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最大弊端的形成及改进路径
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最大弊端的形成及改进路径
我在本学期选修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并认真读了一本书——《我反对,一个人大代表的参政传奇》(以下均简称“《我反对》”)。这本书使我意识到中国政治制度的最大弊端,即中国当下的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总的来说是为了“保障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调动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民主技能和民主习惯,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的进程”的。然而,法律都是从中央向基层一层一层下放的,选举法真的被各基层落实了么?《我反对》中给了我们不少的答案。此书作者在前言部分也讲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在央视做了7年的政法记者!在人民大会堂现场报导过两回!中华人民共和国有选举权的公民做了也十来年了!可是从来没有选举过哪怕一回人大代表,因为从来没有任何人、任何组织通知我去选举。”更逗的是,这位大胆的作者将我们可亲可敬的人大代表形容成“三手代表”,即“当代表举举手、领导发言拍拍手、见了面握握手”。书中对于姚立法代表的从政艰辛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归根结底,我发现,我们的选举制度真的是很存在问题。
我认为,选举制度的改革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的国家权力结构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根本政治制度,为中国宪政建设建立了基本的活动平台和核心中枢。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脱离了人大制度,宪政建设就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上述论断是有理可依的。其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蕴涵的人民主权、公民权利保障、人民监督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等原则都是宪政的题中应有之义;其二,中国20多年的宪政建设实践中,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每一项重大成果都直接或间接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予以确认,最终成为法律或决议而后付诸实施;其三,中国宪政制度存在的种种不足,都可以在人大制度运行不够理想、机制不够完善中找到缘由。因此,“选举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我们在强调和完善人大制度的时候,根本无法撇开选举制度的改革而另觅蹊径。
言归正传,现在来谈谈问题所在。在查阅一系列有关材料后,我可以总结,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弊端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分散性,频繁性,制度的滞后以及不合理性。首先,分散性。查阅法律资料后会发现,中国的选举制度设计中,除了包含宪法的原则性规定以外,还分别有各种各级的法律法规,从中央一直下放到了村委会、居民委员会。同一种选举,由多个效力不同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定,这样一来,无论从法律规定还是从制度规定上来讲,都会出现分散的特点。具体表现在:(1)不利于选民和代表了解、学习和运用法律,行使法定的民主权利。《我反对》就中描写到,村民们总是被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法律法规搞得一头雾水,因此而耽误了自己的选举时间。(2)选举工作会自然而然的变得繁复冗长,工作开展故障重重。选举机构要组织选举活动,要同时阅读和使用多种层次的法律法规,根据各种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安排选举程序,这就增加了选举组织工作的难度。(3)不利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各种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中,存在着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这便不利于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选举程序。
再来说说频繁性。各级政权机关的选举由各级人大负责,村民和居民自治组织的选举由则由村政府或自治政府负责。由于任期不同,工作上又缺乏统筹,因此,在很多地方,出现了“年年选、岁岁举的局面”。选举频繁所直接导致的就是选举经费支出的增加。无论是各级政府的补贴金还是一些隐性支出,如电话、用车、用房等等,这些费用最后都毫无例外的最终成了老百姓的负担。再者,加大了基层的工作负担,干扰经济建设工作。选举一来其他很多工作都要为之让路,基层领导干部的主要精力,也要放在选举工作上,这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经济建设这项中心工作。更明了的一点,频繁选举会增加干部选民的厌选情绪,《我反对》中,很多选民对选举的民主性和选举的作用越发持怀疑态度,之后产生了厌选情绪。
最后,制度的滞后及不合理性。在这里主要想谈谈提名跟评估的不合理性。提名一来没有充分考虑被提名人的意愿,二来存在不公平。在我国的各种选举中,不管是党派团体提名还是选民、代表联名提名,都只考虑了提名人的意愿,而没有考虑被提名人的意愿。这不符合民主的要求,“选举应当是一种双向选择,应当是提名人和被提名人、选举人和被选举人两个意愿的结合”。还有些选出来的人没有任何组织领导能力,也没有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叫他当他就当,一遇困难就撂挑子,甩手不干。这算是好的,更有甚者,还会滥用职权,就好比《我反对》里头的那群面目可憎的“土豪劣绅”。摊上这样的官儿,老百姓就惨了。这一问题主要源于评估候选人制度的不合理。当前候选人的介绍方式不适应民主发展的要求。“只见材料不见人”,老百姓经常名字跟人对不上号,过后自己选的是谁可能都叫不上来,这不是瞎选是什么?我记得我们高中的校长有一年是我们区的人大代表候选人,除了知道他是北京八中的校长以外,其他的我们一无所知,但就冲着这一点,大家投了他的票。现在想想,还真是瞎投一气。选民了解不到候选人的真实情况,这就不利于选民候选人进行评估和权衡。选民不能更好的实行自己的选举权利,这其实也是种不公平。
现在,根据上述弊端,提些建议。
对于选举范围的规划。一来应该有计划地逐步扩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范围。“目前,可以考虑在地级市进行试点,在取得经验后,利用10到15年的时间进行推广,然后扩大到省级,最后实现全国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二来应该把直接选举扩大到国家政权机关领导人员的选举。“近几年来,有的地方在乡级进行了直接选举或提名的试点,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可以考虑乡级人大和政府的领导人员实行直接选举。同时,在县级进行试点,在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对于选举的频繁性。应调整任期,统一选举时间。
对于选举的真实性与公平性。首先改革提名制度,实行个人报名参选制。就好像《我反对》里头的姚立法,别人不提我名儿,我就去自荐。把选民的联名提名和党派提名限制在报名者之中,实现两个意愿的结合。提高选举工作效率。其次,“建立社会主义竞选制度”。竞选不应该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应当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服务。政府应鼓励候选人到选民或代表中去介绍自己、宣传自己,增进候选人与选民或代表之间的相互了解,由此改变候选人介绍中的不公平状况。同时应建立回避制度。通过国家立法,规定候选人的亲属不得担任与选举相关的工作,保证选举的公正性。
中国的政治制度改革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如何迈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不如就从选举制度开始吧。改革就是要为人民所期待的而改,为社会所能前进的方向而改。选举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注】文中打引号部分为引用
参考书目为:
邹平学:《中国宪政建设论要》,载《法学》2003年第11期。
刘政:《触摸人民代表大会五十年的脉搏》,载《中国人大》2004年第14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326页。
朱凌:《我反对,一个人大代表的参政传奇》,海南出版社,2006-10-1
第二篇: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最需改进的环节
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最需改进的环节
-----完善的权利监督制约机制
姓名:陈锐
学号:2011310040234 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许多令西方国家瞩目的经济奇迹,中国力图向世界证明“中国模式”这条发展道路,比西方的传统民主制度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现状。随着08年西方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和21时机中国国力的崛起,西方学者也不断开始放低姿态研究并认知“中国模式”,他们在各大学术期刊刊发关于“中国模式”的看法与研究,并且大多数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看好。
中国,的确应该为自身在近年来国力的突飞猛进而感到自豪。但是我们在高兴过后,应该静下心来,完善和弥补目前中国政治制度仍存在的隐患与不足。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历过大朝大代的兴衰,权利的更替,有一个历史的怪圈是不得不重视的:那就是政权在稳定统治若干年之后,会形成一群固定的利益阶层和权利阶层。这些阶层中有些失去了建立政权时的那种目标性,更多地把重心倾向于自身利益的获得,最后使用权利去进行利益的追逐,从而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公平,渐而影响政权的稳定。
明太祖朱元璋对当时的特权阶层动用权利谋取私利的行为的痛恨在历史上市赫赫有名的,但是政治的清廉仅仅维持在朱元璋执政的那几十年,明太祖对腐败惩治手段之多、之狠,仍然改变不了历史评价里明朝成为最腐败的朝代。最终被忍无可忍的农民起义灭亡。可见,遏制以权谋私不能寄托于“明君”的存在,制度不进行变革,以权谋私只不过是在暗处伺机而动,随时死灰复燃。
国民党也是由于在建立政权后,失去了最初对革命信念的执着,化为党国内少数大家族的利益代言人,忽视农村等大多数人的民生状况。才会在和共产党的内战中,即是据有军备的悬殊优势,最终仍逃不了被共产党领导下的人们政权所推翻。因为国民党当时执政带来的不公平现象使其失去了大部分老百姓的民心。
改革开放30年来带来的经济发展奇迹背后,不少权力腐败的问题在暗中滋生。一些党员在时代变更中成为了既得利益者,最后成为中央推行各项政策进行改革的阻力,为获得利益而滥权渎职等时有发生。滥权渎职者为了减少被告发的奉献,甚至软硬兼施地把不少原本纯净的党员带上同一条船,腐败成为了一种体制内的传染。而这样发展下去最严重的后果,可能就是曾经的前苏联:腐朽的红色特权贵族最终埋葬了自己的祖国。
可见,政权的稳固依赖于政治制度的权利监督及制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真正跳出历朝历代都无法回避的兴衰怪圈。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权利制约与监督机制应成为迫在眉睫的制度改革环节之一。社会上不少学者对此有广泛的提议,其中有些学者建议参照西方民主制度进行改革,认为应该利用投票选举执政者等“民意”方式去限制权利的失控。但这点其实就目前中国复杂的国情而言,也是不合适的。西方民主那种强调政党竞争,阶层对立的思想,对于中国来说只能是水土不服。对此具体的说明不在本文过多的阐述,而放在《西方民主制度反思》一文中。若中国盲目不顾现实施行多党制模仿西方民主,则只会使中国社会陷入族群分裂,民众对立的纷争当中。投票选举也只不过一定程度上限定了权利的使用期限,最多仅是进行执政期满事后以换执政党为方式的弥补,而却无法做到事前的预防和执政期间的制约与监督。例如台湾就靠普选制度选出了“洗钱”总统陈水扁,直到下台才被依法逮捕送往监狱,但其在执政期间贪污腐败对于整个社会的伤害却是难以抹平的。
所以,真正对权利的监督制约必须包含事前的预防、过程中的制约监督,以及事后的追究这一套完整的体系。每一环节缺一不可,若是仅从某一方面着手,则很容易治根不治本,效果可能短期内不错,但只要打击力度稍微放松,则很容易死灰复燃。例如,仅仅对权利的滥用进行事后的追究,则很多为官者出于本能地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那些由于滥权落马的官员不过是运气不好,或者是太过高调,才有此下场。甚至民间也流传着“贪官落马的概率比中彩票大奖还小”。不论此言是否确切属实,都深含着老百姓对当今社会权利监督制约机制缺失、迟钝、无力种种现象无奈的感受。
根据上文阐述的观点,针对权利的监督制约必须多角度多层面入手,环环相扣同时发挥作用才能最大程度上扼制腐败的滋生。但对权利的监督制约不能影响到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否则那只是 “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社会也有陷入民粹、族群冲突群体对立的风险。所以我认为,建立完善的权利监督及制约机制,大前提是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施行。
事发后的惩处是最容易进行的。至少从目前看来,司法并不会对已经在社会上被公开的腐败袖手旁观,腐败事发,当事人最后必然是锒铛入狱。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打击力度还是有保证的。
所以我们目前更应该从预防与监督上防止权力的失控。这相对于惩处来说,更难做好,因为预防和监督都要涉及现有制度的完善与新制度的建立,而惩处则与改变现有制度并不冲突。但是,良好的预防措施和监督条例比起惩处手段,对于整个社会的成本及损失要少得多,防范于未然才是上策。
对腐败的预防,须纠正部分群众入党的目的性,而这必须得从共产党选拔人才的制度下手,目前社会群众仍然存在“公务员是铁饭碗“的观念。当党员入党,并不在乎党纲上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自身所肩负的使命,而只是填充着“升官发财”“飞黄腾达”这些关乎个人利益的念头,权力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各种项目的兴建而滋生,就变得理所当然起来了。其实,“升官发财”这种念头并不是近年来才产生的,也不能视为物质生活下为官者内心扭曲的现象。恰恰相反,“升官发财”恰恰是蕴含于中华数千年封建传统思想的深处的思想之一。古时封建社会,这种思想便是举家支援年轻人苦读四书五经,依靠科举制度,当个小官,好带领全家脱离贫困的处境,至于当官后施政方式和民生建设,反倒是次要的考虑。,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升官发财”的念头是人性固有的劣根。寄托于人性的自我约束,以此期待以权谋私的现象的减少,是不可靠且可笑的。共产党依靠党校来提高党员及干部政治思想观念,提高党性可以作为预防腐败环节的辅助手段,但主要手段,归根到底还得是制度上的改革。
执政过程中对权利的监督和制约则最为重要,这其中最可靠的便是法律法规的完善,这也是上文中提到的,人的自我约束能力是有限的,趋利避害也是人的天性,所以只有依靠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对权力进行制约。但目前在我国,事实上法律法规关于对权利的监督和制约的条文已经较为完备,但腐败弊案仍然陈出不穷,即针对权利的监督制约没有落实到实处。
明明我国法律法规皆有针对权利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条文,为何仍然出现这些问题呢?我认为,是因为我国的司法体系仍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治仍然存在人治的影子。正是由于司法体系和地方政府存在诸多藕断丝连,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链条,腐败才有了供其肆意生长的培养皿。对于中国的司法独立,必须要走跟西方的司法独立不同的道路,这也是之前所讲的,权利的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
因此,地方法院应只对上一级法院负责,逐级负责直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则向党中央直接负责,地方法院人事的调动以及任命应与地方政府相互分离,地方政府不得对法院人事及案件判决进行干预。即党中央进行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及省级人民法院法官的任命,省级人民法院法官负责对下一级人民法院任命,层层任命,层层挂钩。建立一种中央-地方责任归属的司法体系。这样就满足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前提之下,司法体系的人事断绝了与政府的关联,真正使司法体系不受地方特权的干扰,发挥其制约政府公权力的作用。对地方及中央直属的公务员贪污滥权等行为,能够尽可能且不包庇的公平公正进行判决。
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就需要靠上文三种不同的手段(预防,监督制约,惩处),三种手段缺一不可:轻视预防会提升反腐成本,监督制约缺失使得整个机制仅有空壳,惩处力度过小导致腐败因成本低廉和滥权官员侥幸心理而缺乏力度。仅有齐头并进共同实施,才能不留死角地真正从斩草除根的程度上扼制公权力为私所谋现象之猖獗。
第三篇: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2.议行合一:国家权力机关统一掌管立法、行政等全部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规范选举活动的各类制度。其含义包括:(1)广义上说,是指有关选举一切公职人员的制度(其中制度是法律、法规、章程、规则和惯例等所有规范、准则的总和)(2)从中义上说,是指有关选举各类国家机关(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组成人员的制度;(3)狭义上说,专指有关选举国家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制度。
4.行政组织体制:指国家行政组织内部的各层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权责配置关系和结构体系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
6.政党制度:指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干预政治、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的总和。指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以及各政党之间的关系。
二、简答:
1.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
①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具体包括: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在不与该法律基本原则相抵触的前提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②法律解释权:
1978年宪法第一次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的职权。
凡关于宪法、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加以补充。这种解释或者补充规定与原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③监督权:
1982年宪法第一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的实施。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有权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包括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④决定权: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⑤任免权: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⑥参与全国人大的组织工作:
包括主持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召集全国人大会;决定延长本届全国人大的任期;主持全国人大预备会议;审查代表资格;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领导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等。
⑦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2.选举制度主要原则:
①普遍原则:是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性。选举权是指公民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被选为国家代表机关的权利。
②平等原则:是指每个选民,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选举,不允许任何选民有任何特权,也不允许任何选民受到任何歧视。
③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直接选举是指由选民直接通过投票等方式,选举产生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
④秘密投票(无记名投票)原则:秘密投票即无记名投票,是指选举人采取不公开的方式,在选票上注明自己选中的候选人,而不签署自己的姓名,并亲自将选票投入密封的票箱。任何人不得在任何时候采取任何方式追查选举人的选举行为。
⑤差额选举制度:差额选举是指参加选举的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代表数的一种选举方式。现代民主国家一般都实行差额选举。
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①政治领导:是指共产党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这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首要内容。
②思想领导:就是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来教育和武装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使之自觉地为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就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以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种复杂问题;就是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党的主张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③组织领导:就是通过党的干部、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党的组织领导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发挥党的干部在国家政权机关的骨干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通过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的先锋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4.八大民主党派:
(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
(2)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3)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
(4)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以文化教育出版界知识分子为主还有一部分工商界爱国人士
(5)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主要由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6)中国致公党(致公),主要由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组成。
(7)九三学社(九三),主要由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由台湾省人士组成。
三、论述:
1.怎样继续完善人大制度:
(1)坚持与完善党对人大的领导
①中国共产党组织对人大实行政治领导
②党组织不包办人大工作
③党组织带头尊重和遵守人大所制定的法律和决议
(2)强化人大的立法与监督职能
①强化人大立法与监督的权威性
②完善人大立法程序,进一步划清中央与地方、人大与政府之间的立法权限
③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制度建设
④创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方式,监督就是用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来约束权力
(3)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①各级人大代表应经常联系本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人民群众,注意倾听和反映他们的意见、要求。
②要向人民群众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知识,公开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活动情况。
(4)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①提高人大代表构成的代表性与代表素质
②进一步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制度,特别是工作程序
③有针对性地对人大代表进行专业培训
④逐渐扩大人大代表专职化的比例
2.怎样继续推进国家行政体制改革
(1)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行政权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本身要形成新的定位:为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公共政策;通过财政、金融、货币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调节市场,引导社会经济发展;通过经济立法、执法等法律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扩大政府的社会控制和社会服务功能,维护社会秩序,提供社会福利;优化政府本身的管理,实现政府行政的法制化和高效5316
(2)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能
(3)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建立合理集权与分权模式
(4)健全行政监督制度,抑制行政腐败
(5)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规范行政人员管理。
(6)转变政府观念,强化服务行政。
第四篇:201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7月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
课程代码:003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是在()A.1949年 C.1956年 A.立法机关 C.审判机关 A.平等原则 C.秘密投票原则
4.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A.省级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及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B.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C.国务院部委制定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5.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全面加强 C.人民民主得到全面发展 6.中国国家结构形式是()A.一般单一制国家 C.联邦制国家 A.16周岁 C.20周岁
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罢免案须有()A.20名以上选民联名 C.40名以上选民联名 A.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A.1名 C.3名
B.30名以上选民联名 D.50名以上选民联名 B.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D.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B.2名 D.4名
B.复杂单一制国家 D.复合制国家 B.18周岁 D.22周岁
B.无产阶级专政全面加强 D.多党合作制得到全面提高 B.1954年 D.1958年 B.行政机关 D.检察机关 B.直接选举的原则 D.普遍原则 2.一般来说,国家武装力量领导机关隶属于国家()3.“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体现了我国选举制度的()7.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规定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8.张卫是新华市江东区(县级)人大代表,因其不称职,原选区选民要对他提出罢免,原选区选民向区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0.我国的《选举法》规定,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全国人大代表()11.在世界各国国家元首的法律地位的类型中,国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脑,如美国总统,既行使国家元首的 职权,又行使最高国家行政权领导政府的是()A.议行合一制国家 C.议会制国家 A.马克思 C.列宁 A.立法性 C.执行性 A.3年 C.5年
地方各级政府实行()A.垂直领导 C.地方自治 A.民族团结 C.民族歧视 A.60% C.64% A.107个项目 C.127个项目()A.议行合一 C.党政分开 A.大元帅 C.大将 A.国防部 C.总装备部
A.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C.中央政治局 是()
B.“一国两制”构想 D.依法治国 B.元帅 D.上将 B.总参谋部 D.总后勤部 B.中央委员会 D.总书记 B.协商民主 D.民族自治 B.民族融合 D.民族区域自治 B.62% D.66% B.117个项目 D.137个项目 B.总统制国家 D.议会制总统制国家 B.恩格斯 D.毛泽东 B.司法性 D.监督性 B.4年 D.6年 12.指出“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的是()13.无论是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还是社会主义的“议行合一”制度,国家行政都强调其()14.2004年前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1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体制的基本特点是中央政府统率全国各级地方政府,中央与16.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17.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边疆地区,居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8.第10个五年计划(2001年~2005年)期间,中央政府在西藏投资312亿元人民币,建设()19.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合理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和平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的基本战略方针是20.我国现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规定的最高军衔是()2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军事工作部门是()22.决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及其候补委员名额的是()23.1949年12月在上海成立并提出以“发扬民主精神,推动中国民主政治之实现”为该党宗旨的民主党派 A.中国民主同盟 C.中国民主促进会 A.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C.中央书记处
A.1945年1月在重庆召开 C.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A.2年 C.4年
27.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A.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C.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A.毛泽东 C.刘少奇 A.拘留 C.取保候审 A.3年 C.5年
B.中国民主建国会 D.中国致公党 B.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D.中央委员会
B.1948年5月在西柏坡召开 D.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 B.3年 D.5年
B.有选举权的村民2/3以上多数通过 D.参加投票的村民2/3以上多数通过 B.周恩来 D.朱德 B.拘传 D.监视居住 B.4年 D.6年 24.在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26.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2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是()29.侦查机关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方法是()3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每届任期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中国国家机构设置的原则有()A.高度自治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E.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
3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选举()A.国家主席、副主席 C.中央军委主席 E.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33.按照《地方组织法》规定,地级市人民政府的职权主要有()A.执行权 C.管理权 E.保障权
34.国家行政的客体包括()A.国家政务
B.家庭事务 B.制令权 D.领导与监督权 B.国务院总理 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B.集中统一原则 D.议行合一原则 C.社会事务 D.单位事务
E.企业事务
35.国务院及各部门总的职能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A.经济调控职能 B.市场监管职能 C.家政服务职能 D.社会管理职能
E.公共服务职能
36.“三司”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第一级政府机构,它们包括()A.政务司 B.财政司 C.民政司 D.律政司 E.社保司
37.我国律师事务所的种类包括()A.国资律师事务所 B.合作律师事务所 C.合伙律师事务所 D.个人律师事务所 E.行政律师事务所
38.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拥有的职权有()A.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B.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 C.修改党的章程 D.选举中央委员会 E.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39.即使具有律师资格也不予颁发执业证的人员有()A.无民事行为能力的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C.因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D.被开除公职的 E.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
40.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处分包括()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E.开除党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政治制度的特点。42.简述全国人大立法权的内容。43.简述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本内容。44.简述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45.简述我国审判制度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6.试述我国《代表法》对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主要保障措施。47.试述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具有的双重性质。
48.联系实际,具体论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
第五篇: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题及答案汇总
1什么是制度?什么是政治制度?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映和体现。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制度指的是一个社会为确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规则,狭义的制度指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特别是社会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3.法院的工作方式是什么?(1)合议制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合议制的形式是合议庭。合议庭是由审判人员集体审判案件的组织形式。(2)两审终审制;法院审判案件,就审判程序而言是两审终审制,就法院体系而言是四级两审制。两审终审制,就是一起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终结审判的制度。上级法院的第二审判决、裁定,就是终审判决、裁定。(3)审判委员会各级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4)案件审批制度;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实际上还实行案件审批制度。案件审判制度是指所有的案件在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审理之后、判决之前,主审人员必须将案件审理的具体意见上报主管的行政业务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特色?第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第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第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能够实现自身的改革和完善。4.何谓“依法治国”?如何“依法治国”?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制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实行法治。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突出表现在依法行政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必须以司法公正为目标,推进司法体制改革。5.什么是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和管理的职能,按照一定原则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称。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等。具体内容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元首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最高军事机关,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群众路线的原则。精简和效率的原则。责任制原则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包括哪些方面?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 组织和动员社会;重视思想政治工作。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要职权是什么?(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制宪和修宪权;监督宪法实施权;立法权;其他方面的职权。(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要职权:立法权;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宪法实施的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其他工作的监督权;对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人事任免权;对国家生活中重要问题的决定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8.简述宪法中规定的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按照宪法规定,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对全国的行政领导权,包括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制定其它能够影响全国所有地方政府和居民的政策和措施,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具有绝对的、集中的权威和权力。9.总理负责制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第一,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国务院的工作由总理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总理是国务院的惟一法定责任人和最高领导人。第二,在国务院内部,实行总理负责制。只有总理才是国务院的负责人,其他国务院组成人员只是总理的助手,并只对总理承担责任。第三,总理享有国务院职责范围内的决策权。第四,总理享有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及其他国务院工作人员的提名权第五,总理享有决定、命令、行政法规和议案的签署权。10.简述国务院的职权。国务院的职权属于执行性质的权力。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拥有广泛、全面、统一领导国家行政活动的直接权力,以及为了保障这种领导得以实现的间接权力。(1)国务院的直接权力:行政立法和制令权; 对国务院机构和地方政府的行政领导权; 行政管理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权; 外交权。(2)国务院的间接权力: 立法提案权; 否决权; 戒严权;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的形式授予的其它权力.11.什么是民族自治地方?它有哪些基本形式? 民族自治地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上建立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条件,并参酌历史情况,可以建立以一个或者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形式有:(1)以一个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2)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3)以一个较大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其中包括级别不同的若干较小规模的其它民族聚居区而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4)一个民族在多处有聚居区的,建立多个自治地方。(5)对于有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地域太小、人口太少,不宜建立自治地方和设立自治机关的,则通过在这些地区设立民族乡的办法,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也能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族乡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12.简述一国两制的内涵及其核心内容。“一国两制” 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在国家的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这些地区的政府虽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性质仍然是国家的地方政府,不具有主权国家的性质和地位,不能行使国家主权。“一国两制”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两点:“一国两制”制度的实施,首先必须保证国家的统一。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在国家的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这些实行不同制度的地区,是国家的组成部分,是统一国家的不可分隔的一部分;其次,邓小平说 “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10
如庭长或副庭长、院长或副院长审查决定的一项制度。14.中国的选举制度如何保障选举人权利?(1)选举人权利的保障,保障选举人的选举权利,主要是保障公民通过投票行使自己的选举权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任何人不得在任何时候采取任何方式追查选举人的选举行为。法律既要保障选举人自由投票的权利,也要保障公民自愿放弃选举权的权利。(2)秘密投票和差额选举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一律采取秘密投票的方式,遵循差额选举的原则。15.联系实际说明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16.试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党指挥枪是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军队关系的传统和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其基本含义是:一方面在党与军队的关系上,党高于军队,政治高于军事,政权高于军权;另一方面,在军队的领导权归属问题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任何其他力量可以和能够领导军队。党指挥枪原则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对军队实行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绝对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军队政治上的领导就是军队必须服从和实现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就是军队的政治目标,军队不允许持有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不同的其他任何政治目标和政治主张;在军队中,只能宣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绝不允许宣传、渗透、奉行其他任何政治思想和主张。首先,中国共产党对军队思想上的领导就是军队必须奉行中国共产党所奉行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用这些思想和理论武装军队的头脑;不允许在军队中传播任何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保持军队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的思想上的纯洁性,使军队能够在政治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在军事上自觉听从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从具体手段上说,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首先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系统地实行对军队的严格控制和领导。其次,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组织领导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层层建立党组织,使中国共产党党组织成为军队中更为集中、更有凝聚力的组织核心,从而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组织领导是排他性的。再次,中国共产党通过独具特色的政治工作制度保证对军队的领导。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制度由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机关制度构成。17.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所谓根本政治制度意味着: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了中国的国家性质。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整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其他的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其权力、合法性均来自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宪法和法律上,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制度和机构相比,是本源性的、根本性的。第三,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统治和管理国家政权权力的、具有相对低成本和较高可接近性的机构。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内涵也决定了它具有一种“根本性”。一句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第五,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性”还在于它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具有根本的区别.。18.试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2)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3)民族区域自治原则。(4)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5)少数民族人口政策。(6)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政策。(7)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9)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政策。(10)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19.中国干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原则,即只有中央及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才拥有处理干部管理及其相关事务的权力。这是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根本原则和基本制度。(2)干部录用(3)干部任用制度,20.什么是公务员回避制度?请联系实际加以说明。回避是指通过对公务员担任职务、执行公务、任职地区等方面做出限制性规定,减少因亲属关系等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公务员公正廉洁地执行公务的制度。第一,回避范围。凡有以下四种亲属关系中的任何一种,应当进行任职回避:一是夫妻关系;二是直系血亲关系,三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主要包括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自身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四是近姻亲关系,第二,回避的类型:一是任职回避,即有上述亲属关系的公务员,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不得在同一单位担任双方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中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二是地区回避,即公务员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县委书记、县(市)长职务以及县(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主要领导职务。三是公务回避,公务回避主要包括三种情况: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涉及与本人有上述四种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第三,回避管理,即回避提起和决定程序。公务员回避的提起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公务员主动向管理机关提出回避申请二是利害关系人有权申请公务员回避三是不是利害关系人的其他人尽管不能直接提起回避申请,但可向机关提供公务员需要回避的情况,由机关来决定是否需要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