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明文作文指导
说明文
我们的生活空间中,每天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流,尊重他人、对人诚实、助人为乐、礼貌待人等品质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围绕“如何与他人相处”这一话题展开思路,谈谈你的感想或建议。
要求:1.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材料和话题(不要逐句翻译),写出结构完整、语句精彩、意思连贯、语言流畅、语法准确、符合逻辑的短文。
2.至少80词。
3.不得使用真实姓名、地名和学校名。
4..题目自拟。
例文:
HOW TO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
In our daily life, we have to communicate with so many people, so it’s very important to know the skill of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f we want to win others’ friendship, I think we’d better follow the advice below.To begin with, we should be honest with others.Lies will make other people stay far away from us for a long time.If you lie regularly, you’re sure to be discovered at some point, and that’s the quickest way to lose friends.After that, we are supposed to respect others.If we are not proud and we can show respect for others, we can also win others’ respect.To finish, we must not be selfish.We ought to learn how to show care for others and how to share what we have with others.In this way, when you are in trouble, you can get help from others easily.As long as we follow the steps above, we can make a peaceful and beautiful world for us to live in happily.Learning how to get on well with others will make us feel good about ourselves.Let’s try our best to show our love and care for others so that we can make more friends.说明文中常用的连接词:
一、第一,首先,最重要: first, firstly, to begin/start with, most importantly,二、表对比 与转折:yet, however, in contrast(to), in spite of(despite), instead, on the contrary, even if(though), unlike, conversely.三、表举例:for example/instance, such as, that is, , in other words, especially
四、表结果:as a result, for this reason, so, therefore.五、表递进:and, as well as, then, furthermore, in addition, besides, what's more, not only...but also
六、表总结:in a word, all in all, above all, to conclude, in general
七、表原因:because, because of, owing to, thanks to, due to,...for, since, as.八、表己见:in my opinion, to my mind, as to me
精美句子:
1.Last but not least, you should be honest with others.If you are always honest, others will believe in you and like making friends with you.So, you can get on well with others step by step.2.The most important way of getting on well with others is to think more of others and do more for others.The more we do for others, the better our relationship will be.Always be ready to help others or solve problems for others, it will make them feel warm and happy.Then, we can get on well with other people.What’s more, we’ll gain more happiness.3.I think the best way to get on well with others is not to care so much about what you get and what you lose.We must believe that everyone is kind-hearted.When they have done something that is not so good or even bad to you, you just give a smile to them.I think they will be guilty, and maybe change their attitude to you.4.What’s more, if you want to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 you should help others when they are in trouble.There is an English saying,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Others need you most when they are in trouble.If you give them a hand at that time, they will think you are kind and you are their closest friend.Thus, you must learn how to help others.5.Do you want to be loved by everyone? Ok,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how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The most important is respect, you should respect other people like respecting yourself, or they won't respect you.Toleration is necessary, sometimes other people may hurt you, don't be mad, just forgive them.In addition, if you can help other people with pleasure, show your consideration for them, everybody will like to be with you.Anyway, remember the point——treat everyone as you want to be treated.说明文
春季迷人的丁香,夏季宜人的凉爽,秋季多彩的山野,冬季皑皑的白雪。哈尔滨-----我们的家乡,吸引了无数国内外的游客。然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地球母亲开始惩罚我们曾经肆意的破坏。作为一名哈尔滨的中学生,请结合此话题谈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使我们的家乡更加美丽。
要求:1.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材料和话题(不要逐句翻译),写出结构完整、语句精彩、意思连贯、语言流畅、语法准确、符合逻辑的短文。
2.至少80词。
3.不得使用真实姓名、地名和学校名。
4..题目自拟。
HOW TO MAKE OUR HOMETOEN MORE BEAUTIFUL
Our hometown---Harbin is a beautiful city.It has attracted a great number of people to come.It has clear seasons and the people here are very kind.I’m really proud of my hometown.But now the environment i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 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hat should we do for our hometown? Here are my opinions.First of all, volunteering is a good choice.When we are free, we can go to the bank of the river to pick up the garbage there.This way, we can make the river bank clean and tidy, and people can enjoy themselves walking there.Second, we can also clean the streets while they are covered with snow in winter.It’s our duty to make all the streets clean again.Last but not least, instead of using the conditionings in the hot weather in summer, it’s better to plant more trees around us.Trees can protect us from the sun and keep us cool.If we can follow what I mentioned above, our hometown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beautiful.All of us should make a contribution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of our hometown.Don’t wait any more, let’s get started!精美句子:
1.There is a saying in English,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If everyone only does a small but meaning thing, I believe our hometown will develop faster and better.2.Each of us is supposed to do some things for our hometown.But how to do it is a problem.To my mind, the following ways may be helpful to you.3.As we know, hometown is a place where we live.Hometown gives us a lot, such as our lives, feelings, memories and so on.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t’s necessary for us to contribute to our hometown.4.Contribution is like sunshine, it makes us feel warm.There are many kinds of contribution for hometown, right? 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although my power is small, I can also do a simple but meaning thing to contribute to my hometown.因特网作为一个现代人的人际间的交流与及时通讯的工具,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方便的信息查询,网上购物,在线学习给予我们的生活很大的帮助。但是有些中学生沉迷于网上游戏,QQ聊天,荒废了正常的学业,给身心健康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如何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因特网,让其成为方便我们学习的好助手呢?请谈谈你的想法。
要求:1.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材料和话题(不要逐句翻译),写出结构完整、语句精彩、意思连贯、语言流畅、语法准确、符合逻辑的短文。
2.至少80词。
3.不得使用真实姓名、地名和学校名。
4..题目自拟。
HOW TO USE THE INTERNET CORRECTLY
Computer is one of the greatest inventions in the world.Internet is a useful tool, it can reach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It gives us a lot of benefits.However,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some students lose themselves in playing games, chatting on line.It’s harmful.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ow to use the Internet in a correct way is the problem we should face.Here are my suggestions.To start with, we shouldn’t spend more time surfing the Internet.If we sit in front of the computer for a very long time, we may get ill.Also it’s bad for our health, especially our eyes.Then, we’d better be careful if we are surfing the Internet.Don’t tell others our private information.Sometimes, the people we meet on the Internet are not real, we don’t know whether they are good or not, so we must learn how to protect ourselves.To finish, when we surf the Internet, we ought to watch something good for us.We mustn’t anything bad.We are so young, that we don’t have the ability to tell something good from something bad.It’s best to ask our parents or teachers for some advice.If we can follow what I said above, we can use the Internet correctly.We can control the tool freely.We like surfing the Internet, let’s try to make good use of it and make the Internet work for us better.
第二篇:说明文写作指导
说明文写作指导
一、说明文的特点
说明文是一种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予读者知识。中学生对说明文的写作最感头痛,往往举步维艰。其实,说明文的写作并非像同学们所害怕的那样,只要理顺了头绪,把阅读说明文和写作说明文结合起来,以阅读课文为写作借鉴的范例,多观察、多分析、多练习,就能逐步学会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正确而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第一,要写好一篇说明文,首先得分清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说明文的写作是授人以知,让人明白,记叙文写作目的是以情感人、让人动情。说明文只是说明事物的特征,阐明原理,介绍知识,说明是手段。说明文与议论文的区别,主要在于说明文的目的主要是说明,议论文的目的则主要是说理;说明文要求把实体事物或抽象事理本身的情况说清楚,议论文则要求提出个人对议论对象的看法或主张。
第二,要完成一篇说明文,须将说明文的特点烂熟于心。说明文的特点主要有说明性、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只有很好地掌握了说明文的这些特点,才能将说明文写好。
第三,须将说明文的类型分清楚,如果从内容上而言,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如果从表达方式上分,可以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事物说明文:以具体事物为说明对象,将事物是'怎样的'作为说明重点,对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构造、发展变化等特征,进行科学说明。事理说明文:以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相互联系的成因等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说清'怎么样'和'为什么',使人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平实性说明文:是指用平实、简洁、明白的语言对事物的外形,内部结构,功用及种属关系加以较客观的说明,用词造句一般不带感情色彩和主观倾向,很少使用描写,更少使用修辞手法。科学小品文:它是以科学知识为内容,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情文并茂的说明文。与其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这种说明文具有的很强的文学性,是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双重产物,寓科学性于趣味性之中。
掌握说明文以上一些类型的特点,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面对它。
二、写作方法:
说明文写作总的要求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本质。任何事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特征,逐渐地展开说明;其次要反映事物本身的条理,事物往往是比较复杂的,要写出它的特征和本质,就要找出事物本身的条理,以及各部分的相互关系;介绍说明事物的特征和功用,要按先后顺序;文字要确切无误,通俗浅显,说明文的语言特别要求准确、周密。通俗浅显是为了让读者更好了解你笔下的事物使你笔下的东西具体化,大众化,从而做到'飞入寻常百姓家'。
说明文除了以上几种总的方法外,还有其独特的说明方法,这对平时训练写作大有裨益。下定义,就是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概要说明对象的性质与特点,以达到提示事物本质属性的目的,它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格式'什么是什么'或'什么叫做什么'。下定义的方法一般用在科普性的文章之中,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对说明事物的含义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不会与其它事物混淆在一起。如果将这种方法用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可在全文起提纲挚领的作用,或文章的结论。同学们使用这种说明方法时,切记不要胡乱地去下定义,免得贻笑大方。
分类法:就是根据事物的不同的特征,将事物分成若干不同的部分。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读者对被说明的对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管中见豹。还可以使文章的头绪清楚,层次分明,容易被读者所接受。
举例子:这种方法同学们最喜欢使用,因为这种方法能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具体而通俗易懂,另外,这种方法同学们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全不费劲。
作比较:这种方法的运用不外乎三点:一是比较优劣,突出某个对象的特点,二是比较差异,显示各个对象的各自特点,三是用两个相似的事物相比较,通过其中比较熟悉的事物,推知另一事物的特征。但是运用这种方法注意两点:一必须是可以用来比较的,二是明确比较点,拿什么东西去比。
打比方:如果你在写作说明文时,遇到的事物比较抽象、复杂,难以用平实的语言阐述解释清楚,我们就可以用打比方的方法加以说明。但是要想打个很恰当的比方,一定要记住双方得有相似之点,也就是说喻体要有相似之处,否则反而会弄巧成拙。
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的数量来解释事物,如果恰当使用数字,往往会起到'千方百计抵不过一个资料'的作用。
作引用:说明文的引用,只是作为说明的依据,有时也是为了使引文摆脱机械呆板和毫无生气,就使用这类方法。这种引用的材料都是名家的论述,经典材料上的说明等等。
列图表:我们知道图表能增强直观感,使人一目了然。也可起到一切尽在图表中的效果。而且使用这种图表说明方法。使读者容易于接受,并且条理清晰。
三、写说明文容易出现的问题
说明文写作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说明对象的特性把握不准确,主要是没有明确说明目的,没有对事物需要说明的那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思考。其具体表现是,对事物的某个方面进行说明的时候,文章没有紧紧围绕该方面的特性来写,致使这方面的特性不清晰、不突出。就像写记叙文跑题一样,出现了偏离'主题'的情况。
(例如)我家附近的立交桥,桥身是水泥筑成的。桥面很宽,可以并排行驶七八辆汽车。桥洞也比别的桥大,所以路面也很宽,起码能并排走四五辆汽车。这座桥是建桥工人冒着酷暑建的。从一开工,他们就昼夜不停地干,假日也没见他们休息过。
这段短文,对说明对象的特性就把握得不准确。文中既对'桥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也对'桥的建设者'进行了说明,使人不知道究竟要说明哪一个。通过全文我们可以看出,小作者无疑是要对'桥的形态'进行说明。既然这样,那他就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点,从'形态'的不同侧面来写,而不应该写与'形态'无关的东西,将'桥的建设者'也搅和进来。
修改的:
我家附近的立交桥,是在原来的路面上建起来的。桥身全是水泥筑成的,长达200多米,横向马路从桥的上面通过,纵向马路从桥的下面穿过。这座桥的桥面很宽,可以并排走七八辆汽车,桥下面的马路虽然窄一点,但起码也能并排走四五辆汽车。桥洞的两侧,各有一块蓝球场大小的空间,像半个扇面一样,由路边渐渐向一头低下去……从远处看,这座桥显得十分雄伟。
小作者舍弃了一个方面,将笔墨集中到一点上,这样给读者的认识就清晰多了。
其次、对事物的特性说明不清晰,主要是文章条理不分明,说明方法不恰当。其具体表现是,在说明事物特性的时候,不讲究说明方法,或者把事物的几个方面放在一起说,或者事物的一个方面还没说清楚又去说另一个方面,结果使得哪一个方面也没有说清楚。
(例如)所谓'搭架子'就是在动笔写作之前,对主题提炼及材料安排进行的思考。写文章时,要根据材料提炼主题,并对材料进行合理安排。确定了主题之后,还要看材料是否都能很好地说明主题;材料的安排要符合表现主题的需要。
这是对构思过程的形象说法'搭架子'进行的说明。从小作者对'搭架子'所下的定义来看,他对说明对象的特性把握得还是比较准确的。可接下来的说明,却把“主题提炼'和'材料安排'混在一起说,就显得有些模糊、混乱了,无法给人一个清晰的认识。既然'搭架子'是对'主题提炼'和'材料安排'两方面的思考,那么在说明的时候,就应该用分解的方法将两方面的问题分开来讲,将一个讲清楚再讲另一个。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条理分明。而且也便于集中精力把问题讲清楚。
修改
所谓'搭架子',就是在动笔写作之前,对主题提炼及材料安排进行的思考。对主题的提炼,首先应该从全部材料出发,从中提炼出一个具有概括性的主题。然后,还应该翻过头来,看看现有材料是不是都是与主题十分吻合的,需不需要增删。材料的安排,也就是文章的结构问题,主要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材料有机地排列、组合起来,以达到表现主题的目的。
四、说明文的写作练习
说明的目的在于'以知益人',它在很大程度上显示着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的精确性、明晰性、条理性。要准确地运用说明方法,必须有清醒的头脑,细微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
2.要选好说明角度
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同一事物,就会发现,它的特征不止一个。事物特征的多样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要求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选好角度,确定重点,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
3.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要能把某一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准确、清楚地说明,还必须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选取合理的顺序来进行剖释。所谓合理,是指在根据事物的特点和符合认识规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便于说清楚,也容易使人看明白的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1)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构成部分的组合顺序或人们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说明;
(2)以说明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形成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说明;(3)以说明某些事物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先总体后局部来进行说明;
(4)以说明科学实验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实验本身的顺序进行说明。最后指出,合理的顺序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多实践、勤总结积累。4.要恰当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
恰当地、灵活地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有利于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剖释生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概括说明;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引用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图表说明;形象说明等等。选用哪种方法要从需要出发,还要看作者本人的写作习惯,但大都是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对介绍事物(或事理)的认识和理解。
4.要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说明 [例文] 水
在地球上,水是分布最广的一种物质。可以说,地球上到处都是水的寓所。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呢?有人粗略地估计,认为整个地球的水量,包括空中、地上、地下的水,总共将近14亿立方公里。
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为什么大海是蓝的,而湖水是碧绿的呢?原来这是阳光给它们染上的。阳光中的红光、橙光和黄光这些较长的光波被不同深度的水吸收了,蓝光、紫光和一部分绿光的波长较短,一遇到水面便四面散开或反射回来。所以湖水蓝中透绿。海水更深,散射、反射的蓝、紫光更多,就泛碧蓝色了。
比较纯净的水加热到100℃就会沸腾,降低到0℃以下就要结冰。在高山上,只要加热到80℃以上水就会沸腾;海平面上,只要72℃左右水就沸腾;矿井里,水到100℃以上才沸腾。
在大自然中,水无时无刻不在动,不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基本存在三个地方:空气里、地下、地表;它的基本形态是三种:气态、液态和固态。
[评析]这篇文章给人第一印象是'散',其主要毛病是没有按一定的中心组织材料、安排顺序,只是东抓一点,西抓一点,一个方面才说了几句,又急急忙忙去说另一方面。结果是哪一方面都没有说明白。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我们要说明一个事物,必须抓住这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的事物准确地清晰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对这事物有确切明白的了解。但事物与事物间的情况又各不相同,有的事物的形态、性质、发展等比较单纯,我们说明这类事物时,不妨将面展得开一点;有的事物的形态、特点等复杂而多样,往往有很多方面的特征。我们在介绍这类事物时,不可能在一篇说明文中面面俱到,只能根据需要,一次谈一两个特征。写这类事物的说明文时,更应该注意把握一个明确的说明中心,并以此安排说明顺序。水'这篇文章主要毛病就是没有抓住一个要说明的中心,并以此组织材料、安排顺序,从而给人的感觉就是文章散而乱,什么问题均没有说明白。比如水是一种液体,并且具有无色、无嗅、无味的特征,可以这样来说明:
[例文] 水
水是什么样的物体呢?
水是液体。石块和木块有一定的形状,无论放在桌子上或者盒子里,它们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形状,都是固体。水就不同,放在圆杯子里就成为圆形,放在方盒子里就成了方形,它没有一定的形状。
水是无色透明的。有人说水是白色的,这话错了。拿水同牛奶比较一下就会明白,牛奶才是白色的,水是什么颜色也没有的。如果把一根筷子插入牛奶里,我们就看不见它。再把一根筷子插入清水中,我们能够透过清水看见插入的筷子。
水是无嗅、无味的。怎样来区分无色透明的烧酒和水呢?光凭肉眼是毫无办法的。只要闻一闻,尝一尝就能正确无误地区分了。烧酒有酒的气味和味道,而水却什么气味,什么味道也没有。
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
[评析]这篇说明文抓住了'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这一特征为文章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组织材料,选择了比较说明的方法,拿水同木块、石块比形状,拿水同牛奶比颜色,拿水同烧酒比气味、比味道。相互比较以后,水的特征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在说明事物过程中,为了突出有些比较抽象、陌生,一时难以讲清的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明效果,常常要采用比较的说明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们在认识事物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把大家熟悉的事物或通俗易懂的道理去和抽象的、陌生的作比较,使大家对事物有所了解,让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理解过程,最终充分认识事物的特征。这是因为事物的特征往往可以在同另一事物的比较中显现出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比较的先决条件是要找出比较事物之间可以值得比较的共同点,然后方能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同中求异,说明事物的各自特点。换言之,在进行比较时,必须有相同之点才能作比。就拿上文说吧!在就物体的形态来比时,把水和石块、木块相比;就物体的颜色来比时,把水和牛奶来相比。倘若反过来,把水和牛奶放在一起比形态,把水和烧酒放在一起比颜色,岂不引起一片混乱!另外,还要注意到;被比较的事物是说明的对象,用作比较的事物是应该大家相当熟悉和非常具体的。比如上面选用的牛奶、石块等都是熟悉的和具体的,所以大家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如果用作比较的事物比要说明的对象还要难以理解,是陌生的、是抽象的,那么,根本就无法达到说明的目的。
作文练习题
一、(某物)的自述
二、青少年吸烟害处大
三、写一篇说明文,向低年级同学介绍你学得较好的某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或是你所擅长的某种技艺、运动,注意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字数在600字以上。
提示《(某物)的自述》,这是填空式半命题。题面中的'自述',规定说明是以'第一人称'的身份作自我介绍,而作自我介绍的又是'某物',这就是说,要求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某物',要写得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活泼。
至于究竟是介绍哪一种'物',这可以由作者自己确定,题目对此并无限制。作者确定某物,主要从自己对某物的熟悉,了解的程度决定,应量力而行',不要硬写自己不熟悉、不懂的内容。动手写作之前,还应该认真地收集、查阅有关资料,或向有关人员作些了解,力求对自己所要介绍的'某物''了如指掌',以免犯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
写《青少年吸烟害处大》这篇说明文,要抓住'青少年'这个年龄层次,阐释'吸烟害处大'的'所以然'。
一是要避免泛泛而谈,只是一般地说说'吸烟害处大',而不是强调吸烟对'青少年'为什么尤其有害,这就离开了题目的中心;
二是要避免杂乱无序,只是东一点、西一点地说'吸烟害处大',而不是按照事理本身的逻辑安排结构,这就不能言之有序;
三是要避免'想当然',只是凭自己的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去说'吸烟害处大',而不是'言之成理'、'言而有据'地作科学阐释,这就不能以知益人。
因此,要写好这篇说明文,一定要抓住'青少年'吸烟害处'大'这些关键进行具体、详细的说明;要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由浅到深、由近到远的顺序安排结构;要综合运用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等方法。还要准确运用专门术语。
'写一篇说明文,向低年级同学介绍你学得较好的某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或是你所擅长的某种技艺、运动,注意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字数在600字以上'这不是一个具体题目,只是对这次写作说明文的一些要求。
这篇说明文的读者对象──低年级同学。
这篇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低年级同学。
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重点──怎样学好某门课程。具体来说有:自己对这门课程特点的认识;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等等。
这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可综合运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比较、图表、数据等说明方法。
这篇说明文的篇幅──600字以上。
因为是向低年级同学介绍,因此,语言要尽量准确、简明、平实。尽量用深入浅出的话来阐释,举例要结合教材。
因为是向低年级同学介绍,因此,说明顺序要明晰、头绪要简单,如可以采用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的结构、也可以按照自己对这门课程规律性认识的顺序来写。
第三篇:说明文阅读指导
《说明文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探究说明文阅读的规律,总结阅读说明文的技巧;
2、把握说明文的句子关系,掌握析总分的图示方法;
3、能够运用析总分法解决说明文阅读的相关问题;
4、提高说明文阅读的解题应考能力;
5、培养探究文章奥秘的欲望与能力,培养对祖国语文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数:30分钟。
课型设想:
1、复习课型,总结前一学段说明文学习成果并提高之;
2、教学资源以综合运用教材资源为主,以换新角度,异向思维,开拓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
3、“引—导—练”一条龙,“探究—领悟—练习”一条龙;
4、本课重点解决析总分法及其应用。
5、本课难点为图示法;
6、本课为小型课,30分钟,注意把握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小结近期说明文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说明文阅读规律的欲望;
引出怎样分析说明文、怎样解答说明文阅读题等一系列问题。
从句子开始——
二、析总分
1、探究练习一:《中国石拱桥》首段。(最简单的)
(以教师为主,使学生明白:说明文句子关系:总分与并列;句子关系的层级性;句子关系的图示。板书)
2、探究练习二:《大自然的语言》第8段。(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注意:
2、3句的关系;结合说明方法分析;板书渗透析总分运用于解阅读题。)
3、探究练习三:《大自然的语言》第9段。
(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板书)
三、总结解题规律
1、析总分的应用:(板书)
1)、说明方法的分析;
2)、说明要点的概括;
3)、说明角度与方面;
4)、段意与对象特征。
2、规律总结:(板书)
总分与并列,层级要分清;
总是分的总,分是总的分。
析分须知总,析总须知分;
中心在于总,方法在于分。
四、作业
第四篇:说明文阅读写作指导
初中语文写作 说明文
说明文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特点、结构、作用、成因、结果或发生发展过程的解释说明,使人们对该事物有一个明晰的、完整的了解和认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的生命在于它的科学性。作为一种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予知识。写作说明文,就要着眼于文章是否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是否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说明得准确明白,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要想写好一篇说明文,首先得分清说明和记叙的区别交叉的关系。说明文的写作是授人以知,让人明白,记叙文写作目的是以情感人、让人动情。说明文只是说明事物的特征,阐明原理,介绍知识,说明是手段。说明文写作总的方法有:
①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本质。任何事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特征,逐渐地展开说明;
②要反映事物本身的条理,事物往往是比较复杂的,要写出它的特征和本质,就要找出事物本身的条理,以及各部分的相互关系; ③说明事物的特征和功用,要按先后顺序; ④文字要确切无误,通俗浅显,这是为了让读者更好了解你笔下的事物,使你所写的具体化,大众化,从而做到“飞入寻常百姓家”。
★事物说明文写作
说明文的特点主要有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说明文的类型如果从内容上而言,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如果从表达方式上分,可以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这里我们先从事物说明文说起。
以具体事物为说明对象,将事物是“怎样的”作为说明重点,对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构造、发展变化等特征,进行科学说明的文章,称之为事物说明文。
写这一类的说明文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如华罗庚先生的《统筹方法》一文中列举了一个例子:想泡壶茶喝,但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也要洗;生了火,茶叶也有,那么怎么办?怎么样才是最节省时间?于是就有了不同的顺序方法。其中最佳的方法是先洗水壶,灌满水放在火上;在等待的时间里去洗茶壶、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就可以泡茶喝了。与众不同的是从喝茶一件小事里华罗庚先生发现讲究效率,合理的科学安排工作顺序的统筹方法。但是这里也充分说明了顺序的重要性。事物说明文正是如此。
★事理说明文: 以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相互联系的成因等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说清“怎么样”和“为什么”,使人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类说明文不同于议论文,它着重是传输知识,并非是把作者的主观意图和立场强化表现出来,而是通过阐述道理授人于知识。通过各种具体的说明方法来达到其目的。
例如: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就是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还有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就使本为高深的学问变得通俗易懂。
★平实性说明文:
是指用平实、简洁、明白的语言对事物的外形,内部结构,功用及种属关系加以较客观的说明,用词造句一般不带感情色彩和主观倾向,很少使用描写,更少使用修辞手法。
此类说法是从说明文的形式上来看的。相对于小说的情节、散文的意境、诗歌的含蓄、说明文显得枯燥,它是以介绍事物事理为内容——准确、简洁、有条理是基本结构条件,一般学写说明文应该从这里着手。例如:茅以升《中国石拱桥》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中用语很讲究分寸,属于平实性说明文。
★科学小品文:
它是以科学知识为内容,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情文并茂的说明文。
与其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这种说明文具有的很强的文学性,科学性与文学性是其特征,但是它没有一般文学作品的铺陈、渲染,常常寓科学性于趣味性之中。《你一定会听见的》(桂文亚)这篇写声音的说明文就是一例。全文语言轻松活泼,文字清新明快,在介绍知识时又不乏文学意蕴。
怎样才能写好说明文
(一)适当的安排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所说明的事物有一个准确明晰和完整的了解。因而,说明文除了要讲究说明的方法之外,还要讲究说明的顺序。说明的顺序是在说明事物时,先说明什么,后说明什么;表现在文章中,就是文章的结构。说明的结构最讲究条理性,要求言之有序。这个“序”就是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方位次序来进行说明,主要用来说明静态事物的位置、大小、构造等特征。
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次序来进行说明,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事物形成或制作的程序等等 逻辑顺序:按照事物自身的逻辑次序来进行说明。它体现了事物内部的联系和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主要用来说明比较抽象的事理,解释事物的因果关系或发展原理。怎样安排说明顺序才算合理
根据事物的性质和特征来安排说明顺序。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而客观事物的存在是有规律的、可分类的。说明的顺序只有与事物本身的规律相一致,与事物的“类”特点相吻合,才能算是合理的。例如,说明建筑物的结构,物品的形状,风景名胜的方位、布局,就要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就要用时间顺序;说明某个事理,解释其成因或原理,就要用逻辑顺序。
注意“大”顺序中“小”顺序的合理性。例如,采用空间顺序就要注意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采用时间顺序就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必要时的前后穿插;采用逻辑顺序要注意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深到浅、由因及果、由现象到本质。避免安排说明顺序的随意性。在一篇文章中,说明一个事物,以一种说明顺序为主。虽然可以穿插使用其它说明顺序,但决不要不分主次的多种说明顺序混用。
理清说明顺序,可以先逐段概括内容要点,再把内容相近的段并成部分,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归纳出每部分的大意,将这些大意依次衔接起来,就能得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比如介绍一种物品的制作程序,体现了制作的先后顺序,属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大致可以按照:“制作物品的材料、工具→制作的具体步骤与注意事项→物品的功用→其它”来结构文章,重点应该放在对制作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的说明上。
(二)注重说明方法的运用
①下定义,就是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概要说明对象的性质与特点,以达到提示事物本质属性的目的,它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格式“什么是什么”或“什么叫做什么”。下定义的方法一般用在科普性的文章之中,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对说明事物的含义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不会与其它事物混淆在一起。如果将这种方法用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可在全文起提纲挚领的作用,或文章的结论。中学生朋友们使用这种说明方法时,切记不要胡乱地去下定义,免得贻笑大方。
②分类法:就是根据事物的不同的特征,将事物分成若干不同的部分。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读者对被说明的对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管中见豹。还可以使文章的头绪清楚,层次分明,容易被读者所接受。
③举例子:这种方法中学生朋友们最喜欢使用,因为这种方法能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具体而通俗易懂,另外,这种方法使中学生朋友们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全不费劲。
④作比较:这种方法的运用不外乎三点:一是比较优劣,突出某个对象的特点,二是比较差异,显示各个对象的各自特点,三是用两个相似的事物相比较,通过其中比较熟悉的事物,推知另一事物的特征。运用这种方法注意两点:一必须是可以用来比较的,二是明确比较点,拿什么东西去比。
⑤打比方:如果你在写作说明文时,遇到的事物比较抽象、复杂,难以用平实的语言阐述解释清楚,我们就可以用打比方的方法加以说明。要想打个很恰当的比方,一定要记住双方问得有相似之点,也就是说喻体要有相似之处。否则反而会弄巧成拙。
⑥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的数量来解释事物,如果恰当使用数字,往往会起到“千方百计抵不过一个资料”的作用。
⑦作引用:说明文的引用,只是作为说明的依据,有时也是为了使引文摆脱机械呆板和毫无生气,就使用这类方法。这种引用的材料都是名家的论述,经典材料上的说明等等。
⑧列图表:我们知道图表能增强直观感,使人一目了然。也可起到一切尽在图表中的效果。而且使用这种图表说明方法。使读者容易于接受,并且条理清晰。例如:(1),“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下定义)
(2)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雍正①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②的地方。(分类别)
(3)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那一天,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顷刻间,它们全逃散了!(列数字 描摹状)
(4)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①,那是不刺眼的颜色。(作比较)(5)!“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组成了对比美„„(作引用)(6)我国著名学者童第周在1978年成功地进行了黑斑蛙的克隆试验。他将黑斑蛙的红细胞的核移入事先除去了核的黑斑蛙卵中,这种换核卵最后长成能在水中自由游泳的蝌蚪(举例子)。
(7)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打比方)
(8)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列数字 举例子)(9)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下定义)
(10)我国古代桥梁的艺术风格,首先表现在造型上,如曲线的柔和多变;其次,我国古桥十分重视与环境的协调,由于桥的存在,又增加了环境的美;第三,我国古代桥梁的艺术风格还体现在附属建筑和石作雕刻上,许多古桥上都有桥屋、亭、阁、栏杆以及牌坊等。(分类别)
(三)把握语言“三性”分寸
写作要特别注意说明文语言的运用。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是说明文的本质特征,是通过它的语言准确、简明、周密表现的。所谓准确,就是要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恰如其分地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表达出来。所谓简明,就是简洁明晰,不罗嗦,不含糊,用精练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所谓周密,就是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的语言要做到严密,没有疏漏,无懈可击。用准确、简明、周密这把尺子来衡量说明文语言的优劣,对事物特征或者事理的说明都如此。另外确凿的材料为说明的依据。这“依据”,包括一些数据。例如倍数、分数、绝对数、百分比、比较数、平均数、约数、确数,是否都确凿可靠,没有什么差错。
比如:梅涛《生物入侵者》结尾“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美国众议院已于1996年通过了一项议案,要求各有关机构加强对有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监控,为此,美国政府正在酝酿一个跨部门的监控计划。”中的“已开始认识到”、“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正在酝酿”这些词语都充分反映语言运用有分寸,真实的表达了人们对于生物入侵后果的认识和将采取的相应行动。
(四)合理使用说明结构形式
理清说明顺序之后,还要明确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把握全文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总分式(包括总—分、总—分—总两种),一种是递进式。事物说明文大都用前者,事理说明文大都用后者。把握条理和思路,就容易把握全文,从而在说明事物什么样的特征或什么样的事理就有了逻辑性。不论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不论是总、分关系,还是分、总关系都要注意各层意思的逐步深入,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性状到用途,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整体到部分,或从主要到次要,或从具体到概括等等来写好你所要写的说明文。
本学期所学习的课文可见其特点,没有结构的文章是不存在的。能够由浅入深阐明被说明的事物特征,说明写作的目的以上四个方面是不可活缺的,因而我们在写作中不可忽视。
★好文选读 磁卡
湖北 毛竹
许多人认为,只有一些邮票、古董之类的东西才有收藏价值;其实不然,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收藏,例如磁卡。
磁卡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很常见,因此人们并不怎么注意它。磁卡一般长为8.5厘米,宽慰5.4厘米,厚度则需要根据价值来定。磁卡的正面往往都印着各种色彩鲜明的图画。在我收集的的磁卡当中,我最喜欢的是一张反映知青下乡30周年纪念的磁卡,这张磁卡是中国电信200电话储值卡,在它的左上角,印有200的英文标志:PREPAID•CALLING;左吓角显示着它的价值“¥50”;右上角,则印着它的有效期以及中国电信的英文标志:CHINA TELECOM。这几个特征,别的200储值卡也有,不同的是,这张磁卡的正面的画面占用的不是整张卡,而是在中间以一张泛黄的图片为主题,图片的边也已经随岁月的流逝而损坏了许多,图片反映的是下乡青年跟贫下中农学习劳动的画面,这也就是这张磁卡的收藏价值所在。其实,收藏磁卡也有许多讲究,磁卡分为长话储值卡和电话储值卡等,卡的画面又不尽相同,有的反映了大的历史事件,如印巴核竞赛再度使和平蒙上阴影,这一事件就被反映在了磁卡上;有的显示的是自然风光,例如我珍藏的一涨磁卡,它就表现了千山风光、弥勒大佛以及香岩寺等风景;有的卡上面所印的是古董:有双面人头形神器、虎耳虎形扁足鼎;有的印的是鬼古建筑,如胡同与四合院„„这些都具有一定的藏价值。当你感到累时,拿出来欣赏一下,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所以么,集磁卡和集邮票是可以媲美的。
磁卡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这些也是科学进步的体现。随着科学的进步,生活的变化,还会有许多有时代特征的收藏品,供人们收藏。[简评]:
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作者从个人爱好收集电话磁卡入手,运用了多种说明的方法来表现磁卡的收藏价值,同时注意了详略搭配的方式,对中国电信200电话储值卡重点介绍,着意于介绍的顺序,按照空间方位顺序依次说明,有条不紊的把所要说明的事物说的清清楚楚。
时间精灵 陕西 王疆
一看到它,你就会喜欢上它,这个神奇的小座钟。
它像什么呢?水晶球?童话中的魔镜?还是„„不!它是一个蓝色的精灵。
它的外形小巧、浑圆。闪着梦幻般的蓝色光芒的外壳晶莹剔透,纤尘不染。无色、蓝色的液体像是被什么力量控制似的,一丝不浑地在其中分开了。于是,形成了“天”和“海”一艘白色的扬着帆的小船在“海”上航行。一只绿色的小海龟正一跳一跳的在海上嬉戏,蓝天、碧水、小船、风帆构成了一个清新、恬静的小小世界。更奇妙的还在于它的设计。当你从它的正面向里看时,你会发现一只若隐若现的表正随着水波荡漾着,那只小海龟正按秒针的步伐跳跃在表盘上。而你转过钟体,想看个究竟时,那只“表”不见了。小海龟却依然跳跃在“海”底。
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他真的像“精灵”一样会消失吗?原来,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平面镜成像的道理。真正的表被放在“海”底,不易被看到,它发出的光线被钟体后部一个倾斜平面反射,进入人眼,就形成了先前看到的景象。此外,这个钟还有一个精巧的设计。小海龟之所以能不停的跳动是因为“海”底的表的秒针上有一块磁铁吸着它。这样,小海龟就能随着秒针的跳动不停的跳跃了。而海龟身上又有一根透明的细线连着小船,于是组成了一个简单而又巧妙的联动系统,把一维的时间和三维空间巧妙的联系在一起。这个神奇的小座钟显示了时间的流逝,空间的变化。把它们组合成一个令人遐思迩想的世界。而时间就像这表中的海一样,我们则是这海中驾船航行的水手,为了到达理想的彼岸,就必须和时间搏斗。成功,永远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简评]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同时也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是把文学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充分介绍了时钟与时间的关系。作者运用描写的手段对小时钟的外观作介绍,形象而生动。尤其是对“小海龟”的介绍令人叫绝,通俗的语言又把时钟的连动系统反映出来。这篇文章的说明角度不俗。
不倒翁的制作 广东 邬燕玲 朋友们,你的桌面是否空白一片呢?你愿意亲手为它点缀一下吗?好,让我们一起看看即可做装饰品,又可做玩具的不倒翁的制作吧!
制作不倒翁,不需要什么名贵的材料、工具,只需一只蛋壳、笔、水彩和一些比重大、分量沉的东西(如铁或米)。
制作步骤如下:首先拿一个蛋壳,不完整的也没关系,但损坏的必须是蛋头,并且损坏的部分不多于蛋壳高度的1/4。下一步工作最为困难,那就是设计不倒翁的顶部,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划出边线。如果是比较普通的齿形或波浪线,最好先划两条平行的线段,然后再在两线间划出齿形或波浪线,这样的效果比较好。随后就用硬物去敲碎不要的部分,这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下手前一定要小心点,灵活点。做完这一步,不倒翁的整个形状便出来了。接着的工作便是设计不倒翁的总体图案和色彩,你喜欢什么,就画在蛋壳上,如果是人就,就画上人的头发、眼睛、鼻子、嘴巴等,还可以画上一件衣服,那就更可爱、逼真了,如果你不喜欢人,还可以画上一些动物或一些其他图案。画出草图以后,当然是涂色彩啦!到次它还不是个不倒翁,因为它还是会倒的。那么怎么才能不倒呢?只要你讲一些比重较大的东西(如铁、米)放入蛋壳里。你看,它不倒了。不倒翁基本上已经完成,但你发现缺少什么吗?试试看,给它戴上一顶圆锥形的小帽子,怎样?这就完美多了。啊!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就完工了。现在你会做了吗? [简评]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也是一篇平实性的说明文。作者按照事物形成的制作程序为顺序,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介绍制作不倒翁的过程,这种以时间为序的方法不失是个好方法。读完全文,读者一定会有动手制作不倒翁的欲望,那样的话,本文说明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氧化碳的自述 湖北
吴亮
我是二氧化碳,是空气家族的一员,提起我,你也许会皱起眉头说:“二氧化碳,没用的废气。”其实这是不对的。事实上,我二氧化碳还是有很大用处的呢!
不信,你看:西红柿就是吸收了我和水,在阳光的作用下,才制造出养料,茁壮的成长的;豆角如果吸收了我会长的更快。到将来,粮食和蔬菜都可以不用在地里种了,只要有我,水和阳光,就可以在工厂里直接生产出来。
你听,那些站在火灾现场的人们都在感谢我灭了一场大火呢!因为我身体重,体型不固定,又不会燃烧,碰上了烈火能严严实实的把他盖住,不让它和氧气接触。别看火舌那样凶猛,没了氧气,一会儿就给“闷死”了。
你再尝尝这瓶汽水,味道如何?是不是觉得酸溜溜,麻酥酥的?味道不错吧?告诉你,这也是我的功劳。人们在生产汽水时,把我压进汽水里。当我被人们喝下肚里后,我在那里待不住,还会跑出来,顺便带出许多热量,使人觉得又清凉,又解渴。另外,有我待在面粉里,蒸出的馒头才又松又软;靠我帮忙,刷过石灰的墙壁才又白又硬„„我的用处还多得很呢!
怎么样?现在你还说我是没用的废气吗? [简评] 这篇科学小品文以拟人化的手法来向我们介绍“二氧化碳”的功用。第一人称的运用使文章与读者拉近了,作者分层次按照类别依次介绍了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废气”的元素,先说其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再说在灭火的的实用价值,最后谈及其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整篇文章逻辑顺序清楚而有条理。
水稻
浙江 叶宇青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食物。古人说“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件头等大事。因此,我国十分注意粮食作物的栽培,而水稻正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从大量的考古资料看,我国是水稻种植的起源地,也是世界上栽培水稻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在距今六千多年的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成堆的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据推算,我国种植水稻已经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了,而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亚洲水稻原产地的印度,所发现的最早稻粒距今只有三千六百多年,比中国晚了三四千年。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积累了丰富的水稻栽培经验,稻谷产量不断增长,中国稻谷产量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25%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水稻属单子叶植物纲,须根系,茎不易剥皮,长成后不再加粗。它是一种喜热、喜湿的作物。夏季,中国南方和北方普遍高温,而且降雨较多,所以除了高寒山区和缺乏水源的干旱地区,其它地区均可种植,以秦岭——淮河为界,可分南方稻谷集中产区和北方稻谷分散产区。南方稻谷集中产区是中国主要的水稻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北方稻谷分散产区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其中以东北地区的产量较大。
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培育了品种多样的水稻。曾有一则报道说:中国稻种的更新换代居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50年代,中国成功的培育出世界第一批矮杆水稻良种;70年代,又首先培育出杂交水稻,使每公顷平均产量增加稻750千克以上,对农业科学和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杂交水稻的栽培技术不仅在国内普遍的推广,而且迅速推向国外,1979年引种到菲律宾,1980年又成为我国转让给美国的第一项农业技术。水稻的含糖量极高,稻谷加工后的副食品,如碎米、米糖等,既是家畜良好的饲料,又是饴糖、淀粉和酿造业的原料;稻杆可以做饲料、燃料、人造纤维,还可当造纸的原料。
总之,水稻确实是粮食作物中的一大宝。发展水稻生产,对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畜牧业、轻工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简评] 写说明文必须对被说明事物有完整的认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认真观察,深入了解。本文作者能详尽的占有材料,在不长的篇幅里对于水稻侃侃而谈,正得力于作者对事物的观察仔细。而初中生观察事物的通病是走马观花。因而我们要养成带着问题逐步观察,随手作笔记和图示的好习惯。从而提高我们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总结
初中说明文写作教学是以培养记叙能力为基础的写作教学新阶段。写作要求: 其一,文体特点要突出“说清楚。”首先着眼于说明文的科学性,强调写清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方法应不限于平实解说。把这种说明文类型作为文体要求的起点。因为对事物的情趣与感受是学生写作的主要诱因。若只强调平实介绍,无益于用记叙基础实现“说清楚”的目标。而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选择恰当的说明顺序,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抓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重点。
其二,基本题材要紧扣“熟知的事物”。譬如建筑物,这是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关系最密切,我们的说明文练习,就要在学会观察上进行。观察时要理清主次,主要掌握概括性观察和特写性观察的区别。多看多读,甚至实地考察和动手制作,这样不仅可有效地纠正学生笼统观察的毛病,还可培养学生选点设框的观察能力。从熟知入手,以求依题成格,触类旁通。其三,说明文写作练习还可以从仿写开始,模仿是创新的基础,是技能形成的捷径和桥梁。一般范文中都有可圈可点的优秀之处,仿点很丰富,我们通过借助仿写这个捷径和桥梁,深切地体会说明文的章法安排、语言运用的特点,进而掌握说明文的写法和结构,提高自我习作的成功率。其四,完整的认识仅凭观察是无法形成的。一些特定的原理、数据、掌故是不可能观察到的。综览课文,我们得知,一篇好说明文,都必须具备有关相关的知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之外,还有其趣味性。因而积累知识是起始阶段,然后要多练习,应学会多修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写作效率,达到写作目的。
学会将课文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从书本到实际,从理论到实践,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写作练习
(一)选择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中的任何一种顺序,写一个片段说明你所熟悉的事物或事理。
提示: 由熟悉说明文的定义,理解说明文最基本的要求入手,重在练习说明顺序运用,合理的把握说明方法,语言以平实、准确、简明为主,字数200以内。
(二)片段训练:(任选一题)(1)、根据《吃茶》进行改写。(2)、月亮在一个月内的形态变化。
提示:灵活使用说明语言--把握说明语言的平实性和生动性。通过对比举例来加深对语言生动性的理解,由语言的准确性过渡到语言的多样性,运用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以及打比方、摹状貌、拟人手法、引用故事或生动的传说、典故来说明都可以。
(三)命题作文练习
我们的居民小区(村落、街道)(不少于500字)提示:
1、以“小主人”的身份,溶入个人感情色彩,对居民小区(村落、街道)的概况做综合完整的介绍。如果对于本辖区的有关情况不太了解的话就请你利用课余时间去居住区管委会调查了解,2、着重介绍小区(村落、街道)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布局、园林特点、各种建筑物外观构造的情况,突出本小区与其它小区的不同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不可少。
3、注意选点设框结构形式和说明顺序,采取按照空间方位顺序或由东向西,或由南到北、或由中心到四周、或先外后内等加以说明,同时突出重点,讲究详略。
4、注意文体特点,以“说清楚”为目的,可以仿照有关课文的写法组织行文,但切记不要整段照抄,那样就达不到训练的目的。
(四)探究性作文练习
我们学习语文要经常查阅各类工具书,当我们遇到不会的成语时,就需要查阅《成语词典》,那么怎么合理的使用《成语词典》就成为我们必须了解的知识。就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怎么使用它吧。
要求:说明文体。题目自拟。字数500-800字。提示:
1、可以和同学一起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本册书上的课文中的相关成语做练习,找不同版本的成语词典作为参照,了解其特性以及编排特点至于对被说明的事物性质了解清楚,才能逐一说明。
2、这是一篇说明事物功能和用法的说明文。我们可以运用下定义、作诠释的说明方法来介绍《成语词典》的功用,用分类别、举例子来介绍具体查法,还可以运用做比较的方法来介绍同一成语的不同查法,当然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行文的需要合理的使用说明的方法。
3、也可以写成科学小品文,多一点文学色彩,使行文更为形象而生动,那么就应该在结构有措辞上做努力了。
4、探究性写作应起到指导自我学习的目的,因而要力求逻辑上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要求,不要为文而文。
第五篇:说明文阅读指导教案
说明文阅读指导教案
说明文阅读指导教案
2010年11月30日星期二
佘冬妹
一、教学目标:第四单元是说明文,初一的学生让他们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了解说明文文体知识,难点是弄懂两种文体的区别。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要求学生粗读以下两篇文章,并感知它们的区别。
荷情万种
(一)拙政园,撷山川之灵秀,为世人所钟情,不愧为苏州园林之冠。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为世人所敬仰,不愧为花中之君子。
你能想像在拙政园赏荷是多么高雅美妙的事吗?所以,当我听说拙政园要举办首届荷花艺术节的消息时,就迫不及待地想去一饱眼福了。
立秋过后,天还是一样的炎热。走在路上,我还猜度着荷花是否经得起骄阳的虐待,可踏进园门,才隐约听说荷花还没有到盛放的时节。
我略带失望地走在小石子铺成的曲径上,走向了那有名的荷风四面亭。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四面荷风三面水,红裳翠盖满池心。炎夏惬幽寻。” 这是周瘦鹃在吟唱。
我站在亭边,愣愣地看着四周大片大片的荷叶。层层叠叠的绿,绿得耀眼,绿得洒脱,从四面八方把我包围融合,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要化成一抹绿。我感受到一种清爽直逼我的肺腑,仿佛要洗去心灵的陈年的灰尘。这是荷风!我已经感受到了!可荷花呢?我为何找不到它的影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是周敦颐在吟唱。
我印象中的荷花应该是玲珑剔透的,花瓣像用淡色的红玉雕刻而成,袅袅伫立在碧波中,纤长而高傲。它不热烈如牡丹,也不忧伤如秋菊,它只是冷静地思索着、展望着。
如今,面对这么多游人的期待,荷花为何千呼万唤不出来?难道这就是它的傲气?
它是君子啊,它不会去迎合别人的喜好,它只能按照自己的原则办事。
荷花美得超然,但不孤芳自赏,它总有开放的时间。它的美不是妖媚,不容任何侵犯。它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不是被人欣赏,而是奉献果实。它愿放弃美丽而一心酝酿果实——用它的根用它的心。
我忽然间领悟到许多,心情豁然开朗。没赏到风姿绰约的荷花固然十分遗憾,但我的心里早已是荷情万种。
荷花
(二)盛夏,当你漫步在荷花池畔的时候,很自然地会想到宋朝诗人杨万里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你看,那碧波荡漾的水面上,亭亭玉立的荷花,散发出阵阵幽香,沁人肺腑;那托浮在水面上的荷叶,青翠欲滴,那滚动在荷叶上的水珠,犹如翠玉盘中的珍珠,明净柔润。一阵微风拂过,会使你有一种暑气全消之感。再吟诵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佳句,就更觉心旷神怡了。
荷花全身是宝,用途很广,既是食品,又是药物,至于供人观赏,那只不过是一种“副产物”罢了。它的地下茎——鲜藕,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及矿物盐等,营养价值很高,是一种很好的水生蔬菜;它既可生食,又可熟食,还可加工成藕粉、蜜饯和糖藕片等,既有营养,又易消化,是妇幼老弱的良好补品。莲子,鲜可生食,也可做汤菜、甜食或蜜饯;干莲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达62%,蛋白质的含量高达16.5%,钙、磷、铁质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荷梗、荷花、莲蕊、莲须中还含有各种生物碱,荷叶还是很好的包装材料。如果说到荷花的药用价值,那就更大了。荷花的各部分都可入药。莲须,有固肾的功能;莲子,有收敛镇静之用;莲蕊,有清心、利尿、降压降烦之效;花托、花瓣,有活血祛痰之妙;花蒂(叶中央近叶柄部分)能清暑利尿……
荷花在我国的长江、珠江流域栽植较多,黄河流域也有分布。就品种而言,荷花约可分为三大类,四十余种。其中花藕和花香藕等品种是以向人们提供鲜藕著称;湘莲和向日葵莲等品种,则是以向人们提供莲子而闻名;而花中君子和水花魁等品种,则是专供人们观赏的。
莲藕,虽然一生都在水中,但对水的深度却有一定要求。一般生长初期,以三至五寸为宜,生长后期,一般可控制在一尺左右。在莲藕的枝叶长出水面以后,一旦风折叶柄,水就会从茎管灌入,使整株莲藕烂掉。因此,莲藕的生长发育还与风力大小有关。
(二)学生粗读两篇文章,并感知它们的区别,学生谈阅读的感受,只要能谈到一两点就行。
明确:两文同样写荷花。但《荷情万种》是一篇记叙文,兼有抒情、议论。记叙自己去拙政园赏荷的经过,对荷的描写和体验极有层次,先写荷风,续写荷的精神,并巧妙引用古文增添色彩。
《荷花》分别介绍了荷花的观赏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及荷花的分布状况、品种,最后介绍了荷花的生长与水深、风力有关。观赏价值突出其形体美、情态美。食用价值突出强调鲜藕、莲子,略写了荷梗、荷花、莲蕊、莲须。药用价值突出荷花的各个部分,这是我们读者所不了解的。全文语言平实,知识性强,是一篇说明文。
(三)教师简介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1、什么是说明文?
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2、说明文的类型:
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的特征:说明文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的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和另一事物的区别所在。问有什么特征? 解答方法:中心句或总说句或过渡句
4、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问:文中用了什么什么顺序?
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从上到下或从里到外的空间顺序;先结果后原因,或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即以时间的先后为说明顺序。一般用于介绍哦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说明事务的发生及发展或讲解制作步骤等,有时间词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的形式,以a、前后左右b、上下高低c、东西南北d、从整体到局部等为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有方位词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等。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要的说明顺序。
5、说明方法:
一般有引用、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注释※
〖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相当于修辞手法中的引用是一致的。)作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让人更能理解,仿佛身临其境。
〖举例子〗: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能够反映一般的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作用:使事理或事物特征更具体、全面,有说服力。
〖分类别〗:说明事物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说明。作用:使说明的层次更清晰。
〖列数字〗: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如表述建筑物时,通常说明其宽度、长度、高度、体积等。作用:具体准确说明某特征、事理,使说明更具说服力,让人信服。
〖作比较〗:选择有外部或内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往往能增强说明事物的效果。作用:使某特征、事理更突出、更鲜明、更形象更直观,使人印象深刻。
〖下定义〗: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对象一个说法,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读者对被说明的对象有明确的概念。例如:统筹方法是什么呢?先给它一个说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作诠释〗:就是对事物的一般性的理解说明。与下定义相比,作诠释比较详尽具体,下定义比较简洁。因此有人则说,作诠释是部分定义,即对定义的某个义项加以解释说明。
〖打比方〗:适当运用比喻,能够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如说明石拱桥形式美,就用了“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比喻不但贴切而且很美,既说明了桥洞的特征,又能吸引读者。作用:生动形象说明了某特征(事理),通俗易懂。
〖画图表〗:列图表的作用,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增强了直观性,使事物特点一目了然。
〖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答题技巧※
中考经典考题: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题方式:这一句(段)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事物的… …特点,起到… …的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答题模式:以……(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为例,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例子:《中国石拱桥》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更具体准确的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例子:《看云识天气》条理清楚地说明了晴天的四种云高、薄的特点和雨天的云低而厚密的特点,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例子: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准确地说明太和殿雄伟壮丽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④.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
例子:永定河发大水的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很少出事。
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两岸河堤和卢沟桥在河水泛滥时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卢沟桥的坚固。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的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例子: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成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物候学的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物候学的特征。
⑥.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子: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他们有的像羽毛轻轻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
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云姿态万千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例子: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连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着连拱石桥。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石拱桥联拱的特征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生动形象地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表现了事物的**特征,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例子: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
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描摹了石狮子的不同形象,表现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征,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⑩.引资料: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例子:《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
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征,增强说服力。
6、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准确性和严密性,文艺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和形象性。
问:句中加点的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删去,这个词在文中起着修饰或限制的作用,原来的意思是……,删去后意思变成……这样与原意不符,表达不严谨,语言不准确。
例子: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句中的“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这个词在文中起着限制的作用,原来的意思是中国只是世界众多闻名古国中的一个,删去后意思变成世界只有中国这个闻名古国,这样与原意不符,表达不严谨,语言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