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逃离》 阅读答案
《逃离》 阅读答案
逃离
食堂的门口有一棵树。向着横斜里伸展着几根粗粗的树条,短短长长,树干上随意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站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朴拙和奇异。天边的山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丰富的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一次一次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同吃同住的上铺姐妹,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感如山高如水长。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品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叶缤纷。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捷克作
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的本能选择,某个地方,某个
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可是大概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生活在我们逃离的背景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巳成了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
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味盎然而去,带着些许失落归来,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
满眼寂寥落寞。
想起最心爱的诗歌之一——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
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
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尘世,和明月为伴,和清风为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遗世独立,静美之极。可在那幅想像的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空旷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竞让我有些不寒而栗。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可以逃离现实的喧嚣,终逃不过现代人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生活的网无处不在。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被刺痛着,也要承受。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的娇艳。
与其逃离,不如归来。
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就像那棵
树,独自站立,也可演绎风情万种醉路人。生活不在别处,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18.(1)请具体说明食堂门口的那颗树有何风格迥异的美。(4分)答:
(2)我为什么会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4分)答:它使我明白了
19.文章引用《玩笑》中的一段话和王维的《竹里馆》
各有什么作用?(4分)答:
20.请具体说明“逃离是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这句话的含义。(2分)答:
2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答案:[][]
A.相对于无可选择的校园生活,绮丽的大千世界是美丽
无比的,因而逃离的快感使同吃同住的姐妹分离也不感到伤感。B.总感觉别人的生活自由、快乐、充满着诱惑,因而自己总是脚步匆匆,一次次地逃离。
C.总希望别的地方有宜人的风景,可是因为自己不能投
身其中,因而处处失望。
D.快乐和寂寞是缘自内心的,同样的境界,有的人可以
高歌其中,有的却感到不寒而栗。
E.生活中充满了假象,就象琐碎和锐利,只有深入生活,面对现实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娇艳和芬芳。参考答案
答案
18.(1)树是古朴的,但静立于夕阳中却象画一般美丽。
(2分)云霞不断变化,树的姿态也随之有了韵律,展现出不同的美。(2分)
(2)人总是浮躁的,总感到生活的琐碎和锋利,总想
逃离。(2分)只有象树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承受生活,才能享受生活的美丽。(2分)
19.(1)说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大。(2分)
(2)用王维的遗世独立与我的无处遁形,相对比,说明生活在人的心中,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2分)
20.躲避现实是懦弱的表现,勇敢地投身生活才是正确的选择。(2分)
21.A、E(A、没有伤感错,E生活中充满了假象错)
第二篇:逃离--读后感
逃离背后的理想与现实
——木林兽医卫生防检站 张新为
刚拿到书的时候,想当然地觉得《逃离》是一本长篇小说,因为中短篇小说集在国内难获出版,更不被普遍患有长篇小说迷狂症的读者青睐,《逃离》的出版方也在淡化它的中篇小说集形象,事实上,《逃离》由八个略长的中篇小说组成,其中三个是连贯的,但艾丽丝·门罗的小说,每一篇,都足以当做长篇小说来读。
整本书八个故事,讲述了女性的逃离:妻子逃离丈夫、女儿逃离母亲、女人逃离爱情……“逃离”的主人公都是小镇女子,生活在琐碎平凡的细节中,却深藏着隐秘的内心。“逃离”缘于内心的觉醒,对现状的反抗,对爱的渴望。也许因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无力,“逃离”后的女人只是微微地露出了头就缩回去。也许“逃离”的意识足够强烈,“逃离”从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那种令人心向往之的逃离,存在于每个人的意念之中”,读艾丽丝•门罗的《逃离》的时候总是不断地想起舍伍德安德森写在《暗笑》里的这句话。也许每个人都会在某一个瞬间有过那样一种冲动,逃离,彻底的逃离,把这一切的一切都甩掉身后,然而逃离之后会怎样,艾丽丝•门罗在《逃离》中却让已经开始逃离的女主角卡拉最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在逃离的过程中,她决定放弃逃离。
这种对逃离的放弃不是因为“娜拉出走后”那种女性独立的困难,也不是因为卡拉被牵绊于自己对丈夫的感情,而是在逃离的过程中她意识到逃离的徒劳和无望。她年轻时逃离父母与爱人去往全新的地方,以为这样可以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但这生活的结果却是激起另一次想要逃离的欲望,那么这一次逃离之后呢?也许它只是下一次逃离的前奏,与其这样她就不应该把生活的希望再次寄托在逃离上,她不如选择返回。
可能是由于对彻底逃离的绝望,门罗设置了一些偶尔的出逃,但这种偶尔的出逃更让人深感绝望,因为相信逃离的人最起码还对逃离抱有“能够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重新开始的希望”,而但求一时的欢愉走掉再回来的人则已经根本不再相信所谓彻底的逃离。于是《激情》里的格蕾丝和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拨弄》里的若冰定期进城去看一场戏,她们没想要一直逃,她们只是像《上来透口气》里的胖子乔治保灵,脑海里忽然有了这么一个想法加上手里刚好有点闲钱,于是就离开一会儿,“上来透口气”。
只是,“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无从招架,或许你早已被它们悄然逆转,或许你早已将它们轻轻遗忘”,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逃离就不经意的改变了一生。“逃离”对生活的冲击并非取决于你是否已经开始进行了事实上的“逃离”,让你不得安宁的是那种想要逃离的念头,很多生活安稳的人看上去却总是一副要去远方的模样,他深陷于自己想象中的逃离漩涡,意念之中的逃离是最极致的逃离。
门罗就像一位阅尽人间风景的老人,有一双敏锐的眼,一颗觉悟宽容的心。在读《逃离》时,我总把它想成一个美丽的女人——不穿鲜艳的衣服,不发出很大的声音引起你的注意,也不用激烈的感情吸引你,但就算她坐在阴暗的角落,你仍然感觉到她的光芒。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整本书,门罗都在讲关于这两个字的故事,讲这两个也许逆转了女人一生的字。其实门罗也知道,这两个字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真正让女人的命运发生改变的,是这“逃离”背后的更多……
第三篇:逃离诗歌
我不知道,岁月像什么,
是否是一句哀歌。
像模糊的海平面,逼着自己逃离。
外满冰冷的世界,冲撞着
自己所谓的玻璃心。
离开吧,你要变得坚强,离开吧,好多东西都是伪装。
是否,你也在一直的伪装,伪装着自己渐渐地坚强。
可谁知,你在暗处流的多少泪。
万家灯火,故事漫天。
有时,时间是外面蓝色的月亮,忽而上弦,忽而下弦。
转眼间,其实一切都那么随意的不堪一击。
这就是现实吗
还是幻想。
是不切实际吗
还是空洞的不堪一击。
离开
不想回来,或许
因为感受不到爱,还是执着的认为没有爱。
问你,是你想要的爱太多?
还是你缺失爱。
简简单单的离开。
没有挽歌,没有留恋。
那么狠心,那么绝然
你会思念吗?
冗长
浓郁
枯涩
芬芳
再等等吧
因为
有爱
即使
你感受不到,再等等吧
等等吧。
第四篇:逃离读后感
整本书由八篇短篇小说构成。八个关于逃离的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女性,她们都想逃离。
在邻居的帮助下,卡拉逃离男友,坐上去多伦多的大巴寻找新的生活,逃开那个让她再也受不了的男友。逃离负重的生活。可就在对未来有无数种遐想之后。卡拉崩溃在途中。卡拉最终哀求男友来接接她。对于卡拉,逃离是痛苦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有太多孤独和陌生足以超越原本令他厌倦的日子。于是逃离在半途搁浅。当他们在车站相见。一切都显而易见。自己唯一的救赎却还是自己想要逃离的那个地方,那个人。
格蕾丝要逃离的是自己的结婚对象工程师莫里。莫里的哥哥尼尔出现的时候,格蕾丝发现这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人。于是她坐上尼尔的车开始一场逃离。可最终,逃离失败,尼尔的酗酒让格蕾丝无法忍受。当格蕾丝再一次离开的时候。尼尔因为事故死在桥上。尼尔一样是个想要逃离的人。只不过他选择的方式是死亡。
逃离不一定那么举步维艰,也不见得就是偏颇的个例。门罗证明,逃离无所不在,那种想要逃开的欲望在这个繁华也荒凉的星球上每秒上演。逃离可以是为了追逐自己梦寐的生活,可以为了奔向突然迸发的爱情,也可以漫无目的。可逃离就是逃离,它包裹着一个残酷的标志,就是逃,哪里都可以,做什么都行。只要远离从前的那个地方那些人那种生活。
朱丽叶21岁已经获得古典文学硕士学位,正在撰写博士论文。可已算的上是完美了。可是一切并不单纯。生活总是麻烦不断的。作为一个女人,结婚是到了一定年龄就必须要做的,否则,四周的压力便会接踵而至。如果结婚,那么以前所学的一切都会浪费,而如果不结婚,她会变得高傲孤僻。更会变成别人眼中的古怪分子。终于,朱丽叶也开始逃离,千里迢迢的投奔在火车上偶遇的打渔男。不理会他已有的妻子和诸多情人。就那么投入生活。或许生命就这样悄然继续,一切看起来会更好些。可生活从不理会这些,毅然残酷着继续。男人因为出海失事。并被就地火化。朱丽叶在经过几十年的逃离生活之后,还是返回到过去,继续完成她的博士论文。
有人把门罗和契科夫很想。我想,那是因为他们可以精准的抓住生命力那些细如毛发却烈如火焰的绝望和真相。
朱丽叶抱着女儿回家的时候,母亲已经奄奄一息。母亲说:“到了我真的不行的时候,你知道我会想到什么吗?我想——快了。很快我就能见到朱丽叶了。”朱丽叶只是背过身去,收拾厨房,“把一切都放到原处去。”。这里是我所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假装没听到不作回应。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悲伤。当我反反复复阅读这里之后却发现。换做我,换做所有人,遇到这个场景这些言语,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假装,假装看不到听不到感受不到。因为无话可说。朱丽叶逃离家庭的起源是父母婚姻的解体。她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
平平常常的人,平平常常的故事。门罗一样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可以假装没看过不知道,不去诉说不去想起。可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却一字一句的掠过大脑如此深刻。许多人都在逃离,或许只是为了逃离妻子的絮叨,逃离工作的压力,甚至是更细微的原因。或许吧,逃离好过庸常,好过独自面对。
可逃离依然带着仓促,更多的人仓促中找到一些事,一个人就此过着一种生活。可或许终其一生才能发现,原来一切也不那么尽如人意。命运总是冷着脸看我们如何抉择。当我们离开停顿以为找到结果,以为过去终要结束的时候。却不知道或许这一切依然是个错误,一切只是开始,另一个开始。
如同门罗的那些故事,逃离原本的自我,家庭,爱情,旧固的环境后,依然还有无尽的孤独,措手不及的变故。可回到老地方却发现,有些东西已经再也回不去了。它们被撕的支离破碎,布满灰尘。
它们,我想说的是那些或许庸常日子,那些我们曾经厌倦的却真实了解的人和大家藏在心里的那种永远不想彼此分离的美好时光。
第五篇:《逃离德黑兰》影评
《逃离德黑兰》影评
任何一个看过几部电影的人,或许不晓得新浪潮,也可能不识得费里尼,但想必一定知道好莱坞。好莱坞,这个承载着百年灿烂与奢靡,交织着万千成功和失败的“梦工厂”,曾被无数对其又爱又恨的导演搬上银幕。但是,在众多真假难辨的传奇中,本〃阿弗莱克的新作—一部标准的美国爱国主义题材和个人英雄主义题材影片《逃离德黑兰》,是极少将好莱坞与政治历史事件相联的电影之一。更加罕见的是,本片中的好莱坞没有与美国政府唱反调,而是实实在在的做了一次“爱国者”。毫无疑问,这又是一部典型的美国政治色彩电影,继续向着全世界宣传着美国的淫威并且片面诋毁着现在美国的敌人——伊朗。
本片讲述的故事大部分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影片开头,编导精心为观众炮制了一番简练却不准确的“伊朗近代史入门”:20世纪50年代,伊朗民选的总理默罕默德〃摩萨德克开始对伊朗石油工业实行国有化,这一举动触犯了驻伊美英石油公司的利益,于是两国联手煽动政变,解散了摩萨德克政府,扶植以伊朗国王礼萨〃巴勒维为首的新政权。但是,巴勒维的残暴统治以及一系列背离伊斯兰传统的举措很快激起民愤。最终,伊朗人民在阿亚图拉〃霍梅尼领导下于1979年发动革命,推翻了巴勒维王朝,并迫使巴勒维逃往美国。又于同年11月4日占领美国驻伊领事馆,将当时使馆中大部分人劫为人质。混乱中,6名美国外交人员侥幸逃脱,随后躲入加拿大驻伊使馆避难。如何将这六人安全撤出形势日渐失控的德黑兰,成了美国政府的燃眉之急。鉴于寻常方法
一时难以奏效,中情局“撤离专家”托尼〃门德斯(本〃阿弗莱克饰)提出一套异想天开的方案:他会以好莱坞助理制片人的身份潜入德黑兰,将六人伪装成拍摄组成员,再利用加拿大护照将他们堂而皇之的带离伊朗。为此门德斯找到曾与中情局有过合作的化妆师约翰〃钱伯斯(约翰〃古德曼饰),通过其介绍又与好莱坞制片人莱斯特〃西格尔(艾兰〃阿尔金饰)取得联络。三人迅速打通关节、招募人手,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一部名为“Argo”、类似《星球大战》风格的科幻片包装上市。接下来,门德斯就以为剧组挑选适合拍摄的外景地作借口,前往伊朗实施这看来一点也不靠谱的救援计划……
感慨当时参与这次事件的所有人物,美国的特工,等待被营救的美国外交官,我们试着想象一下当你面对着手拿枪械,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真主阿拉,愿意和美国决一死斗的伊朗士兵时候,你要做到把自己真实的信息身份全部忘记做到不能出丝毫差错否则就是极刑,该有多好的心理素质。一般的人还真做不到这点。主人公tony的精神品质值得称赞,冒着顶撞美国总统的风险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避免新的战争引起和更多的无辜百姓陷于其中,他义无反顾的向前。到故事最后,革命军不可能追上飞机,飞机已慢慢起飞的那一刻,我长长地舒了口气,只想说“终于......好样的。”有几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第一个是在美国领馆的人质被蒙上眼睛,带到地下室,似乎要执行枪决,但是只有枪声,没有子弹。有人崩溃的跪倒了,我相信他一定认为生命真的结束了。第二个是那些跪在地上拼碎纸机里碎片的孩子,他们那么淡定,似
乎就是在玩着最平常的游戏,要全力以赴的完成拼图。第三个是在机场,那个原本反对计划的人突然眉飞色舞的讲起了电影的制作和故事,完全变成了设计中的角色,让Mendez特工都瞠目结舌。还有就是那些革命者听到故事后的跃跃欲试,让人觉得原本对立的两方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巨大的差异存在。解救人质,上策兵不血刃,下策强攻敌人抢出人质,下下策是满足恐怖分子的所有条件。由此判断,中情局员工门德兹所策划的营救方案简直天才之作—— 6名外交官伪装成和门德兹在一起工作的剧组人员,他们正在拍摄电影“Argo”,坐上飞机逃之夭夭,整个过程有惊无险,不伤人质一根毫毛。但如此机智的方案,原先从没有被人看好,被上司反对,也被外交官怀疑,是门德兹一贯坚持才得以执行。成就别人不能完成的事情,不仅需要聪明的头脑,还需要近乎偏执的执著,即使别人如何悲观,他还是坚持前行。中情局人员门德兹就是如此。
影片巧妙地操纵了观众的爱憎和立场。美国扶植傀儡政府掠夺资源和伊朗劫持美国人质都无道德可言,但哪个更可恶?伊朗民众以使馆人员为砝码,要求美国遣返犯下累累血债的巴勒维,难道不是当时迫使美方让步的最优策略?是的,美国人质的生命宝贵,但被巴勒维秘密警察部队(SAVAK)迫害致死的伊朗人就一文不值么?然而,阿弗莱克和编剧克里斯〃特瑞奥没有给片中的“反派”——伊朗民众——任何辩白的机会,中情局特工门德斯靠着机智与胆魄,兵不血刃地将六名美国人偷运出剑拔弩张的德黑兰,不难捕捉到当时伊朗社会中积郁已久的怒火和新旧交替的躁动。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群枪不离手、高喊口号的暴徒。这或许对渲染恐怖、惊险气氛很有效,但也会加深“反伊斯兰者”的偏见。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一个被妖魔化的伊朗无疑是某些利益集团最希望世人看到的。如今,凡事和政治沾上边的东西,总是争议不断。奥运会沾上政治,玷污了伟大的奥林匹亚精神;诺贝尔奖沾上政治,违背了逝去先人的初衷。可政治就像是咱们这挥之不去的雾霾天气,虽然人人欲避之,但你就生活在其中,怎么能避开呢。文明的冲突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也绝对不会停止。有人曾经说过,西方和伊斯兰文明的冲突将是一个世界难题,无解。中东那个地方是不是自打有人类文明开始就没消停过,你来我往,争夺不断。后来因为有了石油、有了现代文明,宗教的不一致和利益让冲突有增无减。1979年有伊朗大规模反美,如今伊朗和美国依旧互不对付。
在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冲击下,人们能否坚守住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职业操守。或许在阿弗莱克看来,要打破冤冤相报的怪圈,仅靠国家间对孰是孰非的争论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要依赖于我们每个人那看似渺小的善良与勇气。
姓名:胡克
班级:12经济1
专业:经济与国际贸易
学号:1201071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