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C证培训体会5篇

时间:2019-05-15 02:2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C证培训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C证培训体会》。

第一篇:心理C证培训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体会

斗门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 梁添华

这次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丰富了我的心理学理论,让我学会了一些心理学的技巧和方法,有助于我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有许多位心理方面的专家给我们培训。在吸收众多的内容后,我领悟了以下这些:

1、学心理健康的目的是认识自己。

2、与人交往的第一要素是学会倾听。

3、在同一个团体中同样的行为并不代表同样的意识。

4、你知道的你不是你,你不知道的你才是你。

5、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喜欢自己和自己的生活。

6、关心别人先从关心身体开始,7、人活着为了什么?认识自己。

在过往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学生的一些“不能理解”的言行而困惑,甚至动怒。告诉他们这样做,他们不仅不做,反而反向而行,越要求就越顺从,而且他们会有许多所谓的“理由”,还撒谎,实在是让人难受。但通过本次培训之后,让我对学生的认识有了新的角度与方法。新视觉,新思维,重新认识与理解学生的言行举止,同时也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另外,本次培训还帮助了我更深入地认识自己,解放自己,学会调整心态,正确释放自己的压抑情绪。相信从这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上我会过得越来越轻松。

最后,我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助人自助。

第二篇:心理c证

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现实教育对此十分麻木,许多人仍沉湎于习惯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天天围绕升学圈子转,其结果造成学生厌学、惧学、意志力薄弱、经受不了挫折、缺乏远大理想、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等,甚至者患有神经与精神病症。据有关心理调查表明:中学生存在心理困难人数约为20%,小学生约为10%。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近几十年的发展,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都将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影响。从家庭方面来看,离婚率不断升高,家庭气氛压抑,家庭对独生子女的管教方式不恰当,都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从学校方面来看,高考升学压力,频繁的测验考试,学生分数排位等等,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增大,使青少年学生无止休地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等不平衡状态之中。然而学校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却重视不足,对心理疾病的治疗仍存在偏见及措施不力;从社会角度来看,一些黄色、淫秽东西的出现,信息渠道的畅通,政府部门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也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变化使他们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所面临的心理、行为适应问题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些心理、行为问题只靠传统的说教式、单一化和公式化的德育手段是解决不了的,这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运而生。现在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只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将来才有可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才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2、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需要。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就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一个有着丰富思想内涵的动态发展着的概念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赋予了德育以新的时代内涵。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传统德育内容的范围,把如何认识自我、处理人际关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纳入到整个德育大系统中。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法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承受机制,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品质,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认同思想品德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产生“内化”的功能。

3、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

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发展是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⑵对于智力的发展和学习来说,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掌握。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发展也存在着交互作用。⑷心理健康可以促进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⑸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那些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中学生往往存在着逃避劳动的行为。因此,在德育课程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基础工程。

4、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敏感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被一些理论学家称为“心理的断乳期”。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在生理上进入了青春期,身高、体重迅速增加,神经系统的发育接近成人,大脑技能显著发展而趋于成熟,而且这时中学生的性意识也开始觉醒。但我们的教育(家庭、学校)又与学生的这些发展变化不同步,致使他们的生理成熟大大提前,心理的成熟却远远滞后,出现了中学生身心发展不一致性的现象,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危机,心理发展呈现出矛盾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

5、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小学时期的儿童、青少年正经历着生活和学习的种种迷茫和困惑,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驱散成长中的各种迷雾,指导其健康地成长;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养成可以贯穿人一生的发展,使人受益终生。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学生本身的负责任,而且是关系国家、社会创新发展的大事。这种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在中小学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

案例2:B,男,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上初中(非重点中学)时,该生的学习成绩很好,又是一班之长。在学校的各种竞赛中经常获奖。考入重点高中,他非常兴奋和高兴,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取得比初中时更优异的成绩。但刚入学的摸底考试,就让他大失所望。在极度的痛苦之后,他又振作起来,更加勤奋和刻苦,但期中考试的成绩仍不理想。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考试期间常常认为别人比自己强得多。他怀疑自己并不像原来那样聪明。考试之前,他常常缺乏信心,精神紧张,并伴有呕吐、恶心、小便频繁,睡不好觉等症状。

请对以下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运用心理咨询的原理设计一个心理辅导方案。案例分析:

B上初中时,是个优等生。考入重点高中后,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并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取得比初中时更优异的成绩。但刚入学的摸底考试,就让他大失所望。这使他产生极度痛苦的负面情绪。

在极度的痛苦之后,他又振作起来,更加勤奋和刻苦,但期中考试的成绩仍不理想。这使他产生信心不足,自我否定,胆怯等一系列心理反应。

如今,在考试之前,他常常缺乏信心,精神紧张,并伴有呕吐、恶心、小便频繁,睡不好觉等症状。他现在遇到的烦恼就是我们常说的考试“怯场”,即考试焦虑。辅导方案:

一、调整情绪

以平常心对待考试:人的一生中考试无数,不要对考试的成败过度注重,以免过于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即使失败也没关系,坦然接受。

(四)应试技能探讨

1.减少失分:考生虽多身经百“考”,但在考试方面存在的缺陷往往未引起重视。可从失分部分总结规律:审题粗心错误、笔误(过失性失分),概念混淆、公式利用错误(知识性失分),运算繁琐、步骤不全、格式不规范(技能性失分),考场上大脑一片空白,交卷后便想起来(心理素质性失分),采取针对性努力,减少失分。

2.一夜失眠不影响第二天的发挥:让学生知道一夜失眠,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发挥,常常让学生增加信心,睡眠反而更好。

3.考后不对答案,考完一科丢一科:考后对答案只会发现错多对少,因为多数要对的题是自己拿不定主意的题目。故考完一科丢一科:留有信心去面对下一场考试。

4.难题难大家:对于考试焦虑偏高者,凡遇到难题首先想到复习偏了,想到“自己必定考糟,而别人都会做”,事实上,每一个都会有自己的难题。

(五)学习应急放松技术

1.入场后放松:熟悉考场,旁观别人的紧张相,寻找主考官及监考人员的“缺点”。

2.深呼吸法:慢吸(4秒)→停(2秒)→慢呼(4秒)×3~5次。要求在考前学会方法以备急用;同时进行自我暗示:“目前我的焦虑刚好是能在大考发挥水平所需要的紧张水平,现感觉真好!”。

3.其他:对于上述方法不佳者,拟进行行为治疗方法学习与训练,如系统脱敏、渐进性放松。

二、。认真学习,充分准备

①考前的复习要全面系统,这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前提。

②复习一段时间后,自己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没有底,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这时不要总是拿别人来与自己比较,这样会给自己造成无端的紧张和压力。

③通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后会感到心理、毅力、意志都已疲惫。如果感到压力很大,不妨找老师、同学或朋友聊聊天,倾诉一下自己的压力。④如果感到自己烦躁不安,那就把担心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写在纸上,然后一个一个地把问题找出来,做到心中有数,并反复暗示自己不要紧张,我会应付这些问题。⑤考试临近时,如因为心理紧张而出现“记忆空白”,“知识虚无”的现象,这一时期要积极进行自我调节,如: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对情绪进行调节,这样可以降低焦虑。⑥在备考中要自始至终抓好“学习常规”,要恪守“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信条,考前也要与平时一样,使内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三、冷静处理“怯场”

①别穿衣领、袖口太紧的衣服参加考试,这样会增加你的紧张度,宽松、舒适的衣服使你生理感觉会更好些。

②进入考场不理会别人的表情与反应,在自己的位置坐好,把精力集中在考室前的每一个点上,凝视一分钟左右,什么都不要去想,让情绪稳定下来。

③试卷到手后,先总体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对待数、理、化,建议同学们先拣容易的做,这样更容易超水平发挥。

④别去关注别人,要知道考试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只要你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试卷做完就可以了。

⑤在考场如有过度紧张的现象,就先停笔,坐直身体,双手平放在桌子上,轻闭双目,做一个深呼吸,放松过度紧张的情绪,然后再继续答题。

1.自信训练

考试焦虑症的产生往往与消极的自我暗示有关。一想到考试,有考试焦虑的学生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我肯定考不好。”“要是考砸了怎么办?”而且这种思维还有扩大化的倾向:“我要是考砸了,父母一定会很失的。”“我要是考砸了,老师一定会批评我。”这些想法导致焦虑水平上升,影响了考场上的正常发挥,而考试成绩不理想又强化了这些想法,下次考试时,焦虑更重,对成绩的影响更大,造成恶性循环,难以纠正。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要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增强应试信心,具体做法是:

(1)学会觉察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当消极想法出现时,要及时抓住它。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平时勤加练习。

(2)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捕捉到消极的想法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就用现实的积极的想法加以对抗。比如,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不受到考试焦虑的影响,可以发挥正常水平的话,考不好的几率是多少?

(3)养成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的习惯。消极的自我意识已经存在了很久了,要想彻底改变,需要反复应用对抗手段,才可以让积极自我意识最终战胜消极自我意识。所以,在平时反复练习对抗技巧,才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

2.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针对的是焦虑时产生的躯体紧张状态,通过全身肌肉的放松,达到放松精神的作用。放松训练的基本要点是,依次先收紧再放松全身各部位肌肉,体会放松的感觉,每日坚持练习,最后做到可以随心所欲,随时放松。这样,考试感到紧张时,可以立刻进行放松练习,达到全身放松。

3.系统脱敏

这是行为疗法治疗焦虑症的一种常用方法。应用时,先将自己焦虑的场景根据导致焦虑水平的高低,从低到高进行排列。然后,先想象自己正处于焦虑水平最低的那种场景,当焦虑感产生时,应用放松训练方法加以对抗,反复练习,直到想象这一场景时完全不紧张。然后进行下一场景的想象和放松。

第三篇:心理C证论文

心理C证论文

英语系 11级1班

何文锦

浅谈中学生自卑心理的现象

何文锦

湛江基础教育学院英语系

【摘要】 从事中学教育教学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任何一个班集体中,都会遇到一些学生,性格孤僻,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干事情畏畏缩缩,不敢冲在前头,生怕别人耻笑。在班集体工作、学习及各种活动中从不积极主动,缺乏青年人的朝气。帮助这些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是促进其全面发展、搞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中学生 自卑 成因 对策

【正文】自卑感,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做出过低评价,或对自身的智力和能力怀疑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又称自我否定意识,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可见,自卑心理是人们自己看不起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及心理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通常这种评价并不符合本人的实际情况。我们常会发现这样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智力、能力、长相、气质等评价偏低,在同他人比较时,总感觉自己比别人矮半截,自己某方面有不足之处,就全面否定自己,甚至对自己的学习和前途悲观失望,还有些学生把学习成绩不好归结为能力低、笨、命不好等等。这类学生的表现是典型的自卑。自卑感严重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我就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危害、成因及对策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 中学阶段是自卑的多发期。几乎大部分中学生都有程度不同、类型各异的自卑感受。中学生由于缺乏对人、对人生、对人性等的深刻了解,往往容易拿自己的缺点和别的同学的优点进行比较,极容易掉进自卑的陷阱,从而瞧不起自己,这样就失去了进取的决心和动力,极大的影响了学生身心与学业的发展。自卑心态的表现形式和行为模式:

1.孤僻怯懦型。深感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谨小慎微”成了这类人的座右铭。他们像蜗牛一样潜藏在“贝壳”里,不参与任何竞争,不肯冒半点风险。即便是遭到侵犯也听之任之、逆来顺受、随遇而安,或在绝望中过着离群众索居的生活。

2.咄咄逼人型。当一个人的自卑感在最强的时候,采用屈从怯懦的方式不能减轻其自卑之苦,则转为好争好斗方式,脾气暴躁、动辄发怒,即便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寻求各种借口挑衅闹事。

3.滑稽幽默型。扮演滑稽幽默的角色,用笑声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这也是常见的一种自卑的表现形式。美国著名的演员费丽丝-蒂勒相貌丑陋,她为此羞怯、孤独、自卑,于是她运用笑声,尤其是开怀大笑,以掩饰内心的自卑。

4.否认现实型。这种行为模式是自己不想看到,也不愿意思考自卑兴趣产生的根源,而采取否认现实的行为来摆脱自卑。如借酒消愁以求得精神的蚕食解脱等方法。

5.随波逐流型。由于自卑而丧失信心,因此竭尽全力使自己和他人保持一致,为空有雨众不同之处。害怕表明自己的观点,放弃自己的简介和信念,努力寻求他人的认可,始终表现出一种随大流的状态。

二、中学生自卑心理的危害

1、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在自卑者中,一些不良的情绪(如悲伤、恐惧等)很常见,长此以往,就会使其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2.影响人的身体健康。长期的自卑会使人产生生理方面的变化,造成某些器官受损,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如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等。3.影响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因为认知能力欠缺使人不能正确地对待问题,所以,自卑的人很难与人相处,也很难取得成功。

三、中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

中学时代是人生的花季,可为什么有些同学会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呢?原因则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最基本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生理缺陷。一些身材矮小,相貌丑陋,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他们常常体验着不能与常人相比的失望与痛苦,往往产生自轻自贱的情绪,并由此陷入孤独、沉默、神经过敏的自卑境地。

2、家庭条件差。父母社会地位低微、没有文化或有生理缺陷,家庭经济收入不高等等,经常受人嘲笑,造成部分学生产生心理自卑。

3、能力不强。先天或后天能力相对弱者(如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气质、风度等)。在能力强者面前往往感到自愧不如,加上强者锻炼机会明显多于弱者,一些弱者因为自卑心理的影响即使有锻炼机会也不敢抓住,或者有机会却因一次失败而永远望而生畏,恶性循环,强者更强,弱者还弱,差距越来越大,自卑心理也愈来愈烈。

4、从小没在体验到足够的父爱、母爱,在学校又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5、缺少成功体验,平时做事成功率不高,受过多挫折的影响。

6、自我认识不足。过低地估计自己,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越比越泄气;或者过高地评价自己,当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拥有的光环在群星闪烁中不再那么耀眼时便产生一种失落感,随之而来的则是潜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感的萌发。

7、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

8、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舆论的压力。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怕人笑话,就怕自己夸”的消极因素为自卑心理的形成提供了合适的土壤;社会对学生中的个别差异品头论足,说长道短,使得一些中学生心理压力加大,诱发自卑心理。

四、中学生自卑心理的克服对策

1、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

2、学会正确地归因。不能因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殊不知这次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足造成的。

3、提高自信心。当你在干一件事之前,首先应有勇气,坚信自己能干好。但在具体施行时,应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即使你失败了,也会由于事先在心理上做了准备而不致造成心理上的大起大落,导致心理失调。

4、体验成功。经常回忆因自己努力而成功了的事,或合理想象将要取得的成功,以此激发自信心。

5、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当遇到某些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不妨运用语言暗示:“别人行,我也能行。”“别人能成功,我也能成功。”从而增强自己改变现状的信心。

6、建立新的兴奋点。当你处于劣势或面对自己的弱项时,可以通过有意转移话题或改做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可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也是最能体现自己才能的活动中去,以淡化和缩小弱项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阴影,缓解压力和紧张。

7、正确地补偿自己。为了克服自卑心理,我们可以进行两方面的补偿:一是以勤补拙。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缺陷,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二是扬长避短。例如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于是在思想上痛下功夫,最后在哲学领域大放异彩。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自我调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扬长避短,克服自卑。

8、注意自我激励。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较敏感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因此应当注意,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在学习上,目标不要定得太高。适宜的目标,可以使你获得成功,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之后,可以适当调整目标,争取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9、选准参照系。在与别人比较时,为了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我们应该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事比较。否则与自己悬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总免不了自卑感。与人比较时要讲究“可比性”, 选择适当的参照系,否则只有“人比人,气死人”。所以应该看到,自卑是要求自强的表现,往往有比平常同学更强的自尊心和更强的表现自我的欲望。当你一旦在学习上或其它方面获得成功,那种喜悦的心情不仅能激发你的自强信念,还能使你摆脱自卑的阴影,增强自信心,获得走向自强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郑雪:《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林建华:《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刘学兰、何先友 :《中小学生学习辅导》,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第四篇:心理C证论文

论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意义

摘 要:人的心理、生理在中小学生阶段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开始出现了质的飞跃。但是随着身心的发展,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情感世界、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小学生开始以大人的角色来看待自己,却因大人们的不以为然和现实的不肯定,而出现对各种事情的敏感度增强,对各种事情都极端化看待。所以对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利害关系

中小学生是人发展的重要时期,但这个时期的中小学生也会出现众多心理的问题,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作为老师、家长对中小学生进行辅导、关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一、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1、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中小学生最突出的心理特征,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及其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是自我意识的第二个飞跃期,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对自我的发现和对自我形象的关注(2)自我体验强烈

(3)自我评价能力明显提高、但仍具有片面性和不稳定性(4)独立意识强烈、但又容易产生盲目反抗

2、随着青少年的社会性、敏感性、闭锁性的发展,青少年容易出现叛逆的心理,叛逆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引起:

(1)大脑的发育健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大大增强,思维的视角已经已经不满足于老师与课本给出的解释,不轻信别人的观点,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同时又不容易接受正确的,容易形成固执的想法。

(2)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的发展,是他们认为自己是“小大人”开始漠视大人们的意见,觉得自己可以管理好自己,按对大人们的要求做,总觉得很不甘心,由于对社会的了解太少,又不愿意与家长交流,所以,一发生冲突就容易形成叛逆的心理,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3)青少年表现出生理上成熟和心理上不成熟的矛盾。由于阅历和经验不足,造成其认识上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对问题的认识仍存在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成人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成人的劝说、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且这个时期,青少年容易受到怂恿,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4)情绪与理智的矛盾。青少年情感非常强烈,情感体验有明显的两极性。在生活中容易感情用事,缺乏冷静的思考,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自己,容易走向极端。还有好奇心的驱使,对新事物有好奇心,对新的事物禁不起诱惑。一种满足心理,总是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得到满足,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想要。因此很多叛逆具有盲目性,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的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凡事不考虑可行还是不可行,只要他想干就干,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

(5)青少年如今面临的各种压力也很多,比如交往的压力、学习压力以及生活中的无聊情绪等,为对抗压力,逃避现实,往往就导致叛逆心理的产生。

3、青少年的行为与行为控制

青少年的社会认知与行为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求新、求异、偏激,其控制行为方面的特点有:

(1)冲动、行为易越轨(2)行为的坚持性不强(3)承受能力较低(4)受暗示性较强

由于青少年的行为与行为控制的这些特点,以至于青少年的行为容易受到别人的吹捧、煽风点火的影响而做出一些不计后果的事情。

青少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的敏感时期,随着青少年期的到来,或许许多家长都会感慨,以前四多么听话、孝顺、乖巧、学习多么好的孩子,现在却变得叛逆、桀骜、脾气暴躁的一个人,谁的话都听不进去。或许到那时候我们就应该要反思了,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到底是什么事情触发他那条在心底的导火索。这就应该要知道青少年期孩子的心理特性,作出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把孩子引导回正途。

二、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措施

1、专业知识辅导

运用适当的方法,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处理中小学生所遇到的困境,有专业知识的引领,能够更加恰当地解决中小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常用的专业方法有以下几种:

(1)成就动机训练

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动机,是指个体积极地从事某种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成就动机训练是运用测验、讨论、游戏、阅读、教学等方法,使被青少年认识自己的动机与抱负,明白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对未来都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体验成功的喜悦,勇于去追求成功。

(2)归因训练

通过一定的环境控制、说服、讨论、示范与强化矫正等途径,使青少年明白自己失败、遭遇挫折的原因,究竟是能力不足、自身努力、任务的难度、运气、身心状态,还是其它因素。明白自身的不足,在加以强化、引导就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3)自信心的训练

很多时候,我们所遇到的挫折、困难等都是因为我们的自信心不足导致的,所以自信心对我们的成长史很重要的。自信心训练需要我们提供成功的机会给学生,多给学生鼓励;还要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并不可怕,重要是能够重新站起来。(4)角色互换

针对一些特殊的学生,尝试让他们的身份发生转变,会让他们重拾自尊自信。

2、创设良好的环境

(1)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几乎是学生待得时间最长的地方,一个和谐、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多种经验,诱发青少年活动的积极性。创设一个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能够唤起青少年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充实青少年的生活,激发青少年的求知欲,培养青少年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2)创设平等、民主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一个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能激发学生向上、积极的学习心态。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该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上也比较脆弱。所以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呵护每一个学生。

(3)培养良好的课堂氛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需要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带动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减少学习上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

3、向学生传授心理自我调节策略

(1)避开、转移:把一些不愉快的念头、感情和冲动置于一边,或把消极情绪转移到有意义的方面去,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保持心境的宁静。

(2)合理解释:搜集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减轻心中的烦恼和困扰。这种心理又称为“酸葡萄”心理。

(3)克制情绪,理智处理: 在感情冲动不能冷静时,要及时反思,理智地处事,避免过激的举动或做后悔的事。如在进入初中以后,对异性初恋的处理。

(4)宣泄、松弛:将心中积压的消极情绪进行适当的释放,以松弛紧张的肌肉,缓和焦虑情绪。过度伤心时,不妨大笑一场;郁闷时,不妨找个亲人或挚友倾诉。

(5)模仿学习,加入集体行列之中:选择适当的学习榜样,并加入集体活动之中,弥补自己的不足,使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如不合群和孤僻性格的学生,可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中积极发展自己,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辅导是整个生命的流露”,是人格的力量的体现,而不仅是用技巧、语言、耳朵、眼睛在辅导。因此,教师、家长的人格力量与自身素质占居着首要地位。教师、家长的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丰富的知识、生活态度、个性品质等都是影响辅导的重要因素。教师、家长应运用恰当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孩子度过难关,重塑自信心让孩子追求更美好的人生。

第五篇:心理C证论文

中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正在读书中的中小学生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他们会经常需要与不同的、优秀的孩子相比较。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他们得不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帮助的话,很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影响个人发展。本论文通过分析孩子形成自卑心理的原因出发,通过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从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原因。其中家庭因素中的经济因素是很多中小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再结合自身实际与书本理论分析自卑心理的表现,全面细致地罗列了其表现。提出相应的对策。其中,我们可以从四种有效的方法克服自卑心理。在论文的最后,论文再次重申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健康心理发展的重要性,指出中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克服同样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和教师的育人责任。

关键词:自卑 家庭环境 社会因素 教师教育 个人

2011年,一篇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帖子在网上走红,网友们纷纷响应说“别人家的孩子”是自己从小到大的夙敌。小时候常常被自己的父母拿自己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有的中小学生难以接受这种不科学的、“激励”式教育,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自卑心理,影响终生自信。

自卑,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否定,对自己没有信心,不认同自己的一种心理表现。其中,青少年自卑心理的产生与他的成长经历、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性格有着莫大的关系。

一、中小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成长经历。

自我们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很难不被父母或是亲戚朋友拿来与其他同龄朋友比较。它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所必经的一部分。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还不成熟,如果长期生活在与他人的比较和父母的嫌弃之下,很容易会自我否定,从而发展为消极地去看待问题,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此外,在学校中,有的老师会倾向于给学生划分等级,就像前一阵子的“绿领巾”事件,这样也会使得孩子在学习中得不到老师给他们的该有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对学习产生自卑心理。再者,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事情,有时候童年的一件小事,如考试考差,也可能会使我们不够自信,否定自我

(二):家庭环境因素。

1:每位父母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样样都能作别的比人厉害,比别人好。如果激励孩子的方法不当,就会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这里有一个案例,张同学是一位刚上四年级的小学生,父母对他要求特别高。一次,因为张同学的数学考得不好,比邻居李姓同班同学低好十几分。过后,张同学的家长特地为他报了补习班,还经常在他耳边提起李同学比他厉害这件事。不想让父母失望,李同学只能默默地努力学习。在这样一种长期压抑的环境中成长,张同学的学习成绩慢慢下降了,尤其是数学,也害怕每天回到家里面对父母的过分关心。

很明显,在这个案例中张同学由于考试失利而引起了一连串的问题,父母和他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使他形成了自卑心理。在学习中开始出现恐惧学习,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此外,父母给他过分的压力也会使得张同学对家庭产生一种恐惧感,与父母关系疏远。

:2: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和过分的压力会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同时,家庭经济的好坏与否也是中小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一大方面。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都不一样。当孩子在学校时,家境较贫困的孩子在平时与同学的交往中会受到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的影响。贫困家庭的孩子不能拥有一样的好生活条件,一样好的衣服鞋袜。久而久之,这些显而易见的差距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给他们留下心理阴影,产生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

(三):社会因素。

这里的社会因素主要指的是我们的社会传统因素和学校因素。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着重男轻女的传统。在很多事情上面,我们都倾向于“男主外,女主内”、男子学好本领闯天下,女孩只需找户好人家等,这类的思想。因此,在很多工作企业单位中,给女人和男人的待遇是有差别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也会影响到青少年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对女生,在一些重男轻女特别严重的地区,他们必须承受与男孩不相对等的压力,形成自我否定自己,对自己缺乏正确认识的心理。

此外,学校老师对优等生和差等生不一样的待遇,教师的期望,教师的个性,教师的管理方式,学校的风气等,也会容易诱发孩子的自卑心理。除父母外,老师就是中小学生日常生活里最常接近也是最为亲近的人,如果他们对孩子的待遇不相一致,甚至做出伤害孩子自尊心的事情,将会给孩子的成长发展留下莫大的阴影。

二、中小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

自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态。就拿我自己来说,也曾有过自卑之心。就我自己的生活实践及课堂所得,我认为自卑心理的主要表现是自我否定自己,没有自信,过分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往往不愿意接受别人给自己的高评价,凡事总是看到自己的缺点,而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较。在学习上,可能会对学习产生一种焦虑感,尤其是考试焦虑,失去考试信心,学习效率下降,并不断陷入死循环,不断否认自我能力。在生活中,自卑的学生通常会比较敏感,不敢在人前展示自己,孤独,抑郁,严重的还会有可能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使心理活动走向片面。

三、中小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对策。

轻度的自卑心理可以通过积极地自我暗示和自我肯定来调节,但是,对于正在发育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或许还未能具备可以科学对待自卑心态的能力。如果放任自流,会难以排解他们的心理障碍,让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消除自卑心理,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全面认识自己。万物都具有两面性,在我们看到自己的缺点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自卑心理的产生就是因为我们把关注点过多地放在了自己的缺点身上却只处处看到别人的长处。因此,我们需要全面客观,科学辩证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尊与自信。

(二)、训练自己坦然面对挫折的能力。我们的自卑的产生,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因为在挫折中受到打击无法站起来。因此,我们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些较小的,容易完成的任务。例如,在做作业的时候让自己的字写得更好看,考试的时候多增加1—3分,鼓励自己每天上课至少回答一个问题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并且容易完成的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小任务慢慢树立起对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克服自卑心理。

(三)、注意力转移法。我们可以尝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然后将自己优势的一面发挥出来,找出自己的闪光点,建立自信。1997年5月8日,钓鱼台国宾馆。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对前来专访它的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讲述了他少年时期的一个故事。他说有一天他的老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张纸,白纸的右下方有着明显的小黑点,当他的老师问他们看到什么时,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说只看到黑色的小点。如果把我们的不足比作黑色的小点,把我们的优势比作白纸的话。我们为何非要盯着自己的黑点不放,而不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剩下的白纸空间里描绘更丰富的色彩呢?在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只要我们把自己好的一面充分发挥出来,让别人在你身上看到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自卑的心理当然也就不复存在。

(四)、其它。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心事,而有时候内心的郁结则需要通过倾诉的方法解决。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成长阶段,他们对待成人和同龄人有着不同的心态。例如,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可能会第一时间找同龄人倾诉而非成年人。因此,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我们在心理上遇到觉得自己无法处理的困难时,要勇于向成年人求助。咨询班主任或心理咨询师,通过深层的分析,会有利于我们克服自卑心理。

四、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等方面的努力。1:家庭方面。

家是一个人温暖的港湾,作为父母,我们在孩子身上寄托着期望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够操之过急。狼爸鹰爸之类的棍棒教育只能让孩子成为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而非心智健全的人,对于正在求学期的中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一个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批评了,那他就收获了自卑。”给与他们足够的爱与鼓励,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2:学校方面。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老师使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给自己的学生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关爱每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当发现学生的言行出现偏差时,我们要给予他们的绝对不是批评,而是鼓励和帮助。因此,当发现学生存在自卑心理时,我们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学习上给与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而不是放任自流,把好学生和坏学生区别对待。在他们克服自卑心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几点:学生主体、平等尊重、启发自觉、积极适应、“教为不教”和注重艺术性。

3:社会方面。

社会要为孩子的成长环境创造一个健康的主流价值,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给孩子们树立积极正面的典型,他们才会有更健康的心理。

4:个人方面。

中小学生自卑心理问题的克服更需要他们自身的努力。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与自我调整,在感到抑郁和苦闷的心情难以排解时,要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或运用注意力转移法,培养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性格,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色彩。

青少年出现自卑的心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影响日后的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生活勇气,早日走出自卑泥潭。

参考文献:阿弗雷德•阿德勒

《自卑与超越》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下载心理C证培训体会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C证培训体会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C证论文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C证考核作业 结合你的经验,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连山民族中学 李念 首先,国家教委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

    心理c证面试题

    C级证书面试题:(一)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1.我自信,我成功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体验自信给自己带来的欢乐。2、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活动重......

    C证心理培训论文5篇范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加强爱心教育与学生做朋友 摘 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

    心理C证范文大全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探讨 青少年期的年龄是指12岁~18岁,恰好是初高中阶段的年龄。人生在进入青少年期时,身心机能首次出现飞跃性的突变,如果在之前并没有很好地为其进入青春期做......

    心理c证自我分析

    我是11,mou小学的语文教师。我追求上进,当我认定了目标,就不会轻言放弃。我的情感和情绪比较稳定,善于控制和疏泄不良情绪,释放和缓解心理压力,争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让自己快乐,......

    心理c证培训心得(小编整理)

    心理c证培训心得 李齐剑大荆镇智仁寄宿小学 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使我有幸与心理学导师、专家零距离接触。这几天的课程学习,虽说有点紧张,有点疲惫,但内心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表......

    C证培训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C证”师资培训心得体会 身为教师,并且是我们孩子们的管理者——班主任,我参加了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空闲的暑假时间因为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也因此利......

    C证培训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c证”师资培训心得体会身为教师,并且是我们孩子们的管理者——班主任,我参加了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空闲的暑假时间因为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也因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