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5 02:2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习录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习录读书笔记》。

第一篇:传习录读书笔记

《传习录》读书笔记

每读《传习录》,与每天的工作学习结合比对,进而反省自身心性,偶有所得,感慨良多。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时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原来阳明先生的弟子陆澄遇到的问题与我一样,纵有千般想法,百样主意,却常在具体执行的时候,便偏离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永远没有付诸行动。先生教诲:常称为思想巨人行动矮子的原因,是因为只知道冥想,只知道发呆,却没有把功夫放在克制自己的私欲上,这私欲是懒惰!是患得患失!是畏惧困难!如果这样,必然一事无成。“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人,必须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练自己,才能成长,才能在不进则退的环境中站稳脚跟。更重要的是,心性的修习,并不能只是静养空谈,而应该用具体的事情来磨练自己,这样才能拥有独立坚韧的心性。这也是知行合一的一个很好体现了。如果我们能深刻地认识到,把去做具体事物,当成磨砺自己心性的磨刀石,那么在做具体事情的时候,便能很好地投入,很好地克服自己的懒惰等私欲了。我们要到达的境界是“静亦定,动亦定”,在思考和行动的时候,都能一以贯之。

先生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式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有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磨练自己的心性,探寻世间大道,没必要一定是静养,没必要一定安安静静地躲在屋子里做学问。应该不论是在思考的时候,还是在具体的行动中,都磨练自己的心性,探究世间的大道。如果常常静养发呆思考,而没有行动,不仅难以成长,反而容易陷入“喜静厌动”的圈子里,反而容易有潜伏的毛病在心里。只要遵循天理,内心便能宁静,否则,就算内心宁静了,未必能遵循天理。这就是动亦循理,静亦循理啊。肥胖就是“喜静厌动”落下的毛病。读《传习录》还是能坚定减肥决心的,真是世间大道总相通啊!世间的大道理,总是相通的。我们老大常说:“做得不好,就是因为认识不到位;认识不到位,就不可能做好。”简单但是深刻,他没读《传习录》,但却身体力行“知行合一”。重温王门四句教“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功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功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著,恐于功夫上又发病。”

真正有狼性的业务员,会将自己的志向与欲望融入自己的血液,刻入自己的骨髓,日私夜想对金钱的渴望,对目标的渴求,以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而心生痛楚,而感到耻辱。读这一段,似乎有所悟,其实,拥有“持志心痛”这样的素质,只不过是业务人员的基本素养罢了。真正的业务高手,能真正做到大而化之,随时察觉客户需求,及时调配周围的资源,促使订单的成交,自己在哪儿,其实倒不重要了。业绩还可以,骨子里一股拼搏的劲儿,但团队精神差,只想着单兵作战,从头到尾把一个客户拿下,这样的发展,迟早遇到瓶颈,不要把自己的宝贵的志向和拼搏,反成为自己前进的拖累。

崇一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

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每天总是忙,总是事多,的确是“有事固忙,无事亦忙。”那些老掉牙的管理培训里,所谓的把事情分为重要的紧急的之类的四个象限统筹安排之类的,真正完全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岂是那么容易?能够真正分清,哪些是“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吗?大部分时间还是在“重要但不紧急”和“紧急但不重要”之间又忙碌又纠结。关键,还是思想认识的问题,关键是没有“主宰”,“主宰”不仅是对事务重要性的判断,更是对整个未来发展的清晰认定。若主宰清晰,便可知,哪些忙碌是达成目标的必要途径,自然能够有的放矢,从容应对了。只是,能参透这“主宰”又需要多深的修习和功夫啊。

又曰:“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如夔之乐,稷之种,是他资性合下便如此。成就之者,亦只是要他心体纯乎天理,其运用处皆从天理上发来,然后谓之才。到的纯乎天理处,亦能'不器‟。使夔、稷易艺而为,当亦能之。”

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有所作为,企业对人才的运用,应该最大释放人才的长处。即便有时因人定岗,也未尝不可。人才之所以能将拥有特定的才能充分施展,一定是因为他忠于自己的本心,施展才华时顺畅无碍。但,大道总相通,真正参透人性参透天理的人,就不在乎基础的技艺了。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人来做的,真正洞悉人性的人,做什么事,都得心应手。恩,卖地板卖得好的人,卖整体家具一样能卖得好,卖整体家具能终结行业暴利的人,换个行业,一样成为“行业公敌”。

摘录:昔人谓攻吾之短者是吾师,师又可恶乎?

此处说的是做学问的胸怀,世人哪怕有误解,对自己的理论有不同意见,完全应该报着一颗平和而积极的心去应对。把别人对自己的攻击,看成与自己的切磋磨砺,反而有助于自己学问的精进。最近工作,也常遇到这类问题,自己在做的工作,以及提出的方案,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对别人提出的意见,第一个反应,便是辩解,便是维护固有的东西。这样的状态,往往使工作固步自封。对待别人的攻击和批评的态度,不仅是心态问题,更是胸怀的问题!阳明先生的这句话,理解起来有浅有深,往浅了理解,是心态问题,往深了理解,是胸怀问题。若只说是心态问题,便是对别人的批评,保持谦恭谨慎的态度,虚心接受,对自己的工作时时进行修正补缺。若能意识到是胸怀问题,便不止是谦恭谨慎这么简单了。为什么能够发自内心地接受别人对自己短处的攻击呢?那是因为心中有着更高远的目标。在这个高远的目标面前,一切皆可让路,更何况一些可怜的虚荣。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凡是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不论是善意的批评还是恶意的攻击,都应先行接受,当成磨刀石,对自己的心性进行磨砺,以期得到成长。因此,在别人的批评攻击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反省,我的身上的确是有这样的问题的,这些批评和攻击对我自身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啊!于是,别人的攻击和批评便成了最好的老师。这样对自己有帮助的老师,又怎么会厌恶抵触呢? 于是,对待别人的批评和攻击,便有如获至宝的感觉了。恩,这是胸怀的问题啊!

近期工作反思,想得很多,做得不够。想得太多了,想着一开始做,就要直接做得很周全,便觉得困难重重,倒反而畏首畏尾了。这项工作本来属于我比较了解的,且一直关注,却行动迟缓,缺乏实际行动。近期牛刀小试,便有效果反馈。归根结底,还是认识上不够到位。我还是把知与行,分作了两样,总想着完成了比较全面的知识储备和技术积累,再进行行动,却没认识到,知与行本是一体。只有在行动中摸索成长,才能完善认知,只有在行动中积累经验后才能进一步指导行动。看来,《传习录》真不是读出来的,而是在“知”与“行”中逐渐融入自己的心性的。

近来,隐约感觉有一股动力,这股动力督促我反思自身,认知自己的心性,这股动力督促我即刻行动,投入实践,我想,这股动力,多多少少,就是我的“至良知”吧。这股力量是《传习录》给我的,也许从这个层面看,称《传习录》是终极励志书,也不为过。我能够越发感受到心学与佛家禅宗的区别了,虽然心学与禅宗都是以自我本心的认知为主体,以修行者的领悟为成长之路,但,心学与佛释有着本质区别,心学从一开始就将自己的修习落于最细微的实践行动之处,而穷究自己的本心,也便是天地间的大道天理。也许,心学与禅宗的终极大道是相通的,比如有多少高僧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只是我辈凡俗,常常为佛家的一些慧心顿悟的细枝末节而蒙蔽。与此相比,心学的研习,哪怕只是初窥门径,也对日常工作大有裨益啊!

第二篇:《传习录》读书笔记

知行合一是认知和行为原本为一体,并不是先知后行。只知不行就是不知。真正看一个人的知,应该从行中看。真正行过就能知,真正知过就能行,知行合一。

求精是达到根本的功夫,博览多学是达到简洁的功夫。

驾驭真理而非尊崇真理。

人身体的主宰就是心,意念就是由心发出来的,意念的本体就是感知,意念存在于事物之上。正心诚意

看清事物的本质。

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直接是一种方式。懒得看书,就去看书。这就是对症下药。学者只有担心自己的心不能明亮如镜,而不用担心明镜一样的心不能穷尽事物的变化发展。People purse their dream with one certain talent, while living happily and freely with many talents.必须在心体上下苦功夫,大凡不明白、行不通的,必须返回在自己内心里仔细体会,这样就能理解。

The world one see is the world inside.博文唯一

修炼内心本源的力量,不要被表面的欲望蒙蔽。

没有善没有恶是天理处在静止状态,有善有恶是因为有感情发出来。思想感情没有发出来,就没有善和恶之分了,这就是最高的善。

悔悟是治病良药,然而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滞在心里,则又会因药而生病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圣人良知的本体,皎洁得像明亮的镜子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纤尘沾染,美丑随时都可以在镜子中现出原形,而明镜却不受丝毫污染,这就是所谓的“情顺万事而无情”。

要看清别人,先认识自己。

功夫与本体不可分离,本体原本没有内外区分。只是因为后来下功夫的人将功夫分成内外两种,于是就丧失了本体。现在只是要讲明功夫不要分内外,这个才是本体的功夫。真理只是纸上死去的文字,探索真理才是生命的恩典。

第三篇:读《传习录》

《传习录》是儒家圣人王阳明学生集其长期语录、书信等言论,编辑而成的一部简集。平日懒惰,断断续续看完算“过”了一次。今时逢春节大假,终静下心来将《传习录》逐字逐句完整精读一遍。不觉思绪澎湃神走四方。然托案沉思,心潮渐平,竟茫然不知从何说起。冥思寂静中,唯六字涌上心头:简单、困难、伟大。

简单指的文章所讲道理。只要心平气和不先入为主,阅完方知阳明心学,绝非故做深奥艰涩难读。讲的都是平常之理,譬如的更是生活点滴之事。只要稍加留意平心整理,天理处处呼之欲出。话虽如此,但要真正将道理化于日常生活,举一反三圆融通达,却也非常人一时所能办到。其惟精惟一的宗旨与境界,实施起来令人更感“困难”。而王阳明早对这些俯视鸟瞰尽览无遗,提出了一系列完整而系统的主张。王阳明之所以成为圣人,不在于身居庙堂高屋建瓴,而是接触生活平凡实做。其明白指出“人人可做圣人”之言,和佛教世尊所云“人人皆有佛性”一样,向广大普通民众展示出一条觉醒之路。圣人之碧血丹心雄岸伟大之处,莫过如此。

心即天理一说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一切都是围绕这个核心深入展开。为说明这个问题,《传习录》用了朱熹的天理概念做为对比。朱熹认为,天理就是宇宙一切事物生成和运行的本源,是平常说的太极的“用”,归结起来“太极不过一理”。大多数人之所以不知天理为何物,主要被自己欲望所蒙蔽和牵引。顺势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认为惟有如此方能使人回归本源。在这个终极点上,王阳明的看法与朱熹是一致的。只不过结合落实到了“人”上。这就造就了二者“格物”的不同的方式方法。朱熹云万事万物皆各有其理,也必在事事物物上去“格”。万事万物的理之总和,便是天理。而王阳明认同此点的同时,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地认为,既是“天”理,就根本不是格与不格的问题,其本就天然存在。这种存在必然是通过人心而体现。自然而然展现出“心即天理”的思想。两两相较可以看出,朱熹是从“外部”去看待探索问题的,其思维方式相当于我们现代人常说的“客观地观察和研究事物”;王阳明却反之,是“从心出发”。套用朱熹话语便是“人心之归一,既是天理”。当然,如此说法只是一个“方便”而已,儒学的实际根本不是现代所谓的主观或客观所能说清楚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阳明心学之“心”的概念,不仅仅指我们平时认为的那个心理的“心”。王阳明有云:“心既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否?”。扩展开来,就包括了人的心理之心和行为本身,以及整个的“外在”事物,是一颗“大心”。与佛家所谓的“佛心”颇有异曲同工之处,无怪乎有学人说阳明心学是“心禅”。这是阳明心学之“法门”。也正是其心学在博大精深的儒学系统中奇光异闪独树一帜的地方,更符合“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结果。无论是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决定内容,都是情形各异的方便说法而已。观点观念的本身是无谓错误或正确的,错误或正确得放在一个“背景”下去思量考察才会产生。理到深处,内容与形式其实就是一回事。所以,笔者认为儒家各大腕所谓的分歧和差异,与其说是内容上的,不如说是形式上的。关于“心”的概念,细纠起来其实并非王阳明所独有,但其结合具体到了“人”,从而延伸引发出了关于“德性”之种种,就使心学体系愈显丰富饱满,更是独特鲜明栩栩生辉。起要便是“良知”说。何为良知?《传习录》中好几处载有王阳明回答学生关于此的话。结合此文,笔者概括起来既“心在人处的表现既是良知”。心既天理,那么良知也天理就成了阳明心学独特的表达形式。具体讲,良知的“知”出于人的“五官一感”。五官,耳眼鼻舌口是也;一感为感觉,是五官综合体验的结果,包括了我们现在说的“意识”。《传习录》中云:“良知,心之本体,既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 未发之中等语,指的人五官一感功能的本身。耳能听,眼能看,鼻能闻,舌能尝,口能言。但还没有显示听看闻尝言的“内容”。譬如我们听到了某一消息,看到了某一物体等等,此时还没有形成“某一消息和某一

物体”的具体模样,只是一个“能”。感觉综合了五官体验,形成了心理上的喜怒哀愁怨等情绪,但此时也还没出现具体征兆,处于“寂然不动之体也”的阶段。这就将“知”上升到了天理的本体层次。逐渐接近乃至符合者,依次为良、良好、优良等,合一全优便是“良知”。犹如学堂之答题行文,评判有60分,80分,100分等之别。由此衍生出阳明心学独特的格物致知之说。

阳明心学从本体出发,认为物根本不存在格与不格之说。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宇宙之一切都是心的显现。之所以仍要“格物”,是因为人自出生以来,长久浸泡于环境和社会,自然习染了种种淫思邪气混乱杂质。格物首要就要“从心出发”,将习染了的种种之非归于良知。这和其他大儒很是不同。譬如朱熹之说,虽然在理之终极上是一致的,但在实际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很容易使人误解天理人心各处两端视为二物,将格物之功归于外物。认为人必须通过对事物的学习观察以及研究,才能得到天理。而阳明心学却视天理为人心所本有,与人后天的作为没任何关系,格与不格都天然存在。笔者衍生下去可以看出,王阳明虽口说“格物”,但思想实质却并没有将“种种淫思邪气混乱杂质”视为外物,仍然是其“知”的一部分,只不过是“不良的知”而已。否则其心之本体论就无从说起。所以,阳明心学的格物观,与其说是格物,不如说是“正物”。将充塞于人心内的“歪思杂念”纠正过来,“正其不正”,回到良知正道上来。良知是格物的准则和标尺,是阳明心学总体上的的“中”与“和”。因儒家混迹于世,格物也就必须在事上去“格”。笔者结合生活的实际认为,无论在什么环境中,也无论对待什么人和事,随时随地能够做到客观冷静公正无私,情无偏执心无波澜,儒家格物之旨已掌十之七八,无须它学陡生歧义亦。

天理无情无义无思无惑,然人始终是感性的动物,是无法摆脱特有的烙印的,从而显得有情有义有思有惑。这些在阳明心学看来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能不能“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心既天理最重要的衍生与阐述。知,既格物致知那个“知”;行,既知的具体过程与体现,是二位一体的东西。合王阳明之说:“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这是阳明心学最难理解与实施的地方。所以,《传习录》中收录了王阳明学生的疑问:“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又云‘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此乃自相矛盾乎?”关于此点,笔者在前面已经说过,阳明心学认为宇宙一切皆是心之显现。在此背景下,人无论“知与不知”其实都是“知”。此乃“大心”的知,是不知之知,犹如我们常说的“天心无心”;说“不知”,是人被自己思想中的“种种淫思邪气混乱杂质”所蒙蔽影响的情况下,才谓“不知”。要想致“知”,必须在格物上下工夫,甩掉蒙蔽影响自己思想的东西。这里表现了事物矛盾的高度统一性,实质却并不“矛盾”。心既天理是思想,格物是工夫。思想与工夫,在现实具体的实施中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才导致出现知行相悖的现象,所以才需要“合一”。一方面,这个“一”表现在人的五官功能层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需要专门去学习。但如果人“走神”了,就会出现“尝不知味,口不能言”等异常状况。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干事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等。另一方面,我们别忘了阳明心学的“心”乃“大心”之说,人除了狭义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也是构成心的一部分。常言道“听其言,观其行”、“语言乃思维的外壳”、“行为是思想的延伸和体现”,如此种种诸如此类,都是对这个问题的生动诠释。无奈我们在这个方面,大大的阴阳不合言行不一。言而无行思而不做的“知”,是假知。故《传习录》中有云:“真知既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将知行统一起来。如此才是“心”的本来面目。

。。。

可以说《传习录》基本体现了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及精髓,涉及到儒学的方方面面。笔者这里

只是按其大致脉路简要叙述了梗概,无法面面俱到,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但学问之要旨,不在越多越好,而在深入浅出由繁而简。物以类推举一反三的功夫不但在书内,更是在书外;圣人之道不但在于“知道”,更在于“忘记”。深思至此,心中释然。只记得个俾务躬行,其余了无所得。

第四篇:《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1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传习录》读后感2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传习录》

问:“宁静存心时……”这一段说出了现在人普遍容易犯的问题,静心本来是方法不是结果,可修身修着修着就变成了喜静厌动。身边很多人在追求着静心,特别喜欢待在那种状态里。以前我也觉得在这种状态里就是修行修到了,现在仔细一想还真是王阳明说的只是气定而已。有事的时候气一乱,就定不下来了,然后就从静的状态出来了。发现这种静的状态并不能指引我们把发生的事办明白。王阳明把功夫说的就是念念去人欲,存天理,我认为关键处就是在“念念”上。存天理,去人欲有时我也能做到。随着修行做到的几率也很多。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欲这就太难了,每个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恶念、杂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静的时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欲。动的时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欲。如果只依赖静的时候,那所有的繁荣都只是虚假的繁荣,你觉得修行提高了,也只是假的。因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学问。你要走修静的路线,就偏离了儒家修行的方向。每天生活,岂能静。追求存天理,去人欲是可以达到静的。但反过来想通过静,达到存天理,去人欲就难了。

《传习录》读后感3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这一段是王阳明评论他的弟子们闲聊,他们把跟王阳明学习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在涵养上用功,简单说就是修心;第二种是在知识上用功。王阳明肯定了第一种人,同时也否定了第二种人。

只要修行过的人都清楚,修心这个事儿实际上是最难的。当我们下的功夫越多的时候,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发现自己的渺小。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受了太多的习染,而且随着修行的深入,发现刚开始的习染是比较能容易去掉的。这些毛病我们能看见,别人也能看见,改起来简单也见成效。随着扒洋葱的深入,发现越来越难。

只要你用功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知识正好相反,只要我们看书下功夫学习,你就会发现你学到了东西,当我们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自信心就变成了傲慢心,这些傲慢心,恰恰是蒙蔽我们先天美好品德的。阳明心学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识上下功夫的这一类人,从出发点就开始走错了。所以王阳明才说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进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近。学知识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远。

反过来观我自己现在,从我自身而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寂在疯狂的学习知识当中。而且有大部分知识在现实当中都很难用上,只是在与人聊天的`时候过个嘴瘾,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厉害一点。这个时候我就是王阳明说的第二种人,学习知识的人。师父反复强调启予国学门是修身的,师父不希望我们变成学者,这也不是他创办启予国学门的目的。我们现在看的书、写的读后感、做的日课、写的反思、练习的格物,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要沉下心,让自己每走一步都踏踏实实。

《传习录》读后感4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但这些对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己时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

《传习录》读后感5

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传习录》

三种志向,三种人生态度。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的时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点在立志向的时候是没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给自己立志向的时候都是想当然,认为自己肯定能达到。自己没有评估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像孔子那三个弟子一样,虽然说还在跟孔子学习,但本身实际上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

孔子认为他们可以达到那个境界,所以孔子没有批评他们。曾点的境界就更高一点,没有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身的心境出发。自己现在也没有达到曾点的境界,还是想很多世俗的东西,都是跟物质利益有关。进入师门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会问到他们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谈愿景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会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也会有人说我必须要成为一个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是真的,这样就跑偏了。

而且后来说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学”。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缺哪补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做好自己,别有遗憾。

《传习录》读后感6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传习录》

从这一段来看,路程对于阳明心学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如果没学国学,我也认为一心一意就是专一,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响,这就是专一。王阳明从一个反向的例子告诉我们并不是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就是专一。

几天前的修身训练,师父反复强调的就是专一专注。想专注必须持敬,对人有恭敬心,对事有敬畏心。做坏事的时候你会有敬畏心吗?不会。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太快,新鲜的事物、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数不胜数,如果我们被每一件事物牵着鼻子走,我们就没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触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着每个人走,跟着每个事走,你就会心为物役。这些都是王阳明说的“枝枝叶叶外头寻”。向外界去找一个答案,想获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对心的影响都属于后天的习染,这都是人欲。我们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让天理浮现,我们才能致良知。寻找天理的这个过程,坚持不懈的修行,不断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这一点我没有完全做到,虽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时候在自我安慰,这都是自欺。还是我们对于内心真正的认知缺乏动力,空有一个向好的决心,实际行动跟不上。换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入师门就是让我们去寻找明德,寻找天理,师父把这条路已经明明确确的指给我们,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师门之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们没想明白,还是他们做不到?其实做不到就是没想明白,没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会如意。

《传习录》读后感7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习,复制粘贴。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平衡的位置。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平衡。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第五篇:《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传习录》

党政办 陈桦:

“王阳明先生说“知是行的生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也即“知”与“行”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这种新奇的思想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它告诫人们为善要发自内心,要言行合一。有些人喜欢口头大谈道德仁义,现实中却没采取什么行动。他们会说自己内心是善的,只是没有“行”,并认为这也足以说明他们是善人,但王阳明先生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就是明白某一个道理之后,要真正有相应的行动,才是真的明白。”

财务部 黄沁蕊:

《传习录》的精髓在于将心和理合二为一了,他说心即理也,心和理是一体的,不可分开的,理就在人的心中,不必向外去探求,即所谓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我以为这个理不是别的,而是合理。理只是一个合理,合理就是理。中国人最倡导的就是合理,我们似乎总是很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很没有原则。但其实我们是讲究的合理,做合理的事,说合理的话,而这个理则需要自己去把握和体会,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和尺度。

中国人一直讲的是心安理得,我的理解就是,只有合理才能理得,理得才能心安。自己在心里觉得合理,在逻辑上讲的通,自然就能心安,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平静和安慰。试想,如果有件事你一直想不通,你心里能安宁吗?肯定是心里不踏实以至于辗转反侧,痛苦不堪。一旦你恍然大悟了,把这件事的前后捋顺了,想通了,能够说服自己了,自然如释重负,仿佛获得解脱,从心理上获得一种安慰。这就叫,理得才能心安,只有合理的东西才能让自己心安,不合理的东西你不会心安。

总师办 肖健:

徐爱勤学好问,常常请教王先生。徐爱就“知行合一”、“心”与“天下事理”等问题困惑不已,纠结其中。

在王阳明看来,这些都是毫无必要的,为什么?因为这些本来就是一回事。有A必有B的事情,不必苛求,顺其自然清流而来。他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到,只要心到了,后面的行、天下事理都是细枝末枝的东西,没有必要纠结。

只有我们只见一叶不见森林的主儿,不知道背后的规律,以为我们看到的表象就是全世界,而纠结于此。

如同我们去学习如何讲话、如何打动人等各种技艺技巧,市面上应运而生有很多此类书籍,教人如何讲话最动听。在先生看来,真、诚就足以。真情实感才是根本,停顿、语调只是锦上添花。我们为了花,而忘记了根。去追逐花,讲求抑扬顿挫、讲求逻辑,在上面花费了太多时间,孰不知,没有根的花,活不了多久。

工程部 朱吉瑞 :

我们常说因材施教,而王阳明则更进一步,他因材按量施教,更科学合理地分配学生的精力,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也应该遵循这个方法,即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所谓过犹不及,不是说有一百分的力就要用一百分的力,当然尽力去做自是应该,但留有一定的精力来应对后面的挑战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做事方法,要有一个统筹兼顾的大局观,合理地分配手上的资源和力量,才能把一件长远的事情完成得更好,这和我们建设单位的宏观工作思路也是吻合的。

工程部 高文:

心学推崇人性本善,只因受世俗的蒙蔽和诱惑而迷失了本性,因而要不断地去除各种欲望来修养自己的德行,恢复原有的至善本性和良知,并且通过知行合一,就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因而在现在这个浮躁和功利的社会,学习王阳明先生的的哲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为内心宁静、于世无求,也就心无杂念、宠辱不惊;因为心无杂念、宠辱不惊,也就专心致志、心如明镜;因为专心致志、心如明镜,也就可以领悟事物的本质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行事,从而获得符合客观规律的结果。顺势而为,人生自然是赢家。

销售部 周浩:

王阳明认为光有知是不够的,知而不行非真知。如果你自己在内心觉得合理,逻辑上说得通,这不代表就一定真的合理,很可能到实际中又变得不合理了。所以才要知行合一,把自己内心觉得合理的东西用外界事物来验证,用行动和实践来证明你的理论是合理的,这也就是实际合理。所以,光有逻辑合理是不够的,还要实际合理,或者事实合理,经过事实验证的合理才叫真的合理。这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本意。

商管公司 孟庆宾:

王阳明把客观的具体事物都说成是人心或主观意念的表像。一切东西都要依赖人的心识和知觉而存在, 例如他说: “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心同归於寂, 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既然如此, 王阳明要世人所格之“物”就是人的心识, 意念和知觉。简而言之, 他的知识论并不具有科学和实用性, 而是一种神秘性的直观, 因为他 “取消了事物的客观独立性, 取消了知识的客观内容。”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苏州城投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党政办 / 编

2017年7月13日

下载传习录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习录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传习录》心得体会

    读《传习录》心得体会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一生立言、立德、立行,集明代大儒陆九渊、朱熹等人之学说,创立心学,一生教育后人,名人辈出于其门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圣人。王阳明又以文......

    传习录学习心得-11

    传习录学习心得-11 《了凡四训》读后感 感谢总裁和公司的安排,节后两天的封闭式培训,让我第一次读到《了凡四训》这本书,领略了立命之学的思想精华。学习之后,确实感觉有些收获,......

    传习录学习心得-2

    传习录学习心得2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王阳明先生认为,人要经常自省,若老是去指责别人,看到的只能是别人的......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启示—《传习录》、《有无之境》读书笔记

    1、文化以及文化心理学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想要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一件几乎无法做到的事。古往今来,有多少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都对其有个人的......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先简要介绍一下《传习录》。《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

    传习录读后感(5篇材料)

    知行合一 ------《传习录》读后感 对《传习录》的了解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最初源于《明朝那些事儿》对王守仁的介绍,当年明月用易懂并略带诙谐的文字,描绘了一代巨儒王守仁的传......

    读《传习录》有感《传习录》读后感

    读《传习录》有感 《传习录》读后感自从工作以来,少有了好好读书的情怀。偶有空闲又被手机快餐文化、电视文化所羁,忽然就没有了静静读书的那种习惯与心态。公司开展"道德讲堂......

    传习录129条疏解(五篇范文)

    《传习录》129条疏解 【129】蔡希渊问:“文公大学新本,先格致而后诚意工夫,似与首章次第相合。若如先生从旧本之说,即诚意反在格致之前,于此尚未释然”。先生曰:“大学工夫即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