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 藏北走来的女心理师

时间:2019-05-15 03:1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毕淑敏 藏北走来的女心理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毕淑敏 藏北走来的女心理师》。

第一篇:毕淑敏 藏北走来的女心理师

毕淑敏 藏北走来的“女心理师”

为了父亲的期望

1980年,在西藏地区当了11年兵的毕淑敏转业回到了北京,从一个工厂的医务所主治医生到所长,一做就是22年。从不喜欢到爱上这份职业,毕淑敏说:“病人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托付给你,那是血肉相连的一种联系。”她这样评价自己的医术:“比不上钟南山,比鲁迅、郭沫若好。”

当起了专职医生后,婚姻、家庭接踵而来,很快,她就成了大家众口一词的贤妻良母,还是一名好医生。但是,经历过藏北风雪冲击的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在北京的街头巷尾打闹的毕淑敏。她对这个都市,充满了陌生。

毕淑敏的父亲是一名“落魄”的文人。自小就有文学天赋的他,却因为时代的原因而与文学擦肩而过。转业回来的毕淑敏从父亲的眼光里看到了期望,她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父亲的梦想。

毕淑敏开始了“偷偷”的学习。因为她觉得,一个医生写小说,是一件不太正常的事情。有谁愿意把性命交到一个三心二意的医生手里呢?虽然她努力让自己上班的时候全神贯注,但私底下她仍然在心里有着些许的惭愧。

再次让她感到幸运的是,后来病人知道她在自学后,仍然找她看病。她把这归结为自己的“好人缘”。她说,她想用她的笔,告诉其他人一些风景和故事,同时,给自己的父母惊喜。

当她以毕业论文“优”的成绩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深夜里,在内科的值班室,她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她的处女作是一部中篇小说——《昆仑殇》。

小说取材于当时“文革”中流传一时的野营拉练故事。这次野营拉练,打着备战的幌子,却让昆仑防区里最优秀的官兵毫无价值地、无辜地付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昆仑防区最高指挥官为响应林副统帅的号召,为了与兄弟部队争高低,把这么一支可爱的部队,硬是逼到了自古了无人迹的昆仑山无人区。最后,指挥员自己的警卫员牺牲了,那个朴实憨厚的农村小伙子,那个全军最漂亮的女卫生员躺在无人区再也起不来了,那个吹号技术精湛过人,聪明要强的年轻老号手吹得嘴流鲜血死去,那个善于独立思考,对拉练行动方案有深深忧虑的作战参谋也成了悲剧的一个角色,甚至连指挥官心爱的坐骑,那匹通人性的白牡马,也为了司令员的“雄心壮志”而光荣献身,让自己的鲜血成了官兵们取暖的热饮。而最终,司令员得到了嘉奖和迁升,可是,他难于同兵士们告别,回到高原,迎接他的是成片的长眠战士的白色墓碑。

在这部小说里,毕淑敏成功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军人形象。这也是她为数不多的正面描写军旅生活的作品之一。

在接下来的作品中,她写了高原生存的严酷,也写了贫民百姓的酸甜苦辣。她笔触有时

涉及女性微妙的心理,有时也探讨经济领域眼花缭乱的现象……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写作题材比较宽泛的作家,写作的时候心绪比较放松。我总想,自己原本是个医生,因为有话要说,才拿起笔来。假如有一天,我的话说完了,就回去当医生,治病救人,也是很神圣的。”

虽然写作并没有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为了对病人负责,毕淑敏还是决定暂时不当医生了。她又攻读了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并在获得学位后,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专业作家。

选择鲁迅先生的道路

在“心理晚宴”上,毕淑敏提到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当年学医,但是发现一个民族有了强健的体魄,却在精神上得不到救治,于是依然弃医从文。我想,我所选择的道路与鲁迅先生是一样的。这或许也是我从事写作的一个最大动力。”

35岁,她开始写作。从医生到作家的跨越很大,为了完成这个转变,她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例子,并常以这个例子鞭策自己。刚开始的时候,她对自己是否会坚持写下去,也打过大大的问号。她不时想着,文学这行当太艰辛,不如掉头而去,继续专注医生的职业。可当她感受到文学创作的魅力时,便一如既往地执著下去。

46岁,正值创作盛年,毕淑敏却又将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全部放下,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读书。

对于自己的这种转变,她说其实非常偶然。

“我的一个朋友摔断了腰椎骨,打了石膏裤,要瘫躺在床上3个月。我知道后,在自家挂历上写了一行字——„每周给XX打个电话‟,坚持每周给她打电话,然后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有一次,她随口说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教授到北师大带学生。我对心理学一直有兴趣,特别想去学,就到北师大报名。我考取后,还和那位朋友开玩笑说,我能学习心理学,要感谢你摔断了腰。”

虽然最终毕淑敏没有拿到博士学位,但她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开了一家心理诊所。

“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当心理医生需要得到病人的信任。到我的心理诊所看病的病人,大多都是我的读者。他们看过我的作品,把我当成一个可以倾诉的人。因此我得以了解他们内心的世界,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成为朋友。”

诊所开了大约两年多,因为来访者太多而完全没有写作的时间,她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这份事业。

但庆幸的是,正是有了这样的放弃,我们才看到了她最新的著作——《女心理师》,这部她关闭心理诊所后用3年的时间写就的长篇小说。

“在做临床心理医生的几年中,我发现中国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心理健康。我们对自

己的心理了解并不多。特别晦涩的心理专著,一般人看来就比较吃力,我想如果有好看的故事,特别有意思的情节,里面又有对我们心理的探讨,一定会对很多人有所帮助。这部小说更多地是和朋友们一起来探讨,探索我们的内心,然后去了解这个世界,和别人建立更和谐的关系。”

“心理晚宴”结束的时候,前来参加活动的读者和媒体同行纷纷请毕淑敏签名留念。此时,她又当起了秩序维护员,“从那边开始吧,你们看,这些朋友都站了这么长时间了。”利落、干脆、爽朗的性格,让人还能看到她身上那股军人特有的气质。

第二篇:毕淑敏女心理师读后感

毕淑敏女心理师读后感

贺顿,听起来像个哲学名词,是她给自己另起的名字,这位女性,有着悲惨的身世,来到偌大的城市,艰难地扣着命运的大门,她没有学历、没有资金、没有资本,甚至连姿色都没有。然而在生活的竞技场,她是出色的角斗士,流血不可避免,但抗争令人敬佩。

毕淑敏,当过军医的女作家。她的文字是温暖和寒冷并存,有时很抒情,犹如汩汩清流,有时很严苛,让你忍不住尖叫一声。但她的文采是我的理想,比如:“女人的智慧不一定都是圆融婉转的,有时也是斩钉截铁的。决绝逝去的感情犹如旧衣,色泽已褪,针脚已开,款式已是陈旧,所有的经纬,都已经稀薄。然而,你长久地穿过它,那里遗有你的形状,你的气息,还有你的泪和汗。”

这样的文字很干脆也很朴素,她善用比喻,让你猛然心动,“贺顿并没有走远,在旁处静静地注视着(他),犹如看荒野中一盏毫不知情的灯。”她用漂亮的文字渲染景致,“窗外冬日雪霁,残雪似银,路旁冻水如墨,阳光倾斜着射进来,像清漆一样透亮,弹得出声响。”她也很率直,“我不是课堂上的教授,只是一个笔随心走的小说家。感谢小说的游戏规则,给予我宽松想象的权利和快乐。”

一穷二白的时候,梦想仍是闪闪发亮的。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其貌不扬是非常大的劣势,然而贺顿有一副好嗓子以及坚韧不拔的杂草精神,她有计划有理想有勇气,敢于孤注一掷,破釜沉舟,为事业倾尽心血。生活是不公平的,它让有的人从出生开始就享受到了阳光、雨露,却让另一些人付出苦难的代价来承接不易的成果。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一位长辈对一个脸颊挂着泪珠拒绝去自己分到的历史班上课并失落地徘徊在办公室门口的女孩用手指写下:“学习是个人行为。”从而消融了女孩的疑惑和倔强的场景。生命是一块画板,愿你用至真至纯的心去绘制一片蓝图,收集欢笑和泪水,健康真实地成长。你的成就在于你个人的努力,在于你怎么看待自己。

贺顿一无所有,她去推销化妆品,在她敲门的时候,更期待没有人应答,晚一点应答,也就晚一点尴尬。难得有人应答的时候多半是冷淡的回绝,甚至强行把她拽进屋里。逃跑惊魂未定,她不允许掉眼泪,因为流泪也是需要资本的,她抿紧嘴唇,强忍泪水,又到另一幢楼“开战”。

贺顿想做心理师,因为很赚钱,这是初衷。然而在开办心理诊所和为案主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贺顿濒临崩溃的边缘,她随时可能倒下,却强迫自己坚持。故事的最后,贺顿继续挣扎在残酷的现实里,只是她比以往更坚定、更智慧、更成熟。

品《女心理师》是一种刺激和润泽,直指人性。它给了我指引,或许可以去研究一下心理学,或者可以做一个关于“人性”的主题研究,无论哪一种,都是催引人更好更强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当我绵薄无力的时候就要懂得积蓄力量和能量,一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感维系着很多人的关注和期盼,万物寂寥,乾坤清澄,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第三篇:女心理师

《女心理师》读后感

毕淑敏的长篇小说《女心理师》自从问世以来,深受我们广大读者喜爱。作者以其深厚的人文关怀,曾经心理医生的体验,在这部小说中深入探索了当代人的心理困惑及救赎突围之路,展示了人性的丰富和斑斓。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学会了以下两点内容:

一、人的一切弱点,心理师都具有

《女心理师》以一位历尽沧桑、心理有疾病的心理师贺顿个人成长的艰辛历程为主线,从中穿插了若干个来访者的故事。贺顿,一个从农村来到城市谋生存的女性,平凡普通,甚至其貌不扬。她爱学习,有理想,愿意为事业放弃一切,甚至不择手段。贺顿这个人物形象,跳出了传统价值观的种种束缚,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丰富。

在《女心理师》中,作者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完成了对贺顿的塑造。一方面,描写了贺顿是如何通过自我奋斗走上了心理师的道路。贺顿,曾经的柴绛香,有着苦难的童年,幼年时被父亲抛弃,母亲沦落为娼,12岁时被继父性侵犯,这一切成为她内心深处无法摆脱的梦魇。从农村来到城市后,为了生存,她推销过劣质化妆品;为了凑足学习班的学费,她把自己奉献给了一个秃顶男人;为了争取到十万元钱来注册心理诊所,她用虚假的处女身份骗得知识分子钱开逸的自责,并在婚后和他保持着性关系;为了得到开办诊所的房子,她下嫁年长跛脚的柏万福。贺顿成为心理师的道路是痛苦和艰辛的,甚至违背了道德伦理。对于一个弱女子来说,人性的弱点是禁不起生存的挑战的。

另一方面,作者细致刻画了贺顿是如何实现自我的心理救赎,完

成精神的蜕变,走向光明理想的人生之路。

童年时的悲惨遭遇是贺顿潜意识里抹不去的阴影,为了解开心中的困惑,她选择了学习心理学。为了解开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遇到的难题,她在内外危机交困、精神几乎崩溃的情形下接受了心理权威姬导师以性侵犯作为治疗手段的督导,终于揭开了她下半身冰冷之谜。在撕去了灵魂上的一切伪装之后,贺顿肃清过往,理智地审视了自己灵魂深处的弱点,客观评价了童年经历给她带来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她斩断了婚外情,为了成为一名真正的心理师拯救更多困惑的灵魂,关闭了心理诊所,开始心理学更深层面的学习。

“晨也担当,暮也担当,毁也安详,誉也安详”。人性是有很多幽暗之处的,单纯用高尚或者卑微,正直或者扭曲来形容人性,都是不真实的,但是人性中光明和温暖的一面终究会占上风。毕淑敏为人物寻找到了光明的出口,在关系的寒冷中寻找和煦,在残酷中争取柔和。超脱于琐碎之上的文学,才会有照耀的力量。

二、中国是最需要心理师的地方

《女心理师》在探索现代人心理困惑的救赎突围之路的同时,也着重揭示了社会伦理问题对人们心灵的影响。如果说故事是第一层面,心理问题是第二层面,难么隐藏在之后的就是社会层面的问题。小说在叙述的过程中,穿插了很多来访者的故事。其中悬念最大的就是大芳和老松的故事。大芳的母亲是个甘愿当小老婆的女人,为了完成母亲“你一定要做大”的遗愿,大芳让丈夫有外遇,一次次的把年轻女子带回家,让他们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蝇营狗苟。这种变态的快

乐摧毁了她的身体,也使其精神走向崩溃。此外,心理诊所第一个来访者李芝明,打算大闹丈夫的追悼会,造成她心理极度痛苦和矛盾的不是丈夫的死,而是丈夫对自己的背叛。第二个来访者是小男孩团团,他已经开始偷偷地在父亲女秘书的水杯里下毒,想慢慢地毒死她,其原因是不满女秘书对自己家庭的插入。第三个来访者是一个遭受情感背叛的同性恋,而同性恋本身就是对社会伦理的挑战。最有意思的是第四个来访者,在治好了他在重要场合因为紧张而失语的心理疾病后,竟再一次询问如何处理自己与妻子、情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 发现,作者所选取的大多数案例都涉及到了婚外情。不仅来访者如此,就连主人公贺顿也处在丈夫与情人的感情纠葛中。

通过小说叙述的故事读者不难发现,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无止境的欲望和需求势必会造成伦理道德的背叛,引发心理问题的困扰,对自己和周围的人造成伤害。作者选取婚姻家庭的故事作为描写对象,足以说明这些现象的普遍性。

正如毕淑敏所说,中国是全世界最需要心理医生的地方,中国的变化太快了,中国的积淀太深了,人的心灵是最容易感冒的。小说中的来访者大芳和周团团,心理师贺顿,之所以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惑,都源于童年时家庭的不幸。小说的力量必定是微弱的,但是可以像启明星那样,照亮人们的精神困惑,凸显了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引发人们去思考、去探索。

读《女心理师》,和作者一起来探讨我们自己的内心,去了解这个世界,和他人建立一种更和谐的关系,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这也许就是小说的真正意义所在。

第四篇:《女心理师》读后感

咨询师的道路艰辛漫长而神圣--读《女心理师》有感

最近阅读了毕淑敏的部分作品,很受益。毕淑敏是著名的心理咨询专家,作家和医生。她的作品透着一种灵性的启发,咨询方向的导引和深厚的文学素养的积淀。今天就重点谈一下她的《女心理师》一书带给我的思考。

第一,文学是一种人学,先把人做好了,再来作文。作家在序中明确的表示了她的这一观点。“我喜欢用干净的手段,抵达一个光明的理想。一个人活着,要使自己的幸福最大化,而且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幸福多一些。”“我珍爱生命。不单珍爱自己的生命,也珍爱他人的生命。人是多么神奇的生物,我们理应让它更美丽。我越是看到人性的幽暗之处,越相信它会有出口。”

第二、对父母最深厚的情感是作家写作的主要动力。就在作家准备写作本作品时,她的父母相继离开了人世,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几乎使她写作的计划搁浅,但长歌当哭,她不再哭,悲痛欲停,她没有停,而是把巨大的悲痛化作写作的动力。“然而想到爸爸妈妈在天空注视着我,期待着我,我只有在重围中跋涉前行,日复一日顽强努力。我把这本书献给我的爸爸妈妈”。“其实只有咫尺之遥。在我人生的行囊里,藏着对你们绵绵无尽的爱。我知道你们坟前的鲜花,那种有着极盛的火炭一样色彩的隆重玫瑰,飘荡幽香。我和你们相依相傍的记忆,如果每瞬是一块矿石,冶炼成钢铁,该铸起绵延到无垠的轨道吧?岁月驶过,锃锃闪光。如果相依相傍的日子,每一天都是一块红煤,拢在一起燃烧,该腾起怎样的烈焰,你们就在这金芒中微笑。如果每一寸光阴都融成一滴水,如今它们全部化为咸涩的潮汐,在我心海奔涌不息。如果今生今世永怀的思念,每一刻都是一缕烽烟,它们旋转在一起,就是十二级的飓风啊,上九霄入地宫,搅起周天寒彻的雪暴。”

第三,作为心理咨询师本身一定要有充足的能量,咨询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自身能量的消耗,是对个案的一种牺牲,一种引导,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探幽。作品中作者利用文中的女心理咨询师之口,告诉世人心理咨询师咨询道路的艰难。“如果没有当过心理师,你不知道什么叫沧桑;如果你当过了心理师,你就最深刻地体验了苍老。”“心理师在给别人殷切排忧解难的同时,自己却行走于荆棘之地步步印血,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平安救赎的小道。”

同时作者利用女咨询师作个案的一些场合和对话也告诉我们心理咨询的方法技巧。其

一、来访者的配合是心理咨询成败的关键。“你以为心理师是神仙,出手雷电,跺跺脚就能上天?那是神仙,我们只是凡人。我没有那个能力。束手无策。如果当事人不想改变,心理师没有办法让任何人改变,就像你不能改变遥远的织女星轨道。那是能力以外的事情。我只是一个老农,唯一的武器耕耘语言。语言是我的土地、种子和犁耙。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只要倾听和述说,就总会有东西生长出来。(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xiexiebang.com)这需要坚持,不单是心理师的坚持,还有来访者的坚持。有时候,坚持就是一切。”其二,心理咨询的过程只是一种澄清和暗示,并不是就事论事的回答问题,给出问题的具体答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活在故事里,都在编辑自己的故事。故事有输有赢,有真有假,而什么是故事的真相呢?或者换句话说,世界上其实有没有真相这样一个东西呢?毫无疑问,是有的。可惜被我们心理咨询的对象的记忆所修改,拿到我们心理咨询师面前的时候,已经面目全非。那么,我们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不是去修理已经变形的真相,而是梳理那些真相的内核。我们的职责就是通过一些方法技巧,帮助求助者梳理情绪,准确定位,最后自己领悟一些道理,自己说出问题的要害,捕捉到灵魂的蛛丝马迹和生命的隐秘之途,最后,或许求助者原来的所谓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而是人生必要的成长。其三,心理咨询师的经验是实践的探索过程,是千千万万个个案累积起来的。作品中作者借用一个心理咨询专家的教导告诉我们“天下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呛的水。任何经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堆积成麦垛的草,经验就这样慢慢积累起来了。记住,以后下雨的时候,你不要做决定。如果你一定要做,起码要把头发擦干。不然的话,你的决定就总有冷冰冰的味道。最好的决定是在艳阳高照的时刻做出的,会有干燥的麦子的味道,安全而饱满”。“每个人都是一组拼图,只不过很多人拼错了方向。心理师的工作就是让它们各就各位。”

第四,要想使求助者快速进入催眠状态,用烛火的郊果要远远好于水晶球。过去我在对我的个案进行催眠的导引时,总是习惯地用一种水晶球放在求助者面前,让他盯住水晶球,放慢呼吸,渐渐进入催眠状态。阅读了本书之后,我也认可了本书的催眠导引方法,那就是让求助者一动不动地看着蜡烛的烛火,这样能够更快的让求助者进入潜意识状态。我在自我催眠时,也做了多次的试验,觉得当你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那个跳跃的火光时,就会发生一种似幻非幻扑朔迷离的感觉。慢慢地你会发现那朵烛火好象是一滴倒悬的水珠的模样,它让你的心安静,透明,一尘不染。渐渐的进入一种超乎神圣的境地,这样的一阵催眠之后,你的思维会更加的清晰,头脑会更加的清醒,内心会更加的喜悦。

《女心理师》让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咨询事业的神圣,咨询道路的艰辛和漫长,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不弃不离,坚持到底。

第五篇:《女心理师》读后感

通过老师的推荐,我读了毕淑敏的《女心理师》,也许是因为我读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我两天就读完了上下部,总的来说感触挺多的。《女心理师》并不是一部心理学著作,它没有那么多专业知识,没有教育我们面对案主要怎样,而是以主人公贺顿创建她的心理诊所的经历及她所遇到的案主的案例来让我们自己感受,自己去想该如何做。

在《女心理师》中,作者毕淑敏是采用双线并进的方式,一条线讲贺顿建立弗德心理诊所的艰辛,一条写贺顿所遇见的案例,在故事的处理上,作者采取了插叙的方式,在讲贺顿所经历的案例的过程中穿插着贺顿的身世。这种写法很有趣,也能出奇制胜,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贺顿经历的案例都很有代表性,让没怎么接触过心理学的我们感到很新鲜,像想杀死自己新妈妈的小男孩阿团,会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一个小男孩会这么老成,进一间陌生的屋子之前还会侦察一下屋子的布置,还会像个大人似的要求保密自己的隐私;还有那拥有101个洋娃娃的患绝症的老人乔玉华,为什么她能这样看开生死,却在纠结于自己死后如何处理自己那101个洋娃娃;更有那想要大闹自己丈夫追悼会的妇女李芝明,为什么她的丈夫已经死了,她还没有办法原谅一个在外界人看来孝顺清廉没有任何作风问题的“清官”丈夫;最为令人不解的就是老松与大芳的案例,夫妻两人都来咨询,为了同一件事却讲出了不同的故事,到底责任在谁?这些案例都让我们感到很新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遇到这样复杂的事情,但作为心理师的贺顿却要尽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这些问题。

可能普通人读了《女心理师》,只是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等到读完了小说了解了各个案例,没有了当初那份新鲜感,自然就结束了对这本书的思考,可是我们是学社会工作的,虽然现在还称不上社会工作者,但我们要进一步对这本书中的内容进行理解思考与学习。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首先:一个心理咨询室的布置是很讲究的,包括墙壁、地板、家具的颜色,家具样式的选择这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在书中贺顿就与栢万福汤小希就这个问题讨论过,粉色太闹蓝色太寒冷压抑,最终诊所的墙壁选择了部分漆成大麦黄色,部分春草绿色,给人温暖有生机的感觉。而且这种工作场所不能选择过于大的,大的地方会使人没有安全感,要尽可能的做到隔音,尽可能的为案主营造一个让他感到安全的空间。其次:心理师不能帮助案主拿主意,心理师大部分时间要充当一个耳朵的角色,她不能告诉案主应该怎样做,她只能倾听案主的故事,引导案主自己决定应该怎样做,在书中乔玉华老人一直问贺顿自己该如何处理那101个洋娃娃,贺顿只能边了解她的故事边引导她自己决定,而不是告诉她你应该怎样处理它们;再次,作为一个心理师,最起码的是要对案主的信息保密,无论是对谁,都不能透漏案主的资料信息,甚至在路上遇到了案主都要装做陌生人。在书中,苏三就一直强调隐私问题,他对贺顿做了诸多要求,还要求文果清场,他只想面对心理师自己。最后:心理师要遵守自己的职业操守,不仅仅要对案主的信息进行完全保密,还要尊重案主,不能根据案主的贫贱将案主分为三六九等,不能凭自己的喜恶来对待案主。在书中沙茵在面对性病患者时就做得很好,她虽然很害怕性病患者会传染她,但她还是接受案主的要求跟案主握手。但在书中还有一个反面例子,姬铭骢在为贺顿治疗时,为了破解贺顿下半身冰凉之谜,他与贺顿发生了性关系,这在心理师的职业准则中是万万不可以的,这是有违心理师的职业操守的,心理师是不可以与案主产生任何其他关系的。

由于社会工作与心理学之间有许多共同的地方,看完《女心理师》我有许多感悟,由于我不是专业书评者,所以我的感悟可能很肤浅,但这是我看完此书的直接想法。整本书,一个个复杂的情感纠缠着,一旦进入,有点压抑,可能这些案主身上多少可以找到一点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这让你欲罢不能。人的心理是最微妙的,也是最深不可测的,任何故事都是可能的。正如编者所言“这本书,深入探索了当代人的心理困惑及救赎突围之路。”看完这本书也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整理和升华吧。

下载毕淑敏 藏北走来的女心理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毕淑敏 藏北走来的女心理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女心理师读后感

    篇一:《女心理师》读后感曾经在一部警匪题材的电视剧里看到过一个配角心理师,出场次数很少,时间也很少,但是从整体的穿着打扮,还有气质感觉,再加上台词中一针见血的分析,让人有说不......

    女心理师读后感

    《女心理师读后感》 女心理师读后感》 对于女心理师,男性心理疾病患者会有这样的幻想:她温文,平静,有着很好的倾听能力,最好还很漂亮—否则部分患者非但不能得 到有效理治, 反而......

    女心理师读后感

    《女心理师》读后感 每个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只能是埋藏在自己心里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聆听者,我们也可以毫无保留地对他/她说出心中的积郁......

    《女心理师》读后感

    《女心理师》读后感在主流文学界,毕淑敏的写作风格,有极高的辨识度,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能够在初读的一分钟之内看见她留下的“水印”,无论情节如何,结构如何,她的个人特色,永远清晰......

    女心理师读后感

    女心理师读后感 女心理师读后感1 月初从贵阳出差返回时,在机场看到了毕淑敏的《女心理师》上下集两本书,因为喜欢毕淑敏,也因为一直对心理学感兴趣,就毫不犹豫地买了回来。在飞......

    读《女心理师》有感

    读《女心理师》有感 这个假期我有幸拜读了毕淑敏的《女心理师》,是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心理师这样一个行当。也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心理学。 毕淑敏作为一位在临床上有着二十多......

    女心理师读后感(范文大全)

    篇一:《女心理师》读后感曾经在一部警匪题材的电视剧里看到过一个配角心理师,出场次数很少,时间也很少,但是从整体的穿着打扮,还有气质感觉,再加上台词中一针见血的分析,让人有说不......

    女心理师读后感(5篇材料)

    女心理师读后感 长长地舒一口气,是不是该说些什么呢,我想说的是,我情愿这不是事实,我情愿我从没有看过这本书,可是事实是,我看了,事实是,我知道,毕淑敏说过,她已了然人性的复杂,不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