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卑微≠卑贱——《女心理师》读后感
卑微≠卑贱
毕淑敏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作家。小孩子心中总会有一两个特别的偶像,她的经历大概就是吸引我的地方吧。小时候觉得她巾帼不让须眉:17岁入伍,并且在人烟寂寥的藏区做医务人员一做十余年。那时的我想,她该有何等的人生阅历,又该有如何精彩的故事可以留给自己回顾。那时的我也想要做这样的女子,独立自主、坚强耐苦、简单又独特。
我与《女心理师》是一见钟情型的,当然这肯定是我钟的The Female Psychologist了。初遇源自一句话,“卑微照样可以活出尊严,每一个生命,都可能成为另一个生命的天使。”自认为渺小卑微的人,被这句话触动了。也许,是这句话给了渺小的人想要改变的想法吧。“假装得久了,就变成真的了”,我想这是说到自己心窝里去了。都说喜欢是没有理由的,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物。可我认为某些情况下,还是有理可查的。“生活有一个怪异之处——你假装的久了,就变成真的了。即使蒙蔽不了自己,自己也为蒙蔽了别人而沾沾自喜。真相潜伏在那里,半夜如跳蚤般钻出来叮你,留下无数抓痕,让你长久遭殃。”每个人的生活里,总会有些不想告人的事情,或者不是不想告人,只是难以启齿而已,这些东西也就是我们称之为“秘密”的一种东西。
就像女主人公贺顿一样,她也有自己尘封多年的秘密。她已经把这些沉痛的、不忍直视的回忆隔绝在密闭的潘多拉盒子里,并把它丢弃在了不毛之地。贺顿巧妙地给自己的生活和这个潘多拉盒子掘出了一条防火带,以此保持自己的安宁。她从不去主动提及这些秘密,甚至当别人不小心触碰到她讳莫如深的心事时,她会像刺猬一样缩成一团,然后用自己的刺深深刺伤那些试图了解她的人。读到这些情节时,感觉就是一句话“同是天涯沦落人”,几乎还有点儿怆然而涕下的冲动。喜欢一个人,要么是因为那人跟自己太像,要么就是因为那人可以给自己异样的感受。我是喜欢贺顿的,而喜欢的原因两个都有。
朋友说,他不喜欢贺顿这个人,我可以理解。和很多小说的女主人公不一样,贺顿不漂亮。她其貌不扬,往狠里说就是说她长相一般也算是夸她了吧。身材矮小,面色黧黑,五官淡而无奇,穿着假冒的名牌衣服,一切都在循规蹈矩里,没有任何出众之处。也许她的独特之处就是有一副好嗓子——妖媚中透着宁静,华丽中掺杂着朴素,流利而不粘滑,有力而不强硬。它十分年轻,是带着露水和霜粉的紫葡萄,浆汁饱满吹弹可破。这是钱开逸——那个可以称其为贺顿soul mate的人对贺顿的初印象。
朋友说他不喜欢贺顿,是因为故事里出现的每个人,几乎都跟她有利益关系。对呀,那些各色各样的来访者,不管是闹追悼会的,还是给爸爸情人下药的,还是T,还是婚床上躺了是个人的,亦或是要101个洋娃娃陪葬的老太太,再或者是精神分裂一样的大芳和老松,这些是她的来访者,有着最正当的利益关系——他们是来访者,而贺顿是他们的心理医生。我想,如果只是有这些人,读者应该都不至于不喜欢贺顿,替人看病收人钱财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总有些人的出现,让我们对主人公的喜欢打折扣。更确切地说,是贺顿自己的行为让读者不太喜欢她了。比如她为了给自己开心理诊所,明知道化妆品对人的皮肤不好,明知道已经有人因为这些美白膏吃了官司,她还到处推销;即将身为没有学位、没有资格证的心理医生,为了凑钱,亲自给嫖客送货上门,出卖自己的身体;因为觊觎房东的房子,甘愿给有小儿麻痹的房东儿子柏万福当妻子,还签订不离婚的“条约”;为了从钱开逸那里拿到费心已久的十万块钱,又一次出卖自己的身体,为了维持钱开逸对自己的支持,她一直脚踏两只船,一直欺骗真心对待自己的丈夫„„
累加起来,贺顿显得似乎有点儿不择手段。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摆脱卑微的身份,为了所谓的“救人救己”,她可以做种种事情,伤害别人,伤害自己相濡以沫的丈夫,甚至包括伤害自己。她给人一种很冰冷的感觉,似乎这人就是冷血动物,除了自己的目的以外,她不再有任何其他的属于正常人类的东西——比如感情。朋友说,他不知道贺顿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我想,贺顿正是凭借这种冷谟、冷酷、残忍才能忍受一切活下来吧。
鲁迅先生说“哀悲所以哀其不争,疾视所以怒其不争”,可贺顿不是这样的。虽然我也哀其不幸,但是她却从不让人笑其不争。当贺顿还是绛香时,幼时的自己和母亲就被生父遗弃,这是其作为无辜的孩子的一大不幸;母亲为了生计出卖自己的身体,她们过着备件的生活,于是她们遭到村里人的嘲笑,这是其二;母亲无法再出卖自己时,又迫于生计改嫁她人,年仅十二岁的她被继父凶残强奸,从此她有了自己的“秘密”——也就是自己的心理疾病吧,如同到了荒寒原野,孤身一人面对喧嚣世界„„她的不幸也是其做出某些事情的原因吧。如果没有这些折磨,她也许只是父母身边的娇娇女吧。可,不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磨难,绛香才有了自己到贺顿的蜕变么?
我心疼贺顿,因为她的不幸,因为她的坚强,因为她的不为人理解,因为她的努力„„她知道孤苦无助的凄凉,知道一双手对另一双手的宝贵。她投入到这个事业里,既是为了救赎别人,也是为了自赎。那些真切的痛苦就像涡轮的叶子,轮番割着她的神经。她用悲怆的方式完成了命运苦难到精神营养的发酵,中间也有令人作呕的腐败气味,但是那些气味散去以后,剩下的不也就是营养么?也许她确实是看起来像没有感情的贩卖机,谁给她钱她就给谁货,但是如果她不这样的话,她该如何彻底改变、彻底救赎自己?难道就真的遵循旧路么?“媒人说亲彼此相看,结婚生子刷碗洗锅侍奉男人孝敬公婆”,过着和许多女人一样平淡琐碎的日子。虽然这样的生活未必不会幸福,可只有超越了琐碎,本就显得卑微的生命才会有更深的意义吧。
我心疼贺顿,这个坚强到有些残忍的女子„„她是不完美的,甚至是有瑕疵的,可是她是活生生的人,真真正正有血有肉的人。为了生活,为了自赎,为了证明给人看,卑微的自己并不是那么卑贱,她的付出让我心疼。
第二篇:《女心理师》读后感
咨询师的道路艰辛漫长而神圣--读《女心理师》有感
最近阅读了毕淑敏的部分作品,很受益。毕淑敏是著名的心理咨询专家,作家和医生。她的作品透着一种灵性的启发,咨询方向的导引和深厚的文学素养的积淀。今天就重点谈一下她的《女心理师》一书带给我的思考。
第一,文学是一种人学,先把人做好了,再来作文。作家在序中明确的表示了她的这一观点。“我喜欢用干净的手段,抵达一个光明的理想。一个人活着,要使自己的幸福最大化,而且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幸福多一些。”“我珍爱生命。不单珍爱自己的生命,也珍爱他人的生命。人是多么神奇的生物,我们理应让它更美丽。我越是看到人性的幽暗之处,越相信它会有出口。”
第二、对父母最深厚的情感是作家写作的主要动力。就在作家准备写作本作品时,她的父母相继离开了人世,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几乎使她写作的计划搁浅,但长歌当哭,她不再哭,悲痛欲停,她没有停,而是把巨大的悲痛化作写作的动力。“然而想到爸爸妈妈在天空注视着我,期待着我,我只有在重围中跋涉前行,日复一日顽强努力。我把这本书献给我的爸爸妈妈”。“其实只有咫尺之遥。在我人生的行囊里,藏着对你们绵绵无尽的爱。我知道你们坟前的鲜花,那种有着极盛的火炭一样色彩的隆重玫瑰,飘荡幽香。我和你们相依相傍的记忆,如果每瞬是一块矿石,冶炼成钢铁,该铸起绵延到无垠的轨道吧?岁月驶过,锃锃闪光。如果相依相傍的日子,每一天都是一块红煤,拢在一起燃烧,该腾起怎样的烈焰,你们就在这金芒中微笑。如果每一寸光阴都融成一滴水,如今它们全部化为咸涩的潮汐,在我心海奔涌不息。如果今生今世永怀的思念,每一刻都是一缕烽烟,它们旋转在一起,就是十二级的飓风啊,上九霄入地宫,搅起周天寒彻的雪暴。”
第三,作为心理咨询师本身一定要有充足的能量,咨询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自身能量的消耗,是对个案的一种牺牲,一种引导,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探幽。作品中作者利用文中的女心理咨询师之口,告诉世人心理咨询师咨询道路的艰难。“如果没有当过心理师,你不知道什么叫沧桑;如果你当过了心理师,你就最深刻地体验了苍老。”“心理师在给别人殷切排忧解难的同时,自己却行走于荆棘之地步步印血,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平安救赎的小道。”
同时作者利用女咨询师作个案的一些场合和对话也告诉我们心理咨询的方法技巧。其
一、来访者的配合是心理咨询成败的关键。“你以为心理师是神仙,出手雷电,跺跺脚就能上天?那是神仙,我们只是凡人。我没有那个能力。束手无策。如果当事人不想改变,心理师没有办法让任何人改变,就像你不能改变遥远的织女星轨道。那是能力以外的事情。我只是一个老农,唯一的武器耕耘语言。语言是我的土地、种子和犁耙。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只要倾听和述说,就总会有东西生长出来。(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xiexiebang.com)这需要坚持,不单是心理师的坚持,还有来访者的坚持。有时候,坚持就是一切。”其二,心理咨询的过程只是一种澄清和暗示,并不是就事论事的回答问题,给出问题的具体答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活在故事里,都在编辑自己的故事。故事有输有赢,有真有假,而什么是故事的真相呢?或者换句话说,世界上其实有没有真相这样一个东西呢?毫无疑问,是有的。可惜被我们心理咨询的对象的记忆所修改,拿到我们心理咨询师面前的时候,已经面目全非。那么,我们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不是去修理已经变形的真相,而是梳理那些真相的内核。我们的职责就是通过一些方法技巧,帮助求助者梳理情绪,准确定位,最后自己领悟一些道理,自己说出问题的要害,捕捉到灵魂的蛛丝马迹和生命的隐秘之途,最后,或许求助者原来的所谓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而是人生必要的成长。其三,心理咨询师的经验是实践的探索过程,是千千万万个个案累积起来的。作品中作者借用一个心理咨询专家的教导告诉我们“天下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呛的水。任何经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堆积成麦垛的草,经验就这样慢慢积累起来了。记住,以后下雨的时候,你不要做决定。如果你一定要做,起码要把头发擦干。不然的话,你的决定就总有冷冰冰的味道。最好的决定是在艳阳高照的时刻做出的,会有干燥的麦子的味道,安全而饱满”。“每个人都是一组拼图,只不过很多人拼错了方向。心理师的工作就是让它们各就各位。”
第四,要想使求助者快速进入催眠状态,用烛火的郊果要远远好于水晶球。过去我在对我的个案进行催眠的导引时,总是习惯地用一种水晶球放在求助者面前,让他盯住水晶球,放慢呼吸,渐渐进入催眠状态。阅读了本书之后,我也认可了本书的催眠导引方法,那就是让求助者一动不动地看着蜡烛的烛火,这样能够更快的让求助者进入潜意识状态。我在自我催眠时,也做了多次的试验,觉得当你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那个跳跃的火光时,就会发生一种似幻非幻扑朔迷离的感觉。慢慢地你会发现那朵烛火好象是一滴倒悬的水珠的模样,它让你的心安静,透明,一尘不染。渐渐的进入一种超乎神圣的境地,这样的一阵催眠之后,你的思维会更加的清晰,头脑会更加的清醒,内心会更加的喜悦。
《女心理师》让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咨询事业的神圣,咨询道路的艰辛和漫长,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不弃不离,坚持到底。
第三篇:《女心理师》读后感
通过老师的推荐,我读了毕淑敏的《女心理师》,也许是因为我读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我两天就读完了上下部,总的来说感触挺多的。《女心理师》并不是一部心理学著作,它没有那么多专业知识,没有教育我们面对案主要怎样,而是以主人公贺顿创建她的心理诊所的经历及她所遇到的案主的案例来让我们自己感受,自己去想该如何做。
在《女心理师》中,作者毕淑敏是采用双线并进的方式,一条线讲贺顿建立弗德心理诊所的艰辛,一条写贺顿所遇见的案例,在故事的处理上,作者采取了插叙的方式,在讲贺顿所经历的案例的过程中穿插着贺顿的身世。这种写法很有趣,也能出奇制胜,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贺顿经历的案例都很有代表性,让没怎么接触过心理学的我们感到很新鲜,像想杀死自己新妈妈的小男孩阿团,会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一个小男孩会这么老成,进一间陌生的屋子之前还会侦察一下屋子的布置,还会像个大人似的要求保密自己的隐私;还有那拥有101个洋娃娃的患绝症的老人乔玉华,为什么她能这样看开生死,却在纠结于自己死后如何处理自己那101个洋娃娃;更有那想要大闹自己丈夫追悼会的妇女李芝明,为什么她的丈夫已经死了,她还没有办法原谅一个在外界人看来孝顺清廉没有任何作风问题的“清官”丈夫;最为令人不解的就是老松与大芳的案例,夫妻两人都来咨询,为了同一件事却讲出了不同的故事,到底责任在谁?这些案例都让我们感到很新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遇到这样复杂的事情,但作为心理师的贺顿却要尽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这些问题。
可能普通人读了《女心理师》,只是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等到读完了小说了解了各个案例,没有了当初那份新鲜感,自然就结束了对这本书的思考,可是我们是学社会工作的,虽然现在还称不上社会工作者,但我们要进一步对这本书中的内容进行理解思考与学习。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首先:一个心理咨询室的布置是很讲究的,包括墙壁、地板、家具的颜色,家具样式的选择这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在书中贺顿就与栢万福汤小希就这个问题讨论过,粉色太闹蓝色太寒冷压抑,最终诊所的墙壁选择了部分漆成大麦黄色,部分春草绿色,给人温暖有生机的感觉。而且这种工作场所不能选择过于大的,大的地方会使人没有安全感,要尽可能的做到隔音,尽可能的为案主营造一个让他感到安全的空间。其次:心理师不能帮助案主拿主意,心理师大部分时间要充当一个耳朵的角色,她不能告诉案主应该怎样做,她只能倾听案主的故事,引导案主自己决定应该怎样做,在书中乔玉华老人一直问贺顿自己该如何处理那101个洋娃娃,贺顿只能边了解她的故事边引导她自己决定,而不是告诉她你应该怎样处理它们;再次,作为一个心理师,最起码的是要对案主的信息保密,无论是对谁,都不能透漏案主的资料信息,甚至在路上遇到了案主都要装做陌生人。在书中,苏三就一直强调隐私问题,他对贺顿做了诸多要求,还要求文果清场,他只想面对心理师自己。最后:心理师要遵守自己的职业操守,不仅仅要对案主的信息进行完全保密,还要尊重案主,不能根据案主的贫贱将案主分为三六九等,不能凭自己的喜恶来对待案主。在书中沙茵在面对性病患者时就做得很好,她虽然很害怕性病患者会传染她,但她还是接受案主的要求跟案主握手。但在书中还有一个反面例子,姬铭骢在为贺顿治疗时,为了破解贺顿下半身冰凉之谜,他与贺顿发生了性关系,这在心理师的职业准则中是万万不可以的,这是有违心理师的职业操守的,心理师是不可以与案主产生任何其他关系的。
由于社会工作与心理学之间有许多共同的地方,看完《女心理师》我有许多感悟,由于我不是专业书评者,所以我的感悟可能很肤浅,但这是我看完此书的直接想法。整本书,一个个复杂的情感纠缠着,一旦进入,有点压抑,可能这些案主身上多少可以找到一点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这让你欲罢不能。人的心理是最微妙的,也是最深不可测的,任何故事都是可能的。正如编者所言“这本书,深入探索了当代人的心理困惑及救赎突围之路。”看完这本书也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整理和升华吧。
第四篇:女心理师读后感
篇一:《女心理师》读后感
曾经在一部警匪题材的电视剧里看到过一个配角心理师,出场次数很少,时间也很少,但是从整体的穿着打扮,还有气质感觉,再加上台词中一针见血的分析,让人有说不出的舒服,还有对这个职业浅浅的崇拜。
后来买了毕淑敏老师的《女心理师》,初次翻开就只是好奇,因为对同作者的散文集《西藏面冰十年》的喜欢。开头时,有点迷茫,不知所云,几个案例交叉,错综的心理描述,一步一步走进来访者内心的对话很精彩,但是总觉得有点寒意与黑暗,没有想象中的温暖。看完后却对这个职业肃然起敬,于是乎一不小心就推荐给同学了,不知道对不对……
贺顿和绛香的心理同时展开,有一点点重合,描写真心很奇妙。贺顿是个幸运又不幸的人,潜意识里,或是我的年龄所能理解的能力里,贺顿不是所谓的好女孩,她一心为事业,为成为一名心理师而努力,但是放弃了爱情,放弃了太多太多,所走的每一步都目的明确,甚至太过明确。
做为女孩来说,贺顿是足够聪明的,那是生活给的。再加上在贺奶奶家的学习,博览群书,让她一步步成长,把彼时哪个胆怯的绛香埋在心底,不愿接受她。直到接受了姬铭骢的治疗。心结打开,贺顿与绛香牵起手,成为和谐而缺一不可的整体,贺顿才真正的长大。她找到了事业的另一条路,她与来访者对话一针见血甚至步步紧逼。她在无比珍重的事业外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与最爱她的人心贴在一起。她重新学习重新审视自己,归结于一个充满希望的,平静又美好的未来。
结尾,有深深浅浅的温暖蔓延开,带着十年奋斗的故事和一个好的归宿。书后有评论写: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柴绛香。只有接受自己,才能真正的成长。整本书的描写很精彩,我不知道这个时候看这样类型的小说会不会不合适,会不会太早。我也相信我的理解一定不全面甚至很混乱。但是我能看到小说结尾处阳光的路。贺顿曾经迷茫,曾经胆怯,甚至曾经有些不择手段,我有点不理解这样追求事业。但是她还是成功了,她收获了一个坦然而自信的自己,这才是关键。
其实曾经是真的喜欢毕淑敏散文里的温暖,我喜欢蓝色天堂,还有感动过无数次的呵护心灵。初看小说,还是很震撼,但无论是女心理师还是花冠病毒还是拯救乳房或红处方,结尾处总有坚定的淡然的力量,让人看到前方一条叫做未来的路。
篇二:《女心理师》读后感
坐在22层飘窗上,远眺城市的夜色,便想起了前几天读完的《女心理师》中的主角贺顿。性格上我是个场依存型的人,易受环境和书本的感化,读完这本书,我就被女主角的故事和性格所感染。
这本书很厚,400多页对于我这个不太读书的人来说很长很长,但是每天将宝宝哄睡着后我都独自来到飘窗点亮台灯细细品味,终于两个星期读完了它。说到细细品味其实有点不实,我品味的或许仅仅是心理师的成长故事,而毕淑敏那意味深长的文字我真的还要花第二遍或第三遍的时间真正地推敲和学习。现在我想描述的,是我对这位女心理师成长故事的感触。
贺顿是个有想法有行动的人;如果是我,当我有一个比自己实际生活高多个层次的理想时,我的理想可能会在自卑和抱怨中灭亡,而贺顿没有。她是通过自己一次次努力获得了一步步的前进,最终实现了理想——一个旁人无法想象的结果。尽管她失去了一些无法弥补的东西,但是她追寻理想的那股劲,她敢于尝试的胆量,是旁人难以抵及的。人,不怕贫穷,只怕思想贫穷。没有思想,就没有理想,没有理想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的人最终只会没落到社会的最底层。对照自己,大学毕业后,经济上我们的确能够自给自足了,可我们渐渐失去了理想,让手机取代了书本,电视取代了锻炼,生活变得无聊,时间飞逝,一回首已是四年,什么也没干成。我们是不是该有一些行动了,让想法不再停留于想法。尝试才能创造奇迹。
心理咨询也不是我一直想的那样,一切事情只有做了才能知深浅、知长短,通过尝试发现问题,然后再针对性地学习和提升。我缺乏贺顿的行动力。希望贺顿能够成为我今后工作的一个精神督导,驱除我性格的弱点,重塑一个高行动力、善于学习、坚持理想的新我。
篇三:斜飞的精灵——《女心理师》读后感
前一阵子看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是本相当不错的书。里面的内容或许有点杂乱,但是包含了很多朴素的道理和智慧。李笑来在书里面推荐了两个系列的书,一套是《少有人走的路》,这套我已经看完了3本,这个月打算看完最后的第4本,非常惊艳,尤其是第一本,简直是人生的真理。还有一套是毕淑敏的《女心理师》,毕淑敏的散文看过一些,印象还不错,再加上最近发现自己对心理学很感兴趣,所以就下了两本电子版看。
本来是抱着仰慕之心来拜读的,但是看完之后却非常失望,确切的说,看完上册之后我都没有动力往下接着看了,唯一撑着我看完它的,就是不想虎头蛇尾的信念。
先说小说的结构。
其实这个小说开篇还是很吸引人的,女心理师奇葩的个人经历以及桩桩离奇的心理咨询交织在一起,悬念迭起引人入胜,可是不得不说作者的组织能力实在是扛不起这么精巧的安排。明明开头是那么复杂的案例,到最后几乎都虎头蛇尾,完全没有深入进去探究案例背后隐藏的人性,也没有引起读者(至少是我)对这些复杂人生的思考。可惜了那么多精彩的设定,要和101个洋娃娃一起火化的老太太,要和情敌决一死斗的女同性恋,一到正式场合就无法开口说话的高官,要大闹丈夫追悼会的妻子等等,在这本书里完全变成了吸人眼球的一种噱头,故事的展开无聊而乏味。
我怀疑,因为小说被作者拖得太长了(过多过多的晦涩描写),所以作者在前面文衔接的时候漏洞百出。比如在上册中,女主人公贺顿和情人的奸情被她老公柏万福撞破时,柏万福提出了离婚,而女主坚决不干。但是到了下册(里面各种倒叙和穿插,所以时间点又回到了被抓奸的那一刻),就变成女主主动说离婚吧,柏万福不干。看得我这个匪夷所思啊……
再说说“心理”
至少至少,一个以“心理”做名字的小说,也得稍稍讲讲心理学方面的技巧吧,得突出女主角是个冰雪般聪慧的女子吧,可惜几乎完全没有,除了生搬硬套弗洛伊德的几个名词,通篇没什么有技术含量的心理学内容。而心理治疗简单得如同儿戏,几乎都是引发当事人的回忆,然后找到了症结,然后当事人就好了,喜笑颜开得道谢走人。如果只知道了症结疾病就能治愈,那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痛苦了。白血病患者知道自己是由于呆在刚装修的房子里才病倒,他的病就好了?杀人犯知道不该杀人,他犯下错就弥补了?我知道我不愿意剪指甲,是因为小时候爸爸给我剪指甲过狠而出了血,尽管我一直都记得这件事,可是我仍然怕剪指甲。
然后说人物。
先说配角吧。可能是和作者的年代差距很大,所以里面的人物说话感觉都超级别扭。所有人,上至国家高层,下至低俗小市民,每句话都带着歇后语的,说的人不累我看着都累了。两个下岗工人吵架,有必要有条有理头头是道还句句歇后语么?
再说主角,这个主角值得吐槽的地方简直太多了……一个孤身一人从农村进城的女孩子,什么都不会,又黑又瘦又小,没有文化,还总是一副冷傲的面孔。给人家当了一段时间的保姆,照顾一个博学老太太的起居,然后就羽化了涅槃了,一转身就小土鸡变凤凰了,心也高了志也远了,多离谱的故事!这还不算什么,作者为了突出女主角的智慧,让她去当售楼小姐,结果把所有积蓄都搭了进去;推销化妆品,明知道是有毒的产品,还是昧着良心都卖了出去;有一天路过一个心理诊所,就开始想当心理学家,甚至出卖自己的身体换成了学费(卖身的时候还和那个老男人讨价还价,看得我一阵恶寒);之后因为声音犹如天籁,被一个广播主播看中,共同主持了一档心灵七巧板节目,然后就被这个高帅多金的男主播看中了,一番追求。女主利用了这一点欺骗了男主播,假装自己是处女,骗取了10万元;又为了房子出卖了自己的婚姻,和房东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儿子结婚,拿到了房产证,开起了心理诊所……
这样的人开的心理诊所,你敢去看么?自己心理问题一大堆,只知道逃避,这种人能看好别人的心理问题么?
作者想千方设百计得想把女主描写成一个聪慧坚韧的女子,甚至不惜把她的外貌丑化来凸显“心灵美”。可是女主没有品位的服装、总是逃避的软弱、日常生活中的尖酸刻薄还有非常之低的智商完全出卖了她。在老松和大芳的故事里,大芳最后哭着对女主说起自己的家世,大芳的母亲是个小老婆,一辈子受尽欺凌,临终前留下一句话“一定要做大……”,这时大芳问女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女主就在那为难得想了半天!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思考么?读者可以轻松猜出来的悬念有什么深度可言!
而女主心理问题的源头,更是老掉牙的故事,被继父强奸。这种看了开头知道她有继父就能推想到下文的戏路,真不知道作者是怎么想出来的……而女主也真是非常白痴+逃避责任。她的母亲在外出的时候都有将她送到村里的老太太家,并千叮咛万嘱咐不能自己回家,女主自己不听话跑回家被继父强奸了,就将这一切认定是母亲的不负责任……无语啊。穷人家的父母还能天天在家里照顾孩子??自己不能长点心么?
再说说最后解决女主问题的“权威”心理学教授,这位老教授为了治好女主,在明知道不能和患者发生性关系的前提下,和女主沟通通过上床来解决女主的问题。当然他也没有胁迫,女主思考了一段时间便答应了。教授通过重新制造当年女主被继父强奸的场景,打开了被女主封闭的回忆,然后女主的心理问题也得到了拯救。这时,女主倒打一耙,痛斥教授用不合理的办法医治她。我深感头大啊,可能我个人对性的看法比较随意,我倒觉得不管法律是怎么规定的,最终能治好病的办法就是好办法,而且就小说里的描述,这是当时唯一的办法了。况且并不是教授要强奸她,是征求了女主本身的同意的。女主愿意为了推销化妆品和不认识的男人上床,却不愿意为了治愈自己的心理问题付出代价。
最后说下小说的语言。
大量的歇后语、排比、比喻、描写,让人看的非常疲惫。可能也是因为个人喜欢比较干练的文风。比如,作者为了描写女主的嗓音,写了大段大段的文字,可是文字有个弱点就是,不管你如何形容,只能让人明白声音的好听,而很难清楚到底有多好听。大量的描写只会让人厌恶。举例其中的一小段:“贺顿的声音具有一种无可比拟的诱惑力,它不像一般女子的声音,单纯是性感而娇柔。它有一种柔滑的力度,柔滑让人生出怜爱,力度不等于膀阔腰圆的强悍,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坚韧。贺顿的叹息也很有特色,先是轻轻的一个嘘声,然后是短暂的停顿,好像是叹息者不忍将心中的万千感慨和忧伤传及他人,正在进行着小小的犹豫。片刻之后,她好像作出了最后决定,轻轻的呼吸如同悠扬的风笛渐鸣渐响,虽然极微细,却连绵不绝,逐渐地响亮起来。又不是震耳欲聋的那种霸道,依然保持着优雅和高贵,绵延不绝。在叹息抵达顶点的时候,再次出现一个小小的停顿,好像是一个勤奋的登山者在临近山峰的路上暂时歇脚,极目四望浏览周围的景色,心胸渐渐豁然开朗。之后,叹息骤弱,不像一般女子的叹息柔肠寸断,而是在某个瞬间戛然而止。正是这种没有前兆的消失,更给人留下了追怀和惦念的韵味。”
看到了么?这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段,可能是我想象力匮乏,我实在不能理解被描写成这样的叹息是怎样的叹息,我都快被这个女心理师折磨成精神病了!
除了冗长无聊,这本书的文字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病是非常沉闷。作者一直在可以营造一种非常抑郁的环境。比如心理诊所,正常应该宽敞明亮舒适的地方,作者确实这样描写的:“心理室到处都栖息着故事,一半黏在沙发腿上,四分之一贴在天花板上,那些最诡异的事,藏在窗帘的褶皱里。一旦你在傍晚抖开窗帘,它们就逃逸出来,一只翅膀耷拉着,斜斜地在空气中飞翔。还有一些最凄惨的故事,掩埋在心理室的地下,如同被藏匿的尸身,在半夜荡起磷火。”看到这样的心理室,你还会对心理感兴趣么?你还敢走进这样的心理室么?充斥着阴郁和发霉的味道的心理室,能给病人带来好的治疗效果么?女主天天这样看待自己的心理室,心理能没有问题么?
通篇的描写几乎没有让人舒服的地方,没有阳光和鲜花,只有一波又一波沉闷的空气。而我个人认为,这些抑郁的气氛其实都是作者刻意去塑造的。比如女主和男主播的奸情吧,作者想把两个人塑造成相爱的,但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除了滚床单还是滚床单,没有心有灵犀没有坦诚微笑,倒是添了很多的矫情和造作。
如果一定要再来一句结尾的话,我希望这本书还有这本书的女主,都变成那些窗帘褶皱里斜飞的精灵,敢飞出来我就用电蝇拍全拍死在墙上。
篇四:毕淑敏《女心理师》读后感
终于在忙碌中读完了这两本书,毕淑敏关于心理学的小说,昨夜11点读完了最后一页,直到作者的后续语!心中不免有几许感慨,想一吐为快!昨晚半夜醒来还在回味书中的人物,从上册的多个来访者故事情节以及作者经历的穿插同步叙述,让读者不得不时刻保持大脑的清醒和敏锐,到下册一个人故事情节的深度延伸,宛若揭开一层层赤裸裸的面纱,最后一个人鲜活有极强生命力的各色人物依次鲜明的血一般冷酷地严肃的坚定的出现在读者的脑海,给人一种直白而又严酷的现实!写得真好,语言犀利中透露着一丝柔和和坚定,无论是场景的描写还是人物服饰刻画无不准确到位,最出彩的莫过于大师的人物心里刻画和剖析,简直到了极致!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语言的严谨造就了这部作品中人物的鲜明特点!令读者心服口服!我喜欢!读完了书,竟然想立刻直接的问问作者,脑子里有好多个不解的问题,就像书中人物贺顿一样不寻求到答案寝食难安!
突然想到自己,平日里总有朋友向自己诉说着心里的悲伤,情感上的,生活上的,自己总是会耐心的安慰和帮助,可自己内心的那块伤痛却从来没有一个人问及,每天的忙碌和偶尔的开心似乎可以掩盖这十几年来自己的心酸,但总有些时候会突然心痛,但总是在时刻的自我调整,不知道自己能否自我疗伤,也该看看心理医生!或许每个人内心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疾病,只是没有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所以大家才不觉得!读完这本书,怎么突然觉得书中从主人公到小人物,所有的女人都是让人同情怜悯!也包括自己,活得如此辛苦而卑微!常常总是对那些自由女人投以羡慕的眼光,羡慕她们的自由,羡慕她们的勇敢,羡慕她们独立而坚定的灵魂!
第五篇:女心理师读后感
《女心理师读后感》 女心理师读后感》
对于女心理师,男性心理疾病患者会有这样的幻想:她温文,平静,有着很好的倾听能力,最好还很漂亮—否则部分患者非但不能得 到有效理治,反而会加重病情—许多影视作品就是这么来塑造女心理 师的,比如《无间道》中的陈慧琳。可是在毕淑敏的新书《女心理师》 中,她并没有打算迎合部分男性读者对女心理师的幻想,直接干脆地 表明,这是一个“并不美丽的矮小女子”。
和以往一样,毕淑敏仍然在用开药方般冷静犀利的笔调来完成 了这部作品,她曾经的医生职业背景,决定了在作品中不可能大段的 抒情。女心理师贺顿 在自己楼下开了一间心理诊所,对于这间诊所 的气氛,在书正文的第一页,毕淑敏用令人窒息的语言对之进行了形 容,“心理室到处都栖身着故事,一半黏在沙发腿 上,四分之一贴在 天花板上,那些最诡异的故事,藏在窗帘的皱褶里。”这样的描写,使得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充满悬疑色彩,作为读者打开它,也仿佛坐在 了女心理师面前软软的淡蓝色沙发上。
贺顿的心理诊所像一个舞台,射灯在角落里已经准备好,幕布也 已经拉上,音响通上了电,只等演戏的人上场。《女心理师》的故事 密集而紧凑,那些纷繁出场的人物会有些令读者眼花缭乱,他们开始
的时候都是在演戏,但通常会在优秀的心理师面前溃败下来,流露出 灵魂苍白、脆弱甚至长满脓疮的一面。所以,心理医生是世界上最残 酷的职业之一的说法,是成立的。
贺顿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医生,从阅读这本小说开始,我就毫 无疑问地确定了这一点。对付面前坐着的、有着各种各样心计的心理 病人,她并没有坚 强的外壳和足够的心理防线来抵御扑面而来的阴 冷,她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如一个武林高手般将毒掌与暗器化为 无形。在与书中第一位出现的求助者老松经过一番心理较量,并初步 知道他是一个“寡廉鲜耻的男人,披一张道貌岸然的皮,一肚子卑鄙 下流”之后,贺顿开始害怕老松,却又不由期待他的出现,甚至因想 彻底了 解他而产生了依恋感——这是一个心理师的致命伤。贺顿令 人想起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联邦调查局探员史黛琳对变态人魔汉 尼拔的复杂情感,这是不能用常理解释的一种情感,那么贺顿,或者 说毕淑敏能否通过《女心理师》一书,为我们剥丝抽茧般解开困扰俗 世男女的心灵谜团吗?
毕淑敏好像并没有打算这样做。她并没有因为贺顿的心理师身份 而赋予她超于常人的抗纷扰能力,一方面她是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 的人,一方面她也 不断地需要别人帮助她
实现内心的安宁,在与丈 夫、情人、心理权威之间水草般杂乱的情感纠葛中,她像一个普通病 人一样无助。毕淑敏的笔触像冰冷的手术刀,贺顿在为人做着语言上
的慰籍。毕淑敏却为贺顿的灵魂做着血淋淋的手术。在书中,毕淑敏 没有任何的铺垫承转,故事的推进,人物的转换,都采取生硬的切换 方式,这种方式无时不在提醒你,现在是心理治疗时间,没有那么 多时间容你把谎言和退路想好。一个只上了培训班的,就可以自己开心理诊所,而医者自己本身 有更严重的心理疾病。心理医生一个新兴的职业。但不是什么人都可 以当的。照这样,我也可以去读一个证什么的,开业收钱了。现代人 的心理问题的确引起大家重视,但有很多并不需要求助心理医生,自 己完全可以解决。现在电视台有很多心理访谈节目,其实是把心理 上升到太高的高度。一个心灵强壮的人,是无需要外界帮助便能解决 自己的问题的,自我救赎是打通内心光明最宽阔的一条大道。无数文 艺作品都精准地指出过方向,可人 们还是无力从中得到启示。女心 理师贺顿,在关闭诊所重新开始心理学更深层面的学习之后,在课堂 上遇到昔日权威,她说,“你的疗法是完全错误的,我要控告 你……” 至此,贺顿也许发现了自己一直站在黑暗之中,而光明与黑暗,仅一 线之隔,如正午阳光穿透玻璃窗在黑暗楼道中划开的光明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