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相信学生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相信学生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读《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有感
杨红丽
读完了书中的第77天《假装不知道学生要干什么》,让我忽然明白了当学生开小差时,我们教师的对策。在上课时,经常发现有学生上课说话,当我停下来,问他为什么说话,他却否认他正在做的事情,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总会让我非常气愤。总会发牢骚。现在的学生真不诚实,孺子不可教也。在我很郁闷的时候,我在书中找到了应付这种问题的秘诀——那就是相信学生是在做正确的事情,尽管这似乎有点自欺欺人,但是学生会因为你的信任而开始真的相信自己正在做正确的事情,慢慢的,他们就会改变自己最初开小差的想法,而以正确的心态去做正确的事情。
我班里有个男同学,非常调皮,爱说爱动。每次中午进教室都能发现他没有在自己的座位上坐,课堂练习时他也会离开自己的座位,我马上点名批评他,而结果呢,他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还经常发牢骚。造成这样的后果,不是学生的错,而是我的处理方法不当。我后悔早点没有发现这个秘诀,后来我也尝试用了这个秘诀:“xx,你一定有个非常着急的问题要问我,对吧?因为你着急地在不应该离开座位的时候离开了你的座位,请你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会马上回答你的问题。谢谢你。”“我很想告诉你,我很高兴你能帮助你的伙伴完成功课,但请你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看看是否还有人需要你的帮助,真的很感谢你这么喜欢助人为乐,谢谢。”结果他很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有问题也会举手提问,慢慢地学习上也有了进步,在前天的单元测试中也突破了90。看到他的进步,我越来越明白教育学生要技巧,要
方法,而不是要发脾气,大声吆喝才能管理好学生的。
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因为学生们时时刻刻都在注视着我们。不要说出任何伤害学生的话语;在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不要让他们缺少安慰和温暖;不要气馁,不要放弃;在你可以赢的时候,不要轻易被打败。因为我们是学生最好的榜样。
第二篇:《你是在做最有价值的事情吗》读后感
《你是在做最有价值的事情吗》读后感
你希望你自己的墓志铭写什么?我是在做有价值的事吗?我的事业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对生活是抱着无所谓态度的人,那么这些问题或许对你不起作用。但凡对生活有所追求的人,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的时候,也许会为自己的虚度光阴而惭愧。有人说生活很复杂,我们经常说命运掌握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手中,但是有时候感觉无论你怎样努力都逃不出命运的手掌心。我们感到无比的无奈与彷徨,找不到自己人生中前进的方向。这个观点有时候是没错,但是在更多的时候,这个世界是公平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认真生活的人在大多数时候会得到生活的回馈。如果你认同这一点,那么你读完《你是在做有价值的事情吗》,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经典问题,它也许会告诉你努力的方向。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许许多多的梦想,很多人永远把梦想当做梦想,而有一群人则把梦想化为自己不同的阶段会有各种不同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呢?看过《你是在做有价值的事情吗》这本书的人对于德鲁克的印象似乎都停留在他是提出现代管理理论和法则的“现代管理学之父”。然而,他不是生来就具有非凡成就的,在那些无人知晓的,孤独的岁月里,是谁在陪伴他,是谁将他培养成一个“喜欢提问的人”。成功人士背后的那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每个渴望成功的人去学习与研究的。
学习到底是痛苦还是快乐,每个人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学习会有停止的时候吗,我觉得生命在前进,自然要学习新东西,所以生命不停止,学习无停止。也许这就是学到老活到老的意思吧。伟大的西班牙大提琴家帕布罗-卡塞尔斯,在万年的时候也没有停止练习演奏。有一天,帕布罗-卡塞尔斯如往常一样练习,看到这一幕的记者走过去问道:老师,向你这样被誉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大提琴演奏家,为什么至今还每天练习6小时?帕布罗-卡塞尔斯说,即使是今天,我也觉得练习可以获得一点进步。所以即便是我们已经熟悉的事情,我们不断的去探究和发现,依然能够发现新东西。就像我现在的工作一样,我从事招标工作已经有7、8年的时间了,而且之前也从事一些与招标工作有关的工作,按理说应该是一个比较资历的人员了。即便如此,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行业的规范在不断的更新,业主的要求也越来越细化,稍微有点不熟悉,也许就可能导致招标工作出现问题,给业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我们在实际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学习、多向资深的同行学习和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
虽然德鲁克早已离我们远去,他留给我们无尽的宝藏。回首这些闪闪发光的箴言,我们会发现它们往往从一个问题开始。而问题也许不会让我们成功,但是这种质询与反思的习惯,对我们而言将终身适用。
第三篇:相信学生
教师就是教师,不是法官,也不是警察。所以,当学生有了错误之后,教师的职责并不能止步于宣判学生的过错,或者仅考虑学生错了之后的惩罚,而是要追问学生的这个错误具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
首先得追问学生为什么要采取这种错误的行为,这是对学生学习现状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其次得追问学生采取这种错误行为会对他的后续学习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对学生学习未来的预测;最后得追问作为教师,我们能够为学生的错误行为做点什么,学生家长与其他教师又能够做点什么。
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很容易陷入双重困
境之中:其一,急于替代法官与警察的角色,对学生的过错予以审判与惩罚,使得偶尔犯错的学生“惧怕”教师,经常犯错的学生“忽视”教师;其二,由于老师只能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而学生的错误行为往往是综合因素的结果,所以教师也容易放弃与放纵学生的错误行为。是故,明确教师的定位与功能,再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与理性去履行它,或许这才是教师专业发展之道。
第四篇:梁冬:成功者相信自己在做的事是一辈子最重要
梁冬:成功者相信自己在做的事是一辈子最重要
导语:2010年,由新东方教育集团与《创业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创业人生,赢在校园——大学生励志系列公益讲座”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梁冬以北京太美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的身份受邀并发表演讲,以下为梁冬的演讲实录:
我有一点点后悔,我应该在俞敏洪之前讲,否则的话我压力太大。
今天的话题是和创业人生有关,不知道现场朋友有没有人知道查尔斯坦尼这个人?这个人是一个英国的管理学家,他在送给他儿子一份生日礼物的时候,告诉他说我希望送给你这句话是我的一份重要的生日礼物,我希望你尽快的、尽早的不要在别人的公司里工作,你要为自己工作。原因很简单,这个东西和全世界组织的一种变化有关,我们都知道新的劳动法开始公布了,以前我在百度的时候拿着李彦宏的工资给别人发的时候觉得很感慨,给很多工资,只要这个人是能用的,反正是朝老板要钱,他给我,我就给员工,一个员工要两千块钱的工资,在他身上的成本是五千块钱,要五千块钱工资的时候可能成本是一万二,所以很多同事都不了解,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采取外包的方式,就像之前我们和《创业家》杂志专门做过一个话题,叫外包,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外包。
有一个经济学家叫做弗里德曼,他说以前之所以有婚姻,是因为婚姻的关系里面一夫一妻里边,两个人的功能是很重叠的,一个太太,既是一个洗碗工还是一个洗衣工,还是一个奶妈,一个先生,又是一个猎人又是一个搬运工,这 个家庭其实是功能非常重叠,叫小而全,随着社会化分工的出现会越来越多的时候很多女青年会抱怨,说搬煤气罐这件事情上老公的作用不如楼下的保安。所以家庭这个样子,企业也同样是如此,随着新的劳动法等等,包括我们这个工会的建立,包括整个社会机制的提升,其实企业雇佣员工的成本会变的越来越贵,所以从整个不光是中国,全世界都是这样,所以从整个的世界格局上来说以后会有很多很多的小公司,很多国际化的小公司他们都会把业务外包,然后外包给谁,外包给各种形式的服务供应商。我在搬砖的时候我在看这个教堂是怎么盖起来,我心里想它怎么去做,我在想其实不管大家愿意还是不愿意,创业是不得不的选择,因为你必须会面临这样的事情,在1998年、1999年的时候,2000年的时候当时互联网泡沫开始出现,当时李泽楷做了一件事情,他裁员的过程里面我觉得他这个事情极具示范效应,当年李泽楷就把整个部门的所有人都剥离成了另外一家公司,让这些员工自己持有这家公司的股份,表面上看他是支持了员工创业,其实他优雅而漂亮的完成了一次工作,而这个行为本身他其实具备很多象征意义,以后你会突然发现越来越大的公司,会在某一天夜里突然一下子把整个公司变成很多间小公司,这是你们每一个部门同事自己去创业去了。所以与其等到那一天去创业,不如现在思考该如何建立。
很多时候很多年轻人不是说不想就业,是没办法创业,就是说现在找工作很难,找一份工作一千块钱、两千块钱,中国现在创造了大批的同学,我们的教育产品是有一点点问题的,就是整个教育的产品体系出现了问题,现在大学生出来有什么问题,因为我没有太多准备,我只能把我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就是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现在很多同学们是 独生子女,没有站在一个用人单位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需要我这样一个人?我为什么需要去承担,我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诸如此类,而且还有除了一些做作业、答题能干以外,真正的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的与人相处,他不是很了解。所以这是我们教育体制的一个结果。
各位年轻的同学们,如果你们今天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去创业的话,那么我必须从现在开始要独立的再去思考我为此要做些什么事情。我在中国传媒大学开一门课,我的课程是这样做的,把同学随机分成八个组,这八个组的同学自己去制定自己的名字,然后开始去发展你们的事业,我每次给他们一个选题,在这个融合的过程当中同学们发现我如何组织大家一起开会,我如何协调大家的工作,我如何让那些不胜任的同学被组织所淘汰,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必须要学会面临的问题。所以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如果在现在可能的情况之下,最好做一些这样的功课,不见得会赚钱的,要学会在组织里边如何求存,如何把不同的优秀的人放在不同的优秀岗位上,让每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情。每一个人在16岁以前基本上你的大脑神经与神经之间的联系关系已经确定下来了,你只要把你的优势最大化发挥出来就可以了,你只能够成为你本来那个最好的,你千万不要说去弥补自己的缺点,没有用的,这样的话充其量你成为一个中庸的人。
所以我给同学们的建议是首先要清晰的了解你到底是谁,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见得每一个人都适合做一把手,像俞敏洪都出来自己做自己的公司,我后来发现我就不适合做一把手,做一把手最大的要求是你要学会判断和担当,有些时候二把手也要学会观察和表述,所以有些人适合做二把手,你就应该跟人家合作,甚至去找一个比你更适合 做判断、做决断的人一起共事,这样的话可能你创业的这个成功机率会大很多。说到此处的时候,有朝一日大家去做老板的时候,前两天我认识一个做文字研究的人,他跟我说老板的板,这个简体字是有问题的,一个木字,一个反字,繁体字是一个门里边三个口,就是一个品,什么是老板?就是一个人用你的人品去撑门板。那老板在这个企业里边提供什么价值?他提供的是品格,品德,而这三个口是什么?三个口不是说你有多好,我们都说马克思主义说人是自然的人,生理的人,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社会的人是什么?就是你是谁,是由你周围的所有的人对你的评价,一个老板你的品格是什么,不是说我自己一张口,我自己这张口,不同的人有360度的评估你的品格好那才是好。
所以我在自己创业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不做企业的人告诉我很多很朴素的道理,我觉得这句话讲的特别好,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修这个字为什么中间是个1?其实是万法归一的意思,做所有的事情如果你能够聚精会神做一件事情,你才能真正把那件事情做好,就像行正道的正为什么那样写?上边一个一,下边一个止,止于一。你要专注,他们在讲聚精会神这个词,聚精才能会神,就是说当你把所有的能量聚集到一起的时候,你每天只想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就会有如神助。所以如果大家有一天去创业的话,麻烦大家去想清楚如果这个世界上我只做一件事情,我要做什么?把这件事情反复反复的做好,削减成本,不断的打磨修炼,这时候有一天你就会发现这个事情所有的一切都会来,不管你是做教育的还是做杂志的,等等等等,都是如此。所以修其实就是如何归一的问题,我觉得这点对我来讲特别特别具有启发力,因为我以前并不是一个很专一的人,我发现我有很多 兴趣爱好,但是如果有一天过了30多岁的时候,发现头发有点白了,发现你每天只有不多的时间可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去做什么?所以这就回到刚才问大家的一个问题,到底你是谁?什么是正确的事情?什么是对于你来说,什么是人生中正确的事情?
第一,是社会需要你做的,第二,是你想做的,如果社会需要你做的,你做不了,那不行,你想做别人不让你做,也不行,所以这是两个圆,中间这一点点东西,你把这一点点做好就是交集。当你把这件事情努力的一致性做好的时候,这个事情就慢慢慢慢延展开来,我在这里顺便和大家分享一个很有趣的观念,就是关于命这个话题,你们相不相信命?相信是吧。其实命分成三个纬度,天命,人命,地命。前两天我认识一个做基因工程研究的,他从美国回来,他说我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他说你知道Google有一个创始人他的太太创办了一个网站,这个网站就是叫基因门户网站,每个人都可以秘密把自己的基因刮下来之后,就可以排列出来你的性格等等东西,他可以通过这个基因的配比知道你和谁是会一见钟情的,就是说两个人之间一见钟情是绝对有基因原因的。(鼓掌)
不用鼓掌,这不是我讲的,但这个事情很有意思,这个是一家什么网站?就是在2008年金融海啸的时候,美国时代周刊评为最佳商业模式的公司,以至于Google的创始人,就是这个事情太有趣了,以至于他们会冒着一些被投资者指责的风险,让一个高管的太太创造这个,什么人和什么人能够结婚,什么人和什么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的口感是一致的,大概基本上是天定的。他就告诉我这就叫人命,人命是什么,就是你的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给到你,你更适合做刘 翔还是更适合做丁俊晖,还是更适合做俞敏洪,他的确就是有这样的一个规律,比如说那个人他跟我讲,他说这个东西最有趣的就是我发现我儿子是一个特别容易上瘾的人,所以我赶紧给他引导做正面的事情。人的命是分成天、地、人这三个纬度的,这三个纬度决定了你这一辈子做什么。每一个人你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命,当你理解你有这个命的时候你就无畏了。
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天孔子被围攻了,围攻之后孔子就说,上天让我有这么多的知识,让我去传播,他不会让我就这么死掉,他必须要完成他的使命,他作为一个人,你想想这个分子组成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你能够组合成一个人是有他的使命的,这一堆细胞,这一堆器官组成这个人,这个人也是有使命的。你怎么去判断你适合做什么事情?很简单,你就看你最喜欢做什么事情,第二,你去看总有一些事情你会做的又轻松又简单,第三,你什么时候去做,就是说你有这个命在这个时空里面做这个事情,这叫运,你为此修炼自己的性格,你修炼了你的性格,在合适的时间符合这个运程,去完成了你的使命,这就是人生的三个纬度。我今天换一套术语,但是事实上人生就是一个自己的公式的运营,今天我们讲创业,创业是不是一定要去工商局登记注册,要有股份限制,然后你才成为老板,不是的,那是一个成本比较贵的行为,你要去纳税,等等,如果你真的把自己的人生看清楚你要做什么,不用创业公司,你在一个公司岗位上做,你一样在创业。
我想讲的重点在这里,当你明白你要做什么的时候,公司在为你打工,当你搞不明白的时候,你做了老板你是在为员工打工,我自己的感触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就是要看你到 底要干什么,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创业,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人要问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表面上看是个哲学问题,事实上它是有所谓的磁力的,我只是把一个知识分享给大家,你是否愿意相信这点呢?各位同学,如果你不相信这点的话,我可以告诉你们,我所采访的诸多企业家和诸多真正成功的人,他们都相信自己在做的事情是这一辈子最重要、最伟大的事情,他真的是从脚后跟相信他来这个地方就是为了做这个事情。但是问题就来了,你不可以骗自己,你不可以说我欺骗自己我的确是要做这个事情,你没有办法骗自己,你可以骗别人也骗不了自己,到最后你也骗不了别人,所以你相不相信你要做的事情?很简单,每天早上再困再累的时候你愿不愿意去做,没有一个人支持和理解你的时候你愿不愿意做?只有当你找到了这件事情的时候,你才会真正的拥有力量,这个时候你是在一个公司里边做还是自己领着照做,还是伙同一群团伙做,那都是技术问题,重点在于你是不是在想清楚你做什么。
能够在30岁以前想清楚,我觉得大家功德无量,怎么去做?你怎么知道你想做什么样的事情,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检测方法,很简单,你每天拿个数码相机,手机也可以,可以拍照,然后拿把小剪刀,你看这个报纸里边这条新闻很喜欢,你剪下来收起来,你看这个人长的你很喜欢,你就把他拍下来,然后你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你想追求的是什么,你就会发现有一些人是你希望成为那个样子的,那就去找他,这是叫从内到外。还有一种,他大概是我的偶像,如果我今天碰到一个事情,如果俞敏洪是我的偶像,我会想俞敏洪会怎么做,我天天按照俞敏洪这样做的方法做,时间长了我就理解俞敏洪了,我首先行为是他 了,然后灵魂上是他了,最后有一天能超过他。当然了,这个荀子讲青出於蓝胜於蓝,什么原因?就是可持续发展,就像俞老师讲的突破地平线,弟子必须要超过老师。这个东西就是中国荀子所讲的可持续发展,荀子我强烈推荐大家看,荀子这个人如果中国按照荀子那个思路的话,一千年以前中国就已经进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了,荀子首先承认博弈,承认私有制,他说当你做一个善良的人的时候你会面色好看,当你做好人好事的时候你觉得无愧于别人,所以你吃得好睡得好,这样呢你就健康,这样表面上看是无私,终极是自私。
所以荀子告诉我们说,为什么你不能做坏人?道理很简单,只有做好人好事的时候你的面色柔平,自然而然你就会舒服,舒服你就长寿,长寿就会活得好,这是创业的一个原则。我想讲的是荀子他的点滴思想都是适合大家创业的,为什么荀子能培养出韩非子?原因在于荀子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比孔子的理论更具可操作性。比如说简单的一句话,举个例子,青出於蓝胜於蓝,青出于蓝是什么?青是从蓝里边萃取出来的,这是做减法,不断的抛除杂质,不断的提纯提纯,严守一,所以我建议大家好好看看荀子之后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首先格物致知,这个是发现自己的过程,做你愿意做、世界允许你做的事情,很多时候我发现不一定要做很多事情,在没有明确知道要做什么事情之前看看书,读读报,谈谈恋爱,少花点钱,不要随便下馆子,自己做饭吃,其实也很好,然后找到这一件你想做的事情之后就持续,持续再持续,努力,努力再努力,叫精进,精益求精,每一天进步一点点,而且你会发现到了这个点上原来后边还有,你永远不要担心是有尽头的,一切都会来,至于有没有上市的机会,有没有成功,赚不赚到钱,坦白说,以我的经历,我所碰到的所有真正赚很多大钱的人从来就没有开始为了挣这些钱而来,你问俞敏洪他刚开始是不是真正要做这样的公司?不是的,他纯粹是因为我想做这个事情,我愿意跟别人分享,我在讲台上跟人分享的时候很愉快,因为这就是他的命,你必须要承认这点,当你理解了这点之后,去把你要做的事情好好的努力做下去。如果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的话,去买一本《现在发现你的优势》这本书,我提醒大家一下,在西单购物城你买这本书的时候,一定要看看那个密码是不是被人刮掉,如果被刮的话你让服务员给你一本没有被刮的,测试完之后他会告诉你说你是一个有奉献精神的人还是什么样的人,你明白这套之后你再去结合自己的人生趣味,再去看看《创业家》杂志每天介绍不同的创业家。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反复做,反复的事情愉快做,就讲这些。
第五篇:成功就是在正确时间做正确事情
成功就是在正确时间做正确事情
文/向敏杰
谁不渴望成功?怎样才能成功,尤其是怎样才能获得快速成功成了许多人心中无法放下的问题。于是,为了寻找捷径,人们往往模仿成功的人士,指望克隆出一样的成功。但是,成功从来就不去敲他们的门。他们困惑不已:为何如此?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不缺少勤奋,不缺少坚持,但是为什么未获得成功?这时候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究竟能做些什么,适合做些什么,不要总是盯着别人的成功,那光芒会刺眼,令你方向不辨,令你只想成为别人,而不是成为自己。一句话,有时候,成功不是滴水穿石这么简单,不是闻鸡起舞就够了,还得好好认识自己。
所以,聪明的人不会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充分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
有一个寓言很有意思:一只老鹰俯冲抓羊,一抓一个准。乌鸦非常羡慕,就学着老鹰的样子俯冲着去抓羊,结果爪子被羊毛挂住,挣扎不脱,被牧羊人轻易逮住了。牧羊人的儿子问牧羊人:“为什么乌鸦这么容易被抓到?”牧羊人说:“因为它忘了它是一只什么鸟!”
不能完全否定这只乌鸦的行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乌鸦渴望成功,有抓羊的理想,这没有错。但是乌鸦的下场很可悲,原因让人深思:如果乌鸦知道自己只是一只乌鸦,无论再怎么练习也不可能练出凌空俯冲抓羊的本领,它就不会那样去做了。由此可见,认识自己的资质,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在适合自己的领域里去勤奋努力,才有成功的机会。
反面的例子很多,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讲的都是相同的故事。
来看看体操王子李宁的故事:
李宁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取得3金2银1铜的辉煌成绩后,打算退役。因为这时的李宁25岁了,且满身是伤,无论从年龄还是从身体情况来看,是时候退出体坛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国家队在青黄不接的情况下让李宁担纲,明知不适合但不想背负忘恩负义临阵脱逃骂名的李宁还是参加了,结果兵败汉城。这次失败让他深刻认识到,无论如何,他都不适合做体操运动员了,退役,也许才能创造人生新的辉煌。回国下飞机时,他独自走在几十米外的通道上,没有鲜花和掌声,这是一条被李宁称为“世态炎凉之道”的灰色通道。很好,这条灰色之道让他学会了思考,重新认识了自己,更明白了什么时间适合做什么,不合适做什么,如何做时间和成功的主人。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李宁创建了着名的李宁品牌运动服并推进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他不仅创造了体育奇迹,也创造了商界辉煌。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才能认识自己,经营自己,活出精彩人生。
欲上天堂,先下地狱,唤醒了无数迷茫的大学生
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兄弟俩长相酷似,性格各异。哥哥忠诚敦厚,弟弟活泼机灵;哥哥拙于言词,弟弟口若悬河。哥哥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贫病交加的父母默默无语;弟弟关在房里不吃不喝,长吁短叹“天公无眼识英才”。
愁眉不展的老爸默思了两通宵,终于眨巴着眼睛向大儿子开口了:“让给弟弟去读书吧,他天生是个读书的料。”哥哥把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弟弟手中,并在弟弟身旁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不是走进天堂的门票,别把太多的希望放在它的上面。”弟弟不解,问:“那你说这是什么?”哥哥答:“一张吸水纸,专吸汗水的纸!”弟弟摇着头,笑哥哥尽说傻话。
开学了,弟弟背着行囊走进了大都市的高等学府。哥哥则让体弱多病的老爸从镇办水泥厂回家养病,自己顶上,站在碎石机旁,拿起了沉重的钢钎„„碎石机上,有斑斑血迹。这台机子上,曾有多名工人轧断了手指。
哥哥打走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在做一个美丽的梦(现在叫做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对机身进行了技术改造,既提高了碎石质量,又提高了安全系数。厂长把他调进了烧成车间。烧成车间灰雾弥天,不少人得了矽肺病。他同几个技术骨干一起,殚精竭虑,苦心钻研,改善了车间的环保设施。厂长把他调进了科研实验室。在实验室,他博览群书,多次到各厂求经问道,反复实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实验,使水泥质量大大提高,为厂里打出了新的品牌产品,水泥畅销华南几省。再之后,他便成为全省建材工业界的名人„„
弟弟进入了大学后,第一年还像读书的样子,也写过几封信问老爸的病;第二年,认识了一个大款的女儿,就双双坠入爱河,那女孩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包。
整整两年他没向家中要过一分钱,却通身脱土变洋,“帅呆”、“酷毙”了。进入大四后,那女孩跟他“拜拜”了,他便整个儿陷入了“青春苦闷期”。
泡吧,上网,无心读书,考试靠作弊混得了大学毕业文凭。他像一只苍蝇飞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家乡所在城市求职。他还有那么一点羞耻感,不愿在落魄的时候回家见父母。
经市人才中心介绍,他到一家响当当的建材制品公司应聘。好不容易闯过了三关,最后是在公司老总的办公室里答辩。轮到他答辩时,老总迟迟不露面。最后秘书来了,告诉他已被录用。不过必须先到烧成车间当工人。
他感到委屈,要求一定要见老总。秘书递给他一张纸条,他展开一看,上书八个大字:“欲上天堂,先下地狱。”他一抬头,猛见哥哥走了进来,端坐在老总的椅子上,他的脸顿时烧灼得发痛。
启示:这是一个故事,却寓意深刻,要想成大事,就要将眼前的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莫好高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