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思想,有目标,就有动力
敬爱的党组织:
我是06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932班 朱本黎,现将我的学习情况做一个汇报.上学期,我怀着对党的无限崇敬,向老师上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且开始了党课学习。自那时起,我的心就与党紧密联系在一起,我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来自党,来自人民,来自社会。我明白,我的一言一行都应该表现出党的作风,起好带头作用。
上学期,在学习上,我感觉我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班上的同学,使同学也加入进来,一同学习。上学期期末,我凭借自己的努力及同学,老师的帮助,为自己赢得了荣誉。当然,一切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上课打瞌睡,有时感到压力大等等,都为自己的前进道路“创造”了许多障碍,但是一想起党的优良作风,党的精神,自己就感到全身充满力量,就算再累也不怕,越是困难的环境,越要挺起腰干。
这学期已过去一个月,我很明显感到了一种压力,这学期,我们的课程不仅多了许多,而且平时的活动也多,如“篮球比赛”,“十佳歌手”,“运动会”---自己一直没睡好觉,自从准备运动会,自己的体重已下降了近10斤,我感到自己都快要“崩溃”了。我明白,作为一个“中国***的接班人”,自己不能倒下,一定要站起来。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我班的学习氛围有很大改善。就拿我寝室来说吧,他们都起的很早,几乎每天早上都能听到读英语的声音。我感到非常高兴,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取的应得的荣誉。
阳光总在风雨后,我相信在**的领导下,我一定会茁壮成长。我也盼望能早日成为中国***的一员!汇报人:党章网
第二篇:有梦就有动力,梦想总会成真
有梦就有动力,梦总会成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对于60后的我,不同时期梦也不同。幼儿时,我的梦是每到春节,能有一件自己的新衣服穿,不再穿姐姐们穿过的旧衣服。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在我上育红班那年终于穿上了一件属于自己的新上衣。
上小学时,我的梦是每次考试都能超过自己的同桌。我的同桌是我很要好的一个小姐姐,每次考试,都是因为我的粗心成绩总比她的低几分,所以很不服气。升初中时这个梦终于实现了,在升学考试中,我在区里的成绩名列前茅,而我的同桌比我的成绩低很多,实现了我小学时期的梦想。
上初中时,我的梦是能考上中专,吃上公家粮。那时对于一个农村小姑娘来说,通过考学,能升入中专,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啊,不仅本人能直接由农业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而且还不愁找工作,因为那时国家分配。这个梦虽然没能实现,但我却考上了全县最好的一所高中——县一中。
上高中后,我的梦是每次考试名次都能靠前一点,经过三年的努力拼搏,老师的谆谆教诲下最终考上了一所师专,两年后以每门平均85分以上的优异成绩顺利完成学业,成了一名中学教师。
工作后,我的梦就围绕着学生而做,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爱戴的好老师。这个目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实现它,我对自己制定了很多小计划,第一步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个道理,刚毕业时,教学经验不足,有些内容自己认为很简单,所以一点而过,但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上听的明白,但一离开老师,课下题就不知道怎么做了。后来通过主动听老教师的课,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没有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课堂上应该学生做的老师总是包办代替。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主动要求他人听自己的课,然后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常常备课到深夜。每次批改作业,尽量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面批,有利于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并能及时解决。为了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我与学生交朋友,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关心他们的生活,还经常向优秀班主任请教管理学生的方法。没过多久,我就成了一个“孩子王”,每个学生都像是我的家人,无话不说,学生也都非常喜欢我的课,不久,我就被学校推荐到其他学校去讲公开课,只要上级去学校检查,我的课指定是要听的,我的努力得到了领导的欣赏,家长的认可,学生的肯定,成了一位年轻的教学能手。
几年后,我又调到一处职业中专。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我的梦就是让每个中职生都能像高中生一样自信,对自己充满信心,让每个学生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让每个职校生活得洒脱、有尊严!
职业教育是一种艰巨复杂的劳动,又是一项充满乐趣的事业。但由于社会上仍有很多人对职校生另眼相看,认为他们无论怎么努力将来也不如普高生,让学生本身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比普高生低一等,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为了实现这个梦想,需要每个职业教
师的共同努力。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自觉抛弃那种不思进取、消极的思想意识,让学生相信自己我能行。让每一个学生懂得现代社会已步入人才竞争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让自己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就必须刻苦学习,掌握过硬的技能。其次,改进教学方法。实践证明,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即: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掌握获取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再者,教学中还要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认真贯彻启发性原则,千方百计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要克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坐着不动,单纯听讲的弊端,尽量多留出一些时间,安排一些环节,让学生去实践,去操作,多给学生创造一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尽可能的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模型、挂图、课件等,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操作技能,最终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恢复其学习的自信心的目的。
记得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曾说过:“人要会做梦。当生活
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也就没有了意义。” 朱老师的教育理想之梦,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梦,这不是闭门造车的凭空幻想,而是完全可以变成现实的梦。
“有梦就有希望,梦想总会成真。”我强烈的感觉到:这个梦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
第三篇:观《开学第一课》有感:有梦就有动力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有梦就有动力
9月1日晚上,xx中学组织全体师生在学校报告厅xx中学举办开学典礼,观看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首播的《开学第一课》。
xx中学师生们通过认真观看,了解今秋的《开学第一课》以“中国梦”为依托,主题为“乘着梦想的翅膀”,分为“有梦就有动力”、“有梦就要坚持”、“有梦就能出彩”3个篇章。地震最美舞者廖智、加油站女工郑亚波、退休教师潘其华与“太空教师”王亚平、钢琴家郎朗等主讲嘉宾一起,为学子们带来充满正能量的梦想课堂。这些真实的故事和身边的人物,让孩子们体会到梦想是前进的动力,心怀梦想并为它付出努力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让他们理解梦想需要坚持,只有做梦想的实践者和未来的创造者才能梦想成真;让他们明白努力圆梦才会有出彩的人生,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关于梦想,大家一定都有很多话想说,会有怨言,会有激动,也可能无动于衷。梦想是成功的领路者,她让我们变得强大。梦想就是我们行动的动力——2013年的《开学第一课》第一节就告诉了我们这个质朴而实在的道理。
谁能想象自己能够登上太空呢?当23岁的王亚平还是一名飞行学员的时候,她与战友们一起观看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看到了中国首位航天员。当年那个坐在电视机前的普通姑娘,也许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在太空中翱翔。然而,就算梦想遥远,她也没有因此而放弃。所以,十多年过去,她成为了神舟十号太空航天员,也成为了中国首位在太空中授课的老师。
在我们在庆祝她的成功之时,谁能想到她为此而付出的努力呢?是梦想让飞天梦成为现实,是因梦想而激发的动力让她飞向太空,让她触摸到了自己的梦想。
而13岁就成功跳伞的付丽娟同样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她从小憧憬着绿色的军营,渴望触摸蓝天,觉得跳伞是多么潇洒而快意的事情啊!所以,她从湘西小镇款款而来,带着自己的梦想出发了。但是,跳伞梦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光鲜。在真正跳伞之前,她需要经过艰苦的锻炼,而“挺凳子”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项目——这是锻炼腰腹力量的科目,一张只有两个巴掌大小的方凳,只用腹部贴上,四肢展开,做出规定动作悬在空中,纹丝不动保持5分钟。这是疼痛的训练,每个人都觉得难熬,甚至疼到流泪,付丽娟也不例外。一段时间过去,她的肚脐周围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是,她没有放弃。她说:“是自己选择来这里,所以再苦也能坚持下去。”这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也令我感到惭愧。
梦想的力量是强大的。她让我们看到成功的美丽,也让我们在经受风吹雨打的时候不放弃。
每个人从小到大有无数的梦想,实现梦想要花很多时间。但是,如果给自己定一个阶段性目标,慢慢地走,不放弃,坚持着,实现一个就向另一个出发,我想,总有一天,那个遥远的,在我们生命某一顶端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第四篇:有阳光就有希望
有阳光就有希望
“张锦翔55分!”
英语老师漫不经心地向我瞟了一眼,眼光扫向我的那一刹,我好像被电击一般,愣住了。
什么?55分?我用力咬了咬嘴唇,揪了揪耳朵,感觉似麻木了:没错,这不是梦。同学们的眼光也齐刷刷地投向我,从他们眼中我看到了同情、凝惑,甚至快意。我低着头,无奈地看着试卷上那接连不断的红色血痕,眼前一片朦胧,只有一片红色的海洋。
残酷的现实,我怎能接受?如睛天霹雳,又如当头棒喝。我几乎崩溃了,刚刚踏入中学的校门,也曾立下誓言发奋学习,为父母争光,而今„„初一的英语竟然只考了55分。55分呀!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收拾好书包,蹒跚地移动着脚步,空气也凝结成苍白,背上的书包似千斤重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灰暗、阴冷,整个空气里没的一丝的阳光。
我一个人无奈地、静静地躺在河边。难道我真的不行么?像别人说的那样,学习任务一重我就会跨掉么?分!„„分!„„“分”挤满了整个脑子。我不想回家,确切地说是不敢回家:面对奔波劳累一天的母亲,面对体弱多病而四处寻活的父亲,我无颜以对。
把试卷撕了?告诉老师我不慎弄丢了?
还是把分改了交给父母签字?„„
脑子里一下乱极了。
一缕微风吹过,耳边痒痒地。咦,是什么东西?真烦人!我用手抓了抓。软软地、柔柔地。我转过头去。“小草!”那确是一棵刚生出不久的小草,叶子还全是生命的黄嫩绿呢?我简直不敢相信在这深秋的季节居然还有这么的一株草儿傲然生长!我不知道它是怎样活下来的!就凭那纤细、幼嫩的肢体?
然而,它的确活着,在这寒风冽冽、冰气袭人的深秋里,独立寒秋,诗一般。
我的沉重的心忽儿轻松了许多。勇气,就是力量,有信心,就有希望!
我站起身来,注视着那生命的黄嫩绿,任风带走我的烦恼。一缕阳光照在我的身上,我迈开轻盈的步子向前走去„„
我坚信:有阳光,就一定会有希望!
第五篇:有行动就有收获
有行动就有收获
——姚李中心学校新教育实验阶段工作总结
姚李中心学校
刘自艮
新教育实验倡导“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以“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为核心理念,以“六大行动”为基础,以“三大课程”为抓手。姚李中心学校探索新教育实验以新教育思想为指导,结合我校的实际,选取新教育六大行动中的“营造书香校园”、“构建理想课堂”为新教育实验重点内容,打开新教育实验两扇色彩斑斓的窗口,以两项试验带动“师生共写随 笔、培养卓越口才”两大行动。并着重在学生成长方面进行实践,力求在实验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师生都获得提升,享受成功的喜悦,成长的快乐。现将阶段试验汇报如下:
一、打造校园最美丽的风景——晨诵、午读、暮省。
1、广开书源,开发阅读环境。建立三级书库,让学生有书可读。
(1)教育学生节约零用钱用于购买课外读物,建立家庭小书库。(2)调查家中的藏书量和种类,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书籍,做出统计,要求每人选至少2本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图书角。
(3)学校图书室根据情况向每班学生开放借图书,开放学生阅览室。(4)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2、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氛围
(1)装扮书香班级,在校园的每处角落“乔装打扮”。通过标语、图画、专栏等形式营造“书香满校园”的氛围。
(2)设立班级图书角,做到班班有书柜,(取名快乐阅读、书海拾贝、温馨书屋、知识走廊、读书台、好书大家读、七彩人生、读书超市等),每班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同时,在教室张贴一些关于阅读的标语。(3)建立小组图书桌,让人人有书看,有书换着看。
3、选编阅读书目、构建阅读体系。(1)、班级、教师、学生制定读书计划。
(2)、精心挑选晨诵内容:从网上下载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年级段必备古诗词,精心挑选有关现代小时,放大张贴各年级教室,一天背一首,我们的晨诵从天真、纯洁的儿童诗,精致悠远的唐诗宋词拉开了序幕。
(3)、开展“五读”活动,确保晨诵、午读有足够的时间保障:晨会前20分
钟经典诵读、中午习字前20分钟好书阅读,上课前3分钟诵读、每周三最后一节读书课,每周五最后一节读书汇报课。(4)、开展系列活动,留存暮省足迹。
为了推动新教育实验“构建书香校园”行动,五月份开展了读书月活动。通过美文诵读比赛、读书采蜜集评展、读书手抄报评展、学生读写绘作品展、学生 读书心得交流、班级读书经验交流、暮省日记评展、必背诗词默写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六一”儿童节期间举行了读书节成果展示活动,学生在读书展示会上,生动的演说为校园奏响了最动听的乐曲,精美的读写绘作品为学校打造了最亮丽的风景。展示会上还对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硕士、读书小学士、读书优秀小学生等颁发了奖状、奖本、奖章,学生们灿烂的笑容成了校园里盛开的最美花朵。还通过教师读书笔记、读书随笔、教学随笔评展活动激发教师读书、写作兴致。
二、铸造学生最留恋的地带——课堂
教学研究在课堂、教师成长在课堂、教育质量在课堂。在新教育的实验过程中,我们把“构筑理想课堂,实施有效教学”作为实验探讨的重点。本学期以来课堂实验经历了外出学习,自我探究,集体研讨的过程,具有姚李中心校特色的框架备课下的理想课堂实验已全面展开。
(一)深入学习,提升素养
本学期,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有关理论与实践的书籍,还通过网络为教师广开新教育实验学习资源。组织教师开展认真“书友会”活动,经常开展交流与研讨活动,让教师沐浴书香,提升教师的知识底蕴与文化积淀。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不断完善教育理论。
(二)努力实践,稳步提高
老师们围绕理想课堂的“六度三性”开展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前潜心研读教材,认真设计导学清单,课堂上大胆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班级交流,有小组代表交流,也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引导点拨,教师在倾听的基础上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在课堂上熊熊燃烧。
在每次的研讨课放学后,听课的老师都会分学科坐下来分析实验课堂的得与失,并且在研究中经常反思:当学生茫无头绪时,如何给他以启迪?当学生失
望时,如何唤起他们的信心?如何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如何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如何使学生的思维擦出火花?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合作,感受和谐的欢乐,发现的欣喜?转变以往“先教后学”的习惯做法,在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思想方面大胆地树立“退居二线、服务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有效教学理念。探索体现理想课堂“框架备课下有效教学”操作模式。用自己的激情演绎精彩的课堂。
经常开展“理想课堂大家谈”沙龙活动,通过对话争辩、思维碰撞,群策群力,让教师的教学有章有法,有规有矩。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都要做有心人,用情、用心施教,用自己的智慧使课堂变得有序而生动!
认真严密地组织“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研究共同体活动,组织教师上好各学科各类课题观摩课,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策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扎实地开展课堂研究,努力探索提炼构筑理想课堂的策略,形成本校的课堂研究特色。
实施智慧共享,组织教师分享“理想课堂论坛”。中心学校本部在开展实验的同时,也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带动村级小学的部分老师投入“构建理想课堂”的实验。
三、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一)设置教师专业成长底线要求
1、专业阅读: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40岁以下教师每学期还要和学生共读一本童书,要认真在书上做批注。读书笔记,45岁以下教师每周一篇,45岁至50岁教师两周一篇,50岁以上一月一篇,每篇不少于500字。(同时作为钢笔字作业)
2、专业写作:
(1)、读书心得:每位教师每月一篇,每篇不少于1000字。读书总结每学期一篇,每篇不少2000字。(2)、教育随笔:30岁以下教师两周一篇,30岁至40岁教师一月一篇,40岁以上教师一学期两篇。每篇不少于1000字。(3)、教研论文:45岁以下教师每学年一篇。
(以上材料45岁以下教师除读书笔记外一律要求交电子稿)
3、、校本教研(1)、上公开课:45岁以下教师每学期上两节公开课,45岁以上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要提交框架备课导学案、导学单及教学反思。(45岁以下教师纸质、电子稿都要交)(2)、听课:每学期45岁以下教师听课不得少于20节,45岁以上教师不得少于15节。要认真填写听课卡。
(3)、评课:积极参与课后研讨活动。(4)、每学年45岁以下教师撰写一篇个人成长总结(电子稿不少于2000字)。(5)、35岁以下教师每学期领衔、策划、主持召开一次研讨会。
(二)强化措施,务求实效。
1、设立教师成长专项资金,每年教师节表彰一批在一年来积极进取且在新教育实验课堂教学改革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2、实行“底线要求”一票否决制,凡专业成长未达底线要求的当年不得评优、评先、不得竞聘高一级职称。
3、与绩效工资挂钩,从绩效工资中划出部分资金作为教师成长部分,分为专业阅读、专业写作、校本教研三小块。如有一项不达要求将不享受这部分津贴。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利用暑假时间,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各工作室设计导学案,做到资源共享。下学期框架备课下有效课堂实验全镇整体推荐,进一步进行“构筑理想课堂”的实验研究。
3、成立儿童课程开发工作室,让晨诵、午读、读写绘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
4、成立一月一事工作室,加强养成教育。真正让德育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
5、健全教师专业成长管理制度,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6、尝试进行数码社区的行动研究,加强家校联系。
新教育实验为姚李中心学校铺就了充满阳光的大道,我们将坚定不移的以新教育实验来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促进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转变,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将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反思,为师生共同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努力。我们相信只要心怀新教育理想,用草根式的行动,向着明亮那方行走,一定会寻找到那方幸福的教育乐土。
结束语:赠送新教育人一首小诗,让我们在新教育的实验征程中,一路走好!
风好正是扬帆时
这是一个新的开端,也是一个新的举措,新教育实验改变着我们的行走方式。
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需求,让思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习惯,让反思催行我们前行的脚步。
让笔尖流淌着我们寻梦的足迹:
我们的痛苦与喜悦;
我们的困惑与顿悟;
我们的迷茫与执着......让我们在细微的脚步中,享受生命拔节开花的快乐。
洗去昨日的风霜,带着不变的理想。
向着明亮那方,扬帆起航!
二0一0年六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