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考研政治大纲之考试题型分析
2013年考研政治大纲之考试题型分析
2013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相比去年较为稳定,在题型和分值方面无变化。政治理论大纲自2006年开始对试卷机构进行了修订,把题型改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分析题三项。新东方在线提醒广大考生,应了解各类试题的特点,掌握各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了解答各类试题应注意的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单项选择题是考研政治所有题型中最简单的一项,考生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答案,也可以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剩下的即为正确答案。对于单项选择题,最关键的是在复习过程中对一些时间,内容,易混淆的概念等记忆清楚。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复习理论,更主要的是习题训练,从习题中找出易混淆的问题,加强记忆。
二、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是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到少有两项符合试题要求,在这里需要注意,与我们平时印象中的多选是不同的,不是选几项都可以,而是至少选两项,并且多选和少选均不得分。多项选项题的难度较高,是考研政治中容易拉开分数差距的题型。应对这类题型除了需要对考纲要求的知识点熟练把握外,理解更为重要,特别是从近几年的考题看,需要理解分析的题目越来越多,有些选项中差异很小,这就要求考生在准确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对。当然,对于多项选择题的备考试,适度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学会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要过份的纠结于某个题目,要学会通过题目理解知识点,掌握考试及出题的考点,这样遇到类似的问题才能做到变通。
三、分析题
分析题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分析题共五题,分题十分,占整个考卷一半的分值。分析题主要是考察考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具体材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对理论的理解、综合以及运用。在备考过程中,对分析题也要进行一定的训练,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比如演绎法、比较分析法、说理分析法等。并且在学会按照试题的要求,适当进行引申发挥或者表态。
第二篇:政治考研新大纲
考研政治新大纲出来了知道嘛?第一手资料,六十多处变化,多处是虚变化。有效变化徐之明老师都总结好了,给大家分享下,我也做回大好人,哈哈。来源: 李阳?的日志
2012考研政治新大纲
总体稳定,变化有限,虚实结合,以虚为主
变化:一.文字表述的调整
二.考点的分合
三.位置的移动
注意:其中多处假变化
实体变化
① 增加五个考点(有效考点一个,无效增加四个)
② 减少15个考点(马原减少一个)
③ 调整时政范围(考2011全年)
有效变化
删除的十五个考点:
马原
第二章第二节:联系与发展
第二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毛中特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义经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党的建设和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十四章第二节: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近代史
第八章第三节: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第九章第一节: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
第九章第二节: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第十章第一节: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第十章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思修
第一章: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第四章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第七章第三节:确定新德国家安全管理
新增了四个考点
马原
第七章: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社会主义改革应当追寻的原则有:①.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②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③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④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毛中特
第六章:十二五规划关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①.主题:科学发展,为了实现科学发展要做到四个更加注重
②.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基础要求是五个坚持
③.实现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措施:五点
3.在推进改革开放中走好中国道路需做到五个坚定不移.4.第十二章:武力解决台湾的方针.特别需要关注的是:
2011胡锦涛七一讲话
①.建党九十年来,中共完成的三件大事.A,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启新的历史纪元.B确定了社会的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C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上三件大事中得出的结论:A在近代以来中共社会发展,社会的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B中国共产党不愧为领导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本人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非复制,有需要的分享啊。
第三篇:政治考研大纲范文
2019考研政治大纲原文
来源:中大考研网 发布时间:2018-09-16 20:40:48
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如果考生有其他疑问,可以联系鸿儒中大考研网右侧的咨询老师。
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规律和论断。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科目 所占比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约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约16%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约16%
(四)试卷题型结构 题型 分值
单项选择题
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多项选择题
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材料分析题 50分
大纲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新时代仍然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2.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事物发展的过程性。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相互关系。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辨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増强思维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1.认识与实践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2.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从必然走向自由。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生产力的含义和基本要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资本论和现实意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国家的起源和实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产生和本质。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分析方法。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原则。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神。
(五)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和本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剩余价值的实质。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运动的基本前提条件。资本周转及其速度。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其本质。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垄断的形成、本质及垄断组织。垄断与竞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和作用。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固的扩展及其后果。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影响。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七)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2.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3.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八)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1.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五)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七)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新时代的精神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科学内通。奋力实现中国梦。2.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5.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十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全面深化改革
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3.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4全面从严治党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十二)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世界一流军队。2.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十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2.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封半建性质。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2.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戊戌维新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朝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辛亥革命的失败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红军长征的胜利。
(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2.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抗日数亡运动和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全民族抗战开始。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敌后战场的开降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及其战略地位。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延安整风运动。中共七大。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七)为新中国而奋斗
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两个中国之命运。
2.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第三条道路的幻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八)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2.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九)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良好的开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大跃进”及其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严重的曲折和深刻的教训。3.建设的成就和探索的成果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进展。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周的发展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八大以来五年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3.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共十九大的举行。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
1.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一)人生的青春之问 1.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人生与人生观。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2.正确的人生观
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3.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辩证对待人生矛盾。反对错误人生观。成就出彩人生。
(二)坚定理想信念
1.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2.崇高的理想信念
信仰马克思主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三)弘扬中国精神
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2.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爱国者。3.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2.坚定价值观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3.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扣好人生的扣子。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五)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道德的含义、起源、本质、功能、作用、变化发展。2.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中国革命道德。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3.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4.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向道德模范学习。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引领社会风尚。
(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法律的含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2.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4.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5.培养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及其内涵。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培养法治思维。6.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依法行使法律权利。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形势与政策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间(2018年1月-2018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国力竞争。大国关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地区局势与热点问题。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南北关系。南南合作。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论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篇:2014年考研数学大纲,题型,复习计划
2014年考研数学大纲,题型,复习计划
了让广大考生们取得优异的成绩,精品学习网考研频道,为您收集有关考研数学的辅导,以下是频道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2014年考研数学“四段”复习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全面复习
主要目标:基本教材阶段。吃透考研大纲的要求,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大纲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数学思维,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为下一个阶段的题型突破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熟悉题型,前后贯通
主要目标:复习全书阶段。大量习题训练,熟悉考研题型,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分清重难点,让复习周期尽量缩短,把握整体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和解题技巧。
第三阶段查缺补漏,模拟训练
主要目标:套题、模拟训练题阶段。练习答题规范,保持卷面整洁,增加信心,练习掌握考试时间的分配,增强临场应变的能力,要对自己前两个阶段复习中出现含糊不清,掌握不牢的地方重点加强。
第四阶段强化记忆,保持状态
主要目标:查漏补缺,回归教材。强化记忆,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第五篇:2011年考研英语_一_考试大纲分析
2011年考研英语(一)考试大纲刚刚和同学们见面,现在第一时间对考纲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以便广大考生能以考纲为准绳,有的放矢的进行卓有成效的考研英语复习。2011考研大纲下载
一、2011年考研英语(一)考试大纲的变化特点说明
比对2011年和2010年的考纲不难发现,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的新大纲未做任何调整和变化,而且自2005年英语考研大纲做过较大的调整以来,在时至今日的总计七个考研英语大纲出炉的年头里,考纲一直秉承了稳定性和连续性,只在去年有过局部微调,并没有实质性的重大变化,这对广大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态势,同学们如有考研的打算,越早启动英语复习越好,完全没必要去受新考纲的钳制。
今年的考纲依然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了考研英语的要求和侧重权重。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00分。试卷包括试题册和答题卡。答题卡分为答题卡1和答题卡2。考生应将1-45题的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1上,将46-52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2上。
(二)考题内容与试卷结构
试题分三部分,共52题,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该部分不仅考察考生对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考察考生对语段特征(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的辨识能力等。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在一篇240-280词的文章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补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该部分由A,B,C三节组成,考察考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A节(20小题):主要考察考生理解主旨要义、具体信息、概念性含义,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等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4篇(总长度约1600词)文章的内容,从每题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B节(5小题):主要考察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本部分由3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3种备选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察。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
备选题型有:
(1)本部分的内容是一篇总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
(2)在一篇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有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给出。
(3)在一篇长度约500词的文章前或后有6-7段文字或6-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阐述或举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段文字或5个标题填入文章的空白处。
C节(5小题):主要考察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结构复杂的英语文字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约150词)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考生在答题卡2上作答。
第三部分 写作
该部分有A,B两节组成,考察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共30分。
A节:1)考生根据所给情节写出约10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应运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2)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汉语文章,用英语写出一篇80~100词的该文摘要。考生在答题卡2上作答。总分10分。
B节:考生根据提示信息写出一篇160-200词的短文(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提示信息的形式有主题句、写作提纲、规定情景、图、表、等。考生在答题卡2上作答。总分20分。
二、考研英语(一)应对策略
既然2012的考研大纲同学已熟稔了,接下来就应该做好自己的复习规划,消除疑虑,紧扣大纲的要求,踏实有效的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当中。通过对广大考生的调研,同学们在考纲出来后,在自己的学习上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下面就通过这些问题的答疑解惑,以便同学们对症下药的做好复习安排。
1.怎样抓好英语复习?
答:1)依据最新考研大纲的要求有效圈定所应掌握的知识范畴;2)备全所需的辅导书;3)制定出合理的复习计划;4)适用的辅导班的选择;5)最新考研动态和资讯的获得;6)做好情绪、身体调控,全身心投入到考研复习。
2.新考纲出来后复习的重点是什么?
答:通常而言,随着新考纲的出炉,大多数同学的考研复习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因此该阶段的重点是进行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英译汉、写作的专项训练;研究和掌握各类题型的命题特点及解题规律;训练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完成相关题型的能力,当然在现阶段应在阅读和完形填空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一些,而翻译和写作安排的复习时间应该相对少一些。
3.怎样制定出合理的复习计划划?具体的复习内容怎样安排?
答:(1)每天花至少1小时浏览已背过的考研词汇,强化已记忆单词、查漏补缺记忆模糊词汇;(2)每天做四篇阅读理解,第一遍在做题时,注意做题的时间和速度;而重点在第二遍的反馈和消化上,在第二遍中要消化理解阅读中的盲点词汇、难点句式,要彻底搞清每题的正确答案成立的原因;(当然有些同学基础较薄弱,在现阶段保证每天做并消化两篇阅读理解即可)(2)配合辅导班老师授课内容,研习完形填空复习指南方面的书籍;每周做至少三篇完型填空试题,做完型对强化提高自己的英语基础帮助极大;(3)配合辅导班老师授课内容,研习翻译复习指南方面的书籍,每周花总计3小时熟练翻译的考查形式,常考句式,打牢做翻译试题应具备的基础;(4)配合辅导班老师授课内容,每周看两篇短文写作范文,可以把写作范文当作精读材料去消化,学习其遣词造句、谋篇思路。
4.我才开始复习考研,来得及吗?
答:只要方法正确,切中要害,保证学习效率,完全来得及。对于刚起步复习考研的同学来说将重心放在词汇、长难句和阅读训练上,尤其要定个目标,在一定时间内彻底搞定考研词汇。
5.考研复习有什么捷径吗?
答:有些考生在英语复习上不愿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总想找到一些捷径就能取得成功。他们将时间不是花在打下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上,而是将时间花在寻找省时省力的考研方法、技巧上,甚至将希望全部寄托在考研辅导班上,认为只要听听课,不背单词,课下不做系统复习也行,这些做法其实不是在寻找考研英语复习的捷径而是在投机取巧。要说英语复习的捷径就只能是建立在踏实复习的基础上,在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后,通过总结、反馈历年考研真题的特点,从中总结出每项题型的应答策略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更切中要害的投入到复习中。
6.每天在英语学科上花多久的复习时间是科学的?
答:如果是在暑期之前就已启动了考研复习计划的同学,在暑期每天投入3.5小时足以,这3.5个小时的具体安排可参照我们刚才谈到的具体复习计划里的相关内容;而对于在暑期才开始启动考研复习计划的同学而言,每天应至少花5个小时复习,至少两个小时用来专门消化记忆考研词汇。
7.记单词时,总是感觉前记后望,该怎么办啊?
答:前记后望是正常现象,指望一篇记住考研词汇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要循环记忆,而且要利用自己的零散时间在查漏补缺,重复是解决遗忘的最好办法。同时可通过阅读,通过在语境中来强化巩固词汇记忆。
8.单词已经复习完了,而且基本上都记住了,可在做阅读理解时还是感觉读不懂文章,该怎么办?
答:通常而言,单词都认识却还读不懂文章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英语基础较差,没有基本的断句能力,不能准确把握句子乃至篇章的意群;第二,不良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时易走神、眼睛在读文章而思维没有同步运转起来;第三;背景知识较匮乏,由于对阅读理解的题材感到陌生致使对文章的话题感到艰涩难懂。
基于上述原因,建议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第一,进行专门的语法复习,提高自己分析句子理解句子的能力,从句子在到篇章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和提高;第二,在平时的阅读中多习得一些科学的阅读方法并将其有意识地用运到自己的阅读训练中;第三,除了做专门的考研阅读理解试题以外,要有比较广的知识面。考试中阅读文章的题材丰富多样,有涉及经济文化的,有关于社会科普的,还有涉及史地政治的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平时通过大量阅读各种中、英文的报纸杂志以及书籍来了解各方面、各领域的知识。
9.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如何做阅读题才能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
答:每天花半个小时进行范读。范读的宗旨是要读懂文章的主旨大意及作者的观点、立场。进行英语阅读训练,不但有文章数量上的要求,而且也包括扩大内容涉及的范围。题材应涉及各个领域。在做专门的阅读训练试题时,要有意识的不断强化对阅读题型的总结。每一次每一套题做完,对完答案后,不要太留意分数,而应该侧重于总结和思考。总结出符合自己思路、习惯的解题方法。
一、2011年考研大纲的修订趋势
今年英语考研大纲应该没有实质性变化。一般而言,大纲5年一大变,而去年已经经历了5年来的一次大变化。比如,与2009年的大纲相比,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最显著的变化是将考研英语分为考研英语
(一)和考研英语
(二)。考研英语
(一)在往年考纲的基础上,写作部分加入了依据中文写出英语摘要的写作备考题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科目考试试题命制的成熟性。虽然考研英语
(二)是新增内容,但考研英语
(二)的总体内容也并不是出乎意料或让考生无从下手,它从以下几个方面仍然和考研英语
(一)保持了共性:就语言知识而言,大纲同样强调考生应该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法知识和5500个大纲词汇。就语言技能而言,大纲也突出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关于阅读,强调“考生应能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3%)”;关于写作,则强调考生“应能写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以及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实际就是应用文和图画作文)”。总的来说,不论是英语
(一)还是英语
(二),上述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是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的主要测评目标。而英语
(二)和英语
(一)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英语
(二)的总体难度低于英语
(一);英语
(二)的翻译试题、新题型试题、写作试题略不同于英语
(一)的考查难度和出题形式。2011年大纲应该会保持这一持续性与稳定性。鉴于2010年是推出英语大纲
(二)的第一年,而且教育部也强调继续加强对专业性研究生和学位性研究生的区分,所以2011年还是会秉承两套大纲的出炉,在考查范畴和考查要求上保持稳定性的考研
(一)不会有根本的、彻底的、实质性的改变;而英语也会继续沿用去年的考查模式。有鉴于此,同学们可依然先参照往年考纲的核心内容,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复习。
二、近几年考研大纲各题型考查的核心内容及对策
接下来通过考纲对各题型考查的核心内容的分析帮助考生找到有针对性的复习方法。完型填空
完型填空是各类英语考试(包括四、六级)中都会考查到的题型,主要测试考生结合上下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即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篇章结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查,这是对完型填空的定位。近年来的大纲明确指出对完型填空考核的重点:词义辨析、词语搭配、语法结构和篇章结构四大类题型。这种提法针对性更强。考生可从历年真题中按照提示的四类题型去准备和复习有关考研完型填空方面的知识点,将自己在词汇、语法、阅读理解三方面的经验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同时考虑到完型填空在历年考研中得分较低,大纲明确了考生解答完型填空题的思路,对于考生备考和解题都更具针对性。即:“从上下文的角度来考虑”和“运用逻辑推理”,这两点都要求考生大到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小到对句子之间和句子内部把握,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文章内容的一致,后者强调的是文章逻辑的一致:“从惯用法和搭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点要求考生对惯用法和搭配要有更多积累。
阅读理解
就阅读理解(Part A)而言,由于这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题型,也连着考了10几年,因此每次考试最稳定的就是四选一的阅读理解题。近些年来考研英语大纲中对于阅读理解部分的叙述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其主要测试要点包括“理解主旨要义、具体信息、概念性含义,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等”。通过这三句话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考研英语仍然重视文章的整篇结构和上下文逻辑关系,重视对文章具体信息和概括性、主旨性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该部分主要考查的题型有主旨题、细节题、识词题、推断题和结构题等。就文章题材来说,近几年越来越重视对人文科学的考查,平时要多注重阅读一些英美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报刊书籍,例如The Economist(经济学家),Newsweek(新
闻周刊),Times(时代周刊)以及The Times(泰晤士报)上面的文章。在寻找材料时,要有选择,比如说不要涉及政治方面及时事方面比较敏感的话题,如种族歧视、宗教信仰、战争评论等。
2010年的阅读理解文章来源,考试大纲也已经明确表态,文章来源依旧是英语国家原版报刊或书籍,绝大多数是评论性的文章(即除文学作品以外的其他类型的短文)。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学会把握各个题型的考查重点、题目特征和出题思路等,在平时阅读中注意这个问题,认真揣摩体会,掌握解题技巧,提高阅读理解部分的解题能力。从语言难度来看,2010年的阅读文章无论从词汇方面还是从句子方面与往年的难度有所提高,并大量考察了推理和判断题以及细节事实题,生词依然存在,但其比例仍然维持在3%左右。这一题型在各类英语考试中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题型,因此可推知2011年的考试大纲在这方面的变化不会太大。
新题型
该题型从2005年开始在考研英语试题中出现,05,06年考查的是难度相对较大的第一种选择搭配题,而07年则选择了难度相对较低的第三种——选择小标题,08,09又考回了选择搭配题,2010年首次考查了排序题,总体而言新题型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上的联系,理解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有较强的意识和熟练的把握,并具备运用语法知识分析理解长难句的能力。可以说,此题型是对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综合测试,因此在要求上远远高于这两种题型,考生有必要对这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多练习,以提高自己在这个部分的应试能力。
翻译
这种题型自1991年起开始在考研英语试卷中独立出现,十几年来考察形式已经趋于稳定。从内容来看,这种题的文章选段多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学报道或评论等内容为主。并且内容涉及到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题材,如环境、能源、科技创新、民主、生命科学、宇宙探索、信息技术等有现实意义的科普题材。从题型难度来看,近些年的翻译题型呈现出逐渐加难的趋势,长难句出现次数有所增加。但是,语法难度却略有下降。这类题型考察考生对词义的选择及引申,对原文理解的深度和语言的准确表达。考生在答这类题的时候,把汉语准确的表达出来是最难把握和得分难点。
作文
小作文自2005年起在考研英语试卷中出现,依据近年来大纲与大纲解析的相关规定,虽然对应用文写作的考查列出了书信类和告示类两大类,然而小作文应用文一直考查的是书信,只是在去年首次选择了通知的考查形式,而2011年的应用文部分是继续考查书信还是告示类或是去年新增的摘要写作还是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但是应用文部分对写作考查所要求的核心要素不会有所变化。关于大作文,从95年至今考过的题材相对比较多样化,既出现过提纲式命题作文,也有图表类命题作文,而在近些年最常考的题材则是图画类命题作文,因而考生在准备时不妨有所侧重。图画类命题作文应是考研今后的主流命题思路,基本排除了写话题作文的可能性。
备考过程中,背和写必须紧密结合起来。有时候背得出来却写不出来,什么原因?因为背下来是整篇的文章,考试的时候是组合的句子,所以我们要提醒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去写。提高写作的能力,读背不等于写,动笔写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真正的动笔“写”,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所以加强实际写作练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鉴于英语考纲的稳定性,各位考生可以继续既定复习思路和计划,稳定情绪,全心备考。当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各位考生一定要脚踏实地落实自己的计划,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