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元智能》心理课反思
《多元智能》心理课反思
丰台七中陈文凤
成就和幸福的核心在于发挥你的优势,而不是纠正你的弱点。优点:语言亲切,便于与学生的情感联系。学生状态积极,课堂组织能力较强
反思如下:
1、用词用语要准确和精确
特别感动的是我上课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知识性的错误,就是“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我当时给学生讲的时候写的是孔子说的,后来上完课之后专家专门打电话给刘校和顾老师说这事情,让我再核对。专家的这种敬业精神和严谨治学的精神特别值得我学习。
2、把握学生认知过程,准确定位重点。
虽然为了讲多元智能我看了不少的资料和书籍,但是还是没有很好地把握学情,把握学生的认知过程,所以在定义重点的时候就出现了偏差,我最开始把这节课的重点定在如何提高学生自己的每个智能,重在方法。实际上,通过这堂课能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是我的教学目标,但整节课下来却没有很好地深入地完成教学目标。一开始我很不舍得把自己原以为最出彩的讨论方法环节去掉,但是经过专家分析,我觉得重点应该放在找到自己的优势能力。所以只得忍痛割爱。所以我认为一堂课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真正让学生收获到什么。课后,我就本节课采访了几个学生,学生自己的感悟和专家的分析一样,方法的东西他们并不感兴趣,对他们的触动不是很大。
3、注意课堂中学生认知冲突的构建,以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改变。
整节课我在备课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就把学生可能会有的疑问提了出来,但是这种是教师提出来的,不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思考的程度就不一样。而且在讲课过程中,我也没有留足够的学生思考的时间。
4、应用学生自我评价特点,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相结合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找自己的优势,这个我没有考虑到学生自我认识的特点,自己找自己的优势是很难的,对我们成人都有一定难度,何况是孩子呢。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能够进行自我评价,但是自我评价往往不够准确和客观,而且他们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同学互评更能够把学生的优势挖掘出来。
5、对有些问题的思考不足。
比如优势和优点什么区别,能力和智能怎么区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优势,暂时没有发现优势怎么办,发现优势之后怎么对待自己的优势,李老师提出:发现自己,重用自己。
6、心理课堂对学生的触动作用有多大值得思考。
专家建议之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改进,把一个主要环节“我的自豪故事”打造成为本节课的亮点,这个环节准备用2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并且将叙事的方法融入其中。如学生讲完自己的自豪故事之后继续追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呢?”“这里面最难得的地方是什么?”“最不容易的地方在哪里?”“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放弃,最后怎么克服的?”“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你准备怎么把这些成功的经验用到别的地方?”同时每个同学讲完故事之后我除了问讲故事同学问题,还让其他的同学谈谈启示和感悟,体现了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改进之后的课程,学生的回答很让我感动,有个学生在叙述自己写作故事的时候,提到“那时候我在看书,看了很久了,其他伙伴都在外面开心的玩,妈妈说你出去玩会儿或看会儿电视休息一下吧,我没有我今天一定要把这本书看完”当她讲述完我问其他同学感受的时候,他说得非常到位“她经受住了诱惑,我们生活中就会面对很多诱惑,比如玩的诱惑,游戏的诱惑,但是我们要学会克制诱惑”
7、教师语言的感染力需要提高
整节课下来语言都比较平淡,缺乏感染力和煽动性。讲课过程中的抑扬顿挫是教师语言魅力的体现,后来再上课的时候我注意到了这一点。
上多元智能课带给我的感动和思考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势和优点。就像加德纳说的“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独特的创造!”
可惜我们的孩子被成绩禁锢得太久了,一直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尺的教育让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孩子慢慢地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开始变得自卑,开始表现得无所谓,开始自暴自弃。在我的校本课程上有个孩子动情地说“我在我们班是学习最差的,是老师眼中的坏孩子,吸过烟,喝过酒,还打过架”,我问他“打架是去欺负弱小吗?”“不是,是我看不惯别人欺负我班同学”。虽然打架不是一种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我们能看到这个孩子身上的正义感。通过与他的接触我知道,他乒乓球打得很不错,学校很少有人能打得过他,他还有一定领导能力,做事情特别细致,每次上课都帮我维持纪律。但是他的这些优势并没有通过什么活动被挖掘出来,表现出来的就是极度自卑后的叛逆和反抗。
有一个孩子在做多元智能的时候说老师我没有优势,他真的会认为一个学习那么差的孩子怎么会有优势呢,怎么配谈优势呢?当同学帮他找出“他跳绳特别好”时,他迷茫的目光中充满了惊讶和感激。
在我的校本课程中我也上了这一课,在最后一次校本课程时有几个同学谈到了这次课,谈到是这次课让自己慢慢发现了自己的优势。有个学生给我讲了他的自豪故事“他为了看昙花的盛开从晚上9点一直等到凌晨亮点,他父母都睡了,但他一直等着,当他看到昙花特别的兴奋”,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这是多么的难得,多么的有毅力,如果他能够把这种毅力用在别的方面该会有怎么样的进步!
有一个学生上我课的时候带了两个蜂窝,放在小盒子里面。我认为这是违反了课堂纪律,生气地没收了。这个孩子估计太喜欢这个了,第二天冒着再次被批评的风险去找我了,我想了想决定把小盒子还给他,当我拿起小盒子时,里面出现了几只蜜蜂,给我的时候并没有,我也特别惊奇,于是,对这个孩子我有了一点欣赏,甚至是敬佩。我想起了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话“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差点就可能扼杀了一个未来的动物学家,于是我决定让他在我的课堂上给大家介绍一下蜜蜂的习性,生长和繁殖等知识。他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我们就是通过教育,帮孩子捡起一个一个曾经丢掉的珍珠,然后把一个一个的珠子穿起来,那时,我们看到的会是他们进步后的喜悦,成功后的自豪。
如果一个孩子从一入学就找到自己的优势,学校和老师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比如乒乓球比赛,羽毛球赛,通过这样一些活动,他们就能够建立起自尊,我相信一个有自尊的孩子怎么允许自己有太差的成绩呢?同时,他在某一个方面突出了,会带动其他方面。另外,我们的多元智能可以和校本课程结合一下。有的校本课程不用非得老师准备多少教案,比如作文兴趣小组,老师讲再多没用,就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看书。再比如历史故事,就可以让每个学生自己讲,还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能不能尝试学生自助课程,比如让初三个别学生抽出一节课时间来带初一的校本。初三有的学生学习真的不行的,多上一节课也没有太大意义。
第二篇:心理课教学反思
心理课教学反思
孝道历来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中最基本的内容。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懂得体谅父母生活的艰辛与劳累,那就更谈不上去关心和孝敬父母了。今天我给学生们上了一节心理课——《猜猜我有多爱你》,让学生懂得爱父母,明白父母对我们的爱。
本节课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用故事导入,摘抄了《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的章节对学生进行展示,主要让学生明白我们也要向父母表达爱。第二环节是回顾父母与我们之间的那些事,用实例描述,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苦心。第三环节是回报亲情,让学生知道该怎么表达对父母的爱,学生有了感恩的心从而产生了感恩的行动,从而无形中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下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触动了孩子们的内心,激发了孩子们的感恩意识,教学效果较好,基本上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整节课有两处让人难忘:
第一,在导入环节,当我用充满深情的讲述再配以感人动听的音乐《母亲》,一下子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充满亲情的感情世界,教室里静悄悄的,几乎所有人都沉浸其中。
第二,在“回顾”环节,三名同学讲述了自己的亲情故事,第一名同学叙述了她的母亲是如何忍受种种病痛同病魔做斗争才终于将她生下来,其中的艰辛深深打动了其他同学,引起了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于是其他同学纷纷举手、争相发言。后面的故事一个比一个感人,尤其是最后一位同学的发言发自肺腑,千言万语道不尽他的悔恨和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虽然是男子汉但感情却如此的细腻,叙述中几次泣不能语,让我欣慰。
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还是有太多的不足之处,比如:
1、为了更好的煽情,整堂课语调比较轻柔,因为声音偏低没能很好的照应到坐在后面的同学。另外本堂课情感虽然丰富但没有跌宕起伏,我没有激情,语调有点单一。
2、课堂突发问题的处理上还显得稚嫩。如最后一位同学在讲述他的亲情故事时似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话,所以花了很多时间。虽然我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在引导的时候不够技巧,结果我的提问不但没能结束他的话反而又激发了他的情感又引起了他的长篇叙述。致使后面的环节时间紧凑,草草结束,整堂课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3、回报亲情是这课的第二个重点,但因为时间关系没能深入,如果展开来讲效果会更好,也更有实际意义。
4、最大的遗憾——没能给这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时间匆忙学生的心里话没能在课堂上得到抒发。另外,学生要懂得感恩更要知道及时感恩是对本堂课的提升,虽然备课是备了,但课堂上没能点出来。
5、最后在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上还有点小的瑕疵,如故事有点重复、课件不够简洁。
第三篇:心理课学习心得
心理课学习心得
我有一个学心理学的同学,相识一年多了,我才问他是学什么专业的。记得他告诉我他是学心理学的时候,我故意装出一副很吃惊和很害怕的样子问他:“你不会对我刚才行为背后的心理都了如指掌吧?”而他立刻很慌忙地解析说并没有,似乎害怕我真以为他会如此看透我的心理。其实我只是跟他开了个玩笑而儿。想不到他竟如此反应。当时我在想,我也是个大学生,难道他就真以为我这么天真这么无知,对心理学感到这么恐慌吗?其实,这样的事情不是常听说吗?或许,有些人是真的对学心理学的人感到有点恐慌,那是因为对心理学的无知。可是我想不到,他竟然这样认为我!当时我心里是真的难受真的无奈,也不想继续跟他谈笑下去了。
其实我从来不认为学心理学的人会真的对每个人的任何行为背后的心理了如指掌,那甚至是不可能的事。他们分析到的只是大部分人在做某一个行为时的心理而儿,可是具体到个人就不一定准确了,因为人千差万别,不可能都是一样的。而且不一定就见得学过心理学的人比没学过心理学的人更懂得别人的心理,因为这还得看一个人的观察力和细腻程度等等。知识可以从书本上得到,也可以从生活中观察和学习得到!
这么快,学习心理学已经七周了。老师给上课还是很有趣的,不单只给我们讲日常生活的有趣心理现象、心理小故事,也给我们播放相关视频,还有趣的小测试!也许是我个人对心理学感兴趣,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挺有趣的,不像有些课很乏味。其实,不学心理学,我也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行为、事情与心理息息相关,但学了心理学就更加了解一些行为、事情背后人或动物的心理行为,并被心理学的一些规律性和科学性所折服!要是有机会,我真的很想体验一下心理学中很神奇的催眠,亲自探索下人在催眠状态下究竟可以做出哪些平时几乎做不到的事情。要是没机会亲自实验,能到现场看一下整个表演也是相当不错的。但有时候我也在想,要是我真的有机会亲自做体验,也许会不敢做了。因为我对某些神奇的催眠实验还感到无知以至于有点害怕。到目前为止,我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还是很肤浅的,少得可怜的。
课上老师为我们分享的那些调节情绪、提高学习效率、与人和谐相处的方法也相当有趣,值得我慢慢体味。
我记得高中时候,心态总是很平稳的,很少有大起大落。可是到了大学,自己的得意和失意周期好像很短。有时候在这一刻是高兴的,下一刻就是悲伤的;或有时候在这一刻是失意的,下一刻却变成了兴奋。而且有时候这种瞬间的变化不是因为在那一刻发生的什么具体的事,而仅仅是因为我脑子了闪过某个想法或想起某一件已经发生或者还没有发生只是我想象的事。这跟环境不同有很大的原因吧,因为环境的不同,我遇到的事情不同,我个人看事情的态度也跟着与在以前环境下看事情的态度不同。以前高中心里没有杂念,一心只想考个理想大学,其他事用不着我太过关心。但现在,我关心的不只是学习,还有其他的,如人际、工作、娱乐等等。不过,情绪问题终究还是跟自己的心态有最大关系。学了心理学后,我知道了我应该跳出意气用事的躯壳,用逻辑理性去驾驭思想,而不是被情绪驱动着去郁闷,去彷徨。
至于学习问题,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一套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我不想多说。我想说
说与人相处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与人相处的时候也难免会因为自己或别人的脾气而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但并不就应该我个人都任由自己的脾气发展,不加以控制。相处是两个或以上的人的事,所以并不能处处都只顾自己的感受,而不顾别人的想法。我就有一个朋友,脾气不是很好,很多时候发完脾气后虽然可能觉得有点不应该,但是嘴上还是说:“我就是这样的脾气的啦!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虽然,作为朋友相处了这么久,我们知道她是这样的脾气,我们很多时候都可以谅解她。可是我们心里总会有点难受,因为毕竟还是受了点气。难道她就不能改一改,收一收的脾气吗?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意识控制行为的,如果她意识到任由自己的脾气发展会伤害到到我们的友谊,意识到应该为我们的友谊做出点贡献,是不是应该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这样对谁都好。当然,我有时候脾气也很不好,发完脾气后也常常后悔。总的来说还是那句,意识控制行为。我应该多想想做出这个行为会带来的后果,让自己更加理性地行动。
还有一个问题,我是想探讨的。那就是如何看待“揣测别人的心理”。我在社团里有一个的同事,她老是揣测我的心理,并且很多时候她会告诉我她对我的揣测。但是,很多时候,她的揣测或者想法根本就不对,于是我就觉得她老是误会我,很多时候我的想法根本就不是她说的那样的,或者有很大的偏差。对于她对我的这样的揣测,很多时候我的反应只是沉默无语,因为觉得说得更多只会误会更多。有时候我真的压根儿就没有过那样的想法,无论她揣测的是好还是坏!是好,那是她太抬举我了,我根本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她把我想得太伟大了,还是她把自己看得太卑微了?是坏,那因为她心目中的我就不是那么好,甚至很坏,还是根本有时候就是她自己心里自卑?因为我不曾有个这样的想法。当然她也有猜对了的时候。可是她猜对的时候真的很少。是因为我们性格相差很大而让她如此不了解我吗?我有很多时候也很不理解她的做法,因为她的做法跟我身边的人实在是很不同。讲句真话,我真的很不喜欢她老是揣测我的心理,而且还是老是揣测不对那种,有时候这真让我觉得很郁闷。学心理学,可以学以致用,但请不要老是运用于相处时揣测别人的心理!始终别人是别人,你不可能完全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候普遍存在不等于所有适用。
第四篇:我的气质-初中心理课
我的气质
1、欣赏心理情景剧《迟到之后》,思考,同样是迟到,不同的人反应有什么不同?
2、欣赏、回答,提问:如果换成其他需要排队的情形,他们四个人各自会有什么表现呢?
3、气质的定义,和“人人有气质”、“气质是稳定不定的”。因为气质能决定人的行为,而且是稳定不变的,所以我们能预测,换了其他情形,他们也会做出类似的反应。这是气质的定义和两个特征。刚才我们说这4个人气质明显不同,那究竟有什么不同,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气质的类型,气质分成4种类型。
4、介绍类型,心理学上把气质类型分成4种,最早是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体液说,认为人身体内有4种体液,血液、黄胆汁、墨胆汁、粘液,它们有对应的分泌器官。如果身体内血液占多数,那么这个人就是属于多血质,···可是他这种划分是不科学的,我们也没办法进行判断,总不能···我们现在在判断时一般采用气质量表···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测试。
5、测试了解。那各种类型的气质有什么区别呢?
出示多血质表格,稍微讲解,插入猪八戒图片,对照讲解,总结是“人们常说的活泼好动的人”。讲解胆汁质,热情直率,反映快,注意力集中,冲动急躁,说明两者的对比,然后出示图片对照,总结是“急性子的人”;讲解抑郁质,详讲,注意说明是内向的,情绪情感体验深刻,对思考、艺术有很大帮助,粘液质讲在统筹大局,做决策,领导方面的才能。
6、你是否喜欢自己的气质类型,为什么?
后面对应角色时再讲四个人属于哪种气质。
第五篇:2017-2018心理课
心理健康课工作总结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我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主要有开设心理健康课、提供心理咨询、安排心理讲座等。
一、开设心理健康课。
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直接引进课堂,来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根据实践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编写了心理教育教材。心理课的基本内容是:学习辅导、健康情感辅导、人际交往辅导、适应性辅导、自我意识辅导和自信心辅导等。每节心理课都要围绕一个中心,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指导,并运用故事法、情境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设想法等方法,在老师精心设置的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认识矫正、人格重塑、心理调适等。
学生在学习了心理课之后,学生反映用心理课讲到的观点,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较为顺利。学生反映通过心理课对于少年期的心理变化有了充分的准备,在困难面前能树立自信。上课时能用合格听众的标准要求自己。处理同学之间关系上能退一步,让一步,同学之间的小矛盾不用老师,自己就可以解决了。同学之间如何建立友谊,要讲原则、方法;现在做事常常问一问为什么,做一做分析再去行动……。
二、对全校师生开放心理辅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方面:学习成绩的不良所带来的困扰;如何克服考试中的紧张及考试失常状况;如何集中精力学习;
(2)人际关系方面: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庭亲子关系等(3)青春期成长及感情方面:如何合理调整情绪?如何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等
(4)其它方面:班级团体辅导、个人性格优化、潜能发挥、提高耐挫能力等
本学期在校领导的指导下以及其他同事的帮助下,我取到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在做自我总结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我作为学校心理老师,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比如,由于刚参加工作不久,很多能力还在积累的过程中,暂时没有能够做到面对工作得心应手,还需要多多学习。所以针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今后需要做得工作还很多:
第一、继续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第二、加强与外校的经验交流,拓宽工作的视野,争取继续学习的机会,注重知识的更新和工作体会的积累。
第三、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作用,使工作能更深入的推进。总之,成绩属于过去,在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路上,我仍需要继续努力,让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