳索长度不变。
图中,x坐标为水平方向,z坐标为垂直方向。重物的摆动是由吊车与重物的运动产生的,可以根据动力学有关规律建立吊车及重物的运动方程式。
1)
在水平方向,吊车和重物整体受力为F(t),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
2)
在垂直于绳索方向,重物受力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由吊车在行走时吊装重物的绳索长度不变的假设可得出下面两个关系式:
(3)
(4)
式中,为绳索长度。
由(3)可得
(5)
(5)代入(1)得:
(6)
同样由式(4)可得:
(7)
将(5)(7)代入(2)得
(8)
又尽量小,所以有如下近似式:,将(6),(8)线性化可得:
(9)
(10)
由(9)和(10)计算得
(11)
和
(12)
3)
吊车驱动装置的方程式。吊车由电动机驱动,简化的认为电动机是一个时间常数为的一阶惯性环节,即它产生的驱动力F(t)与其控制电压v(t)之间满足方程式:
(13)
其中K为放大系数。
选择系统的输入、输出变量和状态变量
选择5个状态变量分别为:,,;
输入变量为:;
两个输出变量为:。
建立状态空间描述
根据(11)(12)(13)式可得出描述吊车运动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选取适当参数:对一个实际的桥式吊车吊车运动系统,假定具有如下各具体参数:M=1000kg,m=4000kg,l=10m,K=100N/V。将它们代入上面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得:
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用特征值法。在MATLAB中输入以下程序:
eig(A)
ans
=
0
0
0
+
2.2136i
0
2.2136i
系统的5个开环特征值不全位于S左平面上,有4个位于虚轴上,所以系统为临界不稳定。
系统输出仿真波形如下图所示:
判断系统的能控性
使用MATLAB判断系统的能控性,输入以下程序:
A=[0
0
0
0;0
0
-39.2
0
0.001;0
0
0
0;0
0
-4.9
0
0.0001;0
0
0
0
-1];
B=[0;0;0;0;100];
C=[1
0
0
0
0;0
0
0
0];
rct=rank(ctrb(A,B))
rct
=
根据判别系统能控性的定理,该系统的能控性矩阵满秩,所以该系统是能控的。
采用状态反馈进行系统综合因为系统是能控的,所以,可以通过状态反馈来任意配置极点。例如将极点配置在:s1=-0.16-j0.16
s2=-0.16+j0.16
s3,s4,s5=-1。
在MATLAB中输入:
P=[-0.16+0.16i,-0.16-0.16i,-1,-1,-1];
K=acker(A,B,P)
求出状态反馈矩阵K:
K
=
0.52245
4.8327
-1420.7
-137.21
0.0232
在MATLAB中输入
A-B*K
ans
=
0
0
0
0
0
0
-39.2
0
0.001
0
0
0
0
0
0
-4.9
0
0.0001
-52.245
-483.27
1.4207e+005
13721
-3.32
因此综合后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为:
采用MATLAB编写m文件进行仿真。
运行仿真程序,得到仿真曲线如下图:
将极点配置在:s1=-0.2
s2=-0.2
s3,s4,s5=-1。计算出K=[0.40816
5.3061
-1438.1
-119.06
0.024]此时输出y的仿真曲线如下:
将极点配置在:s1=-0.16+0.16i
s2=-0.16-0.16i
s3=-1
s4=-2
s5=-3。计算出K=[3.1347
25.339
-2145.4
553.73
0.0532]此时输出y的仿真曲线如下:
实验结论
通过比较3组不同的极点配置下状态反馈系统的输出响应曲线和原系统的输出响应曲线可以看出,不同的极点配置对系统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只要极点都配置在S左平面,就可以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附录:程序
%*******************************************
%桥是吊车运动控制系统极点配置设计及仿真
2015.12.30
lwd
%*******************************************
%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
A
=
[0,1,0,0,0;0,0,-39.2,0,10^(-3);0,0,0,1,0;0,0,-4.9,0,10^(-4);0,0,0,0,-1]
B
=
[0;0;0;0;100]
C
=
[1,0,0,0,0;0,0,1,0,0]
D
=
[0;0]
%分析系统稳定性
eig(A)
%求A的特征值,通过特征值在S平面分布判断系统稳定性
%系统仿真输出波形
[num,den]
=
ss2tf(A,B,C,D);
sys1
=
tf(num(1,:),den);
sys2
=
tf(num(2,:),den);
figure
step(sys1)
figure
step(sys2)
%判断系统的能控性
rct
=
rank(ctrb(A,B))
obs
=
rank(obsv(A,C))
%如果能空则进行极点配置设计
if
==
rct
%第一次极点配置设计
P
=
[-0.16+0.16*i,-0.16-0.16*i,-1,-1,-1];
K
=
acker(A,B,P)
A1
=
A-B*K
[num,den]
=
ss2tf(A1,B,C,D);
sys1
=
tf(num(1,:),den);
sys2
=
tf(num(2,:),den);
figure
step(sys1)
figure
step(sys2)
%第二次极点配置设计
P
=
[-0.2,-0.2,-1,-1,-1];
K
=
acker(A,B,P)
A1
=
A-B*K
[num,den]
=
ss2tf(A1,B,C,D);
sys1
=
tf(num(1,:),den);
sys2
=
tf(num(2,:),den);
figure
step(sys1)
figure
step(sys2)
%第三次极点配置设计
P
=
[-0.16+0.16*i,-0.16-0.16*i,-1,-2,-3];
K
=
acker(A,B,P)
A1
=
A-B*K
[num,den]
=
ss2tf(A1,B,C,D);
sys1
=
tf(num(1,:),den);
sys2
=
tf(num(2,:),den);
figure
step(sys1)
figure
step(sys2)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