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有感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有感
下河清中心小学周晓娟
前几日,我有幸观摩了由甘肃省教科所举办的甘肃省小学语文教
师素养大赛暨农村教师朗读比赛。此次大赛分“素养大赛”“朗读大
赛”两个大环节。三天的时间很短暂,但我受益匪浅。选手们以他们
高水平的语文素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也在反思我本人以
及我校的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发展的方向是
什么?
我觉得,首先,诵读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诵
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必须要做到用心去读
文字,读出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掌握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
其次,写一手漂亮美观的粉笔字也是极其重要的。粉笔字贯穿着
每节课的始终,它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生写字的榜样。
教师应将字写正确,要美观,重心要稳,要摆好字的间架结构、笔笔
到位、大小合适。
第三,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才艺。当然,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也是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很难做到的。我们可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
发,适当发展自身的优点、兴趣、特长,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有
趣味更生动。
最重要的是课堂。抓好课堂才是关键。本次大赛中的课堂教学展示在一点一点地向简单实用高效的教学回归。选手们均教学的是课文的第一课时,在朴实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选手深厚扎实的教学功底。同样是第一课时,他们的课堂是富有生命力的,他们的课堂中有常规的环节,如课文的初读自学、生字词的认读识记理解、课文的疏通、段落的归纳等,他们的处理往往别出心裁,在反馈的同时给学生适时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室的肯定与鼓励下学习。第一课时他们都选择了课文的一部分进行教学,在这里,看到了以往第二课时的影子,选手们在把握住课文主线的前提下,领着学生对选定部分的语言文字进行细细咀嚼,倡导让学生自己读、悟、写,交流时,让学生畅所欲言,适时加以肯定。并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再来读文本,将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样,学生有了自身的体会自然而然就能读好句子了。同时,学生的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增强了,表达能力也就强了。我们外出听课常常有教师感慨别的学校的学生会说、表达能力强,殊不知这种能力不是一天两天训练出来的,是一个长期积累长期训练的过程。我们的学生缺少这样的训练自然就说不出话来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还有很多要做,把握好课堂是关键所在。我们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要做好引导的作用。
让我感受颇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多种形式朗读成为本次大赛中语文课堂的“热点”。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其受到思想情感上的熏陶,从而达
到阅读教学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成为本次小语大赛的一个亮点。
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我们都感到不少读的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都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本次教学大赛优秀课例说明,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享受的阅读教学的过程。
在本次大赛中大多数教师避免了过去,繁琐的分析和讲解,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读书,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自读自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品味阅读,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课堂中充满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学生在诗性的课堂里浸润,收获的是人格修养的熏陶、语文素养的发展、丰厚语感的提升、人生智慧的开发,更获得了生命发展的动力。
二、以文本为依托,突出识字教学。老师们都能抓住新课标的理念,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三、凸显学习方法的点拨指导。
1、带着问题,整体感知。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先感知整体的现象而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阅读教学应当始终把文本看成一个整体系统,注重从整体上感受和领悟。对其中某一方面或某一个局部的感悟,都应放在整体中进行。阅读感悟应当是“整体的综
合的感悟”。21节课几乎都这样处理的,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符合学生阅读心里和特征。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指导他们细读品味。
3、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想像感悟。
想象是感悟的翅膀。感悟时要引导学生体物入微,充分发挥想象,敏锐地捕捉字里行间闪动的灵性的气息,使词句与具体形象相结。最后,知识素养综合能力也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所应必备的。大赛在课堂教学展示之后安排了知识素养综合答题的环节,内容涉及到了多个方面,有语文基本知识、基本常识以及古今中外的许多方面的知识,这需要我们语文教师除了教书更要给自己“充电”,让自己做到“提到语文我们是内行,提到语文以外的东西我们不外行。”另外,大赛还安排了案例分析的环节,内容大致涉及语文教学中许多环节的安排、处理、评价等,在读完题目的两分钟内对案例进行分析评价,综合考察了教师的语文理论基础和教学基本功,还要做到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等。这样的形式给了我们一个示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自身的语文教学方面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以便今后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第二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根据当前新课程改革,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以及自己接触过的班级情况,借鉴许多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的观点,现归纳以下几点经验:
一、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读书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而且可以通过把学到的新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自己不会面临“黔驴技穷”的窘境,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在各门学科中,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的知识内容涵盖极大。因此要求语文老师应该对各种知识进行广泛涉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除具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外,应当有一定的相关知识,事实是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关注美学、哲学、经济、社会、自然等学科的常识。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都有比较深厚的文学功底,但也不必讳言,有不少语文教师自离开大学校门、参加教育工作以后,却很少注意到当前的文艺动态,已很少去阅读文学作品尤其大部头的著作,只满足于“吃老本”。现在的语文教材,较多地强调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较多地强调了培养学生研讨、评价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学在学生的前列,方能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
二、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要有较强的课前策划能力。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智力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教学要素的方方面面。善于解读文本、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课前教学策划的重点。教学策划要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和对学生的准确分析上,建立在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所做的预设上。良好的教学策划,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教学策划不是为了限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从根本上说,策划是生成的基础,没有充分的策划,就不可能产生精彩的生成。
要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课堂教学除了要合理安排知识点外,还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课堂上,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情绪、态度,及时给予教育、评价、激励、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成功的授课是策划与生成的结合体。高质量的策划是成功的前提,动态生成就是成功的关键。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使课堂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变化发展有时和某种教学策划相吻合,而更多的时候两者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当教学不再按照策划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原有的教学策划,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静态的预案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要有较强的课后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效能和素养的过程。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说,语文教师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具有反思的条件和能力。语文教师只有多读多写,以写促读,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实践证明,反思对教师的自主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三、努力提高科研能力
语文教学研究并不仅仅是语文研究机构中研究人员的事,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事。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教什么,怎么教,还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教,怎样教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这就需要认真研究、探索语文教学规律。语文教学研究的课题是指语文教学领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定问题,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目的、任务的题目。所谓普遍意义,是指教学中有规律性的,能解决某一层面的,反映某些本质的;所谓特定问题,是指目标明确,讨论的对象和范围清晰。具体的讲,真课题就是指贴近教学实际的课题,对教学改革具有指导性的课题,能提高教学质量的课题。这些选题要角度小,有价值,有新意。切切不能假、大、空。总之,语文教师追求的根本价值,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矢志不渝的奋斗,在追求奋斗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真正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三篇: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
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
通过这次在线研讨,我得到一次锻炼和提高教师素养的机会。我深深懂得,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以及较丰富的思想内涵,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呢?
(一)首先转变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正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掌握知识已成为人们生存的先决条件,从而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模式和教育结构。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如何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具有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已成为教学改革非常迫切而又重要的课题,这无疑对处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而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转变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的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本,促进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传统的教学观则主张教学活动以教师为本,师道尊严,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与主体,学生围着教师转,绝对服从教师。上课是老师讲学生听,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厌烦、疲倦,缺乏思维和积极性。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是师生平等、民主,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指导者、引路人。
(三)拓宽自身业务学习渠道和内容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想搞好教学,必须狠抓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1.俗话说,博大才能精深,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良好的基本文化素养,高水平、高能力就成了虚妄之谈。作为一个教师要上好课、育好人,没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能行吗?想要受到学生的敬佩,得到学生的依赖,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的更新,教师必须勤奋学习,认真参加继续教育等培训活动,搞好自修,不断地充实自己。
2.在教学中开展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知道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提高质量离不开科研。所以我们要打破陈规,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3.我们应苦练基本功。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连基本功都不过关的教师,谈何赢得学生的信赖和佩服,谈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因而教师应做到内强素质,外练操作能力。目前国家已经实施了第三轮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目的就是让老师们通过学习来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更新和充实学科体系,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加强教研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我们要善于挤出时间来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提高自身的素养。
第四篇:观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教师发展素养为本
——观摩甘肃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单位:莲峰二小
教师:牛 小 丽
教师发展素养为本
——观摩甘肃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莲峰二小牛小丽
2010年10月18日,甘肃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兰州拉开帷幕,这次大赛由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共分两个场地:兰州十四中和实验小学,我观摩的是在兰州十四中进行的比赛,有来自各地市推选出的16名参赛者参加角逐。
本次大赛共设置“才艺表演、知识素养现场答题、朗读展示、书写展示、课堂教学展示”五个环节。本着公平﹑公正原则,比赛项目均为现场打分,现场亮分。满满三天的观赛,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和颇多的反思。
亮点一:多才多艺精彩纷呈
——才艺展示环节
才艺展示是本次大赛的第一关,参赛者可选简笔画、唱歌、舞蹈、器乐、书法、朗诵、曲艺、戏剧表演等形式,占总成绩的5%,这一环节最具观赏性。
多姿多彩的才艺展示,充分展现了每位选手多方面才能和不同的个性风采。与其说是比赛不如说是联欢,十六位教师精彩的才艺展示让在场的评委和所有教师耳目一新,并给大家带来身心愉悦。悦耳动听的歌唱或朗诵、让人动情的优美舞蹈、行如流水般的书法绘画„„都能得到观摩教师热烈的掌声。比如:来自武威师范附小的1号选手陈淼桃老师的简笔画配讲故事《动物乐园》更是简洁大方,发人深省;来自七里河区西湖小学的6号选手王伟福表演的诗朗诵《将进酒》配书法作品、来
自安定区西关小学的15号选手刘雪娟展示的书法作品及现代舞更是赢得了满堂喝彩并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短短的五分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才艺经典,这让我也深深地感到,老师们不仅要会教书育人,也要有自己的特色,有了特色才会出色,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驰骋。
亮点二:尽心沉淀厚积薄发
——知识素养问答环节
在欣赏了选手们精彩的才艺表演后紧接着便是知识素养现场问答这一环节,考查内容涵盖小学语文教师根据专业要求应掌握和运用的知识及技能,现场选题,在规定时间内现场答题。占总成绩的15%。
在这场激烈的比赛中,选手们要答一道涵盖天文地理、课程标准、文学常识和艺术方面的客观题和一道进行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的主观题,特别是主观题的比赛,更是扣人心弦,选手们必须在读完题后马上作答,这对选手心理素质、思维反应灵敏度、语言组织表达和教学理论运用能力都是一个挑战。在这一环节中,2号选手任丽英和10号选手刘阿娟出色的回答更是让人叹服,本环节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从这一环节中,可以看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涉猎的知识范围是多么广泛,平时的积累是多么重要。
亮点三:声情并茂彰显特色
——朗读展示环节
第三关是朗读展示,占总成绩10%。朗读内容选自现行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赛前10分钟抽签选定篇目。选手们的朗读让我们听起来是一种美的享受,他们或抑扬顿挫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演绎着祖国语言文
字的魅力。参赛的每一位老师对课文精妙之处的准确理解,对发声、朗读技巧的掌握,充分展示了深厚的朗读功底。其中16号选手徐世贇朗诵的《野草》,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举夺得全场最高分。
这一环节也让我们深深地意识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学生以榜样和示范,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亮点四:为人师表字如其人
——书写展示环节
书写展示根据现场教学中的板书给定成绩,占总成绩10%。
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真的由衷佩服这些选手们,在这么紧张的气氛下,字写得端端正正、工工整整,他们的字或娟秀、或苍劲、或飘逸,各有千秋,而且起笔、收笔清清楚楚,一点也不含糊,一点儿也不慌乱。
亮点五:魅力课堂激烈角逐
——课堂教学展示环节
课堂教学展示,占总成绩60%,是最需要选手实力、最富有挑战性的环节。参赛老师只有24小时的备课时间、10分钟与学生见面的时间,但老师们都能做到自然,本色、真实,不做花功夫,展示的是最真实的常态,追求的是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他们的课堂教学独具魅力,所有选手上的都是第一课时。整体来看,教学设计大同小异:大都是导课——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精读文本——品读升华。但相同的结构,却有不一样的精彩。有的老师非常善于抓住学生语言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引导;有的老师则善于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安定区西关小学的15号选手刘
雪娟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通过让学生默读自己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了不起的句子或段落,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同学们在读中悟、悟中读,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出那震撼人心的句子,这时,不同层次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了这是一种怎样伟大的父爱。而来自兰州市东郊小学的16号选手徐世贇执教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更是设计巧妙,层层递进,让我们感受到了读的魅力,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深切地感受土地的神圣及人们对土地的眷恋之情。
通过观摩使我明白,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以提升自身素质为目标,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掌握解读文本的能力,使自己逐步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两天半的激烈角逐结束了,在10月20日下午又举行了教师经验交流、专家讲座及颁奖仪式。在会上,首先由国家级素养大赛获奖选手代表李晓蓉(酒泉市育才学校)、李嘉亮(嘉峪关市胜利路小学)分别做了经验交流;接着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导师靳建老师进行了关于《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教学实效》的探讨交流。
通过三天的观摩学习,我深深感到,综合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的立足之本。读书,学习,尝试,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积累,提高,提升自我内在综合素养,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时时牢记、鞭策自己不断成长的要求和动力。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是一个语文教学界经常争论的话题。笔者在此提出一些小观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从“素养”一词语的概念和《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的阐述来说,它应包括与语文有关的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当然还包括应具备的知识和学习运用祖国语言相关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缺乏人文性的以应试为目的训练式,灌输式的语文教学,是不可能使学生具备上述良好的语文素养。
那么我们该如何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作了一下小结:
(一)端正学习态度
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生存的需要。不明白这一点,学生就会讨厌语文,从而使学习语文成为心理负担。尤其在新高考模式下,更要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二)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积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深入思考,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苦役。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向语文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积极心理倾向,是推动语文学习强大动力。
(三)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良好的语文习惯对提高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语文习惯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种习惯对语言功能的发展,语文规范的形成,语文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直接的作用。
(四)树立“大语文”的概念
什么是“大语文”观?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
古人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但要走出书本、课堂,还要注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浸润以及必要的社会实践。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因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地进行灵活多样的语文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全方位的收获。反过来,文本诸多因素的潜移默化造就的理性思维又会自觉地指导学生对文本知识的学习,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总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在新课改下,教师要用科学发展的观点,不断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审美、探究的能力以及他们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实”学和“活”用相结合,“钻进去”和“走出来”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