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三违,反习惯性违章”从我做起
“反三违,反习惯性违章”从我做起
反三违,反习惯性违章是一项有始无终的任务,特别是在我们所身处的石化企业里,基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企业特性,习惯性违章是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
在日常生产、工作中,操作人员经常采用自己长期形成的操作模式进行作业,没有发生意外,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细究之有的“特点”却是违章因素。比如操作人员在检修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时不佩戴防护用品;2米以上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员工到现场带手机、打手机等。这些习惯看似虽小,但违章成分危害很大。由于大家以为它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因此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总认为只要不出问题,便没人追究。久而久之,极易松弛我们的警觉,把安全规定抛在脑后,使之形同虚设。
记得那是我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早晨下夜班往厂外走,路过一段正在施工的管排,只见一名外来施工人员正在对蒸汽管线进行防腐保温作业,由于架上分布有粗细不等、高低错落的很多管线,为了作业方便,他将安全带系在蒸汽线斜下方的风线上,这样可以干一段,在管线上走一段,行动无阻。当他包好铁皮正要包下一段时,眼睛只顾瞅着铁皮,双手把铁皮套在蒸汽线的一刹那,左脚一下子踩空了,身体一扭,瞬间使他无法控制,两脚顺着管排间的缝隙滑落下来,因为还有安全带,才没能坠落地面。但是双手被铁皮划伤,脸部也有多处擦伤。
每当想起此事,都令我触目惊心,究其原因:首先,操作人员习惯性违章操作。安全带应该高挂抵用,而这名施工人员麻痹大意,想投机取巧方便作业,把安全带低挂高用,致使其不慎滑落,身体受伤。其次,现场作业监护人员失职。监护人员对所辖区域的施工作业及人员负有监护责任,在监护过程中应该集中精力,加强检查,及时纠正违章行为,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过这次事件,我深刻的认识到,习惯性违章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甚至是血的教训。在生产工作中,我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杜绝三违,坚持反习惯性违章不动摇。积极寻求有效地措施来防范习惯性违章行为。比如:开展“反三违”
活动,以班组安全活动的形式,组织职工开展安全教育,用血的事故教训警醒职工,指出“三违”行为的危害。培养职工树立“从我做起”的安全常态意识,要求每个职工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违章行为,采取自查自改和别人帮带的方式予以改正。变“反习惯性违章”为“习惯性反违章”。我们在安全管理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将“反习惯性违章”升华为“习惯性反违章”。实质上是让广大职工牢固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习惯性意识,在行动上自觉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更加具体地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的”的方针。习惯性反违章,表明在任何时候都不放松对员工的严格要求,在任何时候都提醒员工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同时,切实反对和纠正身边的任何形式的违章。
这样一来,“反三违,反习惯性违章”才能从我做起,而不是一句空话。
第二篇:安全生产反习惯性违章,反三违
反习惯性违章:根治顽疾需良策
电力企业习惯性违章是指,单位和个人固守旧的不良传统、作业方式,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的习以为常的行为。习惯性违章是电力企业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也是久治难愈的顽疾。
习惯性违章为何屡禁不止
安全规范意识淡薄。由于每一次习惯性违章不一定都会发生事故,使员工模糊了习惯性违章与事故发生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而产生了值得冒险的念头。还有部分员工,自认为技术好、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形成了胆大妄为的工作作风。另外,由于不能正确处理任务数量、效益成本与安全质量之间的关系,对片面赶进度、抓效益可能引发的事故及后果的严重性缺乏估计和预想,因而产生了“该投机时就投机,该取巧时就取巧”的错误思想。部分员工素质不高。一是新员工对标准规范吃得不透,工作经验缺乏,业务技术不高,安全意识欠缺,是非鉴别能力不强,衡量对错的标准尺度没有彻底成型;二是有的老员工安全专业技术知识不够,原有的经验与新设备、新技术的要求脱离;三是有的管理者虽然知道却不愿用新的安全技术理论指导实践,依然沿用旧的方法,存在思想上的惰性。责任监管效果欠佳。一是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有些制度过时却不能及时修正,有些制度或部分内容相互矛盾,还有些方面则缺少相应的制度;二是有的领导对自身的监管不力,导致上行下效,使反习惯性违章层层弱化;三是有些监管人员无所作为,不深入基层,不跟踪新技术、新标准、新教程,或者碍于人情,在考核时避重就轻、敷衍了事,甚至“刀下留情”、“一放了之”。
员工间监管不够。有的因为自身技术能力原因无法对他人实施监管,有的从思想和行为上排斥他人的监管,还有的员工常以“与己无关”的态度对待周围发生的习惯性违章,乐于当“老好人”,这些都使反习惯性违章效果大打折扣。
杜绝习惯性违章的治本之策
对策一:提升员工素质
方式:强化规范性教育与分层次培训
在规范性教育方面,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计划性教育,主要是按专业分工和每年可用于教育的有效时间来确定一个系统教育周期和效果目标,明确各级在周期内应做的事项和完成的指标。各级单位在总体框架下各司其职,按照计划如期完成。对应掌握的内容要严格考核标准,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完善和修订新一轮的学习计划,通过周期循环教育保证员工对各项标准、规范系统全面掌握。二是加强指令性教育,主要是上级单位根据当前形势、任务和需要,将必须强化的某些标准、规范以文件的形式印发下级单位,要求在一定时限内完成,这也是目前基层多数采用的教育方式。对于指令性教育,有条件的可专门进行,没有条件的可结合单位安全生产经营活动或例会一并开展,但关键是要保证教育学习效果。三是加强经常性教育,主要是在各单位内部,根据习惯性违章的现实表现开展适时性、针对性的教育。其形式可以是大课教育、小课教育、随机性教育、一对一教育,也可以是特意安排的活动等。
分层次培训,就是指在行业主管部门统筹下,按各分系统、专业技术分支、同类型技术员工数量、各层次教育资源占有状况和可能达到的培训能力,区分不同级别对不同专业人员培训的任务及目标。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在对现状进行彻底调查摸底基础上,编制统一的技术培训大纲,明确规定各级电网公司、各发电公司及其基层的建、发、供、安装等企业和各大专院校的培训任务、内容、时间、效果等,解决当前困扰各级电力企业部分工种培训难、外送无处去,长期缺人才,“木桶”效应比较明显的问题。基层一线车间、班组,则应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结合安全生产、经营、服务活动,有针对性地搞好岗位练兵、现场培训、技术问答等传统培训,做到有什么条件就培训什么内容。规范教育与分层培训既有交叉,又有区别,在实际运用中应相互结合,统筹安排,共同作用,提升员工素质。对策二:强化违章监管
方式:做好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
目前,电力行业对事故的处理普遍比较重视,有很多好的做法。但这只是表明事后控制比较好,如果能够进行规范化管理,将事前和事中控制抓实抓好,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习惯性违章的发生。
事前控制要注重日常监管与重点防范的结合。在日常监管中,注意使员工通过集体参与方案制订,养成事先谋划的习惯;通过各种检查,养成善于观察并发现问题的习惯;通过各种会议,养成运用集体智慧民主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让员工参与事故预想制订、修改和演练,培养员工重点防范意识。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把习惯性违章消灭在萌芽状态。事中控制要注重责任监管与齐抓共管的结合。一是所有人员的自我监管。不管是领导者、组织者,还是一般员工,都要严于律已,按照各种标准、制度、规范、规程、法律、法规管好自己的行为。二是上级领导、机关的职责监管。包括直接和间接上级领导,上级业务部门、专门常态督查组织和临时组织的专项检查组在内,都应明确责任,经常下到基层调研,检查规范、标准执行情况,掌握监管效果,奖励或惩处有关人员,找出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提出下阶段监管的重点和方向。三是本级内部人员的齐抓共管。单位负责人、本级专(兼)职督查组织、当班负责人和安全员、一般工作人员和其他员工都应各负其责,形成四种监管方式,即:责任者与非责任者之间的监管,责任者与责任者之间的监管,作业者与督查者之间的监管,作业者与作业者之间的监管。
对策三:合理运用激励手段
方式:变单一性激励为全面性激励
目前,反习惯性违章激励手段比较单一,采取的方式往往是“重惩处、轻奖励”,“重物质、轻精神”,“重形式和任务的完成,轻过程和效果的延伸”。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的作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在激励实施的指导上,既要予以物质奖励,使积极主动与习惯性违章行为作斗争的员工得到实惠;又要充分重视精神激励,满足员工在安全、生存、发展等需求基础上对精神的更高需求;还要运用“多次重复成习惯”的原理指导对违章与反违章行为的反复奖惩,使员工真正形成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什么正确、什么不正确的思维定式和行为表现。在激励机制的建立上,根据单位、专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反习惯性违章奖惩标准》,明确惩处奖励的行为、人员、范围、内容、标准、组织实施主体、申批权限等相关问题。在激励活动的开展上,认真开展“三无”活动,积极在不同的层面和范围内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通过各种丰富的形式和载体宣传先进人物和事迹。
在违章行为的处罚上,不仅要保持过去对习惯性违章引发事故惩处的力度,还要加强对引发未遂事故的查处力度。
在奖励经费的保障上,除将对习惯性违章惩处的罚款用于建立奖励基金外,还应投入一定数量的奖励经费,保证反习惯性违章员工的受益面和受益度。
在奖励实施的把握上,对那些职责范围内员工反习惯性违章的一般行为少给奖励或不给奖励,但有突出表现的(如直接避免了事故发生)必须给予奖励;对那些超越责任范围而主动反习惯性违章的员工要次次给奖,若避免了事故或未遂应给予重奖。
在奖惩时机的选择上,工作(作业)一线的组织领导者,在发现并确认反习惯性违章行为后,应当场宣布对违章员工的处罚和对反习惯性违章员工的奖励。之后立即上报有关部门或上级,以便在更高层次上发布,扩大奖惩激励的宣传、教育、影响、警示效果。
第三篇:反习惯性违章
怎样变“反习惯性违章” 怎样变“反习惯性违章”为“习惯性反违章”习惯性反违章”
“除隐患、反三违、保安全”群众战争的核心是责任,体现在不折不扣地执行操作规程。但是,一个新的制度的贯彻执行,必须向旧的习惯势力作斗争,扭转低水准,狠反老毛病,横扫坏作风,为塑造新的企业文化、贯彻新的管理制度打好思想基础。
1.注意“老经验”中的隐性违章。“老经验”是人们在日常生产、工作中,经常采用 自己长期形成的操作模式进行作业,没有发生意外,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细究之有 的“老经验”却存在违章因素。如不停机直接擦洗或检查设备;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时不佩 戴必要的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劳保不全; 米左右的登高作业不系安全带,2 员工带手机、打手机等。“老经验”中的违章成分危害很大。其一,它是一种麻醉剂。由于大家以为它是一些 不起眼的“小事”,因此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由于“老经验”只要不出问题,便没人追 究,久而久之,它极易松弛人们的警觉,使安全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其二,它也是温柔的 杀手。平常含而不露,可当不小心触怒了它,便会露出狰狞面目,让人促不及防。隐性违章的“老经验”为何能长期存在?首先是操作者怕麻烦、图省事的心理在作怪。管理者的不负责任和迁就姑息也是主要原因。他们平时安排生产布置工作,只注重检查任 务完成情况,而不大关注完成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甚至发现违章现象时,常常 碍于面子或意识不到危险而睁只眼闭只眼。当然,对于“老经验”也不能一概否定,应进行具体分析,看看是否符合安全规定,是否切实可行,是否已经过时,安全好用的继续坚持,存在隐患的坚决摒弃。钻井队员工 都应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小处入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要消除侥幸心理和懒惰 作风,严格按“标准动作”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安全工作无小事,只有向各种违章现象 亮红灯,坚决查究并杜绝之,形成遵章守纪的好氛围,才能确保员工平安、生产安全。2.疲于应付的工作状态。基层都可能存在这样的员工:他们每天按时上班,却没有及 时完成工作;每天忙忙碌碌,却不愿尽职尽责。对他们来说,工作只是一种应付:上班要 应付、加班要应付、分派的工作要应付,工作检查更要应付,甚至就连睡觉时也要忙着应 付——想着怎样应付明天的工作。一年 365 天,一天 24 小时,一小时 60 分钟……在应付 中生活,与应付相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从不打算去认真、踏实地做好一件事,没 有奋斗目标,没有成就
感,终日心思惶惶,过着辛苦的生活。应付了事是员工缺乏责任心的一种表现,它实际上是工作中的失职。为什么现在各类 检查的含金量越来越低?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个别队应付检查人员用“摆平”思想来对 待,对于一些不符规范之处,稍作整改后自然获得通过。如果检查工作的人员也应付,或 者碍于情面不予指出,那么所有的工作就处于一种失控状态,容易给后面的工作埋下隐患,在涉及系统性和流程性工作时,如果前面的工作人员应付了事,则将对后续工作产生较大 的影响。
3.“差不多”导致差得多。在工作中,如果领导要求员工将手中的工作做细,往往有 些时候个别人嘴上不说,心里却想:“差不多就行了,何必那么认真呢”。“差不多”所 反映出来的认识不到标准的重要性、做事不认真、不负责任、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没有 更高目标的风气弥漫在基层的每一个角落。一个由许多人组成的单位是经不起连续差 1%的“差不多”的。由上到下传达一项任 务,如果一个人差 1%,下一个人又差 1%,这样下去,等到真正执行任务的人接到这项任 务的时候,恐怕这项任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同样,当由下向上传递一项建议的时候,每一层的人都抱着“传递得差不多就可以了”的心理,最后到最高层领导那里,你的建议 就可能变成了一项对你的惩罚措施。平时,你可能觉得自己做的和别人做的比起来差不多,以为那样就足够了,但你的上级心中有数,你的同事心中也有数,你一定会因为你的勤奋 或懒惰赢得或失去晋升的机会。你也会因为你态度的好坏而赢得或失去机会。4.将“反习惯性违章”变为“习惯性反违章 反违章”。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将“反习惯 反违章 性违章”升华为“习惯性反违章 反违章”。变“反习惯性违章”为“习惯性反违章 反违章”,实质上是 反违章 反违章 在行动上自觉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更加具体地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的方针。
习惯性反违章 反违章,表明在任何时候都不放松对员工的严格要求,在任何时候都提醒员工 反违章 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同时,切实反对和纠正身边的任何形式的违章。这样一来,“时刻 紧绷安全弦”便不是一句随随便便的口号
第四篇:反“习惯性违章” 措施
重庆电力建设总公司泸县项目经理部
反“习惯性违章” 措施
为了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和避免记录性事故的发生,遏制“习惯性违章”行为特制定该措施:舆论宣传
各单位要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广泛开展反“三违”宣传。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方法,大力宣传遵章守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违章违纪的危害性;表彰安全生产中遵章守纪的好人好事;谴责违章违纪的恶劣行为,并结合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法制宣传。形成视“三违”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通过宣传,使职工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勿忘安全,珍惜生命,自觉遵章守纪。由“要我反‘三违’”变成“我要反‘三违’”。实现自我约束、自我防范、自觉搞好安全生产的目标。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应采取多种形式,按项目部制定实施的《安全会议制度》组织学习安全生产的方针、法律法规、公司及项目部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文件与相关的安全知识、安全规程等。抓好新员工上岗前、转换工种(岗位)时的安全规程再教育。做到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以提高全员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防范事故的能力,为反“三违”打下坚实的基础。
3各级管理人员
(1)要从提高各级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真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以身作则,做反“三违”的带头人。
(2)各级管理人员要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按照“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对“三违”实行“四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综合治理,把反“三违”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之中。做到层层抓、层层落实,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约束作用和经济责任制的激励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反“三违”的强大推动力,充分发挥领导的龙头作用。安监队伍
安监人员要作好生产安全的 “警察和裁判”,要用 “三特”对付“三违”作好安全监督和管理作用。要有高度责任心,深入施工现场,钉在第一线上,查“三违”疏而不漏,抓防范举一反三,搞管理新招迭出,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把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施工班组
(1)抓好日常安全意识教育。针对“违章不一定出事故”的侥幸心理,克服不良习惯外,还要利用站班会、班组学习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开展技术问答、技术练兵,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严格标准、强调纪律,规范操作行为;实行“末位淘汰制”,促使职工养成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分析其危害性,启发职工自觉遵章守纪,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通过自查自纠,自我揭露,同时查纠身边的不安全行为、事故苗子和事故隐患,从“本身无违章”做到“身边无事故”。
(2)抓好岗位培训。让职工掌握作业标准、操作技能、设备故障处理、应知应会;掌握安全技能、消防知识和规章制度;向先进水平挑战,做到“四比”(比敬业爱岗态度,比职业技术水平,比实际操作能力,比安全作业标准),“三不”(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6抓好三种人
(1)班组长。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指挥员,是班组管理的领头羊。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这些人。班组长敢于抓“三违”,就能带动一批人,管好一个班;
(2)特殊工种。他们都在关键岗位,或者从事危险性较大的职业和作业,随时有危及个人和他人安全的可能,是事故多发之源;
(3)青年职工。多为新工人,往往安全意识较差,技术素质较低,好奇心切,好胜心强。在这个群体
中极易发生违章违纪现象。
要把这三种人作为反“三违”的重点。进行重点教育、培训、管理,并分别针对其特点加以引导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有效控制“三违”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率。奖惩
凡是“三违”都要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追查分析,根据情节轻重和造成危害的程度给予帮教处罚。对导致发生伤亡事故的责任者,依据规定,严肃查处,触犯法律的交司法部门处理。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干部职工一视同仁,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对安全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或奖励做到奖罚分明群防群治
要认真接受群众的安全监督,发挥工会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作用,不断提高职工代表的安全监督能力,广泛发动职工依法进行监督,开展以“群防、群查、群治”反“三违”的监督检查活动,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第五篇:习惯性违章与反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与反习惯性违章
一、前言
事故一 2001年8月,某公司锅炉停炉6天后,在没有进行气体分析的情况下,锅炉维修工进入锅炉对其进行维修,结果间断工作30分钟后,1名维修工感觉不适,遂向外走,当其好不容易走出锅炉,即冒汗,双手痉挛,送进医院,已经没有了心跳,最后经过大夫的全力抢救,才挽救了该维修工的生命。
事故二 船厂一位员工被一高处坠落物击中头部,因自己正确佩带了安全帽,庆幸的逃过了死神的魔爪,避免了一次死亡事故的发生。
这两场安全事故中的主人公,前者因习惯性违章导致了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锅炉停炉后,煤粉仓剩余的煤粉发生了自燃,而燃烧不完全产生了一定浓度的CO,维修工进入设备时又没有进行分析,结果发生了CO中毒事故。那么,维修工进入锅炉前为什么不进行分析呢因为,事后调查时他回答:从来没有进行分析,都是在停炉几天后,再进行维修,都没有发生事故。可见这也是一起习惯性违章事故。后者因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而避免了一场飞来横祸。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习惯性违章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危害极大,而遵章守纪对企业、对个人的安全是多么重要。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或身边发生的,或耳闻目睹的,有太多的事故案例都是因习惯性违章而起。
事故统计表明,70%~80%的人为误操作事故都与习惯性违章有直接联系。习惯性违章是导致人参伤亡的重要隐患,严重威胁着企业的正常生产。所以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杜绝“习惯性违章”成为了企业安全工作中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当务之急,“反习惯性违章”是遏止事故强有力的措施之一,这是一个重要而有意义的课题。
二、概念
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作业习惯,违反安全规程及相关规程,长期反复发生具有排它性的习惯性作业行为。
习惯性违章是长期逐渐养成的、经常发生的,违反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的作业行为,从中涉及到作业者的态度、意识、知识、认知,而这四个因素决定着一个人的安全行为水平,所以,人们通过研究在众多事故中造成事故者的心理活动,探寻其心理结构形成过程的客观规律,寻究出了较为系统的习惯性违章行为者的心理原因。
三、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特点
1、麻痹性
相信“温水之蛙”的实验大家听说过,有人曾经做过温水煮蛙的实验,把两只青蛙分别放入已经烧开的锅里和一个刚烧温的锅里,放入沸水锅里的青蛙会立即从沸水锅里拼命蹦出来,而放入温水锅里的青蛙,由于水温的适宜,仍然在锅里无动于衷,结果被煮死。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与这个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处,违章的人一时没有发生事故的,就如同温水中青蛙没有被立即煮死一样,“水温”还没有升到使“青蛙”死亡的“沸点”。如果每次习惯性违章都必然导致自我伤害或使他人受到伤害,也许就不会去做“温水之蛙”了。
2、顽固、排它性
习惯性违章具有顽固性、排它性的特点。正如M车间的那位员工,一向认为经验比起规程更有说服力,自己的经验总是对的,听不进他人的劝阻。这说明习惯性违章确实非常顽固,有习惯性违章的员工固守不良的传统做法,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性工作方式“管用”、“省力”,而不愿意接受新的工艺和操作方式,即使是被动参加过培训,但还是“旧习不改”。要改变或消除受心理支配的不良习惯并非易事,需要我们安全管理人员持之以恒地对职工进行教育,对这些违章现象进行查处。
3、继承性
有些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并不是自己发明的,而是从一些老师傅身上“学”、“传”下来的。当他们看到一些老师傅违章作业既省力,又没出事故,也就盲目效仿。这样就把不良的违章作业习惯传给了下一代,从而导致某些违章作业的不良习惯代代相传。
四、习惯性违章的心理状态
人的行为总是受思想活动支配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也必然与错误的思想活动有关。从事故分析可以看出,习惯性违章的人大多存有以下心理状态。
1、麻痹心理
某厂的一名女工在立式压机上操作,上模下模行程很慢,通常都认为不会出事故,因行程较慢,即使手碰到上模也来得及抽脱开,但这位女工的手还是被压伤。分析其心理活动特征:一是因模子行程慢产生不会压住手的麻痹思想;二是注意力不集中,眼睛不注意模子的下行,注意力转移至压机以外的事物上;三是操作过程中把手抽离模腔。分析其心理过程是:麻痹——不注意——忘记——触觉迟钝。其主要是麻痹心理问题。
2、缺乏安全知识,不知不觉违章
对正在进行的工作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根本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凭本能、热情和习惯。对用生命和血的教训换来的安全操作规程知之甚少,因而出事的可能性就大。有这样一个案例:1996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谢某依照惯例进行夜间巡检,按照包机制度要求来到合成车间铜洗岗位变电所进行例行检查。当谢某打开一台铜液泵电路控制柜时,发现控制电路的三相线中有一相的保险丝熔断了。心想,问题不大,找一截保险丝换上就是了……就在这么一个念头的驱动下,竟然连动电最起码的常识都忘了,徒手找来一段保险丝准备把熔断的地方接上。就在谢某拿保险丝触到断点的瞬间,可怕的一幕发生了,随着一束刺眼的电弧光闪过,谢某被重重地击倒在地,大脑一片空白,踉踉跄跄地爬出了变电所,痛苦地呻吟着被送往医院救治。经诊断,其的面部和右手受到电弧不同程度的灼伤,治疗期间正赶上春节,全家人这个年都没有过好。就因为缺乏安全知识,不知不觉违章,就被电老虎狠狠地教训了一回。
3、贪图安逸
在工作中不求上进,缺乏积极性,平时不注意学习,技术水平一般,自我保护意识差。与其他人一起工作还可以,一旦自己独立工作,哪怕是从事简单的工作,都有可能发生事故。某年夏天,某厂的一台换热热器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拆装换热器的主要工作是先拆卸螺栓,当时要拆装M24的螺栓150个和M20的栓900个。面对这么大的工作量,天气又太热,再加上旁边的一些设备和管道,使干活空间很小,大家干得衣服都湿透了,一名检修工就索性扔掉手套,将衣袖高高卷起,兴高采烈地拧着螺栓,因用力过猛,扳手突然打滑,胳膊一下子碰到了旁边的一根伴热管上。由于没有工作服保护,尽管经医院治疗,还是在胳膊上留下了一大块疤痕。这就是因贪图安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违章作业导致事故的典型案例。
4、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普遍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多数是“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这实际上是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了。在实际作业现场,以侥幸心理对待安全操作的人,时有所见。例如:某项作业应该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而不采取;需要某种持证作业人员协作的而不去请,指派无证人员上岗作业;该回去拿工具的不去拿,就近随意取物代之等。
5、惰性心理
惰性心理也可称为“节能心理”,它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懒惰行为的心理根据。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看到有些违章操作是由于干活图省事、嫌麻烦而造成的。
6、无所谓心理
无所谓心理常表现为违章或心不在焉,满不在乎。这里也有几种情况:一是本人根本没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认为什么章程不章程,章程都是领导用来卡人的。这种问题出在对安全、对章程缺乏正确认识上。二是对安全问题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在行为中根本不把安全条例等放在眼里。三是认为违章是必要的,不违章就干不成活。无所谓心理对安全的影响极大,因为有些人心里根本就没有安全这根弦,因此在行为上常表现为频繁违章。有这种心理的人常是事故的多发者
7、自以为是
总认为自己有经验、有能力防止事故的发生,相信不良的传统或习惯做法。对未造成事故的习惯性违章经历非但不以为耻,反而引以为荣,在人前吹嘘,甚至争强好胜,不顾后果地蛮干、胡干。有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在安全规程面前“不信邪”,在领导面前“不在乎”,把群众提醒当成“耳边风”,把安监人员的监管视为“找麻烦”。盲目自信,自以为绝对安全,我行我素。这种违章一旦发生事故,必然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五、反习惯性违章的对策措施
“反习惯性违章“首先要让广大职工对哪些行为是违章行为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从而找出违章现象,继而组织安全教育与学习。即:
通过这样的模式达到“反习惯性违章”的目的。
一、找违章现象和行为
要反习惯性违章,首先要让广大职工明白哪些行为是违章行为。让职工熟练而正确地掌握工艺流程、设备性能、作业标准、操作技能、消防知识以及规章制度等,以此为参照标准,找出习惯性违章现象。
二、对违章行为组织安全学习和教育,形成安全意识及思维规律
通过查找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使职工认识到习惯性违章作业是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其结果必将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不但危及自己的安全,而且还会累及他人。同时结合实际及事故案例,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随意作业的条件和机会,从源头遏制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安全事故。
六、总结
影响安全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方面。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大都以习惯性违章表现出来的。所以,反习惯性行为能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
如果说因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有意义。那么因为有了一次次惨痛的事故教训,安全才显得尤为重要!安全与生命,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共生体。安全供给着生命必须的元素,生命的嘱托仅仅是——安全!让安全在你心中,在我心中,在每一位辛劳工作的广大职工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