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故事四则

时间:2019-05-15 02:5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教故事四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教故事四则》。

第一篇:家教故事四则

家教故事四则

案例

1、中国的一位留学生在美国拿到学位在一所大学任教后,把自己的儿子带到美国小学读书。孩子适合的年级是五年级。但美国自由随便和只鼓励不纠错的教学传统使我们这位学者深感担忧。担心这样学不到什么,并动了还是把小孩送回国读书的念头。但一年多以后的一件事极大地改变了他对美国教育的看法。

有一天,孩子放学回来后问他:“什么叫文化?”这是一个大得叫人很难简单说清的问题。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说了一通。儿子显然不满意,便不再问他的父亲。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只看到孩子忙得很起劲,跑图书馆,浏览网页,打电话和同学交流,邀小朋友回来商讨。一个星期后,从电脑里打印出一份报告:什么叫文化?从各种途径得到了关于文化的17种定义,以及它们的出处;最难能可贵的是,孩子都不同意这些观点,得出了自己的意见:所谓文化就是一个民族适应形势变化的能力,适应形势的变化,文化就生存、就发展,不适应变化,文化就消亡。接下来还说,如果要继续研究,还有如下参考文献。列了整整三页的参考文献。

受过正规论文写作训练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一份学术论文的开题报告。有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有自己的假设,有进一步研究的计划。特别是有自己的创见。(摘自袁振国《教育新理念》第21页)

案例

2、黄教授刚出国的时候,孩子还小,在国内上幼儿园。有一次,他在大洋彼岸收到儿子寄来的一幅画,是正在学习绘画的孩子的作品。那是一幅墨竹。父亲觉得孩子画得很好,非常欣赏,便挂在办公室的墙上。美国同事看了以后,也都赞不绝口,夸孩子画得好。做父亲的每次听到夸奖,心里都非常高兴。

不久,孩子从国内飞到了美国。黄教授不希望中途泯灭了孩子的绘画才能,便找到一家美术培训班,送孩子去学习。

结果,孩子第一天放学,就告诉爸爸说:“这里不好,我不想去了。”爸爸很奇怪:能有什么“不好”呢?于是,第二天,他和孩子一起去学画的地方一看究竟。眼前的情景是:偌大的一间教室,地面上,孩子们七歪八扭,什么姿势都有,趴着、跪着、坐着、站着,神态随意而轻松。而老师呢?一个嚼着口香糖,悠闲地踱步;还有一个脸朝窗外,欣赏风景;另一个翅着二朗腿,坐在讲台上。

黄教授明白了:怪不得自己的孩子说“不好”。适应了国内教育方式的孩子,哪里习惯这样来学习?

按国内教育常规的模式,绘画是讲究基本功训练的。老师多是在黑板上挂一幅成人的画作,让孩子们临摹;或是摆上一个静物,让孩子们写生。最终培养的是模仿能力——看谁画得最“像。”

而这里,却没有摹本,没有静物,更没有限制和束缚。老师就是让孩子们随便涂鸦,看谁能用线条和色彩画出自己的所想、所感,画出真正的童心世界;看谁的想像力最丰富、最奇特。他们实际上是在教会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并且敢于加上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超越看到的或听到的一切。老师的作用就是鼓励再鼓励。

而我们的孩子呢?照着现成的器物临摹,最后,虽然画得好,也就是一个“像”而已。这种机械临摹,或许可以培养孩子扎实的基本功,但是临摹得再像,也永远不是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们永远培养不出有创造力的孩子,因为我们总是在让孩子克隆已有的东西。

黄教授对曾经欣赏的儿子的墨竹画产生了怀疑:孩子画得再好,也不过是成人眼睛里的世界,而绝不是孩子自己的,更不是孩子内心的。模仿得再像,意义在哪里呢?(摘自钟琴《每一个孩子都天使》第71页)

案例

3、留学美国的华裔王伯庆在他的书里讲述自己的女儿在美国学习、成长的故事,曾提到过一段精彩的对话。

为教育女儿做事持久的精神,爸爸给受美国文化熏染的女儿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她听后竟然摇了摇头说:“这愚公真傻,搬山不如搬家嘛。”

爸爸赶紧为愚公找了个理由:“那时有商鞅发明的户口制,不能自由移居他地。”

女儿不认为这是理由:“那就绕着走。万一没有神仙来帮忙,那两座山靠他一家人来挖,两千年都挖不完。”

爸爸质问道:“难道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绕着走吗?”

女儿笑了,从容应对:“这倒不会。快的方法是游说议会,修改户口法,搬走算了,慢的话,等到工业发展起来了,打个隧道,或修个机场。”

爸爸苦口婆心的解释:“当然也不是真挖山,这个故事只是有个教育意义,教育读者要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你要汲取其中的思想内核,不要纠缠挖山的表面现象。”女儿忧虑了,摇着头说:“如果是教育故事,那就更不好了。没有神仙来帮忙,山怎么搬走?听了这个故事,人们还要选择挖山的话,一定是把希望寄托在神仙身上了。”爸爸肯定地说:“对,这个神仙就是组织起来的人民。”

女儿觉得荒唐,哈哈大笑:“大家都来帮你挖山?难道故事是说要依靠他人或神仙吗?”

辩不过女儿,爸爸气馁了:“怎么我小时候就没像你这样乱想?”

女儿毫不让步,不客气地说:“这说明你小时候是一个盲从分子。再说,这愚公凭什么就可以做一个子子孙孙都要遵守的挖山决定?为什么父母就可以决定下一代的人生选择?我们不是父母的财产。你会强迫你的子孙挖山吗?他们能听你的吗?”

爸爸解释说:“传统的中国家庭,父亲是一家之主,就是死了,子孙也是不能违背‘祖训’的。”

女儿惊愕的说:“太可怕了,幸亏你没有决定当愚公去挖山。”

爸爸王伯庆慨叹:如果再给女儿讲“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女儿怕是会立即建议爸爸买缝纫机去。

(摘自钟琴《每一个孩子都天使》第73页)

案例

4、俞敏洪与其女儿看演出的事:

一次,我和爱人带着八岁的女儿从国外回来过圣诞节。一个在海政歌舞团工作的好朋友听说她们回国后,特意给我送来了由宋祖英主演的歌舞剧《赤道雨》的三张票,票价十分昂贵。我对歌舞剧并不十分感兴趣,但盛情难却,就带着家人一起到了天桥剧场。到了现场才知道,由于宋祖国英的名气,在门口想进去又没有票的人特别多。我的司机小王由于没有票,也留在了外面。

女儿在国外生活,基本听不懂剧中的任何内容,再加上倒时差,所以有点昏昏欲睡。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就带着她到大门外透透气。剧院为了防止没有票的人中场混进来,就给出去的人每人发一张票根,作为再进场时的凭证。服务员发票根给我时,多发了一张,我们出去三个人,却拿到了四张票根。拿到这张多出来的票根,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把它收起来,因为我的司机在外面,有了这张票根,我就可以把他带进去了。

一出大门,我高兴地对女儿说:“宝宝,你看,爸爸多拿了一张票,可以把王叔叔带进去看戏了。”女儿一愣:“你怎么会多拿到一张票呢?”我说:“那个叔叔多发给我的呀。”“他知道给你多发了一张票?”“他不知道,是爸爸捡了个便宜。”我女儿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很迷茫看着我,好像不认识我一般,说:“Dddy,别人给你多发了

一张票,你应该还给他,这张票本来就不属于你,If you don’t give back the ticket, yiu are cheating.(要是你不把票退还回去,你就是在欺骗。)”

女儿的话让我浑身哆嗦了一下。这么一件小事,在她眼里居然构成了欺骗。我一向以为自己是一个很诚实的人,一个不占小便宜的人,没想到在这件小事上却暴露出了自己的另一面。女儿四岁出国,一直生活在西方,她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都已经和我不太一样了。在西方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孩子诚实和诚信的品德。老师会用各种各样的故事和事例来告诉孩子们不要说谎,不要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多得一张票根带给我的喜悦,因女儿的一语破的,瞬间化为乌有。我满脸通红,惭愧不已。

多拿一张票,似乎不算太大的事情。我相信大多数在中国长大的孩子,在同伴因没票不能进场时多拿一张票,一定都会像我一样按捺不住内心的高兴。但细想起来却让人不寒而栗:如果我们养成占小便宜的习惯,结果可能会因此失去人生的大目标和大幸福!

在女儿的注视下,我把票退还给了守门的工作人员。当时,我的内心真切地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我对女儿说:“Daddy was worng, but daddy is right now.(爸爸错了,但爸爸现在改正了。)”她给了我一个那么甜美的微笑。在女儿的教育下,我又一次成长。

(摘自俞敏洪《永不言败》第32页)

第二篇:家教故事

家教故事

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那位母亲有多么的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告诉孩子自私有多么的可怕,然后再教孩子以后该怎么做,可就在话即将说出口的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吗?”儿子眨眨眼睛,带着一脸的童真说:“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留给妈妈!”

第三篇:家教四法

家 教 四 法

潼南县梓潼小学

张振环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民族的希望。教育好下一代是关系到我们家庭是否幸福,国家是否兴旺,民族是否振兴的大事;教育好下一代是学校的责任,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好下一代,把他们培养成“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一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把家庭教育放在塑造儿童过程中的首位,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今天我们为着共同的目标,探讨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

一、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只要你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需要下命令别人都能去做;但如果你自己作得不好,只严格要求别人,别人也不会服从你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无不熏陶感染着孩子,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使孩子有一个好的品行、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家长必须语言文明,乐于助人,遵纪守法,吃苦耐劳,在各方面作孩子的表率。孙敬修老前辈曾对家长们说:“孩子的眼睛就是照像机,脑子就是录音机。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心上”。有这样一件事至今使我记忆犹新。有一天,我带着我三岁的女儿乘公共汽车。开始车上没几个人。我们便一人一个座位坐下,1 可是到了两三站后,人就多了起来,座位坐得满满的。这时还有一位老太婆又上了车,我见状便起身把她扶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我便抱起我的女儿坐在一个座位上,车到了下一站,又上来了一位妇女,手上还抱着一个婴儿,我女儿见了,忙叫:“阿姨,来坐我们这里吧!”我一手拉着车子扶手,一手牵着女儿摇摇晃晃一直站到目的地。下车后,我问她:“为什么把我们两唯一一个座位还要让出来呢?”我女儿说:“你不是先让座吗?”可见,家长的一个细小举动,都是孩子的表率。

我的外孙是澳大利亚人,两岁时我带他到潼南中学去玩,一位老师给了他一块糖,他把糖撕开放在嘴里后跑了近百米远去找垃圾桶丢糖纸,可他人没垃圾桶高,丢了几次都丢不到垃圾桶里,他叫我抱着他把糖纸丢进了垃圾桶。回家后,我向我女儿说起这事,女儿说他们都是这样做的。在澳大利亚,从家里到街上,从来看不见一点垃圾,那儿环境优美,文化素养极高。

还有一件事给我映象很深。十几年前,我校还办学前班,有位小男孩常爱搂抱小女孩亲吻,老师在批评教育他时,小男孩说为什么不能这样呢?我爸爸就是这样亲妈妈的。可见小孩子的模仿力有多强。我们家长们的榜样作用有多大啊!

二、注重情感交流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没有兄弟姐妹交流,就只能和家长交流了。家长要尽量多抽时间,主动多和老师勾通,共商教育孩子的办法。和老师交流时,不“告状”,多发掘 “闪光点”。和孩子交流谈心要多鼓励少训斥,多出点子解决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失败或犯了错误时应少体罚,要多和孩子共同找出不足之处,点拨走出困境的方法。在情感方面,家长应对孩子爱而不溺,严而不厉。过 2 分的溺爱往往是娇惯孩子,是一种假爱。2000年2月1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一则新闻,是说哈尔滨市有关部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艰苦训练营”,营规规定每人带两个包:一个行李包,一个背包。结果出现“一重一轻”现象,除一个学生外,其余学生的行李包里都塞满了糖果、糕点、饮料等,显得特别重,据学生说那是家长担心孩子受饿,不惜违反营规而塞进去的;而背包呢?除了5个孩子确实是按规定用被盖打的包外,其它的背包都是用空纸盒之类外裹布料打成的空心包。学生说那是家长害怕背包过重把孩子累坏了。

此情此景,真令人啼笑皆非。有关部门煞费苦心组织“艰苦训练营”,意在让学生通过一番“寒彻骨”的艰苦训练,以换来日后的“梅花扑鼻香”。这用心何其良苦,愿望无疑美好。可家长们却不领这份“情”。竟违反规定弄虚作假,使孩子们逃避“艰苦”,敷衍“训练”。这样的“关心”,这样的“爱”,只能给孩子以弄虚作假的“表率”教育。你今后又怎能要求孩子诚实做人呢?这不害了孩子吗?我的孩子在二小读一年级的时候才五岁零三个月。由于我和我爱人都是二小的老师,当时老师就把她当成“附读生”试读,作业可交可不交,劳动、清洁都可以不参加。但她从来不把自己当成“附读生”,没丢下一堂课,没拖欠一次作业,没少参加一次清洁扫除和劳动。二小要整操场,号召全校学生每人运100斤鹅卵石,学校低年级的学生很多是家长帮运的,老师对我女儿说:“你人小可以不运”。但我想:你既然要读小学,学校规定的劳动任务必须完成。于是我给她买了个小背兜,每次一个两个石头,多少天后她还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从河边背着石头到二小坡上对于一个五岁多的孩子来说是多么艰难啊,但是,对她来说,不单是完成一次劳动任务,而是一次意志品质的磨炼。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人们的观念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便出现了部分单亲家庭。“打工族”的涌现,也使许多学生成了“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的教育,也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难点。这部分孩子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亲的爱护、教育和管理,使得情感上无处寄托,思想上无处交流,行为上无人管教。这些孩子多数是由公公婆婆或外公外婆照顾。中国人的“隔代亲”使他们得到的是溺爱,娇惯,放纵式的隔代管理。因此,许多孩子在行为上便放任自流,性格上孤癖怪异,学习上不思进取。今年年初,发生在重庆市涪陵区杀死人民警察周鑫的凶手邵骜杰的事件,值得我们深思。邵骜杰,现年18岁,初中未毕业便流于社会,早年父母离异,父亲在新疆,母亲在北京打工。从小缺乏父母管教的邵骜杰就在婆婆家居住。婆婆视他为掌上明珠。父母离婚后做生意找了不少钱。邵骜杰有的是钱使,他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什么,养成了不能有任何人违背他意愿,行为乖张的坏习惯。他好吃懒做,脾气暴躁,常对婆婆打骂,后来还占了婆婆的房子,逼婆婆在外租房居住。后来,他还染上了吸毒的恶习,经常无事生非,几句话不对就动刀子。今年二月二十日下午,邵骜杰到婆婆居住处要钱不成,心里窝火,便不满别人在宿舍施工产生噪音,持猎刀将别人砍伤,逃跑时又连伤五人,当他逃到派出所门前时,遇到民警周鑫上前抓捕,便又将民警周鑫刺死。直到邵骜杰二十六日被公审,他的父母仍未出现。

邵骜杰事件使我们痛心疾首。试问:如果邵骜杰的父母不离婚,给他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溺爱,多一些沟通,少一些娇惯,多一些约束,少一些放纵。邵骜杰会变成这样吗?我的邻居小孩叫黃明,父母都是下岗工人,长期在云南打工,家里只有外婆带他。黄明读初中时 4 便沉溺于网吧,每晚必去上网打游戏。有时甚至通霄达旦,学习成绩直线下滑,老师让请家长,外婆说她根本管不了,家里没钱给他上网,他便去偷,被人抓住打得遍体鳞伤。一次黄明把爸爸寄回来的五百元钱生活费从外婆处偷走跑到重庆去玩,他外婆还在我们家生活了近一个月。后来他妈妈只能放弃在外打工回家管教孩子。

三、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教育批评孩子,切不可讽刺挖苦。切忌在公共场合或外出做客或有客人来访时进行,不要在客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否则会大伤孩子的自尊心,他还会恼羞成怒,破罐子破摔。孩子都喜欢听好话。表扬的话,应多谈孩子的长处,恰当指出不足,提出合理希望。我有个读小学三年级的侄孙,他爸在辅导他做暑假作业时发现孩子错误不少,就骂他“像个猪一样笨、真是个草包”。孩子听了干脆不做作业了,大吵大哭起来。我看见后叫他爸出去,我来辅导,我对孩子说:“你不笨,你不是做对了这么多吗?你的字写得多好啊,来,我给你指导,你肯定做得好”。孩子听我这么说便在我的指导下又开始做作业了。经过我暑假中的辅导,孩子现在不但能独立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保护孩子自尊心方面,还要尊重孩子的意见。正确的意见或建议一定要采纳,不正确的要给孩子解释,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这样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四、全面发展,注意发现,发掘兴趣特长

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是每个家长的共同愿望。家长们都希望自已的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这个愿望是美好的,但当今中国,千千万万的孩子都在这条路上奔跑,未必每个孩子都能如愿以偿。“人才”观也应有所变化。七十二行,5 行行都可以出状元。在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应注意发现、发掘孩子的兴趣特长。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一天,达芬奇在上课时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画,回到家里,他把画给父亲看,父亲看后大加赞赏,只是说不该在课堂上画画。后来达▪芬奇的父亲注重培养他对绘画的兴趣,最终达▪芬奇成了世界著名的画家。篮球巨星姚明的父亲就是一位篮球运动员,从小发现儿子身高优势,便注意培养。现在姚明成为世界级的篮球巨星。中国的音乐神童郎朗的事例也给我们更多的启发,郎朗出身在中国沈阳,3岁时由父亲启蒙开始学习钢琴,14岁就考入著名的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年仅22岁的他,已成为世界钢琴界的又一位领军人物。

教育孩子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程,很多成功人士都有很多先进的家教经验,让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教育好下一代,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四篇:家风家教故事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无规矩不成方圆

家风与家教是一个家庭拥有健康环境的关键。在此,我所理解的家风和家教,是家庭予以树立的一种道德标准和个人成长的初始化教育。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淳朴的家风,每一个家长都会以亲身经历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

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可以说,家风就是中华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父辈传承的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记得小时候,每到节日,特别是春节,年三十,一家人在一起看春节晚会,吃年夜饭,我父亲就开始给我们讲他小时候的事:爷爷是一个大家庭20多人,吃饭的时候,我爷爷先给我太爷盛饭,太爷动筷了,他们才敢吃饭,我太爷就把好吃的给我爸吃一口,这就体现了我们“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家风。每到节日,农闲时节,村里的游手好闲之徒就聚在一起赌博,爷爷就告诫父亲禁止参与赌博,赌博会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而且不准吸烟:烟有百害,无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伤身。父亲就养成了不吸烟不赌博,少饮酒的习惯,同时将这一良好传统传承下来,严格要求我。而母亲几乎每天都讲: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吃饭时不能说不吃或不想吃什么什么菜,不剩饭,不浪费;尊老爱幼,不能顶撞父母,从小养成懂礼貌的好孩子;不说谎话、不爱占小便宜,做一个诚实的孩字。父母身传言教的教导我们,“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知足常乐,待人以善”。这些至理名言今天正以“家训”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好的家风需要传承,也需要总结,不光要靠潜移默化还要作为教育理念固化形成家训。

寒门家风好,少年早成才。作为平凡而普通的我们,要努力将前辈的优良家风传承下来,让它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引领我们健康成长。

第五篇:名人家教故事

名人家教故事

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家庭教育很复杂,要是培养一个所谓成功的人士,那他身后的家庭教育工作尤其不易。

我们仔细听听,这些成功者的父母们的声音!也许明天,你也可以试着向孩子说出!

1、“一步二步三步,好!跌倒了别哭,自己爬起来再走,好!一二一,一二一„„” 父亲这样在教孩子走路,朋友们说他是“开孩子们玩笑”,父亲却回答:“老兄错了,这不是开玩笑,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将来在社会上闯世界,全靠这第一步呀!。”

这个父亲名叫宋嘉树,他生有三女三子,他们便是名闻中外的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和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三兄弟。宋氏家族对于近现代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宋氏三姐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誉为上个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女性。

2、孩子:“我要跳到月亮上去呢。” 妈妈:“好呀,但是,可别忘记回来喔!”

——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童年时与母亲的一段对话。

3、“为什么一定要告诉他该用红色呢?我认为他画得很好,说不定他以后真的会栽培出蓝色的苹果呢。至于现在的苹果是什么颜色,他吃苹果的时候自然会明白的。”

——小卡尔。威特在用蓝色笔画苹果时,朋友劝告父亲说应该告诉孩子画苹果要用红色时,他父亲如此回答。

4、“这是绝对不行的!你们刚刚几岁,小小年纪就挑肥拣瘦,什么都要舒舒服服,那长大以后会成什么样子呢?做人一定要先学会吃苦,才能耐劳。将来才会有出息。”

——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俩兄弟幼小时,一次在饭桌上争抢食物,母亲制止后如此告诫。

5、“孩子,别害怕!为了科学研究,你就是把咱房屋全拆了,把咱田地全毁了,我也决不埋怨你。”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卡曼林.昂尼斯小时候一次做实验把自家楼火不慎烧毁,十几岁的他怕父母责罚躲到效外,父母找到他后第一句就是这么说的。

6、“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

一个12岁的小男孩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需要赔偿12.5美元。孩子找父亲拿钱赔偿时,父亲这么告诉他。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7、“你有点口吃,正说明了你聪明爱动脑,想的比说的快些罢了。”

儿子从小就口吃,可母亲说这算不了什么缺陷,甚至还表扬他。她要求儿子一切从自信开始,努力主宰自己的命运。这个口吃的男孩就是杰克。韦尔其,他长大成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被称为世界第一经理人。

8、“孩子,我相信你能行。妈妈也曾经有这样的梦想,只是当我觉得我做一个让病人喜欢的护士更合适时我就放弃了。现在,对你来说,也许正是实现这个梦想的最好时机。”

一个男孩十五岁时告诉母亲说自己将来一定要竞选美国总统,母亲这样回答他。这个孩子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比尔.克林顿,他是美国最优秀、最有魅力的总统之一。

9、“你们不了解我的孩子,他非常聪明,他不是在捣乱,而是好奇。你们不懂得教育,我来亲自教育他。”

一个小男孩上小学时,对许多事物都好奇,看到气球能在充满气之后飞上天,就找来一些发酵粉,动员想上天的同学来吃。不幸的是,吃了发酵粉的同学疼得在地上打滚。校长知道后,非常生气:“又是你这个捣蛋大王,我把你开除了!”

母亲知道后常非气愤表示学校不懂教育。并将孩子接回家,亲自给他上课,鼓励他搞实验。这个男孩就是爱迪生,一生发明的项目,高达1628项。

10、“我的孩子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不是发呆,而是在沉思。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母亲带小男孩到郊外去游玩,别的亲友家的孩子,有的爬山,有的游泳,惟独这个小男孩一人默默地坐在河边,凝视着湖面。这时,亲友们悄悄地走到他母亲的身边,不安地问道:“您的孩子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对着湖面发呆?是不是神经有毛病啊?还不趁早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

母亲这样回答亲友的疑问。这个男孩就是爱因斯坦,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下载家教故事四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教故事四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教小故事

    家教小故事 家教小故事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事原则,家长应该尊重他们,给他们自己的空间,让他们觉得父、母是最可靠的,什么话都可以给家长说,让他们轻松愉快的生活......

    家教小故事

    1、培养自信 知道吗? 林肯在初次登上政治舞台时,非常不自信,他甚至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口。他第一次面对公众演讲的时候,脸色发白,膝盖颤抖,仿佛随时都有昏倒的可能。 但他并没......

    103家教故事[推荐]

    家教故事 --------尊老爱幼传优良家风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现在的家庭对孩子都是相当的宠溺。有个好的家规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较大的帮助。我们最注重的是教育孩子怎么做人......

    我的家教故事

    家 教 点 滴 高塘学校704 孙丽娜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里的宝,是全家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把孩子教育好,成长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远比给孩子留下钱财更为重要。孩子除了接受正......

    鲁迅家训家教故事

    鲁迅家训家教故事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成......

    现代名人家教故事

    现代名人家教故事 篇一:中国现代名人成长故事1.毛泽东 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泽东......

    我的家教故事

    一年级家长的家教故事 我的家庭环境很普通,为了孩子的健康的成长,作为父母竭尽全力支持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需求,时光过的真快,转眼间女儿都上一年级了,从她出生的瞬间起,就时刻......

    我的家教故事

    血脉传承——我的家教故事 当看到洋洋老师发的这个征文启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彷徨和忐忑的。我和东润的爸爸都不是教育工作者,也没有认真仔细地想过 “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