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案例有感
听案例有感
听李老师的成长案例,收获很多,感触最深有两点:
一、爱的教育
从李老师的案例和著作处处可以体会到一个字:“爱”。有对事业的热爱,她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到白发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于教育事业,不断的学习、思考,引领着年青人。没有对这份事业执着的热爱,哪来这样的坚持与成就;有对学生的热爱。李老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儿童,把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孩子们。她把自己的全部追求跟儿童的喜怒哀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儿童的成功、进步和健康成长而感到欢乐和幸福,为儿童的挫折、反复和遭受不良影响而感到痛苦、焦虑和不安,她用自己的一生去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教育体系——情境教育。
二、坚持不懈
李老师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从没放弃过学习、研究,时至今日,她依然坚守在教育战线。这份坚持令人敬佩。
第二篇:听幼儿园安全事故案例后有感.
听幼儿园安全事故案例后有感
休闲的暑假生活结束了迎来了紧张的工作,在多功能厅里听着干老师讲XX年XX幼儿园XX小朋友发生了意外,作为一名一线的幼儿园教师,更加意识到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是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保障幼儿的安全呢?
一、物品摆放
幼儿具有好奇心强,好动,随心所欲的特点,而且不知深浅,不明是非,常常趁老师不注意玩一些危险物品,做一些危险的事或到一些不安全的地方玩。这次我刚好教的又是小小班,孩子的安全就教育更犹其重要就,我们应该在开学的时候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大清除的工作,包括:清除板凳和柜子上冒出的小钉子头,将小刀、针、剪刀等尖利的物品,灭蚊水、洁厕灵都收藏到小朋友拿不到的柜子中……
二、日常生活活动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重要的是不仅应该让幼儿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让他们学习如何征服危险,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保护自己。上楼梯对小小班幼儿来说不安全的因素会加大。但只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的同时,提供给幼儿接触不安全因素的机会,才能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在上楼梯时,我们教会幼儿掌握上下楼梯的基本动作,并常常练习。使幼儿双脚协调上下楼梯的技能有很大提高。刚开始上下楼梯时许多幼儿不敢独自上下楼梯,特别是妍妍、曼嘉等几个胆子教小的孩子,我并没有马上就伸出手去帮助他们,让他们借助老师的力量上下楼梯,刚开始的时候我用手轻轻的握住他们的手,让他们克服心理恐惧,然后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办法上去。孩子们现在基本都能独立上下台阶了。
曾经在报纸上看到由于幼儿园的老师害怕承担责任而耽误了烫伤幼儿的医治造成身体大面积的伤残的情况,我就暗暗对自己说,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故都要及时送到正规的医院并且通知家长。因为发生安全事故是大家都无法预期的,当事故发生后及时医治也是最重要的。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幼儿园是众多幼儿集体生活的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意,也难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平日的教育实践中,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让幼儿被动的接受“你不能怎样,你不该怎样”,成人如此反复的强调只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同时,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它需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例如:利用听故事“思杰走丢了”,让幼儿知道回家要等父母来接,决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每天喝豆浆时,请小朋友先试一试是否太烫;开门、关门时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吃饭时不嬉笑打闹;上下楼梯时,扶栏杆有序的走;以及早操、午睡、入厕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安全警示,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有机的渗透,不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观注每一位幼儿的性格喜好,深入了解他们,因为幼儿的进步而高兴,也会因为幼儿的不足而担心,同时也要想方法去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要用心地教育每一个幼儿,不仅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这些都是我的责任。
贺 芳 2009年9月
第三篇:听关于质量问题的案例有感
听关于质量问题的案例有感
《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研究与应用》,初一看这个题目,就觉得肯定是很难懂,与实际没有任何联系的课程。但是,杨老师的第一堂课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杨老师首先将自己介绍了一番,并告诉我们很多成功的经验及激励的话语,尤其是关于“四个人”的分析。之后给我们讲的几个案例,让我至今难忘,让我们意识到“质量”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性。
海尔集团砸冰箱的案例让我们意识到中国人的质量意识真的很缺乏。很多时候我们就觉得得过且过,却未料到就是自己的那一个小小的“懒惰”,那一个小小的“自以为没事”,那一个小小的“粗心大意”却有可能给公司或者他人造成巨大的损失。这种意识貌似已经根深蒂固,为了让他们的员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的厂长毅然决定砸冰箱以唤醒员工的质量意识。这确实是一个双赢的决定,一方面唤醒了员工的觉悟,及时召回问题冰箱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敬佩。
汶川地震的案例中,北川中学楼和那所希望小学的教学楼的对比图,也让我们异常的震撼。同是教学楼,经历同样的地震,结果却是一个成了废墟,一个完好无损。北川中学教学楼建造所存在质量问题,留给了我们很多的遐想,也许是负责人克扣经费,或许是建造商偷工减料,还有可能….不管怎样问题出现了,这不得不让我们痛心,中国的质量问题。总是有那么些人,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儿利益,不顾他人的安危。我的心中悠然升起一句话:“质量就是生命,请珍惜生命,重视质量。”
离看那些案例已经有几天,但是我的心却一直在思索,追想着自己的所行。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到那些不重视质量的人,不珍惜别人生命的人,都会特别的痛恨,却从未想也许自己就是那样的人。多少时候,我们做事都是为了应付过关,都是为了能偷个懒,耍个小聪明,占个小便宜,却未想到也许这会给别人带来多大的麻烦后者伤害,这些真的需要我们去深思,不要做自己讨厌的人。
质量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质量需要动态的持续改进;
质量就是品格与生命(尊严)。
2012-2-25
《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研究与引用》P1
第四篇:听《青鸟》有感
留一点闲暇,听听童话
——听《青鸟》有感
当我们小沉醉于缤纷繁乱的影视言情时,是否还会给曾经执迷的童话留下一丝发光的罅隙?故事盒里散发着感动,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让我说的胸腔里瞬间涌起一股美好说的暖流。这是幸福的滋味。我确信。
故事发生在圣诞前夜的晚上。伐木工人家的兄妹DEDY和MEDY没有钱买礼物,早早地上床睡觉。妈妈比平时更亲切地吻孩子们。一次充满梦幻与惊险的旅行从此开始。他们要为邻居柏林可不太太生病的小女儿寻找青鸟,因为青鸟意味着幸福。
一路上,dady忠实的大狗德鲁一直保卫在孩子们左右。勇敢却草率的哥哥dedy与善良的却胆怯的妹妹medy始终贯穿着故事脉络,与那些奇妙无比的朋友们一起,填充着情节说的每一丝情感。这支队伍团结得像个小家庭一样的队伍走过的路流露出太多精髓,丰盈到我忙不赢捕捉。
《青鸟》是1998年录制的源自比利时的世界著名童话。其结构简单,线索明了,情节却九曲黄河。听众舍不得在倾听故事的时候边吃爆米花,播音员的每一言语都着实能勾起听众知晓下一句的急切。
倾听中,我惬意地感受着人性最纯朴的教育:要乐于助人,关心亲人,坚强勇敢,独立思考……享受中,我不知不觉在在故事中寻觅到两种东西,一种东西是幸福,另一种东西还是幸福。前者来自寻求幸福的过程,后者则来自他人的幸福。颇有一点欧阳修的意蕴呵。一年的旅程悄悄过去了。孩子们还没找到青鸟,一路走来的朋友们也都将失去生命。孩子们低丧着头。光之神来安慰他们:“你们已经尽力而为了,尽力而为是最重要的。”而你还记得吗?尽力而为是最重要的!这多平常的语气,多实在的口吻,多普通的一句话啊!而在你每天忙碌的生活中,你究竟做到尽力而为了没呢?我不禁有些难过地反诘我自己。
家里的时钟敲了八下。圣诞节到了。邻居柏林可不太太走了进来。DEDY没有找到青鸟,却从鸟笼里取下了那只他最心爱的鸽子:“对不起柏林可不太太,快吧鸽子给小女孩送去吧。”其实,这是给生病女孩的最好礼物。
不一会,奇迹发生了。Dady指着那只在碧青的天空里与天融成一片的鸽子,激动地喊着妹妹:“medy你看呐,多神奇啊!我们走了那么多路寻找青鸟,原来青鸟,就在我们家里。”那股美好的暖流从这一刻涓涓流淌:“我们每天都在寻找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by 柳楣
第五篇:听《高山流水》有感
听《高山流水》有感
今日喜逢此曲,与古筝拂于耳听之,其优游感慨,不胜再数。
古云:嵇康之广陵散尤万古之奇曲,惜三千太学无一会此,世之大痛矣。吾言:夫子之琴意意在厌而无知亦没存其琴其行之理,何顾于此苍苍?乃不同与高山流水,浑然一体,无西月秋之气凉山河,悲悯欲绝,无广陵散之绝恨,厌世咄咄,惟次临南楼,别有情意番在心头。
激浪之中,石台滑阶,参参其青,玉水澹澹,斯斯逝流,余化青石,顺之而下,翻转腾离,两岸群山,峭壁逢生,凌绝万里,芳草萋萋,竹影摇曳,空谷无云,故思,何以不为之奏筝一曲,垂鬓长箫。
昭昭乾坤,吾欲言曰,不见亭台,若有其音,不见小流,若有其声。此虽有百川长江,却无雅颂闲情,固使赏之,乐此不疲。
悦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