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绝不拖延读后感
《绝不拖延》读后感
比尔·盖茨说:“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当'立刻去做'从潜意识中浮现时,立即 付诸行动。” 寻找借口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拖延,而拖延是最具破坏性、最危险的恶习,它使 你丧失了主动的进取心。可悲的是,拖延的恶习也有累积性,惟一的解决良方,很明显,正是——行动。富兰克林说: “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将今天该做的事拖延到明天,而 即使到了明天也无法做好的人。今日事今日毕,否则无法做大事,也不可能成功。所以应该抱着“必须把握今日去做完它,一点也不可懒惰”的想法去努力才行。歌德说: “把握住现在的瞬间,从现在开始做起。只有勇敢的人身上才会赋有天 才、能力和魅力。因此,只要做下去就好,在做的历程当中,你的心态就会越来 越成熟。能够有开始的话,那么,不久之后你的工作就可以顺利完成了。疯狂英语”是一种立即行动的精神,你如果还在害羞、胆怯、退缩、偷懒、找借口,到“疯狂英语”的世界走一次,你会发现你原来可以突破自己设下的极 限。“运动员精神”是一种成功哲学,运动员在用最极端的行为,来演示人类及 人性的发展规律:天赋+练习=天才的成功。痛苦是锻造自己的最好机会!What pains us trains us!不要害怕失败。摔倒多少次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能多少次爬起来。Don’t be afraid of failing.It doesn’t matter how many times you fall down.All that matters is how many times you keep getting up.如果你不服输,就“疯狂地付出”吧!成功没有电梯,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楼梯。There is no elevator to success ——only stairs.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你想通过自己而改变父母及家庭的命运,请先问一问自己:“我曾为此付出过什么?” 作为最后的总结我想说,有一些很对很正确的传统学习方法与经验我们听了一遍 又一遍,所以脑袋里总觉得“啊,很对”却没有真正去做,我觉得那些方法与经验 真的很有用,只要你真正去做。不过我自己也没有实施过多少,因为我认为每个 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你可以在自己的模式中融入一些传统的方法技 巧与别人的经验总结。但是主心骨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摸索实践出来的,自己用 着才顺手。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愿所以还没参加高考的同 学寻求出自己的一套来,创造出自己的辉煌!
第二篇:绝不拖延读后感
《绝不拖延》读后感
《绝不拖延》,顾名思义就是:今日事今日毕,不要往后拖。
读过这本书后,对比了一下自己,感到自己在生活中总是有拖延的习惯的。比如:能马上就做的事却要等一等;计划要做的事一直等到最后;可以今天干的事拖到明天„„为此也时常懊悔加自我批评,但仍时不时地犯老毛病,我想下面也有跟我一样的同事吧。其实拖延的危害很大,下面我们就来数一数。
首先,惰性在拖延中滋生。比如今天上午要洗衣服,我却总想着下午再洗吧,还有时间,今天休息呢。就这样时光就在不经意间流逝,衣服到下午还是没洗,于是就说明天吧。。一直拖,懒惰就是这样练就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诗说的可实在是真理啊!
其次,自信在拖延中衰退。有时候拖延是对自己能不能完成没有把握,所以就想先放一放,到非干不行的时候再说。这样久而久之,便会丧失对自己的信心,行事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甚至本来能完成的事也完不成了。有时候我们真需要一种说干就干的魄力与勇气。
最后,效率在拖延中丧失。比如,明明今天上午就可以把这篇教案写好,我们总是拖拖拉拉,一直到下午才把它完成,甚至最后为了赶时间不顾质量草草了事。这不仅效率低质量也低,危害甚大呀!
既然拖延的危害这么大,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是立即动手,绝不拖延。一旦决定就马上着手去做。我记得上次魏书生老师说过:定了就干,踏踏实实把一件小事做好。只要迈出了第一步,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在探索中慢慢克服。正如书中所说“你勇敢,世界就会让步。如果有时它战胜你,你要不断地勇敢再勇敢,世界将向你屈服。”
第二是突破自卑,相信自己。拥有自信,绝不拖延。别人看得起自己,不如自己看得起自己。要学会欣赏自己,做事的时候需要自信也应当自信,而不是在成功后才拥有自信。如果你要创业你要成功,我想这点必须做到。
第三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拒绝拖延体现了一个教师对职责的态度。比如你上课时发现某个学生今天状态不对,又或者发现他其他什么
问题,要及时沟通,处理。不要拖着,也许你拖着拖着就忘记了。再比如你现在有某个好点子好方法就立马记下来,否则待会说不定就忘了。
拖延只是一个坏习惯,不是不可改变的天性。拒绝拖延,绝不拖延,才能提升工作效率,把工作做得更好,才可以给自己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让自己更好的享受生活。
第三篇:《绝不抱怨》读后感
《绝不抱怨》读后感
磁涧小学闫会乐
最近我又一次拿起《绝不抱怨》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书中描述的“紫手环”的游戏,《绝不抱怨》读后感--磁小闫会乐。这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灵导师威尔·鲍温发起的一场“不抱怨”运动,每一位参加运动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到自己在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够持续地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抱怨没有用,它只会给我的生活带来恶果,仔细想想,我们之所以抱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抱怨能带来一些益处。比如,我们向他人抱怨工作的繁重,可能潜意识里就希望别人多做一些或者帮助自己分担一些;我们抱怨自己最近多么倒霉,可能是希望别人能给自己一些安慰和同情,读后感《《绝不抱怨》读后感--磁小闫会乐》。但是抱怨不能解决任何现实问题,最终只能给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恶劣的影响。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值得抱怨的事情时,我们也许可以试着不去张口,而是首先理智的思考,然后再去马上行动,改变处境。很多时候,也许就是我们抱怨的话语改变了我们的世界。我们原本可以轻松、积极、乐观、上进,却可能因为抱怨而变得痛苦、悲观、沉重、无所作为。我想,没有人愿意和整天抱怨的人生活、工作在一起,因为这样连自己的生活好像也看上去毫无希望。
这本《绝不抱怨》让我下定了决心:从现在就开始,我决定“不再抱怨”。
第四篇:《决不拖延》读后感
立即执行—读《决不拖延》有感
由于每天都在工作,好久都没有捧着书看了,也曾有过想选几本好书读读的念头,可一拖再拖,终未实现。这次公司帮我们买了两本书,让我们读一读,促使我不得不去完成这一念头。通过公司下发了两本书,《你在为自己的幸福工作》和《决不拖延》,我首先阅读了《决不拖延》这本书,当时毫不犹豫地先阅读了它,什么原因让我对它情有独钟?当然,首先是为了要完成这次学习两本书的活动任务,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看到《决不拖延》这本书名后,“拖延”两字击中了我的要害。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我,一直都存在着拖延的习惯,原本可以马上完成的工作,有时却要一定要放一放,拖一拖;早上上班不到“最后时刻”不起床;袜子脏了,不到没袜子穿的时候不会洗;心里想到要去做某事,可不到紧要关头就是不动„„有时也会自我批评,决不再拖,可总是恶习难改。看到这本书后,我有如获至宝的感觉,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当中是不是有对拖延习惯产生原因以及解决方法,为自己消除拖延的不良习性指点迷津。当我从头至尾读完它之后,的确感受到了它的力量,它解答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困惑;提出了我迫切需要建立的观念,为我解开了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困惑、茫然,让我有了方向感。
它让我体会到了“拖延让懒惰滋生”
一直以为有时将一些马上可以去做的事情放一放并无伤大雅,反正我会把它完成。可是从来就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将是无休止的拖延,使时间白白浪费。反思自己,尽管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就是生命,青春无价,可是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去珍惜过。三十多年如过眼云烟,回过头来,有什么能让自己值得去回味和为之骄傲的事情?而这一切恶果无不与拖延密切相关。拖延使惰性滋生,懒惰往往都是因拖延而产生,拖延和懒惰就象一对孪生兄弟。因拖延而懒惰,因懒惰而碌碌无为,因碌碌无为使美好的人生离自己越来越遥远,可望而不可即,甚至连望都望不到,人生充满的只有平庸和无味。拖延让自己颓废,使别人领先。
它让我感受到了“拖延只是坏习惯”
拖延是一个不良的品质,一种坏习惯,是导致一切失败的根源。它通常表现为:在我们的工作中,自己总是被一些琐事缠身,不能将精力集中到工作中去;领导来催促了才动一下,缺乏主动性;虽然下定决心要立即行动,但就是找不到行动的方法;做事磨磨蹭蹭,工作久拖不决;情绪低落,对工作没有兴趣,缺乏激情;对人生没有什么愿望和追求,自甘平庸。有时也不满于自己拖延的现状,却又不去改变,每天都生活在等待和无奈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意志薄弱,不敢面对现实,习惯于逃避困难,惧怕艰苦,缺乏约束自我的毅力。或者是目标和想法太多,致使无从下手,缺乏应有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再就是没有目标,或者不知道该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日复一日,拖延便成了习惯,诸如“再等一会儿”、“明天开始做”这样的语言和心理意念不知不觉就在心里存在,并自然而然带到了工作、生活和学习当中。
它让我意识到“拖延是对自身能力的怀疑”
对自己自身能力的怀疑其实就是自卑的表现,如果我们总是怀疑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学识等自身素质评价过低;心理承受力脆弱,经不起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行为畏缩、瞻前顾后,那结果肯定就是什么事也做不成,就会无休止地拖延。自卑的对立面就是自信,自信就是自己要看得起自己。别人看得起自己不如自己看得起自己。走自己的路,别管别人说什么。
它让我认识到了改变拖延习惯的方法:
“三思而后行,一旦决定就全力投入行动”。立即行动,不要为拖延找借口,即使心存恐惧也要做,即使不知道后面的路怎么走也要走出第一步。其实很多我们认为难以完成的工作,只要我们走出了第一步,在不断的奋斗中一定会得到突破和超越。如果总是畏难而止步不前,那结果将是一事无成。
“选择了一个工作,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工作,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去做好它,把它当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投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为之而奋斗,那你一定会满载收获。如果不喜欢它,那就应早作打算或选择放弃,如果总是想法太多,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鱼和熊掌都想兼得,那终将一无所获。
“快乐地执行”。尽管我们在现实中会遇到种种挫折、种种不快,让人难受、愤怒或者悲哀,但一段时间后回头看看就会发现,战胜了这些困难,自我价值得到了升华,便会拥有巨大的快乐。有时我们不能快乐、积极地去面对自己的工作,主要原因是担心执行以后得不到足够的回报和肯定。其实,只要我们相信社会是公平的,用一份良好的心境去寻找工作的乐趣,什么烦恼都会变得不值一提。幸福的工作从来都不是平稳安逸的享乐,而是战胜一个个困难之后的胜利感、荣誉感。
“认真去做,挑战自我”。我们的人生都是在不断的挑战自我时得到锻炼,挑战自我的人生就是没有虚度的人生。最后的所谓成功,只是挑战自我这个过程中的副产品,真正的成功是我们勇于超越自己,从而活出自己来。
“找准位置,牢记职责”。一个人的首要职责是什么?通过阅读《决不拖延》后,我知道了答案,就是做好自己。只要我们摆正自己的位置,就像知道自己的脸面一样重要。我们有时候总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常常感叹自己无用武之地,但是,如果真的给了我们用武之地,我们又能拿出什么真招绝技来吗?其实,做能够做的事,力求做得最好,这才是做人的至要。
通过阅读《决不拖延》让我感悟到,成功者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强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对工作的态度是立即执行,从不拖延,所以把握了成功。“时间不允许浪费,高效率地工作,活得就像明天就要死去一样!”这是每一个成功者所应具有的品质。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拥有成功、充满精彩,那我们就应从现在开始督促自己立即执行。无论是生活、工作和学习,只要我们随时都主动地去执行,远离拖延,就一定能拥有幸福、快乐和无悔的人生!
第五篇: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近日看博克莱和莱诺拉写的《拖延心理学》,阅读了拖延产生的一些心理学原因,颇受启发,阅读过程有种脊梁发凉的感觉,似乎以往自己很是骄傲的一些点就是阻碍自己前行的深层次的原因,不管是过于敏感,或者确实是问题,暂且先记下,以备日后深入思考和矫正。
(1)过于注重表现,把表现等同于能力。
”不管能力如何定义,当它成为一个人自我价值感的单一决定因素时,问题就产生了。这个人表现如何成为唯一衡量,其它面都被忽略了。“表现的好坏评判标准常来自于他人,而他人无法从做事的动因和根本出发点去理解一个人的表现,因此单纯注重表现,会让人变得过于追求最后的结果,而忽略了完整的努力。这样获得的结果就如同空中楼阁,似乎很华丽,却总让人不安心。
(2)过高的期望,与现实形成太大的落差。
”一个适应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很高,并且相信自己的表现能够与之相符;一个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但是却对自己不抱希望。“后者对自己要求跟自己对自己表现期待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所以常常自责,进而容易消沉,自尊因而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3)平庸招致轻蔑
太多的时候希望自己每一件事情都做的非常出色,是个全能的人。于是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与理想的自己相比很平庸,于是贬低平常和常规的表现,用轻蔑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表现。拖延就是安慰自己的方式,然后找一堆接口,阿Q式的安慰自己。
(4)优秀不用努力
遇到事情,总是幻想自己有超能力,秒懂一切,解决问题都是手到擒来,分分钟了事。做不到这点就觉得自己能力有问题,对自己感到失望,然后放弃必要的努力,通过拖延来回避努力,长时间如此,让聪明变成了无知。
(5)一切都自己来,亲力亲为
总是觉得自己可以搞定一切,或者说只有自己做的才能放心,长此以往,自己时间和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好每件事,然后把自己推向拖延。
(6)逃避竞争
对于竞争的很多事情,总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和信息去做,包括游戏,包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归根到底是害怕失败,而这很容易让自己通过拖延来掩盖自己的软弱和恐惧。
(7)自己太抢眼,总会有人受伤害
总觉得处于一种和谐状态,要进大家一起进,要退大家一起退,因此自己一有锋芒显露,就会局促不安,把锋芒藏起来,怕让别人认为自己刻意表现,影响其他人。
(8)”幸存者歉疚“
这是第一次听到的一个新名词,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一直伴随着自己,总觉得自己在外面享受着父母劳动成果换来的相对较好的生活心有愧疚。然后再做一些跟家庭有关的决定,特别是需要家庭付出很多的的决定的时候,不断地犹豫拖延,试图希望时间来通过最终没有选择的方式来做决定。反而最终付出的代价更大。
(9)选择困难,交流困难
在做决定时,太过犹豫,总是不断比较各种方案,觉得选择很困难,然后通过拖延,让一些方案自动退出可选行列,在没得选时做决定。害怕与陌生人交流,导致可能为找人商量件事,打电话咨询或约定时不断拖延,总想找一个好的状态再去做,反而最后影响自己的事情安排。这两点重要原因是一对需要做决定的事物不了解,二对自己没有自信。
以前发现自己总喜欢找一个状态再去做事,否则就把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事情不断地拖,最终不了了之或者随随便便完成,然后觉得自己做事情和预期相差很大,放弃了必要努力,对自己失望,状态低迷,此时又觉得做事不合适,不断往后拖,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拖延是个问题,需要不断修正,但是修正前先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否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冲动“,本来没有问题,创造了问题,这样就不好了。上面的9点是自己隐隐约约发现存在于自己的行为中的问题,哪些是真正原因需要不断思考。找到根,然后逐步改善,最终摆脱拖延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