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报告大纲1

时间:2019-05-15 03:0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报告大纲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报告大纲1》。

第一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报告大纲1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报告大纲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去的“包就业”与“铁饭碗”的情况在已不复存在,竞争上岗已成为人们就业观念中最基本的信条。这种就业制度的变化在实践中证明更好的的发挥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也给毕业生带来了更广阔的择业方向,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现在大学生就业渠道仍较为狭窄,信息网络建立不健全造成了大学生就业不充分,专业不对口等诸多问题。

一、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

(一)、所学专业的乐观程度

在校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的估计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未来就业的选择。通过此次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理工学院的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就业情况较为乐观,认为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会给自己未来就业带来很大帮助。同时认为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很乐观,对自己的的专业充满信心。因此理工学院的学生就业目标明确,学习热情高,拥有积极的心态与上进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经济管理专业与文法专业等专业的学生则对自己的专业信心不足,对未来的择业很迷茫,不清楚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未来就业中怎样运用,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帮助。因此其学习热情受到影响,对本专业的积极度不高,在校生活也较为颓废。

(二)、功利心理

在大学生择业中普遍存在功利心理。只注重自身的需要对客观的现实认识不清。在此次就业心理调查中表现为大学生择业方向多集中在精英领域而对一些较低领域的就业机会较为轻视,对工作地区的选择也多集中于沿海发达城市与内地发达地区。对自己的工资报酬期望值较高。

(三)、自身条件

大学生对自身条件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对自身优势与不足的把握。很多大学生就业存在误区,主要原因是对自己认识不清所带来的迷茫。由于不能准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时容易造成“大众心理”“随大流”,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这也是很多职位存在过度竞争的主要原因。

(四)、对社会就业情况的了解程度

由于社会就业信息的不足,在校大学生对自己未来择业的方向存在严重的主观臆断。大学生在就业的选择中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

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造成现在大学生的考公务员热,以及对一些事业单位趋之若鹜的现象。对就业政策与就业市场的认识与把握的欠缺造成大学生就业的盲目。

一、调研时间

十一月中旬

二、调研地点

大学城熙街

三、调研对象

重庆市在校大学生(一百人左右)

四、调研方式

1、问卷调查——向本校学生发放纸板问卷,向其他高校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发放电子版问卷,最终进行问卷汇总

2、访谈调查——走访同学以及环境专业相关专业人士获取更丰富、深入的信息

3、资料调查——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收集相关资料作为参考、借鉴

五、调研范围

虎溪大学城

六、调研目的准确了解大学生就业识情况,把握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及思想觉悟,发现大学生在就业意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七、小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刘洁

4组员:刘宇、吴黄玲、李欣、高原、冯峙凯

任务分配:刘洁

资料查询:全体成员

问卷拟定:全体成员

发放问卷:全体成员

问卷汇总及统计:全体成员

调研报告:各自完成八、调研资料

重庆市对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政策

九、调查成果

同学各自完成一篇调研报告或两到三人完成一篇调研报告

十、调研报告的写作思路及分析

一、调研前的准备

对在调研的时候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模拟解决

二、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所得资料的整理与分类

进行分类、鉴别、筛选,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四、资料分析

介绍调查所得到的基本情况,应注重具体事实、统计数据、文字应简明、准确,条理分明,也可兼用数字、表格、图示说明

重点分析所调查事情或现象的产生背景、原因、实质,条分析缕,有事这有依据,抓住问题的实质、规律,揭示出其重要意义或危害性,给人印象深刻,提醒世人或领导注意。

五、对此事的意见和建议

在有力的分析下,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有关部门恰当处理提供参考。

1、确立自己的观点、看法,但必须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

2、实事求是,不夸张、不隐瞒实情,如实将调查到的情况写出来,注意突出重点,不必面面俱到。

3、重点在于客观分析,在掌握的事实基础上分析,透过揭示其本质、规律。

4、讲求实效,贵在及时。

六、心得体会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研报告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研报告

 摘要:

12月5号的双选市场刚刚结束,就业者在增强自己能力,了解当前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掌握各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规格结构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心理问题。很多就业者在强大的就业压力面前,首先心理上就败下阵来。为了了解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我对文学院毕业生以及在校生的就业理问题产生调查,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可以为在校大学生传递最新的就业信息,摆正在校毕业生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 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通过问卷,与辅导员聊天以及网上搜索信息方式调查企业对大学生就业的看法,为文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供了充足的调研成果,近期通过与老师交流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抽查,对08,09级的就业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我院近年就业情况,08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8%,09年毕业生就业率97.27%。毕业生大多的就业地点都是在江苏境内。刚进入企业时大多数毕业生都在从事一线的工作,三年的毕业生大部分表现出很好的就业心态,得到领导的好评,但是部分毕业生的工作心不定,经常变动工作岗位,特别是08级毕业生。

2010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0万,再创新高,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更是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但是国家,学校和企业也采取了各种措施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例如:国家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同时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提供各式各样的优惠政策。学校把自己的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相结合,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例如:清华大学认真研究国家出台的新政策,在“早、快、深、实、细”上下功夫。我院今年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专

业素质,例如:今年文学院举办师范生职业技能大赛,说新闻大赛等,同时注意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

 面临的心理问题:

(1)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调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而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

(2)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学生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比如,有一些学生就说:“非北京、上海、深圳不去。”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3)就业观念不合理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2、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一些毕业生同学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而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

3、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做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大学生对战就业

通过调查显示同学都有各自的就业小秘诀。以下是我总结的大学生对战就业的措施.1)自我定位

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给自己定位和提高自身素质上来。很多人通过职业性格测试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取向或者听从别人的对自己的评价和建议,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缺什么补什么。例如自己的性格冲动,专业素质不高,更或者所需的证书不足等等。自我定位有利于让大学生更有效的提高自身素质。

2)薪水期望值普遍降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逐渐收起往日高薪水优待遇的美梦,学会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位置。调查表明本科生对薪水的要求普遍降低300到500元不等,在发展前途与薪水面前我院学生普遍把目光锁定将来选择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3)要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

就业的大潮迎面而来,我院学生普遍认为提高自己的就业技能,以一变以应万变才是根本出路。就业形势不断严峻的今天,很多学生选择创业而不是被动的就业。在政府和学校社会提供的创业资金以及创业信息的帮助下,更多的学生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事业蓝图,以自己的行动来成就自己回馈社会。同时就业者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调整好就业心态,放开视野,利用多种渠道了解企业及其就业信息的前提下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素质,通过拿到多种证书与文凭增加自己的就业机率。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李孝武也认为,大学生进入了主动找工作的新就业阶段。

4)有压力但不要悲观

面对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内心的压力也是可想而知。但是面对竞争,他们不是采取消极应对,而是变压力为动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来笑对就业。据了解,我省各高校也正在采取多种举措,积极吸引用人单位,扩大就业市场。而今年我国面向大学生征兵,是促进就业的一项积极举措使得有文化、有技术的大学生,更容易在部队中脱颖而出。我省公招1.2万名大学生“村官”,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就业压力,考研、考公务员也成为更多大学生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就业压力。在学校与国家的双重帮助下,大学生相信他们的道路会越走越宽。

5)另辟蹊径:创业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很多大学生开始把方向转在创业上来,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成为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话题。彼得.德鲁克说过“创业不仅仅是在有蓝图的情况下发生,也是作为对企业家如何看待未曾使用、未曾开发的机会的一种回应而产生的。”大学生创业不仅仅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开辟新道路,也更好的缓和了就业压力。对于

大学生自身创业,他们在提高个人创业需要的基本素质:商业机会的识别和把握,认清没有被满足的市场需求,抓住创业机会,使自己提供的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创建一支以创业者为核心的关系网络和企业团队。同时国家也有各种措施来鼓励大学生创业,比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决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要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 总结: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就业压力的严峻,蜗居电视剧的真实性,认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辅导员也认为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今后学校会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我们自己也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提高技能,锻炼自身素质,从心理与行动上改变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发挥自己的才能。人生哲学里面有句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对于就业不胆怯,要勇于另辟蹊径,大胆创业,年轻是资本,努力学习,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做到每一天都不荒废,每一分钟都珍惜。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

重庆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高校毕业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及家庭的幸福和希望,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一直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人事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从“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加强指导、畅通渠道”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强化公共服务,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今年6月,我们又根据中央有关要求,对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综合调研,通过走访座谈充分掌握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的全面情况,较为详尽地获取相关信息。

关键词:人才资源;福希望;职能优势;毕业生;毕业生;创业。

一、业单位选聘大学生标准的调查 ①、适应能力

企业选聘大学生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能随机应变地适时调节择业行为能力。现代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要适应这种状况,保证自己从学校到社会顺利过渡就应该提高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通才教育。走上工作岗位后,有知识用不上、有些不够用、有的要从头学起,这就要求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根据工作的需要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行为方式,尽快培养自己的社会应变能力。②、人际交往能力

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与他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生活、工作中需要与许多人交往,这就难免发生矛盾。作为大学生只有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才能在工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要以我们民族善良、诚实的传统美德来善待他人,“将心换心”“以诚相待”,学会尊重他人;要换位思考,多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这样才能得到他人尊重;要学会能干大事,又能干小事的本领;学会处理具体问题时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

③、动手能力

把创造思维变成实际的物质成果或是用生动形象的实践过程呈现创造性思维的转化能力。这种动手能力对大学生尤为重要,即在实际工作中既能讲出科学道理又能动手干出样子。大学生充分利用实习和勤工俭学机会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④、组织管理能力

包括计划能力、组织实践能力、决断能力、指导能力和平衡能力。用人单位对具有一定交往能力的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许多单位挑选大学生时不仅注重学业成绩同时对在校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担任过社会工作很感兴趣。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尽量做一些社会工作,不断增强自己的组织工作能力,以利于今后工作。

⑤、开拓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源,一个重大的科技创新甚至能带动整个世界的迅猛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改变目前的教育观念,用已积累的知识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在脑中创造出新的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和做出新选择的能力。它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的能力,提出新思想的能力。

二、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

①、什么是创业

所谓创业,简而言之,就是创办企业,它是一个发现并捕捉机会并且由此创造新颖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其自身价值潜能价值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文件说: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还是应该是成功企业家和就业创造者.②、大学生应具备的创业精神和能力

创业精神是创新精神向创新实践转化的中介。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内在素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解决的重要课题。首先,大学生创业教育非常重要。教育

2目标有两个层次,一是在于引导和鼓励一小部分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对大部分人的作用则主要是使其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更有保持活力,更好地发展,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更大的价值。

③、几所高校的调查得到的数据

根据调查发现有79%的学生在创业,目标的选择了开创自己一份事业,但是有少部分学生从未考虑过创业.不管怎么样,从有约82%的学生考虑过创业的数据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主动迎接挑战,自主创业的意识正在进一步的加强,为了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发展提供了 一定的人文基础.这正是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一观念值得我们重视.在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有49%的学生认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投资会更有收益有26%的学生选择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也有16%的学生选择了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发展,说明大学生对自主创业,自我就业是有一定心里准备的,同时当代大学生在创业过程的意向选择,也成为当今大学生在创业过程的 意向选择,也成为当今中山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窗口.④、目前大学生创业现状

鉴于目前大学生对与创业大多”敢想”而不敢傻南质?加强大学生创业的指导与帮助,便成为社会的重要责任.学校作为大学生创业的策划地,在创业的宣传与教育力度不够,让更多在校大学生对于创业只停留于简单的谋划阶段,未形成成熟的创业项目.对于如今纷繁多样的创业模式,大学生表现出独有的但是与魄力,这对于中山市大学生创业无疑是值得欣喜的一个好消息.不过,通过对这次调查的结果的分析,我们更感觉在未来大学生创业的路上我们的责任的重要性.创业的动能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创业的预期收益有:获得高收入,取得较高社会地位,甚至是实现自我价值等等;创业成本需要考虑:创业所需要的资金成本、所需付出的额外努力以及必须放弃可获取一定经济收入的工作岗位的机会成本等。所以我们应全面推进创业教育.变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创业的意识.三、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调查研究。

①、调查对象及需求

就业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以往关于就业的调查报告中,调查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的毕业人数,就业人数,就业选择,就业地域等是影响就业走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而此次调查,是以“职业”为对象,为出发点,以职业的声望研究作为主题,从而得出哪些职业形势走俏,哪些职业人才市场低迷。伴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大学设置的专业也在相应的增多,大学生的专业选择范围变的广泛,更有利于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职业的选择关系到一个人的未来,一个好的职业可以帮助到一个人有个美好的前程,以及大好的发展空间。所以有好声望的职业往往是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选择,竞争压力也是极大的。关于职业声望早已经是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从进入大学开始就在讨论未来的职业选择方向,选择哪个才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最有帮助,专业的选择决定职业的选择,社会声望高的职业意味着要选择热门的专业。而热门也同时代表了竞争力,与供给市场的大小。走俏的职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多时候远远的超过了竞争市场的阻力,这也就是热门的专业人口居高不下,走俏的职业依旧是广大大学生的绝对选择的原因。

②、大学生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主体性、社会化等特征。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是部分用人单位招人难,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有业不就,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产生,源于毕业生的主体选择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冲突。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过程就是毕业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化过程,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观念就是就业力,态度决定结果,性格决定命运。因此,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主动作出适应性调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自觉遵循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实现职业理想。同时要多方面增强就业能力。

③、大学生应当如何做

第一,从一年级开始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这对大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4首先职业生涯设计可以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合理的利用时间,增强实践的动力, 提升成功的机会。许多同学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设计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目的。其次, 职业生涯设计能提高个人竞争力。只有先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 才能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提高效率并取得成效。再次, 职业生涯规划可发掘自我潜能, 增强个人实力。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能引导大学生正确清楚地认识自我, 挖掘自身潜力, 从而实现职业目标与理想。所以,辅导员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从大一开始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通过不懈的努力进行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事业的成功。

第二,不断增强就业心理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 大学生作为就业压力的承受者, 应学习掌握科学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使自己能够自我缓解、校正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及时解决日常心理问题,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另外还应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

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作为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还应具备创造更多、更新知识的本领,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通过塑造自己、发展自己,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使自己能够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择业的需要,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总之,大学生一定要认清形势,正确定位,科学规划,不断完善自我, 增强职业能力,提高自身生存能力,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学会调适自己的心态,走出就业心理的误区, 保持好良好的就业心理,最终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从总体上来讲,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不容乐观。因为,从毕业生“供”方来看,接下来的三年,从全国到地方,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嘉兴本地四所高校和嘉兴籍生源毕业生也不例外,将连年创历史新高。而从用人单位“需求”方来看,经济形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就业岗位的多少,未来三年经济增速尚 5

不确定。同时,受毕业生跳槽频繁影响,用人单位培养使用毕业生的兴趣不强,招聘时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人才更为明显。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

南通高校就业状况调查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及家庭的幸福和希望,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一直以来,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人事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从“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加强指导、畅通渠道”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强化公共服务,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今年5月,我们又根据省厅有关要求,对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综合调研,通过走访座谈充分掌握毕业生就业的全面情况,较为详尽地获取相关信息。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本科:南通大学(有主校区、钟秀校区、启秀校区三个校区外加建设中的启东校区)

专科:南通职业大学,南通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体臣卫校,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学院,南通农业技术学院,南通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广播电视大学,南通技师学院,南通高等师范专科学院等.从专业上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五个专业分别是临床医学、英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人力资源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就业率最低的五个专业分别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工业设计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从去向上来看,民营企业是高校毕业 1

生就业的主渠道,占比九层以上。

从性别上来看,面上是女性毕业生就业比例略高于男性毕业生。据高校就业部门老师分析,主要得益于女生谋求工作的积极性高于男生。而从点上来看,有些专业女性就业率明显不够理想,如机械、化工专业,一方面由于存在女生课业成绩虽然优秀但动手能力确实不及男生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单位招聘时的隐性歧视。

从单位的满意度来看,南通职业大学曾对2010年就业高校毕业生做过一次小型抽样问卷调查,从思想品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和综合评价五方面征求用人单位意见。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基本满意,认为毕业生总体素质较高,但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其实近年来,毕业生跳槽的频率不断增高,就业稳定性显得不够。从毕业生角度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毕业生盲目签约,毕业生对签约单位了解不多,对所从事的岗位了解不足,对工作环境了解不够;二是因故变迁,学生升学、事业单位招考、入伍、出国等等;三是就业准备不足,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较少。

此外,几所高校2010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人数为595人,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7.3%。预计未来三年内,毕业生人数继续呈连年增长态势,2011年为10230人,2012年为11814人,2013年为12524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南通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0年,南通籍生源应毕业生总数为14321人,接收南通籍生源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0053人,实现就业人数9159人,就业率为

291.1%,超额完成南通籍高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为保民生、促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0年,南通籍生源应毕业生总数为16771人,接受工作将于今年7月中旬开始,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二、我市促进高校毕业生主要举措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非常重视,人事部门更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来落实,积极寻求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拓展新渠道、新载体。专门成立了“充分就业促进工程”组织协调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县(市、区)人事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局务会议专题研讨“充分就业促进工程”进展情况,确保整体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呼吁用人单位、社会各界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共同为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想办法、做贡献,特别是引导和鼓励各企事业单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

(二)完善政策,加强引导,扶持自主创业

1、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力度。包括:农村和社区招聘高校毕业生计划;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计划;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计划;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事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计划;高校毕业生公共服务提升计划。

2、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能提供的就业岗位非常有限,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面向基层就业。

3、鼓励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200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规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贴息额度与资金来源、创办科技型企业或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的资助、项目补助等方面明确了相关的优惠条件和举措。这些政策紧贴大学生创业的主题,特别针对大学生创业中遇到的最大难题“资金难”,做出了积极的扶持。如规费减免政策,据工商部门统计已有200多名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享受该政策,自登记注册之日起三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如在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项目通过专家评审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创业用房低租金的优惠,软件类项目还可入驻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软件企业孵化中心,孵化期内免交3—6个月的房租和设备使用费,等等。

(三)市场为主,实习为辅,拓宽就业渠道

1、发挥市场主渠道作用。一是加大招聘力度。每年通过举办固定人才集市、大型人才招聘、网上交流和公益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等各类招聘活动,着力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台。20010年,全市共举办各类招聘会316场次,提供岗位15.3万余个。二是强化信息引导。努力实现人才市场与全国、全省重点城市、重点市场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实行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和紧缺人才专业目录发布制度,每季度通过报刊、电视台、电台及人事人才网

4站等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为用人单位引才和毕业生求职提供信息服务。南通人才网推出毕业生招聘求职专栏,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信息通道。在南通人事网开设了“毕业生就业”栏目,由“就业政策法规”、“就业指导回答”、“南通籍毕业生荐才榜”、“毕业生档案查询”等板块组成,让各类就业信息充分共享。三是做好日常服务。积极协助毕业生办理报到、落户等手续或开展相应代办代理业务。重视和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户口迁移、档案保管、政策咨询等工作。

2、发挥实习、见习带动作用。一是建立毕业生见习实习基地,积极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造机会。不仅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不仅为大中专毕业生进行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搭建了平台,也增加了就业机会,大中专毕业生直接通过实习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

三、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难

从总体上来讲,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不容乐观。因为,从毕业生“供”方来看,接下来的三年,从全国到地方,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南通本地几所高校和南通籍生源毕业生也不例外,将连年创历史新高。而从用人单位“需求”方来看,经济形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就业岗位的多少,未来三年经济增速尚不确定。同时,受毕业生跳槽频繁影响,用人单位培养使用毕业生的兴趣不强,招聘时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人才更为明显。

具体来看,三大主要矛盾影响着我市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一是结构性矛盾导致供求错位。我市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而产业结构调整必将带来职业、岗位的变化,对学校

5而言,三、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三、四年后有可能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二是理念性矛盾导致定位不合。有一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高不成、低不就,甚至有业不就,认为到企业或其他非公有制单位工作不算就业。有的学生对就业的地点、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单位性质等不满意而放弃就业,很少看重职业发展前景和自身未来发展前途。同时,一些用人单位选人时脱离实际,一味追求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对吸纳毕业生的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够。双方在理念上的不合,也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三是体制性矛盾导致能力危机。我市企业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在管理体制上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选人用人时基本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大都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属于救火式选人用人方式。他们相比外企、国有大型企业,不注重自己培养和储备人才,更愿意招能立即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而我们高校的培养体制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更多地精力花在学习课本知识上,对实际能力重视不够,进入社会工作后不能又好又快地将知识转化为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导致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产生信任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心理

摘 要: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也使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阻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心理问题。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引导大学生排除不良心理干扰,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毕业生作为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状态,也产生了很多心理困惑。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调适就业心理障碍的方法,对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表现

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实践证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了职业选择面,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然而,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阴影和“投资教育”这一新型家庭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择业取向,很多毕业生在传统择业观和现代就业形势面前无所适从,呈现出各种心理表现,产生了许多就业心理问题。

(一)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心理表现

1.功利心理

择业功利心理,是指从择业的趋利避害出发,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而缺乏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2007年,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对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 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从调查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们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

2.求“稳”心理

择业求“稳”心理,是指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追求工作职位的安稳、清闲、福利待遇好等等,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因而,毕业生对全额财政保障的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公务员考试热度始终不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愈演愈烈,即使选择企业也首先以企业的归属和大小而论,似乎不太在意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的分析,甚至全然不顾“人职匹配”的客观合理性。求“稳”心理主要由于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造成的,受家庭传统文化影响,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尤甚。

3.从众心理

择业从众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形成择业“从众”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随大流而造成的。

4.依赖心理

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上也会掉馅饼,试图坐等就业;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以致贻误择业时机。

(二)大学生常见的择业心理障碍

1.焦虑与恐惧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分析焦虑心理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产生了步入社会前的心理恐惧;第二,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的选择把持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彷徨心理;第三,缺失择业方向和择业方法,始终不能顺利就业,因择业挫折产生就业恐慌;第四,恋爱分合,职业取舍,由于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产生离别伤感,进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恐惧。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择业就业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挫折与失败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产生心理挫折后,就有可能陷入苦闷、失望 悔恨 愤怒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之中。[1]大学生往往都有“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时”的自我满足心理,因此择业的期望值也相当高。在就业地域的趋向,就业单位的选择和就业岗位的意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而这些就业目标的选择,往往都是出于功利心理、求“稳”心理和从众心理等需要,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违背了职业生涯规划中关于“人职匹配”的理论基础,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必然是事与愿违,最终不能顺利就业。现代大学毕业生多囿于校园,生活经历较简单,未曾经历过多少波折,心理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2]一次次就业失败的心理暗示必然会导致就业挫折心理的产生,进而使大学生择业行为发生偏差。

3.自卑与自大心理

自卑与自大是大学生较为常见的人格缺陷,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在就业中的表现是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就业中自卑与自大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比较顺利时则容易自大,认为自己已经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任何工作都会得心应手,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一旦出现求职失败则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也有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学生,或者所学的是紧俏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就业,陷入自卑的泥淖。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客观认识自己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日益显现,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所适从。孙子兵法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仅仅是古代的战术,更是现代大学生求职择业之道。第一,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第二,深刻反思自己所接受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基础教育的目标往往锁定在升学率。为了高升学率,一些学校甚至削弱关系学生身心健康的素质拓展课程,普遍忽视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

质的培养。高等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就业心理的辅导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我国家庭不当教育是引发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普遍的独生子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基本对象,然而,我国家庭传统教育思想是对孩子统包统管、封闭保护,宠爱有加,对困难、挫折教育引导不够。使很多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依赖感,失去独立性。择业时往往依赖于学校和家庭,着眼于轻松高薪的工作环境和虚荣心的满足,一旦不能如愿便怨天尤人,畏惧不前。因此,客观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接受教育的局限性,是进行就业心理自我调适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主动适应社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主体性、社会化等特征。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人难,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有业不就,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产生,源于毕业生的主体选择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冲突。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过程就是毕业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化过程,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观念就是就业力,态度决定结果,性格决定命运。因此,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主动作出适应性调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自觉遵循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首先要明确现实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目的意义;其次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寻求到社会需要与个人追求的交汇点。[3]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实现职业理想。

(三)增强就业能力

1.增强就业心理能力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尤其应注意以下人格特征的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意志坚强、谦虚礼貌、自立自强、耐挫性高、自控力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4]

大学生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谁也无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败,但是能够选择对待就业失败的态度。就业成功是蕴藏于每一位毕业生心底的一份强烈渴望,然而,家境的贫寒、教育的缺失、时运的不济等往往会使他们置身于失败的困境。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心灰意冷,举步维艰时,却常常忘了还有另一条可经由“想象”而抵达的成功之路。当一个人一无所有却胆敢“想象成功”时,他就拥有了一份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能使心智不断提高,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更能给人生带来快乐的心理体验,并不断催人奋进,这就是自信给人带来的力量。由此可见,乐观自信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心理动力之一。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意志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条件,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决策的果断性,避免在关键时优柔寡断、丧失良机。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性格对于正确思维、理性处事有巨大作用。所以,大学生要善于听取意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实践中防止和克服怯懦、自卑、孤僻、狭隘、忧郁、狂躁等心理。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

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还应该掌握用于创造更多、更新知识的本领,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使自己能够顺应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择业的需要,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必将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虽然短期内无法根本消除,但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科学而富有成效的就业教育,而逐步得到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心理困惑,也将随着日益市场化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转变,而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只要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好环境,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本领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大学生就业就不再困难。

下载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报告大纲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报告大纲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恋爱心理调研报告

    淮阴师范学院第28期党校培训调研论文 我校大学生恋爱心理调研报告 传媒学院何兆君 摘要:恋爱已成为大学普遍的现象,然而大学生处在特殊的时期,其恋爱观和恋爱行为的正确与否会......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用工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漂......

    大学生暑期就业调研报告

    大学生暑期就业调研报告电话面试2间隔均为1~2周,不排除个别时间特殊的情况.实习学生的电话面试相对于正式员工来说要容易一些,主要有基础知识,编程能力和性格测试,考察学生的......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去年寒假,我于几个同学就这一状况进行了问卷形式的调研,在杭州市人才市场对前往应聘的1000名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创业调研报告

    大学生就业创业调研报告12级 会电x班Xxxx【摘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现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当代大学生面临“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环境,高等院校毕业生能......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 实践报告

    [摘要] 就业是每个人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而如今大学生就业趋势越来越严峻,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压力、心理冲突......

    大学生购物消费心理调研报告

    大学生购物消费心理调研报告 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调查对象:荷田班全班同学 调查地点: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调查时间:2011/12/16-2011/......

    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

    一、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1. 择业期望值过高的心理 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高职生择业的期望值过高是普遍的心态。90%以上的高职生希望选择效益好、工资高的单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