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学生离校出走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13:3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留守学生离校出走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留守学生离校出走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留守学生离校出走调研报告

2009年来,我乡中学生厌学、离家出走现象时有发生,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3月31日下午,就读于xx中学的7个离校出走的孩子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回到了阔别两天的校园。

七名中学生集体逃学

3月31日上午,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打破了乡妇联主席办公室的宁静。西岸村

已是花甲之年的老人谭某晚在电话那头用颤抖着的声音急切的告诉乡妇联主席:正在xx中学读初二的孙女谭某丽及同村同年级的另外几个孩子已经两天没有回家了!学校也不知道他们的去向!

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该乡立即通知乡派出所在全乡内开始排查这些孩子的下落,并要求务必在天黑之前将这些孩子带回学校。经过一番缜密的拉网式的排查之后,派出所工作人员及学校老师终于在舲洲出走儿童之一的谭某芳姑姑家找到了7个孩子。

读书无用论是逃学的祸根

孩子们已回学校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逃学呢?乡妇联、乡政府、人大赶赴xx中学了解相关情况。七个孩子似乎已经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一个个低着头站在办公室。经询问得知:这7个孩子4女3男,其中6人来自西岸村,1人来自松江村,最大的16岁,最小的才14岁,父母亲都在外面务工经商。因为认为读书没有用,厌学情绪高涨。于是,向老师以生病为由,请了病假,逃学至舲洲已外出打工的谭某家,以看电视、聊天的方式逃避要读书的现实。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在家的学生一般由爷爷奶奶隔代教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培养,并与爷爷奶奶有着年龄、观念、文化层次上的差异往往容易患上某种心理病症,他们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感情脆弱、自卑、自闭的心理越来越严重。

预防“留守学生”逃学对策建议

为避免再次出现“留守学生”离校出走情况的出现,笔者建议:一是要加强管理。学校要对孩子们的出勤、请假情况加以核查,请病假的一定要出具相关医学证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要严格把好执勤关,做到每天必查、每课必点、旷课必惩。二是要加强教育。学校要针对中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特殊心理,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沟通能力、自立能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客服厌学、逃学情绪,充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发奋学习,自强不息。三是要加强联系。学生家长或监管人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及时全面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并定期向学校老师汇报学生在家的情况,避免学校与家长(监管人)之间出现监管信息空白点,要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坚决杜绝类似学生离校出走事件的再次发生。

第二篇:学生离校出走应对

中学生频频离校出走的背后

4月13日至19日,湖北荆州市江陵区和沙市区各两所中学先后有31名中学生出走或逃学。虽然学生目前已被找回,但这一事件引起的余波令人反思——中学生频频离校出走的背后。

4月19日晚,湖北省荆州某电视台播出一则消息:4月17日下午,江陵区某中学有7名学生离校出走。电视台同时呼吁这些学生:“如果你们看到电视节目,希望你们尽早回家,你们的家人和老师十分挂念你们。如果有好心人看到他们,希望你们与本台联系。”

除该中学外,荆州市还有3所中学也同时发生了学生逃学、出走事件,离校出走学生人数在一周内上升至31人。一时间,荆州学生逃学、出走事件在当地引起不小的震动。

学生逃学、出走后,4所学校高度重视,及时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拉网式查询,同家长们一起分析去向,到周边地区寻找,并请公安部门、新闻媒体协助搜寻,终于将逃学和出走的学生一一找回。与此同时,湖北省有关领导作出批示,省教育厅派出专题调查组赴荆州市进行调查,以弄清学生离校出走原因,并防止事态蔓延。

调查组通过与出走学生交谈,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校长、教师及家长座谈,从调查问卷中作抽样分析后认为,学生出走除了现行的招生制度、教育体制、传统理念等方面深层次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导火索”。

“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心理负担重,最终厌学、逃学。”调查组成员分析说,目前,分数仍是高中、大学录取的重要依据,家长和社会评价学校和教师主要看升学率。为了应对高考、中考,许多学校经常举行大型考试,除了期中、期末考试外,还有周考、月考以及不定期的联考,并且根据考试成绩排名来排座位。

一些“屡考屡败”的学生对学习感到恐惧,越来越厌学,最终导致逃学。在学生丁兵写给父母的两页留言中,有这样一句话:“爸爸妈妈,我对不起你们,没有好好读书,辜负了您对我的期望„„”他说:“每天有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天天就是读书、考试,令人厌倦。”

不规范的管理方式也激化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沙市某中学7名学生的集体出走,与其班主任的“高压政策”和为期一个月的“整治”有关。原来在学生集体出走之前,这7名学生深夜逃学上网被学校发现,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整风运动”,班主任把他们列为重点“整改对象”,要求他们每人每天写两篇深刻的检讨,而且字数不得少于300字,要连续写一个星期,直至深刻认识到错误为止,还要在星期三的家长会上念。“因害怕家长批评,我们只好选择出走。”出走学生小丁说。江陵某中学不仅要求出走的学生在家“家教”一个星期,还要求学生、家长与班主任签订《协议书》,保证“接受学校惩罚,遵守学校一切规章制度,如出现情节较为严重的违纪行为,则自动退学,有其他后果与学校无关”。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过高的期望值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得学生形成了逆反心理。学生张平在给父母的留言中说:“我知道成绩很差,不能考上高中,所以我早就不想读书了。你们知道吗?你们每次批评我之后,我都很后悔„„”

湖北省教科所专家指出,发生在荆州的“出走事件”,值得社会、学校教育者和家长们反思,反思孩子出走的根源,反思如何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出走事件”让学校和家长清醒地认识到,需要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互信和协调机制,形成育人合力。一些学校负责人表示,将建立“家校联系卡”,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共同管理学生,并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帮助家长确立新的择业观、成才观,切合实际地为子女确立学习目标,科学设计成才之路,以达到育人目的。

湖北大学教科院叶显发教授表示,应加强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关注特殊学生的成长。学校要重视挫折教育,教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学生心灵,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解除学生心灵疙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

湖北省教育厅基教处一位负责人认为,为孩子成长创造环境还需要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同时,要在学校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中学生离家出走心理分析

做老师的会发现,现如今中学生离家出走的案例越来越多,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成为一种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这些祖国的花花朵朵们,经不起批评受不了指责,简直成了橱窗里的瓷瓶,碰不得摸不得。

面对这一社会问题,有人分析出各种外在原因。然而,如果能换个角度,从学生自身心理层面作以分析,想必对于问题的研究不无裨益。

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接触过一些有过离家出走经历的学生。在大量地交流走访、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学生内心,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离家出走的心理,现作几点分析,希望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一、厌学心理

现在的学生存在着十分普遍的厌学心理。其根源,既不在于某个别教师,也不在于某个别家长,而是我们所大力推行的以选拔人才为目标的精英教育和并不彻底的义务教育以及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所致。班级授课制的根本弊端在于大面积规模化教育之下却无法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学习的第一天开始,学生的好中差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参差不齐的学业素质经日积月累后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两极分化状况。而义务教育却是忽视差异而片面要求同一级学生同时升学,加剧了分化。九年级后中学阶段尚未结束而义务教育不再继续,接下来的中考高考却是明显具有选拔功能。于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校、家长、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不是学生是否接受了义务教育,而是这个学校这个老师是否培养出了拔尖人才。在家校合力下,我们没有对于这些坐在同一班级而两极分化了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育,相反,大量超出学生能力的任务压在了全体学生的身上,这就是全国学生都喊累的根本原因。就基础好的学生而言,强忍压力得到的是越来越拔尖。基础不好的学生却是早已不堪重负。我们以牺牲了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为代价选拔出那百分之二十的人才。这样的教育造成了学生普遍的厌学心理,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内心早已放弃了学习,过激者则以离家出走来逃避学习。

二、厌家心理

作为出生成长的寓所,家庭原本应该是学生心中最温馨的港湾。可是作父母的,你们可曾想到,你的孩子竟会厌倦于家的庇护?

让学生产生厌家心理的家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单亲型、重组型家庭,另一类是以望子成龙为表现的重压型家庭。两类家庭的共同点是家庭缺少关爱和温情。前者由于学生父母离异,父、母、子女这种三角稳定性被打破,父母在各为生活时忽视了对孩子的关爱,或是只作生活上的供给而不给以思想上的精神上的指导,或是干脆将小孩交给爷爷奶奶,导致孩子性格变异。后者在父母过分追求学生分数成绩时忽视了学生的心理、人格等情感教育,缺乏与子女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开口分数闭口成绩,别无话题。父母与子女之间情感疏远,家庭失去亲和力和向心力。这两类家庭中的孩子均会产生厌家心理,从心里渴望逃避家庭监管,以外出离家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三、逆反心理

家长和老师差不多有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逆反?逆反期提早而且强烈,常常刚入初中竟变得父母感觉孩子仿佛变了个人,变得几乎不认识了。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既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各个时代都有,只是现在愈发明显起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独生子女性格的自然缺陷,另一方面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些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多处于中心地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个个俨然小皇帝小公主。由于没有史弟姐妹,如果家长再没有意识引领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就很容易使得他们在性格成长和人格形成上产生变异,变得乖张叛逆,难以相处,进而形成逆反心理。

家庭教育是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极为重要的诱因。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过分苛刻和啰嗦,特别是作母亲的,成天絮絮不止,另人反感;二是过分疼爱,舍不得批评一句。溺爱娇惯的结果是孩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都受不得批评,炮仗一般一点就着,极易发怒而失去理智。最为常见的是从小娇惯,没有育其品行和习惯,等到孩子大了发现了问题时则束手无策,不管吧难成人,管吧是一讲就崩,极度逆反,这时的家长便是欲哭无泪。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都是离家出走的高发人群。

四、效仿心理

当周围有熟悉的学生发生过离家出走的事情后,如果家长处理不当,舆论导向错误,则会如多米诺般产生连锁反应。

这种效仿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从学校出走之后。学生离家离校的出走行为原本是许多复杂诱因所致,然而现在的人也不知道怎么了,只要孩子在学校一发生什么事,小到鸡毛蒜皮大到死人事件,毫无悬念地一律不分青红皂白将责任推向学校,仿佛学校及学校的老师兼有保安保姆保镖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局等一系列职务一般。学生若是从家出走,他二话不说,若是从学校出走的,那么,学校,相关的老师,你死定了,必是在学校大闹一场大骂一场大干一场,再打个电话给警察局打个电话给电视台。更具世界性奇观的是警察局电视台也会毫无悬念地一边倒,将学校及相关老师搞倒搞臭,仿佛这做老师的前五百年后五百载就已经对不起家长对不起学生对不起社会了。

其结果如何?结果便是令所有学生和家长都明白,只要学生离校出走了,那么就是有理者了,是胜利者了,之前那学生所有错误也都成了正确,死定了的一定是老师。于是,那些因着这个教育制度而必然产生的后进生们在违反了纪律后终于找到了一条最为便捷而又最为实用的逃避惩罚转败为胜的秘笈——从学校出走。当老师家长为学生的出走而心急之时,那躲在暗处的某生窃笑不已——老小子,我还治不了你?我一出走我爸我妈非要了你的命不可!

以上分析了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几点心理原因,虽不全面,但大体如此。另有一些心理原因,如迷恋上网、拜金思想等等,由于和以上心理原因错杂交融,所以不再另作分析。希望做家长的做老师的以及其他教育研究者们能够认真对待中学生离家出走这一社会性问题,共同努力,从源头治起,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制度,让我们的教育回归理性,让现象不再成为现象。

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和应对

学生离家出走,无论对于家庭还是学校,都是大事情。据我们的经验,学生离家出走很少属于偶然事件,孩子都知道家是他的避风港和根据地,矛盾不积累到相当程度,不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孩子是不会离家出走的。所以,解决离家出走问题,关键在预防。其实只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状况,离家出走并不难防止。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离家出走属于家庭教育问题,和学校没什么关系,这种看法有些偏颇。事实上,单纯因为家庭原因出走的学生是比较少的,一般说来,孩子离家出走,都是家庭、学校的共同失误而且互相配合(这是一种负面的配合)造成的。再说,孩子一出走就要旷课甚至辍学,而且家长肯定来找学校求援,学校逃不脱干系,躲不开麻烦。要知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基础出了问题,上层建筑就摇摇欲坠,所以,即使从学校自身利益出发,教师对学生离家出走问题也必须重视。现在的孩子,离家出走有愈演愈烈之势,学校没有研究,没有对策,就跟不上形势了。

孩子为什么会离家出走呢?

一个人主动离开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无非两个原因:或者他要避开什么,或者他要去追求什么。孩子离家出走为什么?无非是逃避学习,逃避家庭,追求自由,追求。陕 乐。如果我们把家庭搞得不是让他那么厌恶,把学习搞得他还能忍受,他在家庭和学校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快乐和自由,他肯定不会出走。

下面我们对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和对策做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我们先看离家出走的学生在躲避什么。

他们在躲避学习,他们讨厌学习,讨厌学校。不回家却继续上学的学生极少,离家出走的学生逃避学校的愿望往往更加强烈,离家必然离校。

以下原因可以导致学生离家离校。1.学习长时间受挫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上不去,教师经常向家长告状,家长于是经常给孩子加压,责骂惩罚,唠叨不已,却没有给孩子具体指导。孩子觉得回天无力,彻底失去信心,为了避免眼前的痛苦,就可能出走。

这就可见,当学生成绩长时间上不去的时候,如果教师、家长少点批评指责,多点切实、具体的指点,使孩子有点进步,有点盼头,不致彻底绝望,他是不容易离家出走的。2.学习成绩突然下降

有的学生本来成绩还不错,因为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于是教师、家长给了巨大压力,孩子无法承受,又想不出摆脱困境的办法,也可能出走逃避。

如果教师、家长对孩子成绩的突然下降不那么大惊小怪,采取宽容等待加帮助的态度,这种学生也不会轻易出走的。这种出走的学生,往往是教师、家长急躁情绪和直线思维方式的牺牲品。

3.面临留级或升学无望

家长和教师要注意,如果某个学生知道自己要留级了,或者知道自己升学无望了,可是家长对他期望值又很高,态度又一贯很严厉,孩子知道自己一旦出现留级或考不上学等情况,绝对没有好果子吃,出于恐惧,也可能离家逃走。

所以教师不应该随便用留级呀、考不上学呀等话吓唬学生,要知道这种语言对胆大的学生没有用处,对胆小的学生则只有害处,有可能逼得他们离家出走。万一遇到有些学生确实可能留级,或者完全没有升学的希望,那应该首先悄悄找家长做好工作,让他们面对现实,让他们保持冷静,让他们帮孩子找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然后在适当时候,再把消息告诉学生,跟他一起商量下一步怎么办。4.成绩虽好而极度厌倦

有些学生成绩很好,表现也不错,却突然离家出走了,有一种可能是,家长和教师对孩子要求过高了,孩子胆小,或者历来听话,努着劲满足家长和教师的愿望,其实心里很不愿 意,活得像演戏一样。终于有一天疲倦、厌烦到了极点,戏演不下去了,于是卸妆跑出去了。这种离家出走的学生回来之后会痛哭流涕表示悔过,但是不久又可能逃跑。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家长千万不要轻易认为孩子是欺骗大人。他们实在太需要休息和娱乐了,这是本性的流露,正常需要的显现,不一定是道德品质问题,他们心里其实很矛盾、很痛苦。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和教师不要搞道德说教,不要扣道德帽子,不要继续拧紧螺丝,而要有所放松,甚至宁可让成绩下降,也要保住孩子的健康心理。确实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让孩子请假一段时间或者休学。如果孩子的老师属于那种极其主观死心眼的人,家长注意不要和这种老师盲目保持一致;如果家长是那种极好面子不顾一切逼子成龙的人,教师一定要开导他:孩子第一,成绩第二,保住人是第一位的事情。5.人际关系不好

学生也可能因为人际关系过分紧张无法解决而离家出走。关于亲子关系紧张,下面再说,这里说学校的人际关系。学校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很不好,老师对学生有成见,总是挑学生的毛病,甚至冤枉学生,这种事情也是有的。如果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地和教师保持一致(他以为这是配合老师工作),学生无计可施,每日生活在痛苦的煎熬之中,冲动起来,也可能离家出走。学生在学校屡受同学欺负,教师和家长不能有效地保护孩子,急了他也可能出走。有的学生早恋,教师莽撞地通知了家长,家长又属于简单粗暴的人,孩子出于恐惧,也可能出走。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教师和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发现孩子总是郁郁寡欢,就应该耐心询问缘由。如果属于人际关系问题,就应该认真帮他梳理解决。只要教师、家长细 心,这类出走并不难预防。

以上主要是从学校角度谈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下面我们从家庭角度讲。厌学可以导致离家出走,厌家同样可以导致离家出走。什么样的家庭有可能导致孩子出走呢? 6.应试家庭

这种家庭,所有的成员,整个生活都围着孩子的考试分数转,家庭失去了主体性,成了学校的附庸,大家都成了分数的奴隶,生活极其枯燥,几乎没有其他乐趣。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确实是一场灾难,孩子小时候无力反抗,长大了忍无可忍,就可能出走。他会发现出走之后,父母果然对他做了让步,他的“罢工”胜利了。尝到了甜头,他以后就可能不断出走。

所以,教师如果发现某学生的家庭属于应试家庭,千万不要高兴,不要以为这种家长是积极配合老师,要知道,他们正在给学校埋地雷。对这种家长,要赶快告诉他给孩子减负,双休日带孩子去玩一玩,趁地雷还未爆炸,赶快起掉它。不然家长、教师将来都麻烦。7.矛盾家庭

夫妻不和,经常吵架闹离婚,或者婆媳关系非常紧张,或者家长教育观念不一致,经常争执不休,孩子生活在矛盾的夹缝中,也是很痛苦的。弄到忍无可忍的时候,也可能离家出走。

教师不方便介入家庭矛盾,因为这是私事,但是如果家庭矛盾确实影响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师也有必要从孩子的前途出发,对家长提出忠告。一般说来,事关孩子的前途,家长会重视的。8.暴力家庭

家长动不动就打骂孩子,这是暴力家庭。孩子忍到不能忍受的程度,离家出走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这种家长还算正常,只不过脾气不好或者教育观念有问题,教师应该尽量劝解,要特别注意少向这种家长告孩子的状;如果发现家长有心理疾病,应该建议他去治疗;情节十分严重而又拒绝改正的家长,应该争取社区或公安机关协助解决。一定要保护孩子。

前面说过,孩子离家出走,从他主观方面来说,不过是为了逃避一些什么,追求一些什么。逃避是被动的,追求是主动的,如果这两种愿望指向同一个方向,那么孩子就会迅速离家出走,迅速辍学。上面我们已经说过了孩子逃避的是什么,下面我们看看孩子离家出走、辍学,追求的又是什么。

有些孩子离家出走,重点追求的是物质;有些孩子离家出走,重点追求的是精神自由。

追求物质的孩子来自什么样的家庭? 9.物质家庭

这种家庭充满了追求吃喝玩乐的物欲氛围,有的属于富裕家庭,有的并不富裕,打肿脸充胖子也要摆阔。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满脑子都是虚荣心,满心都是和别人攀比享受,对学习自然不感兴趣,一旦学习失去信心,又受到外部诱惑(比如有人告诉他能挣大钱)就完全可能弃学离家去“闯世界”。这是很危险的,男孩子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女孩子容易吃亏。

这种事情根子在家庭,家长本人的价值观有问题。而经验告诉我们,教师要转变家长的价值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遇到这类情况,教师所能做的事情是提前发现苗头,提醒家长,提醒孩子,你们正走在一条危险的路上。告诉孩子,将来要过好日子,必须有真本事,切不可做投机取巧之想。至于孩子能不能听,那就看他自己的悟性了,倘若孩子执迷不悟,教师也只能尽自己的可能保护他,如此而已。或许他出走吃了亏之后,能够醒悟过来。10.溺爱家庭

这种家庭的家长本身价值观念并没有大问题,他们不是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把孩子培养成只会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这里起作用的就是溺爱。家长还有一种想法,想用尽可能满足孩子一切物质要求来换取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结果学习积极性没换来,孩子吃喝玩乐倒成了内行。孩子的物欲和消费欲膨胀起来是非常迅速的、没有止境的,家长给多少钱也不够用。为了满足需要,他们就可能离家出走,去找歪门邪道。

教育这种孩子,相比教育上一种(物质家庭)的孩子要稍微容易一点,因为家长本人价值观没有大问题,他们只是溺爱,而溺爱的毛病相对要好改一些。只要跟家长说清溺爱的害处,具体地教他们一些克服溺爱、逐渐控制孩子消费欲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孩子的疯狂物欲就可能减退,于是离家出走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有些孩子离家出走追求的主要不是物质享受,而是自由和独立,追求家庭、学校所没能给他的成就感、精神快乐、相对平等的人际关系。有些迷恋网吧不回家的孩子就是这样,前面说过了。这种孩子一般出自专制家庭。11.专制家庭

在这种家庭中,家长控制和占满了孩子的几乎全部业余时间和空间,孩子完全没有自主权,个性得不到发展,爱好没人理睬,不能干他自己想干的任何事情,切都得听从家长安排。这种孩子一旦长大,就可能反抗,离家出走,摆脱家长的“殖民统治”。其家长未必没有文化,有的还是干部、教师、军官、知识分子,他们缺少的是民主作风和对孩子的理解。这类孩子本身也不一定是差生,他们有的功课还不错,品质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他们实在是对家长的专制太不满了。

教师若能及时发现这种学生的问题,及时和家长沟通,让他们对孩子放松一些,这类离家出走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眼睛不要光盯着孩子的分数和一般表现,而要注意他们的情绪。

以上谈的是离家出走的各种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对策。上述分析告诉我们,离家出走重在预防,预防又要对症下药,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必不可少,而且这种指导 还得是跟踪的、持续的指导。

可是,学生已经离家出走了,怎么办呢?

学生出走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要把他找回来,要根据有关线索,上网吧去找,到同学家去找,到亲戚朋友家去找,到大街上去找,甚至报警。

孩子回来之后,家长很可能犯两个极端的错误:一个极端是暴打一顿,关起来;另一个极端是无原则让步,从此小心翼翼地讨好孩子。这两种办法均不可取,后果不好。比较正确的办法是暂时不提此事,让孩子按部就班上学,等孩子平静下来之后,问问他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苦闷,有什么希冀,逃避的是什么,追求的又是什么,然后酌情讲一点(不要多)道理,做一点(不要多)让步,把他稳住。如果家长和孩子关系很是紧张,已经失去了对话的可能,那家长最好什么也别说,找机会请孩子比较信服的人和他谈。若学生出走有教师的责任,教师也要调整自己的做法,必要时,应向学生道歉。

辍学问题和离家出走问题有相似之处,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有许多就是辍学的原因,只不过有些辍学的孩子躲在家里不出走就是了。

第三篇: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一、留守学生教育的现状与原因

前不久,**县关工委对全县各中小学校的学生再一次作了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大部分班级的留守学生超过3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学生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不爱学习,不务正业,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厌学情绪比较严重;不思进取,没有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普遍不守纪律,不遵守法规,常常惹是生非;行为习惯普遍比较差,不讲文明礼貌,好吃懒做;是非观念淡薄,心理发展畸形。

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监护管理存在“盲区”。由于父母不在家,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变化;在家年迈的祖辈大多是文盲,既无精力和体力,也无教育能力,再加上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导致后来管不住、管不了,以致放任自流。

第二,家庭对“留守生”教育存在“误区”。有的父母认为自己一辈子没文化照样过,子女没多少文化照样挣钱,因此对孩子的学习关心很少。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长,在孩子用钱方面十分慷慨,使一部分“留守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坏习惯增多。

第三,学校对“留守生”教育存在“困区”。学校有理、有序、有度的教育与家长的溺爱或放纵产生强烈碰撞,致使学校教育难。很多学生“打不得、骂不得”,部分学生还有逆反心理。如果老师稍有过激行为,少数家长就会以此为难学校和教师。

第四,社会环境成了“留守生”教育的“雷区”。部分学生受外界各种思想的影响,常常会出现穿着打扮怪异、早恋、赌博、酗酒、抽烟、盗窃、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

二、“留守生”的教育对策

第一,家长要有一个正确的亲情教育观。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儿童出现的生存危机和道德规范的问题,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要破除“赚钱是我的事,孩子读书、成不成才是孩子的事”的思想。有条件的父母,应该把孩子接到身边,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中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事物的对错、好坏、是非等判断能力差,家长要尽可能地多关注孩子成长。

第二,关工委、教育部门、学校要高度重视对“留守学生”进行各种教育。

1、学校要建立“留守学生”信息卡,制订“留守学生”教学工作计划,把“留守学生”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留守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专项教育活动。

2、学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和爱心。既传授知识又要当好留守子女的“严父”和“慈母”,对其缺点和错误不姑息迁就,对其生活、思想、感情多加关心、理解和帮助。

3、关工委要加强对留守子女的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和学会关爱他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解决留守子女问题的关键。

4、学校要配备心理辅导老师,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辅导,这是解决留守子女问题的重要途径。老师要学会洞察留守子女的心理,激活他们情感交流的欲望,教给他们保持身心健康发展的常识和经验。

5、教育部门、学校还要进行内部体制改革。如建立留守子女寄宿制,改变教育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愿学、乐学,使学校真正成为他们的乐园。这是解决留守子女问题的有效形式。

6、注重对留守子女的监护人进行培训也是解决留守子女问题的重要一环。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老干部等,使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及习惯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转变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水平。

另外,各级共青团、妇联、公安、文化、要在党委和政府的统筹协同下,狠抓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彻底扫除各种不健康的书籍、音像对青少年精神的误导。

第四篇:营山县留守学生法制宣传教育调研报告

营山县留守学生法制宣传教育调研报告

留守学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种特殊社会群体,在我国(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学生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对留守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是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既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又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举措。所以,我们应花大力气抓好留守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对于我县留守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及打算有如下思考。

一、我县留守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现有在校学生12万多人,其中留守学生5万多人,占在校学生的近45%。大量留守学生的存在,对我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使留守学生能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地成长,我县把关爱留守学生、保护留守学生合法权益列入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做好留守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

(一)强化制度建设,做好关爱留守学生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了留守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制度,明确职责,细化工作措施。首先,建立一个组织网络。建立健全了留守学生法制教育领导机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五”普法留守学生法制教育讲师团,全县所有中小学成立了法制教育领导 小组,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从上到下基本形成了多层次的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和组织网络体系。其次,是建立了一套工作制度。一是定期例会制度。每年召开全县留守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每季度召开一次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形势分析会。二是分工责任制度。三是情况通报制度。四是调查研究制度。组成留守学生普法联席会议,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形势,查找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解决法制教育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再次,形成了一种联教、联管合力。把留守学生法制教育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平安校园建设、文化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每学期对全县中小学校法制教育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整合利用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切实发挥其作用。充分利用法制学校、法律图书角、法制宣传栏、普法网等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增强留守学生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如开设讲座,强化监护人履责意识;开设图片展、组织开展法治书画竞赛;组织留守学生收看法制宣传电教片和旁听法庭审理过程等等,让他们更加直观地学习法律、了解法律。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留守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留守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能力。充分利用法制夜校举办法制讲座,对监护 人、事实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和法律知识专门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素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法律知识,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能。聘任经验丰富又精通做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担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学校上法制课。一方面,对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学生进行法制宣传,增强他们的法律观念;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宣传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四)部门联动,净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积极、主动地与公安、法院、教育、文化等部门配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积极创建“平安校园”、“绿色网吧”。同时把侵害留守学生犯罪行为作为打击的重点,不论案件大小,一律快侦、快审、快结,依法严厉惩处,加强执行兑现赔偿款项,确保有力地震慑违法犯罪,为留学生打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五)妥善化解涉及留守学生的矛盾纠纷,保护其合法权益。开展留守学生家庭矛盾纠纷排查,组织信息员、调解员定期走访留守学生家庭,及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情况,排查化解侵犯留守学生合法权益的矛盾纠纷。开辟留守学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涉及留守学生的法律问题,进一步降低门槛、简化条件,最大限度地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在“五五”普法期间,我县开展针对青少年和留守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500余次,举办法制讲座1500多次,调解涉及留守学生的矛盾纠纷700多件,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20余次,开展法制征文活动5次,举办青少年和留守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图片展10次,开办青少年和留守学生法制宣传专栏2000余板,做到了每一所学校都有一名法制副校长,每个班都有一名法制辅导员,每个留守学生都有专人负责的留守学生法制教育格局,有效保证了留守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法制氛围,提高了留守学生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能力。

二、我县留守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我县的留守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各级对留守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还不够重视。学校、家长和社会现在评价一所学校、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往往以教学质量与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的能力,这也导致对留守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不够重视。二是法制教育经费保障不到位。现在留守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经费在学校和相关部门都没有纳入预算,致使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诸多困难。三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还有待加强。

三、我县下阶段留守学生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举措 “六五”普法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而留守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贯彻落实,更关系到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结合我县实际,下阶段我县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留守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一)抓活动载体,促进留守儿童道德法律意识的提高。一是大力开展“送法下乡”、“法律进社区”、“法律带回家”等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保护未成年人和留守学生良好的社会氛围。以爱护未成年人和留守为己任,在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中。利用法制课堂、专栏、图片、广播电视、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切实开展关爱留守学生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婚姻法》、《继承法》等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基本法律知识,全面动员社会各界爱护关心未成年和留守学生工作。发挥法制副校长、离退休老同志、律师、基层法律服务者的作用,特邀他们学校上法制课、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统美德教育、为留守学生提供法律帮助、解答法律咨询,以提升留守学生道德法制教育的品味,努力创建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留守学生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大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要按照教材、课时、师资、经 费“四落实”要求,通过督促检查,使各学校法制教育课同思想品行课融为一体并列入教学计划;要选备具有一定法律素质的教师授课,保证课堂法制教育主渠道教育的作用;要整合法治资源,配齐、配强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并不断健全完善法制副校长工作制度,努力使法制副校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开辟第二课堂,大力开展法制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除开展经常性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外,可以到监所联合组织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让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学生知道任何违法犯罪都会酿成人生苦果;积极支持学校与公安、司法、部队共建法制教育基地,请公安、司法干警和部队战士到校上法制道德品德课。在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式方面,可采取法制讲座、法制宣传橱窗、法制演讲比赛、法制图片展、法制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将法律知识深入浅出地融入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中,以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学法热情,增强学生法制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二)抓整体联动,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对留守学生,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把法制教育延伸到社会和家庭,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育网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学校以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和谐校园建设为载体,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的推进学校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杜绝学生重大伤亡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留 守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托“关工委”和留守儿童维权工作站及家庭学校,对临时监护人进行法制教育,引导他们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良好的品行当好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师,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在机关要注意搞好关工委、教育、政法、团委等职能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充分发挥各单位的职能作用,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积极收集整理校园及学生的动态信息,及时反馈学校新出现的教育管理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加以解决,以构筑起各部门参与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平台。

(三)抓维权行动,切实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一方面要抓好“民调工程”,及时化解涉及留守学生的权益纠纷。充分利用每月开展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组织县、镇、村三级调解组织对各学校留守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对涉及家庭矛盾、抚养纠纷、损害赔偿等方面的矛盾及时组织调解,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法的调处工作,预防留守学生辍学、失学。另一方面要完善“绿色通道”,积极为留守学生提供法律援助。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中心对涉及农村留守学生的纠纷,要有针对性地放宽法律援助审批标准及简化审批程序,充分发挥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者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为留守学生送爱心、送温暖。要通过开辟的留守学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确保留守儿童在受到违法行为侵害时能及时得到法律援助,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农村留 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营山县法建办 2011

年11月21日

第五篇:丁河一中学生离校(家)出走事件的防范及处理预案

丁河一中学生离校(家)出走事件处理预案

少数学生由于厌学、耍朋友或者上网成瘾等原因,私自离校(家)出走,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及时寻找挽救这类学生,防止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本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机构

学校成立学生离校(家)出走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李天恩 负责全面协调工作

副组长:贾文学负责具体事件督办处理工作

组员:郭恒、张学武、谢军帅、各班班主任

应急小组办公室:政教处

二、教师要求

增强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切实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人格尊严,确保无体罚或者变相体罚、限制学生人身自由、违规乱收费等行为。

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教育和处理学生违纪时要耐心细心,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尽量避免与学生发生激烈冲突,不说过头话,经常在学生中进行相关教育,经常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根本上防止学生离校(离家)出走事件的发生。平时在发现学生应到而未到校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一旦确定是离校(离家)出走,按以下方法和步骤处理。

三、防范措施

对于不具备假条、经常性迟到、早退、旷课,行为习惯很差,不思进取、不专心读书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通报家长,并让家长到政教处签订《学生安全保证书》

四、处置程序。

1、科任老师发现学生未上课,应即告诉班主任,班主任马上核实,如学生确已私自离校(家)出走,必须在10分钟内通知家长及政教处。政教处值班人员、当天的行政值日人员和班主任一起在30分钟内在相关地方寻找。并在各自的工作记录本上做好详细记载。

宿舍管理员如发现学生未归寝,10分钟内向班主任核实情况,如确定学生已离校(家)出走,由班主任在30分钟内通知家长及行政夜间值班人员。行政夜间值班人员和门卫一起在1小时内到相关地方寻找。并在各自的工作记录做好详细记载。

上课期间,门卫管理人员发现学生强行离校,应在5分钟内告诉年级政教处,由政教处在10分钟内到班主任处核实情况。并由班主任在30分钟内通知家长。政教处值班人员、当天的行政值日人员和班主任一起在1小时内立即到相关地方寻找。并在各自的工作记录做好详细记载。

2、从学校出走的,班主任在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通报有关情况。

3、班主任先在第一时间口头向政教处汇报事件的基本情况,12小时后再将相关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政教处。

4、政教处在了解基本情况后,立即向主管校级领导和校长汇报,24小时后由校领导确定是否和何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5、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在班级和相关学生中调查了解情况,搜集相关信息(包括出走原因证明材料),相关人员要积极配合调查。学生离家出走的,班主任要协助家长外出寻找;离校出走的,班主任要主动联系家长寻找。

6、学校政教处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必要时可请派出所协助寻找。

7、班主任在学生离校(家)出走期间每天至少与家长联系一次,相互沟通,交换信息,做好记录并及时把最新信息反馈到政教处。

8、一旦有确切消息班主任要及时通知家长去找。找到后及时向政教处通报,政教处及时向校领导汇报。

9、离校(家)出走的学生回校(家)后重新上课前必须由家长陪同到校,学生本人要写好检查和保证,家长签字,班主任根据其旷课时间长短、认错态度向政教处申请给予其相应的处分。

10、事件处理完后,班主任将整个事件过程形成书面材料交政教处备案。

11、班主任和其他学生管理人员在处理此类事件中一定要认真负责,严格按预案来处理,不得隐瞒或消极对待,否则要追究其相关责任。

12、如无法与家长及亲人取得联系,由政教处领导在24小时内通知其住址所在地的村委会。

五、责任划分

任课老师、班主任、宿舍管理员、门卫等有关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必须在上述规定的时段内完成规定的程序,如因未按规定程序操作而出现的后果,由责任人自负。

丁河一中

2013年5月

下载关于留守学生离校出走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留守学生离校出走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暑期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我被分配到了XXX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来到立新村近一个月,对XX村有了大致的了解。 立新村面积XX平方公里,村内有河塘XX......

    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乐山市市中区临江学校留守学生基本情况 调研报告 由于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留守儿童日益突出并受到社会各界关注。针对我校留守学生情况和开展的......

    高峰乡留守妇女儿童调研报告

    高峰乡留守妇女儿童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 高峰乡总人口14533人,其中农村人口12479人,农村妇女5861人,农村留守妇女538人,占农村妇女的9、5%,农村留守儿童近344人,占农村儿童的10.5......

    留守生存现状调研报告

    透视“留守” 市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我市位于川东地区,是四川省农业大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市也逐渐成为劳务输出大市。全市总人口657.56万人,其中农......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帮到您!>> > 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为家庭带来收入的同时也产生了......

    乡镇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乡镇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农村贫困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以下小编为大家提供乡镇留守儿童调研报告,供大家......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 调查时间:2011年3月7日—13日 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为县委、县政府出台帮扶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爱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关爱留守学生 ----浅谈留守学生教育体系构建 一片叶子只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今年7月份,我们一行来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十三位学生,组成了一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