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式家庭教育:放手的艺术
美国式家庭教育:放手的艺术
其实我们中国古代的哲人早就以超脱的口吻告诉了我们,“儿孙自幼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虑。”但是几千年来为人父母者还是不懂怎样适度放手,让儿孙去追求自己的“福气”,而是辛辛苦苦为他们做着过长的“远虑。”结果呢,我们恐怕自己会长叹一声,感慨,“富不过三代”呀!
可是真的,世界上任何形式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可唯有父母和子女之爱例外。对于父母来说,越早能够放手,让孩子越早脱离自己走向独立才是真正的成功。美国1946年到1964年出生的婴儿潮的一代,应该是美国历史上空前最重视子女的教育的一代,他们似乎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让我们看看美国教育学家Barbara Kantrowitz和Peg Tyre写的这篇文章,听听他们讲述作父母的应该怎样站在一旁,让孩子自己长大独立,小心拿捏关爱与溺爱之间的尺度吧。
和孩子道别,放手的痛苦:
想象一下眼泪,滴滴坠落的眼泪。想象一下住在纽约上州的朱迪•卡麦弗德和她的丈夫迈克尔正开车车行驶在从波茨坦回布法罗的家的公路上,一路上泪滴不断落下。他们刚刚和大女儿麦琪罕道了再见,因为女儿要开始上大学了。
朱迪回忆说:“我当时哭了,然后一想起来就会又哭出来。我一直哭了5个小时。”这对父母心绪太不平静了,以至于他们没注意到时速已经开到了92英里。朱迪说:“我只记得接着看到很多闪烁的红灯。”他们将车停在了路边,但是眼泪还是止不住掉落下来。骑警走上前来问他们是不是遇到了麻烦,可是朱迪已经泣不成声。迈克尔这会儿也不能回答警察的问题,因为他也在嚎啕大哭。最终,朱迪说:“我们刚刚把女儿送去大学。我的人生完了。她是我的小女孩啊!”
警察终于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他说:“我也有个小女儿。”(或许这是卡麦弗德父母逃过15美元罚单的原因。)从1993年这一艰难的一天开始,朱迪和迈克尔陆续和其他三个孩子道了再见,送他们去上学了。而且他们看来自己生活都还不错。但是每一次和孩子们道别的时候,朱迪都悲伤不能自已。朱迪今年52岁,是一位诊所接待员。现在她所有的孩子都离开,她和丈夫成了空巢父母,朱迪才开始可以拿自己每一次过于情绪化的道别放手开开玩笑,她甚至也可以拿现在安慰自己的方式开玩笑了:“我和孩子们每个星期打40通以上电话,当然了我们还会发短信。”
对于婴儿潮这一代人来说,“放手”也许是他们的字典中最痛苦的两个字了。刚刚孩子还是襁褓中粉红柔嫩的婴儿,转眼18年就过去了,这18年的成长点滴中有亲子班,夏令营,芭蕾课,戏剧俱乐部,足球队,钢琴课,科学竞赛,SAT预备班和大学校园之旅。然后就是孩子们毕业要离开家了。大多数的婴儿潮一代的家长都知道,不能做“直升机家长”,一直盘旋在孩子的上空,一看到有潜在的危险马上就冲下来。为他们操心太久就使孩子没有机会自己长大了。他们都精通这方面的心理学知识,知道放手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他们知道放手或许应该从孩子学步期不用扶爸爸妈妈的手迈出自己的第一步时就开始了。当然“直升机家长”不是什么新现象了,麦克阿瑟将军和罗斯福总统的妈妈都是在他们上大学后搬到学校附近来住了。
但是现代社会的手机和e-mail使家长们继续参与孩子们生活的时间和深度都加强了。很多家长希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通过这些手段都知道自己的孩子的情况。很多家长都说自己这样是因为爱孩子们,想知道孩子们在社会上生活得怎样,是否安全。甚至还有家长买了教科书,跟着学校的教学计划一块儿学习。接下来他们就给孩子的求职简历润色,帮
他们设计工作生涯了。美国的各个大学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家长过多的介入只会剥夺让学生们增强独立性的机会。所以各大学纷纷设立家长联络办公室,防止一些愤怒的家长的电话直接打到教授或系主任那里。经常在给学生开会的同时,也会同时租住召开“家长角色定向会”,教会家长怎样让开,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婴儿潮一代的家长格外重视教育:
对于婴儿潮的一代来说,抚养孩子曾是他们成人生活的中心之一,放手就是他们的最后一道防线了。1946年到1964年出生的这一代美国人,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富有,受教育程度最好的家长了。他们在抚养约8千万孩子的时候,也有大量丰富的资源辅助。虽然其间可能经历了经济的起起落落,失业率总的来说都比较低,而且父母双方都工作的家庭也越来越多。随着婴儿潮这一代收入的不断增加,他们也逐渐控制了孩子的数量。斯坦福大学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主任维廉·;达蒙说:“过去,生孩子就像做饼干。刚开始的一两个可能不太对,不过还能做很多。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所以他们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这一两个孩子身上,希望他们能够成功。”同时期有关儿童发展的研究也得到空前的发展,这些研究成果无不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这也坚定了父母的决心要给与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教育。他们严格遵守专家的建议,从用音乐胎教开始,一直到大学入学程序的模拟。
从某些标准上看,这些努力都是有所收获的。大学生的人数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同时青少年怀孕率,犯罪率和滥用毒品率都有所下降。而且受到教育的这些孩子们显然也都对父母心存感激。他们和父母之间的联系比以往更加深入而牢固。孩子们会说:“我的父母是我最好的朋友。”最近在Middlebury大学一年级新生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学生通过电话,e-mail,网上聊天和短信等各种方式每周联系的平均次数是10.41次。大多数联系的发起人都是父母一方,但是孩子们并不在意,大多数孩子们说他们非常满意目前和父母的交流状态,还有28%的学生说希望和父亲有更多的联系。
父母和孩子的亲密联系是把双刃剑:
这种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联系可能是把双刃剑。当大学招生委员会的主任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分享过度参与的父母的恐怖故事是他们最喜欢的好消遣。一位招生主任说:“有时候家长会跟顾问说他们的儿子相当医生。医学就是儿子向往的专业。但是家长离开以后,学生会说:‘我不敢确定医学是我的最爱。英语和艺术对我还说更能激发我的兴趣。’”
家长们随时候命准备解决孩子们的问题,会使孩子无法产生独立成熟的感觉。实际上孩子们的自信应该是在处理困难中逐步建立的。他们在独立面对世界,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得到真正的自尊感。
实际上上文说到的那些电话或e-mails的次数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联系的内容。家长的问题也正在于此。很多家长认为现在恶劣的经济形式使自己有义务干涉到孩子的生活当中。现在送孩子上大学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流私立学校的学费每年要$40,000以上。对很多家长来说,这意味着很多牺牲,比如动用退休存款。有时候家长可能会认为这是一项经济投资,希望投资能够物有所值。
有帮助性的家长和“直升机家长”的区别:
怎样做才是帮助性的,而怎样做会变成“直升机家长”呢?华盛顿大学的副校长助理Karen Coburn说,有帮助性的家长会懂得孩子们所面临的挑战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我们需要知道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一个人18岁到22岁的时候,很难总是心情愉快,你的孩子也不例外。”我们在校园内走走,经常会看到听到这样的事:学生给家长打电话抱怨生活中的种种事情,然后这些学生挂断电话可能马上就回到朋友们的身边说:“嗨,你好吗?我最近相当不错。”而在另一端他们可怜的父母也许就会在办公室中黯然神伤了。所以家长们最好学会轻松对待这些电话吧。
到了毕业阶段的时候,大学就业办公室和未来的雇主可能要经受更大的压力。experience.com是一家将3800多座大学和公司雇主相联系的网站。网站总裁Jennifer Floren说:“有家长会打电话来问为什么他的小约翰没有得到和高盛面试的机会。他们询问密码要进入学生的账户。各种奇怪的要求都有。”在experience.com对求职中心办公室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就算和五年前相比,家长们参与的程度也是大大的提高了,而且这样的趋势是不分地区和收入阶层,在全美普遍存在的。
家长担心他们的孩子找不到工作,毕业只能回家住地下室。这种担心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很多学生毕业的时候,两手空空,一把贷款债务,就算找到工作也很可能租不到可以支付得起的房子。根据200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25到34岁的美国人中10.5%的人住在父母家。
这时候家长需要坚强的意志来退身在后。当20岁的大儿子布林逊离家前往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上学的时候,罗莎莉·富勒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48岁的富勒住在北卡州新伯尔尼,她的丈夫53岁的沃特是Weyerhaeuser的木材采购商。富勒女士说:“我一直在努力让他们快点离开家。”他们夫妇两人同意支付儿子的学费,住宿和吃饭的费用,但是他要自己支付兄弟会会费,汽车保险和一般性的花费。在上到二年级的时候,布林逊出现了现金短缺,于是富勒夫妇决定帮儿子付汽车保险,但是别的要他自己想办法。同时布林逊的成绩也开始大幅下降,全是C或者D。原因就是他玩得太多,学得太少了。罗莎莉给儿子写了一封e-mail,告诉他自己怎样辛苦工作,供他上大学。还告诉他如果下个学期还是这样的情况,将不再支付学费了。布林逊感触很大,写了三页的回信,保证一定要把成绩提上去,还列出了自己的计划。布林逊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他的成绩又提高了,而且对会计学产生了兴趣。
孩子和家长面临的不同压力:
很多家长认为放手很难,因为现在社会的竞争压力比他们当初刚刚走上社会时要强烈得多。在他们家长生涯的每一步都感觉到了这种竞争的压力,这种压力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婴儿潮的一代年轻的时候可能会任意换专业,换工作,但是他们中很多人说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作出相同的行为。而实际上,不断尝试试验是取得成就的关键一步,而固守事先设定的成规只能让人失去活力。一位心理学家Dave Verhaagen说:“承担风险,努力尝试,而从所发生的事情中学到知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的必要步骤。”
居住在纽约Old Westbury的巴里·史密斯今年45岁,她承认自己18岁正在Duke大学上一年级的儿子蔡斯·斯坦罗夫就是自己生活的中心。她自豪的说:“扶养孩子就是我的职业。”她的一天完全是由孩子的活动来安排的:送他去网球课,象棋课和数学课。当开始选择大学的时候,她承认曾催促孩子上最好的大学,因为她“想在汽车上贴上哈佛的标签。”蔡斯是国家优秀奖学金的获得者,毕业时在班上名列前茅。但是史密斯说:“还是有很激烈的竞争,压力很大。”她希望孩子上哈佛大学。她说“那样我也能常到哈佛去了。”但是蔡斯喜欢耶鲁大学。她说:“他只是想证明自己的独立。”但是儿子并没能如愿。史密斯让他早点申请哈佛,他被耽搁了。后来被耶鲁大学拒绝后到了Duke大学。史密斯说:“这是我的错,我应该让他申请自己喜欢的学校。”
为了舒缓儿子离开的压力,她开始动手准备儿子宿舍的用品。史密斯带来了Ralph Lauren的床单,山羊绒的床罩,皮拖鞋,和西沙尔麻毯子。她解释说“这样他就会有在家的感觉了。我想把他的宿舍布置得像个家。”蔡斯说,他把这些东西统统收进了箱子里。史
密斯离开后,蔡斯其实生活得挺好,倒是史密斯自己难逃焦虑,最后为同样焦虑的一年级新生的妈妈们开设了一个网站mofchat.com。她说,这是一种宣泄。
在上大学期间和大学毕业的第一年,年轻人应该自己学着作决定,并承担带来的后果。家长可以起到帮助或提示的作用。一位教育专家说:“家长们应该从管理者的身份转化为顾问的身份。家长应该允许孩子们失败,自己面对这些艰难的情况。这会很难。但是如果家长不这样做,就会对自己的儿子或女儿传达这样的信息:你们不能够处理自己的人生。”
美国家庭教育观念的不断演化:
在20世纪早期,家长会尽量和儿子生活在一起,因为那时候孩子们经常很早就工作了,是他们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家庭历史专家Stephanie Coontz说,当时孩子们要想存些自己的钱就会尽早离开家里。后来发展的下一代人就希望孩子们长大后暂时离开家里。大多数妇女20岁之前就结婚了,这种举动大多数父母也是赞同的,他们认为婚姻代表着成熟。到了1960年代和1970年代,孩子离开家的观念又发生了转变。年轻人认为需要反叛自己的父母才能获得自己的独立。Coontz说这一代人受到了1960年代晚期的高离婚率的影响,这就意味着有时候家长会比孩子更早离开家里。所以这两代人又做父母的时候,就会用更好的方式来抚养他们的孩子。
44岁的吉姆是一家牛肉公司的销售经理,他是6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小。他的妈妈在他9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爸爸拼命工作赚钱。吉姆说,“我小的时候根本没有会随时出现保护我的父母。”他的妻子莎伦今年43岁,是7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小。吉姆说:“和我们自己的成长方式不同,我和妻子把最大的精力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上。”现在他们有四个孩子,年龄从8岁到21岁。吉姆说:“我们谈性,谈毒品,谈摇滚,”和孩子们关系非常亲密,因为彼此的爱好品味都相似。他18岁的女儿吉尔说和父母这样开放的关系使她走出了麻烦的困扰。她说:“因为我的父母听我说话,我不隐藏自己的秘密,我们能够谈话。因为我们什么都可以谈,甚至可以谈喝酒,所以我都不想去喝酒了。就是那些没有办法和父母交谈的孩子才会偷偷做一些事情。”她的父母就是自己的榜样。她说:“这就是将来我想和自己的孩子有的关系。”
父母要学会适当放手:
但是要想达到真正的互相信任和尊重,父母们确实需要适当放手。天普大学心理学教授Laurence Steinberg说:“家长们望子成龙,这是好的,也是健康的。但是要达到这个愿望有很多方式。好的父母教育应该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他们的成就。”
放开双手,才能看到彼此的生活和进步,隔着那段距离,孩子和父母都会更好的看到自己,也看到对方,成为彼此眼中的风景。
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第二篇:美国式的家庭教育读后感
《美国式的家庭教育在》这本书。书中的许多观点和想法再次引起了我的共鸣。是呀,我们天天在说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呢?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但没有一个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成人能获诺贝尔奖;而美国却相反,美国的中学生没有听说过获得过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但美国的成年人却获得了世界上最多的诺贝尔科学奖。
为什么中美两国的中学生和成年人之间存在如此戏剧性的巨大反差呢?
中美两国的教育的有没有差距?差距在哪里?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起跑领先,终点却落后了呢?
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
书中提出的这些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从作者儿子矿矿在美国学画的经历,联想自己儿子的8年学画历程,从中就可以看出两国在教育方面存在的差距。中国的教育是父母、老师讲得多、给得多,也就是孩子从老师-父母那里转手
来的“货”多,自己“悟”的少。而美国却相反,老师讲得很少:比如矿矿的绘画老师教孩子画画,从来不教孩子怎么拿笔,怎么走笔,怎么点墨,他的名言是“我没有教你们,是你们教会了自己”。中国的孩子学了多年的绘画,但要让他们自己独立创作却很难完成,他们只能临摹,模仿。这说明中国的孩子缺乏想象力、创造力。我们的孩子在父母、老师长期保姆式教育的环境下,难有独立性创造性的行为。
看到作者回国后给一年级学生上的一堂课,我马上想到了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虽然我们现在新课改提倡的课堂教学,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批判,不怕张扬个性,师生关系也转变为相互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但是在课堂上要真正做到这几方面很难。因为我们要考试,而考试批阅中又有标准答案或者是类似于标准答案的答案。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很难做到象作者在给小学生上课时那样:只有问题没有答案。
所以,要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真正的创造力,我们不但要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评价标准,改革考试制度,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创造自己的东西,去悟到自己的东西。没有标准化的答案,有的是富有学生自己思想、个性的不同回答!作为教育者,我们
只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平台,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
另外,作者谈到:如果一个人的个性受到压抑而使个性没能得到全面、健康发展,那他就不敢“为天下先”,就只会去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而不会去做别人不做的事。没有个性就没有独立个性,没有独立性怎么会有另辟蹊径的创造者?!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所培养的学生。我们的家长往往为自己的子女安排好了一切:每天必须吃什么、吃多少;暑假必须上哪几个补习班,高考后必须填哪个志愿等等。我们老师要求学生上课手放好,回答问题不准插嘴,有什么偏离问题的回答就要遭到批评,不允许学生有出格的“乱说乱动”--------我们要的是听话的孩子和学生,而最让人头疼的是有个性的孩子。
针对这种现象,作为中国的家长和老师首先要转变我们的传统观念,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鼓励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允许孩子的“胡言乱语”,鼓励孩子挑战家长老师的意见。我想这就是素质教育。
第三篇:美国式民主
观《是谁在与民主为敌》有感
——美国式的民主
数统院
冯欣
07127006 毛中课上,老师为我们放了《是谁在与民主为敌》这部纪录片,该片是著名战地记者、作家、制片人约翰皮格的作品,他是用类似于纪录的手段来拍摄完成的,该片通过采访的形式,再现美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引述美国民主与人权的虚伪性。从二战后由美国参与幕后策划造成它国政变的事例,及美国参与的战争。皮格单独与美国政府官员进行对话,包括一些特工,他们首次在影片中披露上世纪80年代CIA是如何在拉丁美洲挑起战争的等干预他国政权,影响他国民主,力求建立美国政权下的所谓民主国家的事件。
他从侧面讲述了美帝国主义在拉丁美洲的罪行,看了之后真的触目惊心。美国这个“最民主”国家对别国的“民主干涉史”“让人心寒。阿富汗、利比亚、伊拉克、巴西、海地等国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美国的所谓的“民主干涉”。随着时间的推移,给他们这个所谓的“民主干涉”加上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名词——“人权”。
民主,是美国的象征。他通常使用“民主”,来制约、干涉它国内政。这部片子反映给我的是美国的民主,是极其有限的民主,是极其狭隘的民主,是多定义的民主,针对不同的事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美国都有着不同定义的民主,尤其在国际上,美国的民主,通常是维护美国利益的民主。无论国内、国际,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美国当权者的民主,是美国霸权主义的民主;美国的民主是最狡猾、最虚伪、最霸道的民主,他们一直欺骗、威胁、愚弄着世界的人们和崇拜美国的国家。
从片子里采访美国一些中情局官人的话,我们不难发现只要符合美国利益,是否民主无关紧要,只要不符合美国利益,民主就成为被美国操纵的改朝换代的工具。但是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各国人民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他们团结到一起,反对资产阶级的部分人民主,他们用他们的行动甚至生命证明了这一切。美国式的民主,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是行不通的,比如巴西等。
百度百科说美国是世界第一个民主宪政制度国家,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完善的民主制国家。但是它并非单纯的民主,希腊城邦的才是单纯的民主制度,民主制度的缺陷就是确认多数人的判断就是正确的判断。其有可取之处,因此我们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及其它国家民主的一些正确做法,但不能干预别国内政,不能让对民主实行不同的标准。
第四篇:看懂美国式笑话
看懂美国式笑话
看懂美国式笑话
有时候你听美国人讲笑话,你字字句句都听得懂,但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好笑。其原因是你并不了解笑话背后所蕴藏的文化背景及美国人对某些人、某些事的看法。就像如果你听到一个关于比尔盖茨或是克林顿的笑话,如果你不知道比尔盖茨是个富得流油的人,而克林顿是个特别喜欢沾花惹草的人,那么你就不可能真正听懂那些关于他们的笑话,或是觉得那些笑话好笑在哪里。
今天我想通过一些美国人的简短的小笑话来给大家讲讲大家平常听不到的美国文化。其实与其说是“美国文化”,不如说是“美国人的偏见”。在英语里美国人管“戴着有色眼睛看人”中的那个“有色眼镜”叫做“stereotype(偏见、成见)”.在中国,我们也存在如此的成见。比如,我们通常会觉得上海人“精明”、北京人“能侃”、广东人“有生意头脑”,或是江南的女孩子长得水灵、等等。有的成见是好的,有的成见是存在歧视或是恶意的。有的成见有真实成分,而有的成见纯属子虚乌有。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这个美国人的 “成见”。我的目的是让大家通过了解美国文化背景,能够理解美国人的幽默,自己懂就好了,不要再发明创造,也来编些笑话,搞不好,会很得罪人的,而且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思想怎么这么狭隘,戴有色眼睛看人。
咱们先说这个:
有关亚洲人和墨西哥人(在美华人喜欢称墨西哥人为 “老墨”)的笑话 问: How do you know when Asians are moving into your neighborhood?(你怎么知道亚洲人都搬到了你们的社区)
答: When the Mexicans start getting car insurance.(当墨西哥人都开始上车辆保险)。
你得知道两个文化点才能读懂这则笑话。1.亚洲人在美国人眼中是 bad driver(驾驶技术很糟糕的司机)。2.墨西哥人比较穷,能不买保险就不买保险。所以这个笑话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亚洲人开车技术差到连墨西哥人都要上汽车保险了。
为了改变美国人对亚洲人这个印象,我秧秧从自己做起,争取每次开车都给别人让道,在街上特别有礼貌。美国人除了觉得亚洲人开车糟糕,还觉得女人是bad driver,不知道在中国有没有这种讲法。因此作为一个亚洲女人,我就成了“worst of the worst(差中之差)了”。
至于对这个墨西哥人的说法,就很有歧视和不友好意味了。在美国,的确有很多来自墨西哥的移民,而且有很大部分是非法移民。他们干的工作通常都是美国人自己不愿干的活,有脏又累,而且因为没有合法的身份而拿到很少的钱。所以,他们的生活水平不是很高。此外,由非法移民问题滋生出来的犯罪问题也是非常令美国政府头痛的。于是我们又有了下面这个算不上笑话的笑话:
问: Theres 3 mexicans in a car who's driving?(有三个墨西哥人在车里,谁在开车?)
答: A COP。(警察)
大家不要再把这个笑话讲给别人听了,因为这样的笑话不仅没有那么好笑,而且非常伤人,尤其是如果听者是个拉丁美洲裔美国人。但是大家知道背后的含义,以后如果听到类似的讲法或是笑话,你就能明白了。我还想给大家讲一些其他的关于美国人对亚洲人的印象。以下这个List所列的观点一般都是从美国主流媒体中提炼出来的。
1.数学好。亚洲人数学好是出了名的。有些美国华裔在讲笑话时,就会自我取笑说,他上中学的时候,全年级就他一个亚洲人,但是他却是唯一数学不及格的。那种口气简直就像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一样。
2.重视教育。在美国的亚裔家长和中国国内的没什么区别,也是把孩子的童年剥夺得一干二净。美国自从在某些大学实施起“affirmative action(反歧视行动,就是给出名额专门录取女性及少数民族等通常遭受不公待遇者)之后,亚洲人和白人一样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你会想,亚洲人不是少数族裔吗?那么不是应该受到优待,被给予更多的名额上的关照吗?错!因为大部分亚裔的在校成绩都特别好,所以在政策出台前,美国大学里,尤其是名校都已经充斥了亚裔,所以亚洲人与白人一样,不属于少数民族,不需要被保护。看来成绩太好也是祸啊!
3.一般都会演奏某种或者不止一种乐器。
4.喜欢唱卡拉OK。
5.亚裔男生的形象比较nerdy。(聪明绝顶--学业出色,人际交往能力不强,不太喜欢社交)。此外,在美国媒体眼中,亚裔男生喜欢与电脑相关的事物或是喜欢电脑游戏或是卡通漫画。
6.在美国土生土长的亚裔女孩比较物质。来自亚洲国家的女孩子的风格都以可爱型为主。(所谓的日韩风,喜欢类似 Hello Kitty的小玩意儿)。
7.亚洲人对武术(martial arts)都挺有研究。
亚洲人一直在美国被人称为是“model minority(模范少数族裔)。大部分关于亚裔美国人的stereotype都是积极、正面的。尽管如此,很多亚
裔美国人仍然提出了“消除种族偏见”的说法。因为背上了那么重的荣誉,有时候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承受的。因为别人在了解你之前,先用那些偏见来定义了你,然后再去用stereotype去对你高标准、严要求。于是这种积极正面的“成见”就变成了一种负担,一种障碍。
美国人的笑话有很多都是关于嘲笑不同种族的。下面有几个关于犹太人的笑话:
问: Why do Jews have such big noses?(为什么犹太人都有大鼻子?)答: Because air is free.(因为空气是免费的)
你得知道两个文化点才能明白这个笑话:1.美国人眼中的犹太人都有个大大的鹰钩鼻。2.犹太人又精明、又小气。
我们很多中国人都有这样一个概念:犹太人是绝顶聪明的。事实上呢?我不知道是不是全部如此,但是我的犹太人的朋友们都是非常聪明的,而且特别有生意头脑。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塑造的犹太人形象开始,犹太人就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长着一个大大的鹰钩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又强化了人们对犹太人“精明、算计、贪婪”的印象。所以在这个笑话里,“空气是免费的”的背后文化含义就是犹太人的精明和小气。
记得有一次一个朋友带我去酒吧喝酒。他告诉我说那里的酒是免费的,于是我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他于是对我说:“Are you Jewish or
something?(你是犹太人还是怎么着?)”。大家不要轻易开关于别的种族的玩笑,在美国,一般,只有自己开自己种族的玩笑才是安全的,无害的。那你问,那你那个朋友怎么可以开关于犹太人的玩笑。答案是,我的那个朋友就是个犹太人。^_^
好了,考你一个笑话,看你看懂没有:
问: What's “Jewish dilemma.”(什么能够让犹太人进退两难?)答: Free Pork.(免费的猪肉)
文化点:1.犹太人小气 2.犹太人是不应该吃猪肉的。明白了吗? 再给大家来一则关于犹太人的笑话:
问: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Jews and canoes?(犹太人和独木舟的区别在哪里?)
答: Canoes tip.(独木舟能倾倒而犹太人不会倾倒)
你一头雾水吧!什么乱七八糟的?在英语里的很多笑话,都用了双关语(pun).在英文里,tip不仅表示“倾斜、倾倒”,还表示“给小费”的意思。所以这则笑话又是在指桑骂槐说犹太人小气,不给小费。
好了,下面这个笑话是关于犹太妈妈(Jewish mother)的。你说,啊?关于犹太人的妈妈还有说法,对!没错!
Q: What did the waiter ask a group of Jewish mothers?(侍应生问了一帮犹太妈妈一个什么问题?)
A: “Is anything all right?”(有没有任何事情令您满意的?)
在这个笑话里展示出来的犹太妈妈的形象是斤斤计较,非常不通情理,很难伺候。因为在英文里,侍应生在餐馆招待顾客的时候,问的问题往往是:“Is everything alright?” 一切都还好吧!一般也就是那么一问,不会指望你来真的挑错。但是在这个笑话里,把“everything”变成了“anything”,表示有没有一样事情是你不会挑出刺来的?
关于 Jewish mother,还有另外一些说法:
犹太妈妈有点像咱们的中国家长,从儿女出生来到儿女成年、结婚、生子都要亲历亲为,参政议政感极强。她们对儿女婚事的过问、参与程度绝对不会亚于我们的中国家长。这也是美国人对犹太妈妈的一些看法。关于美国黑人的文化背景在美国,对黑人政治上正确的的说法
(politically correct)是African American。(非洲裔美国人)。这么来形容黑人,的确是尊敬他们了,但是少了些亲切感。所以我平常听到的形容黑人的说法是这样的。“That cute black guy, that hot black girl(那个帅气的黑人男孩,那个性感的黑人女孩。)。瞧,在black前面加上这个两个词,一下子,black就不是什么问题了。但你说,如果我想形容的人既不帅,也不性感怎么办?在中国我们现在不是流行无论管睡都叫靓女吗?美国也可以这么干。好听话不会有人介意的。
关于美国人有种族歧视的观念我在这里不想提,以免将错越描越黑。在美国人眼里,黑人通常是擅长各式运动的,尤其是篮球。这和黑人在篮球以及田径上的霸主地位十分不开的。此外对黑人的stereotype还包括黑人,尤其是女孩子很会跳舞。此外,有一个观点是怎么中国人也有的,那就是黑人女孩子的屁股特别的漂亮,又挺又翘又结实。这也是黑人女孩子们自己引以为自豪的。
这里我想提几个国人不知道的,但是,我再次重申,不要知道了一点赶快就去向外国友人炫耀,我下面要提到的是黑人们自己都不喜欢听的,觉得这种偏见带有种族歧视成分。
我也不清楚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但是许多黑人被认为是喜欢吃炸鸡和西瓜。有没有任何事实根据,我也不清楚,但是在有些电影电视里你会看到这样的文化隐喻。黑人们自己并不喜欢这样的说法。我有一个黑人朋友,他告诉我说他曾经到一家类似咱们中国远郊边县的餐馆用餐,他
叫了一杯冰水喝,但是侍应生却端来了一个大习惯。全餐馆的白人都在哈哈大笑。我这个朋友告诉我说那是他一生中所受到的最大的耻辱。黑人也许和你开玩笑,提到他们自己喜欢吃西瓜和炸鸡,但是那不意味着你也可以开同样的玩笑。这就像妈妈可以说自己家的孩子有多么不好,但是别人的妈妈如果说自己孩子的不是,那么这个妈妈心里才叫一个赌气呢。同样的道理,给大家将这些事情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然后能够听得懂,这就够了。要开种族的玩笑,就先拿自己开涮吧!
Blonde Joke 我们再来看几个笑话,看看大家明白不明白?
问: How do you amuse a blonde for hours?(怎样可以为金发女郎提供消遣、让她自娱自乐?)
答: Write 'Please turn over' on both sides of a piece of paper.(只要在一张纸的两边都写上 “翻到纸的另一面”就行了。)
问: How do you confuse a blonde?(怎样能把金发女郎搞得一头雾水?)
答:Put them in a round room and tell them to sit in the corner.(你只要把她们放在一个圆形的屋子里,然后让她们找一个角落坐下就行了。)问: how does a blonde try to kill a bird?(金发女怎样来杀一只鸟?)答: she throws it off a cliff!(她将她扔下悬崖。)
在美国,有一个笑话的分类叫做blonde Joke.blonde 在英语作为名词常指那些金色头发的人,尤直金发女郎。以上的笑话大家估计看出来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blonde说成像个傻子,弱智。对了,没错,美国人总觉得金发女郎一般都不聪明,dumb(愚蠢),air-headed(脑子里全是空气,指的也是愚笨的意思),是经常用来形容blonde的。和我们中文里的“胸大无脑”有几分相似。所以我们就有了以下的这个笑话:
问: What do smart blondes and UFO's have in common?(聪明的金发女们与不明飞行物有什么共同点?)
答: You always hear about them but never see them.(你从来都只是听说过它们(她们),但却从来没有见过。)
美国的媒体也是经常这样渲染金发美女的。看过“legally blond(律政俏佳人)”的就会知道在美国人看来,一个金发美女进哈佛念书就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美国人的另外一种流行观点是深褐色头发的女人都是比较聪明的。这种头发颜色的女人的英文说法是brunette。所以我们又有了以下的笑话: 问: What do you call it when a blonde dies her hair brunette?(你管那些把头发染成棕褐色的金发女郎叫做什么?)
答: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大家应该有不少人看过AI这部电影,译名就是“人工智能”。但是artificial 除了人工的意思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虚假的。这个笑话所蕴含的文化点就是金头发女郎很蠢,染成了深褐色头发,虚假智能了一会,因为深褐色头发的女孩子是聪明的。
金发女郎除了有愚笨的名声之外,还有性感,甚至是放荡(slutty)。下面有一个小小的黄色笑话,如果大家不理解就算了,有点少儿不宜。Q.What did the blondes right leg say to the left leg?(一个金发女的左腿会对她的右腿说什么?)
A.Nothing, they haven't met!(什么都没说,因为它们还没见过面呢)。不懂就算了,不要深究啊!
尽管如此,美国男士还是对金发美女充满了幻想。现在在美国很火的希尔顿酒店老板的女儿Paris Hilton又以她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人们对于blonds的成见。
你可能还听说过另外一个以头发颜色来形容女孩子的词语叫做
“red-head(红发女郎)”。提到红发女郎,美国人眼中的形象就是脸上长了不少雀斑(freckles),皮肤苍白(pale),脾气不好(hot-tempered),而且通常比较独立,有主见。大家有没有想到谁?对了,《欲望都市》中的超级女强人Miranda就是一个红发女郎。在《绝望主妇》中超级会持家的Bree就是一个红发女。而在《欲望都市》中,那个聪明的,有修养的,在画廊工作的,超有品位的Charlotte就是一个brunett。美国媒体在迎合大众成见、偏见上一点都不含糊,不加以制止,反而是火上浇油。关于警察的stereotype:
在美国,有个有趣的说法:警察喜欢吃donuts(炸的,甜甜的面包圈)。在美国有一部由美国黑人男星Samuel Jackson主演的电影《Shaft》中有这样一幕。影片中的警察Shaft问一个小弟弟,为什么他想做警察。还没等他回答,镜头就推向了放在他旁边的donuts上,于是答案不言而喻。
第五篇:家庭教育:有一种爱叫放手
家庭教育:有一种爱叫放手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然而,在家庭教育上,能做到“放手”的家长并不多。“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事都别管”“爸妈这么做还不是因为爱你吗”“等长大了再独立自主不晚”……这样的爱过于沉重,压垮了很多孩子。还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权利吧!
用爱为他们保驾护航,而不是代他们乘风破浪。独立才能成熟,独立才能实现自我价值。2013年高考即将到来,在所剩无几的日子里,试着让孩子们自己来面对人生中的这次考验,也许会让他们收获得更多……
我是一名大三学生,虽然已满20岁,可是在母亲的眼中这和我10岁没有任何区别。每天晚上9点到10点,只要我手机铃声响起,寝室的姐妹都会忍不住叹道:“你妈又打电话啦!”
其实,我家离学校并不远,火车也就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正因如此,临近月末,母亲总会打电话催我回去:“崽崽,我把家里的被子都拿出去晒了两天,软绵绵的,就等你回来睡了;你把你冬天的厚衣服都带回来,妈给你洗,你在学校里洗不干净;不要到学校周围乱买衣服,你回来,妈带你上街去买;不准在大学里 谈恋爱,妈又不在你身边,现在的男孩子心不踏实,万一上当受骗了怎么办;不要到外面去做兼职,特别是家教,多不安全啊,家里不差你这几个钱……”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母亲是传统的家庭主妇,也是标准的“三围女人”(围着丈夫转,围着孩子转,围着厨房转)。她把生活的重心和期望都放在了我身 上,甚至在新闻里看到有女孩子出什么意外,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千叮咛万嘱咐要我注意安全,“你要晓得你是为我和你爸活着的,所以你一定要爱惜你自己呀!”
大三了,考研还是工作成了必做的选择。坦白说,我想考研,去北方,去更大的城市寻找机会。母亲听到我的想法后,没有明确反对,只是不停念叨: “那么远,多不方便啊,以后要是在那边定居了,一个女孩子多让人操心啊……”最终,我还是习惯性地妥协了,决定回岳阳考公务员,留在父母身边。
人们常说有一种爱叫放手,对此,母亲也许不懂,也许不以为然,她可能觉得把我牢牢地拴在身边才是爱,那样她才会安心。有时候我也想只遵循自己的 心性,完全不考虑她的感受,但是每次到最关键的时候,我又会选择放弃,因为不愿意让她伤心,不愿意看到她难过。其实,我不是不想挣脱她的手,也不是不能挣 脱她的手,只是挣脱了,她会很痛……
成长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爱
四川省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 王辰竹
如果说有种爱叫做放手,那么我认为这个放手没有那么简单。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高三的学生,如今的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因为小小的跌倒就轻易哭泣。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爱依旧浓郁,只是表现形式与以前不同。他们不再事事都为我做,而是逐渐放 手,让我独立。我学会了独立思考,逐渐有了和父母不同的想法,有了对事物不同的看法,甚至与父母起了争执——对于青春期的我们来说这或许不足为奇。
但令我高兴的是,父母总是与我平等地交流,从来没有“专制”的意味。我们可以从学习谈论到辽宁舰,从青春期早恋谈到人际关系、道德标准、价值观 念。妈妈甚至跟我一起学跳江南Style,看《非诚勿扰》相亲节目时我也和父母一起讨论人生百态。在潜移默化中,我慢慢有了自己的世界观,慢慢地有了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我也慢慢从事事依靠父 母的幼儿成长为一个能独立思考的高中生。
我的成长和父母的关爱、关注是分不开的,只是他们的爱在我不同的成长阶段里是以不同形态出现的。如果要我形容现在的父母的爱,那就是“放手”,只不过这个“放手”没有那么简单,而是让我由此学会独立,学会做人。
也许高考以后我会去外地求学,甚至离开父母独自到外地工作、生活,但我相信,无论何时,无论距离多远,父母的爱都将一直陪伴着我,永不褪色。
如果爱,请“松松手”
湖南省郴州市菁华园学校 刘俊刚
我是一名高中生,同许多同龄人一样,每天都要应付繁重的学业,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除此之外,我还时常被父母“监视”。他们频繁地给班主任或给我打电话,关注我的学习状况,督促我努力用功。
我每天要做大量的题目,承受着同学之间那种无形的竞争压力,有什么地方赶不上别人,就会沮丧不安,同时来自家庭的那些“咒语”又紧紧地束缚着 我,把我捆绑成一个读书机器。我感觉快要崩溃了,我告诉父母我并没有讨厌读书,也没有不读书,他们可以“松松手”,不要一刻不停地关注和唠叨,但父母总是 以爱我、为我好之类的字眼回应,有时还会因为我“不识好歹”发脾气。
我相信,像我一样陷在这种爱的沼泽里的学生绝不在少数。我知道我不应该怪父母,但他们的爱确实经常让我厌烦,感觉无法承受。如果爱,请“松松手”,不要靠得太近,给孩子一定的空间。
爱与碍
郑州大学 叶锦芬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倘若方式不对、程度不当,则爱易演变为碍。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父母不管是常挂在嘴边的“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事都别管”,还是在行动上所表现的无微不至,无疑都会给孩子增添无形的压力。爱要适可而止,背负学习重任的孩子也需劳逸结合、释放压力。爱不等同于碍,切忌为表爱意,给予孩子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学习与考试的正常发挥,得不偿失。
对于大学生而言,父母包办一切会妨碍孩子成熟,早日适应社会。一些父母既为孩子考上理想大学而欣慰,又为孩子将来就业而担忧。通过考察、分析、敲定,继而托关系、走后门、送礼,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的将来“铺路”。然而,只因幸福来得过于容易,一些孩子并不珍惜,在已有“月光族”的名号上,再添 上一个“啃老族”。这一切的根源,恰恰是父母不当的爱。
爱他,请放手,勿到最后却成碍!爱不等同于全程负责,爱不等同于包办一切,爱应当是在父母的正确教导与指引下循序渐进地健康成长。温室中的花朵终究经受不起风吹雨打,勿让爱成为碍!
不放手的不是爱
湖南省郴州市菁华园学校 李清萍
现在的家长们大都过于限制我们的自由了,他们给我们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不管我们是否喜欢;规定我们放学后必须马上回家,否则就问东问西,怀疑 这个怀疑那个;不仅打电话给老师,还时不时打电话给同学,想方设法了解我们在学校的表现,与异性同学的交往情况;对我们的考试成绩也提出要求,一旦没有达 到目标,就是一堂接一堂的教育课……
我们就像一台任由家长使唤的机器,各种程序等着他们去执行,一旦程序执行错误,面对的就是“修理”。这种对我们不放手的爱是真正的爱吗?
旁观者言
该放手时且放手
河北省沙河市第九中学 张立日
新筹建的第九中学开学时,楼道里熙熙攘攘,人满为患。几乎每个学生的背后都跟着家长,他们背着沉重的行李,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在宿舍,他们争先恐后地帮孩子找到合适的床位,打开行李卷,帮孩子展开被褥。孩子们则站在一旁,惶恐而又手足无措的样子。
课间,到处都是看孩子的家长。不过出门一日,不过离家不到5公里,父母子女倒像阔别数载,千叮咛万嘱咐。一些家长给孩子拿来衣服,一些家长给孩子带来大包小包的小食品、水果、饮料,一些家长忙不迭地往孩子兜里塞零花钱。
中午在餐厅里聚集着想体验学校生活的家长,他们让孩子坐在椅子上,自己拿着饭卡排在长长的队伍里。晚上宿舍要调整,又是家长提着大小包袱帮孩子搬家,有的家长嫌宿舍热,怕孩子受罪,索性就把孩子接回了家。
该放手时且放手吧!
老师观点
给予孩子负责任的爱
江西省永丰县潭头中学 李代发
父母过度的保护,过多的包揽,让孩子学到的不是感恩,不是成长,而是无能,甚至无情。懂得放手,才是负责任的爱。
放手让孩子干自己的事情。不能娇生惯养。家务,是家庭成员之务,当然也有孩子的份。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放手让孩子去尝试,不要怕孩子 做不好。承担家务的过程中,孩子会明白,这个家的幸福,有他(她)的功劳。作业,是学生之务,让孩子独立地完成家庭作业,别养成陪孩子做作业的习惯,父母 做好检查就行了。
放手让孩子交自己的朋友。一个独立的孩子,必然有其择友的标准。父母过多的干涉,美其名曰是爱,可不知这种爱,可能促成孩子的叛逆。和孩子平等地讨论他们的朋友,倾听他们的故事,分享他们的快乐,适时地给点建议,远比用“爱”包裹孩子的交往,要明智得多。
放手让孩子担自己的责任。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犯错不可避免,担责也不可逃避,这不能由父母代替,自作必须让其自受。一个不会承担责任的孩子,不懂体恤父母的付出,不懂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他们成长的履历上,不会写下感恩、善良、平等、尊重、信任、友爱。
没有放手,也就没有放心。一个让父母不放心的孩子,焉能长成能经风雨的大人?
过来人语
过来人的心里话
山东省青州市 牟宝平
我出生在八十年代,从小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老师教育的“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里都被父母挡下了。到了高中,虽然喜欢文科,但由 于父母强烈反对,还是遵循他们的意愿,选择了理科,再以后按照他们的意愿填报了志愿。如今大学毕业了,在机关上班,父母无比骄傲自己教子有方,但其实,我 很想对父母说说一直憋在心里的话:
当年上了大学后,你们都不在我身边,没有人再替我整理任何东西,我的脏衣服、脏袜子,都是一堆堆地攒起来,等着放假拿回家洗,同学们都觉得我是个怪物;宿舍排的卫生轮值表,我经常不干,室友都很不满。我知道这样做不好,但从小养成了懒惰的习惯,想改真的不容易。
从小一直都是你们给我选择要走的路,大学毕业后,面对社会的复杂多变,你们再也无能为力,我乱了阵脚。我不知道走哪条路才适合自己,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看似风光,实则迷茫。
我对父母给予我的无私的爱无比感激,但我觉得自己的成长还是有一些遗憾。我想对天下的父母说,你们应从小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勤劳 的习惯,早点放手让孩子学会选择,这样他们将来才会有较强的生活能力,有勇气、有智慧去面对各种困难。孩子总要长大,以后的人生之路必须由他们自己去走,父母理性的爱,会让他们的脚下多一分稳健。
家长谈心
放手才会放心
河北省 吴宝平
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个能够独立生存的人,家长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也没有能力呵护孩子一辈子,当孩子能够自立了,家长也就放心了。
女儿小时候,我就很冷静地放手锻炼她。一年级时自己去小区旁边超市买馒头、酱油之类,再大一些会上对面的菜摊去买菜、买鸡蛋,四年级自己去交电 话费。朋友嗔怪我“怎么放心得下”。可如果我那时不放手,什么都不让她做,那现在可就真不放心了。碰到我不回家吃饭,她就自己在家煮面。
其实小区门口有包子铺、快餐店,可以买着吃,但她愿意自己做饭。她煮的面放上青菜、打上鸡蛋、搁上调料,比我煮的还香。她会自己做桃酥、柠檬蜂蜜水、巧克力冰激凌,比买的味道还好。住校后,同学大都瘦了,她却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好。
高中要分文理科了,孩子文理差不多,理科更容易考个好学校,而且专业更丰富,就业也有优势。可是孩子喜欢历史,自己早早拿定主意学文科。出于功 利考虑,我建议她学理,向她描述学文的惨淡和学理的风光,但她不为所动。我纠结了许久,终于释然了。家长和孩子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孩子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家长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替孩子安排。孩子既然如此有主见,我更应该放手,让她为自己负责。
观点集萃
父母对孩子不放手的根本原因还是不放心。
——华南理工大学经贸学院 高进
要什么就给什么、只要努力学习其他的事都可以不管,家长们认为这就是爱,却不知道这种爱会让我们迷失自我。
——湖南省郴州市菁华园学校 邓绍娟
在放手的初期,请在孩子看不见的地方,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以免他误入歧途,以免他发生安全问题,直到你确认:他能够让你放心放手。
——江西省泰和县第三中学 赖建斌
尽管每一个家长都知道放手是一种爱,也都怀念自己年少时那份无忧无虑的快乐,但在一分之差就可能导致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考上与考不上区别的状态下,有多少家长敢于放手?
——上海市工商局 徐上
城市孩子苦恼于父母不放手,农村却有多少留守儿童长时间见不到父母,他们无比盼望拉住父母的手。
——江西省万安县潞田中学 姚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