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唯物史观中人的本质
唯物史观中人的本质
一 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渊源
二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三个科学论断
马克思就人的本质提出三个科学论断: 即“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质”,三者辩证统一。一方面,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活动的具体的历史形式,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人的需要又加强了这种社会关系。抛开社会关系,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需要同动物就没有任何的差别,更不会有人类社会;另一方面,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人的需要是其发展变化的动因,社会关系又作为实践发展变化的结果。抛开实践活动的视野,就不可能理解人的社会关系,或是把这种关系理解为上帝的安排,或是直观地把人理解为抽象的“类”,这样就更不可能满足人的需要,因为人的需要根本无法实现;最后,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能,实践活动就是这种本能的现实体现,社会关系又促进了人的需要。抛开人的需要,就不会产生实践活动,也就不会有社会关系,一切就都无从谈起了。在现实的人身上,实践活动是内容,社会关系是形式,人的需要是动力。只有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三者相统一的基础上考察人的本质,才能全面深刻地把握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
1、“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马克思对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类本质的揭示,把马克思主义人的本理论与以往的人的本质理论彻底区别开来,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
第一,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实践作为人的本质,从根本上把人和动区别开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明确地阐述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认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但在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由于动物的活动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因而动物的“劳动”归根到底只能是一种本能的结果,它们不仅不懂得其他种的尺度,而且也没有意识到其 他种的非我存在。所以,动物没有自我与对象的区分,不能自觉其活动,当然也不能自觉其活动的限制。然而,人的活动的性质却与动物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从根本上而言乃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因而,人的活动的自由是一种意识到的自由,人能区分自我与他我、主体与客体,人自觉到非我的存在与自我存在的相异和对立,这就使人不仅能“按照他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生产,还能“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就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人的活动的性 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人的劳动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差别就在于此。
也正是基于此种原因,我们对于动物的进化的研究,也往往要从其本身之外的环
境的变化入手,而对人的发展的研究却离不开人自身。第二,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从人的实践的动机和目的来看,实践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人的实践动机内涵着对外界自然限制的突破和对内的自我的超越,它是对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在观念上的统一,不仅体现着对象世界的他律性规定,而且更体现了主体自身的价值趋向。在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中,人的本质力量以直观方式呈现出来。“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 学”,“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第三,人的实践活动是现实的、发展的和具有创造性的,这给人的本质提供了不断生成的空间。人和人的本质并不是既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开放的、变动的、历史的系统。人和人的本质的自我丰富和完善,只有在其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才有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因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现实的人生存的第一活动,作为一个现实的人,他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解决其吃、穿、住、行等第一生存要义的问题,他要为自己生存提供满足生理需要、维持生命存在的东西。当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的需要。也正是这样,人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推动着人们协调地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同时,被人改造后的外界对象又为人的新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好的手段和条件。正是人类世代绵延不断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使人类在不断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不断地更新自我。随着天然自然的不断人化,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人的素质等人的本质力量也不断得到了改善,不断提高到新的历史水平,从而不断增加人的新质和不断形成新的人。如此往复,人类不断向着自由、全面的人发展。(理解人的本质就是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关键。)
因此,人的实践过程越有深度和广度,人的活动方式越丰富多彩,人和人的本质也就越丰富和全面,人也越全面自由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当然,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的层面上讲,把人的改造自然界、创造对象世界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劳动或实践,作为人的类本质(一般本质),这当中的确存在有抽象的思维成分。但是,这却是一个科学的抽象,一个包含着丰内容的合理的抽象。任何科学都不能否认思维“抽象”的重要性及其存在。
2、“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认为,研究人的本质应当首先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每一时代历史地发生变化的本性”。所以,我们既要研究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又要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以及人的一般本性是如何在具体的社会和发展的历史中实现和变化的。因此,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又进一步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一经典论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首先,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人的本质是其社会性”,或“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现实的具体的人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是两者的统一。但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中的最根本的性质,即便是人的自然属性,也被打上了社会的烙印,也是具有了社会的意义的。况且,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得以实现的,人的社会性贯穿于人的整个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决定着实践的目的、意志,整个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以及成果的分配等各个环节。其次,人的本质不是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有机体,社会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人都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在这些众多的社会关系中,主要有生产关系,有政治关系,有人伦关系等等。现实的人,就是处在这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是这一切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而在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和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它对其他社会关系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对作为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的理解,我们既要防止以偏概全,也更要反对不抓重点的所谓“全面”。总之,对于人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的 理解,我们要坚持“总体化”的方法,即要在社会联系的总体化结构及历史发展的总体化过程中,来认识人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再次,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马克思反对关于“抽象的人”、“一般的人”的空洞议论,他主张从从事着各种现实活动的人出发来研究人。现实的人总是具体的,纯粹抽象的人只是作为概念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由于对社会关系的现实性理解,就可以进一步将人的本质具体化,避免把人看作是单个的、孤立的存在物。在实际生活中,所有个人都是通过各种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处于各种不同的地位,他们各自所体现的本质也 是不同的。而不同社会时代中社会关系的差别,也造成了不同历史条件下人的本质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的存在,就呈现出了人的本质的具体的、历史的一面特性。
3、“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一论断呢?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我们认为,马克思把需要作为人的本性,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它强调了需要在人性中的基础地位,说明它是人的存在的内在的规定性。人是最高类型的生命物质,他脱离了动物界,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格。但是,人毕竟是有生命的物质实体,而不是纯粹的“自我意识”或“精神”。因此,他同其他生命体一样也有需要,必须与周围物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各种形式的交换,这是人天然的、必然的、内在的规定性,是无法泯灭的、始终存在的客观范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需要是人的本性。
第二,它强调了需要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重大作用。社会性的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然而,如果没有需要,人们就不会进行劳动实践并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联系。因此,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因和根据。在这里,说“需要是人的本性”,强调的是需要的积极、能动的方面,强调的是它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第三,在某种意义上,需要也可以被看作是人与动物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一种标志。人作为生命体的最高存在形式,以其需要的基本特征和特有的满足方式,与动物区别开来。进一步而言,人与人之间现实的、具体的差别,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从他们之间不尽相同的需要体现出来。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中或处在不同的阶级、阶层中的人,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都会有着各不相同的某些需要。因而对现实的人来说,需要规定着活动,活动显示着人性,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需要,也就相应地显示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具体的人性。总的来说,上述三点内容就是马克思把人的需要称为“人的本性”的基本含义,这是理解马克思这一经典论断的前提和基础。
上我们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经典界定分别作了论述,从中我们应该认识到:马克思的这三个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断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它们之间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我们只有从这三个经典命题及其内在联系上出发来考察人的本质,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才能把握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
三 人的本质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人与历史是辩证统一的。同样,人的本质观与社会历史观之间也应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两者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因而,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必然是与其对社会历史的理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本质理论也必然与其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一)人的本质的揭示与唯物史观的科学命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我们首先应该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的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历来的思想家在解释历史的时候,都忽略了这个基本的简单的事实。马克思正是抓住了这个个基本事实和它的全部意义,从这里出发,发展和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和革命、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完整学说。历史唯物论指出,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在阶级社会中表现这一矛盾的阶级斗争,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作过经典性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上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 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侄桔。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历史唯物主义在展开它的全部学说时并没有抛开人。相反,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人的历史,说明了人如何创造历史,并且指明了所有人都得到自由发展即全人类得到最后解放的科学道路。历史唯物主义讲“物”恰恰是讲人们和物质即自然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产力,是讲通过对物的占有而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物质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创造的,但是与历史唯心主义不同,它认识到人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活动,通过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斗争(在阶级社会首先是阶级斗争)来创造历史,因此归根到底,从事物质生产的本辱才是历史的主要创造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只是抛开历史唯心主义的关于人、人性、人的本质的抽象谈论,而把这一切放到一定的社会关系(首先是生产关系)中去考察。因为只有这样,社会的人的问题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和解决。
(二)唯物史观的制定与人的本质观的阐发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使其科学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得到了确立,即历史的研究必须以现实的人为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在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矛盾中进行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些都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和精华所在。《形态》在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地阐述的基础上,并以其为根本指导,进一步发挥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段,首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的人的本质观,即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的本质观,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形态》进一步发挥了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出的人的内在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生产劳动。
⑵《形态》提出了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观点,且具体论述了生产劳动、人的需要以及社会关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断更进一步具体化了。⑶《形态》对《提纲》中“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论段作了进一步具体的阐明。
⑷《形态》具体阐述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强调对人性、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
⑸人的本质是不断改变着的,具有历史流动性。人不仅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同时还是自身历史的产物和结果。人既以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改变着社会历史,又同时改变着自身。社会历史是随着人类的活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关系也是如此。因而,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本质也必然随之发展变化。
第二篇:《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的文本解读
《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的文本解读
人作为类的存在物,有其特殊的类本质,即人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区别于动物等其他自然物的本质特征,亦即人之为人的特殊的规定性。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有着丰富的论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阐述了一系列关于人的类存在、类生活、类本质以及类本质异化的观点。
首先,马克思肯定了人是类存在物,人具有其特殊的类本质。他说:“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在这里,马克思不仅肯定了人的类本质的存在,而且认为人把自身的类和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实践和理论的对象。他进一步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
其次,马克思指出了人的类本质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人的劳动、实践。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这表明,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就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人的劳动、实践。马克思在《手稿》中还阐明了劳动、实践的特点,也是人作为类的存在物表现出的独特性即类本质,即自我意识性、自由自主性和能动创造性。
自我意识性。马克思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
自由自主性.人的自我意识性的存在使得人的每一项活动都可能是自由自主的创造性活动。马克思说:“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人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讲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就是指劳动。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人类能够制造工具以利征服改造和获取自然物质。诚然,人在其劳动、实践活动中不能不受到外在的限制.但是,人能够凭借理性的力量去认识必然,能够运用白己的实践力量去打破外在的限制.这正是人的自由之所在。
能动创造性。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性是人的类本质的核心,是对自由自觉性的确证。
人类依靠自己的理性智慧,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去改变自然物的存在形态,获取最佳的生存环境。人不满足于一个既定的现实世界,而是要不断地设定目标、不断创造最适合自身存在的人化世界,展示着自己的自由创造本质。
再次,马克思阐述了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其原因和结果。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变成了被迫的、仅仅是借以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即造成了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劳动不是作为人的劳动,而是一种异化的劳动,是一种强制性的劳动,仅仅是作为谋生的手段的.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在这里,马克思说明了异化劳动造成了人的类生活、类本质的异化。
由于异化劳动使人丧失了其类本质,凡是其属于类的、精神的机能都变成了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个人肉体生存的手段,从而使劳动者失去自觉自愿地进行劳动的兴趣,因而也使其所具有的优越于动物的特征变成了劣势,优点就变成了缺点。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了上述异化劳动造成的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造成的直接后果,即人同人相异化。因为,人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也包含着有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的含义:人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说的使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以及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即人于人关系的异化。从实质上来说,马克思在这里透过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的异化探究了社会的阶级分化。
第三篇:唯物史观部分习题
唯物史观部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思想关系D、法律关系
2、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A、自然环境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是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D、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5、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A、同自然规律一样自发实现
B、与自然规律不一样有其阶级性 C、客观的,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D、主观的,因为它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自觉活动
6、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技能
B、科学技术
C、生产管理
D、生产工具
7、生产关系是一种
A、物质利益关系或经济关系
B、思想关系 B、血缘关系
D、经济区域关系
8、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人们有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C、分配关系
D、消费关系
9、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规范
C、文学艺术
D、哲学思想
10、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是
A、劳动者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11、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问题是
A、政治法律制度
B、国家政权类型
C、国家
D、军队
12、社会意识就是
A、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
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 C、人民群众的意识
D、一切意识因素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13、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14、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产品的分配方式
B、商品的交换方式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资本的组织形式
15、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16、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C、政治思想、逻辑学、语言学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17、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B、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机关 C、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中枢
D、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的民主机构
18、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D、国家政权的性质
19、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资本主义私有制
B、资本主义国家制度 C、资本主义政党制度
D、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21、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政党
B、国家政权
C、法律
D、哲学
2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规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24、阶级社会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
A、社会革命
B、阶级斗争
C、改革
D、生产力发展
2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A、在阶级社会,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B、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C、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D、在任何社会都受历史条件制约
26、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B、人们可以改造或消灭社会规律 C、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27、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自然属性
D、人的社会关系
28、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系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29、社会形态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B、生产方式是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E、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2、在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E、实践是人类社会和人的存在方式
4、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A、它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物质力量
B、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
C、它是当代人的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
D、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物质的、客观的E、它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力量
5、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
A、二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互不相干 B、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C、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
D、人的自觉活动可以改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E、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被人们所驾驭
6、在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都等于零
B、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总结果(合力)都起着作用,因而都包括在这个总结果(合力)之中
C、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D、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
E、任何人的意志都只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盲目支配,而不能有自由
7、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A、劳动
B、人口因素
C、地理环境
D、社会组织
E、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8、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是
A、反映社会存在B、建构社会存在C、维护或批判社会现实
D、控制社会活动 E、调节社会活动
9、生产关系的客观性的含义包括
A、它由生产力所决定
B、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C、它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 D、它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E、人们不能对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和革命
1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 为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E、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1、物质生活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为
A、它是生产资料的谋取方式
B、它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它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12、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人的头脑中自生的C、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体现 D、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E、人的一种生理机制
1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
A、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生产技术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各类要素中去 C、生产技术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
D、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E、科学技术可以一视同仁地为一切经济基础服务 14、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E、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15、政治上层建筑包括
A、国家政权
B、政治法律制度
C、政治法律思想
D、道德思想
E、哲学
16、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劳动发展的历史
B、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 D、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
E、物质资料生产者活动的历史
17、社会存在包括
A、生产方式
B、国家 C、人口
D、地理环境
E、生产关系
3、社会的基本关系是指
A、生产关系 B、经济关系
C、交往关系
D、网络关系
E、物质利益关系
18、社会规律的特点
A、人自己活动的规律
B、人既是社会主体又是社会客体 C、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D、不存在某种凌驾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上的社会规律 E、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自觉性的统一
19、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 A、是否与它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B、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能否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D、能否帮助它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 E、能否限制与自己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 20、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表现为
A、生产力决定着人类自身的发展程度 B、生产力决定了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 C、生产力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
D、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了全部生产关系 E、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2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它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B、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 C、决定着社会政治结构
D、决定着社会意识结构 E、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22、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它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
B、它有助于发现新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对象的新用途
C、它物化为新的生产工具,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D、它有助于生产管理的合理化
E、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2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为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直接改变生产方式
C、直接改变生活方式 D、直接改变政治结构
E、直接改变观念结构
24、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A、发现了社会上的阶级斗争,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 B、提出了人类社会史就是阶级斗争史
C、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E、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25、无产阶级正常的群众观点包括
A、满足群众一切需要的观点
B、相信群众的观点
C、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
D、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E、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6、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B、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可以摆脱既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人们可以认识、利用和驾驭社会规律
D、人们可以对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进行历史选择,通过不同的具体道路实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E、社会规律存在和体现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中,人们的自觉活动只有在认识和遵循社会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顺利、有效的发挥
27、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没有
A、考查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
B、考查人们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C、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看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E、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2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在
A、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
D、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 E、每一时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相同的
29、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A、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B、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自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社会规律不可捉摸
D、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E、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30、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说明
A、人的本质是相同的 B、人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 C、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
D、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 E、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
31、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 A、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B、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C、社会发展促使人向着全面性的方向发展
D、社会发展丰富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
E、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三、辨析题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
3、社会规律是客观的,所以社会规律不是人自己活动的规律。
4、“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6、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7、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8、人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形态。
9、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2、如何理解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3、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分别起何作用?
4、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5、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何在。7如何理解人的本质问题、五、材料分析题
1、在文明发展的问题上,如何认识下列不同的观点: 材料1 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21世纪是文明冲突的世纪,文明的冲突将代替经济、政治的冲突,成为冲突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会发生冲突,如果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联合起来,西方基督教文明将会有灭顶之灾。材料2 美国“9。11”恐怖事件后,有些人将这一事件看作是文明冲突的开始。站在基督教文明立场上,主张十字军东征;站在伊斯兰文明立场上的,主张圣战。两方面立场对立。材料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承认世界多样化的现实,“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材料4 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文明的形式不可能是单一的。请回答:
(1)分析材料1、2,说明文明冲突论的实质是什么。(2)比较材料3与材料1、2,说明二者观点的区别。(3)运用材料3、4的观点,说明文明发展的基础特征。
2、关于人的本性问题,我国古代思想家作过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孟子认为,人皆不忍人之心。一个人如果没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就不能说是人。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恶之心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有这四萌芽,懂得并把它们扩充起来,便足以安定天下;假如不扩充,便连赡养父母都不行。
材料2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生而好利,顺其发展,争夺生而辞让亡;生而有疾恶(排他性),顺其发展,残贼生而忠信亡;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顺其发展,礼义、礼法亡。如果放纵人的本性,顺其人的情欲,就必然产生争夺,破坏礼义,天下大乱。因此,圣人就用法规礼义教化引导人的本性,这样,才能出现辞让、符合礼义的行为,使天下得以治理。材料3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请回答:
(1)比较材料1、2、3,分别指出其不同观点。(2)材料1、2的合理和积极的因素。(3)试指出材料1、2的共同缺陷。
六、论述题
1、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有什么意义?
2、试论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试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迷信思想产生的根源以及坚持无神论的重要意义。
4、论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5、试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评述以下论断:你若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6、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及其重要意义。
第四篇: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认识过程与唯物史观形成的逻辑同构
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认识过程与唯物史观形成的逻辑同构
【专题名称】哲学原理 【专 题 号】B1
【复印期号】2013年09期
【原文出处】《学海》(南京)2013年3期第10~15页
【英文标题】Logical Isomorphism between Marx's Cognition of Human Essence and the Form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作者简介】王宵前,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江苏教育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副教授,南京 210023。【内容提要】 对思想史的考察可以多视角的,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也是如此。对人的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是贯穿马克思一生哲学研究的中心线索。以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和价值的揭示过程考察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和发展的轨迹,以马克思经典文本为依据,从一个新的视角描述唯物史观形成的路径,更全面地理解唯物史观的深刻内涵。【关 键 词】马克思/人的本质/唯物史观/逻辑同构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一条始终存在的线索是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和价值的揭示过程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演进过程是两条正相关的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从抽象到科学,使马克思最终创立了唯物史观。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把马克思发现的唯物史观直接指认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①。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和解决过程,与确立和完善唯物史观是同一线索,两者的同体过程在逻辑上是同构的。
费尔巴哈代表了那个时代人本哲学的最高水平。马恩亦认为,只有费尔巴哈才是可以“认真对待”的,并且哲学新视界的确立也主要是针对费尔巴哈哲学的理论界定。这就是说,新世界观正是在“超越费尔巴哈”(列宁语)中创立的。②列宁这里说的“超越费尔巴哈”,超越了费尔巴哈什么?他所超越的就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这说明,把马克思对人的科学认识过程与他新世界观的形成理解为同一线索是合法的。
对思想史的考察可以多视角的,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也是如此。在我看来,从马克思学说的最终旨趣指向“人的解放”这一点看,以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过程考察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描述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轨迹,是从一个新的视角更深刻地展示唯物史观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和过程。下面,我们将以马克思的重要文本为依据,以对人的本质认识过程为线索,考察马克思新世界观形成的轨迹,说明马克思是如何实现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最终超越,并以不断深化对人的正确理解为契机而达到唯物史观的高度,成为真正“以人为本”的哲学。
一、两种逻辑的纠缠以及“人”的登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这一著名文本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其总体视角是政治立场评判,以人性的尺度来坚决地反对和否定私有制,以人本主义的哲学全面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这是一个激情有余科学不足的人本主义异化逻辑的建构。此时的马克思仍然是处于人本主义意识形态逻辑统摄之下。马克思对人的认识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登场。
西方许多学者把《1844年手稿》看作是表现马克思人本思想的重要的著作,是“马克思学说中的最高峰”③,“被西方人本学的马克思主义者奉为宝典”④。很显然,这是一个误读。但如果仅从马克思对人的高度关注这一点上,这个判断是有一定理由的。《1844年手稿》贯穿始终的是“异化劳动”这一基本概念。关注劳动异化,从根本上说,就是关注人(无产阶级)的命运,探究人受奴役的根源,寻求人自由解放的道路。
“异化”一词在黑格尔赋予它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后,在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并被广泛使用。马克思在沿用异化概念的同时,给异化概念注入了新内涵。费尔巴哈将异化只局限于宗教和思辨哲学等人类精神生活领域,没看到现实生活的异化,马克思则将之引入到现实生活,第一次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使之不再是脱离人们经济关系的纯哲学思辨,成为对人们现实关系的高度概括。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进一步摆脱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思辨性和抽象性的影响,尝试着向历史唯物主义方向迈进。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哲学范畴。从经济学的“劳动”出发建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是马克思人本学逻辑与其同时代人不同的重要特点,也是马克思的人本学逻辑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重要区别。
异化劳动理论建立在对一个基本事实即“工人同其劳动产品的反常关系”的解答上。这个反常关系的基本事实是:工人创造了一切,却又从中丧失了自己本应该拥有的一切,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而没有付出任何劳动的人,却从中得到了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一切。按正常逻辑,工人制造了劳动产品,劳动产品是劳动者的“作品”,体现着劳动者的智慧,劳动者与其产品之间应该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劳动应该是使自己更加幸福的手段。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事实却恰恰相反。正是在这一事实的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批判资本主义的视角。异化劳动理论尝试用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的规定去解读上述事实:即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这样,人不仅同自己相对立,而且同他人相对立。异化劳动理论体现了马克思试图开辟一个有别于传统哲学人本学的新视角的努力,虽然这个努力还不是很成功。
沿着异化劳动的逻辑,马克思开始了在人的本质理论方面对费尔巴哈的超越。马克思并非不承认费尔巴哈认为的人的本质的感性自然存在和属性,马克思真正批判的是费尔巴哈将这种自然关系视为人的本质的逻辑基础。马克思认为,相对于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才是现实的人更重要的具体“本质”。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费尔巴哈更多的强调人的自然本性,马克思虽也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个唯物主义的前提出发,但更多地着眼于人的社会关系,着眼于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自然界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以人类全体为对象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类意识就是人对这种共同性的认识,类意识使人有别于动物。马克思则将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不仅从理论上阐明人的本质,而且从物质生产的角度阐明人的本质,人的生产活动就是类生活。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叫做类本质,马克思则将类理解为社会,认为费尔巴哈的人类概念就是社会概念。在马克思的视域里,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就成了社会本质,类意识就成为社会意识,类存在就成为社会存在了。
费尔巴哈从他的人本主义异化逻辑出发,认为人的本质是多种规定的统一,宗教异化则破坏了这种统一。沿着这条线索,马克思把他的异化理论继续往前推进:从宗教异化推进到政治异化,又进一步推进到经济异化。马克思把经济异化作为一切异化的基础,并据此把历史理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和自我生成的历史,人类必须经历一个异化及其扬弃的过程才能达到消除一切异化的共产主义。在这里,经济学开始进入马克思的视野,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已经开始试图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话语体系,希望通过异化劳动理论达到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解,为寻求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科学表达开辟道路。
《1844年手稿》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理解与应用是极富创造性的。“它是从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过程中一个必然要经历的中间环节。它所具有的双重因素表明了正在形成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复杂性。”⑥这个双重因素或双重逻辑就是:“以抽象的人的本质为出发点的思辨逻辑和以现实的经济事实为出发点的科学逻辑”⑦。
作为马克思主义胚胎发育的一个阶段,《1844年手稿》已经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世界观的最早雏形,为我们提供了一把理解马克思主义形成史的钥匙。在这个意义上,它堪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源地。在这片发源地上,最瞩目的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异化劳动理论以人为核心,实现了马克思研究思路中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这三条主要线索的理论整合,这在当时的思想界中,代表了哲学思考的最高水平。”⑧
二、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费尔巴哈是以批判黑格尔的“抽象”登上哲学舞台的。他试图以“感性的人”来取代黑格尔抽象的人。但他从感觉主义出发,把人仅仅看作有意识的生物实体,把人本主义建立在人的自然欲望和人的感性幸福的基础上,将“感性”视为人的最高本质,用感性的人取代抽象的上帝。透过费尔巴哈对“感性”张扬的表象,我们发现,费尔巴哈的“人”实质上依然是抽象的人,他的思维仍然没有跳出思辨的窠臼。
恩格斯说:“对抽象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定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这个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是由马克思于1845年在《神圣家族》中开始的”。⑨马克思此时已开始强调人的“实物本质”,用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社会需要来说明人的本质。马克思进一步把人的生存资料的丧失看作是人本身的丧失,消灭人对自己的“实物本质”的实际异化关系将使人重新占有实物世界,这就明确地把现实的人与其社会生存条件直接联系起来了,为使用生产关系的总和来说明人的本质开辟了道路。至此,马恩抛弃对抽象人的崇拜而转变到对现实的人的分析,这条科学的道路呼之欲出。
更为重要的是,“工业世界”此时进入了马克思的视野。马克思说:“难道批判的批判以为,只要它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它就能达到即使是才开始的对历史现实的认识吗?难道批判的批判以为,它不去认识(比如说)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它就能真正地认识这个历史时期吗?„„正像批判的批判把思维和感觉、灵魂和肉体、自身和世界分开一样,它也把历史同自然科学和工业分开,认为历史的发源地不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而是在天上的云雾中。”⑩马克思在这里肯定了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人的社会“类本质”,这是人类现实的生存之根。马克思正是在“工业世界”这一宏大的背景下,实现从抽象的人的观点向现实的人的观点的转变。
相对于费尔巴哈实质上抽象的“人”,马克思在深入考察社会经济领域和历史领域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把劳动的产物当作人的对象化了的本质。劳动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这样,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感性受动原则到了马克思这里就被赋予了主体的能动原则。人的自然制约性具体地表现为人的社会制约性,人是能动的社会存在物。到这里,马克思开始把“人”与“社会”具体地联系起来了,这是重要的一步。正是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在批判鲍威尔的唯心主义思辨哲学时,首次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开始用“实践”概念取代此前的“异化”概念的中心地位,表明马克思已经放弃异化史观,转而用实践观点说明历史。随着“现实的人”的出现,一系列唯物史观的核心观念开始找到了现实的基础,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实践概念等。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唯物史观雏形开始出现。而这与马克思对人的认识不断趋向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三、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作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真正诞生。“马克思第一次自觉地、有策略地真正打破就旧有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逻辑„„正是它,导致了马克思思想的第二次重大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视界最初地平之呈现。”(11)这是马克思整个科学世界观的真正“起源”,也是他哲学话语发生重要转换的标志。
针对费尔巴哈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来谈人,因而把人看成“抽象的人”的错误,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试图从人的社会关系出发说明人的本质的问题。“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12)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的根本原因是他撇开了历史的进程,抽象地、孤立地考察人的本质,所以他所设想的人类本质的代表——人类个体,其实是不属于任何社会和任何阶级的,也因此,他就无法以人的社会属性去说明人,而只能用人的自然属性去说明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13)马克思认为,人不只是自然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在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中逐渐结成家庭、社会、国家等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正是由这些社会关系决定的。这样,马克思就得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这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它把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而且也把不同社会关系和生活条件的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区别开来。这一认识不仅使他在人的本质观上同费尔巴哈划清了界限,而且以一种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取代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维方式,是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的根本缺陷的克服。
马克思在这里对一切先验的、非历史的、非现实的、非具体的主体类本质进行了颠覆和解构。传统哲学中那种形而上学的逻辑本体论,第一次在这里被宣布为非法,无论它以什么新概念出现,只要还是在制造一种“撇开历史的进程”的抽象的主体本质,都是非科学的。马克思这一批判是对古典人道主义的根本否定。“内在的、无声的”类本质,恰恰是文艺复兴以来全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根本逻辑支点,天赋人权和天赋理性正是将“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这也是资产阶级社会“市民社会”的现实本质。费尔巴哈的问题正出在这里。(15)因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理论的批判,同时也是对一切抽象人道主义的批判。
如果把《提纲》看作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骨架,那么“实践”概念就是这整个骨架的支点。(16)正是马克思实践观的确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马克思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实践的不了解,而实践的重要性在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7)
也正是在实践之上,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分裂才被真正扬弃了。过去马克思从理想化的主体性劳动(类本质)出发的价值悬设的彼岸性(“应该”)才第一次被彻底消除,从实践出发,就是从“此岸性”的“是”出发,对现实的批判,不再是来自彼岸的主体性价值悬设,而是真实的实践本身的革命辩证法。(18)马克思发现,当时经济学、哲学中讨论的人,实质上都还只是市民社会里经济关系中的具体的人。在此,个人正是由特定的现实经济关系来建构的,而不同的经济关系必然导致不同的社会关系,不同的社会关系才形成特定的具体个人生存的规定性。因此,重要的不是仅仅把感性的人作为对象,而是对这个感性的对象进行辩证的、动态的社会历史分析,并由此来解读他的生成发展的过程。这个辩证的、历史性的视角才是对直观唯物主义的根本改造。人的形成过程不再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过程,而是人的现实生活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人的活动中进行的。因此,对人的考察就不能仅仅把人作为感性对象,而要把他当作感性活动。恩格斯说:“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必定会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19)。
至此,马克思彻底从“抽象”中抽身出来,让现实的人矗立在坚实的大地上。所以,“从这种对现实的社会历史生活的真实了解出发,人类主体只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现实的个人,人的本质只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只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性的实践,观念只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现实生活的历史性的社会观念„„正是马克思一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宣布了一个新的哲学时代”(20)。
马克思对人的追问,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探讨人的现实,而非臆想或观念中的生活过程,揭示的是这种实际生活过程的起源和历史形成的现实本质。这时的马克思对人的追问不是为了追求一种永恒的人的本质,也不再探求人的精神的根本归属,而把目光紧紧盯住对社会生活的具体的历史考察,其根本目的是改造现存社会,以人的自由解放为鹄的。在这里,我们又一次清晰地看到,马克思对人的科学认识的过程与其新哲学世界观形成的逻辑同构。
四、现实的、历史的、实践的人
如果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哲学新视界的“天才提纲”(恩格斯语),那么,《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则是这一新世界观的第一次系统而具体的阐发,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在创作《形态》期间,其理论的聚焦点已发生了明显的转换。那时马克思的思想基础,已不是哲学伦理逻辑,而是获得了社会历史尤其是经济发展的现实生活本身。“马克思不再是在旧哲学的逻辑构架中运动,而是根本颠覆了这种形而上学体系。他创立的新世界观不是形而上学,而是一种全新的历史科学。”(21)在《形态》中,马克思对“人”的研究和界说,依然是一条鲜明的红线。这时的马克思不但全面地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而且揭露了费尔巴哈这种旧唯物主义背后所隐藏着的隐性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就是处于社会中的人、就是社会化了的人,而不是仅仅对人的共性的抽象,人类社会就是现实的人与人之间所构成的关系,现实的人同抽象的人的区别在于现实的人是实践的人。在马克思看来,人仅仅是“感性对象”是不够的,人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一种“感性活动”。虽然费尔巴哈一再强调他的人是“现实的人”,但他看到的不是他们从事的活动,而是他们活动的对象,他所谈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关系,而是“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的“爱与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因此,他眼中的人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而是完全与社会历史无关的、离开社会生活、只以自然为基础的、被理想化了的自然人。这种与社会历史毫无关系的、单纯生物学上的“自然人”,从这种虚构的“人类个体”抽象出来的人的类本质,也只能是一种空洞的抽象。
马克思强调要在个人生存情境中界定历史性存在的本质。他说:“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2)这再次明确地与此前的旧唯物主义所言说的“人”划清了界限。他既不是施蒂纳那个绝对自由的个人,也非费尔巴哈那个感性直观的人,而是受历史的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受无法回避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规定的人。这是每一个历史时代中现实的个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这永远是一定的历史性的本质!”(23)
《形态》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对社会关系的内容并未作分析,在《形态》中,马克思继续推进他对社会关系的指认:“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24)还具体分析、说明了社会关系的多样性,区分了物质关系、思想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等。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而思想的社会关系是以非常确定的物质关系为基础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25)强调法律和政治的关系的真实基础是生产关系。这样,马克思就把《提纲》中的社会关系的含义具体化了,既指出了社会关系的多样性,又指出了社会关系的主次性,为分析人的本质提供了方法。
《形态》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社会关系的现实性、历史性和阶级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决不是人们“所想象、所设想”出来的虚无缥缈、无法琢磨的抽象的东西,而是现实的人所具有的真实存在的东西,现实的人,就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就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人,人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永恒的人性是不存在的。马克思重申了《提纲》中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的观点,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类历史是发展变化的,只有在考察社会历史过程中才能认识人的本质及其发展。社会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也必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马克思在这里第一次明确论述了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任何人都是隶属于一定的阶级的,根本不存在超乎于阶级之上的共同“良心”、“幸福”。资产阶级所谓的一般的人,实际上不过是资产阶级的人。
《形态》批判了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和历史的断裂。马克思说,“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26)费尔巴哈没能在思想上进一步前进的根本原因是他无视实践观。费尔巴哈批判了宗教,揭露了宗教世界是世俗世界的幻想,这就提出了人们是怎样把这些幻想塞进自己头脑的问题,这个问题开辟了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但费尔巴哈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更没有批判现实的生活关系,他的人本主义主观上想抬高人的地位,客观上适得其反,成了对现存事物的绝妙的赞扬。正是在唯物主义者看到改造社会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地方,他却陷入了唯心主义。
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性和人本主义出发点,深刻揭示了二者同唯心史观的联系,认为费尔巴哈归根结底其实是隐性的唯心主义,哪怕在表面上看承认自然物质的第一性因而至少是“半截子”唯物主义(27)。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了。(28)接着,马克思开始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给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一定的生产方式„„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级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论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规律。(29)至此,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不仅彻底抛弃了费尔巴哈那个抽象的人而代之以具体的现实的历史的人,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充分展开了现实的人的各种具体关系,使哲学新视界下的“人”的形象日臻丰满,为最终形成唯物史观开辟了道路。
第五篇:唯物史观原理及典型例题
唯物史观
主要观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例题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是()①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 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A)
A.③→②→④
B.②→①→③C.④→③→①
D.①→④→② 【例题2】(2013·安徽卷,39)“收入倍增”和“教育发展”关乎民生之利,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实现这一目标最大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确定的理论依据。
(说明:设问角度可以是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寻觅社会的真谛等,范围有重合)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倍增目标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倍增目标的确定,有利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倍增目标的确定符合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例题3】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正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突破前行:
2014年6月5日:《关于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方案》; 6月12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7月1日:《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8月28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总书记8月29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上述相关改革方案。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敢于涉险滩的决心,冲破藩篱,勇往直前。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当前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以及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我们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主动大胆探索,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观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主观选择性、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③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个人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居于从属地位;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居于首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一般情况下,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是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地实现其自我价值,同时,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目标和归宿,社会必须尽可能地为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各种条件 5.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注意主客观)
①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②在劳动与奉献中实现价值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④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例题1】(2013·福建卷,39)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理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
答案 ①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消费主义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违背了客观规律,危害了人民利益。【例题2】(2013·四川高考,14)(节选)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
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需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了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
答案 ①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适应社会转型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上层建筑,进行机构改革,促进社会发展;③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发展社区自治,培育社会组织,推动社会进步;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