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拆除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拆除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在老师的推荐下读了《拆除思维里的墙》,感触很深,书里谈到了很多有“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隶”,有“让有趣的生命扑面而来”,有“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命运”,有“成功学不能学”,有“如何找到热衷一生的事业”,有“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有“幸福是一种转换力”,有“上天不需要你成功,它只需要你尝试”,有“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给残酷世界的温暖规划”,还有“拆掉思维里的墙,看到光”。里面的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去学习,去体会,虽然不一定都对,可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根据自己的实际,吸取它的精华。其中的道理与现实的我们的处境很贴切,真正能够理解能够体会到将会使我们受益终生。
就拿幸福而言,现在社会很多人认为所谓的成功就意味着人生的丰碑,钱、地位、房子、车子、众人的膜拜。。成功的人就是那个聚光灯下,万众瞩目的那个领导者,他最有权,最有势,最得到大家的关注。可以承认的是,成功是有一些方法的,但是能获得这种光鲜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每个人特点不同,心理需求不同,对成功的定义也就不同。成功就是幸福,但是成功=幸福?不成功,幸福就远离我们了么?幸福的缺失远远不是成功就能解决的,很多大家以为成功的人有钱的人反而幸福度很低。幸福的感觉是一样的,但是幸福的获取方式却因人而异。简单说,得到幸福,首先要了解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什么样的生活,然后用自己在现实中的实际能力去获取去建立自己的幸福感。也就是要对症下药。很多人不幸福,是因为自己太迷茫,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幸福感也引来一种“独立性”思维的问题,很多人抱怨社会,抱怨别人,把自己的幸福感越弄越少,有些人喜欢扮演“受害者”,向别人诉说自己的悲惨获取别人的同情和怜惜,甚至用插自己一刀的方式来要求别人来为这一刀负责,也就是自己伤害自己却归咎别人。说到底,还是把错都归在别人身上,不想自己负责,不想面对现实,从未想过自己。其实自己也能做点什么来改变现实。外界对我们的伤害我们改变不了,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对外界伤害的反应,也就是保护我们幸福感的心理防护。面对挫折,独立性差的弱者,是自怨自艾,抱怨命不好,抱怨别人的伤害,白白的把自己所剩不多的幸福感丢弃;而独立性高的人,则是勇敢面对,拒绝被挫折打倒,而是从实际出发,做自己能做的事减少损失,甚至改变命运。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有太多的理由不快乐,物价上涨,房价飞高,工资可怜,工作不好找,找不到对象,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但是这些东西可以剥夺你的幸福感么?答案是,你觉得可以就可以,你如果拒绝,任何因素也影响不了你,也就是说,只有你内心对外界因素的反应才会剥夺幸福感,而不是外界因素。如果你自己放弃幸福,没人会在乎,如果你只依靠抱怨甚至自我伤害,那换来的至多是别人怜惜的眼泪。换句话说,面对种种不顺,你可以选择逃避和抱怨,也可以选择接受现实,做自己能做的,改变现状,即使改变不了,选择积极的反应,保护自己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第二篇:《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看完古典老师的作品——《拆掉思维里的墙》,我很受感触。我认为古典老师正是这个时代中为数不多的独立思考者。任何困于现状无法突破或者试图追求更大成功的人,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它将有助你改变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式。推倒束缚自我的思维之墙,就会发现改变命运的钥匙。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一种好的思维方式是如此的重要。记得小时候,因为父母为我提供上学的机会,我才能够有机会学习知识。然后进入初中,但我不知道这样一直学习意味着什么。后来,我又进入高中,因为只有通过高中三年以后的高考,才可以进入大学,所以我拼命地学习。可是即使进入大学,以后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也许以前是父母在引导我前行,所以我的思维处于被动状态。但现在,作为成年人,我必须要锻炼自己,让自己拆掉思维里的墙,从而不断超越自己!
古典老师在这本书里谈到很多方面的问题。譬如:买房、爱情、工作、如何提升安全感以及如何才能成功等等。通过阅读,我产生好多对自身现状及未来的思考。或许会有一些担忧——对未来的担忧,但我也会克服它们,自信、快乐地生活下去。
正如俞敏洪对此书的评价:让我们的生命有自己的价值。诚然,既然上帝赐予我们生命,我们为何不珍惜?我们应当珍惜每一秒钟,换一种思考方式,努力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样你才会对生活充满无限的渴望与期待……
第三篇:《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感谢夏璐同学的推荐了这么好的一本书,引用夏璐同学的一句话:很久没有这种酣畅淋漓、沁人心脾的感觉了,《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要说拆掉思维里的墙,首先要说的是,这墙是怎么样的一堵墙呢?它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当中(废话),影响我们内在的情绪和外在的行为,影响我们内在的价值观和外在的追求。
总会有这样的事,当付出很多之后,到最后发现得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当钱赚多了,也不一定过得比没钱时开心。为什么会这样?要搞清楚这个,首先要先了解,开始时,为什么要追求最后得到的那个目的?因为别人都说这样好,因为别人都觉得这样会很牛逼,因为亲朋好友都喜欢看到这个样子,因为得到后会感觉头上有光环,所以有了开始的追求。但最重要的人没有考虑到,那就是自己,自己喜不喜欢,自己有没有兴趣,不清楚。另外,古典(书的作者)老师说要平衡好自我、家庭和职业(包括团体)这三者的关系,任何一方面不好,都会造成很多不开心的事。
对上面的问题进行引申,每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和做法不尽相同,古典老师说是因为“心智模式”在作怪。心智模式,好比电脑上的软件,如果有这么这么的操作,那么就会有那么那么的结果。古典老师把人比作电脑,心智模式便是影响我们情绪或行为的软件程序。譬如看见美女就喜欢,看到脏兮兮的人就讨厌,看见好车就喜欢,看见开车的人是自己的情敌就讨厌。有些东西有人喜欢有人讨厌,那就是各人心智模式不同引起。
如果上面的说法是真的,那么我们的软件(心智模式)能否升级或者更换呢?事实上是可以的。
当你总觉得自己的沟通能力不行的时候,你每次跟别人沟通时都会这样提醒一下自己:“我沟通不行的”,于是你就每次都跟别人沟通得不好了。换一种想法,每次跟别人沟通前,都告诉自己:“其实每个人都一样,我没什么比别人笨的,我跟别人沟通没什么障碍。”于是你会发现,你跟别人沟通会越来越好的。
上面说的是升级软件,那怎么样是更换软件呢?
当别人都说过年吃发菜好,吃了会发财,但其实吃其它的菜也很好,甚至不发财也可以过得很开心幸福,只要两小口子和和睦睦、互相珍惜、知足常乐,这简单美好的生活不是发财就可以有的,读后感《《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当别人都说iphone好,进名牌大学好,买房子、买车子、早点成家立业好,其实那不一定好,或者说不一定合适自已。可不可以换个心智模式,追求自己切实喜欢的,那怕是平平凡凡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都有许多美好在里面。
书上还说了很多观点,比如
关于投资,年轻的时候应该把资源投资到发展的东西上,而不是投资让自己安定的东西。
关于爱情,“喜欢”是指向行为的,而“爱”是指向本质的,爱是给予而不是获得,在没有另一方时,自己也不会感觉缺少什么,但会因为互相的给予让彼此更幸福。
关于缺点,要有不服输的精神,从各方面寻找原因,总结经验,让自己做得更好。
关于社会公平,社会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但也不能老去抱怨,应该学会去改变。关于逆境,尝试从别人的角度去想,要怎么做才能改变逆境,只要这样,才能那样,如此去想,要相信,命运是把握在自己手里的。
关于幸福,幸福来自于对社会物质的转换能力,这就是说,并不是你在社会上获得的物质越多,你会就越幸福,你还需要有这个将物质转换为幸福的能力,让自己内心幸福;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再穷,也可以是很幸福的;幸福常见的杀手是跟人比较。
换种思维,跳出那面围着自己多年的墙,或许可以活得很精彩。
古典都是幽默风趣,给我们写了不可多得的好书。这里小小几段文字,写下的不多,感兴趣的就要去看原书啦。
第四篇: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有感
今年公司发了一些新进的图书,本人挑了一本,花了大概三个多小时读完了《拆掉思维里的墙》。
读这本书,感觉有点前后杂凑,前后总感觉文风不一致。特别是中间一段文字,不知所云,可能是因为没有目录的原因吧,不过没有目录也应该让读者看懂吧,还是文字编排有问题。还有就是书最后的一段,感觉有点像是作者自己调入了一个自己曾无情批判的陷阱里,用一堆名人名言,总想给读者留下点激情,或者煽动读者去“成功”。
刚开始看的很有趣味,文中所讲故事很接近我现在的实际状况: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工资不多也不少、在考研这件事情上还心存侥幸、一心想着做自己喜欢的数学、有自己的梦想、需要在职场进行不断的学习、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训练或者培训等等,第一节的职业安全感奴隶看完的时候,心里也是对这本书心存期许,还推荐给了大姐和其他同事。真心说,很受启发,不过如果仔细一想的话,其实如果按照文中所述的方式生活:不要买房、不断学习、年轻奋斗、花费金钱和时间积累人脉资源、为自己的未来进行大量的投资。这一切好像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要为了有更多的钱、更好的前程、更优秀的人生而奋斗。可是我是那样的人么,可能有时候是吧,比如在学业上、工作上偶尔会有这样的想法(学业不成功去搞数据库、数据挖掘等和数学相关的工作)。但其实我更多是一个喜欢幻想、神经质、对文字和艺术顶礼膜拜的小小的人,狂想者抱着吉他沿街流浪和去远方旅行、守着一大堆数学符号在草稿纸上感觉无比美妙的世界原理、手持话筒面对着空空的墙壁唱出最有深度但好听的rap。看看我买的书:《海子》、《沉思录》、《股市大全》、《时间简史》,两本算是文学性质的吧,时间简史虽然算是物理,但也算是一个对数学狂热的人诗意的追求,买股市大全也是为了想把无比美妙的数学原来与现实勾兑起来。可能把自己分析的太过了,不是有那句话么,stop over analysing ,life is simple。不过一切都是不定的,可能若干年后,我真的就喜欢上了职场、工作,现在还是多读点书,不管什么方面,都接触一点,对自己有好处的。
文中讲到第一个不建议青年人买房的故事,作者仔细分析了两个青年人的月平均消费以及消费方向,我感觉总是充满了一种投资的味道在里面,我向来对这个不感冒的,尤其是同事提到的车啊、房啊什么的,所以,我感觉自己内心里注定是个不喜欢安定居所的人。
下面还是摘抄一下书内的经典句子吧:
(1)年轻的时候,整是我们最有旺盛的学习力和拼劲的年代,是我们最需要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目标,最有机会开始创业的年代,大部分购房者都与这些机会永远相隔。(2)个人发展的几个关键词:创业、转换行业、快速升值。
(3)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不买房,买梦想。(4)高晓松说的一句话:不买房,全天下都是我的,想住哪儿就住哪儿,买了房,就只剩下一个角落是我的,我妹没买房,但我俩走遍了世界。
(5)经济部独立一位着梦想不独立(这个我深有体会,大学的时候喜欢音乐,但从来没正式的抱过一个学习班啊什么的,也不是自己没机会挣钱,只是挣钱太少,总感觉自己花的钱还是父母的,所以总是不敢花)。
(6)最希望共事的一群人和一个最大的梦想,所有这一切,都是房子所无法比拟的。
(7)购房购的是一种心理安全感,安全感真的来自于一套房子么?即便房子可以换回安全感,那么出卖梦想值得么?
(8)为了消费安全感,我们付出这么大代价,典当自己的梦想,典当自己最快发展的时光。
(9)职业安全感奴隶、爱奴
(10)人在最痛苦的时候,在身边的只有你自己。(所以一定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依赖任何人生活的能力)
(11)尝试:上帝不是要你成功,而是要你去尝试。(12)试试看给那些可去可不去的职业打电话,是这推销一下自己。
(13)在安全的地方,试一下冒险。
(14)当你有恐惧感和紧张感的时候:fuck you ,that is me anyway.(15)你如果受了伤,你也帮助他人减轻痛苦。(16)安全感是给出来的,不是拿回来的。
(17)乐趣来源于权倾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结果。(18)成功的尝试带来成果,不成功的尝试带来智慧,不管成不成功,投入带来快乐。
(19)为你的生命找一个长期的深层的,不能被满足的乐趣,让这永恒乐趣带领你穿透生命的无常。
(20)成功学不能学。
第五篇: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在历史中找根源,从现实中找方法
——读《拆掉思维里的墙有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的确非常值得一读。以前也看过一些类似的书籍,但都只是草草浏览,没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字里行间闪烁着人生智慧,能常常让人读到触动心弦的语句,即使在放下书本后还能回味良久。
一本好书,一本成功的书,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在此我不想就书本的内容本身做过多的叙述,只是想谈谈此书带给我的思考,并粗浅的从时间维度上梳理一下它的现实价值。
古典提出“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这是当今社会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住房难、房价高是一个多么深入人心的话题!那么中国人看重房子,急于买房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我想我们或许可以从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上找找答案吧。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让中国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农耕文明的火种在炎黄子孙中代代相传,当年富饶的中原地区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高中课本中就曾叙述过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土地历来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根基,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实行,正是经济对政治影响的表现,在这样政策环境的长期影响下,我们的民族性格中形成了对土地的依赖。商人因此地位地下,他们经商积聚的财富都是为了置办土地,由商人变成地主几乎成了一个不变的规律。人们从土地上寻找一种踏实,寻找一种内心的安稳。我国近代的实业救国、洋务运动等的失败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这样的民族性格驱使着商人把金钱用于买田置地而非扩大再生产。
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地公有化,地主成为一个历史名词逐渐离我们远去,由此人们把对于土地的渴望转变为对于房子的渴望。有房才嫁女,有房才安定,有房成了幸福的基础,有房成了许多人奋斗的目标。这也就造就了现如今房地产业的火爆景象,国家数次出台政策抑制房价,但是收效甚微。这其中或许有挡不住的刚性需求,但根植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民族性格中对于土地的需求无形中也加剧
了买房热。
由此,古典提出房子消灭梦想无疑是对这一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性格的一种挑战。但是不可否认,时代在发展,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房子真的是我们最好的归宿么?安稳与踏实有很多种,不是只有房子才给的了。就像书中写的巴菲特一样,我想住在灰色小楼里的他一定比许多住在大别墅里的暴发户心里踏实的多。古典希望我们破除的就是一种房子给我们的安全感,或许房奴们辛苦并快乐着,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已将自己的未来奴役。
房子是压在年轻人肩头的一坐山,就业又何尝不是呢?
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一直将出仕作为读书人的毕生追求。当年孔老夫子周游列国,就将安定天下视为己任,为后代所有的读书人树立了榜样。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的科举制为所有的读书人开辟了一条功成名就的大道,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寒窗苦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他们共同的目标,当然有朝一日考取功名,还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中国古代的统治者通过这样一种巧妙的手段揽天下英才于囊中,同时引导着他们朝着封建统治需要的方向发展。不得不佩服封建统治者高明的政治智慧,一代代的读书人在同一条生产线上被批量化的生产出来,一等品入朝为官,二等品坐镇地方,三等品不妨开个私塾继续生产,说不定还能出个一等品也算是对自己郁郁不得志的一种安慰。
深究这些读书人的心态,其实无论多么宏伟的志向,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最终归结到物质上是一种吃皇粮的光荣与安稳。中国古代的官员只要任上无差错,为官一般是一个可以做到告老还乡或寿终正寝的安稳职业。这也难怪那么多人对此趋之若鹜,头悬梁、锥刺股也在所不惜。更何况在一个讲出身、讲家世的时代,“士农工商”这一人为顺序又在我们的民族心理中写下来浓重的一笔。入朝为官由此成为一种无上光荣的职业,哪怕俸禄微薄,但精神上是富足与安稳的。从商虽然可以过上不错的物质生活,但确是一种不被政策支持的职业,不仅地位地下,财产也缺乏法律保护。
这一民族心理投射到当今社会,考公务员热无疑是它最好的佐证。如今的大学生纷纷将考公务员作为自己毕业后就业的一大选择,甚至早在大三就开始花力气准备公务员考试。我的父母也希望我能在毕业后考取公务员,原因很简单:安定。没错,公务员和铁饭碗几乎划等号,我们依赖这一职业所带来的安稳,我们
也依赖这一职业所带来的体面。在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从商已变的无可厚非,甚至金钱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但是公务员这一职业依然具有不可阻挡的魅力,不得不说是这一民族心理使然。
关于这一方面,古典有“职业安全感奴隶”的阐述。我们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是有着工资不高但是安稳的工作,我们不想过他们那样的生活,但又害怕做出改变。其实是我们太渴望安稳,又太缺乏安全感。“安全感是一个力量强大的主子,他用一个看不见的牢房来囚禁他的奴隶们,这个房间用恐惧做墙,用恶毒的信念做水泥。”这一次古典希望我们冲破对职业安全感的束缚,又一次挑战了民族的传统观念,他鼓励我们尝试,但不是盲目的随便尝试。很认同他的这句话:“你的潜能好像你的咨询顾问,如果一开始你信任他,他就会越来越努力,为你做越来越多的事情。”其实给我们安全感的不是职业本身而是我们自身的能力,有能力的人走到哪里都自信,无能力的人则会时时自危。
最后我想来谈一谈“有趣模式与无趣模式”。这一现象的形成同样能从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找到答案。
我国是一个大陆性国家,出身于大陆上的民族与生俱来有一种安于现状的性格,于此相反的是岛国的民族一般更具冒险精神。因为土地与资源有限,地理条件迫使他们不断探索外面的世界。而富足的大陆使人们很容易满足于现状,小农经济更是进一步将人们束缚在土地上。从古至今,“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等一些词语常常被我们念叨在嘴边,一直被灌输于我们的脑海。我们这个民族一直活在天朝上国的自信中,的确,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但是走入近代,清朝的闭关锁国使我们背上了“东亚病夫”的耻辱。清政府为何如此自信,不正是我国对地大物博的盲目自信与知足所致吗?
于是我们奋起反抗,但是当落后就要挨打被提出半个多世纪以后,当改革开放的成果让中国的GDP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后,我们是否还记得当年的那份忧患,那份自强的决心?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我们不必极尽所能创新救国时,我们心底的那一份知足安乐就又慢慢占据了我们的心灵。
如今有多少大学生上大学是为了充实自我、潜心学术?如今又有多少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己任?上学是为了毕业,经营企业是为了赚钱,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渐渐丧失了尝试的勇气。正如古典所说:“无趣之人常常是无胆之人。”我们总是认
为做好本职工作就好,对一些新生事物不屑于尝试,并将其归结为无趣。“乐趣来源于全情的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结果,正式因为这样,乐趣可以是无条件的。”中国为何在基础教育上遥遥领先结果却在世界教育水平的比较上输在了高等教育?为何西方的孩子学得快乐,中国的孩子学得痛苦?我们的教育不鼓励尝试,我们的教育希望我们接受原有的东西,所以我们失掉了乐趣,失掉了创新,学会了知足,学会了安逸。是啊,我们原有的财富很多,但那都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如果没有创造,我们的后代岂非要坐吃山空、一贫如洗?国家提出素质教育,提出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正是意识到这一现状的表现。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克服这一民族性格,以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这是古典想告诉我们的。
书中的每一类问题几乎都可以从我们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找到根源,历史是现实的镜子,通过历史我们可以投射现在,在时间的维度上我更加深刻的理解本书,作者的每笔一都有对现实热点的思考。
古典的书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点明了我们民族性格中束缚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因素,对其作出驳斥,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们去克服这些根植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弱点,具有很强启迪性与可操作性。他的观点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他的方法却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他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思维,帮助每一个中国人更好更快地适应这个瞬息万变高速发展的时代,更自信地迎接全球化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