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好路队从我做起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三月的阳光,温暖明媚,我们沐浴着醉人的春风,又开始了新的一周。我想问一问每一个人,今天,你走好路队了吗?
可能,有些同学对我的问题漠不关心,也可能,有些同学认为我是在小题大做。其实,我是在提醒大家,要关注细节,因为,只有把握好细节,才能获得成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走好路队,就是我们每天要关注的细节,是我们宏润小学每个人形成良好人格的基石。
为什么要走好路队呢?因为我们需要路队。放眼社会,银行有自己的路队,可是,办理业务的人群总是忽视了银行路队的存在,于是,存取款的危险来了,办理业务缓慢来了;商场有自己的路队,可是,购物结账的顾客往往忘记了商场路队的存在,于是,磕磕碰碰的危险来了,结账速度迟缓也来了;车站也有自己的路队,可是,归心似箭的乘客忽略了车站路队的存在,于是,上下车的拥堵来了,汽车发车晚点也来了;不仅仅是银行、商场、车站,公安、司法、政府乃至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路队,当人们一味的指责一些行业部门办事效率低下时,却从没想过自己是否遵守了路队规则,从没想过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我们在强烈谴责不良社会现象的同时,还应该拿出直面陋习的勇气去变革,而变革陋习的第一步,就是从我做起。
路队无处不在,只有先走好了我们脚下的路队,才能走好人生的路队。2011年,当小悦悦事件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时,人们纷纷呼吁着社会空气的净化。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做人,也有自己的路队,人人走好了自己人生的路队,社会空气自然会得到净化。在社会这个大体系层面上,教育系统只是其中的一个圆点;在教育系统里,宏润学校也是一个圆点;在宏润学校里,我们每名师生也都是其中的一个圆点;在我们每名师生的人生的河里,走好路队也只是一个圆点。事实上,所有的变革都是从一个圆点开始的,围绕一个圆点层层展开,如水波涟漪,散于无垠。既然如此,那就请每个人先从自我这个点开始,先从走好路队开始,把秩序扩散于无垠的空间之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好路队,从我做起,是我们红润学校求真务实的口号,绝不是用路队做我们的秀场。在学校安全工作日益受到瞩目的今天,走好路队,无疑有着十分现实的积极意义。当我们规范的行走在路队上时,我们可以轻松的低诵: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我们不必担心脚下受到突然的牵绊,不必担心因拥堵造成时光的消逝,因为,我们不仅走上了宏润学校的路队,也在走自我人生的路队。
走好路队,从我做起!
第二篇:《独立自主 走好路队》主题班会 陈力
“独立自主 走好路队”主题班会
——岔路学校 陈力
一、活动背景及目标
(一)背景
独立是人生成功的基石。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父母对于子女的溺爱屡见不鲜,渐渐地,帮孩子包办一切成为一种风气,这给小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独立教育对于一个人,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为了小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所必须要进行的(二)目标
理解独立自主的内涵以及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为人处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道德修养。通过对“走好路”这一方面的视频的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独立自主,走好路队在学校生活中的好处,并通过这些例子,增强自己的独立意识,树立自立为荣的道德观念,弘扬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这一美德。
二、活动策略及方法
1.资料收集法。引导学生通过书籍以及电视、网络等,收集相关独立方面的资料,对独立自主的概念有大致的了解,为接下来的走好路队的讨论活动做好铺垫。
2.讨论法。开展走好路队讨论活动的主题班会,通过观看两组视
频,自我反思自己平时路队时不认真的事,让学生明白走好路的重要性。
3.情境体验法。通过情景表演和游戏活动进一步感受诚信,在全班范围内开展走好路活动,让独立自主的力量在同学之间传播。
三、活动类型及时间:
类型:班会主题教育课时间:一节课
四、活动实施过程
活动一:初步感知独立
第一步:课前,教师先入为主,通过大声朗读班会主题使学生直观感受我们活动的主题,将活动的主题先深刻地记在心中,为学生的活动建立目标,使以后的活动更集中、更深入。
第二步:通过播放两段视频,从正面和侧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和体会走好路队的重要性。
活动二:深入感受独立
第一步:在班会课上,借助视频展示引出“独立”这一主题,然后通过讨论视频中展现的走好路队的好处与不好好走路队的坏处,初步感知“走好路”的重要性,教师及时点评。
第二步:让每个学生通过之前的案例分析,并对照自己身上存在的有关路队方面的问题做自我反省,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走好路队的经验和关键动作,分析不好好走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教师相机点评。
第三步:教师出示走好路队的行为要点,请学生上台示范,加深学生印象。
第四步:组织小朋友上台展示自己的路队风采,进一步感知走好路队的重要性,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及时点评。
活动三:感悟升华
回归到本次课程的主题——“独立自主 走好路队”,通过集体感受走好路所带来的好处和不好好走路所带来的坏处,配合教师出示的走好路行为要点,将走好路队的意识深深植入孩子内心,并感悟升华,做到独立自主。教师在此基础上详细解释走好路的内涵,然后通过“我们来种七色花”这一游戏环节加深对诚信含义的理解并且做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来,通过21天的习惯养成法,将“独立自主 走好路队”这一价值观落到实处。
五、活动实施评价
1、自评:阶段性的自我小结,针对各阶段开展的活动不同,反思不足,制定下阶段活动计划,自我提升。
2、互评:小组内可以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互评,互相提出意见,互相监督,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3、班主任评价:以各种形式,包括口头的、书面的、间接的等方式,根据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行为表现给予评价。
六、活动素材
(一)路队歌
排路队,静齐快;
抬头挺胸向前看。
不讲话,不掉队;
动作潇洒又规范。
比一比,看一看;
谁是路队小标兵。
(二)路队视频
(三)“我们来种七色花”
课前准备:用白色硬纸板剪成一个花朵形状,七片花瓣。
第三篇:路队情况通报
路队情况通报
吟诵情况:中午放学吟诵的班级很少,下午放学吟诵较好。在校内吟诵较好,在栅栏吟诵较差。路队情况:中午路队较差,下午路队较好。校内路队较好,栅栏路队较差,散队严重。
一、坚持吟诵的班级有:一年级一班、一年级二班、一年级三班、一年级四班、一年级五班、三年级一班、三年级三班、三年级五班、四年级三班、四年级六班、四年级五班、五年级一班、五年级三班、五年级五班、六年级一班、六年级五班。
二、路队较好的班级有:一年级二班、一年级七班、一年级八班、二年级二班、二年级四班、二年级七班、三年级一班、三年级五班、三年级六班、四年级五班、四年级八班、五年级一班、五年级五班、六年级一班、六年级三班、昨天下午放学期间,不站路队,不按路对线走的学生:二年级三班的周嘉诺、韩宇、宋维誉;五年级一班的胡冰、肖宇童;五年级四班的王迪、李鹏磊、邢一鸣、刘坤、汤仕;五年级三班朱庆为;三年级三班卞家乐、张为秋、四年级三班的张絮、姜淑婷、邵筱惠;六年级一班的王淑琪、孙情情学生中心 2014.2.20
第四篇:路队总结
第九周路对考核工作总结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我代表第九周路队考核组对上周路队情况做以汇报,主要呈现以下亮点:
1礼仪岗的同学是学校文明窗口的最佳诠释者,他们风雨无阻,每次提前到岗。当老师和同学们从校门口经过,她们便以规范的站姿、标准的队礼接送每位师生。
2、中午放学路队比较紧凑,班与班之间的衔街较紧密,无拖拉滞后现象。
3、校园内大部分班级能队伍整齐、歌声嘹亮。几点建议:
1、下午放学路队个别班级比较松散。个别班级放学半小时了还不见出来。还是有少数同学说话、吃东西、打闹、看图书,各种不文明的表现时有发生。学校大门口有很多家长和其他的社会人士在看着我们,每一天,他们都在检阅着同学的行为,在注视着我们学校的形象。因此,为了我们的安全,为了我们的声誉,为了我们学校的形象,请同学们务必要走好,直至回家。
2、由于近期高年级要训练篮球,带篮球的学生带较多,路队上个别学生带球行走,更有甚着三三两两还进行小对抗。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篮球,切莫在路队上玩球。
3、这周路队整体情况不乐观,建行路口考核的老师发现只有12 个班级有路队,而且还是队不成形。其他各班到建行路口早
4、高年级有个别同学骑自行车上下学,并且后面还带一个同学,自行车在人群车辆中穿梭,极其危险。
综合一周的整体情况,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有:一(3)、一(5)、二(4)、二(8)、三(4)、三(7)、四(2)、四(7)、五(5)、五(10)、六(5)、六(7)
小结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路队”感言
“路队”感言
浙江省瑞安市安阳一中
林晓春
文章摘要:多年的实践、摸索和喊破嗓门中得知,即便是教学生“走路”这样的“小事”也要动脑筋、想法子、求创新。而贯穿这一过程始终的有这样三点,即用思考找突破、用智慧索捷径、用坚持铸造意志。
关键词:“路队”、“思考”、“智慧”、“坚持”
一、思考——鸡肋似的路队工作
每周一的晨会上,政教主任都会多多少少提到各班的路队情况,反映的问题总是不外于“乱”和“吵”这两字上。屡见的情况,的确令人无奈,一来班级多,场地小,大声喧哗,脚步杂沓,扰攘难当,很容易“玷污”了学校的书香气,二来学生推推挤挤、松松垮垮,像过楼梯下斜坡,极易出事,的确存在着安全隐患。其实,真正的路队建设完全可以从培养学生的精神风貌,意志耐力以及延伸学校办学的隐性资源的角度去挖掘。
卫生状况和课间纪律历来是学校常规工作的重点,检查也是变着法儿地纷至沓来。对班主任而言,这两项工作得“枕戈待旦”,“严防死守”。而路队工作宛如“花边文学”,只是“怡情悦性”而已。再换句话说,做事都得有个定位,体育教师最该负这个责任吗?凭啥事事却得要班主任披挂上阵?有了这样顾虑,出现路队抓不紧,管不到位的状况就让人不难理解了。
二、智慧——点石成金的指明灯
1 我对路队的要求不走“边缘化路线”,而是力求中规中矩,追慕传统,做到集合时“快静齐”,踏步时手臂甩得有力。然而这简单的要求,也不是凭一朝一夕的训练和一招一式的讲解就能摆平的。
案例一
蜗牛先生、蜗牛小姐
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后,我都直冲到教室门口看课间操集合情况,全班的学生,做到快速走出教室的人寥寥无几。朝教室里一瞥,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在不慌不忙地整理书桌,有的逮住机会闲聊,还有的还忙着写作业„„叫人气不打一处来,常规武器:吼——大吼——长吼——怒吼,音量在不断地加强,竟是药效疲软,任凭你“恶浪滔天”“排山倒海”他们也无动于衷,我又尝试了倒时计数从5数到1,还见八位男生仍旧拖沓,多给点机会吧,在倒数到2以后,从0.9开始,而不是1.0一段时间后,我逐渐发现,我的数数值竞用到0.09„„还是不奏放,真叫人心灰意冷,“烦”则思变。次日再碰到学生不及时排队时,我直接往教室门口一站,冲着全面高喊:“蜗牛先生,蜗牛小姐,现在评选喽!”学生呆了,教室里的气氛像一根绷紧了的弦,孩子们就像离弦的箭,一刹那“噌”地一下都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射”向门口队伍,大家都害怕一不留神,真的会变成蜗牛,我一看表,比以前节省了二分钟,我欣慰了。谁会想到一群慢腾腾的蜗牛还有如此能耐!此法屡试不败,课间操时,我只往门口一站,就会听到教室内乒乓作响,不时还会传出切的话来,“蜗牛先生和蜗牛小姐评比开始了。”“傻瓜,还不快„„”
案例二
握汗比赛
2 学生踏步进场时丑态百出,更会让我苦恼,手握不紧,臂就伸不直,腿也不到位,一连串的骨牌效应把集合的喜悦掺竞得早就没了甘甜,我尝试了“握汗比赛”的游戏,学生什么比赛都听过,唯独没听到握汗这种比赛,这下有点乐了,我给他们讲明了规则:只要握紧拳头就得出汗,班主任是根据手心的汗多汗少来评判优劣等级的。学生带着疑虑和兴奋把拳头握得像小铁锤一样,个个紧紧实实的,深怕敝开手,汗被风吹干。特别是那几个不爱握拳的学生,连立正的时候也忘了松开手,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汗水,为了迎接心中那久久蕴蓄的成功的期盼„„
此法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孩子们的进退场时那个精神劲了,看了让人眼前大亮,整个队伍英姿飒爽,个个像换了人似的。体育老师神秘地问:“今天你们班吃了什么灵丹妙药?”
案例三
获“星级路队员”之称
在缺乏激励的情况下,要保证在高温下学生毫不懈怠地抬腿摆臂,动作到位,确实难度很大。所以,我就采用获“星级路队员”之称活动,到位者会及时成为名副其实的星级路队员,在教室光荣榜上的名单上贴五星红旗,我每次出操时“放出二十个星级队员名额,从整队、进场到得胜回营”,一路上都有希望。立正不行我做操行,进场不好我退场好,为了公正、公正、公平,我尽可能创造机会,将评价内容进行细化。立正中增加了向右看齐、向前看、抬头、挺胸、手压裤缝等,还把教室到操场的路分成前、中、后三段,每段都设有一、二个星级路队员名额。这样一来,每次广播操,我班的质量高出平行
3 班,精神状态更是筹人一等。每张小脸绷得紧紧的像运动员要参加大赛似的。那严肃劲儿经常会让人忍俊不禁。
案例四
自动播放器
每次操后,好几个班主任会问我,“你们班的孩子跟进行曲踩节奏就那么难?为什么?”其实从一训练路队开始,我就不习惯用口哨,也很少喊“一二一”,我只是想让学生认知、理解。接受某些事物,就必须引导他们从思想中强化、最终达到内化,以至于成习惯。在平常的路队中,最常听到的不是进行曲而是口哨和“一二一”,所以无形中削弱了耳朵对乐曲的感受力,再出现对进行曲的声音和节奏不“感冒”,那就很自然了。所以,我把进行曲背了下来,一到路队时脱口而出„„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时间久了,学生就有悟性了。
此外,我还从暗示效应中找帮助。每次队伍过楼梯时,我一句:7字方针,整个队伍回应,“轻声慢步靠右行”,行途中,8字方针,统一步伐,闭上嘴巴,学生走好了,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赞美的声势,亲切的肩头一拍,却会收到奇效,通过语言和肢体的有效暗示,学生的纪律意识自然就增强了。
三、坚持——持久性的微笑
做中学班主任应及早打消想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一蹴而就的念头,这并不是说不给学生信任,而是指对待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会缺少了督导的介入,甚至可以说是渎职,任何教育都可能论为纸上谈兵。你做了就要坚持。路队工作中,我每天坚持与路队随行,哪怕是刮风下雨,4 因为我已从中得到了收获的快感,就好像青春的麦苗不到成熟时,没有那个农民会停止劳作。开始时的努力或许是受到行政命令的驱使,一段时间后,我坚持的动力,则来源于一种责任,一种期待„„
总而言之:在学校无论是每天准时“登场”的广播操,还是偶然“上演”的课外活动,大型队会,一个班在公众面前呈现出的风貌和气魄,很大程度上都依赖那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行进跨步——路队。那种此时无声胜于有色的沉静美,步调一致的纸条美,以及在学生身上迸发出的精神美,都会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也随之培养和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新时代班主任工作改革》
《教育纵横》
《中学班级文化建设》
《上海教育》
《中学教育力量的整合》
《暸望》
作者:林晓春 单位:瑞安市安阳一中 联系号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