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唯物史观原理总体把握的几点认识
关于唯物史观原理总体把握的几点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心得之一
张澍军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 唯物史观的中心问题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关系是它的基本前提,而社会形态理论则是它的逻辑结论。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原理既是唯物史观揭示、破解所谓“历史之迷”并得以创立的关键环节之一,又是唯物史观原理阐述的基本层面之一。人、特别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具有相对独立的重大意义。这一整体框架安排的“潜在”逻辑思路,是以“人的活动”与“活动着的人”两大视域审视社会历史。只看到了前者,就会得出“人学空场”的结论;只看到了后者,就会得出“社会无规律”的结论,因而必须坚持两者的统一。总体把握唯物史观原理需要高度关注两个论点:其一,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优先地位”的一般原则,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和中心线索;其二,坚持唯物史观主要原则和重要原则的内在统一。
[关键词] 唯物史观;原理;总体把握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0)08-0020-05
一、关于《原理》教材
第三章内容的整体框架《原理》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共有三节,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从大的方面看,有6 个方面的基本原理。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原理,社会形态发展一般规律原理,社会发展动力原理,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原理。
就这一章“整体框架”的呈现方式而言,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涵盖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它们的基本关系是:中心问题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关系,是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基本前提;而社会形态理论则是这一节的逻辑结
论。应当说,这一节的内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阵地。它提供了认识历史、把握现实的基本的解释原则和解释框架。
例如,党的十三大报告对中国现实社会的分析构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从这里可以领悟到:其一,以生产力为历史基础分析社会现实,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核心地位;其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其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阐述显示了社会形态理论的逻辑结论意义。第二节主要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原理,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特别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理论,就其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既是唯物史观揭示、破解所谓“历史之谜”并得以创立的关键环节之一,又是唯物史观原理阐述的基本层面之一。没有这一理论,就不能产生彻底的现代唯物主义;找不到或者找不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就无法发现历史运动的根基,就看不到社会发展的呈现方式,就会走向理论的歧途。这在人类思想史上是有过经验教训的。例如:“早在马克思以前,18 世纪的法国的唯物主义者、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和 19 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曾研究过人们的阶级关系、财产关系,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曾径直地宣称,财产关系是整个社会制度的基础,其重要性应当到产业发展的需要中去寻找,因为生产是任何社会联合的目的,政治——就是生产的科学。但是,他们都没有成功。从理论上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能从生产的自身、特别是生产活动内部去寻找生产发展的原因,而诉诸生产活动之外的思想、政治、暴力等等,就会重新蹈入唯心史观的泥潭。”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节虽然是阐述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原理,但是,并没有将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完全集中到这里。情形和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由于教材结构安排的原因,如第一章讲到的“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本章第三节讲的“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等都属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但没有纳入这里。其二,由于“理论沿革”等原因,目前教材中一些命题,讲社会发展动力的矛盾斗争性一面多些,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矛盾的同一性这一方面,如和谐、统一、合作、团结,甚至妥协、缓和,等等,尚需要加强。其三,社会历史发展还有它的精神动力方面。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就现实而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动力是十分重要的;就先前历史的发展而言,精神动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就社会的未来发展而言,它的动力作用应当是以“几何级数递进”的,是越来越重要的。就此,恩格斯有一段经典论述,精彩地说明了这一点:“有一种看法,似乎人们的观点和看法创造他们的生活条件,而不是相反,这种看法正被以往的全部历史所推翻,在历史上,结果往往与愿望不同的,而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甚至大多数是相反的。这种看法只有在比较遥远的将来才能在下述意义上实现,就是说:人们将会预先认识到由于关系的改变而引起社会状况……改变的必然性,并愿意实现这种改变,而不是无意识地被迫地这样认识和这样做。”在这里,并不是说精神动力本身是主要的生活发展动力,重要的是它也不可忽视。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是多方面的,但为学生提供些精神动力,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对这一节讲授的建议是:其一,可着重讲解本节所阐述的这些动力理论,但不要将其说成是完整的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其二,扼要地交代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中,还包括上述谈到的其他几个方面。这样应当较为稳妥。第三节主要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观点。它也可叫做第二节的第六个“目”,因为它同样也是讲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但是,人、特别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具有相对独立的重大意义。为什么?因为:人的问题是把握唯物史观的又一基本线索。这一点,马克思有诸多的经典论断。比如: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究无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对于“现实的、世俗的历史”而言,只要“把人们当成他们本身历史的剧中的人物和剧作者”,就是“真正的出发点”,等等。就马克思制定唯物史观时面临的理论背景看,一是自 18 世纪以来,人的问题一直是欧洲理论界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二是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必须对人本主义哲学的主要之点作出评价;三是既然确认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那么就必须对实践的主体、载体——人及其历史活动——作出说明。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不能不对人及其历史作用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理解。甚至可以说,不解决这个问题,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不可能的。因此,1893 年恩格斯回忆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首先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其次是《共产党宣言》1892 年柏林新版的序言和《揭露共产党人案》的序言。而那里的相关部分,论述的就是实践和人。
二、《原理》第三章整体框架
安排的“潜在”逻辑思路如果从现实的人及人的活动出发,反观这一章的整体布局和内在关系,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以下“潜在”的逻辑思路。在第一节中,(1)以解决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为前提,即阐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关系原理,实质就是从人的历史活动、主要是从人的生产活动出发和导入。因为正确解决历史观基本问题就蕴涵着这一出发点,即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出发,亦即从生产活动中的人出发。人的现实活动即人本身。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这种生产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所以,抽象空洞的“社会存在”是不存在的。(2)进而,解析人的活动的各个基本规定性及其关系,即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以往讲授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常常给人一种错觉,似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离脱开人的活动而在某个地方存在着,“不食人间烟火”。不是的。作为现实运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分工、利益等规定性只有在人的实际活动中才是一种本真的存在,才是有意义的,因此,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本就在人的活动之内,而不能处于人的活动之外。(3)而后,将人的活动具体地联结整合为“社会类型”的运动过程,这即是社会形态理论。人是社会的、历史的。人总是在一定“社会类型”下活动,比如在封建社会活动,在资本主义社会活动,等等;反过来讲,“社会类型”就是由于人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构筑而成的,这即是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既是标示一定社会性质、又是包摄一切生活要素的整体性概念。社会历史发展,就是社会形态的发展,说到底,“不过是追求 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很显然,这同时就说明,人的活动是社会性的,无论是群体的,还是个人的,他们的活动充满了社会内容,绝对孤立的个人活动是不存在的。第二节从社会发展动力的视角,力图揭示人的活动的各种“组合”形式及其在社会运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的基本活动联结在一起发生作用的;阶级及阶级斗争不过是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人类群体的矛盾斗争及其组合方式;革命、改革和科学技术等,都是人的活动某个方面的“组合”方式,并在社会整体发展中以各自的形式发挥作用的。比如,改革和革命,说到底都是解决不同人类群体相互关系问题的活动;科学技术本来就是人类脑、体分工的产物,实质上是反映人类智力活动的作用问题,等等。但是,分析“人的活动”,或者真正搞清人的活动及其作用,归根到底要搞清“活动着的人”。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以人的活动形式而发生、存在、发展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讲,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唯物史观主张,人的活动与活动着的人这两个命题,实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与从现实的人的出发,是相辅相成的,是完全一致的。这就要求,在分析了人的活动的各种规定性及其各种组合方式之后,必须分析认识“活动着的人”的各种规定性及其作用。这样,就转入了社会主体的认识和阐述,也就是逻辑地转入了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内容。因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唯物史观始终是以“人的活动”与“活动着的人”两大视域审视社会历史的。只看到了前者,忽视了后者,就会得出“人学空场”的结论;只看到了后者,忽视了前者,就会得出“社会无规律”的结论。而两者的统一,集中体现在恩格斯的两个著名论断中:“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社会规律就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三、把握唯物史观理论构架需要高度关注的两个论点
1.在社会历史领域,无疑也要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优先地位”的一般原则,但唯物史观最切近的基础是物质实践。因此,要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和中心线索把握唯物史观。
马克思的“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或者叫物质的“优先地位”命题指的是什么?就是指在原初的终极的意义上,物质是本原的,意识现象是物质发展的产物。列宁的解释是:虽然“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但“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确有“绝对的意义”。恩格斯更为深刻而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唯物主义”这个“用语”也只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而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唯物史观应运而生,应当是“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的题中之义。这些,无疑是说,物质的“优先地位”观念,既是唯物主义的第一块基石,又是唯物史观不可或缺的基本理论前提。试图离开物质的先在性去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是没有根据的。当然,唯物史观最切近的基础是物质实践。因为:社会历史的本质形态是人类实践活动;人类实践是社会历史观的研究对象;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原理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逻辑展开。例如:社会存在实质上是人类实践的凝结状态。每一代人所遇到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是前人实践活动的结果。再如,社会基本矛盾所波及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实际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四个方面的规定性。人类的具体实践本身是综合性的。即如恩格斯所说,是种种规定的综合。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几个方面,其实质是理论思维抽象的结果。就现实的人类活动而言,物质生产本身就是一种整体性的实践存在,从来没有什么离开生产关系的生产力,反之亦然;它是“社会生产”,是“人”在进行生产,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它也总是与政治上层建筑、思想文化相联系。不能设想一个具有经济、政治、文化各种特质于一身的人,到了物质生产领域就会变为一个纯粹的“经济”人。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但资本家作为“人”,却不是纯粹的经济动物。政治是什么?它在本质上只是经济运动及其内含的利益关系的“外壳”;思想文化的东西,实质是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从整体上说,它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元素。
又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实质是指它的实践作用。因此,唯物史观的各范畴、原理,都是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各个侧面及其内在关系的规定。讲解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不能离开人类实践这一基础和中心线索。2.坚持唯物史观主要原则和重要原则的内在统一。恩格斯晚年通信中曾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他和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往往偏重了主要原则,而对于他所说的“重要原则”阐述不够。在1890 年9 月21—22 日恩格斯致布洛赫的信中,曾讲过这样一段话:“青年们有时过分看重经济方面,这有一部分是马克思和我应当负责的。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但是,只要问题一关系到描述某个历史时期,即关系到实际的应用,那情况就不同了,这里就不容许有任何错误了。可惜人们往往以为,只要掌握了主要原理——而且还并不总是掌握得正确,那就算已经充分地理解了新理论并且立刻就能够应用它了。在这方面,我是可以责备许多最新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而他们也的确造成过惊人的混乱”。
在1893 年7 月14 日致梅林的信中,恩格斯又指出:“这一点在马克思和我的著作中通常也强调得不够,在这方面我们大家都有同样的过错。这就是说,我们大家首先是把重点放在从基本经济事实中引出政治的、法的和其他意识形态的观念以及以这些观念为中介的行动,而且必须这样做。但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为了内容方面而忽略了形式方面,即这些观念等等是由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产生的。” 这两段话中引人注目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自己的理论世界观或反驳论敌时,“首先”是把“重点”放在作为基础的经济事实方面,“不得不强调”这种“主要原则”;而“忽略了”思想政治等“形式方面”或者“通常也强调得不够”,以至青年们出现了误解甚或“引起过惊人的混乱”;这种情况他们部分的“应当负责的”、“有同样的过错”。应当说,恩格斯的这些“重要说明”,并不是“过谦”之词,而是深刻反映了伟大革命导师的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对人类思想史、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世界观高度负责的崇高态度和高风亮节。那么,什么是唯物史观的主要原则或主要原理?就是经济关系的决定论原则;什么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原则或重要原理?就是思想、政治等思想关系的能动论原则。我以为,能否以及如何坚持两者的有机统一,特别是在具体的历史的实践中坚持两者的统一,历来是极为重要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唯物史观的两大公式及其关系:一是“归根结蒂”性公式。即:经济运动的“原始的”、“第一性”的“原因性”的决定作用;“最终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二是“区间过程”性公式。它的基本前提是“归根结蒂”性公式;它的理论侧重点是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它的理论指向是强调思想、政治等上层建筑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毫无疑问,唯物史观始终坚持两大公式的统一。对此,恩格斯最典型的论断是:“整个伟大的发展过程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进行的”,但是,“相互作用的力量很不平等:其中经济运动是最强有力的、最本原的、最有决定性的”。“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否则把理论应用于任何历史时期,就会比解一个最简单的一次方程式更容易了。”他反问道:“如果政治权力在经济上是无能为力的,那么我们何必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专政而斗争呢?”
恩格斯最典型的比喻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意志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我们所研究的领域越是远离经济,越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越是发现它在自己的发展中表现为偶然现象,它的曲线就越是曲折。如果您划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觉,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同经济发展的轴线接近于平行。”就是说,人们考察社会历史的时期越长、范围越广,就越是发现这种曲折实际是在“中轴线”的上下进行波动的。有离开“轴线”的运动,就有一定力量将其在一定阶段上拉回到趋近“轴线”的运动,使历史在这种曲折运动中无限趋近于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实现其“最终”的“归根到底”的决定性作用。总起来说,经济运动的“原始的”、“最终的”的决定作用,给社会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相互决定作用留下了广阔的幅度空间,因而它不是机械的、线性的;而在区间过程中,社会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相互决定作用又不是随意的、多元的,实质是服从“同一规律的”,即无限趋近于经济运动的历史必然性。我认为,上述两个基本观点,即: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和中心线索把握唯物史观、坚持唯物史观主要原则和重要原则的内在统一,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解释原则和根本理论立场。这两个基本观点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其一,应当尽可能全面理解和讲授唯物史观理论。其二,引证经典著作要“瞻前顾后”,以尽量避免断章取义。其三,要将这两个基本观点,贯彻于唯物史观原理讲授的全过程。参考文献:
[1] 张澍军.马克思理论世界观形成轨迹论要[M].长春:东 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第二篇:唯物史观原理及典型例题
唯物史观
主要观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例题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是()①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 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A)
A.③→②→④
B.②→①→③C.④→③→①
D.①→④→② 【例题2】(2013·安徽卷,39)“收入倍增”和“教育发展”关乎民生之利,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实现这一目标最大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确定的理论依据。
(说明:设问角度可以是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寻觅社会的真谛等,范围有重合)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倍增目标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倍增目标的确定,有利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倍增目标的确定符合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例题3】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正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突破前行:
2014年6月5日:《关于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方案》; 6月12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7月1日:《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8月28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总书记8月29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上述相关改革方案。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敢于涉险滩的决心,冲破藩篱,勇往直前。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当前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以及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我们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主动大胆探索,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观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主观选择性、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③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个人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居于从属地位;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居于首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一般情况下,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是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地实现其自我价值,同时,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目标和归宿,社会必须尽可能地为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各种条件 5.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注意主客观)
①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②在劳动与奉献中实现价值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④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例题1】(2013·福建卷,39)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理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
答案 ①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消费主义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违背了客观规律,危害了人民利益。【例题2】(2013·四川高考,14)(节选)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
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需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了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
答案 ①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适应社会转型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上层建筑,进行机构改革,促进社会发展;③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发展社区自治,培育社会组织,推动社会进步;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要求把握(模版)
教材分析可以说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标的达成。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进行教材分析,就必须把握初中语文教学的总体要求:以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以具体课文为例子,引入教学,举一反三,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引导、促使学生领悟、学会学习语文(读写)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分析语文教材,必须正确认识语文教材的四大功能:
1、凭借功能。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语文教学要加强基础,传递文化,培养能力,养成习惯,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等等都离不开语文教材这一凭借物。特别是语文学科属于侧重于技能、技巧培养的应用型学科,只有通过有计划的训练才能达到教育目标。所以,凭借教材学,凭借教材练,对语文学科尤其重要。
2、示范功能。语文教学挑选典型规范的作品作为教材主体,意在通过定向的规范的语文训练,使学生集中地、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语文教材除了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示范功能外,还包括训练的难易深浅在内的示范功能。中学语文教学着重于培养基础的、规范的语文能力。语文教材就必须是基本的、规范的。总之,语文教材应该是表达思想的范例、运用语言的范例、语文训练的范例。
3、教育功能。语文是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语文教材的过程中,离不开情、意、道的内容。教学具有教育性,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功能主要是凭借教材得以实现的。中学语文教材蕴涵极其丰富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道德意志教育和精神陶冶的内容。教学中,我们应该紧扣这些教学内容,根据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教育功能。
4、发展功能。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与发展是互相联系的。语文教材为学生语言的发展选择和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使学生的语言不断从贫乏走向丰富,由幼稚走向成熟,由呆板走向生动。语文教材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它对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以及情感、意志、性格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有着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语文教材的优秀作品都是运用语言的典范,是作家智力活动的结晶,因而也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一把钥匙
第四篇:认识自我 把握现在
认识自我 把握现在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看不到自我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也是大学生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时代要求。
初入大学,大学生由于还残留有“依赖性 “、“理想化“、“盲目自信“等心理特征,他们面临学习生活的转折,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困扰,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快的融入全新的生活圈,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的问题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自傲。自傲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一种自我认知。自傲者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处处表现自己,对自身的长处无限夸大,炫
耀自己、对他人容易指责和怪罪,挑三捡四,盛气凌人。
二、自卑。自卑是由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体验。有自卑
感的人轻视自己,过分看重自身短处,否定自己的长处或长处没有
足够的认识,因而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
绝,行为中采取逃避方式。
三、虚荣。虚荣是指追求虚假荣誉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人把荣誉或引
起人们的羡慕、赞赏,作为一种生活目标追求,因而常常不择手段
地去猎取荣誉。这种人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嫉妒任何比自
己强的人,把别人取的荣誉视为对自己的竞争。
在这些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认识到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世界上很难找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可能找到两个相同的人,我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自己。其次、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情绪总是伴随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因此,如何控制和把握自己的情绪,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重要问题。最后、要自我激励 自我激烈是树立目标、排除干扰,并努力去实现它。人们本来就有人心的软弱,无论是多么大的伟人都是有与常人一样的缺点和错误,但是不同的是,他们善于战胜这种人心的软弱。人心软弱的一面是永远存在的,你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每天都要进行自我激励,战胜人心的软弱。建立自信,自信心是影响事情成功的重要因素。另外,大学是集体生活,我们还要学会管理个人情绪、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心理健康和自我意识的培养。
在正确认识自我之后,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是十分有必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比较重视人生规划的设计,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中早就有人生规划辅导这一课程。人生规划也是许多成功人士所做的一项主要内容。人生规划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前应做好的关键一环,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是一个大的百花园,我只是百花园里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可小小草有一个大大的理想,就让我在这里畅想一下自己的人生规划。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人生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人生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
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一、自我评估
小时候的梦想,从来就不曾遗忘,“勤奋努力,让我和我的亲人生活的幸福”,在这个理想的激励下,我不断的努力,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是它给了我力量和自信。对我将来的目标,不仅需要兴趣,还要学会宽容和真诚。一个人在社会当中总会遇上不能称心如意的事情,有些时候只有宽容才能愈合创伤的奇妙的效果,在宽容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灵也会得到净化和升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我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克服自己的缺点,作一个乐观、开朗、自信、宽容、真诚的人。
兴趣: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旅游。喜欢娱乐、、阅读,喜欢看小说、散文;
性格:活泼、开朗、同时,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不喜欢循规蹈矩,在一定范围内展现自我!
学识:基础知识扎实、自学能力一般
二、职业生涯环境
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我的职业生涯更完美。我国现在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更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我们就处在这个大环境中。我是护理专业的学生应具体分析护理专业所处的环境,护理专业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产业,社会对护理专业的学生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这就为我们以后能找到适合自己专业岗位提供了条件,所以我们国家大量培养一批又一批护理专业的高等人才,许多人走上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护理这一领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从自我条件看,自己接受护理专业学习,能掌握有关的知识,为自己以后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三、设定人生目标
人生目标的设定,是人生规划的核心。
短期目标:通过英语四级,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学校开设的有关思想道德的课要用心听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 “形势与政策”,进入大学就等于进入半个社会,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让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提到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中期目标:找到合适的工作,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和资本,能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长期目标:争取10年后成为行业管理层次的人。职业理想:理想是进入相关行业,从低层做起,最终实现自己的管理梦。人生理想:最大程度的实现自我价值,最终成为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方面的专业人才
四、未来人生规划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在未来应该会向护理管理方面发展。
(1)学历、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从本科走向研究生,专业技能熟练。英语四、六级争取拿优秀、普通话过级,且拿到英语口语等级证书,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熟悉工作环境。
(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在这一期间,主要做好生活的基础工作,加强沟通,虚心求教。
(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并参加健身运动,如散步、跳健美操、打羽毛球等。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更是变动的。国家政策的调整,外在条件的变化,家境的变迁,突发事件的出现,都会使我们的境遇变得困难起来。在艰难困苦面前,我们要以乐观豁达的心情直面人生;以艰韧不拔的毅力支撑自我;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占据灵魂。把艰难困苦当成是一种磨炼,一种积垫和一种成熟。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是的,影响人生规划的因素诸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在此状况下,要使人生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人生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不过,我觉得现在对自己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对以后的人生有了一个详细的规划。至于过程的复杂性和道路的曲折我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一切挑战。大学生现在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要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的确,我们不能预知未来,我们也不能肯定自己将来会怎样,但无论外界怎样改变,我们都要做到万变不离其宗,计划会有调整,总体趋势不会变,这就是我们要做的规划。
第五篇: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第四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第二框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一、重点内容:三个概念(运动、静止、规律)、两对关系(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二、知识梳理
(一)运动的含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二)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区别:含义不同
联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离不开运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离不开物质)
(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
一是指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 ②特点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联系①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四)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方法论要求: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受到惩罚。
②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利用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但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三、课堂练习
(一)单选题
1、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
2、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4、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5、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6、“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7、“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8、《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二)简答题
1、简述你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运动观的理解。
2、夏季,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用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人工增雨”体现的哲学道理。
〔答案」(1)事物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2)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①运动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