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绝不低头美文
我以前有一个朋友,他是“混帮派”的,为人痛快并且狂妄。很多人不喜欢他那副张狂的样子,但是我了解他,知道他其实心里很脆弱。我有时候很希望他能永远这么轻狂下去,但是后来我们几年没见,他就变了,变得圆滑世故,说起话来滴水不漏,见了谁都特别亲热。在一次饭桌上我喝醉了,把酒都泼到他脸上,愤怒地质问他当初的锐气和劲头都跑哪去了。他反应很平静,只说了一句:人都是会变的。
后来我们就不再是朋友了,有时候想起他,我会很难受。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宿命的东西,我看到了一个男人是如何被这个庞大的体制扼杀了激情,碾碎了冲动,变得平庸而妥协的。当一个年轻人试图表达自己,张扬个性的时候,总会有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你太把自己当人了,你太骄傲了,你太不懂得做人了,你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更多的年轻人在这种声音面前退缩了,他们丧失了反抗和质问的勇气,他们在异口同声的批评面前喘不过气来,他们的自信被无情地打击,他们的棱角被轻易地磨平,他们的无畏在世俗的打量下荡然无存。最后,他们要么选择同流合污,充当霸权集团的先锋官;要么就选择沉默,在喝醉了酒以后号啕大哭。
我认识很多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在那些发胖的中年人语重心长的劝说和循循善诱下,丧失了自我,沦为了制度的螺丝钉。对此,我感到无比的愤怒。记得在那部不朽的电影《英雄本色》里,代表没落和妥协阶级的中年豪哥,在没有信仰的时候茫然地询问小马:“你信不信有神?”在时隔20年以后,我依旧能听见小马哥站在天后庙里,面对香江夜色,所做出的大声而响亮的回答:“信!我就是神!神也是人,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就是神!”
第二篇:学会低头美文
我们每个人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在一生之中,都不可能不说错话,不办错事,因为谁也不是完人,不是“足赤的金子”,不是“无瑕的白玉”。
一位先生所供职的小城,地处四季如春的云南省西部。在最寒冷的冬季,也难遇上下雪的光景。但有一年的气候与往年有些不同,眼看着春天都快要跨进门槛了,天空中却意外地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雪花中还夹杂着米粒般大小的冰雹。从老城通往郊区的道路两边,铺排着两行已经上了年岁的行道树,东面的一排是银槐树,西边的一排是圣诞树。一夜的飞雪,已经把两排行道树全都装扮成了银装素裹的玉树琼枝。为了拍几张雪景的照片,他一大早便赶到了郊外。就在他选择最佳拍摄角度时,却惊奇地发现:道路西边的圣诞树,由于承受不了厚厚的积雪,昔日绿意婆娑的树冠,竟然被压折了许多枝丫,弄得满地都是零落的断枝残叶。而靠东一排的银槐树,却依旧生机盎然,毫发无损。这一景观令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面对一样的风雪,东边的银槐树毫无损伤,而西边的圣诞树却满目断枝呢?为了弄清其中的缘由,他在风雪中徘徊良久,终于发现:当银槐树上的积雪堆积到一定重量的时候,它柔韧的枝叶便会往下弯曲,卸下多余的积雪。而圣诞树呢,即便积雪堆得再厚,也不会向下弯曲,结果是树枝不堪重负,最终被积雪坠压断折。他突然明白,原来因为圣诞树的枝丫过于刚直,过于酥脆,缺少柔韧性,不懂得“低头”,结果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自然被纷纷折断。而银槐树的枝丫是刚中带柔,刚柔相济。最要紧的是在不堪重负的时候,懂得“低头”,结果是既经受了风雪,又保护了自己。
眼前的景象,让人由此而领悟到了一个处世做人的道理:一味地刚强,一味地硬撑,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牺牲。只有做到刚柔互济,懂得“低头”,才能保护自己,立于不败。曾有人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据说你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那我想请教一个问题: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苏格拉底微笑着。答道:“3尺!”“胡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天与地的高度只有3尺,那人还不把天给戳出许多窟窿?”苏格拉底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3尺的人,要能够长久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苏格拉底可谓是深得人生的真谛:懂得低头。生命的重荷负载过多,就低一低头,卸去那份多余的沉重。面对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也要学会“低头”。只有学会低头,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
既然每个人无法避免犯错,那错误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犯错并不可怕,只要学会低头而后知道自省,就能避免铸成大错以至抱憾终身。眼睛朝上,目空一切而从不懂得“低头”看路的人,终有一天难免要摔跟头,甚至要落入陷阱或误入歧途。总是头颅高昂,逞强好胜而不懂得弯腰的人,总会撞上挫折的“门框”碰得个头破血流。只有学会低头,懂得低头并且敢于低头的人,才会平安无事,一路走好。
第三篇:会写字绝不乞讨美文
像穷人一样讲价,像绅士一样付账
当代书法家叶根友是叶氏字体系列的创始人。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村娃在经历过苦难、迷茫之后,走上了卖字之路。而转折缘于一次平凡的偶遇。
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失去双脚的流浪汉用粉笔在地上非常认真地写字,靠写字赢得路人的打赏。他好奇地上前问道:“明明可以乞讨,为什么还要卖字?”流浪汉反问他:“我会写字,为什么還要乞讨?”叶根友若有所悟,想起自己20岁出头在一家建筑公司做搬运工时,经常躺在公园石凳上睡觉,每当蚊子扰得他无法入眠,就索性起来,拿一根树枝在地上写起字来。他知道书法是自己的天赋,却从没认真地想过要拿字养活自己。
从此,他下决心写字,绝不“乞讨”,苦练书法并力求独树一帜。2007年,叶根友请人把自己写的字体发布到网上,发现很受欢迎。这使他信心大增,索性租了一幢简易楼房为工作室,自学电脑软件技术,自创了95套电脑字体在网上供人有偿下载。从此,叶根友声名鹊起,湖南卫视、央视都找上门来,马云、李连杰也邀请他教大家写字。
第四篇:做事无须总低头美文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有些人畏首畏尾,沮丧颓唐,失去信心或是一蹶不振的也不乏其人。
绿茵场上,足球运动员罚点球时,你会发现有的运动员因点射失误,总会不由自主地低垂脑袋,表现出灰心丧气。殊不知,他的这种十分消极低沉的情绪,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其他队员的情绪,导致整个球队激情颓废,因而一败涂地。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如果你稍作留心就会发现,一个人总是低首垂眉,他给我们的感觉,一定是灰心丧气心情不佳或是在消极地思考。不知不觉中,一种抑郁感也会悄悄地爬上你的心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如果老是低着头,将眼睛紧紧盯着地面时,会致使心情抑郁。相反,若将目光稍稍抬高一点,就会减轻抑郁情绪或避免悲观情绪的发生。
中国有句老话叫“抬头做人,低头做事”。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挺起腰板光明正大的做人,弯下腰去按客观规律踏踏实实地做事。
亲爱的朋友,我想告诉大家,做事无须总低头——当你感觉疲惫之时,不妨把头高高抬起。这样,一缕明媚的阳光便会在你眼前闪现,带来的不光是兴奋,更多的是成功的希望。
第五篇:常低头看看美文
人们平常看世界的角度,可分为仰视、平视、俯视三种。
平视,是最正常和最舒服的眼光,发自于从容的平常心,蕴含着成熟与自信,不卑不亢,不急不躁,有利于稳步前行,不容易摔跤出事。
仰视,是用来看比我们高大的人和物的眼光角度,即所谓高山仰止。经常仰视,从好处来说,让我们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有榜样,比有标杆,不会如同井底之蛙,妄自尊大;从副作用来看,仰视久了,不仅会脖子酸疼,还往往会让我们心生自卑,觉得自己渺小,事事处处不如人,总处于压抑状态。
俯视,“一览众山小”,则是用来看比我们低的人和物的眼光角度。有些人成就不如我们,名气不如我们,社会地位不如我们,那么,当目光转向他们时,眼里就不免带有鄙视、势利,也有怜悯。大多数时间,我们常常会忽视他们,对其熟视无睹。因为,我们羡慕的眼光一直在盯着那些比我们更高的成功人士,忙着和那些巨富、名流比较高低,看得眼红心酸,比得筋疲力尽。
有的人一生都在仰视,一生都在瞄准更高目标。他可能活得很排场,很光鲜,但肯定也活得很疲惫,很仓促,只顾得一个个攻城略地,却来不及浏览风光,享受生活,其实他这一辈子也很冤枉。所以,当我们仰视得很累的话,不妨低头看看,看看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虽然和我们是一样的人,但学历比我们低,收入比我们少,房子比我们小,工作不如我们体面,社会地位也逊于我们,永远默默无闻,在他们面前,我们常常有一种优越感,平时很有些不屑一顾,很少把眼光瞥向他们。
其实,他们的生存智慧和社会价值并不比我们低,他们的贡献和劳动并不比我们少,我们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骄傲理由。而且,常和他们接触,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一个白领在职场拼搏得心力交瘁时,在市场竞争得你死我活时,利用喘息之际,低头看看街头的补鞋匠、修车人,走街串巷的小货郎、拾荒汉,你就会觉得,你即使再退十步、百步,也比他的生活水准高,何必还要再去为那些身外之物争得不亦乐乎呢?
推而广之,一个官员正在为仕途不畅没有更上层楼而苦恼时,不妨低头看看属下百姓的日子,到他们家里坐坐,听听他们有什么难处,有什么期望;一个赚钱赚到手疼却还在为赚更多的钱而焦虑的老板,也可屈尊到手下的员工家里坐坐,看看他们都在想些什么,何苦何乐;一个为制定作战计划而绞尽脑汁的将军,不妨忙里偷闲,到士兵的大帐里转转,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一定会不虚此行。
常低头看看,可能会让我们转变思路,也可能会使我们浮躁的心灵得到抚慰,会使我们狂热的欲望得到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