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保障进社区惠及百姓千万家
劳动保障进社区惠及百姓千万家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劳动保障进社区”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是解决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群众提出的就业难、保障难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们劳动保障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局从去年6月份全面启动“劳动保障进社区”工作,扎实推进这项“合民情、顺民意、得民心”的实事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围绕解决“三难”问题,努力完成五大目标任务。我们紧紧围绕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难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障难这“三难”问题,明确了进社区的五项重点任务。通过半年多的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五大目标任务,即:①市区80%以上的社区达到“无双”社区(无双失业、双下岗家庭)标准,市区当年登记的再就业援助对象实现再就业90%以上;②企业离退休人员社区管理率达到80%以上,离退休人员自管服务覆盖面达100%;③城市居民医疗统筹人数突破6万人,覆盖率达80%;④市区“3540”(女35岁至40岁,男40岁至50岁)下岗失业人员全部接受一次免费培训;⑤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四百”活动,建立亲情联动长效机制的意见》,建立了亲情联动长效机制。
二是举全局之力,扎实开展八进社区系列活动。为强化进社区工作的组织领导,我们将局系统17名处级干部和84名科级干部分别挂钩到市区7个街道84个社区,先后召开了局系统“劳动保障进社区”工作动员大会、推进大会、情况通报会,组织开展“劳动保障进社区”突击月活动,所有挂钩街道社区干部每两天进一天社区,局领导小组每周听取一次情况汇报,局党委每周发一期督查通报,强势推进八进社区系列活动,做到帮扶就业进社区、退管服务进社区、医疗保障进社区、社保扩面进社区、优惠政策进社区、调查研究进社区、优质服务进社区、“四百”活动进社区。我们针对“3540”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偏差,又不符合再就业援助政策的实际,专门为“3540”下岗人员组织开展了“送技能、架金桥、促就业”活动,分三批对1832名“3540”人员进行了免费技能培训,并举办专场招聘洽谈会推荐就业。为了帮扶市区就业特困群体实现再就业,我们各挂钩社区责任人积极采集援助岗位,累计采集岗位1071个,并认真组织开展市区再就业援助大型专场招聘洽谈会,帮助1095名再就业援助对象实现再就业。同时,扎实开展创建“无双”街道、社区活动,市区60个社区达到了“无双”社区标准,4823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为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11月份,组织对市区84个社区3万多名企业退休人员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同时,举办了盐城市首届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保情”文艺调演活动,丰富了离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
为了切实解决城市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在全省率先实施城市居民医疗统筹和救助制度,去年市区共发生门诊补偿260万元,住院统筹补偿460万元,并对980多名重大病患者和特困群体救助对象实施了医疗救助,最高个人救助金达1万元,累计发放救助金达200万元。同时,对市区首批4.3万名参加医疗统筹人员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为了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我们扎实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情、帮百家困、知百家求“四百”活动,累计为百户特困家庭捐款7万多元,送去大米10000斤、食油4000斤,并全面调查这些家庭成员的就业从业、参保就医、经济收入、家庭生活等情况,对他们提出的 200多个具体问题和实际要求,逐一进行解决。同时,将这些特困家庭作为“劳动保障进社区”的工作联系点,通过与这100户的正常联系,不断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征求群众意见,帮助解决困难,充分展示新时期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形象和情系百姓的情怀,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树立劳动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是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劳动保障进社区”长效机制。街道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居民休养生息之地,活动劳作之所,也是我们劳动保障工作的前沿阵地,工作重心。我们深刻认识到“劳动保障进社区”工作不是一项突击性活动,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建立“劳动保障进社区”工作长效机制。在进社区工作实践中,我们建立了三项常规工作制度。①建立定期办公制度。所有挂钩街道的局领导班子成员、副处级干部和挂钩社区的科级干部实行“一挂三年”不变,每半月安排半天时间深入到挂钩街道社区现场办公一次,具体指导帮助街道社区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措施、整合各种资源、解决难点问题,并加强外部协调,搞好信息服务。②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局“劳动保障进社区”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听取各挂钩街道社区的人员工作情况汇报,及时会办研究挂钩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对下步挂钩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③建立督查考核制度。将就业、退管、医保“三位一体”进社区工作目标逐项分解到挂钩领导、副处级干部和具体责任人,并将其纳入局系统年度工作考核体系。局“劳动保障进社区”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深入到挂钩的街道和社区督查一次,每半年公布一次考核结果,年终组成考核组进行双向考核综合测评。对在“劳动保障进社区”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在年度评优中优先推荐;对工作不力、不能按时完成目标任务,或被所在社区同志测评为不满意的给予通报批评,年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并不得申报各类先进个人。
各位领导、同志们,“劳动保障进社区”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谋求劳动保障事业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进社区”工作,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赋予我们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两个率先”宏伟目标作出我们新的贡献。
第二篇:公民道德歌“唱”进社区千万家
公民道德歌“唱”响在我们心中
“你道一声好,我说一声行,公民道德记在心„„”从11月12日开始,九龙社区组织党员、居民、职工学唱《走向复兴》、《公民道德歌》等。社区专门请了文化馆的老师进行指导,大家在优美的伴奏声中全神贯注地学唱,把对伟大祖国美好祝愿插上了歌声的翅膀,让象征着道德真谛的歌声“唱”响在社区居民党员职工的心中。家住龙安小区的居民杨彩霞表示,会将这些歌唱给身边的人听,让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道德文明之风。
今后,九龙社区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新途径,突出自主特色,深入推进“征提”活动,增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力力和感染力,不断提升居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社会文明程度和文明城市建设水平,使每一位居民、党员、职工都争做文明之风的传播者,使文明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与行。
九龙社区党工委
2012年11月13日
第三篇:无私奉献二十载,服务百姓千万家
无私奉献二十载,服务百姓千万家
--记五道江镇矿山社区党员干部孙连凤先进事迹 “一个共产党人最大的快乐就是为群众办事,多奉献,让百姓无忧愁。”这是56岁的孙连凤25年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正是这个坚定的信念,激励着这位极为普通的一名居委会主任,始终手拉着百姓的手,心贴着百姓的心。
村民有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1987年开始,孙连凤同志被选为五道江镇煤源委主任,被社区百姓亲切地称为“社区老大姐。”1999年,煤源委北山街居民陈喜英老伴患脑溢血病故,抛下她和一个未成年的女儿,生活无依无靠,只能靠陈喜英每天拾些破烂换点零钱来维持生活。一天夜里,他们母女被煤烟熏成重度昏迷。孙连凤得知后,立即拨打120,又组织邻居帮忙。由于抢救及时,陈喜英母女俩才免于一死。出院时,孙连凤知道她们无力支付数千元的治疗费,将自己家里唯有的2000元钱交给了陈喜英女儿。事后,孙连凤隔三差五地去她家看望,并为陈喜英母女办理低保救助。
2002年春季的一天,辖区居民林某与姜某因两家菜园发生纠纷,闹的不可开交,政府司法部门多次调解无果,孙主任得知后立即将他们两家找到一起,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没用更多言语,便给予解决,两家都纷纷做出让步并握手言和,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只有委主任最公平。居民曲文才身患股骨头坏死,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与正读高三的儿子相依为命。孙连凤了解情况后,为他们申办了低保。曲文才的儿子又因交不起参加高考的报名费,决定辍学,又是孙连凤主动为其交了报名费,最终曲家儿子得以顺利参加高考,并以优异成绩被长春师范大学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孙连凤又主动为他们申请了低保家庭子女升学社会救助。
为了大家和谐,自己苦点没啥
居民齐光荣老人双眼患白内障失明,儿子因事故遇难,儿媳离家出走,抛下齐老太和一个读高中的孙女。又是孙连凤主动为她们申请低保,并经常去她家看望,每逢齐老太孙女回家,孙连凤都慷慨解囊,少则几十元,多则百元予以支助。“5.12”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也深深牵动着孙连凤的心,她第一时间主动为灾区人民捐款300元,当时她的每月工资只有500元。几年来,生活俭朴的她,没有一件象样的衣服,没有一次奢侈的享受,但在她俭朴的生活背后却大方的援助了许许多多困难的家庭。
2010年7月23日,通化突降大雨,暴雨使五道江镇江南梨树沟的居民被突如其来的山洪困在河道两旁。社区领导带领一班人马穿梭在那些被洪水惊醒的居民家中,挨家挨户地劝说,让百姓暂时转移到安全地带。在抢险队伍当中,孙
连凤的身影始终出现在老百姓家中,几天几夜的抗洪抢险,孙连凤没有睡上一个安稳觉,没吃上一顿饱饭,从开始转移疏散到搬迁安置,从受灾盘查,到灾后自救,每项工作都留下了她的背影。几日的奔波,她脚上不知磨出多少血泡,人经常忙碌到深夜,儿子在家一连几天都以方便面充饥,看到儿子可怜的样子,她含着眼泪对儿子说:“对不起,妈妈干的就是这份工作,咱们虽然饿点、累点,比起那些受灾群众还强得多”。
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那枚始终佩戴在胸前的熠熠闪光的党徽,是那么美丽,那么灿烂。在她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大公无私,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她用自己那颗真诚的心,百姓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继续默默为五道江镇的老百姓工作着,服务着……。
五道江镇党委 韩延玲 梁丽丽报道
2011年3月15日
第四篇:安全连着千万家
安全生产系万家
——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提笔写这封信的时候,才发现这是我第一次给父母写家书,在这电信发达的时代,每每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便能向父母表达我的思念之情,但每当提起电话那一刹那,还是有很多的话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便一直深深的埋在心里,慢慢的,和父母的代沟也变得越来越深,每次下山回家,除了跟父母打声招呼外,便各自忙各自的了。
现在,借着单位给我的这次机会,我写下了这封信,原本以为写信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跟写作文一般容易,但当提起笔却发现好多的话都哽在心中,不知该从哪里下手。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在父母们的精心呵护下,我已从一名牙牙学语的幼儿变成如今国电新疆开都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懂得在成长的道路上,儿子的一举一动都牵挂着您们的目光。在我蹒跚学步时,您们牵着我的小手,绕过会让人跌倒的石头;在我背着书包上学时,您们不厌其烦地叮咛我,要我遵守交通规则,小心马路上的车辆;在我准备拖着行李箱去远方上大学时,您们会默默地为我打点一切,生怕我出门在外照顾
不好自己……
儿子渐渐的长大,您们也在慢慢的变老!父亲,您在我的心目中等同于严厉的代名词,因为您总是坚信“棍子底下出好汉”的名言,如果小时候没有你的教训,我现在也许不会这么懂事。记得小时候,由于贪玩,屁股上没少挨您的棍子。记得,有一次,同学约我放学后去摸鱼,回家后,我将书包往房间一扔,刚走到家门口,便碰到了您,当您知道我准备出去玩时,便严厉地告诫我,让我把作业做完才能出去玩,而我却趁您不注意时,偷偷的溜了出去和同学们玩。当您知道我因为作业未写完便偷溜了出去后,狠狠地用棍子在我的屁股上打了十几下,然后又看着我把作业写完。有了这次惨痛的教训,从那以后我总是先将作业写完,再干别的事情,现在也养成了干事情先分主次的好习惯,父亲,谢谢您,不过,每次被你用棒子追着打时真的很没面子。
母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这首孟郊的《慈母吟》便是对您——我的母亲最好的写照。家里的一切大小事物都是您在操持,记得有一次,您随你们单位外出旅游一个礼拜,家里就剩下爸爸、哥哥和我三个大男人。临出门前,您把我们的衣服都洗好、饭菜都安排的好,才不放心的走了。您打电话回来时,我们告诉你:“家里的一切都很,小鸡老爸有天天帮你味,院子里的菜有哥哥和我给你浇水呢,你就放心
在外面旅游吧。”其实,那会我特别想在电话里对母亲您说:“老妈,你快点回家吧,我跟哥哥都饿成面条了。”您不再家的时候,老爸天天给我们做面条吃,就算在喜欢吃面条的我也不喜欢天天吃,于是,让老爸给我们哥俩换换食谱,可父亲却说吃面条长得壮,后来才知道我们的父亲只会做面条。从那以后,我跟哥哥便跟您学起了厨艺,生怕哪天您又出差,父亲又天天给我们做面条吃。
大四那年寒假我回校,母亲您偷偷的塞给我2000元,说:“现在你又是工作又是同学聚会,需要钱,这些钱你先拿去用,等不够在跟妈妈说。”拿着母亲给我的2000元,我的眼泪却忍不住流了下来,别人常常说“好汉有泪不轻弹”,那只是未到情深时。我知道母亲您给我的这2000元是您平常省吃俭用省下来的,自己都舍不得花。看着母亲过年仍穿着往年旧衣服时,我狠狠地告诉自己,工作了一定要好好的努力,给父亲、给母亲一个温馨的晚年。
如今工作了,和您们在一块的时间少了。但当我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投身工作的时候,您们的平安祈祷、领导的安全嘱托犹在耳畔,你们的关心在心中形成了泰山一样的重量,时时鞭策我,让我在工作时,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每次一的任务,明白了安全与个人、与家庭、与行业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安全的隐患时常存在,但我们每天都在努力将其排除,一系列的安全条规更是在我心中树立了“安
全第一”的责任意识。
爸爸妈妈,为了不让你们为我担心,也为了不辜负领导对我们的重托,在我们这里,人人关心安全,重视安全,明确励行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已经成为我们各行各业的人的行为准则,您们如果来这里会看到安全和谐的施工环境。
爸爸妈妈,这里的工作虽然苦、虽然累,但我热爱这份工作,你们会看到照亮千家万户的明亮灯光里也有我的一份辛劳,相信就连祖国的建设里也有我一份微小的力量存在,因为作为水电建设者的我已经学会了工作遇到困难时该如何解决,不懂的知识应多虚心向前辈们学习,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爸爸妈妈,您们放心,在实际工作中我会一丝不苟地坚决执行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及时排查安全的隐患,以杜绝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的安全宗旨。同时也会以实际行动告诉周围的同事——安全生产系万家,只有自身安全及工作安全有了保障,才会让父母放心、让妻儿放心、让领导放心,让大家一起紧崩安全生产这根弦,让“安全发展,国泰民安”的理念根置于每个人的心中,成为大家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思想防线,在安全的基础上,发展生产。
爸爸妈妈,有了安全的保障,相信每次回家,您们都会
看到一个精神饱满,蹦跳健全的儿子微笑着站在你的面前跟您们话家常。
第五篇:新“五个全覆盖”惠及百姓
新“五个全覆盖”惠及百姓
晋城
2011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实施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安排部署,我市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取得了较好成绩,提前一年实现了“农村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个全覆盖,其余两个全覆盖均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方便了农民的生活生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省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完成情况综合排名中,我市名列第三。
2011年,我市将实施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作为改善民生、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精心研究部署,明确提出要求,强化责任,保障资金,狠抓落实,力争在两年内使全市农村面貌再有一个新变化,再上一个新台阶。目前,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情况
2011年,全市实际开工村1434个(其中非重点村1250个,重点村184个),完工村1409个(非重点村1250个,重点村159个),完成街巷硬化里程5597.6公里,其中,街道3211.7公里,巷道1795.6公里,户道590.4公里,完成投资10.4亿元。街巷硬化村数和里程分别占省下达全市当年任务的121.4%和134.8%,覆盖率达63.8%。六县(市、区)完成了既定目标,高平市两年任务一年完,率先实现了街巷硬化全覆盖。
(二)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工程情况
2011年,全市应建设农村便民连锁商店349个,年底前已全部建成,并通过检查验收,达到省定标准,圆满完成了省下达我市的目标任务。
(三)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工程情况 1.农家书屋全覆盖工程
该工程自2007年启动以来,全市已建成农家书屋1522个(含2011年上半年完成的420个),覆盖率达66.5%,其中城区在2009年已实现全覆盖。在此基础上,2011年下半年完成768个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年底最后一批农家书屋的图书配送工作已完成,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
2.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工程
全市已建成农村文化场所1226个,覆盖率达55.6%,2011年新(改、扩)建农村文化活动场所981个。现已全部完成文化设备的配送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全覆盖工作。
3.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工程
截止2010年底,全市2334个行政村(含社区)中,有1219个行政村(含社区)已建有体育场所并配有健身器材,还剩1115个行政村(含社区)无体育场所。截止2011年底,六县(市、区)共计1115个任务村,已全部完成场地硬化和器材安装,并对器材质量、场地面积进行了抽查验收。实现了农村体育场所全覆盖。
(四)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工程
根据省政府规定,中职免学费分两年实施。2011年秋季先对职业高中实行免学费;2012年秋季扩大到普通中专和技工学校。为了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建设,解决中职学生的实际困难,我市提前一年率先完成全市中职教育全免费,对所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实施学费全免,免除范围涵盖了省政府2012年秋季才要扩大到的“普通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2011年全市财政共支付中职免学费补助2158万元,受益学生达26309人。
(五)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工程
全市目前已实现新农保全覆盖,比国家和省政府制定的到2012年全覆盖提前一年实现。高平市、沁水县和陵川县为新农保国家试点县,泽州县和阳城县为新农保省级试点县,城区为新农保市级试点县,覆盖率100%。2011年,我市农村新“五个全覆盖”工作,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农村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个全覆盖,其余两个全覆盖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011我市在全省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完成情况综合排名中名列第三。
2012年,我市将继续把民生工程作为重要抓手,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全面完成新“五个全覆盖”的目标任务,不断探索研究农村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筹划更多的民生工程,巩固、拓展、延伸新“五个全覆盖”的成效,充实丰富农村民生工程的内涵,确保我市的民生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努力实现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切实保障农民,惠及农民,发展农民,实现强农、惠农、富农的目标。
(一)加强领导,严格组织,确保把新的“五个全覆盖”建设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精品工程
继续强化工作措施,拓宽投入渠道,在2011年实现农村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个全覆盖的基础上,其余两个全覆盖工程今年内要高标准、高质量圆满完成,切实有效解决老百姓交通、教育、文化、社保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真正通过“五个全覆盖”温暖一片人心,造福一个地方,促进一方发展,让老百姓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享受更好的公共资源、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
(二)超前谋划,创新载体,坚持不懈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
把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同时,要超前谋划,创新载体,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深入农村调研,访民情,听民意,纳民智,解民忧。真正了解农民最想什么,最盼什么,最希望解决什么问题。掌握农村工作的热点、焦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探讨新农村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农村实际,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找准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抓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关键点,提出新农村建设下一步急需开展的工作。
(三)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让发展为了人民和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成为共识
要把改善农民生活、确保农村稳定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保持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运用各种形式,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切身利益,歌颂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富民措施,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宣传新“五个全覆盖”工程在密切基层组织的干群关系,架起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提高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增强党的凝聚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方面的作用。要善于挖掘、宣传和推广在推进农村新“五个全覆盖”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先进集体,模范人物,感人事迹,为全市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等民生工程的推进工作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