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春榜样——苏宏振
题目:苏宏振:笑看坎坷,用坚毅撑起一片晴空
苏宏振,三峡大学09级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1232班团支书,是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的一名土家族少年,中共预备党员。他出身在农村,他单薄矮小,却是他,父母双残,小小的年纪支撑起一个家庭的挺立;却是他,自己独立解决上学的问题;每天五六份兼职,没有一个完整的假期;他依然稳拿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入学以来,多次获得校级奖励,“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三峡大学第十届“三峡之春”文化艺术节 DV*FLASH大赛二等奖,三峡大学第五届“求索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他微笑走来,越过每一个路障,笑看每一次挫折,坚强的长成一棵风雨无袭的参天大树。电影《荒岛余生》里面,有一句经典的标语“在世界的尽头,他开始了他的旅程”。而苏宏振一出生就开始了他的独特的旅程。
给小苏打电话约采访时,他正在组织班上的同学去观看五人制足球比赛,忙的不亦乐乎,听说了采访的事,他表示乐意分享自己的经历与心得。晚上,他骑着自行车风尘仆仆的赶来,又是腼腆的一笑,说刚安排了一个兼职给同学做,就急着赶过来了。他如想象中般有一张微笑的娃娃脸,戴着眼镜,有几分斯文,声音也是比较的轻盈、腼腆。相互寒暄了几句,隐隐透着一股子的真诚。
逆境生存,求生求学
苏和姐姐出生在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家庭,父亲眼睛先天性白内障,而母亲左手残疾。家中没有一个强壮的劳动力,毫无任何其他经济来源,甚是清贫,只能靠民政局每季度的几百元救济款度生。
小苏懂事很早,从小便开始用捡破烂、收废品的方式攒钱,在姐姐读大学的时候他将自己捡破烂的所有积蓄2000元全部交给姐姐。小小年纪便开始像个大人一样的支撑家庭。由于家境的贫寒,学费一直困扰着成绩优异的姐弟俩。升高中时,苏宏振重蹈姐姐的覆辙,放弃本已顺利考上的恩施州重点高中,无奈选择当地第一高级中学,过着异常艰苦的求学生涯。
高中时他异常刻苦,学业成绩一直保持在全班第一,年级前五,十分稳定。可是命运并没有垂青这个奋斗的人儿,先是过度的劳累造成精神衰弱,就在他挣扎在痛苦的边缘时,新的疾病缠身,鼻腔内由于长期鼻炎造成鼻窦炎和骨质弯曲变形,严重压迫到神经,急需做手术,而仅手术费就高达上万元,对于无分文积蓄且债台高筑的小苏家来说,简直如绝路一般。处在高三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刻,却要因此而浪费大量的时间还有金钱,小苏痛在心里。他没有告诉父母生病的消息,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痛。他坚韧的毅力感动了很多人。包括给他手术的外科医生,最终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做完手术。高中毕业时,他已经背着父母借钱近5万元。载着老师同学沉甸甸的期望,他最终回到了高考考场,用心的在人生的试卷上写了挥毫的一笔。
高考完,全然没有意料到,三峡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竟然寄到了家里,原准备出去打工的小苏,惊讶喜悦的同时更多的却是忧虑。这条路还能走下去吗,又该怎样继续走下去呢。当他听说大学可以贷款学费、兼职生活时,他又毅然走上了这条路。
他们说风雨过后会有彩虹,小苏经历的风雨所换来的彩虹却是让他再面对风雨时依然坚强如驻。2009年9月份,带着简单的行李,他走进了三峡大学,求索溪畔还未及留下身影,他已然奔波徘徊在上课与兼职之间。然而,当小苏在大学里全身心投入为自己的生存打拼时,2010年的冬天,噩耗传来,家中仅有的两间年久失修的木屋在大雪中坍塌了,面对哭诉的父母,现实的窘迫,小苏镇定安顿下父母,和村委协商,后来在村委会的支持和部分亲友的帮助下开始重建房屋,但是由于资金不够而频频停工,小苏拿出自己的励志奖学金以及兼职积攒的寥寥无几的钱,以帮助家庭渡过难关。而他自己只能靠做更多的兼职来供养自己。
生活就是这么爱开玩笑,经历只是证明自己的素材,只有不停地奋斗才会让自己不被打倒,才能够生存下去。
忙而充实,乐不思蜀
他一直是这么的忙碌着,快乐着。大学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世界,而他开学第二周就开始发宣传单,几乎利用每一个周末做促销、串寝推销产品、申请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从未找父母要过钱,大学了生活更是全部自给。时间对他来说是个实在的奢侈品。他一直没有忘记过努力、奋斗,或许在别人看来是多么虚假的空话,然而他却一一践行了。手头从没有低于五份兼职,最近仍有诸如学院收发邮件、电信校园促销苑区经理、旅游代理、中国银行业务代办、新浪微博校园推广等工作在身。社团里也活跃着他的身影,文传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20091232班团支书、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编辑部部长等。当问及他哪有这么多时间、精力,他淡然的说时间只要挤总会有,“以前我是用脚跑路,后来觉得脚不够用了,我就买了自行车,我的时间都是靠我用双腿和速度赶出来的” 和他交谈,从未听到过抱怨,只有开心与接受。他感到快乐与充实,他选择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生存下去。
上学之后的苏宏振,从未有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假期一到,也就到了专职工作的日子,他会去靠自己做一些生意,上了大学,他怕和父母太远不方便照顾,于是努力挣钱给父母一人买了一个手机。每星期都要打上几回,过问一下家里的事情。在同学眼中,苏宏振就是小当家,在父母眼里,他更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永远都不会担心我自己,但是父母家人是我唯一的牵挂,我要靠自己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2010年寒假放假时,当小苏准备回家时发现自己的身上一共只有五六十块钱了,卡上也分文没有,而车费要一百多。但是他一点没有忧虑,他找同学借了五百,开始做特产生意,最终挣了五六百块钱,车费也绰绰有余了。
就是这样一个男孩,忙并快乐着,穿梭忙碌在校园里,养活着自己还撑着一个家庭。用微笑用真诚一直很努力的在大学校园里靠自己而生存,实实在在的过着最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他忙碌并快乐着。
微笑如花,付出如注
生活中的苏宏振是个爱笑的孩子,同学对他的印象都是喜欢笑,乐于助人,坚韧不拔。他常常把微笑挂在嘴边,“有时候我会边走路想到一些事情,就会傻笑起来,常常会把别人吓了一跳。”有一句话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相信这样一个爱笑的,坚韧的,努力的男孩一定是一个幸运儿。
他总觉得自己很幸运,饱受命运的眷顾,在他的人生低谷期的高中那年,一切都以绝望的姿态狰狞的冲着他笑时,是他的数学老师,给了他坚持下去的信念,在赠给他的笔记本上题了一段一直勉励他走过来的话“身处逆境而执着坚持,希望之光永不熄灭,严肃的面对生活的调侃,调侃的面对命运的捉弄…„”,他一直保留着那个本子。将题词抄下一份复印后带在身边,鼓励自己坚持,他也经常用来给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以信念。“进入三大,我的老师、同学都对我很好。常常喊我聊天,畅谈,指导我的学业。我知道自己承载了很多人的期望,大家都在看着我,我也会努力的付出报答他们,会更加的热爱我的生活。”在别人看来,他是有千般的不幸,而他呢,却微笑着向所有人宣布:“我很幸运”。其实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
在人生的道路上,苏宏振付出了很多很多,除了为家庭为自己,还有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正是他的这种生活态度,他的微笑风格,成了他的付出最好的诠释。作为班上的团支书,他希望把这份同学对他的信任转化为实际的利益,付出给自己的同学们。他会为多一个评优的名额而跟老师做一个上午的工作,他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助同学处理困难,默默的付出,但是下来他从未告诉过任何人他做了多大的努力。苏宏振说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信息渠道,能在大学期间至少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一千份兼职。他希望把自己所能得到的信息尽可能的与同学分享。
在学习上他也丝毫没有怠慢,由于自己要利用大量的时间兼职,苏宏振只能在别的同学休息娱乐的时间来拼命的补习专业知识。“对于兼职,只求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因为挣钱的机会以后会有很多,但是学习只有这么几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便是最好的证明。他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当你习惯了这些付出,这些奋斗,就会觉得它变成了一种享受。用心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做好你所期待的那件事,那么你就会了解所得到的回报与锻炼是远远大于付出的。而苏宏振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一直佩服那些励志成才的人,“洪战辉曾经说过:‘艰苦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未来的路虽然还很长,而且荆棘丛生,哪怕飞沙走石,我想我也会坚持走下去,为了梦想,也为了自我的证明。”
后记:
坚韧、毅力、顽强,这些常用来评价书中榜样人物的词汇却如此具象的表现在苏宏振身上,让我们由衷的赞叹,让我们自惭形秽,或许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优秀的顶着灿烂光环的人,可苏宏振就是一块璞玉,实在、真诚的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激励着每一个人。
第二篇:青春榜样
周日的晚上,寝室的人都在休息着,他也不例外,和以前的朋友打电话,聊聊近期的情况。在窗台上,看着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顿时有了些倦意。突然手机提示音响起,是支书的电话,可是这边和同学的电话还没有挂断,想着应该没有什么大事,打算一会再回电话过去。
接着,室友汪洋的电话响起,他转过头去,看见他表情惊愕并且慌张地说:“什么有血?!”突然一种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匆忙之中挂掉电话。突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马拿起衣服往外冲。但是他突然又愣了一下,按了按口袋,确定是否带了钱包。他往女生宿舍跑去,忘记了大雨,忘记了还没整理好的衣衫,只记得一件事“我要快点到„„”。跑到寝室,看到场面的他一时惊慌失措。陶龙媛同学躺在地上,在离头不远的地方,有一滩半固体化的浓血,比之前想象的还要严重一些。“电话打了吗?”他问道。“打过了”,副班长谢晓霜急促的语气都快要哭出来了。虽然心里很乱很慌,毕竟这种事情是少有的,谁都会有些惊慌失措,一边抑制住自己的情绪,一边对陶龙媛说没事的。他想背上她尽快去医务室,但是有个女生说不要乱碰,防止变严重。团支书跑回来说“校医来了!”然后校医让他们把她扶到医务室进一步检查。大雨中,他们仅有几把伞,却差不多遮在陶龙媛身上,并且用身体挡着飘到她身上的雨,怕将她的伤口淋湿。后面因为伤势太重,直接被送去了市医院。一些同学得知情况慌慌忙忙的赶过来,虽然知道大家都很心急,他还是说:“我们(班长,支书,副班长)去就好了,赶紧回去,别淋着雨了,小心感冒。”就这么,他们坐上了夜晚10点多的120,在“生命高速公路”上奔驰„„
在车上,他搂着她,感觉到车上有冷气。他毅然脱下外套,套在她身上,即使他只穿了件夏天的短袖。不久之后,同学就收到了短信:“我们已经到医院了,大家不要担心,晚上好好休息,明天早上还要上课呢”。
他们带着她在医院辗转:照CT,做B超„„途中他一直都搂着她,怕她再受伤。后面医生说她的情况不稳定,需要住院观察。他二话不说,跑到交费处去办理手续,让后忙前忙后地安排住院的事。后面他给学院领导打电话说明情况,阮艳平老师也是立马赶了过来。
已无大碍,但是医生说需要每半个小时叫醒她,他们用力点头答应。那个晚上,他们填满了孤独而寂静的夜。他们的祈祷停了雨,却让她流下泪水。
他们,落下了重要的微积分、大学英语,关心的同学问用不用换班,他只是说:“没事,你们好好上课,我可以的。”简短而有力的话,却透露着一颗关爱同学的心。
得知他不在的时候班上依旧井然有序,他十分感动并且激动地说:“非常感谢大家在我们没有在的情况下把班级弄得这么好。让我们一起祝陶龙媛同学早日康复,我们的心会一直陪伴她„„”
其实有的时候,用心不用太多言语,一个表情、一种语气或一条简单的短信就能说明一切。他说:我们是团结的班级,我们的心一直都在一起„„
PS:祝陶龙媛同学早日康复!
第三篇:青春榜样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真的很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信任!我觉得,榜样就像人生的引路人,他们会把你引向不同的道路。拥有美好品质的人应当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引以为荣的榜样。这些榜样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有些人心中的榜样是大文豪、大诗人。有些人的榜样是革命领袖毛泽东,有些人的榜样则是戏曲大师梅兰芳等,有些人心中的榜样世界首富是比尔·盖茨。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命运在追求中改变,思想在追求中升华。有了榜样,就如找到了自己的行为准则。
从榜样中,我们学会了待人,学会了接物,学会了如何去奋斗,学会了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有了榜样,就如找到了一面明镜,明镜里反射出许多自身的问题。教育提醒着我们克服困难,摒除杂念,努力学习,修身养性,认真工作。有了榜样,就如找到人生的目标,目标就在眼前,它永远激励我们不懈奋斗,勇于拼搏,排除万难。
本人性格热情开朗,为人诚实谦虚,待人友好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兴趣广泛、适应力强、上手快、勤奋好学、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勇于迎接新挑战。具有亲和力,平易近人,善于与人沟通。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秀,名列前茅。品学兼优。曾担任系社团联外联部干部、系蓝雨文艺社社团干事、班级素能拓展委员等,在大大小小的各种活动中,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办事和处事能力。此外,还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兼职工作等,以增加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体会办事方式,锻炼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
作为班级干部:我能够积极配合其他班干,努力把班级纪律、卫生、活动搞好,能够积极配合老师的调动,积极努力的做好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在新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末,积极合理安排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为我班争取到了“社会实践优秀班级奖”一个社会实践二等奖、一个社会实践三等奖。并获得“优秀学生干部”!
作为大学学生,我努力学习,在别人把时间用到睡觉,玩游戏等等的时候,我在学习专业课,努力把专业课基础打打好。把空余的时间留在图书馆,不断涉猎课外知识,充分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经过一学期的不懈努力,如愿以偿我取得了优异的的成绩!
作为蓝雨干事:我身为蓝雨文艺社的干事,我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成功组织好每一次社团活动,维持会场纪律,积极配合社长的安排,努力做好自己份内的职务,时常帮助其他干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经过一个多学期的锻炼,我熟知了社团里大部分事物。有激情、有信心、有能力做好社团里的事情!力争下一届蓝雨文艺社的社长!
作为同班同学:我能够和其他同学和睦共处,共同学习打成一片,有问题我一定会尽自己的所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作为宿舍舍长:我愿意吃苦,心甘情愿做保姆,每次打热水,我都会多带一瓶水。时间久了大家也习惯了互相帮助,为了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我制定了合理的值日表,和每周一次的宿舍大扫除!经过不断的改善,我们宿舍得优率也名列前列了!我爱我的宿舍,因为它
是我在大学里面的一个家,我爱我的舍友,因为他们现在已经从陌生人成为了我的家人!
忠实诚信,讲原则,说到做到,决不推卸责任;有自制力,做事情始终坚持有始有终,从不半途而废;肯学习,有问题不逃避,愿意虚心向他人学习;自信但不自负,不以自我为中心;愿意以谦虚态度赞扬接纳优越者,权威者;会用百分一百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以后的日子我会更加的努力,为自己为大家,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姓名:Aldrich
出生年月:1991年10月8
入团时间:2003年11月
第四篇:袁振宏研究员简介
《高级微生物学》和《生物降解与转化》授课专家
袁振宏研究员(生科院)
袁振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研究员,生物质能中心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 1978年3月-1982年1月 辽宁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
1982年辽宁省能源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中国生物质能中心秘书长
1991年起,中国生物质能技术开发中心,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2年调入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任生物质能中心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及生物质能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沼气学会副主任,国家863 计划能源技术领域专家组副组长,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能源主题专家组专职专家。科技部保密技术审查专家组专家。
主要从事生物质能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包括:生物质能生化转化技术(沼气、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资源开发(秸秆、能源植物和藻类等)、我国生物质能源及其开发技术的发展战略(技术经济评价、发展方向、路线图和政策等)和中国生物质能CDM项目等。
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课题、世界银行课题、联合国与科技部联合支持的少数民族地区绿色能源减贫项目、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项目、广东省科技基金项目。目前主持在研的课题有: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项目“年产1万吨生物柴油关键技术及示范”,中科院知识创新重大工程项目“纤维素乙醇的高温发酵和生物炼制”等。
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30余篇,其中SCI/EI论文16篇,申请专利6项。出版专著一部:《生物质能原理与技术》,参与编写“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主持生物质能部分。
第五篇:苏振刚事迹(精选)
青春有限,梦想无价
——优秀校友苏振刚简要事迹
都说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其实人生也是一样。在社会角色的不停转换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完成梦想、寻找梦想,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变的越来越清晰。他相信,“只要我们对生活、对社会充满了信心,我们一定会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电子工程学院学生苏振刚,2007年进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同年11月携笔从戎,报名参军,服役于东北空军某部,服役期间表现优秀,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12月回校读书,在电子工程学院学习计算机控制技术,2012年6月毕业。平时经常徒步和骑行来磨练自己的意志。2012年5月,毕业前花了半个月时间,从无锡徒步回连云港老家,虽然期间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曲折,但是他觉得收获了无价的财富。2012年8月毕业后,他通过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随手公益基金去四川凉山当一名支教志愿者,他克服生活的困苦、支教的寂寞、家人的担心,一直坚持到支教期满。他不仅要给学生上课,更是把自己融入其中,和村民一起改变当地的生活中,在村里修建了灶台,不再露天生火做饭。看到村民们从来没有拍一张全家福,就放弃休息时间,为每一户人家拍摄一张他们自己的全家福。2013年4月雅安地震的时候,他又利用五一假期赶去芦山灾区支援。支教期满后,只身一人从支教的四川支教的凉山出发,骑行川、滇、藏、青、甘、陕、豫、苏等省市,游历半个中国。该同学骑行84天,经7000多公里,他要用这种方式记录美丽的祖国和见证美好的青春。
他说:有梦想总比什么都没有强……梦想不在于大小,但梦想的珍贵之处在于这是属于你自己的梦想!同是年轻人,他没有选择和有些大学生一样,在寝室打网游、在校园谈恋爱。而是想在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收拾好自己的背包,做一些简单的功课,用行动去证明。
作为一名普通的毕业生,他的工作没有显赫的职务,也没有很高的报酬,但足以打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苏振刚的事迹鼓舞着更多的年轻人,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年轻人,他是我们精神榜样!
后记:苏振刚的事迹在网上公布出来后,到目前已有近万人的浏览量,很多科院师生,包括在百度贴吧、科院招生网上都看到的社会人士都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他是感动科院的毕业生,值得我们去尊敬、学习!
历练在军营
梦想在科院
坚持在脚下
美丽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