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陪伴,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本站推荐]
陪伴,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
沉默着,不知有多少次听见那冰冷的关门声,抬起头才发现,陪伴我的依然
是空旷的家……--题记
陪伴,在字典里的解释是随同作伴。
随着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们更多地注重在物质上让孩子拥有最好的东西;在学习上给孩子提供最佳的和最好的,却忽略了与孩子在情感上的交流。由此,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常挂嘴边的陪伴却成为孩子们最奢侈的礼物。
特别是在深圳这个大都市里,很多父母因为工作和其他原因,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生活。至于孩子的学习也只能是通过每次考试的家长会,学校老师的电话沟通或者孩子在沉迷于学习以外的东西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原来他们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太少了。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位工作很忙、经常晚归的爸爸半夜回到家,发现儿子竟然还没睡。儿子问爸爸,“爸爸,你一天能挣多少钱?”爸爸说,“平均200元吧。”儿子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百元大钞,说,“爸爸,我买你半天时间陪陪我吧……” 物质再丰富也满足不了孩子心灵的需求,相信这个故事能让那些忽略了与孩子情感交流的父母有所思。
我曾经有个学生,家庭条件很优越,是家里的独生女。孩子很聪明,可是父母对她关心甚少,因此无心上学,经常旷课、缺交作业。直到有一天她来校区,我和她打招呼的时候发现她手上有很多的刀痕。我赶紧问她怎么了。她很淡定的说:“我自己用小刀划的啊,反正无聊。”她的一席话顿时让我很吃惊,从跟她的聊天过程中了解到,原来这个孩子是因为平时父母工作忙,几乎很少陪她,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和陪伴故意这样来伤害自己。看着孩子的刀痕和那淡然的笑容,我很心痛。我深思:为了简简单单的一个陪伴,不惜伤害自己来换得父母的关注和陪伴,这样的代价是否太大了?
我在龙文工作的这几年时间里,接触了很多的孩子,起初我觉得我是他们的老师。慢慢的,我觉得他们是我的孩子,是我的弟弟妹妹,是我的朋友。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个初二的女生,她和我关系很好,人也很聪明懂事。就是和她妈妈的关系不好,导致两母女经常没有话说。每次两个人有什么话要说的时候都需要通过我来转达,也因此,孩子和我的关系越来越好,我才明白为何她和母亲没有话题沟通。直到那天教师节她给我留言说;“老师,你虽然像个姐姐,可是我却觉得你更像我妈妈,因为每次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你陪我、安慰我。每次我很无聊的时候你都会陪我去逛街买衣服。每次我想吃家里的饭,你都会带我去你家做我喜欢吃的菜。我其实不是不爱我妈妈,而是我每次很想和妈妈一起的时候,她总会说她忙,然后给我钱就走了。所以我很失望,我也不想和她沟通,因为她也没有时间听我说。”收到信息后,我跟她妈妈联系了。并把自己平时是怎样跟她相处的跟她妈妈细细长谈,她的妈妈恍然大悟对我说:“老师,谢谢你!。要不是你,我还真是不知道怎样跟她沟通呢?为了女儿,我再忙也要停一停,尽量抽出时间来陪她,听听她的心里话。” 之后这个女孩子仿佛变了另外一个人,变得活泼、认真,成绩自然就赶上去了。唯一不变的是我与她的感情也也来越深了。正因为我把她当做妹妹,所以我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帮她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学生曾经和我说过,他最怕的是“咣”的一声,门被重重的关上。因为,在他的记忆里,从小到大父母很少陪他,每次吃完晚饭写作业的时候家里的大门总会咣的一声响,父母又出门了。他总是感觉很孤单,很害怕。至于作业也变得无法用心写,只能早早的关了灯塞着耳机睡觉。因为他觉得即使他的成绩再优秀,爸爸妈妈也不会在家里看看他写的作业,关心他在学校里发生的事,久而久之,无论自己有什么心事,他都不愿意告诉父母。而在家长会的时候,他的父母却和我说孩子不愿意和他沟通,总是一个人不说话。我很想说的是,父母都不懂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怎么会愿意诉说呢?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观念,总以为只要努力挣钱,给孩子用好的,吃好的,住好的,过最优越生活对他们来说才是幸福,大人们也以为出门之前桌上放几百块就算是爱。一天到晚拼了命赚钱,少了关怀和陪伴又有什么意义。孩子的期待,慢慢变成无奈,父母始终不明白他要的是陪伴,而不是钱。
不用怪孩子为什么早恋、为什么沉迷网络游戏。古人曰:养不教,父之过。孩子是没错的,而真正应该反思的是作为大人是否有把关注度和精力花在教育孩子身上,您是否懂得孩子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您是否清楚知道他的理想?您是否明白他为什么不愿意学习?----请您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龙文有句话叫做:把每个孩子当做我们自己的孩子。所以作为龙文的老师我们也应该像父母那样关爱,陪伴,教育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时刻感受龙文给他们一个家的温暖,和父母该有的关怀。我想,在孩子有疑惑,有烦恼的时候,照亮他们前行的路,成为他们人生路途中的“指明灯”。
龙文教育第一届“龙文杯”教育征文大赛入选作品
原标题:《陪伴,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
作 者:温颂扬
城 市:深圳
第二篇: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沟通)
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沟通
涟水县陈师镇中心小学孙利
内容提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发展十分重要,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与孩子畅通无阻地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根据许多成功的经验,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父母要学会倾听;2.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3.尊重孩子,保护他的隐私;
4.多赞美,少批评等
关键词:倾听氛围保护赞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发展十分重要,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与孩子畅通无阻地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现在许多家长都感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十分困惑,孩子不听话,什么方法都用过了,但不管用,实在是束手无策,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孩子身上,但病根却应在父母身上找,即孩子生病父母要吃药。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父母不能与孩子很好地沟通交流。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实际是两个生命的碰撞。应该说,碰撞所产生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它所达到的高度也是没有止境的。每一位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上,不要满足于初见成效,而应该学习教育的艺术,不断提高沟通的层次,使亲子关系达到更高的境界。根据许多成功的经验,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孩子向你诉说高兴的事,你应该表示共鸣,如他在幼儿园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你可以称赞说,“噢,真棒,妈妈也替你感到很开心”。当孩子向你诉说你不感兴趣的话题,你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你关注他的谈话内容,可以使用“嗯”、“是吗”、“后来呢”等词,表示你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所谓倾听,就是不但要努力地听进去,而且要思考,注重发现孩子谈话中的闪光点。发现孩子第一次正确运用成语,要给予赞赏;第一次引用了一首古诗,要表示受到感动;发现孩子能够慷慨陈词,有理有据地争辩,就应该有意地惊呼:“我家出了一个雄辩家!”。这样,孩子不但愿意经常和家长沟通,而且还会自动
提高沟通的质量。两代人沟通的艺术,在于家长既是“童心未泯”,又会“老谋深算”。做不到“童心未泯”,孩子对家长敬而远之,没有共同语言;而只有“童心未泯”,没有“老谋深算”,则无法引导孩子。
另外:有些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上过于急躁,总幻想一两次聊天就能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这不可能,因为两代人年龄差异很大,又成长在不同时代,理解需要有一个过程。如果只有急切的心情,缺少扎实的行动,那就只好在亲子关系上长期吃着“夹生饭”。和所有的友谊一样,两代人的沟通关键是一个“信”字。“说话算数”道理很简单,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如果不肯学习“曾子杀猪教子”,那就只能在家中成为整天高喊“狼来了”而无人理睬的可怜虫,哪里还谈得到两代人的沟通?
2.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和谐的气氛永远是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添加剂。要专心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一起去吃饭,一起去逛超市、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汽车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都是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最佳时机。
沟通是人的本能,没有人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孩子也不是天生就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孩子幼小的时候由于比较幼稚、简单,对父母的依赖性强,许多事情都会对父母讲,亲子间的沟通是顺畅的。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生理、心理、需求都发生了变化,如果家长还固守着原来的观念,孩子在家长面前找不到沟通的快乐,不仅会关闭耳朵,而且,亲子沟通的大门也就会关闭。
3.尊重孩子,保护他的隐私
可能很多父母在和老师或者亲朋好友谈论孩子的优缺点时,都是肆无忌惮的,从“不好好吃饭”到“今天被老师批评了”,把孩子的缺点像空气一样直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曾经有位家长,去幼儿园接孩子时跟人闲谈,话题扯到孩子身上,说“他有尿床的毛病„„”话刚出口,一旁的孩子羞红了脸,露出怨恨的表情。尿床这
类生理缺陷,属于“难言之隐”,孩子对此特别敏感,父母一般情况下不该向他人提及。这孩子从那天起,开始拒绝和母亲沟通,甚至有抵触行为。因此,作为家长需要牢记:不要到处宣扬孩子的隐私,你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才能真正把你当成能讲知心话的朋友。
4.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要达到良好的沟通,父母温和的态度很关键。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总是以一副威严的的面孔对孩子,以严厉的语气与孩子讲话,无形中会使孩子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不敢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甚至还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且还会阻断亲子间的沟通。父母只有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才能使孩子感到爱和温暖,才能使孩子愿意向父母吐露心声,才能达到孩子愿意接受教育的目的。相反,父母用粗暴野蛮的方式打孩子,就会造成孩子反敢。打孩子是愚蠢的行为,最终只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打出一个小霸王,你打他他就打别人。二是打出一个窝囊废,他见了谁都害怕。这是家长愿意看到的结果吗?当然不是,所以还是要与孩子讲道理,以理服人。
时代不同了,家长不能把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视为大逆不道。要学会求同存异,在两代人的思想碰撞中寻找新的契合点。比如孩子追星上网的本身并没有错,他们需要榜样和情感的寄托,父母应该是正确的引导,而不是责备和打骂,更不是砸电脑或把孩子关起来了事。这样做只会加重他们的逆反,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学点沟通的技巧用智取不能强攻。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作为父母只要真正地关心爱护孩子,就一定会找到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办法。祝愿我们所有的父母都能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化着细雨,化着春风,化解孩子心中的疙瘩,找到一把开启自己孩子心灵的钥匙,培养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孩子。
参考文献:《好家长》2007年05期
第三篇:关爱是开启心灵的钥匙
关爱是开启心灵的钥匙
黑龙江省宾县第四中学张国徽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班主任是战斗在这一阵地最前沿的战士,是一班之魂。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和思想等诸方面习惯的养成和进步,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能否为社会做贡献的人。而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所以我认为,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具备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爱心和细心。
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必须对自己班的学生充满着爱。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巴特尔曾说过:“教师的爱是融融的春风,即使冰冻的心也会消融” 爱,可以创造奇迹。不仅可以挽救一个堕落的灵魂,也可以让弱者奏出强者之音。因而班主任必须对自己班的学生充满着爱。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生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教育之果。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炽热的情感去热爱每一个学生。但是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高扬同学是2003届毕业生,他性格内向、学习刻苦,有一天,他来到我面前唯唯诺诺的说:“老师我不想念了”。听了她的话我感到很诧异!为什么一个爱学习的学生会说出这种话来?我说:“为什么?能谈谈吗?”可是不管我怎样追问他都是不吭声„„!事后,我认真反思了刚才的经过,意识到他一定有难言之隐,于是我采取了侧面进攻,迂回包抄的战略方法。经过多方了解我终于掌握了他的具体情况,他是单亲家庭,父亲病逝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庭无经济来源,家庭生活靠母亲捡废品来维持。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进行了家访,然后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通过多次的接触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我又通过社会上的关系帮他母亲介绍了一份工作,帮他解决了后顾之忧,又在学校帮他申请了困难补助,并在课余时间知道他学习,并和他一起研究学习技巧、方法。自那以后,他彻底安下心来、学习也更加刻苦了;成绩有明显提高。在2003年的中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中,实现了他的高中梦!
第四篇:开启心灵的钥匙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开启心灵的钥匙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身都与好书相伴吧!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提到了学会赞美,赏识。这不禁使我想到:赞美和赏识他人体现了一种智慧——你在欣赏他人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着自己的人格;赞美他人体现了一种美德。
教育中,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的顽皮淘气,教师宽容笑对,节之有法;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贪玩懒散,教师坚持笑对,培养习惯;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心灵受伤,教师真诚笑对,平等交流,抚平创伤,点燃信心,托起希望……总有这样一些画面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发自内心地为之赞美!铁棒与锁的对话
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撬不开锁,而钥匙却轻轻一转把锁开了。铁棒问:“钥匙,这是为什么呢?”
钥匙回答说:“很简单,因为我懂(*'▽'*)♪锁的心。”
教育也一样,我们要懂学生的心,才谈得上教育。医生治病救人讲究“对症下药”,教师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要对症下药,如果像铁棒一样蛮干,只能将事情弄糟。有位哲人说:人的内心世界如同一把锁,谁掌握了打开心灵的钥匙,谁就可以调动人的一切。教师只有拿到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那把“钥匙”,让孩子能信任你,把你当成朋友,向你倾诉,才能正确地帮助孩子解决思想的问题。怎样才能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乐于交流,接受教师的教导,才能有利于教师及时捕获学生的心里变化,因势利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四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第一把:童心。众所周知,当一个人把你当做知心朋友时,就会敞开胸怀,畅所欲言了,这一点在学生往往表现得更加突出,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除了应具备朋友间的真诚、亲密、关心等特点之外,关键是要保持童心,这是消除师生之间心里隔阂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付之于实际呢?举例来说,教室可以关注并参与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和学生同读一本书,同唱一首歌,同做一个游戏,等等。当教师同学生自然的打成一片时,就会有共同的需要,双方的交流就会不知不觉地水到渠成。
第二把:爱心♡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关怀,用师爱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坚冰,点燃他们心中自尊和进取的火花,引导他们一步步上进。
第三把:赞美。林肯说过:每个人都喜欢人家的赞美。其实人性最深切的需要就是别人的欣赏,而学生尤其需要。真诚的赞美可以拉进心灵,吸引着孩子向你真心靠拢,倾听你的教诲,还将每时每刻从积极乐观的一面影响着孩子的生活与成长。
第四把:古人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教师的童心、爱心和赞美只有长期坚持,发自内心,自然而然,才能深入学生心里世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魏书生说过:“心灵的大门不容易扣开,可是一旦扣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老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找到那把开启学生的心灵钥匙。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启孩子心灵的新钥匙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启孩子心灵的新钥匙
我们班的王同学是一个胆儿小,又有些口吃的孩子。今天的语文课上,该轮到他演讲了,只见他红涨着小脸,低着脑袋磨磨蹭蹭地走上讲台,结结巴巴的声音蚊子一般大小,他越是惊恐,学生们越是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王同学竟然紧张的哭了。看着他痛苦的样子,我懊悔地自责起来:真不应该让他演讲,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刺伤他的自尊心,可是如果不让他参与,不是更挫伤他的积极性吗?在这尴尬之际,我倏地灵机一动,捕捉到了瞬间灵感:这名学生不就是不习惯在众人面前说话吗?我微笑地对大家说:“请大家趴在桌子上,只需用耳朵听就可以了。”学生们立即明白了我的意思,都假装若无其事趴在桌子上。王同学慢慢地把头抬起来,从他明亮的眼睛里我看到了轻松和自信。他演讲的声音逐渐地洪亮起来,语句也不在断断续续了,似乎也不结巴了,他越讲越动情,竟然演讲得生情并茂。
此时此刻,就象有一股暖流涌遍了我的全身。不知在什么时候,同学们早已抬起头聚精会神地听他演讲了。他早已不再害怕,他镇定自若的和大家的目光对视着,他的演讲获得了圆满成功。王同学脸上带着灿烂的微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学生们使劲的为他鼓掌,我也拼命地鼓掌,为他闯过难关,赢得自信,更为我自己鼓掌,能在关键时刻如此地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难道不是吗?孩子的心就如同破土的嫩芽,老师对他的一点点保护就如同丝丝春雨让他有了争春的勇气。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的笑容越来越多了,后来竟然成了班级的骨干。王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是您的尊重和鼓励使我扬起了生活的风帆,我非常的爱你,谢谢你!您是我生命的领路人。
有一天,我满怀激情的去上课,因为我要为学生们讲著名文学家朱自清的名篇《春》,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备课时我就被作者所描绘的美景所陶醉,直到我走上讲台,还一直陶醉在“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的美妙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我精心的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是多么渴望学生能和我一起共同享受春的风采啊!我满怀深情地开场白:“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万物复苏,百鸟争鸣……”我原以为学生会被我精美的导语所吸引,哪儿曾料到绝大多数的学生表情木然,心不在焉,只有几个学生为了给我面子强打精神附和着。我的热情一下子被浇灭了。这儿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强忍住怒火,又重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开始生动的讲解生机盎然的“春草图”:“同学们,你们瞧,春天多美啊!小草的情态是什么样呢?谁能告诉大家?”
同学们懒洋洋的瞅着我,无一人回答。我着急地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答案就在书上”,只有少数几个学生的眼睛机械地在书上瞟来瞟去。我真是没辙了,他们竟然对这么脍炙人口的名篇无动于衷,兴味索然,孩子的春天到底在哪儿?看样子这间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是在过春天。我无耐的望着窗外,春天的校园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绿草如荫,百花怒放,还有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呢!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猛然间,我似乎明白了学生们为什么会对如此优美的文章毫无兴趣,不是文章不好,不是学生不好,而是我的教学方法……
事不宜迟,马上改正,我赶紧对同学说:“现在就请大家到外面沐浴春风,享受春天的美景吧!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仔细观察校园的花、草、树、木,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绘,和大作家朱自清比一比,看谁写得精彩?”“好”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精神倍增,飞快地跑出教室,去领略春天的阳光雨露了。望着学生们欣喜若狂的样子,我欣慰极了,可欣慰之余,还不免有些担心:学生们能认真观察吗?教学效果能更好吗?哎!先别多想了,不尝试怎么会知道呢?第二天我忐忑不安地去上课,真是让我喜出望外,一双双高举的小手就足以让我心满意足,证明一切了。平时一向不爱举手的刘同学抢先回答:“早春的小草从土里'挤'出来,毛绒绒、绿盈盈的,真是可爱极了!我抓住时机立即问道:“你为什么说小草是从土里'挤'出来?为什么要用这个动词'挤'呢?”刘同学满有信心的回答:”老师,我起初写的句子是早春的小草从土里'长'出来,可是我琢磨来琢磨去,总觉得这个'长'字不能表明春草的活力,而'挤'字不仅能表现小草的生机勃勃,更能表现出寒冬过后小草冲破土层的样子。“
我赞许地点了点头,又因势利导鼓励他说:”你这个动词'挤'字用得非常好,这都是你用心观察的结果呀!可是同学们再仔细想一想,还有没有比'挤'字更好的动词呢?“同学们忽闪着大眼睛,紧锁着眉头,用心地搜索着生动贴切的动词。忽然,班级的学习尖子于同学像是发现新大陆似的,迫不及待地说:”老师,用'钻'这个动词。“还没等我问为什么,他就像放连珠炮一样解释说:”因为'钻'字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春草破土萌发的情态,还显示了小草不可压抑的生命力。“同学们使尽地点头,表示赞许。我高兴地对大家说:”大作家朱自清写小草破土而出也用了'钻'字,这就说明了我们平凡的人只要下功夫,细心观察,反复揣摩也能妙手偶得。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朱自清先生是怎样盼春、绘春、颂春的?看他都用了哪些好词好句?哪些语言值得我们学习……"
话还没说完,学生们就已经打开书摇头晃脑地美美地读这篇课文了。在这愉快的氛围中我看见了一双双主动求知的亮晶晶的眼睛,听到了真正属于孩子的怒放的心声,一张张昨天还是木然的脸今天却变的生动起来,一切尽在不言中,我已找到了一片开启孩子心灵的新钥匙,找到属于课堂教学的新方法,那就是每堂课都给那么一小块属于孩子的空间,解放他们的口、解放他们的眼、解放他们的手,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亲身经历的大自然中丰富他们的情感内涵,师生共同搭建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