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时间:2019-05-14 09:2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唯物史观视域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唯物史观视域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第一篇:唯物史观视域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唯物史观视域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摘 要: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转化具有丰富的唯物史观意蕴,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论、社会发展规律论、人民群众观等角度出发,分别探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蕴含的哲学基础,是正确认识、分析以及解决这一矛盾的逻辑需要。

关键词:唯物史观;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哲学基础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依据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正确判断和科学抉择,蕴含着深厚的理论依据和哲学基础。在唯物史观视域之下深入分析和探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论证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性和科学性,寻求化解主要矛盾的方法论,不仅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且有助于促进世界人民的大团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论的辩证分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政治体制不健全,国家总体水平处于不发达甚至落后状态,因此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一直沿用至党的十九大之前。如今改革开放历经十九年,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不断进行革新的过程中,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我国2017年的GDP总量达到8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政治体制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军事和外交方面不断实现突破,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在达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基础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成为必然。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论断,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已经在实现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发展到要实现强起来的阶段。以上表明,无论是十一届六中全会还是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都是基于对社会存在的实际出发的。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其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解决好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再局限于低层次的经济层面,而是更加注重于高层次的上层建筑层面,由经济层面上升至政治层面,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其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对“新时期”的发展和完善,是我国前一社会主要矛盾不断得到解决的自然结果。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论科学运用

唯物史观揭示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基本矛盾是不变的,稳定的,主要矛盾是多变的,分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改变社会基本矛盾。虽然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必须认识到,我国依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此可见,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我国社会的发展依然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新时代我国的根本任务依然是大力解放并发展生产力,必须牢牢把握住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生产力不断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等各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社会文明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发展不同步问题,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供给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更高需要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制约着我国的发展效益,因此也就决定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稳定性不排斥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自从阶级社会产生以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就制约并决定着社会形态,但是这并不排除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特殊性。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虽然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表现,但是从本质上讲,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其主要矛盾都是社会基本矛盾以不同的形式的外在表现,不同社会的更替根本上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发展规律论的内在要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是马克思恩格斯抽象出来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设这一根本矛盾的外化表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根本矛盾的外化表现也会随之而改变,因而就表现为不同时期社会主义矛盾的发展变化。

社会的发展决定原有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提出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就需要不断?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因此,在经济体制方面,中国共产党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体制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党政分开,权力下放,精简机构。在文化建设方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创造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由此可见,在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得到基本满足,进而原有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得到基本解决。

社会的发展决定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在原有的社会主要矛盾得到基本解决之后,人民的需求对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生产力在现有的基础上达到更高的阶段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因而社会基本矛盾在新时代将会有新的表现形式,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就应运而生。改革开放几十年,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精神生活层次不断提高,然而各种其他问题层出不穷,比如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地区发展不均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等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成为了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生活的所面临主要障碍,成为新时代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社会的主要矛盾就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样,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要求变革与现阶段生产力、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由此可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自始至终都是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

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史观、群众路线的逻辑需要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一部生产和生产者本身的发展史,是劳动的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党和国家要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是人民群众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必然结果。

人民群众需求结构和需求层次的发展变化导致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说明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温饱问题,在改革开放几十年的过程中,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另一方面说明人民群众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物质文化领域,而是要求更高的需求层次,然而当前社会的发展程度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已经变化的需求,即人民需要与社会供给之间的矛盾,它仍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密切关注人民群众需要,根据人民群众需求结构和需要层次的发展变化及时转化社会主要矛盾,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例证。随着人民群众需求结构和需求层次的发展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然也会得到解决,人们的需求和社会的供给之间可能会出现新的矛盾,因而社会主要矛盾又将会随之出现新的改变。

人民群众是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依靠力量。首先,一切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是现实的人。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主义社会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以及社会的需要而从事一系列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同时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必定会不断从事实践活动来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需要。其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他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生产资料与自己的劳动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需要的物质产品或者精神产品,同时他们利用自己的力量推翻落后的统治阶级,推动社会的变革。再次,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们在需求自身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诉诸于自身的力量,同样在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人民需要与社会供给之间的矛盾时,人民群众要始终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创造出满足自己以及社会需要的产品。

第二篇:协同视域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研究

协同视域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研究

“新时代呼唤并催生新思想,新思想指导并引领新时代。”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和特征,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

当今时代,思维与经济都快速发展,思想教育工作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思想的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新的视野深化队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在思想教育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时间要求,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有人或许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我国的经济和科技都在高速发展中,人民生活提高了,物质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贪污腐败现象、“拜金主义”有所抬头等社会存在的现象,如果不加大力度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某些错误的舆论导向会对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不良影响。思想是一个人的行动指南,如果思想错误,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必定会出现差错。国家亦是如此,如果一个国家总是在落后陈旧或是错误的思想观念中徘徊,那么还有发展的希望吗?因此,思想教育工作应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在新时代这大环境下,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作用,引领着全体国民在新时代中走向辉煌和顶峰。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多元协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科学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经验教训,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内容丰赡,思想成熟。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除此之外,还涵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其主体内容体系可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八个明确”偏重于理论层面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偏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涵盖此前提出的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要求。“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四梁八柱”,有力撑起了整个体系的宏伟大厦。

二、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工作

在思想教育工作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信仰,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的中国人。思想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是教师,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要有广阔的视野,运用自己高尚的人格、独到的见解以及深厚的理论功底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注重启发性教育,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此外,教师要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旋律,努力为思想教育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用自己的热血和激情感染着其他思想教育工作者,携手共同创建新时代的辉煌。

办好新时代的思想教育工作,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学校党委要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同志要积极到学校去讲思政课。

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需付诸伟大的行动。对党员干部来说,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重要工作,要把它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要强化理论武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仅如此,还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的重要内容,引导监督党员干部对照党章自我监督,推动党员干部机枪党性修养、规范言行举止。要坚持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加强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揭丑晾短,切实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作风建设是政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作出了批示,强调:十种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近期,又强调必须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实事求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特别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次民主生活会也特别要求,在作风建设上进行对照检查,认真查摆“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老毛病和新表现,深刻剖析思想根源,坚决加以整改。要强化问题意识,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既要分析普遍的面上问题,也要深刻进行自我反思,做到落细落小、见人见事,不大而化之、浮在面上,这方面领导班子要带头查摆,带头整改,以上率下、层层带动,形成“头雁效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深入学习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由此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更多丰硕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旗帜,需要我们全体人民一起学习践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迎接更辉煌的未来。

第三篇:美学视域下的篮球运动(精选)

美学视域下的篮球运动

姓名:彭丰

学号:0103120933

摘 要:本文通过课堂学习和文献研究, 运用美学、体育美学的基础理论, 从美学视角审视篮球运动,阐释篮球运动具有身体形态之美,技能、力量、智慧为一体的对抗之美,技能与体能完美结合的动作之美,战术配合中的变化之美以及与运动风格相适应的服饰美。目的在于讨论其美学价值的具体所在, 丰富和发展体育美学的理论体系以加深对篮球美学的认识。

关键词:美学视域;篮球运动;美学

1.篮球运动的特点

篮球运动发展一百多年来,经过人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求新、求美、求精彩,使篮球运动变得更加俊俏、更加有魅力。它之所以在全球得以广泛开展,是具有自身特点的: 它是以投进篮得分多的队为胜,有统一的规则,还具有较强的集体性,要求每个队员在比赛中必须做到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它不仅要求掌握协调多样的技术动作,还需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才可使个人的力量、技巧、速度、耐力、灵敏,通过集体合作等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展示篮球运动员的个人素质,以及篮球运动的集体性、战斗性与和谐性。作为体育的一个项目,篮球运动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审美要素。篮球运动发展至今,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一种社会活动、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项综合艺术。它是作为社会文化教育和人类的娱乐需要而存在的,是社会的审美对象之一。

2.篮球运动美的表现

2.1.篮球运动的身体形态之美

邵纪森认为“身体美是由生命有机体表现出来的美,他要求严格符合解剖 学特点和新陈代谢的生理规律,它是创造、概括、提炼艺术作品中人体美的源 泉,身体美是人类健康身体所呈现的美,是一种由良好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 示出的健康之美。”

体育运动中的身体美主要是指运动员的形体、素质。从美学的角度讲也就是人类通过对自身自然对象的改造,创造着自身的美,最终以一种身体形态、动作技能等形式表现出来,体育的美就是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人的智慧和创造能力的对象化。篮球运动中的身体美的表现就是人们对于自身生理解剖规律和篮球运动对于形体要求的充分认识上,通过科学的训练达到自己目的需要的结果,也就是人们把自己对于自身生理解剖规律和篮球运动特征、规律的理解这样的“智力图式”对象化于自身身体的结果。

人们对体育美感的认识和体验,在古希腊时期达到高峰。古希腊人崇尚健美,他们经常进行严格的身体训练,培养强健完美的体魄,他们以宽阔的胸膛、炫耀健力美的身体,通过竭力展示美丽的人体,追求美的享受。古希腊人广泛开展竞技运动,形成了健康的审美观念,为人类正确认识体育美感奠定了基础。当今世界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已经达到两米二以上,体重也已经达到100磅以上,队员们身材高大、体形匀称,躯干短、四肢长,关节灵活,上肢手大臂长,下肢大腿粗小腿细,肌肉发达,票少埠健美,既具备了大个的优势,而且其灵活、敏捷性又不亚于小个队员,将惊人的弹跳力与极好的柔韧性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向人们充分显示出他们的身材美、强壮美、素质美,使人们感受到人的精神昂扬、奋发向上的积极的一面。被球迷们形象地称作“重型坦克”的NBA球星巴克利依仗强壮的身体,在众多高手中横冲直撞,令人胆战心惊,如同出膛的炮弹,势不可当,把他和乔丹比作“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滞空能力是篮球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的一项很重要的素质指标之一。空中扣篮,空中换手投篮,空中躲闪防守的投篮,空中接力投篮,等等动作都充分显示了篮球运动员惊人的身体素质表现。可见篮球运动员美好的身体对人类的身体美进行了完美演绎。当人们观看篮球运动员美好的身体时,仿佛直观到了人类独有的本质力量,心里会产生无比的愉悦。

2.2.技能与体能完美结合的运动之美

刘俊等研究的《NBA篮球运动的美学特征》中就认为:“技术美是指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完成技术时所表现出的准确性、协调性、连贯性、实效性、稳定性的有机结合”。一个出色的篮球运动员可以通过跑、跳、投等朴素、单调的基本动作向人们展示变化莫测、丰富多彩的动态美。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们的跳起空中盖帽、摆脱抢位、空中转体扣篮以及一连串令人分辨不清的假动作等,无不使观众为之高超的技艺而叹服,同时也使观众享受着一种篮球运动特有的运动美。可以说篮球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美是比赛中最具引人注目的,也是篮球美中最重要的因素。

篮球技术动作是人以手直接持控球并与全身协同配合组成的专门动作。众所周知,人体运动器官中最精确、最灵活、最快速的部位是手。手在完成动作的时候,其力度的把握,节奏的变化,方向的准确性和突然性,用力的精确度等方面都远远优于身体的其他部位。所以,规范地掌握篮球技术动作,在全身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提高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就会更具美学特点。技术动作需要不同身体部位协同完成,是由各个不同的技术环节组成。身体的协同配合有利于较好地完成动作,动作形态美会更好地体现出来。任何技术的完成都是一个力的渐进的传递的过程。运动员只能用手来处理球这是篮球运动规则明确规定的,手便成了运动员唯一接触球的合法部位。通过手的控制与支配球去完成进攻与防守的任务,体现篮球运动的美。运动员能否将球准确地投入对方篮筐,能否将球准确地传到同伴手中,最关键的还是靠手对球的控制能力。手对球的控制力能够创造出无数的令人心旷神怡的美。运动员良好的身体素质结合自身好的协调性,加上手对球的控制力所展示的动作形态美,常常像魔术一般,让人匪夷所思,令人惊叹,使得篮球运动具观赏性。

在现代篮球高强度、高速度的对抗下,身体在进攻和防守中是对抗的焦点。在防守、快攻、突破、投篮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如果体能不济,根本无法适应这种高强度、高对抗的比赛。运动员只有熟练地掌握了篮球运动的各项技能,保证有充足的体能储备的前提下,才能在这一高水平的竞赛运动中适应并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利用正确的投篮手法将球投进对方篮筐或把球准确地传给队友,需要运动员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技能。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完成各种动作的前提条件。2.3.篮球运动中的战术美

篮球是一项集体项目,它需要用集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战术美又是在技术美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篮球运动的美更突出,更具有表现力和团结性。而任何背离整体的战术意图的,独立的,按个人意识的自我表现的都不能创造美,并破坏整体的战术美。战术美是以场上两人以上的集体配合形成的,一切目的都在于投篮得分和遏制对方,争取有利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如此的攻防易位,周而复始,是每一个攻防都体现出集体的战术美。篮球运动所展现的是一个集体合作的的战术美的世界,这就是通过对抗双方在时间、空间、速度、力量、技巧等方面的竞赛,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所创造出来的变幻莫测、深邃的美的世界。

篮球战术配合产生的美在于通过它人们能够感受到集体协调一致的配合行动,能够感受到教练员的智慧和其指挥的艺术,能够感受到运动员的篮球意识水平。篮球运动的变化性和观赏性可以从战术配合的多样性体现出来。一套战术配合成功,可以为篮球运动技术提供一个好的展示舞台,使篮球运动的战术、意识、体能等得到更加完美地展现。队员之间默契的配合以及富有变化的穿插跑动、均衡落位有利于增加战术运用的效果和篮球技术的美感。战术配合中的变化美从战术配合的方法和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水平等方面可以体现出来。对于出现的意外情况,运动员在执行战术过程中应审时度势,灵活处理,准确判断,快速地做出决断。

2.4.融技能、力量、智慧为一体的对抗之美

对抗是当今篮球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篮球运动中对抗表现为身体、技 术、战术、心理、智力等多方面的对抗,运动员在对抗中挑战自身极限、发挥 创造力赢取对手,充分的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对抗美总是寓于身体、技术、战术和智慧之中。

篮球运动就其运动形态而言,隶属于竞技运动中的对抗类项目。竞技运动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抗,它是竞技运动在发展和变化中永恒的存在形式,是其 本质的特征。对抗在竞技运动中的普遍存在,显示了对抗融于竞技的必然性。对抗是篮球运动的根基,是构成篮球比赛的条件和要求,贯穿篮球比赛的全过 程。运动员高度技巧和应变能力在激烈的对抗条件下成功表现出来给人无尽的 快感和享受。在篮球比赛中的对抗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身体对抗、技术对抗、战 术对抗、心理对抗、智慧对抗,我们从这些对抗中看出运动员所表现出的非凡 技巧和超人智慧,我们可以体会到队员自信能战胜对手的表情,能体会到无论 是进攻还是防守,运动员表现出的勇猛顽强、斗志高昂的精神。运动员只有在 激烈的竞争对抗中,独特的高超技艺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也只有激烈的对抗才 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悬念。对抗总是能激发人们的斗志和智慧,显示出了人类善 于创造的本质力量。人们不爱看没有对抗的比赛,不爱看胜负悬殊的比赛,因 为人们钟爱悬念,钟爱那种心被提到嗓子根的紧迫感觉。篮球球迷们一定记得湖人队科比一场比赛独得62分带领球队反败为胜,火箭队麦迪在比赛最后35秒独得13分的惊人表现,使球队最终获得胜利,这些成绩都是在和对手的激烈对抗中创造的。可见对抗是使篮球充满无尽奇迹、无穷魅力的重要因素。

当代篮球运动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攻守对抗的凶悍和拼斗性的日趋激烈。篮球运动的美在对抗美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强者风范会在篮球运动的对抗中充分展现出来。10名运动员在篮球场上进行激烈的对抗,在每一次进攻或者防守中,运动员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在一次又一次力与力的对抗中,篮球运动的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NBA赛场上经常可以见到这种强力对抗下的美,让人赏心悦目。球员在对抗中形成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既很好地提高了对抗的效率,又将对抗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篮球运动中的力与技完美地体现出来。在观赏篮球比赛时,人的优美感的产生源于篮球比赛所展示出来的运动员优良的体形和出众的体能,以及运动员表现出来的优秀的个人技巧和球员间富有创意的战术配合。相比较其他运动项目而言,在时间与空间的争夺、地面与高空的抢占中,篮球运动更具观赏价值。“飞人”乔丹以其出色的弹跳力、令人不可思议的滞空以及在空中滑翔进行飞身扣篮的绝技,给观众留下恒久的空间动态美。此外,队员之间的配合堪称完美,令人拍案叫绝,犹如一部自如运转的精美的机器。

2.5.篮球运动的服饰美

篮球运动服装的颜色、质地、款式,同样是人类向着文明方向发展的代表,它健康文明。在NBA官方网站上一直有对于各队球衣款式的评价,这说明观众 对于球衣的关注程度,也说明篮球球衣服饰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美感。篮球比 赛中,球员的服装要更加随意,宽大的无袖上装与长及膝盖的运动裤显现出街 头斗士的潇洒不羁,而通常仅及脚踩的运动鞋与运动袜则将球员在运球跑动时 如舞蹈般优美的步伐以最直观的形式表露出来,肌肉和骨骼把篮球运动美充分 的表现出来了。对于喜爱篮球的人来说,球衣不仅是两块包裹身体的布,不仅 是场上分辨彼方和己方队员,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是服装设计师和他自 身的篮球理念充分结合的结晶。由于是篮球运动非橄榄球运动,所以少了头盔;由于不是足球,不能反其道地设计出砍袖,因此,设计师们根据篮球的特点在 大背心和大裤权的布上倾力描绘,精心设计出篮球运动服装的格调。如各队球 衣上的标志图案代表的是自己球队的最高追求,颜色的选择也是非常地注重美 感和风格,如NBA的新军夏洛特山猫队在其球衣颜色的选择上没有选择惯常的 海军蓝或者天蓝色而是选择了番茄色,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每一次新的设计 都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好奇,比如对于球衣领子是圆领还是“V”字领的设计,对于是否变换成“复古”模式,对于球衣上标志物的设计等等都会引起球迷的 注意力,进而进行模仿,满足追星爱美的心理,另外,篮球运动鞋子融入时尚 和科技元素带来的美也会让球迷追随膜拜。总之,在欣赏精彩比赛之余球迷们 充分的享受篮球运动服饰带给自己的快乐

3.结束语

篮球运动作为世界上具有非凡影响力的运动项目, 它的美学特征通过它在运动之中将身体形态之美,技能、力量、智慧为一体的对抗之美,技能与体能完美结合的动作之美,战术配合中的变化之美以及与运动风格相适应的服饰美的核心显现出来。当然从不同角度, 我们能发现篮球运动的不同美学价值和美学魅力。希望篮球爱好者从篮球运动中多多感受篮球的魅力。

第四篇:浅谈党建视域下反腐倡廉建设

浅谈党建视域下反腐倡廉建设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中国更是进入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必须进行伟大的斗争。新形势下,我党正在时代大环境的思索中迈步向前,更需要凝炼沉思、审慎反省,不断开阔视野、创新思路。为此,总书记对新时代的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认为“加强党的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意义深远”。具体来讲,对法纪尊严的深入探究,一天一天地体现着党风廉洁的文明尺度;对廉洁信念规则的坚守,一点一滴地见证着党建发展进程。一方面,党建工作是廉洁建设的基石,为廉洁建设提供政治思想的方向,另一方面,廉洁建设是党建工作的保障,为党建工作把好关、守好门,这两者之间互相依存、彼此支撑,又各司其职、各有意义。因此,我党在不断推进廉政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一、贪腐行为的普遍存在

1、贪腐行为的滋生环境

中国人最重“关系”,因此很多人将中国社会称之为“关系社会”,处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离不开这种“关系”的束缚,各种卖人情、拉关系的官场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更为可怕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党政干部对此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甚至已经惯于从中开辟捷径、谋取私利。如果有人对其提出异议,则会被认为是小题大做、反应过度,腐败的滋生往往源于这种漫不经意的举动。每个人都有私欲,但道德高尚的人往往能够舍己之私、正确抉择。对于党政干部来说,能否摆脱“关系”束缚、能否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是考验其党性的重

要标准。事实上,心底无私天地宽,历史上以孔繁森、牛玉儒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共产党人为我们的树立了舍己为公的光辉榜样,而以刘青山、张子善为代表的一批腐败分子则葬身在了“贪腐”的深渊之中,成为警戒后人的反面教材。

“关系社会”里盛行一种所谓的“圈子文化”。“圈子文化”说到底就是人情关系编织起来的利益网络。以微腐败建立起来的“圈子文化”,里面充斥着机具破坏性和危险性的“朋友”,所谓的大贪官养成记里都会有一个相似的故事情节,那就是交友不慎,是朋友圈的靡靡之音使其陷入贪欲的泥沼,无法自拔。正如一句网络流行语所言:“珍爱生命,远离小人”,我们在日常交友时也应该学会甄别、有所选择。此外,在防腐反腐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要做那个敢于打破“圈子文化”的先行者,即首先要在自己的圈子里拒绝“关系”,倡导“规则”,对“圈子文化”喊停。

2、贪腐行为的原因分析

众多的贪腐行为中最为普遍和隐晦的是“微腐败”,比如接待群众态度不友好、在群众那里收受一点小礼品等等。虽然其在本质上仍属于公权乱用,但因为情节较轻、难以定性,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微腐败”是贪腐行为的源头,从浅尝辄止到堕入深渊,从暗自窃喜到东窗事发,心性不坚定的人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入局”,又在不知不觉中“出局”。“微腐败”领域里还有一种“好人主义”,“帮忙关照”、“予人方便”等理由构成了贪腐最初的动因。为此,有部分干部在具体工作中缺乏责任担当,对自己和同事的行为缺乏监督意识,或者不敢监督,甚至一些廉政部门也对纪律问题不重视、不作为。实际上,这是一种自欺欺人式的自我谅解,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有所警醒,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它就会像蝼蚁噬堤一样毁了我们心底的规则底线。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廉洁工作要拿出

滴水穿石,铁杵磨针的功夫,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中见常态,见长效。”因此,我们要严格遵守纪律规则,要修党性之德、戒人性之腐,既要有所坚守,守住底线与良知,也要有所取舍,选择正义、撇弃腐朽。

二、治理贪腐现象的有效措施

1、加强党风廉洁建设工作

面对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新课题和新任务,反腐倡廉迫在眉睫,而要想防腐反腐就必须加强党建工作。第一,我们要找出党建工作的漏洞与短板,进一步完善纪律,将规则标杆化、专业化。第二,要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教育,把防腐反腐工作成为一项常备不懈的斗争来抓。从当前的贪腐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腐败官员的眼中只有“自我”,没有“人民”,他们关注自身的利益得失,而全然不顾人民的生命权益,他们忘记了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始终牢记“严格规则、严守纪律”的岗位誓言,让党纪国法成为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警惕。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不为私心所扰、不被困难所阻,更要坚持地培育党性意识、强化党性觉悟、提高党性修养,要通过自内而外,由理论到实践的精神历练,自觉扣好“扣子”和把好“总开关”。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纪律标杆,才能抵御人性的奢靡;只有确立正确的规则方向,才能迈开坚实的步伐。

2、加强党建工作的创新之路

我们应将廉洁政治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应当以先进党员为榜样,在单位上形成警戒至上、责任为本的廉政文化氛围。同时,我们还应以反面教材

为警戒,从中吸取教训,在工作中获得经验,形成抵制违规行为的良性氛围。我们要定期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深刻的反思与检讨,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提升廉政工作的效率。当然,除了反思检讨,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来提高纪律意识。比如多媒体廉政教育培训、纪律知识竞赛、规则演讲比赛等等。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信息智能平台加强廉政建设,这其中包括网络个人征信诚信机制联动、信息化廉政监督机制、多媒体廉洁示范平台等等。一句话,党建视域下的反腐倡廉要让党员干部敞开心扉,在思想的互动中互相汲取廉洁的养分、在探讨的激情里获得思想的提升,进而更好地应对风险、克服阻力和解决矛盾,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3、加强党建工作的实施办法

廉洁建设工作必须与党建工作进行有效地融合。党建工作是党组织的第一基石,必须以严谨、严肃、严格的态度进行深入落实。在工作中,我们必须施行岗位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使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专人监管。只有明确了主体责任,才能激发我们工作的积极性与自信心,有效地遏制工作过程中的贪图享受、消极懈怠、道德腐败等顽瘴痼疾。

三、总结与感悟

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针对党建与廉洁工作,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的党风廉洁建设工作进入改革实践的新时代,更是给法治规则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与挑战。每一名共产党员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又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把思想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廉洁精神给我们带来激励、真理给我们带来启迪,一个警示就是一道亮光,照亮我们心灵的幽暗与迷惘。我想作为一名党

员,工作更深层的意义不在于养家糊口,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成长、心灵的超越、人生的凝炼。大浪淘沙,火炼真金,我们不能做被淘汰的弱者,而要成为至真至纯的精金。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我必要有所坚守,底线与良知之外还要有操守有德行,在不断提高党性修养的同时选择正义、撇弃腐朽,向着十九大精神的标杆前行----理想先行,精神至上,信仰永在。

第五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下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下)

董振华 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教授

三、经典荐读

我们就要问几个问题,马克思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创造这样的主义,我们为什要举这样的旗帜,你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明白我们共产党人所坚守的那个灵魂到底是什么,一谈到马克斯,我们会觉得马克思是一个哲学家,是个思想家,是个理论家是个政治家。好像没有马克思不能成为的家,我们甚至写任何文章都可以引用他的话,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加个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几卷,第几页,这样显得就有学问了,有权威性。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写过,说实话我也是经常这么写的,我的学生也经常这么写。有一次一个博士生让我指导论文也这么写,也正如毛马克思所指出的,我越看越不对头,我马克思怎么能这样说话,我说你把马克思全集第几卷拿出来你给我找一找,结果他找了半天没找到,后来问说我老师怎么没有了,我说我也奇怪,难道是马克思忘了说了,我说你老师交代这段话到底是哪来的,后来说实话是从网上抄来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特别赞同总书记所倡导的读经典,读经典非常重要,因为你取了真经,避免了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东西,你想了解马克思,想了解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和经典作家对话,你就要感悟经典的精神以及它的力量,关键怎么读经典,我们不可能整天把马克思全集几十卷天天从头读到尾,邓小平的观点我觉得有道理,他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精是什么意思,精在我看来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少,多了肯定不能叫精,但是少也不一定就是精,你要抓住精髓,把握灵魂这才是精,学马列的目的是管用,学的目的全部在运用,就像毛主席所说的学以致用,总书记说各级领导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作为看家本领他并不是说让每一个人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理搞的滚瓜烂熟,他只是强调我们要自觉运用和掌握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这才是学习的目的,就本着这个原则。我给大家推荐三篇原著供大家参考,你反复读,就能基本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

(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第一篇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个读起来不费劲,1000字多一点,三五分钟就读完了,已经入选中学语文教材,那些中学生都会背,我们知道1883年3月14号,下午两点三刻马克思去世,1883年3月18号前后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做了这个讲话,在墓前的讲话是什么,就是悼词,咱们经常说盖棺定论,这个讲话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吧。在这个讲话中,恩格斯是怎么评价马克思的呢,他这么说的,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我人家这个评价特别到位,咱们说马克思是个哲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政治家都不错,恩格斯说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使命就是以这种或者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他第一次是无产阶级定位了自己的地位和历史使命,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也正是在这个讲话中,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到处被驱逐,我们大家共同回顾一下马克思的一生你看看是不是到处被驱逐,从柏林到巴黎,从伦敦到布鲁塞尔,被各国政府所诅咒和驱逐,他为什么到处被驱逐呢,你想他是一个革命家,哪里有马克思哪里就有辩论,你能听到他的声音,你能读他办的报纸,你能看到他的文章。他说你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们起来革命吧,你想一想哪个当政的会喜欢他,人家好不容易想办法维稳了,他突然革命了,他能不被驱逐吗。但是我的问题是,马克思为要宣传革命,为什么投身革命,他为什么要立志做一个革命家,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的思考,因为我们答案就在这个问题里面。我们知道马克思完全没有必要做一个革命家,他的家庭背景非常好,他的父亲是当初著名的一位律师,他应该是中产阶级以上,他的亲自燕妮是贵族,燕妮的哥哥是当时的大臣,而他本身23岁就拿到哲学博士学位,这个非常了不起,我们都知道德国的哲学博士学位是非常难拿的,而他23岁就拿到哲学博士学位,据说黑格尔很欣赏他,就凭黑格尔的推荐他完全可以在大学里教哲学,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而他却选择了革命的道路。

马克思的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几个孩子先后夭折,命运及其坎坷,他为什么放弃了这么优秀的生活去选择了革命道路呢,你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明白,我们为什么一代一代的共产党人,抛头露、撒热血,离开富裕的家庭而投身到革命的洪流,这背后肯定是有力量在支撑,这个力量非常之强大,除非是信仰,就像我们革命先烈写的那个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样的信仰就是由马克思创导的,被共产主义意识所坚守的那个核心价值追求。虽然马克思他的一生思想曾经经过多次转折,从黑格尔的终身信徒到黑格尔学派,到费尔巴哈的革命民主主义再到共产主义。但是他的人生理想一经确立从来都没有改变,在我看来在中学毕业的时候他的理想就已经基本确立了。

(二)《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我们知道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号,1835年秋8月份他中学毕业,那一年马克思17岁,写了三篇作文作为中学的毕业论文。其中有一篇作文特别著名是一篇宗教作文,是专门讨论信仰问题的,这也是我推荐给大家读的第二篇原著,它的题目叫《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作文读起来同样不费劲,不到3000字,十分钟、八分钟就读完了,大家不要认为马克思写的东西都是非常难懂,不都是。确实有特别难懂的,比如《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等等很多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博士生都读不太懂,这个可以理解,因为德国是一个哲学的民族,而马克斯的思想尤其深刻,但是也有通俗易懂的,你比如说这篇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他用诗一样优美的语言表现了一个十分崇高的理想,你读着读着就会自然而然会被这优美的语言所吸引,被他高尚的情操所感动,被他深刻的思想所折服。我每次读都热血沸腾,爱不释手。至于这片作文写的到底有多美,我真的没法用语言来表达,因为所有的语言都不足以来表达这篇作文之美。在这篇作文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黯然失色,建议大家读一读,你感悟一下你才能领悟它到底会美到什么地步,肯定会给你一种震撼的感觉。也许我只需要一段话就足以说话问题了,这段话不是这片作文中最精彩的,但是它的结尾表明了这篇作文的主旨和大意,它是这么说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我们是为大家而献身,到那时我们所能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会默默的存在着,它将永远的发挥作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会洒下热泪。

大家觉得写的怎么样,别忘了,这是一个17岁中学生写的作文,你能想的到吗,你读一读肯定会让你爱不释手。正像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中间里面对马克思所做的一个评价,他说我们至多能够称得上是能手,而马克思是天才。恩格斯这个评价真的恰如其分,马克思确实是一个天才,通过这段话我不知道大家感悟怎么样,一个17岁的中学生,青年马克思当时就写下作文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这是什么,这是不是我们现在共产党人所一再强调人民的立场,群众的观点,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这个核心价值观。这就是马克思的人生价值追求。

(三)《共产党宣言》

在1848年2月份,发表的那篇《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把这个理想正式表达了这么一段话,这段话我们都很熟悉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就是为了人的自由、人的解放,人的平等,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这就是马克思所追求的价值理想。但是当时他所面对的所看到的那个此岸世界,那个经验世界,那个此岸,那个现实是什么呢,恰恰是资产的制度人的不自由,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那个剥削被剥削的关系。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极其不合理的批判并不是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这些很多思想家都批判过,像我们所熟悉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傅里叶、圣西门甚至包括费尔巴哈都批判过。他们的批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和马克思相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但问题是他们仅仅的批判而已,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现实路径,也就是说我们的资本家进行教育,通过爱的宗教的宣扬,弘扬爱的精神,让资本家脱离剥削的本质不要再剥削了,这是费尔巴哈和他学生们提供的方案,这个方案行得通吗,通过教育的方式就可以让资本家脱离本质,这个怎么可能呢。

我们都知道,资本家是资本的代言人,而资本的本性是什么,逐利,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对资本的本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引用一句话把它介绍的淋漓尽致,这段话我们都很熟悉了,资本一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太小,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它要活跃起来,有了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为了50%的利润它就敢挺而走险,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为了300%的利润它敢冒任何罪行甚至被绞首的危险。马克思还以贩毒为例说明资本这种拼命逐利的本性。对于资产阶级的本性,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这部著作里面他用一段话把它刻画的惟妙惟肖,他说在资产阶级看来,整个世界都是为了金钱而存在,连他们自己也不例外,他们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的发财之外,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失去财富之外他们根本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入木三分,根本不可能,人说我们工人阶级争取席位,如果我们争取席位的大多数,我们修改法律从而取缔这样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吧。但那个时候有没有工人阶级到议会争取席位修改法律改变制度的可能性呢,根本没有。

甚至还有人做了共产主义的实验,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人叫欧文,他本来是个建筑设计师,手里有点钱,原来是个著名慈善家,有一天突发奇想,想共产主义,就在北美洲买了一块地,有一千多公顷,找来了不到两千人跟他一块建设共产主义。当记者去采访他什么是共产主义,他把记者带到社区、医院、学校、食堂说这就是共产主义,你看眼前这些就是我们共产主义的人民。后来欧文发现不到两千人不到4年的时间内竟然划分好几派互相斗争,就以至于把他搞破产了。虽然失败了,后来欧文伤心的说看来共产主义要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前提,所以这是空想。正像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所指出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光说这个世界不应该,这个制度不合理,但是怎么办,所以只有想法没有办法,所以他们叫空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于世界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来说,全部的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他们就指出我们就拿起革命的问题打破旧的世界,建设新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面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那是一个的联合体,这个想就集中体现和表达着共产党宣言中,这也是我推荐大家读的第三篇原著《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读起来也不费劲,两万字多一点,一个半小时肯定读完了,我建议大家把《共产党宣言》单行本放在你的枕头边,作为每天晚上睡觉间的必读之物。《共产党宣言》就是我们共产党的声音,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从来没有读过《共产党宣言》就好比一个基督徒从来不读《圣经》一样的道理。那《共产党宣言》写的太好了,它不仅是一篇非常光辉的政治理论论著,这个当然毋庸置疑,同时它还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学艺术作品,它一上来就用优美的语言,平等的态度抓住你的眼球让你爱不释手。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警察,都联合起来了。你看语言写的多美。《共产党宣言》每一个结论都不是强加给你的,它都在字里行间自然而然走出来的,你读着读着你自己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它是逻辑的力量,因为《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制度肯定进行批判,但是奇怪就奇怪它批评的方式并没有攻击,也没有谩骂,而且恰恰相反,不仅没有攻击、没有谩骂它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最后却得出了彻底否定的结论,这就是逻辑的力量,什么逻辑?辩证法的逻辑。

四、马克思主义

(一)辩证法、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第一卷他有一段话,对于辩证法的本质揭露的淋漓尽致恩,他这么说的,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在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从这个意义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什么意思,为什么辩证法会其合理形态上会引起资本主义及其夸夸其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呢,因为辩证法对事物的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也就是必然灭亡的理解。在辩证法看来,任何的事物它的存在都是合理的,这是肯定的理解,同时包含着否定的理解,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要灭亡的,合理性都要丧失的,也就是必要灭亡的理解,也就是在辩证法看来,任何事物它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但是所有存在的事物最终都是要灭亡的,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会作为过程而存在的,世界不过是过程的集合体而已,也就是在辩证法看来世界不过是不断的生生灭灭,从来没有永恒的东西。这个为什么让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呢,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把这样辩证法的逻辑用在分析社会制度,结果会怎么样,把它用到历史领域我们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任何一个存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它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但是这种合理都是一种历史的合理性,也就是说都是暂时的,它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合理,都是暂时的具体的历史的合理性。奴隶社会相对封建社会而言它逐渐上升合理性,但是相对于原始社会就有合理性。同样的道理,封建主义相对奴隶社会有合理性,但是它必被新的社会所取代这就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怎么样呢,它相对以前具有历史合理性它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它必然也要灭亡,所以任何想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是永恒的都是惘然的,因为世界根本没有永恒的东西,这样的话会让资产阶级和它的夸夸其谈的代言人恼怒和恐怖。恼怒是因为他们发现了马克思揭示了这个规律,恐怖是因为他们发现他们根本没法推翻这样的规律和判断,所以资本主义必然要灭亡。

辩证法、唯物史观就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必要灭亡,而剩余价值学说告诉我们这里面有剥削、有压迫,这个制度不合理,这个制度应该灭亡,一个必然灭亡,一个应该灭亡,所以我们得出两个必然,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

(二)消灭私有制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开头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他们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及其历史贡献,你看是不是对资本主义及其繁荣的景象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呢,他们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是不是充分的肯定呢,不到一百年的时间比过去全部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本主义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资产阶级对历史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个是它们的伟大之处。但是这个恰恰成了它正要灭亡的原因了,为什么,因为正是因为他们创造了如此巨大的生产力,但是也使他们的狭隘的生产关系就落伍了,他无法容纳这个巨大的生产力了,除非消灭这个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初对付封建主义的武器现在开始对准他们自己了,当然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就是因为封建主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让封建主义应该被打碎了,正在被打碎,已经被打碎了。而现在资本主义又面临同样的命运了,他们用这样来比喻资本主义必然要灭亡的命运。他们说就像一个魔法师一样在无法控制自己用法术从地下互换上来的魔鬼,这个魔法师就是资本主义,这个魔鬼就是生产力,魔法师互换的魔鬼,资本主义创造巨大的生产力但他再也无法控制了。为什么,因为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他必然会高度的社会化,而这种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的本质这个矛盾就会日益突出,除非消灭私有制。

所以《共产党宣言》中有一句话,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改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也许只需要指出一个简单事实就能说明问题了,不断爆发的,周期性的商业危机这个瘟疫,这就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除非消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应该灭亡了,资本主义必然会灭亡,但是它并不意味着自己灭亡,怎么办,在《共产党宣言》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在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原理对历史事实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充分论证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们说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目的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是用暴力推翻全部的现代化社会制度才能够实现,让统治阶级在伟大的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在这场革命中无产者失去的知识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系起来!《共产党宣言》结束。大家看联合起来干什么,用暴力推翻全部现代化社会制度。所以咱们说马克思是个革命家,他的理论是革命的理论,他的实践是革命的实践,这个没错,但是问题是他为什么要做一个革命家,他为什么要投身革命,他为什么要选择革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的思考,革命在马克思主义是目的还是手段,很显然是手段不是目的,《共产党宣言》中说的非常清楚,过去一切运动形势都是少数人或者为了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所以咱们这么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而有与时俱进的,这个一脉相承的脉到底在哪里,就在它科学性的基础上,这种高尚的价值追求,在人类道德的脂膏但就是造福人民,为绝大多数谋福利。什么是主义,我的理解主义就是核心的价值追求,能不能这么说呢,你比如说,他说这个人绝对拜金主义思想,什么意思,就是说他把金钱作为核心价值追求,置于至高无上的地步,一切以金钱为中心,把金钱作为判断是非取舍的根本标准,谁给钱替人服务,谁给钱替人卖命,所以他是拜金主义。这个人具有集体主义精神,什么意思,就是说他不集体利益作为核心价值追求,一切以集体利益为中心,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他认为理所当然,在所不惜。这个人是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者,什么意思,就是说他把个人利益作为价值追求,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把个人利益看的比天都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任何条件都不能伤害到他的个人利益,哪怕这样的情况。即使拔一毛,就可以利天下,在他看来这样的事情也坚决不能做,因为天下怎么样他管不着,这个毛是他的绝对不能丢,甚至为了个人利益可以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他认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这是个人主义。

可以显然,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所倡导的被共产党人所坚守的那个核心价值造福人民,为绝大多数谋福利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就是马克思主义。当然铁人王进喜有一句名言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要我说还要加一句话,离开了人民立场,离开了群众观点,离开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马克思主义在哪,就在我们造福人民群众的行动和实践中,我们往往在不同的层次上来使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你在这里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你说我们所从事的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活动,因为这是造福人民的活动,你在这里指的是马克思主义运动和实践,你说我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你这类指的是把这个主义当成信仰的人,而无论是理论、运动或者信仰,里面都贯穿着一个魂就是这个主义本身。就像王夫之所说的道不离器,这个主义就是道,道在哪,就是在于我的一言一行中,在于我的运用实践中,就在我们的信仰,在我们的理论体系中。道是用来行的,不行根本就没道。

比如说毛泽东思想为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因为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带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们的解放,它回答了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我们革命是为什么,是为了造福人民,是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坚守这个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追求。邓小平理论为什么叫马克思主义理论,因为它把三个有利于作为评价改革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最终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回答了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我们改革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造福人民,为绝大多数谋福利,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核心价值追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三个代表”,最终是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回答了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我们党的建设是为什么,是为造福人民,为绝大多数谋福利,坚守了社会主义这个核心价值追求。科学发展观为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提出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它回答了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我们发展是为什么,是为造福人民,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坚守了这个核心价值追求。

而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总书记就庄严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参加12届人大一次会议他到,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参加俄罗斯冬奥会开幕式,记者采访他,他说我们的执政理念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担当。七一讲话他谈到不忘初心,首先强调永远也不要忘记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他让全党同志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人心的主体地位。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他强调,我们做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尤其是造福人民的事业。都是坚守了这个核心的价值追求。他回答了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我们治国理政是为了了什么,是为了更好的造福人民,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所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

(四)实践性、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什么,马克思主义就是实践性、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什么是科学性,就是说他揭示了人类社会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就有客观规律性,它追求的是一种真,它就有真理性。什么是价值性,他公开声明是为无产阶级和绝大多数人谋福利的,也就是它的价值性,它的价值追求,它追求的是一种善。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无论是真的追求或者是对善的追求,真就是找到规律性,善就找到我的价值新。合规律性以及合目的性相统一,但是它不仅仅在这个意义,它的意义在于改造世界,无论真或者善都是我们认识的结果,但是它要改造世界就是实际的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也就是说它的归根结底,它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它具有实践性。

什么是实践性呢,就是追寻真,追求善,所有的实践都是遵循规律,追究目的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从此岸世界走向彼岸世界的一个桥梁就是实践,因为实践中既包含着对规律的把握也包含着对价值的追求,所以它能作为一个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能作为一个桥梁从此岸走向彼岸。也就是说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的一个根本特点,实践性追求什么,它追求的是一种美的境界。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对共产主义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现存的事物。怎么反对,怎么 改变,往哪改变,往共产主义理想,往那个价值追求来改变。而对于共产主义社会它的价值理想这种价值追求,马克思曾经有一个非常深刻的论述,就在1844年《经济政治学手稿》里面他有这么一段话,他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和解,在这里面他设计了几个概念,共产主义、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大家注意以后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要注意这么一个区别,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区别,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区别开来一个作为高级阶段,一个作为初级阶段,在列宁的一个划分方法,在马克思、恩格斯里面都是一个概念,就是后资本主义。而这样看来,这种后资本主义,这种共产主义是什么呢,作为完成了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什么是自然主义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要服从自然主义,什么是人道主义呢,就是人和人的关系要服从人道主义。也就是说马克思他理解社会人和自然,他从两个方面,对立面中把握统一来理解的,他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他从来没有离开过人和人的关系,他理解人和人的关系从来不能离开人和自然的关系。比如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什么意思呢,生产力也就是说人类要面临一个矛盾就是任何自然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自然不会主动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自然,在多大的可能性中改变了自然了,让自然来满足我们这个能力就叫生产力。而这个生产它不是个人的力量而是一种人类的力量,也就是说在处理人和人关系的同时又分工有合作有分配的,结合成一定关系的去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这就是表现了人道主义,自然主义追求的是效率,满足的是人的需要。而人道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公平,满足的是人的是正义和价值。而马克思说这种共产主义是完成了自然主义等于是人道主义,完成了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追求真符合规律,人道主义是追求善符合价值,你完成了真就等于完成了善,完成了善就真,也就是科学性和价值性是统一的,统一到实践性,而实践性是追求美,什么是美呢,美就是和谐。

而马克思恩格斯说到这里的时候,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和解,这个真正和解就是和谐,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而这个就是和谐就是和道顺德,按照规律追求价值,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就在它具有实践性。而马克思的历史贡献,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一个是强调了它的真理性,当然也有可能价值性,一个是强调了价值性,同时又追求真理性,这是真和善的统一,最后统一到美,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这个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也就是唯物史观它实际上人的解放它的意义所在。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以前旧的思想家们,把人的解放要么寄托于一种精神,要么寄托于一种天国,而马克思把它寄托于一种此岸到彼岸的一种运动之间,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所得出的一个启示,也就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运动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实现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追求的过程。

下载唯物史观视域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唯物史观视域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视域下的制度视角

    管理视域下的制度视角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靠人治不依法制,凭热情、靠感觉处理事务,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不落实,企业就不可能实现持续成长......

    大众传媒视域下当代公民道德教育问题

    大众传媒视域下当代公民道德教育问题.txt如果我穷得还剩下一碗饭 我也会让你先吃饱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应该归我所有,包括你!!先说喜欢我能死啊?别闹,听话。有本事你就照顾好自己......

    生态学视域下的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生态学视域下的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生态作文教学是指在和谐、开放的环境下,参照生态“平衡”“系统”等特性,着眼于学生习作技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学生(写作主体)、教师、文......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作为一股新兴的世界性心理**流,积极心理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有着天然的适合性。积极心理学理念融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将会促......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的经典重温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的经典重温 【摘 要】《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作为经典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章已经发表60周年。这一经典文献不仅具有重......

    后现代视域下的“红色经典”改编(精选5篇)

    后现代视域下的“红色经典”改编 2014年12月,徐克第二部3D新片《智取威虎山》一经上映,便引发了观看潮。红色经典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与积淀,是中国民众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统编教材视域下集体备课策略

    统编教材视域下集体备课策略 李中华 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王主任和曹主任布置我一个作业,让我介绍一下励才初一年级语文组的集体备课情况。如何让这个老话题有新鲜感呢?正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探讨[模版]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探讨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当前小学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导致学习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