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做好推进行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工作的通知(范文)
各试点县区、市直各单位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今年以来,在公开透明领导小组指导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和阶段性成果。但是,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单位认识不到位,工作迟缓;有的工作主动性差,被动应付;有的行政许可服务搞形式,没
有真正解决两张皮的问题;有的内部机制、制度不健全,不愿真公开等。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深入扎实地推进我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现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大家已经普遍认识到,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集政治、经济、社会于一体的重在课题,是思想上的革命、体制上的创新、机制上的完善,效能上的提升。但在实际运行工作中,一旦触及具体工作和具体问题,易表现出不适应、难接受甚至是抵触情绪。因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负起责任,进一步提高认识,研究措施,教育干部,树立拥护改革、服从大局的意识,增强工作纪律性,以敢于自我革命、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全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方法,积极推进工作,保证把各项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
二、继续做好职权清理工作
1、前一阶段清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细化,对现有全部行政职权按照具体事项进一步细化,并摸底登记,做好深入开展行政权
力公开透明运行基础工作。
2、审查核对有无漏报和错报误报行政职权,并及时按程序进行修正。
3、针对行政职权的动态性特征职权,并及时按程序做好调整变更工作。
4、在公开透明运行中,要积极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建议,依照规定程序,修正和完善运行流程图。
三、全面实施公开透明运行
各级各单位要按照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审核批准的职权目录、运行流程图和公开方案,对全部应该公开的行政职权实行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施中,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及进发现和处理公开透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公开透明运行全面、真实、有效。
1、突出抓好重点权力部位。在全面实施公开透明运行的基础上,各级各单位要突出抓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和人、财物、事管理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权力事项的公开运行。如:项目审批、工程招投标、大宗物品采购、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国有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房权交易、各类财政性资金和其他公共性资金分配使用等;单位内部要重点抓好人员录用、调动、任免、奖惩和财务支配等权力的公开透明。公开透明运行初期,各单位要在全面实施的基础上,选择5-10个行政权力事项,重点组织和监督其运行情况。市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市政府本级和选定的5-10个重点市直部门的公开透明运行情况,进行重点指导和监督,并在其它市直部门和三个试点县区政府本级,每个单位选择3-5个权力事项,进行重点指导和监督。
2、完善市行政权力公开服务中心工作。要突出把一区一局一长一处一章“五个一”办公模式落实到位。行政许可服务大厅主管局长带班、行政许可服务机构整建制进大厅和办事权完全进大厅的运行机制必须落到实处。市直具有行政许可权的部门都要成立或调整成立行政许可服务机构,并在9月底前向市编办提出报告,市编办要尽快按程序审批。行政权力网络大厅各项服务事项,必须把所有运行程序纳入大厅并在在厅内办结,严禁体外操作。要充分利用大厅内的开、评标等设施。建设、土地、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活动,需要在厅外开展工作的,必须经服务中心批准后方可执行。八大专门网络业务服务系统之外的各部门也要加紧软件开发工作,加大硬件投入,创造条件充分利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建立自己的网络业务服务系统,扩展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网上办事能力。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提高政民互动大厅与群众和社会的互动率,拓展其服务功效。
3、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公开。积极主动做好各单位公开透明运行网站和八个专门网络系统的信息更新维护工作。要求在报刊等媒体公布的信息必须同时在网站公布;提倡和稳妥推进“通透式办公”模式,有条件的要逐步实现通透式办公;尽快建立出台新闻发言人信息发布制度。市政府办公厅要确定1-2名新闻发言人,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发布政府重要政策、决策信息。按照市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施意见要求,积极推进县级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建设。
充分发挥传统公开平台的作用。允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公开栏、办事指南、明白卡等公开形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公开。强化管理,提升服务,使市政权力服务中心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利民利企功效。
四、建立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强化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是创建一套成熟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模式和机制的重要保障。各试点县区、市直各单位要在突出抓好落实受理行政投诉办法、责任追究办法、绩
效评估办法和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等四项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运行工作实践,积极制定和完善具体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相关配套制度,完善工作保障措施。
五、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各级各单位的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纪检监察机构,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组织专门力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公开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照
有关法律、法规和市里出台的信息公开管理办法、投诉受理办法、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的规定,及时查处违反规定不公开、不及时公开、这完全公开和搞假公开的行为。各试点县区要建立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参加的专门队伍,对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10月份开展全面集中的监督检查活动,要狠抓反面典型,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保障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做好推进行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工作的通知
各试点县区、市直各单位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今年以来,在公开透明领导小组指导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和阶段性成果。但是,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单位认识不到位,工作迟缓;有的工作主动性差,被动应付;有的行政许可服务搞形式,没有真正解决两张皮的问题;有的内部机制、制度不健全,不愿真公开等。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深入扎实地推进我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现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大家已经普遍认识到,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集政治、经济、社会于一体的重在课题,是思想上的革命、体制上的创新、机制上的完善,效能上的提升。但在实际运行工作中,一旦触及具体工作和具体问题,易表现出不适应、难接受甚至是抵触情绪。因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负起责任,进一步提高认识,研究措施,教育干部,树立拥护改革、服从大局的意识,增强工作纪律性,以敢于自我革命、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全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方法,积极推进工作,保证把各项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
二、继续做好职权清理工作
1、前一阶段清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细化,对现有全部行政职权按照具体事项进一步细化,并摸底登记,做好深入开展行政权
力公开透明运行基础工作。
2、审查核对有无漏报和错报误报行政职权,并及时按程序进行修正。
3、针对行政职权的动态性特征职权,并及时按程序做好调整变更工作。
4、在公开透明运行中,要积极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建议,依照规定程序,修正和完善运行流程图。
三、全面实施公开透明运行
各级各单位要按照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审核批准的职权目录、运行流程图和公开方案,对全部应该公开的行政职权实行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施中,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及进发现和处理公开透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公开透明运行全面、真实、有效。
1、突出抓好重点权力部位。在全面实施公开透明运行的基础上,各级各单位要突出抓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和人、财物、事管理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权力事项的公开运行。如:项目审批、工程招投标、大宗物品采购、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国有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房权交易、各类财政性资金和其他公共性资金分配使用等;单位内部要重点抓好人员录用、调动、任免、奖惩和财务支配等权力的公开透明。公开透明运行初期,各单位要在全面实施的基础上,选择5-10个行政权力事项,重点组织和监督其运行情况。市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市政府本级和选定的5-10个重点市直部门的公开透明运行情况,进行重点指导和监督,并在其它市直部门和三个试点县区政府本级,每个单位选择3-5个权力事项,进行重点指导和监督。
2、完善市行政权力公开服务中心工作。要突出把一区一局一长一处一章“五个一”办公模式落实到位。行政许可服务大厅主管局长带班、行政许可服务机构整建制进大厅和办事权完全进大厅的运行机制必须落到实处。市直具有行政许可权的部门都要成立或调整成立行政许可服务机构,并在9月底前向市编办提出报告,市编办要尽快按程序审批。行政权力网络大厅各项服务事项,必须把所有运行程序纳入大厅并在在厅内办结,严禁体外操作。要充分利用大厅内的开、评标等设施。建设、土地、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活动,需要在厅外开展工作的,必须经服务中心批准后方可执行。八大专门网络业务服务系统之外的各部门也要加紧软件开发工作,加大硬件投入,创造条件充分利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建立自己的网络业务服务系统,扩展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网上办事能力。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提高政民互动大厅与群众和社会的互动率,拓展其服务功效。
3、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公开。积极主动做好各单位公开透明运行网站和八个专门网络系统的信息更新维护工作。要求在报刊等媒体公布的信息必须同时在网站公布;提倡和稳妥推进“通透式办公”模式,有条件的要逐步实现通透式办公;尽快建立出台新闻发言人信息发布制度。市政府办公厅要确定1-2名新闻发言人,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发布政府重要政策、决策信息。按照市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施意见要求,积极推进县级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建设。
充分发挥传统公开平台的作用。允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公开栏、办事指南、明白卡等公开形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公开。强化管理,提升服务,使市政权力服务中心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利民利企功效。
四、建立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
第三篇: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
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
河北是全国开展政务公开工作较早的省份之一。总结我省十几年来政务公开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自1988年5月至1996年12月,是研究探索阶段
早在1988年,当时的藁城县委、县政府率先提出了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的“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河北省委、省政府于1989年2月制发了《关于增强政务活动透明度的具体实施意见》,推广藁城政务公开工作的经验。中央对河北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新华社就此发了通稿。我省以“两公开一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早期政务公开,主要在乡镇一级开展,采取墙报、板报、公开栏等形式,公开了一些办事制度和办事结果。这一时期的政务公开虽然产生了很大影响,但还处于起始阶段,公开的层次较低,覆盖面窄,监督措施不够完善。
第二阶段,自1997年1月至2004年11月,是全面推进阶段
在全国推广河北省政务公开做法的大背景下,1997年1月,省政府制定了《实施政务公开的决定》,对省、市、县、乡镇政府及其部门的政务公开,提出了明确要求,进行了全面部署,逐步拓展了政务公开的领域。到2004年5月,省、市、县三级10560个政府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138个县(市、区)政府本级,所有乡镇政府机关已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并逐步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形成了逐级抓责任,层层抓落实的运行机制。这一阶段的政务公开工作,公开的内容更加丰富,不仅要求办事制度、办事结果公开,同时强调要抓住与群众切身利益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主动公开。公开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政务公开走廊”、“政务公开一条街”、“行政服务中心”等形式渐次出现,并结合民主评议创造了“阳光热线”、“阳光服务”、公开承诺、践诺公示等便于群众参与的公开形式,大大拓宽了政务公开的渠道。尽管这一阶段的政务公开工作覆盖面不断拓宽,公开层次得到提升,但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公开”这个核心问题,因而还不能有效地对权力运行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
第三阶段,从2004年11月全国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始,进入深化提高阶段
我们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全国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河北作为一个推行政务公开较早的省份,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使政务公开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政府,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融为一体,成为必须深入思考和回答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深刻剖析了原省商务厅副厅长李友灿收受巨额贿赂等案件和一些专项资金违纪违法案件,越发感到,权力“暗箱操作”,未能得到有效监督是一些地方和领域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国内外反腐败经验也表明,只有把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为此,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要求,为贯彻中央纪委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坚持反腐倡廉方针,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力度,经过认真研究论证,针对行政
权力涉及领域广、自由裁量度大、关系人民群众权益直接等特点,我们决定先以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为突破口,积极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并将试点工作作为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的切入点,作为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有效载体和具体行动,作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和促进更快更好发展的重大举措,下大力组织实施。为确保工作稳步推进、健康发展,今年先行开展试点,为今后全面推开创造和积累经验。省委、省政府批转了省纪委监察厅制定的《关于开展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的意见》;各级都成立了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同志担任组长、副组长,党委、政府主要部门参加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纪检监察机关;省里在重点抓好邯郸市政府、省商务厅、省国土资源厅三个省级试点单位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其他设区市和省政府部门选择的119个县处级单位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
在试点工作的设计上,我们主要把握了“六个统一”:在指导思想上,坚持继承政务公开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验与创新公开制度相统一;在工作原则上,坚持依法进行、强化监督与提高工作效能、方便群众办事相统一;在公开要求上,坚持公开权力运行结果的静态公开与公开权力运行全过程的动态公开相统一;在公开层次上,坚持公开基层政府和部门的权力运行情况与市级政府和省政府部门领导层的公开相统一;在公开内容与范围上,坚持全面公开权力运行情况与重点公开重要权力和权力行使关键部位相统一;在公开的方式上,坚持确保公开内容的全面真实与不断丰富公开载体便于群众获取信息相统一。在实际工作中,本着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权力底数不清、归属不明、公开不彻底、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强化工作规则和公开要求,探索建立行为规范、程序严密、运行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依法依规清理审核。按照行政职权法定的原则,采取部门全面梳理,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确认,然后报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法制、编制、保密等部门审查把关的方式,对试点的市级政府和省政府部门及所属单位所拥有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规范,彻底摸清行政权力底数。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都应予以公开。三个省级试点单位共清理出行政权力3006项,经试点单位和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两级审核,目前确认2720项,其中,邯郸市2515项(含市政府本级92项),省商务厅54项,省国土资源厅151项,并对涉密的10项不公开行政权力项目进行了备案。
二是编制职权目录。对审核后确认的行政权力,分类进行登记,编制职权目录并向社会进行公开。职权目录中逐项列明职权设定依据、职责分工、行使规则、服务承诺、工作纪律、责任追究、公开范围、形式等,对部门所行使的行政权力进行了明确和规范。
三是制定流程图。对每一项行政权力依照运行程序绘制流程图,依次注明行使条件、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的权利、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等内容,并在重要部位和环节相应注明公开的范围、形式和时限,统一了工作标准,避免权力行使的随意性。
四是建立动态运行制度。紧紧围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和人、财、物、事管理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要权力和权力行使的重点部位,抓住决策、执行、结果等权力运行的主要环节,主动或依申请公开权力运行过程的状况,实现动态运行与全程监督的结合。同时,要求每一项重要行政权力行使后,行使该权力的职能单位填写《重要行政权力动态运行情况登记表》,将权力运行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定期报告本部门负责公开的机构复核,并由其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公开,保证把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五是健全制度保障。为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规范有序、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我们一方面加强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方面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规范权力自身运行的制度。省政府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制定了《河北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对主动公开信息和依申请公开信息的公开内容、时限和工作要求做出具体规定;制定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将决策公开作为省政府决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制度;制定了《河北省实施行政许可听证规定》,规范和完善了行政许可听证程序。有的地方和部门出台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绩效考核、投诉受理、责任追究等制度。省纪委监察厅也在全面总结各地各部门经验的基础上,着手制定全省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责任追究办法,旨在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长效保障机制。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还积极探索实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的方式,在发挥政府公报、政务公开栏、办事指南等传统公开载体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探索网上审批、网上实时公开、网上实时监督等形式;积极稳妥地推行“通透式”办公模式,改变过去党政机关和部门封闭式的办公格局,将办公场所与行政服务中心合二为一,实行集中、敞开的透明隔断式办公模式,实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特别是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便民公开的作用,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纳入中心集中管理,公开办理,使行政服务中心成为方便群众办事的“窗口”和推行政务公开的有效载体。目前,我省各市、县共建立综合行政服务中心106个,其中,11个设区市已经全部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县(市、区)建立行政服务中心91个,占总数的51%;省直、市直、县(市、区)直部门建立的专业行政服务中心796个,在服务人民群众、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篇:如何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根据省、市的安排,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提高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能力,结合建设局的工作实际和今年的《关于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实施意见》整体部署,为保证此项工作按方案、按步骤、扎实有效和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各单位应从以下四个问题重点把握:
一、关于如何做好全面清理行政权力项目工作
《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实施意见》对行政权力项目清理工作主要提出了全面清理、确认申报、审核备案3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一)在全面清理中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所谓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主要是指“行政机关依法行使的权力,从权力项目的授权依据、到决策、执行、结果等实行全过程动态公开,实现阳光行政,以便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项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全面清理行政权力,编制公布职权目录和流程图,实行动态运行,丰富公开的载体和形式等内容。
1、清理权力的主体。对所行使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是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基础。只有摸清底数,才能做到胸中有数。所以,按照“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要从认真搞好对所行使的权力的全面清理入手。一方面,以职能科室为单位,从具体工作人员开始自下而上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的操作程序逐级进行排查;另一方面按照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确定的岗位职责自上而下进行梳理,并做到上级部门和下级部门清理互相结合,相互印证,相互协调。要通过清理,搞清楚每个人、每个科室乃至整个单位都能行使哪些权力,权力行使的依据和条件是什么。
2、清理的范围。既包括本单位所行使的专门职权,也包括公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共有职权;既包括以本单位为主要执法主体行使的职权,也包括协助、配合其他单位实施执法行为的职权。受委托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的清理工作由委托机关负责。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等因素,有的试点单位上报的行政权力项目不很准确,有的把不属于行政权力的项目作为行政权力来上报;有的将国家、省、市已经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或废止的条规中设定的行政审批项目又作为行政权力报了上来;有的本来属于行政权力的项目却没有上报上来;也有的部门把属于其他部门或政府的权力列在了自己部门的名下报了上来;还有的部门把同一项行政权力作为两种名称表述重复的报上来等。
3、清理的依据。按照“行政权力法定”的原则,行政权力必须由法律授予,也就是说,各部门的每一项社会管理权力都必须有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临时许可)作为依据,没有授予,就不能行使,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依法行政”。而“三定方案”和政府的文件、会议纪要等,可以作为部门之间职能划分的依据,但不能作为部门行政权力的授予依据。这一点,请各单位在清理审核时务必注意。
4、选准切入点。清理审核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请各单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2004年底以后新出台或修订的法律、法规、规章中设定的行政许可项目没有包含进来;二是在省保留的830项行政许可项目中,有19项是省政府规章设定的临时性许可,过渡期为一年,现在限期已过,如果没有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有关部门应按照相关的程序,提请予以废止。三是国务院决定转变管理方式,移交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的项目,当时河北省对一些部门没有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无处移交的34项行政审批项目也设立了过渡期,现在过渡期已过,对于仍然没有移交出去的项目,各部门和单位不能作为行政许可项目进行审批。四是由于行政审批项目涉及面广,所以在清理中难免还有遗漏,也可能不够准确。因此,需要各单位认真细致地进行甄别。
(二)在确认申报中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1、把好初审关。做好初审工作是审核工作的基础。在这项工作中,请各科室对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逐项列出权力的名称、依据、区分类别、明确主体和承办岗位等。在这个环节中,列出权力的授予依据及其具体条款和内容是关键。比如,“探矿权审批”,不仅要列出它的依据是《矿产资源法》,而且要列出《矿产资源法》中授权最直接的那一条及其具体的内容,如果只列出条款的条数(第几条),而不列明本条款的具体内容,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法制办审核时还是要大海捞针,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只有列出法律法规名称、条款及其内容,才能为实施审核提供便利,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2、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初审的行政权力项目,下级政府部门要征求上一级主管部门的意见。这也是一个重要程序,为的是保证系统内部上下一致,免政出多门,各行其是。同时,我认为还应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比如机关各科室、下级部门、管理相对人、相关部门和单位等,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尽力做到全面、准确、无误。另外,征求意见的过程也是一个宣传和认可的过程,从而保证行政职权正式公布后
传奇小法师 绝世游戏 篮球,风云再起的岁月 高中篮球风云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能够顺利实施。
3、领导班子集体审核。各级各部门领导小组及内设法制机构审核并广泛征求意见后,由部门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审核确认。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要对这次审核把关承担责任。所以求各单位报送同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时,必须以“正式文件”呈报,加盖公章并由领导签字,将来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引起不良后果需要进行责任追究的,那就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要追究有关人员及其主要领导的责任。
(三)在审核备案工作中应把握的问题
1、做好全面审核工作。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法制、保密、编制机构对各部门申报的行政权力项目进行全面审核。今年的审核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工作难度大,时间相对集中。从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实施意见》对方法步骤的安排看,大致在4-6月进行全面清理和审核备案工作,8月份进行试运行。为此,各单位要把审核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攻坚克难,把好最后一道防线,圆满地完成审核任务。通过审核,对行政权力项目分别提出废止、剔除、保留、调整、备案的意见,对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权力项目予以公布废止;不属于行政权力范畴的项目予以剔除;合法的项目予以确认保留;职权交叉的项目依法进行确权调整;依法需要保密的项目或者不宜公开的权力项目予以备案。
2、搞好职权交叉项目的协调、确认工作。对于职权交叉的项目进行协调、确认,虽然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但又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邯郸市在组织审核时,市政府部门有30多项行政职权存在相互交叉的问题。在协调中,对于法律法规规定明确的,按照法律法规授权理顺执法主体;对于法律法规本身存在异议的,可以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5个等级“就高不就低”来把握,哪个法律效力高按哪个执行;对于同等级别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可按照“前法”服从“后法”的原则来把握;对于领导小组协调不成的行政权力可提出意见,报请政府确定。
3、对国家部委规章设定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处理。关于国家部委规章设定的行政审批项目如何处理问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按照《行政许可法》第十四、十五、十六和十七条规定,国家部委无权设定行政许可,对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开展以前设定的行政审批项目,属于管理必需的国务院已通过决定的形式保留了下来。那么,从理论上讲,国家部委规章设定的行政审批项目,凡是国务院决定中没有公布的行政审批项目,都属于自动失去法律效力的项目。但是,在实践中,按照“谁设定、谁清理”的原则,国家部委规章设定的行政审批没有公布取消的,省级部门是无权做出处理的。然而,省级、市级政府又不能公布已经失去法律效力的国家部委规章设定的行政审批项目。所以,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省政府法制办反复研究,最后采取了“暂时撂置”的办法挂了起来,等待在国务院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进行解决。这次清理审核行政权力项目时,肯定还会遇到这个问题。如伺处理?我建议仍然采取“暂时撂置”的办法,以免我们公布的行政职权目录出现不合法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既不公布取消,又不公布保留,等待适当地时候再作处理。
二、如何编制好行政职权目录
我们先了解一下清理行政权力与编制行政职权目录的关系。清理行政权力与编制行政职权目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全面清理是清理工作的过程,职权目录是全面清理工作的结果。行政权力的概念一般在刚刚开始清理工作时很难搞清楚,所以编制的职权目录也不够准确,尤其是与所从事的工作容易混淆。各单位最初清理上报的行政职权目录,填写的可谓五花八门,很不规范。一个部门的行政权力和这个部门所担负的工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今年在编制行政职权目录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项目名称”要规范。所行使职权的名称,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表述,做到准确、规范,不得使用简称。有的单位上报的行政权力项目名称使用的是简称,甚至随便列个名称,这不仅仅是看上去不规范的问题,而且给审核工作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将来向社会公布行政职权目录后,一般群众看不明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二)行政权力分类要准确。由于大家对行政权力的名称、概念认识不清,在分类上也把握的不够准,加上我们确定的行政权力的类型覆盖面较窄,因此一些单位就把那些不好把握、不好区分的行政权力项目统统简单地列为“其他行政权力”,导致“其他行政权力”类型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今年,省纪委监察厅将省法制办在搞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对行政权力的分类引入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中,并根据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又增加了“非行政许可的审行政强制权、行政征收权、行政给付权、监督检查权、—行政裁决权、行政确认权、行政征用权、非行政许可审批权、内部管理权及其他行政权力”筹十二大类,并对每个类型的概念或者说内含都作了解释,请大家认真区分。关于行政职权目录的排列要按照分类的顺序进行排列,在同一个类别中,要按照法律效力由高到低进行排列。
(三)实施依据要全面。行政职权的来源依据必须使用法律法规的全称,清理时一项权力有多个依据的,都要一一列出。在这个环节中,列出权力的授予依据及其具体条款和内容是关键。
(四)公开的形式、范围和时间要清晰。行政权力公开的形式主要是指通过什么方式公开,比如公开栏公开、工作指南公开、新闻媒体公开、网上公开等;公开的范围主要是指在什么范围内公开,比如是向社会公开,还是机关内部公开、班子成员公开、依法申请公开等;公开的时间是指公开的期限,比如长期公开、短期公开或随时公开。去年个别单位也有把公开的形式、范围和时间填错的,请大家注意区分。
(五)收费依据和标准要明确。履行这项行政权力收不收费,收费的依据和收费的标准必须一一列出,不能含糊其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一律不得收取费用。实施其他行政权力收费的,都应有法律、法规、规章作依据。
(六)备注的内容要统一。主要注明本项行政权力是省公布的830项行政许可项目中的第几项,这样审核时,这项权力的依据就可以利用行政审批的成果,从而减轻审核的工作量。另外,注明本部门协助配合有关部门行使的权力项目。
(七)领导小组审核批复。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各部门的行政权力项目进行全面审核。通过审查,确保清理结果全面、真实、合法、准确,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增加、扩大或放弃、隐瞒所行使的行政权力。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对各单位上报的行政权力项目进行批复。但在正式批复前,要对一些有争议的行政权力项目先行协调,统一思想和认识;协调不成的报政府研究决定后再进行批复,以保证批复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批复后的行政职权目录由局透明办向社会公开。
三、如何编制好流程图
清理审核编制行政职权目录的目的是给各级各部门行使行政权力依法划定边界,主要解决有什么权力的问题。而给每项行政权力编制流程图,主要解决如何行使权力的问题。行政职权目录和流程图也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行政职权目录,权力的底数就不会清楚;有了行政职权目录,没有流程图,在行使行政权力中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各级各部门应从本单位所行使的行政职权特点出发,遵循权力运行的一般规律,依法制定并公布覆盖各项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的流程图。对于流程图的编制应注意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法编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行政权力程序的,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流程图。比如土地使用权出让方面,《土地法》规定的很明确,我们要严格执行,不执行就形成了“程序违法”。而对于一些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程序或者说规定程序不够明确的,那么,需要各单位结合实际,按照规范程序、提高效率、简明清晰、方便办事的原则,制定行政权力的运行程序,减少随意性。
(二)拓展流程图的信息含量。流程图要真正起到制约监督和规范权力拥有者行为的作用,必须要有明确、具体、全面的内容。去年有的单位在编制流程图中,一般都非常简单。比如有个单位编制的职权目录,在一张白纸上画了四个长方型,每个长方型里分别填写了两个字,即“受理一一初审一一复审一一结果”,像这样的流程图编制和不编制又有什么区别,根本起不到监督的作用。所以,经过研究,最后确定的流程图,初步统计共包含了各个主要环节的办理时限、结果公开和公示、举报投诉渠道和办理结果的反馈等十二项重要信息。并要求向社会公开流程图,如果哪个部门或单位不按照流程图规定的内容进行运转,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提高,哪个部门或单位就可能当被告。因此,流程图应发挥民主监督和程序监督相结合的作用。
(三)突出监督关口前移。过去,纪检监察机关虽然经常强调加强对权力行使的制约,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但是,这个非常好的监督思想由于没有一个具体有效的载体,一般来说深入不进去,对权力的监督往往游离于权力行使过程之外,导致监督滞后,结果是在行使权力中暴露出了问题,我们只有采取事后惩戒的办法。这不仅给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不利于保护干部。因此,我们这次在编制流程图时真正把监督关口前移,从管理相对人申请开始,监督部门就开始介入,为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提供了可能。当然,要实现监督关口前移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转发的流程图,有的内容也没有全面涵盖进去,所以请各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予以充实和创新。
四、几点要求
一是建立工作制度。(1)一般事项实行直接办理制。申报材料齐全的办理人员即收即办,当场办结;申报材料不全需要补正的,一次性告知,补齐材料后当场办结。(2)特殊事项实行承诺制。对需要—专家评审、现场勘察和审核的,出具《承诺书》,明确承办时限、首问责任人和联系电活;需要实地联合勘察的,由行政服务中心统一组织,相关部门参加。(3)上报项目实行代理制。对依法应上报上级行政机关审批的行政许可项目,实行全程代理最大限度地方便管理相对人。(4)限制项目实行明确答复制。对不符合国家政策的申报项目,能够当场或当天认定的,当场或当天认定;不能当场或当天认定的,在承诺时间内答复。(5)行政许可实行公开办理制。对行政许可项目名称、审批依据、办事程序、申报条件和材料、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标准、办理结果、举报受理部门和举报电话及投诉处理情况等都要予以公开。同时,采取公开承诺书、发放明白卡、开辟网站专栏、利用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并确保践诺兑现。
行政许可事项办结后,行政服务中心应以公告或在政府网站上发布等形式将办理结果公开。并采取直接送达、邮政特快专递服务、免费短信息通知服务等方式通知申请人。
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外,买施行政许可和开展监督检查不得收取费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不得违规收取服务费;对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收费项目,要设立票款分离的收费窗口,全部收费直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二是加强协作配合。对重大行政许可事项,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确定一个主办部门,采取“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查、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模式。(1)主办部门负责受理、登记行政许可事项,向申请人发出受理通知书并抄告相关部门。(2)相关部门收到抄告单后,在规定时限内对申请事项予以审查,并分别提出办理意见。(3)相关部门审查同意的,签批意见并力口盖公章后将抄告单回执返回受理窗口;审查后认为需要补正有关申请材料或不予许可的,注明意见和理由后反馈给受理窗口。(4)对需要上报上级行政机关审批的行政许可或服务项目,工作人员受理后,应及时向上级机关申报,或转给本部门相关业务机构;相关业务部门及时呈报办理,有关工作人员及时催办,相关人员跟踪督查。(5)主办部门在综合协办部门回执意见后,在规定工作日内做出准予或不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三是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1)切实加强领导。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明确一名领导主管,同时确定主管部门、选调专人负责这项工作;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2)分类组织实施。以公开、便民、廉洁、高效为宗旨,针对行政许可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行政许可制度创新。在实行“一个窗口”办理行政许可的模式,对一项行政许可涉及内设两个以上科室的,由一个窗口受理行政许可和反馈办理结果;减少群众负担。同时,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网上互联审批”,真正方便群众。(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协调调度制度、公开制度、“一条龙”服务制度等,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健康、有序、规范运行。(4)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及时纠正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行政许可权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实施。各单位要素设立举报箱和公布投诉电话,受理投诉和举报,并对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情况开展效能监察;对违法违纪行为,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5)有条件的单位提倡实行“通透式”办公。实行“一证、两图、两卡”制度。“一证”是工作人员戴证上岗;“两图”是在综合办公楼内设置“项目审批流程图”和“群众办事导示图”;“两卡”是在领导干部办公室的门上和办公桌上,设置两个职位明示卡,卡上标明领导的姓名、职务、分管工作、办公室电话和手机号码等。使群众进得来门,找得到人,办得成事。
传奇小法师 绝世游戏 篮球,风云再起的岁月 高中篮球风云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第五篇:扎实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某市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推进依法行政、拓宽监督渠道、促进勤政廉政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出来。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指行政机关依法行使的权力,从依据到决策、执行、结果实行全过程动态公开,实现阳光行政,以便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项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全面清理行政权力,编制公布职权目录和流程图,实行动态运行,丰富公开的载体和形式等内容,逐步建立起行为规范、程序严密、运行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在工作中,我们把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作为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切入点,主要把握了“六个统一”:在指导思想上,坚持继承以往政务公开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做法与创新公开制度措施相统一;在工作原则上,坚持规范权力运行、强化职责要求与提高工作效能、方便群众办事相统一;在公开要求上,坚持公开权力运行结果的静态公开与公开权力运行全过程的动态公开相统一;在公开层次上,坚持公开基层政府及部门与公开市级政府和省政府部门权力运行情况相统一;在公开内容与范围上,坚持全面公开权力运行情况与公开重要权力和权力行使关键部位相统一;在公开的载体上,坚持发挥传统载体作用与不断丰富公开形式相统一。在实践中,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工作方式 规范工作要求
为保证试点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我们要求各试点单位必须完成四个规定动作。一是依法依规清理审核。按照行政职权法定的原则和“谁行使、谁清理”的要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采取按操作程序自下而上排查和按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确定的部门职责自上而下进行梳理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单位行使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梳理,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确认后上报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法制、编制、保密等部门进行审查把关,对各试点单位所拥有的行政权力进行审核规范。其中,三个省级试点单位共清理出行政权力3006项,经试点单位和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两级审核,目前确认2720项,并对10项涉密或不宜公开的行政权力项目进行了备案。二是编制公开职权目录。对审核确认的行政权力,按照职权分类进行登记,编制职权目录,逐项列明实施依据、公开形式、公开范围、公开时间、收费依据和标准、承办处室等。并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外,都向社会予以公开。三是制定公布流程图。对职权目录中公开的每一项行政权力,依照运行程序绘制并公布流程图,依次注明行使条件、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的权利、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等内容,并在重要部位和环节相应注明公开的范围、形式和时限要求,统一工作标准和程序,避免权力行使的随意性。四是实行动态公开。紧紧围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和人、财、物、事管理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要权力和权力行使的重点部位,抓住决策、执行、结果等权力运行的主要环节,主动或依申请公开权力运行过程的状况,实现动态运行与全程监督的结合。同时,要求每一项重要行政权力行使后,行使该权力的职能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填写《重要行政权力动态运行情况登记表》,将权力运行的基本情况定期报告本部门负责公开的机构备案,并按规定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公开,保证权力运行过程公开要求落到实处。
丰富公开载体 搭建公开平台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公开。一是发挥传统载体的作用。建立和规范各类公开栏,并通过发放办事指南、明白卡、信息手册、政府公报等形式,更加简便、灵活地向基层和群众公开与权力运行相关的信息。二是充分运用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手段创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方式。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建立统一的公共信息资料库,逐步拓展网上审批、查询、交费、办证、咨询、投诉、求助等服务项目的范围,为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同时实现网上同步公开、实时监督。三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的功能。把关系社会经济发展,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纳入中心集中管理,公开办理,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公开、便民的作用,构建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四是不断探索公开的有效形式。倡导实行“通透式”办公模式,改变过去行政机关和部门封闭式的办公格局,实行集中、敞开的透明隔断式办公模式,实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探索利用视频点播技术实现“点题公开”,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职权行使情况作为公开重点,通过热线电话、免费自助点播等形式查询政府职能部门行政权力行使的情况。
健全公开制度 保障工作落实
为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规范有序、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我们一方面加强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方面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规范权力自身运行的制度。以省政府规章形式颁布了《某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对主动公开信息和依申请公开信息的公开内容、时限和工作要求做出具体规定;制定了《某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将决策公开作为省政府决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制度;制定了《某市实施行政许可听证规定》,规范和完善了行政许可听证程序。同时,把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民主评议的范围,健全考核评议制度,合理确定考评内容和相应分值,量化考评标准,完善考评办法;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省纪委监察厅在总结试点单位好的做法的基础上,正在着手制定全省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责任追究办法,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反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要求的行为,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形成有效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