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启学生心灵智慧的钥匙
开启学生心灵智慧的钥匙
近段时间读了《给教师的20把钥匙》,感触颇深.本书给教师的20把钥匙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增强研究能力的钥匙、发展教师专业的钥匙、提升教学水平的钥匙、改善学习方法的钥匙。现在谈谈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比较喜欢的语句或者一些感想。
1.教师经常总结自己的经验,经常吸取他人的经验,才有利于增强教育研究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经常回答一些总结性的或者让自己反思的问题,如:你在备课方面有什么经验?你在上课方面有什么经验?你在考试方面有什么经验?你在提问方面有什么经验?等等,促使自己不断反思,总结自己的优点,以后好继续发扬,总结自己的缺点或不足,以后注意扬长避短。
2.要千方百计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一定要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建构地、主动地、体验地、合作地进行学习。这有一定的难度,让成绩差的学生都考出好成绩,肯定要多好很多时间,如果少数还好,但如果这样的学生太多,难度就大了。
3.每次考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当天知道作业正确与否,对有效地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很好的方法,以后一定注意做到。4.没上一节课,要设想全人类都在倾听,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力戒偏见,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如坐春风,生命和使命,价值统一。
5.建构模式、超越模式: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可以提出各种模式,模式一经被证实,极有可能形成理论,也可以从理论出发,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从而促进实践发展。这对研究教育教学、运用教育教学、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十分重要的。6.研究会使我们知道所教学科的美,知道所教学科之美便能促进师生们去创造。这必然从整体上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啊,多做研究,多去发现,让我们知道地理的美,让学生喜欢地理的美7.正是因为“用心”,我才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正是因为“用心”,我才在工作中充满激情,正是因为“用心”,我才非常尊重自己的同事;正是因为“用心”,我才总是培养孩子们积极地生存心境、积极地人生态度——“用心”去善待生活,“用心”
第二篇:开启心灵的钥匙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开启心灵的钥匙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身都与好书相伴吧!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提到了学会赞美,赏识。这不禁使我想到:赞美和赏识他人体现了一种智慧——你在欣赏他人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着自己的人格;赞美他人体现了一种美德。
教育中,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的顽皮淘气,教师宽容笑对,节之有法;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贪玩懒散,教师坚持笑对,培养习惯;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心灵受伤,教师真诚笑对,平等交流,抚平创伤,点燃信心,托起希望……总有这样一些画面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发自内心地为之赞美!铁棒与锁的对话
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撬不开锁,而钥匙却轻轻一转把锁开了。铁棒问:“钥匙,这是为什么呢?”
钥匙回答说:“很简单,因为我懂(*'▽'*)♪锁的心。”
教育也一样,我们要懂学生的心,才谈得上教育。医生治病救人讲究“对症下药”,教师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要对症下药,如果像铁棒一样蛮干,只能将事情弄糟。有位哲人说:人的内心世界如同一把锁,谁掌握了打开心灵的钥匙,谁就可以调动人的一切。教师只有拿到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那把“钥匙”,让孩子能信任你,把你当成朋友,向你倾诉,才能正确地帮助孩子解决思想的问题。怎样才能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乐于交流,接受教师的教导,才能有利于教师及时捕获学生的心里变化,因势利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四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第一把:童心。众所周知,当一个人把你当做知心朋友时,就会敞开胸怀,畅所欲言了,这一点在学生往往表现得更加突出,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除了应具备朋友间的真诚、亲密、关心等特点之外,关键是要保持童心,这是消除师生之间心里隔阂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付之于实际呢?举例来说,教室可以关注并参与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和学生同读一本书,同唱一首歌,同做一个游戏,等等。当教师同学生自然的打成一片时,就会有共同的需要,双方的交流就会不知不觉地水到渠成。
第二把:爱心♡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关怀,用师爱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坚冰,点燃他们心中自尊和进取的火花,引导他们一步步上进。
第三把:赞美。林肯说过:每个人都喜欢人家的赞美。其实人性最深切的需要就是别人的欣赏,而学生尤其需要。真诚的赞美可以拉进心灵,吸引着孩子向你真心靠拢,倾听你的教诲,还将每时每刻从积极乐观的一面影响着孩子的生活与成长。
第四把:古人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教师的童心、爱心和赞美只有长期坚持,发自内心,自然而然,才能深入学生心里世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魏书生说过:“心灵的大门不容易扣开,可是一旦扣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老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找到那把开启学生的心灵钥匙。
第三篇:开启家教智慧的钥匙
开启家教智慧的钥匙
——《我的教育自述: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简介
孙云晓的新著《我的教育自述: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新世纪出版社2005年6月版),给人全新的认识。孙云晓认为:建立在尊重、信赖和合作基础上的家庭教育才是科学的教育,它使家庭关系稳定和谐,使两代人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他鼓励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独立选择,以充分展现孩子的个性;他嘱咐家长多陪孩子玩一玩,和子女一起学习,一起讨论问题;他建议家长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认为这比什么样的说教作用都大;他要求家长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成缺点,在任何情况下,都尽量不去责怪孩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孙云晓对教育的最大贡献就是他的教育观点,这些观点是实用而又超前的,如:“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等等,现在,他又以专著的方式向人们阐述了“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的观点,对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以全新而又全面的诠释,更是给人以新的启示。
只有创新的作品才有生命力,孙云晓的作品摈弃了一些家教作品空洞说教的缺陷,他匠心独运,多以叙述、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为主。全书充满了教育哲学中的真知灼见,那种理智的、深刻的爱,的确是孩子们成长的催化剂。例如《我是怎样解放孩子的》一文,便记叙了作者支持女儿报考月坛中学这所非重点中学,使她轻松地迈入了中学门槛,还发挥了她的日语特长的事情。这样的内容,让读者有一种亲切感,让他们把自己的思维同文章中的叙说融为一体,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想到自己或身边也曾遇到过的类似事情,从而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平实简朴的语言风格是该书的一个特点。在他的这部力作中,我们丝毫看不到一点晦涩的语言,他敞开心扉,把读者看成自己的朋友,他分门别类,娓娓道来,平白如话地叙述着,整部作品简约、清新,给人以听轻音乐般的感受。
孙云晓曾经说过:“我是老师的老师,也是学生的学生。”我们不妨说,孙云晓是当之无愧的家长的老师,因为他为家长提供了一把开启家庭教育智慧的钥匙。
杨 鸣(云南日报)
第四篇: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第五届健康杯征文
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曹会玲
石家庄市阳光小学 联系电话:***
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内容提要: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我平时教学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赏识教育的:
一、以“表扬和鼓励”为契机,赏识孩子给他们自信。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总之,我们要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以闪光点来激励孩子,让孩子找回自信,获得成功。
关键词:赏识教育
激励
自信
闪光点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和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据研究,当一个孩子受到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以“表扬和鼓励”为契机,赏识孩子给他们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总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仅仅是以得到100分作为成功,因此孩子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并时时感觉到“失败”的痛苦。我们经常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教导完全正确,但如果仅仅只看到他们的缺点,那是不全面的。一个学生考了95分,美国父母和教师会说“Verygood!”,中国父母和教师会说“为什么差5分?”。其实一个人在看到自己缺点的同时,还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反之也一样。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那他就缺乏起码的自信。试想,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能取得成功吗?答案只有一个:“不!”
那么如何树立孩子的自信呢?表扬和鼓励对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由为重要。首先,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当然也都有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性的评价。其次,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东方不亮西方亮”。例如有些孩子思考能力欠佳,但动手能力很强,如果他考不上大学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汽车修理工,你能说他不成功吗?第三,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给每个孩子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要求,如一个成绩最差的学生,成绩由60分提高到65分再提高到70分,应该给予表扬。如果我们每次以100分来衡量,并对他们说出一些有伤自尊的话,如“真蠢”、“真没用”、“笨死了”等,那他经历的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如果动态地观察他却是在进步、在前进。就拿以前我班上的一个男孩子来说吧,我刚接手教他的时候,他性格有些孤僻,长着一张快嘴,常因为其他同学的一点小毛病就叽里呱啦的指责个不停,读书时常因为拖音难听弄得同学们都嘲笑他,不喜欢他。针对这种情况,对于她能积极的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写的作文篇幅较长,我在课堂上都给予了肯定,并在课后给他指出了不足,慢慢的,他逐渐树立了自信心,认为自己能做好,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不再怕失败,害怕的是不能参加任何能表现自己的机会。刚开始,他由在班上积极参加各种朗读、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等,到参加学校大型的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唱歌比赛,发展到参加区级的各种比赛,终于她获得了成功。使他完全找会了自信,不在认为自己是差孩子,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能力,学习成绩提高很快。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这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私德曾经说过:“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生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的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
课堂上要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1、让学生把课堂当成表演的舞台。
孩子在课堂上或因自卑、或因害怕、或因懒惰、或因等待,或因从动心理等诸多因素,在课堂中不敢发言,不敢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更谈不上快乐中求知。因此,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微笑服务于学生,在老师的眼睛里没有差生,只有一个个有待进步、有潜力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鼓励、赏识孩子们在课堂中的表现,表扬的话语无处不在,承认孩子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允许失败,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坚信孩子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课堂上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赞赏,使学生在老师及同学们的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才会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满怀信心获取成功。
2、每位教师学会宽容、真诚的善待每一位学生。
在课堂上,没有厉声地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有的灿烂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错误得以改正,这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教师的宽容,可以缓和师生之间的紧张局面,使学生逆反心理转变,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严”收到最佳的效果。教师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观念: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孩子;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投入到教育中,用生命的激情去创造另一个美好的生命!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
班集体的活动是班级的生命。在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班主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契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增强热爱班集体的良好情感,或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把赏识的力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或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滋味,激励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在活动中让每个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更加充满信心的迎接下一次挑战。
孩子是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学校为孩子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放手让孩子进行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从自己的身上而不仅仅是从别人的赞赏中获得自信。为了发现孩子的身上的闪光点,学校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并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
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赏识,在学校快快乐乐地学习,轻轻松松地生活,赢得了社会与家长的信任。目前中国教育正处在改革的顶峰,让我们继续努力,坚持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相信“东边不亮,西边亮”,给每个孩子一份赏识,一份真爱,用“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甘霖,用教师爱的心雨浇灌孩子们长成参天大树,朵朵芬芳的繁花吧!
第五篇:师爱,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师爱,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河北省海兴县育红小学刘玉琴联系电话:0317—6626709 关键词:加强联系爱护尊重理解沟通宽厚真诚内容摘要: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师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师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智慧之门;师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一、个案背景:
磊磊,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单亲家庭,他和父亲一起生活。于五年级下学期转入育红小学学习。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父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甚至用小刀割伤自己。
二、案例分析:
经过和他父亲的交谈了解到,他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再婚的,但他父亲仍不珍惜这段婚姻。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两年前,父母又离了婚,使他受到很大的打击,加上父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
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越片面,心理的闭锁就越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三、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父亲的思想工作,希望他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母亲,说服她多用一些空闲时间回来看看儿子,多点关心他,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不要因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个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
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
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而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
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四)、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磊磊还不愿上学,我到他家里去时,他老躲着不见,或是一问三不答。我知道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我不急也不燥,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给他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希望他回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同班级同学知道这种情况之后,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他聊天,给他讲讲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慢慢地,他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了,渐渐地露出了一丝向往。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渐地出现在教室里。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他重新振作的机会。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回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流露出一点笑意,我就赶忙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他。开始,他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他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其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四、实施效果:
磊磊现在上六年级了,变得活泼开朗热情起来了,学习比以往更认真,课上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能按时交了;课下,帮同学打扫卫生、倒垃圾,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更主要的是在学习上,各科成绩名列前茅,今年暑假还参加了剑桥英语学校举行的英语竞赛活动,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五、反思与感悟:
在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很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教育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师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师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智慧之门;师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