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是谁害死了子君
~-5-25 字数:946
在鲁迅的小说中,《伤逝》是最令我喟叹的一篇,看过后很久都不能释怀。子君给了我相当深刻的印象,她的温顺、柔和和悲哀的死亡令人不胜感慨。涓生和子君本性上都是善良的人,为什么子君会在这个小圈子中一步步走向灭亡呢?究竟是什么害死了子君呢?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表达上还略嫌生涩的话曾令涓生非常高兴,他从中看到了子君的独立和坚强。然而,事实上子君是没有学会独立的。所谓“独立”应该是自己主宰自己,而这一点又建立在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基础上。可是子君不行,她首先没有维持生计的本领,所以她刚从家庭中脱离出来,又把自己全权交给了另一个人来主宰。表面上看来私奔是一种了不起的举动,实际上却只不过是一次权力的转手罢了。她拒绝做一个封建家庭的乖女儿,却心甘情愿地做了小知识分子的家庭主妇。
倘若子君目光远大,投奔一个成熟的,有经济能力的人,也尚不致落到如此田地。可惜涓生也不过只是一个思想尚还幼稚,却又自以为进步的青年。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进步思想,但又喜欢将生活理想化;另一方面他又很贫寒,经济上十分拮据,还没考虑清楚面包和爱情的关系,就不负责任地接子君一起生活。他将子君理想化了,他以为她是坚强、独立、富有进步气息的新女性,他不知子君的勇敢完全是出于对他的信任和依赖。一旦子君见了他的无力,见他也必须为生计奔波,她也不得不为他变成一个家庭主妇。涓生和子君其实都厌倦这种生活,但他们都无力改变,当现实和理想产生了太大的落差,子君便逆来顺受了,然而涓生却不能忍受,他认为子君违背了他的理想,于是归咎于她。再加上子君非常的软弱、善良,他赶她,她就走了。其实他们合筑一个家时子君也卖掉了自己的金首饰,她完全有留下的权利。但子君压根儿没想到这些,她归根到底太幼稚,太单纯了,她过于浪漫,看爱情重过一切,所以当涓生说不再爱她时,她便心如死灰,什么都不想争取了。
究其根本,子君和涓生都是太幼稚的人,只是子君要更浅一些。她似是而非地学到一些新鲜的思想,造就了一种浪漫的氛围,这种对爱情的向往使她敢于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然而她只知依靠涓生,以他为一切的出发点。说明她还未摆脱封建夫权思想的束缚,她适应不了社会,看不透生活,最终便被生活所吞噬了。
第二篇:是谁害死了岳飞
是谁害死了岳飞?
岳飞之死,谁是元凶?
客观原因:
之一,宁为玉粹、不为瓦全。岳飞一生追求“尽忠报国”,淡泊功名利禄。做人堂堂正正,从不阿上,为国雪耻,为君尽忠,无愧于国,无愧于心,真正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旷世独立的真君子!至于皇上在想什么?宰相在什么?同獠在想什么?于已何关!不明上意,数次忤上,已然埋下了被杀的种子,功高震主、兔死狗烹,必然结下被杀的果子。面对杀机,岳飞泰然处之,头可断、血可流,成仁取义,夫复何求!
之二,奸佞当道、小人作崇。秦桧、张俊、万杞楔之流,小人中的小人,居心叵测、阴险卑鄙,全是皇帝身边的一群摇尾乞怜、邀功请赏的狗。为一已之私,为逢迎圣上,挖空心思,罗织罪名,用尽手段,捏造证据,无所不用其极,终制造出千古奇冤。
之三,昏君无道、自毁长城。说到岳飞之死,秦桧是千夫所指,这是不公道的,秦桧在岳飞之死中,肯定是扮演了十分不光彩的角色,最多只算是帮凶,给他十个胆也不敢谋害岳飞,论官阶,岳飞与秦桧可谓平级,论功勋,岳飞秦桧可谓天上地下,论名声,岳飞与秦桧岂可同日而语。一句“莫须有”就将岳飞定罪,莫须有的正解是:难道没有吗?何其嚣张!-之所以“莫须有”,就是因为背后有皇帝在撑腰,说到底,宋高宗赵构,才是谋杀岳飞的真凶!除了皇帝,谁奈岳飞何?岳飞死时,金国狂欢,亲痛仇快如是,无出其右。除岳飞而后快,不但枉为人君,简直枉为人!岳飞坟前秦桧等四人下跪铜像,应改为一人下跪,也就是说,宋高宗赵构一人下跪就够了,也只有赵构下跪,才能还岳飞的清白,冼岳飞的冤屈。
主观原因:
之一,性直,情狂。岳飞性格刚直,连对待自己的儿子岳云,执行军法如山。对其它人就可想而知了。加之战功卓著,心高气傲,跋扈专横是益于言表。由此导致君臣关系、同僚关系格外紧张。
之二,武夫有余,儒将不足。后世之曾国藩可与之一比。岳飞抗金,曾国藩镇太平天国,功劳不相上下,但曾就能躲过死劫,全仗其深厚的儒学功底。
结论:宋高宗赵构是杀害岳飞的元凶。
岳飞之死,秦桧背骂名,是小人应得的下场。赵构超然于冤案之外,是对历史最大的误读。历史的真象是:宋高宗赵构杀岳飞。无论如何评价宋高宗,仅凭杀岳飞这一点,宋高宗就将被订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读史读至伤心处,悲怆掩卷泪潸然。一代英雄,千古豪杰,壮志未酬,英年遇害,堪比当年诸葛亮,不让后世戚继光。豪情壮志《满江红》,英雄未路《小重山》,自古忠良多悲戚,后人永记岳武穆。
2010年5月11日
第三篇:读《溺爱是害》有感
寒假里,我读了一篇作文《溺爱是害》这篇作文出自于一名初三学生之手,文章十分简短,但读完之后我有很多感想。
作者写道:有一对双胞胎,由于家庭不幸,一个跟了父亲,一个跟了母亲,父母的教育方法截然不同,母亲娇惯着自己唯一的孩子,父亲则很严格,跟着父亲的孩子考进了重点大学,而跟着母亲的孩子只有勉强的读完初中,可见,父亲的严格换来了收获,而母亲的溺爱则酿成了苦果。
是啊!平静的湖面练不成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大凡成功者,他的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遇到困难能自己去面对,克服才叫成功者。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某重点大学学生竟然不懂剥鸡蛋,我起初怎么也不敢相信,可这是白纸黑字的事实。
现实中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很多成绩突出的好学生的自立能力却差得不能用言语来形容。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许多家长认为这是爱,可这种爱的效果却是适得其反,这种爱会让我们陷入沼泽而无法自拔。
溺爱会葬送孩子的前程,乃至阻碍民族进步。
第四篇:《伤逝》子君人物分析
子君走了——《伤逝》子君人物分析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是的,子君死了。这是我所不能够接受的,也是出乎我意料的,但她的死似乎又是必然的,是合乎情理的。
《伤逝》写的是中国知识女性的悲剧,而子君正是这些具有反抗精神,但最终又被旧制度吞噬的女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子君接受了资产阶级个性主义民主革命思想,她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觉醒意识,敢于追求自由爱情,追求个性解放,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她同涓生处于热恋期时,曾和他“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学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可见她是赞同新思想,新理念的,是处于思想先锋的知识女性。在他们的交往期间她曾用“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话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是何等地有主见,何等地独立!她在挣脱家庭束缚与封建观念时表现出的勇敢、果断,不得不使人惊叹!在外遇到社会上他人的冷眼与嘲讽时,她也能够表现得从容不迫,毫不畏惧。“那玻璃窗里的鲇鱼须的老东西”和“搽雪花膏的小东西”对于她根本不算什么,她是目不斜视地骄傲地走过。可见她的大胆无畏,这正是她对涓生爱得深沉,敢于大胆追求爱情,同封建思想作斗争的表现。
可是她又是在封建正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封建思想在她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当涓生指给她看墙壁上的那张铜板的雪莱半身像时,她只是草草一看便低下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可见她依旧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她在同涓生同居后,开始变得却步不前,变的浅薄,庸俗,怯懦。
她同涓生在一起生活后,并没有摆脱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束缚,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了千百年来中国妇女走过的老路。她不再继续学习进取,发挥个性才能,做一个自立于社会的独立女性,而是终日倾注于家庭琐事,养鸡喂狗,洗衣做饭,还甚至为了家畜的事同小官太太暗斗。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而且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当涓生和她谈到文艺时,也还是过去曾讲过的那些话,或者只是倾听,到后来沉默。直到最后,面对经济压力以及与涓生生活态度上的分歧,终于爱情也出现裂痕。
子君最终又回到了原来她自己所反抗的那种状态,未能冲破封建旧思想旧势力的网。当她和涓生分手后,她并没有反抗,而是默默地从容地接受了这一切,在绝望中回到了父亲的封建家门,在周围的威严与冷眼中,在无爱的人间凄凉地死去。
子君未能取得她个性人格上的独立而成为一个悲剧人物,是由于受时代受生活的局限。另外,他们把争取恋爱自由看做是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眼光仅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和幸福,不懂得“人需生活,爱才有所附丽 ”因而当他们无力抗拒社会经济压力时,爱也便一同毁灭了。所以与其说是他们的这段悲剧爱情杀死了子君,还不如说是那个社会杀死了子君,让她成为那个时代为社会解放,人格独立而斗争的社会的附属牺牲品。
第五篇:君子之交淡若水成语
【成语】:君子之交淡若水
【拼音】:jūn zǐ zhī jiāo dàn ru shuǐ
【简拼】:jzzjdrs
【解释】:君子:品行端正的人。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拢、利用。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近义词】: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交接如水
【反义词】:小人之交甜如蜜
【语法】:作宾语、分句;指纯洁的交往
君子之交淡若水 成语接龙
【顺接】:水上风行 水不扬波 水中捉月 水中捞月 水中着盐 水中著盐 水乳不分 水乳之合【顺接】:巴山蜀水 跋山涉水 白山黑水 悲歌易水 冰寒于水 裁云剪水 残山剩水 残汤剩水
【逆接】:归遗细君 国无二君 琴挑文君 如意郎君 食子徇君 万乘之君 悮国欺君 无父无君
【逆接】:君临万国 君主专制 君主政体 君主立宪 君举必书 君仁臣直 君侧之恶 君前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