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之我见(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3 08:0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唯物史观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唯物史观之我见》。

第一篇:唯物史观之我见

唯物史观之我见

摘要:唯物史观又称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它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对人类以往历史观的伟大革命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彻底性、完备性的最重要的标志,自其创立以来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本文仅浅显地就中国传统的唯物史观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论,唯物史观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

正文:

唯物史观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序言中即说:“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惟一的人。”(1)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为经济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它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这一崭新的历史观以后,它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

一、唯物史观的一般原理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是这样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一般认为,唯物史观有三个层次的内容,即低层为某些个别、具体问题的结论;中层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模式;高层为这一史观的本质精神与基本原则。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与一般原则高度抽象,具有最到时空范围内的涵盖性与适应性。这种本质精神与基本原则从理论上可以将之归纳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内容。我的老师汪征鲁教授认为“有三:物质的统一性;发展演化的辨证性;人的主体性。但在实践中三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一个结构或系统。”(2)汪教授的论文中已有较详细的说明,此处不多做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模式就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即上一段中马克思所论述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等等。

二、唯物史观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是因唯物史观的出现而第一次在社会历史领域获得了“唯物辩证”的特征的。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是机械的、直观的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恰恰因为不懂得辩证法而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因而完全没有“唯物辩证”可言。只有在自然领域,它才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但旧唯物主义离开自然辩证法依然很远。唯物史观出现以后,过去在历史观和政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种混乱性和随意性,被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唯物史观的出现,首先是因为这种新唯物主义是辩证的,所以它才能够把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唯心主义驱逐出去,实现了对社会生活的唯物主义解释。正如恩格斯所说的,由于把“自觉的辩证法”“用于……历史观”的结果,就有了唯物史观,即第一次有了对社会生活作出了唯物辩证的解释的哲学。

其次,唯物史观创立了实践论,并将实践用于解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联系。

唯物史观之所以能够在社会历史领域做到对事物作唯物辩证的分析,就是因为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社会历史的研究。哲学家吴江认为:马克思不是先把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颠倒成为唯物辩证法,然后才把它运用于解释社会生活。恰恰相反,“辩证法真正变成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是在唯物地阐发历史发展的原因和历史本身的辩证法之后,是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上确立科学的实践观之后”。“单纯的逻辑改造不能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倒过来”。(3)可见,这里的关键是有无实践观。旧唯物主义者依靠感性直观去观察人,所看到的只能是生物学的人、受本能支配的人。用这样的抽象人和他的抽象人性解释社会生活,当然只能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淖。社会是人的社会,而实践就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本来就是社会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所创造的。而人的社会本性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形成、并不断获得新的素质。这就是人创造环境与环境创造人的辩证法。所以马克思说,一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离开实践的观点就不可能对社会生活做唯物的和辩证的解释。

再次,唯物史观具有了现代的系统的思想。

唯物史观历来就把社会看作“社会有机体”,就是说,把社会看作一个系统。当马克思应用唯物史观去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系统的思想是十分明显的。甚至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也承认,在《资本论》里可以找到系统论的思想萌芽。

三、唯物史观的待发展性。

在人类思想史上,一种影响深远的学说在后人传承过程中,除了学说本身获得新发展外,也会在特定情况下被人为地附加上背离学说本质的某些消极东西。这种情况在马克思在世时就已经出现过。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的“马克思派”自命为马克思主义者,但存在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倾向,对此马克思说:“我只知道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4)同时,人们总是以其当时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来理解、诠释马克思主义文本,从而形成不同马克思主义流派。传统马克思主义、修正马克思主义、人本马克思主义和科学马克思主义这四大流派就是当今世界东西方社会最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在这些流派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唯物史观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也附加了一些消极的东西,形成了“传统唯物史观”的缺陷,需要一代代的学者不断探讨和发展。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49页,1995年,人民出版社。

(2)汪征鲁,《唯物史观的历史命运》第6页,载《历史研究》

(3)吴江,2001年:《社会主义前途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第1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98页,1995年,人民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蒋大椿,2001年:《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载《历史研究》第4期。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人民出版社。

3、吴江,2001年:《社会主义前途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汪征鲁,《唯物史观的历史命运》,载《历史研究》

5、汪征鲁,《中国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崛起》,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6、任汝芬,《2006年序列之一·要点精编》,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唯物史观部分习题

唯物史观部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思想关系D、法律关系

2、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A、自然环境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是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D、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5、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A、同自然规律一样自发实现

B、与自然规律不一样有其阶级性 C、客观的,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D、主观的,因为它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自觉活动

6、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技能

B、科学技术

C、生产管理

D、生产工具

7、生产关系是一种

A、物质利益关系或经济关系

B、思想关系 B、血缘关系

D、经济区域关系

8、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人们有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C、分配关系

D、消费关系

9、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规范

C、文学艺术

D、哲学思想

10、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是

A、劳动者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11、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问题是

A、政治法律制度

B、国家政权类型

C、国家

D、军队

12、社会意识就是

A、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

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 C、人民群众的意识

D、一切意识因素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13、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14、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产品的分配方式

B、商品的交换方式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资本的组织形式

15、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16、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C、政治思想、逻辑学、语言学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17、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B、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机关 C、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中枢

D、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的民主机构

18、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D、国家政权的性质

19、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资本主义私有制

B、资本主义国家制度 C、资本主义政党制度

D、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21、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政党

B、国家政权

C、法律

D、哲学

2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规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24、阶级社会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

A、社会革命

B、阶级斗争

C、改革

D、生产力发展

2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A、在阶级社会,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B、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C、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D、在任何社会都受历史条件制约

26、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B、人们可以改造或消灭社会规律 C、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27、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自然属性

D、人的社会关系

28、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系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29、社会形态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B、生产方式是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E、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2、在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E、实践是人类社会和人的存在方式

4、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A、它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物质力量

B、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

C、它是当代人的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

D、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物质的、客观的E、它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力量

5、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

A、二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互不相干 B、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C、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

D、人的自觉活动可以改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E、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被人们所驾驭

6、在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都等于零

B、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总结果(合力)都起着作用,因而都包括在这个总结果(合力)之中

C、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D、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

E、任何人的意志都只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盲目支配,而不能有自由

7、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A、劳动

B、人口因素

C、地理环境

D、社会组织

E、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8、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是

A、反映社会存在B、建构社会存在C、维护或批判社会现实

D、控制社会活动 E、调节社会活动

9、生产关系的客观性的含义包括

A、它由生产力所决定

B、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C、它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 D、它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E、人们不能对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和革命

1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 为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E、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1、物质生活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为

A、它是生产资料的谋取方式

B、它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它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12、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人的头脑中自生的C、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体现 D、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E、人的一种生理机制

1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

A、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生产技术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各类要素中去 C、生产技术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

D、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E、科学技术可以一视同仁地为一切经济基础服务 14、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E、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15、政治上层建筑包括

A、国家政权

B、政治法律制度

C、政治法律思想

D、道德思想

E、哲学

16、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劳动发展的历史

B、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 D、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

E、物质资料生产者活动的历史

17、社会存在包括

A、生产方式

B、国家 C、人口

D、地理环境

E、生产关系

3、社会的基本关系是指

A、生产关系 B、经济关系

C、交往关系

D、网络关系

E、物质利益关系

18、社会规律的特点

A、人自己活动的规律

B、人既是社会主体又是社会客体 C、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D、不存在某种凌驾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上的社会规律 E、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自觉性的统一

19、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 A、是否与它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B、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能否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D、能否帮助它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 E、能否限制与自己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 20、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表现为

A、生产力决定着人类自身的发展程度 B、生产力决定了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 C、生产力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

D、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了全部生产关系 E、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2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它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B、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 C、决定着社会政治结构

D、决定着社会意识结构 E、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22、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它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

B、它有助于发现新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对象的新用途

C、它物化为新的生产工具,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D、它有助于生产管理的合理化

E、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2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为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直接改变生产方式

C、直接改变生活方式 D、直接改变政治结构

E、直接改变观念结构

24、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A、发现了社会上的阶级斗争,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 B、提出了人类社会史就是阶级斗争史

C、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E、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25、无产阶级正常的群众观点包括

A、满足群众一切需要的观点

B、相信群众的观点

C、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

D、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E、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6、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B、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可以摆脱既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人们可以认识、利用和驾驭社会规律

D、人们可以对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进行历史选择,通过不同的具体道路实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E、社会规律存在和体现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中,人们的自觉活动只有在认识和遵循社会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顺利、有效的发挥

27、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没有

A、考查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

B、考查人们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C、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看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E、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2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在

A、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

D、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 E、每一时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相同的

29、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A、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B、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自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社会规律不可捉摸

D、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E、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30、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说明

A、人的本质是相同的 B、人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 C、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

D、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 E、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

31、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 A、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B、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C、社会发展促使人向着全面性的方向发展

D、社会发展丰富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

E、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三、辨析题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

3、社会规律是客观的,所以社会规律不是人自己活动的规律。

4、“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6、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7、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8、人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形态。

9、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2、如何理解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3、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分别起何作用?

4、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5、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何在。7如何理解人的本质问题、五、材料分析题

1、在文明发展的问题上,如何认识下列不同的观点: 材料1 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21世纪是文明冲突的世纪,文明的冲突将代替经济、政治的冲突,成为冲突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会发生冲突,如果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联合起来,西方基督教文明将会有灭顶之灾。材料2 美国“9。11”恐怖事件后,有些人将这一事件看作是文明冲突的开始。站在基督教文明立场上,主张十字军东征;站在伊斯兰文明立场上的,主张圣战。两方面立场对立。材料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承认世界多样化的现实,“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材料4 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文明的形式不可能是单一的。请回答:

(1)分析材料1、2,说明文明冲突论的实质是什么。(2)比较材料3与材料1、2,说明二者观点的区别。(3)运用材料3、4的观点,说明文明发展的基础特征。

2、关于人的本性问题,我国古代思想家作过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孟子认为,人皆不忍人之心。一个人如果没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就不能说是人。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恶之心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有这四萌芽,懂得并把它们扩充起来,便足以安定天下;假如不扩充,便连赡养父母都不行。

材料2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生而好利,顺其发展,争夺生而辞让亡;生而有疾恶(排他性),顺其发展,残贼生而忠信亡;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顺其发展,礼义、礼法亡。如果放纵人的本性,顺其人的情欲,就必然产生争夺,破坏礼义,天下大乱。因此,圣人就用法规礼义教化引导人的本性,这样,才能出现辞让、符合礼义的行为,使天下得以治理。材料3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请回答:

(1)比较材料1、2、3,分别指出其不同观点。(2)材料1、2的合理和积极的因素。(3)试指出材料1、2的共同缺陷。

六、论述题

1、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有什么意义?

2、试论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试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迷信思想产生的根源以及坚持无神论的重要意义。

4、论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5、试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评述以下论断:你若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6、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及其重要意义。

第三篇:唯物史观中人的本质

唯物史观中人的本质

一 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渊源

二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三个科学论断

马克思就人的本质提出三个科学论断: 即“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质”,三者辩证统一。一方面,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活动的具体的历史形式,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人的需要又加强了这种社会关系。抛开社会关系,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需要同动物就没有任何的差别,更不会有人类社会;另一方面,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人的需要是其发展变化的动因,社会关系又作为实践发展变化的结果。抛开实践活动的视野,就不可能理解人的社会关系,或是把这种关系理解为上帝的安排,或是直观地把人理解为抽象的“类”,这样就更不可能满足人的需要,因为人的需要根本无法实现;最后,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能,实践活动就是这种本能的现实体现,社会关系又促进了人的需要。抛开人的需要,就不会产生实践活动,也就不会有社会关系,一切就都无从谈起了。在现实的人身上,实践活动是内容,社会关系是形式,人的需要是动力。只有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三者相统一的基础上考察人的本质,才能全面深刻地把握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

1、“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马克思对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类本质的揭示,把马克思主义人的本理论与以往的人的本质理论彻底区别开来,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

第一,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实践作为人的本质,从根本上把人和动区别开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明确地阐述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认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但在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由于动物的活动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因而动物的“劳动”归根到底只能是一种本能的结果,它们不仅不懂得其他种的尺度,而且也没有意识到其 他种的非我存在。所以,动物没有自我与对象的区分,不能自觉其活动,当然也不能自觉其活动的限制。然而,人的活动的性质却与动物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从根本上而言乃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因而,人的活动的自由是一种意识到的自由,人能区分自我与他我、主体与客体,人自觉到非我的存在与自我存在的相异和对立,这就使人不仅能“按照他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生产,还能“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就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人的活动的性 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人的劳动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差别就在于此。

也正是基于此种原因,我们对于动物的进化的研究,也往往要从其本身之外的环

境的变化入手,而对人的发展的研究却离不开人自身。第二,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从人的实践的动机和目的来看,实践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人的实践动机内涵着对外界自然限制的突破和对内的自我的超越,它是对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在观念上的统一,不仅体现着对象世界的他律性规定,而且更体现了主体自身的价值趋向。在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中,人的本质力量以直观方式呈现出来。“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 学”,“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第三,人的实践活动是现实的、发展的和具有创造性的,这给人的本质提供了不断生成的空间。人和人的本质并不是既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开放的、变动的、历史的系统。人和人的本质的自我丰富和完善,只有在其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才有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因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现实的人生存的第一活动,作为一个现实的人,他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解决其吃、穿、住、行等第一生存要义的问题,他要为自己生存提供满足生理需要、维持生命存在的东西。当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的需要。也正是这样,人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推动着人们协调地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同时,被人改造后的外界对象又为人的新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好的手段和条件。正是人类世代绵延不断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使人类在不断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不断地更新自我。随着天然自然的不断人化,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人的素质等人的本质力量也不断得到了改善,不断提高到新的历史水平,从而不断增加人的新质和不断形成新的人。如此往复,人类不断向着自由、全面的人发展。(理解人的本质就是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关键。)

因此,人的实践过程越有深度和广度,人的活动方式越丰富多彩,人和人的本质也就越丰富和全面,人也越全面自由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当然,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的层面上讲,把人的改造自然界、创造对象世界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劳动或实践,作为人的类本质(一般本质),这当中的确存在有抽象的思维成分。但是,这却是一个科学的抽象,一个包含着丰内容的合理的抽象。任何科学都不能否认思维“抽象”的重要性及其存在。

2、“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认为,研究人的本质应当首先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每一时代历史地发生变化的本性”。所以,我们既要研究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又要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以及人的一般本性是如何在具体的社会和发展的历史中实现和变化的。因此,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又进一步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一经典论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首先,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人的本质是其社会性”,或“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现实的具体的人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是两者的统一。但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中的最根本的性质,即便是人的自然属性,也被打上了社会的烙印,也是具有了社会的意义的。况且,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得以实现的,人的社会性贯穿于人的整个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决定着实践的目的、意志,整个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以及成果的分配等各个环节。其次,人的本质不是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有机体,社会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人都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在这些众多的社会关系中,主要有生产关系,有政治关系,有人伦关系等等。现实的人,就是处在这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是这一切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而在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和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它对其他社会关系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对作为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的理解,我们既要防止以偏概全,也更要反对不抓重点的所谓“全面”。总之,对于人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的 理解,我们要坚持“总体化”的方法,即要在社会联系的总体化结构及历史发展的总体化过程中,来认识人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再次,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马克思反对关于“抽象的人”、“一般的人”的空洞议论,他主张从从事着各种现实活动的人出发来研究人。现实的人总是具体的,纯粹抽象的人只是作为概念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由于对社会关系的现实性理解,就可以进一步将人的本质具体化,避免把人看作是单个的、孤立的存在物。在实际生活中,所有个人都是通过各种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处于各种不同的地位,他们各自所体现的本质也 是不同的。而不同社会时代中社会关系的差别,也造成了不同历史条件下人的本质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的存在,就呈现出了人的本质的具体的、历史的一面特性。

3、“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一论断呢?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我们认为,马克思把需要作为人的本性,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它强调了需要在人性中的基础地位,说明它是人的存在的内在的规定性。人是最高类型的生命物质,他脱离了动物界,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格。但是,人毕竟是有生命的物质实体,而不是纯粹的“自我意识”或“精神”。因此,他同其他生命体一样也有需要,必须与周围物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各种形式的交换,这是人天然的、必然的、内在的规定性,是无法泯灭的、始终存在的客观范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需要是人的本性。

第二,它强调了需要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重大作用。社会性的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然而,如果没有需要,人们就不会进行劳动实践并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联系。因此,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因和根据。在这里,说“需要是人的本性”,强调的是需要的积极、能动的方面,强调的是它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第三,在某种意义上,需要也可以被看作是人与动物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一种标志。人作为生命体的最高存在形式,以其需要的基本特征和特有的满足方式,与动物区别开来。进一步而言,人与人之间现实的、具体的差别,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从他们之间不尽相同的需要体现出来。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中或处在不同的阶级、阶层中的人,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都会有着各不相同的某些需要。因而对现实的人来说,需要规定着活动,活动显示着人性,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需要,也就相应地显示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具体的人性。总的来说,上述三点内容就是马克思把人的需要称为“人的本性”的基本含义,这是理解马克思这一经典论断的前提和基础。

上我们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经典界定分别作了论述,从中我们应该认识到:马克思的这三个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断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它们之间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我们只有从这三个经典命题及其内在联系上出发来考察人的本质,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才能把握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

三 人的本质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人与历史是辩证统一的。同样,人的本质观与社会历史观之间也应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两者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因而,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必然是与其对社会历史的理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本质理论也必然与其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一)人的本质的揭示与唯物史观的科学命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我们首先应该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的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历来的思想家在解释历史的时候,都忽略了这个基本的简单的事实。马克思正是抓住了这个个基本事实和它的全部意义,从这里出发,发展和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和革命、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完整学说。历史唯物论指出,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在阶级社会中表现这一矛盾的阶级斗争,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作过经典性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上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 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侄桔。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历史唯物主义在展开它的全部学说时并没有抛开人。相反,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人的历史,说明了人如何创造历史,并且指明了所有人都得到自由发展即全人类得到最后解放的科学道路。历史唯物主义讲“物”恰恰是讲人们和物质即自然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产力,是讲通过对物的占有而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物质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创造的,但是与历史唯心主义不同,它认识到人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活动,通过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斗争(在阶级社会首先是阶级斗争)来创造历史,因此归根到底,从事物质生产的本辱才是历史的主要创造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只是抛开历史唯心主义的关于人、人性、人的本质的抽象谈论,而把这一切放到一定的社会关系(首先是生产关系)中去考察。因为只有这样,社会的人的问题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和解决。

(二)唯物史观的制定与人的本质观的阐发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使其科学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得到了确立,即历史的研究必须以现实的人为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在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矛盾中进行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些都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和精华所在。《形态》在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地阐述的基础上,并以其为根本指导,进一步发挥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段,首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的人的本质观,即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的本质观,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形态》进一步发挥了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出的人的内在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生产劳动。

⑵《形态》提出了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观点,且具体论述了生产劳动、人的需要以及社会关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断更进一步具体化了。⑶《形态》对《提纲》中“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论段作了进一步具体的阐明。

⑷《形态》具体阐述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强调对人性、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

⑸人的本质是不断改变着的,具有历史流动性。人不仅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同时还是自身历史的产物和结果。人既以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改变着社会历史,又同时改变着自身。社会历史是随着人类的活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关系也是如此。因而,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本质也必然随之发展变化。

第四篇:唯物史观原理及典型例题

唯物史观

主要观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例题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是()①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 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A)

A.③→②→④

B.②→①→③C.④→③→①

D.①→④→② 【例题2】(2013·安徽卷,39)“收入倍增”和“教育发展”关乎民生之利,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实现这一目标最大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确定的理论依据。

(说明:设问角度可以是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寻觅社会的真谛等,范围有重合)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倍增目标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倍增目标的确定,有利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倍增目标的确定符合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例题3】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正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突破前行:

2014年6月5日:《关于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方案》; 6月12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7月1日:《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8月28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总书记8月29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上述相关改革方案。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敢于涉险滩的决心,冲破藩篱,勇往直前。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当前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以及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我们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主动大胆探索,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观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主观选择性、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③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个人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居于从属地位;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居于首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一般情况下,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是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地实现其自我价值,同时,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目标和归宿,社会必须尽可能地为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各种条件 5.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注意主客观)

①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②在劳动与奉献中实现价值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④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例题1】(2013·福建卷,39)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理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

答案 ①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消费主义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违背了客观规律,危害了人民利益。【例题2】(2013·四川高考,14)(节选)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

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需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了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

答案 ①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适应社会转型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上层建筑,进行机构改革,促进社会发展;③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发展社区自治,培育社会组织,推动社会进步;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五篇:从唯物史观看《太行山上》

从唯物史观看《太行山上》

03212719 李想

上周五的马原课上,老师组织大家观看了一部讲述八路军抗战故事的电影:《太行山上》。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后,华北危急。国共合作的背景下,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在总司令朱德率领下东渡黄河奔赴前线抗战。山西实权人物阎锡山面对“国、共、日”三股力量颇为头疼,提出“守土抗日”口号,在民族大义的影响下,于形式上支持八路军抗日。朱德筹划于日军进犯山西的必经险地平型关截击,115师师长林彪临战指挥出色,成功击败板垣师团,史称“平型关大捷”。同时八路军用灵活的战术亦减轻了国军战场的压力。不久日军以优势兵力、装备围攻太原一线,蒋、阎战略判断失误,正面战场接连失败,八路军转入敌后根据地建设,自此拉开了军民抗击日寇的伟大事业。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了解到抗日战争那段战火纷飞而英雄辈出的时代,我被抗日志士不怕牺牲,视死如归保卫国家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尽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深深感染。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部电影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客观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唯物史观的观点之一是: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国民党军官对115师政委聂荣臻说日军一个团的一次齐射活力就超过我们一个集团军,这确保了日军在正面战场上的优势。来自狭小领土的日本军队能在抗战前期以凶猛的攻势大举进攻地域辽阔的中国,以至于当时执政的国民政府不得不退守西南,以至于中华大地饱受日寇铁蹄见他蹂躏,原因何在?我们往前看,甲午中日海战中,外表光鲜的清朝水师大败而归,究其根本原因,不是官兵们作战不努力,而是败在了装备上。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后,充分模仿吸收西方先进技术,提升了自身的生产力。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日益强盛,催生了日本统治者侵略中国乃至称霸亚洲的野心。相比之下,中国长期闭关自守,生产力停滞不前,自鸦片战争以来,饱受列强入侵之苦,国内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在此情况之下,日军大举入侵中国时,虽有大批英勇的斗士奋起反抗,但由于装备、战争准备、训练质量上的差距,中华的战士始终无法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匹敌。

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当时的中国军队无法拥有能对抗日本空军的空中力量,面对强悍的日军坦克也只能造成有限的伤害。就像影片中的那样,我军部队无法对抗日军的空袭,于是偷偷的潜入日军的空军基地,炸毁了他们的飞机。然而,这毕竟只相当于扬汤止沸,只要仍然具有强大的生产力,日本就能很快的补充他们的空中力量。要彻底改变处境,唯一的方法就是拥有足够的对空力量。无奈的是,影片中的中国部队,特别是共产党的军队,根本没有有效的对空武器,以至于面对日军的疯狂空袭,只能用步枪和机枪打飞机。影片中,朱德说过:“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自己造枪,造炮,以后还要造军舰呐„„”这也充分展现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同时,唯物史观认为,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影片中日本帝国主义利用科技发展武器,入侵他国,造成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就是一个例证。

唯物史观还有一个观点:人类社会及其构成成分均以总体的体系方式存在,要从研究的对象的整体出发,从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与矛盾和研究对象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这我们也可以从影片中看到。之前,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针锋相对,但是在日军入侵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呼声是一致对外,这就是在分析了内部矛盾和对象吴外部环境矛盾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而中共、国民党、阎锡山三者的合作也是从整体出发,认识到了但是最大的矛盾是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在这一点上,无疑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的认识更加透彻。在与国民党朱怀冰部、孙楚部的冲突中,八路军始终以“教训阎锡山和他的部队继续抗日”为目的,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绝不打第一枪。而后在取得了胜利之后,毛泽东致信阎锡山,表示希望山西的事情和平解决,以致阎锡山发出了“共产党是真心抗日的”的感叹;在与国民党代表卫立煌的谈判中,主动提出北撤,放弃到手的地盘,而要求仅仅是希望国民党军队不要越界寻衅,以抗战大局为重。这正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表现。

另外,朱德在影片结束的时候说八路军的成功“一靠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二靠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三靠太行山人民群众”,这一句话很耐人寻味。

第一“靠”突出了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印象,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新的历史任务往往是由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人物首先发现或提出来的。他们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解决历史人物的愿望比别人强烈。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的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

但是,必须明确,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中方向。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

而后两个“靠”则体现了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影片里“八路军三个主力师”和“太行山的人民群众”只是那个时代的人民群众的代表。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太行山上》这部影片还有许多内容值得发掘,并能从中发现不少哲学原理,如:在客观历史进行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是在于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等等。

下载唯物史观之我见(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唯物史观之我见(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

    2013年6月1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

    用唯物史观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

    用唯物史观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 中国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既是量变又是质变。一方面,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上看,改革是一次量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自我完善、自我发......

    唯物史观视域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唯物史观视域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思想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思想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完成创作的。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这......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下大全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下) 董振华 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教授 三、经典荐读 我们就要问几个问题,马克思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创造这样的主义,我们为什要举......

    关于唯物史观原理总体把握的几点认识(五篇范例)

    关于唯物史观原理总体把握的几点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心得之一 张澍军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 唯物史观的中心问题是......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科学技术的作用及人才战略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科学技术的作用及人才战略 材料1 毛泽东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

    以唯物史观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及其意义[本站推荐]

    以唯物史观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及其意义 摘要 我用唯物史观的视角,把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