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上作品中的人
爱上作品中的人
235000淮北实验高中高一(4)班刘玉梦指导老师:陆登远 她是这部作品中的女主角,她是新兵连的小兵,她是女子侦查实验班的班长,她是赤鹰大队的队员。她身上的精神与品质让我很敬佩,我爱上了《麻辣女兵》中的她,她就是汤小米。
八岁,许多孩子都处在亲情与温暖之中,而她的家庭却一分为二。倔强的她毅然决然地脱离父母,住进仓库。她热爱街舞,我喜爱她在绚丽的街道上飘扬的舞姿。这是花季的年龄,她却在母亲的逼迫下去了部队,失去了原有的自由。她不愿让战友知道她的家庭,更不愿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母亲是副旅长。就这样,她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冲破难关,创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辉煌。她的勇气与毅力,让我爱上了她。
在新兵连的时光里,她不畏强权,勇于反抗某些残酷的规定,即使会不止一次受到惩罚,她仍不会放弃。她对自由的执著,让我爱上了她。
她受到处分,被安排到农场,可谁也不知道这是小米的母亲为了磨练她的意志,让她了解吃苦的滋味。虽然她生活在条件艰苦的农村,但她的精神却一座不变:坚强,执著,不怕吃苦。在训练军犬太子期间,她一丝不苟,坚持到底,在军犬大赛中获得了冠军。她对未来的执著,让我爱上了她。
随后,她被调入女子侦查实验班,但比自己表现更好的战友仍然在原来的岗位。她为了友情顶撞领导,她为了友情可以不顾形象的放声痛哭,她对友情的执著,让我爱上了她。
刚进实验班时,新战友的讽刺和嘲笑,使人无法抗拒,但她凭着自己的能力与机智和战友们形成了友好的氛围。她也凭借自己的能力,赢得了全班人的信任,顺利当上了班长。她对梦想的执著,让我爱上了她。
赤鹰大赛时,她冲破母亲布下的重重封锁,在比赛中善于利用机智与对手抵抗。她坚持不懈,勇于拼搏,不怕困难,机智勇敢。她对事业的执著,让 我爱上了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米愈加懂事,善良的她帮助父亲母亲重新走到一起,因为她坚信他们爱着彼此。她也放下对父母亲的怨恨,家庭又完整了。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她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过的沼泽地,常常让你身陷其中,无法自拔。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踏过的雪地,常常让你饥寒交迫。
我们的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遭遇困境,不同的是有的人从此一蹶不振,陷入深深的颓废和绝望中,而汤小米在困境中能够
保持一种坚强乐观的豁达态度,让我爱上了她,更爱上了她身上不可多得的执著!
第二篇:一中人,一中情
一中人,一中情
漫天的晚霞,洒下一片光辉和烂漫。
红楼,在余辉中光彩照人,它见证了一中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在这里,实现了多少莘莘学者的大学梦,在这里,孕育了多少壮志凌云,在这里,培养了多少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2003年9月1日,我正式成为江门一中的学生,穿上深蓝色的校服,自豪之感不能言表。这时候,每个刚进一中的学子心中无不充满豪言壮语,然而我也不例外,往后的日子里每天都在为当初的豪言壮语而默默努力拼搏,更多的是为了三年后的去向。
时间就这样从指逢间悄无声息地偷偷溜走,地球依然环绕着太阳旋转,不曾变更。身边的人与事在悄然地发生微妙的变化,浓郁的学习氛围在笑声中逐渐解体,当初的豪言壮语在打闹中淹没,三年后的大学梦似乎已经开始沉沦„„
在我看来,甚至更多外界的人眼里,江门一中的学生是品德兼优的,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更多的应该是勤奋与拼搏,踏实与坚毅。因为这是一中的优良传统。可近些日子,这种优良传统似乎变了味,在某些同学心目中,踏进江门一中,就意味着一只脚踏进了大学的殿堂。什么勤奋啊,拼搏啊在同学们眼里只是一种形式的东西。任凭领导老师如何地劝说都是徒劳无功,迟到、不交作业、上课睡觉的现象数见不鲜,甚至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横冲马路,与汽车争道。同学啊,这样的举止还配穿上那套深蓝的一中校服吗?
“明志崇德,励教笃学”是每个一中人心中的信仰,踏着它的步伐,我们为成为一个合格的一中人而努力做到言行一致。一中人,在许多人心中是多么高不可攀的身份,因为在我们身上,始终继承着惯有的优良传统,在我们心中蕴藏着同一个希望。身为一中人,要时刻树立一中人意识,塑造一中人形象,创一中辉煌。
我们江门一中的学生是好样的,慷慨解囊为灾区人们捐款,节假日探望孤寡老人,市运会上为学校争光而奋不顾身„„不容置疑,一中精神如同火炬熊熊燃烧。作为一中人,我们需要继承与发扬,更需要冲刺与超越。
第三篇:新人、中人、老人
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调整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做出了改革。具体内容如下:“为与做实个人账户相衔接,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同时,进一步完善鼓励职工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相应调整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本决定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待遇水平合理衔接、新老政策平稳过渡的原则,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制订具体的过渡办法,并报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备案。
本决定实施后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本决定实施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仍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改革是相对于《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来说的,在《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中有如下内容:“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帐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企业划入的部分要逐步降至3%。个人帐户储存额,每年参考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个人帐户储存额只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前支取。职工调动时,个人帐户全部随同转移。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个人帐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继承。本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
本决定实施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仍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养老金,同时执行养老金调整办法。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规定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认真抓好落实。
本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按照新老办法平稳衔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等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确定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从养老保险基金中解决。具体办法,由劳动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并指导实施。”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也仅在其中了。前后对比可明显感觉到计发办法更加合理了。
一、新、老计发办法中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不同。老办法以职工退休上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发基础养老金,与本人缴费情况没有直接联系。新办法“中人”和“新人”都以“全市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计发基础养老金。可以看出,计发基数有两个变化,一是由 “上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改为“全市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显然“全市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要高于“上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这一变化直接表现为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提高。二是在计发基数中,引入了“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这一参数的引入,改变了老办法中基础养老金与本人缴费多少无关的弊端。新的计发办法将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与1993年实行个人缴费后职工的实际缴费水平,共同作为计算基础养老金的基数。这样既照顾了老企业职工利益,又体现了养老保险的公平性。形成了个人缴费水平越高,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就越高的激励机制。
二、新办法调整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比例。缴费满15年是参保职工退休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基本条件。按照老办法,参保职工只要缴费满15年,其基础养老金就可以按照退休上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缴费年限再多,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也不再增加。没有体现个人缴费年限与待遇相挂钩。新办法对“中人”和“新人”的基础养老金计发,实行“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发比例上不封顶的新政策,职工缴费年限越长,计发比例越高。如:缴费年限15年的,按15%计发,缴费年限30年的,按30%计发,以此类推。此项政策将基础养老金待遇与职工本人缴费年限紧密挂钩,职工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就越高。新
办法在兼顾“公平”中突出了个人的“效率”,真正体现了养老保险权利与义务的相对应,缴费与待遇相挂钩,和享受养老待遇的公平公正。按照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对坚持正常缴费的“中人”和“新人”非常有利。
三、新办法对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时间长短做出大调整。按照老办法,无论退休时间(年龄)早晚,个人账户养老金都以10年(120个月)均分,每月发给个人账户储存额的1/120。新办法对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做了较大调整。按照新办法,“中人”和“新人”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多少不再按10年120个月均分,而要根据退休时的年龄差异,按照不同的月数计发。如在《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实施意见》中说明45岁退休的,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数额,要用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216个月。50岁退休的,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数额,要用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95个月,60岁退休的,用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仅除以139个月。由此可见,个人账户养老金将随职工个人退休时间早晚发生变化,退休越早,计发月数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越低。由此,可以看出,新办法鼓励职工到龄退休,尽量延长缴费年限,增加个人账户储存额,减少个人账户计发月数,以提高养老金的整体水平。
四、新办法为“中人”设立的过渡性养老金,弥补 “中人”个人账户积累少的不足。按照新办法的规定,“中人”的养老保险待遇是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与新人一样,这样“中人”的养老金就将由三部分组成。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为:以本人全部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1997年12月31日以前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即:过渡性养老金=全部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截至1997年12月31日前本人缴费年限×1%。全部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按照退休上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全部平均工资指数标准算出来的。职工本人历年的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本人的实际缴费基数。
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意味着养老保险不是靠政府救济而主要是以自己劳动创造财富的劳动积累,个人缴费率将逐步加重份量,真正做到缴费与待遇挂钩,多交多得,少交少得,不交不得的机制将会越来越得到体现。总的来说,改革了计发办法之后,退休人员的待遇不会降低,而参保时间长、缴费高的人待遇还会提高。积极稳妥地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是改善民生,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促进社会和经济和谐发展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充分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完全同个人缴费工资相联系的改革导向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的必然需要;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应当适应时代发展,废
除一切不适时宜的内容,建立一种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以此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爱上语文
语 文 教 学 感 悟------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
有人说:走过了春,便难忘春的嫩绿;走过了夏,便难忘夏的火红。教过语文的人,方知教语文的酸甜苦辣;这里不仅有知识的传承,更包含了人生的哲理与文明。有人文的美、适用的美一年半的语文教学让我深刻的感悟到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真的不容易,要想让孩子学好语文,一定要让学生爱上语文。那么如何能我们的孩子爱上语文呢?
一.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首先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老师。
教育学、心理学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而教育则是爱的归宿”,爱,是人的情感,是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它包括相互感知、理解和相互影响。而要达到理想的感知、理解和相互影响,必须要亲近感为前提。亲近感是师生间的一种依恋性情感。这种情感能使双方关系亲密无间、无拘无束。所以要想让孩子爱上语文,一定要让孩子爱上语文老师,孩子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喜欢平易近人的老师、孩子最喜欢的还是面带微笑的老师。其实微笑是什么,是尊重,是爱心。特别是孩子们有了错误了时候,就更加要用这种爱感召学生改正错误。
二.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还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想要让孩子喜欢上语文课,那么我认为教学方法要引起孩子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这是我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原则。教学中我是既“勤快”又“懒惰”,“勤”是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把握住教材的主旨,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如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学会偷懒。”这个“偷懒”意味着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多参与,少一点教师的包办代替。这个‘偷懒’意味着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也取决于教师能否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要让孩子爱上语文,还要让孩子爱上课外书。
要想让孩子爱上语文,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简单的字词句篇,到复杂的阅读与习作。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从孩子们爱上“书”开始。首先,我注重由语文课堂阅读的知识,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延伸到浩瀚的书海之中,去了解更多的知识。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也就是说学习语文最主要就是要多读书。可是想终归是想,学生会按照我们的想法行事么,答案是不言而欲的,我首先要求其次我也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新课程要求评价要“立足过程”,通过评价发展语文学习兴趣,主要还是靠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过程性评价。通过一些激励,比如课堂上一句赞扬,一句引导,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是一种好的评价。正是这样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学习兴趣很浓,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总之,教无定法,让孩子爱上语文的方法也不胜枚举,有待于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在孩子天真烂漫的年代,也许不应该去强求他们喜爱某样东西,但作为小学语文这最基础的学科,如果学生不感兴趣的话,老师无论多努力,也只能劳心劳力,事倍功半。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呢?我觉得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师要爱语文。
语文是集工具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它不仅是其他基础学科的基础,而且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对于提高个人乃至社会的素质都具有奠基意义。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学好了语文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而老师就要把这种乐趣与享受带给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东西都能够让人感觉美,如:普通话美、中国汉字形体美,阅读课文里也有许多值得挖掘的东西,如文章思想内容富
有教育意义,其思想性让人感觉美;文中的妙词佳句很多,其写作方法让人感觉美„„一节好的语文课,学生就应该在这种美的氛围中度过。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的东西教师首先应该感受到,如:很多课文都有一些情景,要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情景,进入角色,老师则首先要进入角色,老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绘声绘色的讲解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一些课文内容很感人,老师受到感动后,要把你的感觉表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也会受到感动;要让学生反复读的重点段落或重点词句,老师可和学生一起读;还有一些课文,文中的妙词佳句不断,老师就要把这些妙词佳句精选出来,表现出自己对文中优美词句的喜爱,再让学生也找到自己喜欢的词句,或者用笔做上记号,或者把优美词句摘录下来„„总之,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把你对语文的爱表现出来,让学生感觉到,学生也会和你一样爱语文。
二、在课堂中让学生爱上语文。
爱上语文是个目标,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让学生爱上语文,让我们注重我们语文课堂艺术性,再结合人文思想,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用我们的热诚来感动孩子纯真温柔的心。
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是充满情感与情趣。要让学生能真正地潜入到语言文字的意境中,与优美的语言共振,深入地体会着优美的语境,课上老师就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语文实践。在实践中自主地领悟语言规律,感悟人生和社会,充分获得生活经验的顿悟和沉淀。那么,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将是一个可望且可及的目标了。
每节课都给学生打开一扇窗户,为他们展示一个世界,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未知世界。如在导入新课时,我运用设置悬念或猜迷语等方法,在学生想知道而又无法知道,欲言而又不能的时候巧妙地引出新课及环节过渡,让学生带着求知、探索的兴趣主动地去寻找新知识。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我一板书完课题就用惊讶的语气发出疑问:“咦,我怎么觉得这个课题有点怪?这是怎么回事呀?”这么一问,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随之引发了一连串的提问:“老师,为什么题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加上双引号?”“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题目?”“我真想知道里面在讲些什么!”„„此时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极浓,求知欲极高,我便抓住时机,开始教学新课。另外在各环节中、各段落之间我还精心设计了过渡语言,使各部分内容紧密相扣,时时调起学生的兴趣。
每节课都应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积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成功感。语文课本中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课文,当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老师时常建议他们凭自己的兴趣,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写写小练笔;也可以把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写成读后感;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摘抄下来„„这些都是每节语文课的收获,学生都会说“我学会了„„”从而体会到学会一项知识的快乐。结合课文内容,老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从所学课文中悟出更多的东西。如学习课文《掌声》,学生明白了英子的性格从忧郁变得开朗,是因为掌声让英子感受到同学对她的鼓励和爱。老师可以趁势引导:“孩子们,我们每天都在感受着别人对我们的关爱,我们也在把我们的爱送给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关爱的人。所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感动中,那么,爱仅仅是掌声吗?在生活中,爱还是什么?”通过老师富有感情的启发式提问,孩子们很快就会想到:爱可以是一杯热热的茶,爱可以是雨中的一把伞„„老师通过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再抓住学生发言的闪光点,学生自然会从这堂课中悟出爱的真谛来。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还应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如果能够畅所欲言,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活起来。记得在一次阅读教学赛课上,我教授《矛和盾的集合》,因为是借班上课,学生对我不熟悉,再加之后面有很多领导、老师听课,学生显得特别紧张,在课前五分钟,我很亲切地和学生聊起了家常,然后再让学生面对后面的评委和老师做自我介绍,学生的思维很快就被激活,他们有了表现自己的欲望,在后面的教学中,他们又都恢复了往日的活跃。个个踊跃举手发言,争先恐后的气氛令在场的老师都受到了感染,师生之间的情感达到了融合。这样的课,老师信心百倍,激情昂然,学生思维活跃,轻松获得知识。
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孩子喜欢这个语文老师,也就喜欢他执教的科目--语文。所以,语文老师的课除了充满情趣以外,课上和蔼的态度,关爱的目光,没有压力的学习,一定也会让受学生欢迎的。.师生之间本应是平等的、好友式的关系。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为孩子看似不正常的语言或行为所生气,我们应该换位思考,尽量以他们的思维方式思考一些问题,理解他们,进而引导、启发他们。我曾经摘录了这样一段话,这时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评价他所喜爱的一个老师上的一节课时写到的,“从开始到结束,课堂上总有一种乐融融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同学们都全身投入。能让人感到一份友情,而烦恼都烟消云散。”因此,每当我踏入教室,都会面带微笑,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而我也会从一张张稚气、充满信任的小脸上,看到自己身上的责任。
学生在教师的逐步引导、点拨下爱上语文课时,就会在课堂上充当积极、主动探索进取的角色,而不是由教师把知识“揉碎”“硬塞”进去的。这样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愿学、爱学、会学,学生在课堂中就能真正发挥聪明才智,三、让学生在课外学习语文。
学生在课外应该扩大语文学习的阵地。在课外我们可以多渠道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如引导学生看课外书,记课外笔记等,常言是“日久生情”,经常让学生接触语文,母语,就不怕学生不喜欢。
老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就要注意让学生课余体验生活,并把在生活中的体会用于课堂上。课余让学生深入生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学生生活,又让学生感受文章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深化了学习效果。如学习《玩出了名堂》一课后,我让学生在平时玩的时候多观察,多思考,并把在观察中的收获或发现记录在本子上,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写作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如果爱上了语文,他就一定会去读很多很多课外书籍,这些书籍无论是否跟语文学习有关,都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老师一旦在班上发现了这样的学生,就应该大力地鼓励、宣扬,让这样的同学在班上交流读书心得,推荐好的书籍。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少部分同学带动大部分同学,让班上的同学都爱上读书。
看来,让学生爱上语文并非难事。只要语文老师善于用情感开启学生的心门,让学生在艺术的课堂里遨游,课外,再和学生一起关注语文学习,学生就会爱上语文,终身收益。
第五篇:爱上作文
这里,让孩子爱上作文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作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对于“语文”二字的解释,叶圣陶先生早就讲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写作文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孩子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作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
近几年,对作文教学的研究使我悟得:要想让孩子爱上作文,首先要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然后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最后当堂作文,部分当堂面批的效果最好。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教训儿子的名句。意思是说,真正要学写诗,必须在诗外下功夫,也就是需要生活实践。学诗如此,学文何尝不是?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生活琐事都可入文,邻里纠纷,市井吵闹,街头巷尾,商场一隅,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夕阳西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在作文辅导班上,我这样告诉孩子,寻找写作的素材犹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材料就在五彩斑斓生活处。”
“生活大舞台,课堂小天地。”辅导当中,我把游戏搬上了课堂,给孩子们的作文“找米下锅”。课上,我捎来两个透明的玻璃瓶,里面用纸包着两样东西,然后让孩子们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就在孩子们的满心疑惑中,我请一个孩子上前小心翼翼地取出来——原来是两个鸡蛋,这节课要区分出哪个是生的哪个是熟的。就在孩子们兴趣盎
然之中,五花八门的辨别方法应运而生,然后,用三十分钟时间当堂作文。下面撷取作文中的片断,看一看孩子们的语言是多么的鲜活、灵动。
看,熟鸡蛋转起来了,像一个陀螺,呼呼有声,它自豪地看着生鸡蛋。生鸡蛋也不甘示弱,躺在那里虎视眈眈的,边喘粗气,边准备再战——“我就不信自己转不起来。”
李杰把鸡蛋转了起来,这个怎么像喝醉了酒的醉汉,晃晃悠悠,又像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婴儿,东倒西歪走了没几步就不动了„„“生的!”同学们看完异口同声;李杰再转这个,情景可大不一样,它潇洒得像一个芭蕾舞演员,踮起脚尖,转得那么从容,那么飘逸,那么轻柔,它边转边不屑一顾地瞥了一眼躺在自己身边的生鸡蛋„„
二、作文写了从教看,巧把金针度与人。
“你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分段像手掌”、“怎样拍照片就怎样写作文”、“做人直,作文曲”、“甘蔗越吃越短,文章越写越长”……一个个浅显易懂的小秘方,还真是很灵验。写作文,应该让孩子们感觉是很轻松随意自在的事。爱因斯坦说过:“教学所传授的东西要让孩子们当作一件珍贵的礼物去接受,而不是当作沉重的责任去承担。”每节课其实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就像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每堂课只讲一个秘方,各种古代、现代、生活中的小故事和他的亲身经历还有游戏穿插其中,孩子们的小眼睛亮亮的,一眨也不眨,完全不像上学校的作文课那么无精打采好走神。一个个小肚皮都笑得疼了,一堂课讲完了,孩子们下课还会围着老师,探寻下节课怎样“玩作文”。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叶圣陶先生讲:“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就老师方面说,采用种种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掌握了写作的技巧,马上用这个法就会写,三十分钟课堂竞赛,他们也不知道苦,只知道紧张,紧张,快,快,快……孩子们很快活。第二节课我带着孩子们做了一个“连词组句”的游戏,班里分成三个组,分别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出乎意料的句子一个个组成的瞬间,孩子们笑成一团。我一句 “定格”,笑的模样成为永恒,你看我,我瞅你。“我手写我口,眼睛变成长镜头,看到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在我讲了作文方法之后,下面是两个同学写的片断。有的同学笑得是眼弯嘴上翘;有的同学眼睛眯成一条缝捂嘴笑怕露齿羞;丁莉莉笑得最开心,露出两颗大门牙,两颗门牙探着头仿佛在看我们笑;张恩强笑得最爽朗,震得房子嗡嗡响。
教室里成了“每日笑吧”。有的同学笑得流出了眼泪;有的笑成了一朵花;有的笑得嘴角在和眼睛比高低;花甜甜边笑边用手抹眼泪;王良笑得手舞足蹈,前俯后仰,用手不住地拍桌子„„
作文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在小学阶段就打好这个基础,才能使学生以后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
“先游戏,再作文”或者“游戏和作文交替进行”的动态教学模式中“轻轻松松写,不知不觉长”中快乐完成写作任务。写作的方法。像
“题好一半文,拟题需思量”;“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开头很重要,变化多端挺奇妙;开门见山最易学,何必东转又西绕。”;“写事情,不嫌小,鸡毛蒜皮事不少。从起床,到睡觉,生活学习事不少。平常小事天天有,写进作文真正好。写出童心平常心,作文真实又可靠。”这些写作口诀背诵琅琅上口,让我们懂得了不少写作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