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教师发展素养为本
——观摩甘肃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单位:莲峰二小
教师:牛 小 丽
教师发展素养为本
——观摩甘肃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莲峰二小牛小丽
2010年10月18日,甘肃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兰州拉开帷幕,这次大赛由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共分两个场地:兰州十四中和实验小学,我观摩的是在兰州十四中进行的比赛,有来自各地市推选出的16名参赛者参加角逐。
本次大赛共设置“才艺表演、知识素养现场答题、朗读展示、书写展示、课堂教学展示”五个环节。本着公平﹑公正原则,比赛项目均为现场打分,现场亮分。满满三天的观赛,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和颇多的反思。
亮点一:多才多艺精彩纷呈
——才艺展示环节
才艺展示是本次大赛的第一关,参赛者可选简笔画、唱歌、舞蹈、器乐、书法、朗诵、曲艺、戏剧表演等形式,占总成绩的5%,这一环节最具观赏性。
多姿多彩的才艺展示,充分展现了每位选手多方面才能和不同的个性风采。与其说是比赛不如说是联欢,十六位教师精彩的才艺展示让在场的评委和所有教师耳目一新,并给大家带来身心愉悦。悦耳动听的歌唱或朗诵、让人动情的优美舞蹈、行如流水般的书法绘画„„都能得到观摩教师热烈的掌声。比如:来自武威师范附小的1号选手陈淼桃老师的简笔画配讲故事《动物乐园》更是简洁大方,发人深省;来自七里河区西湖小学的6号选手王伟福表演的诗朗诵《将进酒》配书法作品、来
自安定区西关小学的15号选手刘雪娟展示的书法作品及现代舞更是赢得了满堂喝彩并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短短的五分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才艺经典,这让我也深深地感到,老师们不仅要会教书育人,也要有自己的特色,有了特色才会出色,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驰骋。
亮点二:尽心沉淀厚积薄发
——知识素养问答环节
在欣赏了选手们精彩的才艺表演后紧接着便是知识素养现场问答这一环节,考查内容涵盖小学语文教师根据专业要求应掌握和运用的知识及技能,现场选题,在规定时间内现场答题。占总成绩的15%。
在这场激烈的比赛中,选手们要答一道涵盖天文地理、课程标准、文学常识和艺术方面的客观题和一道进行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的主观题,特别是主观题的比赛,更是扣人心弦,选手们必须在读完题后马上作答,这对选手心理素质、思维反应灵敏度、语言组织表达和教学理论运用能力都是一个挑战。在这一环节中,2号选手任丽英和10号选手刘阿娟出色的回答更是让人叹服,本环节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从这一环节中,可以看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涉猎的知识范围是多么广泛,平时的积累是多么重要。
亮点三:声情并茂彰显特色
——朗读展示环节
第三关是朗读展示,占总成绩10%。朗读内容选自现行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赛前10分钟抽签选定篇目。选手们的朗读让我们听起来是一种美的享受,他们或抑扬顿挫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演绎着祖国语言文
字的魅力。参赛的每一位老师对课文精妙之处的准确理解,对发声、朗读技巧的掌握,充分展示了深厚的朗读功底。其中16号选手徐世贇朗诵的《野草》,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举夺得全场最高分。
这一环节也让我们深深地意识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学生以榜样和示范,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亮点四:为人师表字如其人
——书写展示环节
书写展示根据现场教学中的板书给定成绩,占总成绩10%。
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真的由衷佩服这些选手们,在这么紧张的气氛下,字写得端端正正、工工整整,他们的字或娟秀、或苍劲、或飘逸,各有千秋,而且起笔、收笔清清楚楚,一点也不含糊,一点儿也不慌乱。
亮点五:魅力课堂激烈角逐
——课堂教学展示环节
课堂教学展示,占总成绩60%,是最需要选手实力、最富有挑战性的环节。参赛老师只有24小时的备课时间、10分钟与学生见面的时间,但老师们都能做到自然,本色、真实,不做花功夫,展示的是最真实的常态,追求的是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他们的课堂教学独具魅力,所有选手上的都是第一课时。整体来看,教学设计大同小异:大都是导课——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精读文本——品读升华。但相同的结构,却有不一样的精彩。有的老师非常善于抓住学生语言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引导;有的老师则善于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安定区西关小学的15号选手刘
雪娟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通过让学生默读自己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了不起的句子或段落,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同学们在读中悟、悟中读,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出那震撼人心的句子,这时,不同层次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了这是一种怎样伟大的父爱。而来自兰州市东郊小学的16号选手徐世贇执教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更是设计巧妙,层层递进,让我们感受到了读的魅力,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深切地感受土地的神圣及人们对土地的眷恋之情。
通过观摩使我明白,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以提升自身素质为目标,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掌握解读文本的能力,使自己逐步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两天半的激烈角逐结束了,在10月20日下午又举行了教师经验交流、专家讲座及颁奖仪式。在会上,首先由国家级素养大赛获奖选手代表李晓蓉(酒泉市育才学校)、李嘉亮(嘉峪关市胜利路小学)分别做了经验交流;接着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导师靳建老师进行了关于《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教学实效》的探讨交流。
通过三天的观摩学习,我深深感到,综合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的立足之本。读书,学习,尝试,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积累,提高,提升自我内在综合素养,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时时牢记、鞭策自己不断成长的要求和动力。
第二篇:观摩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观摩第三届全国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丁瑶
三月的南京,春意盎然,人潮涌动。南京林业大学体育馆里云集了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小语同仁近万人。在方校长的带领下,我和钱文霞两名语文教师荣幸地在现场观摩了这场盛会。两天半的竞赛,看着十五位选手的精彩表现,听着教育专家睿智而恰切的点评,我感同身受。
语文对教师的要求太高了。我们的教学不是技术,而是艺术。在场的每位选手又岂止是老师?他们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十八般武艺更是样样精通。唱歌、跳舞,吹长笛、弹吉他,书法,绘画,变脸,配音等等,为我们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饕餮盛宴。看着他们,再看看自己,我惭愧又热血沸腾,惭愧自己一无所长,沸腾可学之处太多。
我深深地感到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期中善读、能说、会写,应该是语文老师专业素养中的最基本的部分,也是一个语文老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靠的不是简单的行为纠正,而是靠认知上的感染熏陶、潜移默化。教师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学生自己领悟到语言的规律和要求,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和语言行为调控能力。因此想要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我以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丰富的文化积淀 “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的积淀彰显个人的魅力,进而才能感染和熏陶学生。本次大赛的第五个现场知识问答环节,每位选手要现场回答客观题四道和一道主观题。题目内容包括了古今中外、政史地生、新闻、音乐、文学、电影、动画、教学策略、理论知识评析等多个方面。“北京的天坛始建于明代,其功用是什么?”“谈谈你对非遗进校园的看法。”“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意,并联系教学实践谈谈它对你的启示”。这些五花八门的题目要求教师不但要有知识储备的能力和习惯,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接受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话,甚至每个词语、每个字,都蕴涵着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有的是靠学生自己感悟的,有的是靠教师讲解的,所以教师没有知识是不能胜任的。一个教师要是死啃教材,不注重补充鲜活的血液,连自己也会变得陈旧。教师始终要有知识的紧迫感,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课程怎么变,都必须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生。“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二、扎实的基本功
大赛的朗读和书写环节都是基本功的展示。尤其是粉笔字书写环节,三分钟的时间写四个成语。当时我就想,自己平时上公开课时在黑板上写字手都有些不听使唤。如此大赛,还没有进行修改的时间,选手有没有过硬的书法功底一瞅便知。另外,在才艺展示环节,几位老师的毛笔字展示,也是让我心驰神往。在电脑盛行的今天,和前辈们相比,我们这辈年轻人说起毛笔字来真是难以启齿。知识问答里就有一题简答是根据篆书、隶书的运笔特点编个故事。当时我就想,要是我在台上肯定得傻眼。所以传统的书法文化不能丢,只有提高自己书法技巧才能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我正在教一年级,正是汉字书写的起步时期。新修订的课标指出,语文课上每天要有10分钟的书写练习的要求。这也明确的告诉我们要力求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书写指导过程,实现书写规范和美观的效果。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华中师大教授雷实老师在参赛教师粉笔字展示点评中也提到了,在《中小学书法指导纲要》中提出:今后所有的语文老师要了解书法并兼任书法课。明确的告诉我们不仅要重视指导学生写字,而且要重视教师书写基本功的加强,最终做到师生的书写都达到正确,流利,美观的目标。另外,南京的小学生们也非常的优秀,在书写习惯、书写水平方面都可圈可点。看到他们再想想我们的孩子,虽然生源的质量不同,但我也希望尽我最大的努力让他们养成好的书写习惯。
三、燃烧的激情
近期一直在研读特级教师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他指出:“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语文是情感的语文,语文不仅学习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的重任。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这些文化都是具有丰富情感色彩的。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来自于对学生的热爱。正如大赛最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南江老师所说:一节课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甚至穿着打扮都在传情达意。一个有激情的教师始终会想孩子所想,他的肢体语言始终透着激情,始终和孩子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这样孩子才会受到感染。激情需要点燃,需要走进文本与读者的内心。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就不可能教出激情的语文。
两天半的观摩学习我在课堂教学艺术的殿堂里畅游,欣赏,感动,深思。活动中零距离地领略到了全国各地教育精英们的精彩表演,聆听到了现场专家们的精辟点评,内心深受震动。特别是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应用学系佟乐泉教授,儒雅、温和,每次选手们答题完毕,他都会迈着稳健的步伐上台点评,这一刻大家都满怀期待,因为在他幽默风趣的话语背后,总是隐含着深深的哲理,给人启迪,他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好好咀嚼。还有高林生教授,激情洋溢,语言精辟,给我们指明了阅读教学的方向和重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会以这些大赛的同行们做镜子,苦修内功,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做最好的自己!
第三篇:观摩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观摩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3月31—4月1日,我非常幸运地来到“六朝古都”南京,观摩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七彩语文”杯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两天半的现场观摩,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语文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在听课的同时,我不止一次想到汪峰的一首歌——《怒放的生命》,“七彩语文”——的确,众多选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语文世界,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一个个怒放的生命。
本次大赛设有5个比赛项目,分别是朗读展示(10分,赛前10分钟抽题。)、书写展示(10分,现场抽题。)、才艺表演(5分,选手提前自备。)、课堂教学展示(60分,提前一天抽取课题。)和知识素养现场答题(15分,现场作答)。五轮比赛透射出每一位选手丰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乐观、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坐在台下,作为一名观摩者,我看着、听着、思考着,唯恐稍有遗漏。
朗读展示
朗读内容选自现行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准备时间太短,难以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并同时找到至高点,对参赛选手存在一定的考验。本轮比赛,江苏省选手许嫣娜老师、广东省选手吴桂贤老师和江西省选手袁莉华老师通过朗读传达出了自己的风格,他们的朗读给予现场听者极大的感染力。许嫣娜老师在朗读《巨人的花园》时语音甜美、语气童真、模仿巨人的语气惟妙惟肖;吴桂贤老师的《天涯踏浪》,男中音底气足、台风很大气、很有央视主持人的感觉;袁莉华老师对《走完长征的婴儿》感情基调把握非常到位,深情、投入;他们分别得到了9.575、9.425、9.375的高分,获得朗读前三甲。
收获:朗读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必备基本功,我们应该不断读好书,注意自身学养的沉积和丰厚。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准确地运用自己的声音将文字化为有声的形象、情感和韵味。
书写展示
书写展示考验了各位选手的粉笔字写字功底及心理素质,现场抽题、现场展示,高低立现。比赛过程中有两位选手出现错字,而江西省选手袁莉华老师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自己扎实的粉笔字功底。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雷实教授评曰“三号的字刚劲有力,整体布局均衡、有章法,讲究审美价值。”袁莉华老师获得9.533的书写展示最高分。
反思:粉笔字之功非十日、百日之功,想做到章法和美感,需要时间的积淀和个人有意识的努力,我们县有硬笔书法家王方昌老师,却因惰性而不能近水楼台得月,惭愧!
才艺表演
才艺表演是全方位展示了彰显参赛教师个人风采的环节。激情的朗诵、灵动的舞姿、动听的歌声、精妙的书法、悠扬的笛声将每一位听课教师带近一个个多彩的生命。令人赞叹的是本次大赛有五位教师进行了书法展示,有的柔润含刚,有的自成章法,场上氤氲着书卷墨香,中华国粹在传承。五号选手吴桂贤老师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题款完毕,笛声悠扬时,全场掌声雷动。
收获:教师,你的座右铭不可以再局限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你也可以有张扬的个性和怒放的生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你必须是一个杂家,你还得学有所长,个人魅力同样会使你的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课堂展示
课堂教学展示是本次大赛最精彩的环节,三十分钟,三十个孩子,每一位参赛教师都展示了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教学风格。
广西选手潘飞老师和四年级孩子共同展示的课堂,初读环节没提任何读书要求。老师在孩子们读完课文走到一个孩子身边时轻轻说了一句:“这位同学读完课文,先标出了自然段序号,画出了印象深刻的句子,又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学习习惯真好。”对四年级孩子来说,初读课文教师没提任何要求应该是一个失误,但一句表扬同时将要求暗示给了其他孩子,这就是潘老师的教学机智。
江西选手袁莉华老师和孩子们展示《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有许多教学亮点。入课环节,袁老师先课件出示南京交通旅游图,让孩子们用一个词来形容其分布(归结为“纵横交错”),再问孩子们在这样纵横交错的地方交通工具是什么(公交车),转而问如果这纵横交错的马路变成河交通工具又会变成什么,谈的是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自然而然进入课题。初读课文后,袁老师只问了两个问题“谁能用上关联词语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谁能用上其它关联词语说一说?”,既检查了孩子们对课文掌握情况,又开阔了孩子们的语言思路,期间还不忘引导孩子们把话说完整、说规范,可谓一举三得。在品悟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技术高时,引导孩子们利用去词法来体会作者语言的形象、生动,在听者以为学习任务已完成时,袁老师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先写小艇的样子,再写船夫驾驶技术?”通过换序法让孩子体会到两者之间有一个因和果的关系,进而感受作者写作顺序的巧妙,教会孩子写文章要有一个合适的序,也许这就是刚听说的语文教学上的“美丽转身”(同行的赵秀霞老师语)。
广东选手吴桂贤老师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有这样几个精彩环节。检查识字后教“瞬”,师范写生书空,然后再课文纸上的田格书写,书写第二个时让孩子闭眼书写,睁开眼看看说感觉,一句话“就在我们刚刚经历的那种情况下,盲童安静却做了许多事,这真是一个……”生接——“奇迹!”顺理成章地抓住教学切入点,设计匠心独运。品悟安静触摸月季花这个细节时,吴老师重点抓住“穿梭、流畅、准确”三个词多次品读,联系具体语境体会安静摸到月季花的不可思议,其间每读懂一个词就让孩子加一个“!”,让孩子一次又一次感受到安静触摸月季花是一个“奇迹”以及安静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课文升华环节,吴老师出示一道补充题“()有生活的权利,()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让孩子们根据课文填空,根据生活填空,孩子们给出的答案依次是:安静、我、谁,一道题目三个层面,一颗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种子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里。才华横溢的是吴老师本人,船过水无痕的是吴老师的课堂,我心中有四个字——叹为观止!
如果说吴老师的课是“船过水无痕”,那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江苏选手许嫣娜老师的课一点也不为过。许老师和二年级孩子展示了《泼水节》一课。初读课文,许老师说的一句话非常美“如果你读完了一遍就冲老师微笑,如果你读完了两遍就坐端正,让你的行动告诉老师你是一个会学习的好孩子。”正确的观念直接告诉学生,他反而不愿接受,但你看袁老师这哪是提要求,这更像几行美丽的小诗,将孩子带进“我一定要做好”的意愿里。读完课文,许老师说了这样一句“第一个读完的他冲老师微笑了,第二个读完的她坐端正了,最后一个读完的,你是一个知道坚持的孩子,老师为你感动,有两个孩子没读完就坐好了,下次可不行,明白了吗?”学生就在她的眼里、心里,她看得一清二楚,她知道怎样更好去调动孩子,怎样去呵护孩子的心。板书“互相泼水”时,许老师的一句“会学习的孩子会跟老师一起写”,让每一个孩子的手指伸得更直,板书“吉祥如意”,她又一句“看看我身后有多少会学习的孩子”,既和前一个要求照应,又让这些七八岁的孩子马上当起了老师面前爱学习的乖小孩。更巧妙的是许老师本节课让孩子们识的每一个字、读得每一个词都首先来自于图片、来自于句段,字不离文、词不离文,辅以动作、表演去理解,扎实有效、水到渠成。这是一位善于将要求化为诗一般语言的老师,这是一位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师生生命中最美丽的心路历程的老师,做这样老师的学生,幸福。
……
反思:我们该怎样上好语文课?能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这就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善用教育智慧,帮孩子学生创造一个让人身心愉悦的学习天地,让孩子们在一种积极的心境中有所收获,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做到的。
知识素养现场答题
知识素养现场答题所甄选题目博古通今,涉猎广泛,内容涵盖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要求应掌握和运用的知识技能,难度相当大。客观题目全部答对者为数极少,而江西选手袁莉华老师、宁夏回族选手王红老师、江苏选手许嫣娜老师各是其中之一,体现了一个语文教师优秀的综合素质,宁夏回族选手王红老师更是获得主观论述题满分的好成绩,按去年惯例她们将获得本次大赛的特等奖。遗憾的是广东选手吴桂贤老师,在客观题目中普通话的定义一题“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答成了(北方方言)和(白话文),又将《简.爱》中男女主角简.爱与罗切斯特的一段经典对白误判成《傲慢与偏见》中的男女主角对白,以0.466分之差与特等奖失之交臂,让人叹惜。
收获:当今的教育教学是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多读书,涉猎广,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从南京回来已三天,琐事的纷扰使得自己在三天之后才书录下自己的学习收获,一个一个码字的同时,感觉还有许多东西横亘在脑中,因为语言的贫乏、拙涩无法言表。但有一个想法却非常明确:又一个新的课改潮流涌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我们自身的专业素养刻不容缓,要博览全书,不断锤炼内功、丰富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姿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第四篇:观摩宁夏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吾将上下而求索
——观摩宁夏第七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刘新娟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银川市实验小学里云集了来自宁夏各区县的小语同仁五六百人。我荣幸地在现场观摩了这场盛会。看着孩子们表演的《一个村庄的故事》和优秀语文选手的精彩表现,我深感天外有天。
语文对教师的要求太高了。我们的教学不是技术,而是艺术。在场的每位选手又岂止是老师?他们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十八般武艺更是样样精通。唱歌、跳舞,绘画,等等,为我们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饕餮盛宴。看着他们,再看看自己,我惭愧又热血沸腾,惭愧自己一无所长,深感可学之处太多。
我深深地感到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期中善读、能说、会写,应该是语文老师专业素养中的最基本的部分,也是一个语文老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靠的不是简单的行为纠正,而是靠认知上的感染熏陶、潜移默化。教师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学生自己领悟到语言的规律和要求,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和语言行为调控能力。因此想要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我以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丰富的文化积淀
“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的积淀彰显个人的魅力,进而才能感染和熏陶学生。本次大赛的选手讲的《玲玲的画》、《鱼游到了纸上》精彩纷呈,值得学习的太多。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话,甚至每个词语、每个字,都蕴涵着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有的是靠学生自己感悟的,有的是靠教师讲解的,所以教师没有知识是不能胜任的。一个教师要是死啃教材,不注重补充鲜活的血液,连自己也会变得陈旧。教师始终要有知识的紧迫感,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课程怎么变,都必须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生。“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二、扎实的基本功
当时我就想,自己平时上公开课时在黑板上写字手都有些不听使唤。如此大赛,还没有进行修改的时间,选手有没有过硬的书法功底一瞅便知。另外,在电脑盛行的今天,信息技术的熟练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当时我就想,只有提高自己书法技巧才能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我正在教三年级,我要力求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书写指导过程,实现书写规范和美观的效果。在《中小学书法指导纲要》中提出:今后所有的语文老师要了解书法并兼任书法课。明确的告诉我们不仅要重视指导学生写字,而且要重视教师书写基本功的加强,最终做到师生的书写都达到正确,流利,美观的目标。另外,实验小学的的小学生们也非常的优秀,在书写习惯、书写水平方面都可圈可点。我也希望尽我最大的努力让我的学生养成好的书写习惯。
三、燃烧的激情
近期一直在研读特级教师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他指出:“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语文是情感的语文,语文不仅学习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的重任。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这些文化都是具有丰富情感色彩的。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来自于对学生的热爱。正如大赛最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南江老师所说:一节课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甚至穿着打扮都在传情达意。一个有激情的教师始终会想孩子所想,他的肢体语言始终透着激情,始终和孩子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这样孩子才会受到感染。激情需要点燃,需要走进文本与读者的内心。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就不可能教出激情的语文。
观摩学习我在课堂教学艺术的殿堂里畅游,欣赏,感动,深思。活动中零距离地领略到了各地教育精英们的精彩表演,内心深受震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会以这些大赛的同行们做镜子,苦修内功,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做最好的自己!
第五篇: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摩有感
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摩有感
观摩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以下几个方面给我感受颇多。首先是朗诵课文和写粉笔字。看了一个个老师在台上声情并茂的朗诵课文、工工整整的书写粉笔字,心中突然生发出一些感想:其实我们平时的上课不也就是这样做的吗?朗读、写粉笔字是我们语文课堂最基础的东西,可为什么到了素养大赛的舞台上就变成了一种精彩呢?当然这和参赛的选手是各地选拨的最优秀的人才有关系,但是,除去自身天生的条件之外,难道这些我们平时课堂中最基本的能力我们就做不好吗?其实,现今的语文课堂中我们语文教师类似朗读、粉笔字书写等基本功的运用,基本属于在同一水平上的不断重复。可以想象,这样同一水平的机械重复对我们真正的语文的高素养的形成有没有价值呢?我想。至少是不会有太大进步的。其实,只要我们抓住每节课的机会,从课文诵读到板书一个个都认真对待起来,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将是我们进步的机会。从而,是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有进步,每一节课都有提高,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该会有多大的提高啊!
其次是才艺展示。才艺展示环节全方位地展示了当代青年教师的个人素质。慷慨激昂的朗诵、欢快激情的舞蹈、优美动听的歌声、精妙绝伦的书法作品等,把听课老师们带进了一个美妙的世界,展示了选手们深厚的基本功。这是一场精美的艺术文化盛宴,使得我们再一次感悟到:语文教师要一专多能,普通话要标准,朗诵的语音、语调、语气要训练有素,情感饱满,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唱歌、跳舞能落落大方,书画琴棋能信手拈来。
第三就是课后的知识问答。这次知识问答的题目多为文史知识,博古通今,涉猎广泛。现场出题,现场作答。参赛选手基本对答如流,精准到位,体现了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展现一个教师的底蕴。语文课程涉及的面极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地方风俗,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丰富自己的阅历,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切入点。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智能素养。
这次大赛是教师展示智慧的舞台,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更是让我们比照优秀小学语文教师的内涵,来提升我们自己的契机。我们将“不待扬鞭自奋蹄”,在语文教学的园地中不断探索,让小学语文教学的春天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