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说作文教学与文本再利用
说说作文教学与文本再利用
慈溪市庵东初中方琴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都在教导学生,要想写好作文,需要从积累材料入手,而且要勤于积累、善于积累。学生也很听话,买来大量的优秀作文选、报刊杂志,摘抄引录、粘贴整理,可是到了写作文时,依旧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勉强成文的,佳作更是凤毛麟角。
新课标在写作教学的要求中,第二条就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第三条指出:“要多角度观察生活„„”《高中课标》在“表达与交流”中第四条指出“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多方面的积累材料„„”
学生的写作现状和新课标的要求中都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怎样将积累的材料真正落实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怎样落实多角度观察生活并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就此,我谈点自己的做法:阅读写作一体化,即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作文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深入发掘教材资源,充分利用文本指导学生写作。具体来说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用文本做资源,积累写作材料,建立写作材料库。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积累材料。材料从何而来?更多的师生把眼光放在了课外,如阅读名著,订阅优秀书刊等等。其实,我们手头拥有的、与我们朝夕相伴的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足以让我们再利用。
如何指导学生利用文本积累写作素材?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
(一)、题材角度。指导学生把学过的主题相同的文章归纳到一起,把作者生平、人物事迹、优秀品行等进行整理组合,形成不同的作文材料篇章。如:
爱国气节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操,花木兰的“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爱国情怀,邓稼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国奉献精神,闻一多的“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大无畏斗争精神等等事例。
亲情感悟篇。严厉的父爱,如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父亲的鸡毛掸子打在女儿身、痛在父亲心。伟大的父爱,如《傅雷家书》中,在儿子处于人生失意低谷时,用心爱心专心
是父亲那饱含深情的话语鼓励着他;在儿子取得成绩进步时,又是父亲那谆谆教导勉励着他。还有更多的讴歌母爱的诗文,如冰心的《纸船》,泰戈尔的《金色花》,胡适的《我的母亲》等等,像莫怀戚的《散步》更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节操德行篇。如愚公坚忍不拔的移山精神,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身自好,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风傲骨。
以上只是浅举几例,教师还可以根据单元提示(如理想、信念、探索自然等)进行不同题材的整理,要注意的是,材料需要再加工,同一个材料可以多角度利用。
(二)、哲理警句角度。指导学生熟记诗文中精炼优美、意蕴丰富的句子,为自己的作文画龙点睛、增光添彩。
我指导学生熟记那些精练优美、意蕴丰富的句子,为自己的作文画龙点睛、增光添彩。一次期末考试,作文是要求以“我”为话题的,我的一名学生就借鉴课本《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后汪国真的诗歌中的一句“从别人那里,我认识了自己”,构思了三个板块:从父母那里,我认识了自己;从朋友那里,我认识了自己;从老师那里,我认识了自己。其文章条理清晰,构思新颖,博得了阅卷老师的欣赏而获得满分。学生作文中时常会出现诸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诚信(亲情、友情、语文、环保„„)爱的深沉”等佳句,如果没有用心的积累是写不出的。而这样的富有生命力的句子,文章中比比皆是,像鲁迅《故乡》中的“地上其实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冯骥才《珍珠鸟》中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奇迹。”等等。
语文文本是教育专家们精心选编的,内容涉及历史、人文、科学、为人处世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文本中的文章都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因此,语文文本本身就是现成的写作素材库,应该受到广大教师学生的重视并得到充分利用。
二、用文本作例文,指导学生写作的技巧。
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语文要有用语文的意识。我在利用文本指导学生写作时,针对某篇课文中最具有特色的写作技巧对学生进行当堂指导,也可针对某种写作方法,以多篇课文为例子进行指导。常用的有:
1、对比法。对比的目的就是要突出所要描述的对象的特征。如写人,可以把个性不
同的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以《邓稼先》为例,作者为突出邓稼先的默默无闻、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就将其与个性张扬的奥本海默进行对比。还可以把同一人物不同时期的变化进行对比,以《故乡》为例,作者为了更好的刻画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就分别将二人二十年前后的形象加以对比,成功塑造出一个农村悲苦的农民代表形象和一个尖酸刻薄的小市民的形象,从而揭露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2、详略得当。内容的详略取决于中心。与中心无关的坚决不写,与中心联系不紧密但需要稍作交代的应该略写,为突出中心的应当详写。以《木兰诗》为例,作品为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详写从军缘由、出征前的准备、辞官还乡及亲人团聚,而略写了战场生涯。此类文章课本中很多,学生稍加回顾就会找出,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次真好》等等。
3、叙述角度的切换
《最后一课》中,都德以小弗郎士的视角来塑造韩麦尔先生的爱国形象;《孔乙己》中,鲁迅以一个小伙计的视角来塑造孔乙己的迂腐、懒惰的形象;《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以“我(一个孩子)”的视角看出世态的炎凉„„教师可以把有类似的写法的课文罗列在一起,对学生的写法技巧作针对性的专题指导。
4、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指导学生写人时,可先通过旁人介绍、通过其他物件、通过旁人反应、通过环境烘托等手法进行侧面描写。然后对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心理等进行正面描写,这样,学生笔下的人物就容易“活”起来。可结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物传记类课文进行指导。我个人认为,《口技》就是一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的典范文章,教学此文时,我针对此写作技巧当堂训练学生的写作。
再如,指导学生练习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可以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例文;进行标题式作文训练,可以《邓稼先》为例;进行书信形式的作文训练,可以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傅雷家书两则》、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等为例文;指导学生以小见大的写法,可以《最后一课》、《散步》等课文为例。
三、用文本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对“写作”的要求中指出:“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够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进行改写。我具体的做法是:利用教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改写;或者选取片段,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或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化无声为有声。
1、改写。利用教材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写。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于勒是百万富翁,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试为课文改写一个结局。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改写,如把诗歌改写成散文。
2、仿写。选取教材中精彩的、有亮点的片段,引导学生对片段进行仿写。如朱自清的《春》的结尾部分,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段落分别从“新”“美”“力”三个角度赞美春天,这里就可以指导学生用比喻句构成的排比段形式进行写作。学习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时,可以指导学生以“你好,山泉姐姐„„”一段为蓝本描绘校园一角;以“捧起一块石头„„拾起一片落叶„„采撷一朵小花„„”一段为蓝本抒写心灵。仿照《土地的誓言》中对春天的东北田野的描写去写江南春天的田野。
真正的创作首先来自模仿,所以平时多选取精彩片段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很有必要。经过长期训练,学生自然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意识,这正符合课标对写作教学的一项要求:“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
3、补写。以课本内容为依据,抓住人物的内心活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化无声的内容为有形的语言。如补写《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说的“我的朋友们啊,我——我——”这句话中没有说出的部分。也可以依据课文内容发展的规律,展开合理的想象为文章补写一个结尾,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引导学生猜想皇帝回宫后会怎样,给课文加个结尾。
改写、仿写、补写等这些方式,是用文本创设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很好地开阔了学生的写作思路,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四、用文本作向导,引领学生体验生活。
作文教学的本质是由“物——意——文”的双重转化过程。由“物”到“意”的转化是个内化过程,即客观外物内化为主观情意。这要求学生要关注生活,对社会、自然、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也就是要有生活体验。如何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广大教师费了不少心思,有的在作文课上开展活动,如开一间“作文聊天室”、“一个土豆引发的思想火花”;有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上社会,如上海市特级教师皋玉蒂利用假期,带领学生在南京、西安、山东等地行走游学。我个人认为,此二类做法,前者只解决了一堂作文课的内容,难以形成有效的能力迁移;而后者要求太高,形式过于理想,不能推广。
当前,我们的学生不是缺乏生活内容,而是缺少生活感悟。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尽可能利用手头的现成资源——文本,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借助作者的人生体验去体验自己的生活,感悟人生。
以莫怀戚的《散步》为例,先引领学生细读文本,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的人生体验:散步事小,亲情味浓,尊老爱幼,责任重大。然后,指引学生品味细节,联系生活,品味生活。此环节重在教师的指导,以文中细节为着手点。如“奶奶摸着孙儿的头”,就可以让学生谈自己的经历体验:自己的长辈有摸过自己的头吗?他们为什么摸?当时的情形如何?现在回想起来的感觉又如何?也可以从该文的事件入手去联系自己的生活:和谁散过步?是怎样的情形?如此一来,就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抒发自己的心灵发现,一段段感人的经历重现在课堂,一番番激情的话语怦然而出,学生都走进了真实的自我生活的世界。就在这种氛围下,让学生写“亲情”话题作文,他们还会叫难吗?
语文文本是教育专家们精心研究、科学汇编的成果,其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既是阅读教学的工具,也是作文教学的工具。它就好比一座矿藏,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深掘文本价值,多角度利用文本。
„„„„参考资料:
①《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8期《用好文本这个作文素材库》
②《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二期《语文教材的二次利用策略》
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二篇: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说说作文教学与文本再利用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说说作文教学与文本再利用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都在教导学生,要想写好作文,需要从积累材料入手,而且要勤于积累、善于积累。学生也很听话,买来大量的优秀作文选、报刊杂志,摘抄引录、粘贴整理,可是到了写作文时,依旧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勉强成文的,佳作更是凤毛麟角。
新课标在写作教学的要求中,第二条就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第三条指出:“要多角度观察生活„„”《高中课标》在“表达与交流”中第四条指出“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多方面的积累材料„„”
学生的写作现状和新课标的要求中都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怎样将积累的材料真正落实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怎样落实多角度观察生活并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就此,我谈点自己的做法:阅读写作一体化,即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作文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深入发掘教材资源,充分利用文本指导学生写作。具体来说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用文本做资源,积累写作材料,建立写作材料库。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积累材料。材料从何而来?更多的师生把眼光放在了课外,如阅读名著,订阅优秀书刊等等。其实,我们手头拥有的、与我们朝夕相伴的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足以让我们再利用。
如何指导学生利用文本积累写作素材?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
(一)、题材角度。指导学生把学过的主题相同的文章归纳到一起,把作者生平、人物事迹、优秀品行等进行整理组合,形成不同的作文材料篇章。如:
爱国气节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操,花木兰的“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爱国情怀,邓稼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国奉献精神,闻一多的“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大无畏斗争精神等等事例。
亲情感悟篇。严厉的父爱,如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父亲的鸡毛掸子打在女儿身、痛在父亲心。伟大的父爱,如《傅雷家书》中,在儿子处于人生失意低谷时,是父亲那饱含深情的话语鼓励着他;在儿子取得成绩进步时,又是父亲那谆谆教导勉励着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他。还有更多的讴歌母爱的诗文,如冰心的《纸船》,泰戈尔的《金色花》,胡适的《我的母亲》等等,像莫怀戚的《散步》更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节操德行篇。如愚公坚忍不拔的移山精神,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身自好,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风傲骨。
以上只是浅举几例,教师还可以根据单元提示(如理想、信念、探索自然等)进行不同题材的整理,要注意的是,材料需要再加工,同一个材料可以多角度利用。
(二)、哲理警句角度。指导学生熟记诗文中精炼优美、意蕴丰富的句子,为自己的作文画龙点睛、增光添彩。
我指导学生熟记那些精练优美、意蕴丰富的句子,为自己的作文画龙点睛、增光添彩。一次期末考试,作文是要求以“我”为话题的,我的一名学生就借鉴课本《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后汪国真的诗歌中的一句“从别人那里,我认识了自己”,构思了三个板块:从父母那里,我认识了自己;从朋友那里,我认识了自己;从老师那里,我认识了自己。其文章条理清晰,构思新颖,博得了阅卷老师的欣赏而获得满分。学生作文中时常会出现诸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诚信(亲情、友情、语文、环保„„)爱的深沉”等佳句,如果没有用心的积累是写不出的。而这样的富有生命力的句子,文章中比比皆是,像鲁迅《故乡》中的“地上其实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冯骥才《珍珠鸟》中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奇迹。”等等。
语文文本是教育专家们精心选编的,内容涉及历史、人文、科学、为人处世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文本中的文章都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因此,语文文本本身就是现成的写作素材库,应该受到广大教师学生的重视并得到充分利用。
二、用文本作例文,指导学生写作的技巧。
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语文要有用语文的意识。我在利用文本指导学生写作时,针对某篇课文中最具有特色的写作技巧对学生进行当堂指导,也可针对某种写作方法,以多篇课文为例子进行指导。常用的有:
1、对比法。对比的目的就是要突出所要描述的对象的特征。如写人,可以把个性不同的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以《邓稼先》为例,作者为突出邓稼先的默默无闻、忠厚平实、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就将其与个性张扬的奥本海默进行对比。还可以把同一人物不同时期的变化进行对比,以《故乡》为例,作者为了更好的刻画闰土和杨二嫂的
形象,就分别将二人二十年前后的形象加以对比,成功塑造出一个农村悲苦的农民代表形象和一个尖酸刻薄的小市民的形象,从而揭露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2、详略得当。内容的详略取决于中心。与中心无关的坚决不写,与中心联系不紧密但需要稍作交代的应该略写,为突出中心的应当详写。以《木兰诗》为例,作品为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详写从军缘由、出征前的准备、辞官还乡及亲人团聚,而略写了战场生涯。此类文章课本中很多,学生稍加回顾就会找出,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次真好》等等。
3、叙述角度的切换
《最后一课》中,都德以小弗郎士的视角来塑造韩麦尔先生的爱国形象;《孔乙己》中,鲁迅以一个小伙计的视角来塑造孔乙己的迂腐、懒惰的形象;《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以“我(一个孩子)”的视角看出世态的炎凉„„教师可以把有类似的写法的课文罗列在一起,对学生的写法技巧作针对性的专题指导。
4、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指导学生写人时,可先通过旁人介绍、通过其他物件、通过旁人反应、通过环境烘托等手法进行侧面描写。然后对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心理等进行正面描写,这样,学生笔下的人物就容易“活”起来。可结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物传记类课文进行指导。我个人认为,《口技》就是一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的典范文章,教学此文时,我针对此写作技巧当堂训练学生的写作。
再如,指导学生练习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可以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例文;进行标题式作文训练,可以《邓稼先》为例;进行书信形式的作文训练,可以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傅雷家书两则》、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等为例文;指导学生以小见大的写法,可以《最后一课》、《散步》等课文为例。
三、用文本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新课程标准在对“写作”的要求中指出:“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够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进行改写。我具体的做法是:利用教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改写;或者选取片段,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或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化无声为有声。
1、改写。利用教材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写。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于勒是百万富翁,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试为课文改写一个结局。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改写,如把诗歌改写成散文。
2、仿写。选取教材中精彩的、有亮点的片段,引导学生对片段进行仿写。如朱自清的《春》的结尾部分,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段落分别从“新”“美”“力”三个角度赞美春天,这里就可以指导学生用比喻句构成的排比段形式进行写作。学习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时,可以指导学生以“你好,山泉姐姐„„”一段为蓝本描绘校园一角;以“捧起一块石头„„拾起一片落叶„„采撷一朵小花„„”一段为蓝本抒写心灵。仿照《土地的誓言》中对春天的东北田野的描写去写江南春天的田野。
真正的创作首先来自模仿,所以平时多选取精彩片段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很有必要。经过长期训练,学生自然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意识,这正符合课标对写作教学的一项要求:“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
3、补写。以课本内容为依据,抓住人物的内心活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化无声的内容为有形的语言。如补写《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说的“我的朋友们啊,我——我——”这句话中没有说出的部分。也可以依据课文内容发展的规律,展开合理的想象为文章补写一个结尾,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引导学生猜想皇帝回宫后会怎样,给课文加个结尾。
改写、仿写、补写等这些方式,是用文本创设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很好地开阔了学生的写作思路,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四、用文本作向导,引领学生体验生活。
作文教学的本质是由“物——意——文”的双重转化过程。由“物”到“意”的转化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是个内化过程,即客观外物内化为主观情意。这要求学生要关注生活,对社会、自然、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也就是要有生活体验。如何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广大教师费了不少心思,有的在作文课上开展活动,如开一间“作文聊天室”、“一个土豆引发的思想火花”;有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上社会,如上海市特级教师皋玉蒂利用假期,带领学生在南京、西安、山东等地行走游学。我个人认为,此二类做法,前者只解决了一堂作文课的内容,难以形成有效的能力迁移;而后者要求太高,形式过于理想,不能推广。
当前,我们的学生不是缺乏生活内容,而是缺少生活感悟。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尽可能利用手头的现成资源——文本,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借助作者的人生体验去体验自己的生活,感悟人生。
以莫怀戚的《散步》为例,先引领学生细读文本,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的人生体验:散步事小,亲情味浓,尊老爱幼,责任重大。然后,指引学生品味细节,联系生活,品味生活。此环节重在教师的指导,以文中细节为着手点。如“奶奶摸着孙儿的头”,就可以让学生谈自己的经历体验:自己的长辈有摸过自己的头吗?他们为什么摸?当时的情形如何?现在回想起来的感觉又如何?也可以从该文的事件入手去联系自己的生活:和谁散过步?是怎样的情形?如此一来,就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抒发自己的心灵发现,一段段感人的经历重现在课堂,一番番激情的话语怦然而出,学生都走进了真实的自我生活的世界。就在这种氛围下,让学生写“亲情”话题作文,他们还会叫难吗?
语文文本是教育专家们精心研究、科学汇编的成果,其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既是阅读教学的工具,也是作文教学的工具。它就好比一座矿藏,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深掘文本价值,多角度利用文本。
„„„„参考资料:
①《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8期《用好文本这个作文素材库》 ②《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二期《语文教材的二次利用策略》 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三篇:废旧光盘再利用教案与反思
废旧光盘DIY
一、设计理念 为了培养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展示废旧光盘能被利用的程度。
二、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生们也对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教学内容分析 《废旧光盘DIY》这一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以及废旧的其他东西要求。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在老师信息技术的引导下子们的启发值观 学会使用手工工具习惯。
五、教学策略 ㈠教法设计
过程与方法 利用老师对孩
情感态度与价
了的掌握。因此教师现场操让学生了解制作“向日葵”的方法。⑶适度讲授法。由于在⑷评价激励法。如本节课终了通过口头表扬、设立巧手奖、合作奖、创新奖等多元化的评
㈡学法指导
以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为主线贯穿各方法以及自主评价、自主探究的方法
同学们,仅15克重,在我们使用过后,它们大多被闲置在家中的各个角落,或是被当作垃圾随手丢弃,殊不知小小光盘的大量堆积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果焚烧大量光盘并不会有熊熊的火焰
DIYDI 出 示 向 日葵。
2、程贴在黑板上。
3、师 再 将黑板上。
4、请学生总结一下老师在制作光盘向 日葵的 5
学生讨论
PPT 配乐制作
《废旧光盘DIY
1-2件废旧光盘的创意作品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做相信通过我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运用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启发。
许多思考。这节劳技课《废旧光盘DIY》其主旨是想向学相信废物利用的意识会在孩子们的心里更一步地加深印象。最后用。相信这样的课堂效果会更好一些。而且在信息技术方
FLASH等等的话就更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了。
第四篇:建筑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
建筑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
对于这样一个课题,之前接触的并不是很多,所以完全需要重头开始了解。根据给定的几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资料搜索以及思考。
一、现阶段国内主要建筑废弃物的种类
建筑废弃物又称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建设、拆迁、修缮及居民装饰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余泥、余渣、泥浆及其他废弃物。按照来源分类,建筑废弃物可分为土地开挖、道路开挖、旧建筑物拆除、建筑施工和建材生产五类,主要由渣土、碎石块、废砂浆、砖瓦碎块、混凝土块、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等组成。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施工废弃物成分有所不同,其基本组成一致,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废金属料、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等组成。
二、国内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受资源、观念、政策法规影响,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在我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目前,我国城市每年产出垃圾约为60亿吨,其中建筑垃圾为24亿吨左右,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40%。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将建筑垃圾进行轻度分拣,回收废金属、废混凝土等,采用这类处理方式的建筑垃圾仅占2%;二是未经任何处理的建筑垃圾被运到郊外或者农村,买或者租块地,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采用这类处理方式的建筑垃圾约占98%。这种不合理的处理方式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农田、增加了运输成本,还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使得建筑垃圾成为我国废弃物管理中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国内一些建筑公司在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例如:上海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市中心的“华亭”和“霍兰”两项工程的7幢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13万m2,均为剪力墙或者框剪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将结构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并把有用的废渣碎块粉碎后,与标准砂按1:1的比例拌合最为细骨料,用于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砂浆强度可达5MPa以上。该项目共计回收利用建筑废渣480t,节余万元。再比如:河北工专新兴科技服务总公司开发成功一种“用建筑垃圾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在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该项技术是采用旧房改造、拆迁过程中产生的碎砖瓦、废钢渣、碎石等建筑垃圾为填料。经重锤夯扩形成扩大头的钢筋混凝土短桩,并采用了配套的减隔振技术,具有扩大桩端面积和挤密地基的作用。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可达500-700kN。经测算,该项技术较其他常用技术可节约基础投资20%左右。
三、国内建筑废弃物处理和利用方面的不足
尽管国内一些企业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技术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来说,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较大的问题:
1、组织机构不明 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如何处理就存在组织协调问题。如建筑垃圾怎么搜集,有谁组织搜集,堆存到哪里,堆存用地有谁解决,建筑垃圾利用工作由谁来牵头,由谁来组织协调等问题在我国目前尚未明确。
2、处理技术缺乏
我国十分缺乏对建筑垃圾的分拣、分类堆存和分类处理技术。尤其是在建筑垃圾制备混凝土再生骨料过程中的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堆存等方面的技术开展的研究还很少。
3、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对建筑废弃物大多采用填埋的处理方法,但这种“低级”的处理方式并不能消除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相反会造成永久性危害。尤其是分拣出来可重新利用的那一小部分建筑垃圾,如对其处置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4、资金保障不够
建筑垃圾废料本身已无价值,只有经过回收处理才能产生新的价值。垃圾的搜集、运输、堆存、分拣、破碎、筛分等都需要投入资金,除金属、木制品、拆除后经过清理的砖通过废品回收利用取得一些回报以外,我国建筑垃圾回收企业用废砖、废混凝土加工的骨料及配置的低标准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空心隔墙板等再生产品的附加值都很低,一般低于各道处理工序所花的费用之和;而制造再生产品的成本一般又高于用新原料制造的产品,这常常使回收利用企业无利可图,从而直接影响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作的开展。
5、政策法规不全
目前我国促进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如何支持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工作,制订什么样的政策支持和促进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已有的政策怎样落实,有哪一个部门组织协调,怎样解决堆存用地,经济上如何扶持,政策法规上如何引导等问题都还不明确。
四、国内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法与国外的比较
相比较国内对于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方面的管理,发达国家则要做的好得多。对于建筑垃圾的管理,发达国家采用了“谁生产垃圾,谁负责谁付费”的观念,是既合情合理,又有积极意义的。一方面,这可以使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采取措施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减少建筑垃圾的危害;另一方面,又可以使政府减少负担,更好的履行其监管和指导职责。要贯彻好这种机制,政府要对整个城市的垃圾做一个全面的监测系统,建立起一个高效率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整个城市垃圾进行控制。
(一)日本
通常,建筑材料,如石块,其原料价格要比再循环的材料价廉。由于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匮乏,日本的构造原料价格要比欧洲高。因此,日本人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可再生资源而重新开发利用。比如港埠设施,以及其他改造工程的基础设施配件可以利用再循环的石料,代替相当量的自然采石场砾石材料。
197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生产规模最大的可加工生产100t/h。1991年日本政府又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日本对于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要尽可能的重新利用;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予以处理。
(二)美国
美国政府则制定了《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从而在源头上限制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促使各企业自觉的寻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美国住宅营造商协会正在推广一种“资源保护屋”,其墙壁是用回收的轮胎和铝合金废料建成的,屋架所用的大部分钢料是从建筑工地上回收来的,所用的板材是锯末和碎木料加上20%的聚乙烯制成,屋面的主要原料是旧的报纸和纸板箱。这种住宅不仅积极利用了废弃的金属、木料、纸板,而且比较好的解决了住房紧张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三)法国
法国CSTB公司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废物及建筑业”集团,专门统筹在欧洲的“废物及建筑业”业务。公司提出的废物管理整体方案有两大目标:一是通过对新设计建筑产品的环保特性进行研究,从源头控制工地废物的产量;二是在施工、改善及清拆工程中,通过对工地废物的生产及收集作出预测评估,以确定有关的回收应用程序,从而提升废物管理的层次。该公司以强大的数据库为基础,使用软件工具对建筑垃圾进行从产生到处理的全过程分析控制,以协助在建筑物使用寿命期内的不同阶段作出决策。例如可评估建筑产品的整体环保;可依据有关执行过程、维修类别,以及不同的建筑物清拆类型,对减少某种产品所产生的废物量进行评估;可向顾问人员、总承建商,以及承包机构(客户),就某一产品或产品系列对环保及健康影响提供相关的概览资料;可以对废物管理所需的程序及物料作出预测;可根据废物的最终用途或质量制订运输方案;就任何使用“再造”原料的新工艺,在技术、经济及环境方面的可行性作出评核,而且可估计产品的性能。
(四)荷兰
在荷兰,建筑业每年产生的废物大约为14×106t,大多数是拆毁和改造旧建筑物的产物(石块、金属、塑料和木材的杂乱物)。目前,已有70%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再循环利用,但是荷兰政府希望将这个百分比增加到90%。因此,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建立限制废物的倾卸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荷兰建筑废物循环再利用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产量大约1×106t/a。砂很容易被污染,其再利用是有限制的。为此荷兰采用了砂再循环网络,由拣分公司负责有效筛砂:依照它的污染水平分类,储存干净的砂,清理被污染的砂。
(五)瑞士
瑞士目前建筑存量中包含了20.9亿吨的材料(主要包括7.9亿吨混凝土和5.7亿吨砂石料),其中14亿吨的材料已应用在地面建筑中,这是以后产生建筑垃圾的主要来源。据统计,近年来,瑞士每年产生约1110万吨建筑垃圾,其处置方式主要包括以下4种:在建筑工地上直接使用、再生利用、堆场填埋以及焚烧。
(六)新加坡
新加坡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实施源头减量战略;②建筑垃圾分类利用;③规范建筑垃圾处理市场;④土地优惠和财政资助;⑤完善的政府监管体系。
综上所述,这些国家对建筑垃圾进行了综合处置利用的经验可总结为:①具有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及早和及时制定发展建筑垃圾经济的规划和原则。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十分有利于建筑垃圾的处置。②施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科学手段进行再生资源化,并逐步形成再生资源产业。③制定合理的建筑垃圾收费政策,强调政策法规与经济手段的结合。以上经验对我国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五、废弃物资源化及其再利用前景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将建筑垃圾转变成再生产品的资源化利用率已达到60%-90%。粗略估算,到2020年,我国的建筑垃圾至少也有50%可转化为生态建筑板材等再生产品,并可创造价值达数千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以下就是几种颇具市场的原料:
一、再生骨料 再生骨料是建筑垃圾的最常见再生产品。再生骨料按来源可分为三大类:废弃混凝土骨料、碎砖骨料和其他再生骨料。再生骨料的应用决定了建筑废料处理的途径和方法,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再生骨料主要用于制备再生混凝土,部分用于制备砖和砌块等墙材,也可用于制备再生水泥。
二、渣土
渣土可用于筑路施工、桩基填料、地基基础等。
三、废塑料再生品
废塑料的再生品种类繁多,如塑木复合材料、土木建筑材料、涂料和粘接剂等。其中,塑木复合材料是最被看好的一种环保型再生产品。
第五篇:钢铁厂的三废治理与再利用
炼钢厂三废治理与再利用
摘要
近十年来,钢铁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冶金工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冶金企业污染物具有排放量大、成分复杂的特点,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这不仅需要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的和法规的保证,更需要环境工程技术的支撑。
工业产生的污染物可以分为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三类,这三类污染物从不同的角度和程度污染我们周围的环境。在冶金生产中不同的工艺过程生产出的污染物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处理冶金工业对环境污染问题时首先要知道各个生产工业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有哪些,再去寻找处理污染物的方法。
现代钢铁冶金基本上是采用火法冶金的方法冶炼钢铁。在火法冶金中天然矿石或人工精炼矿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矿物在高温下经过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生成另一种新形态的化合物或者单质,分别富集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中,达到所要提取的金属与脉石级其他杂质分离的目的。炼钢的步骤可以概述为:首先选矿,然后将铁矿石烧结成适合高炉冶炼的烧结矿,将优质的烧结矿跟焦炭等加入高炉内,在高炉里还原铁矿石得到铁水,然后铁水经过预处理送到炼钢厂,铁水在炼钢厂的转炉内脱碳、磷、硫等有害元素跟杂质,然后将优质的钢水连铸,连轧得到我们需要的钢铁产品。在这过程中,选矿跟烧结以粉尘为主要污染源;高炉炼铁以高炉煤气的气态污染物为主;连铸跟连轧以冷却水为主要污染物;同时在这过程中还有很多的矿渣、炼铁渣、炼钢渣的固体废弃物以及运输途中的烟尘污染。这些污染物如果不加以处理而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环境的损害是不可估计的。同时这些污染物中也有很多有价元素以及一些可回收的资源直接排放也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回收、治理、再利用
废气处理及利用
钢铁工业废气主要来源于:①原料、燃料的运输、装卸及加工等过程产生大量的含尘废气;②钢铁厂的各种窑炉再生产的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含尘及有害汽体的废气;③生产工艺过程化学反应排放的废气,如冶炼、烧焦、化工产品和钢材酸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钢铁企业废气的排放量非常大,污染面广;冶金窑炉排放的废气温度高,钢铁冶炼过程中排放的多为氧化铁烟尘,其粒度小、吸附力强,加大了废气的治理难度;在高炉出铁、出渣等以及炼钢过程中的一些工序,其烟气的产生排放具有阵发性,且又以无组织排放多。钢铁工业生产废气具有回收的价值,如温度高的废气余热回收,炼焦及炼铁、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煤气的利用,以及含氧化铁粉尘的回收利用。钢铁工业是大气的污染大户,钢铁工业废气治理必须贯彻综合治理的原则。努力降低能耗和原料消耗,这是减少废气排放的根本途径之一;改革工艺、采用先进的工艺及设备,以减少生产工艺废气的排放;积极采用高效节能的治理方法和设备,强化废气的治理、回收;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处理完废气中的粉尘只是简单的处理烟气中的颗粒物,其中的有毒物质以及一些有价元素的回收并不能解决,因此后续的处理要从根本上把冶金废气处理掉,需要对其成分的分析并加以处理。根据其物化性质的不同,采用冷凝、吸附、催化转化等方法进行进化处理。冷凝净化法是一种回收高浓度的有机蒸气和硫、磷等有效的净化方法,利用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有不同的饱和蒸气压以及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有不同的饱和蒸气压这一性质将混合气体冷却或者加压,使其中某种或几种污染物降凝成液体或固体,从而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来,同时还能回收废气中的某些有价成分。把经过一级净化的废气通过吸附法再净化,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净化废气中低浓度的污染物质。吸附使废气与多孔性固体(吸附剂)接触,使其中污染物(吸附质)吸附在固体表面上而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当吸附质在气相中的浓度低于吸附质的平衡浓度时,或者更容易被吸附的物质达到吸附剂表面时,原来的吸附质会从吸附质表面上脱离而进入气相,会出现脱附现象,吸附质失效,因此吸附质的选择应该满足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大、吸附能力强、选择性好、粒度均匀、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使用寿命长、易于再生、制造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常常用的吸附质有活性、硅胶活性氧化铝等等。最后一步是催化转化,利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把剩余在废气中的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的化合物。
冶金废气净化处理的有些产品同时也具有很高利用价值。选矿厂净化出的泥浆脱水后可以成为烧结矿和球团矿的原料,提高了高炉炼钢的金属收得率。高炉煤气的经过分离出来的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简单的有机物能作为燃料,分离出来的甲烷、氮化物同时能够作为化工原料生产甲酸钠和合成氨。高温的蒸汽能够被其他蒸汽用户(RH真空炉或自备电厂)使用。火法冶金蒸汽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回收后能够制酸。这是工业制酸的一个重要的来源。
废水的处理及利用
冶金工业废水可以分为以下类型:悬浮物(包括含油)工业废水,主要是湿法除尘水、煤气洗涤水、铸轧钢废水等;含无机溶物工业废水,以含有重金属离子、酸、碱为主的废水;含有有机物工业废水,包括炼焦废水、化工废水等;冷却废水。
由于冶金废水温度高于常温,废水中含有悬浮物(油类和污泥)和溶解化学物质,所以废水的处理步骤包括废水冷却、去悬浮物、溶解物质提取等。根据不同污染物质的特征,发展了各种不同的废水处理方法,这些方法我可按其作用原理划分为四大类:物理处理法,主要通过物理作用如重力作用、离心力作用、过滤作用、浮力作用等,以分离、回收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污染物质(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废水处理法;化学处理法,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方法;物理化学法,利用物理化学作用除去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有吸附分离法、萃取法、气提法和吹脱法等;生物化学处理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是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性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方法。下面我们根据废水类型选择合适的处理的方法。
悬浮物(包括含油)废水的处理根据其的废水特性,可以采用自然沉降、混凝沉淀、过滤等方法净化。自然沉降是根据重力作用将废水的悬浮物沉降进化废水的方法,在重力作用下,废水中比重大于1的悬浮物下沉,使其从废水中去除,可以分离废水中的原有的悬浮固体如泥沙、铁屑、焦粉等。过滤法包括过滤跟反洗两个阶段,过滤就是截留污染物,反洗就是把污染物从滤料层中洗去,使之恢复过滤能力,以供不断循环利用。
处理含无机溶解物的工业废水的处理选用物理化学法处理。物理化学法主要有吸附法和离子交换法。吸附法主要是用于处理低浓度工业废水,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的表面吸附废水中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溶质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硅藻土、焦炭、木炭、矿渣、炉渣、矾土,以及大孔径吸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是应用最广泛的,经过活性炭处理过的废水可以不含色度、气味、泡沫和其他有机物,能达到水质排放标准和回收利用的要求。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吸附发生在液-固两相界面上,吸附剂要使其表面能减少,只有通过表面力的减少达到,也就是溶质能降低吸附剂的表面张力,因而能被吸附剂吸附。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基团同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交换反应,将金属离子置换到交换剂上予以除去。常用的离子交换剂有无机离子交换剂如沸石、磷酸锆,有机离子交换剂如各种人工合成的树脂。
处理有机物工业废水,这种废水耗氧且有毒,应采用物化与生化相结合的方法净化。利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各种微生物来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某些无机毒物(如氰化氢、硫化氢等),通过生物化学过程使之转化为较为稳定的、无毒的无机物,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生化法废水处理实际可以看做是一个微生物的连续培养过程,即不断的给微生物供给食物使微生物数量不断增加。
冷却水占冶金工业总用水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直接排放或以低循环率利用都会造成对受纳水体的热污染,也会产生危害。冷却水主要是连铸过程中使用到,对于冷却水的处理我们要分净循环水和浊循环水。净循环水主要是结晶器、设备间接冷却等用水,用后的水温度升高,水质没有收到污染主要是对循环水进行降温、控制浓缩率和水质的稳定。浊循环水主要来之设备和铸坯喷淋冷、切割渣粒化及冲氧化铁皮用水,用后水温升高,水质收到污染,水中还有大量的氧化铁皮颗粒和少量油类。除冲氧化铁皮用水(水质、水温要求低),只经一级沉淀即可循环使用外,其余水一般经二级沉淀、过滤、除油、冷却后循环使用。
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利用
钢铁工业不仅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还要排放大量的废弃物。钢铁联合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铁渣、钢渣、尘泥(包括除尘灰、氧化铁皮)、粉煤灰及废耐火材料、垃圾等。可通过一系列处理办法回收其有价金属提高回收率,对其进行加工实现再利用。
(一)高炉渣
采用水淬工艺处理高炉渣是高炉渣最为普遍的处理技术并沿用至今。对于部分高炉重矿渣的处理,主要采用冷却、破碎、磁选、筛分,最后加工成碎石的处理工艺。高炉渣的主要用途有:生产矿渣水泥、矿渣砖、混凝土制品、替代普通砂和碎石用于工程建设、生产膨胀矿渣作轻质混凝土制品和防火隔热材料、生产具有保温和隔音等性能的矿渣棉。
(二)钢渣
目前钢渣以选铁利用最为普遍,因此对钢渣的处理主要围绕破碎、磁选进行工艺设施的配套。为减轻破碎压力,采用热泼、风碎、水淬等方式先对熔融状态热钢渣进行尽可能的碎化处理并进行粗磁选(可选出大块渣钢),再通过1~3次机械破碎和磁选,选出渣钢返回利用。钢渣尾渣利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用于道路材料(但使用前须作陈化处理)、生产钢渣水泥、钢渣用于农肥与土壤改良剂、烧结配料(由于使用中带来烧结矿品位的降低和P、S的富集,目前使用已减少)。
(三)粉煤灰
粉煤灰传统综合利用技术主要有: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掺和料、粉煤灰砖、粉煤灰陶粒等。
(四)含铁尘泥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烧结、炼铁、炼钢和轧钢等均会产生含铁尘泥,尘泥含铁一般在TFe 30%~70%,均可采用各种方式加以利用。主要用于:烧结配料、金属化球团直接入高炉冶炼(提高了铁品位,而且在球团制作过程中可消除尘泥中的铅、锌等,国外采用较为多)、炼钢冷却剂或脱磷剂等使用(替代矿石)。
实践证明,人类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必须同时注意自然界的“报复”,注意发展生产给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的现代化,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