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视域下的居民消费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视域下的居民消费(上)
2010-6-25 摘 要:为社会主义生产者谋利益是按劳分配的目的,劳动和劳动时间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和标准,消费资料是按劳分配的对象,完善的社会保障是按劳分配的内在要求,存在“资产阶级权利”是按劳分配的弊病等思想是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中蕴涵的注重居民消费需求的闪光思想。这些思想可成为扩大居民消费的理论生长点:坚持以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为根本;建立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注重分配公平。
关键词: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扩大居民消费,为生产者谋利益
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不足是导致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在全球经济调整时期,我国出口下滑。政府大规模投资不可能持续,国内消费需求不旺。其中,消费需求不足是个长期的、根本性问题,是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随后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2010年胡锦涛元且致辞都突出扩大内需并将其作为引领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体和有效推手,而扩大内需的动力和后劲取决于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取决于大多数通过劳动获得收入的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多少。然而。当前我国“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分配份额不断下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却极大地抑制了居民消费,这既是下一步经济发展的藩篱,又是经济增长模式重构的突破。为什么要满足居民消费和怎样促进居民消费,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等论著中提出了许多闪光思想,尤其是按劳分配理论中蕴涵的“为生产者谋利益”思想,可为我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供新的理论生长点。
一、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为根本
为社会主义生产者谋利益是按劳分配的目的和宗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未来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做出初步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说明在“自由人联合体叫,把总产品按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活资料由全体成员消费,劳动时间是衡量人们分得消费资料的标准。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所谓”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谬论,指出在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前要对社会总产品作六次必要的扣除,”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有折有扣的‘了,虽然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利益。“这里表明扣除不是目的,只是社会正常运行的手段,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劳动者谋利益,要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就要切实不断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社会主义部分中批评了杜林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所作的辩解,强调了群众消费对于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性,”群众的消费不足,是一切建立在剥削基础上的社会形式、因而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形式的一个必然条件:但是,只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才使群众的消费不足达到危机的地步。因此。群众消费不足,也是危机的一个先决条件,而且在危机中起着一种早已被承认的作用。“这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深刻的根源,又彰显了社会主义生产形式重视人民群众消费的制度优越性,从而能有效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真正契合按劳分配原则的民本、民富思想。
社会主义经济体受到为满足人民需要而生产的目的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等规律的支配,本质上没有资本主义经济那样的矛盾,所以理论上不会发生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而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也被卷入并受到严重冲击,原因是我国多年来实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内需不足,过剩的产能要靠外需出口。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比重迅速上升和公有制相对下降,缩小了按劳分配的范围和扩大了按要素分配的领域,进而扩大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我国经济中的影响范围,使我国经济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增长不过是手段,以人为本的发展才是根本目的,任何脱离这一目的的手段都不能形成健康、持久、稳定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历史的首要前提是人类生产物质资料的活动,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而且一切发展都归结于人的发展,他批判资产阶级按资分配的“见物不见人”,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和剥削,反对脱离人的现实世界而陷入拜物教的迷幻世界,强调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以人为本”,认为应以人的共同发展为根本,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对经济增长和市场化的迷信造成了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往往把“发展是硬道理”误读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进而又推演为“为了追求经济尽快增长,其他一切都要让步,都可以被牺牲”,其结果必然是重外需轻内需、重投资轻消费、高投资低消费等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发展观。自2000年以来,中国投资率居高不下,从2000年的35.5%提高到2008年的43.5%,而消费率则逐步下降,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仅为35.3%,而美国高达71%,日本也在55%以上。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90%以上靠投资拉动,而投资中又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这样在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情况下,居民收入增长必然放缓甚至下降,这又会直接抑制国内有效消费需求,而消费就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物质、文化需要而对物品和服务的消耗与花费,它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起点,是劳动生产再生产的内在要求,消费需求不足,生产就缺乏动力。为此,在后危机时代,一要摒弃仅以GDP的增长速度作为评价分配体制的优劣。而代之以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程度;要扬弃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而代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日的。二是加快提高分配率和改变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局面。分配率越高,表明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份额越大,社会分配越均等,反之。分配率越低。社会分配越不均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目前则在15%~20%之间。分配决定收入,收入决定消费,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近几年,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预算内收入增速较快,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上升对比的是,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15.6%下降为2007年的11.2%。表明财政收入的提高是以居民收入的增幅放缓为代价的,居民收入水平低是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
二、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坚持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益共享
劳动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和标准。劳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根本手段,马克思指出,按劳分配使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本质在社会分配领域中得到较为充分的实现,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劳动。在“内容和形式都改变了”的社会主义社会。“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劳动起点公平了,生产过程平等了。这就第一次消除了千百年来一部分人无偿占有另一部分人劳动的剥削现象,实现了劳动和收入分配的平等,比起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分配是一个伟大的进步。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直接结合,任何人都不可能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只能根据个人对社会付出的劳动多少领取个人消费品。
马克思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之上,“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在那里“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所以还未能生产十分丰富的产品满足劳动者多方面的合理需要,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个人消费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不能平均分配。而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数量,社会主义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必须有足够的物质文化产品可进行分配,提供丰富的物质文化需要激发广大劳动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目前严重的“重资轻劳”现象却极大抑制了劳动者的劳动热情,扩大了贫富差距,加剧了劳资矛盾,也阻碍了居民消费需求。由于把特定时期“效率优先”绝对化、长期化、固定化。导致地方政策上的资本偏好甚至资本崇拜、GDP崇拜,资本收益率很高,劳动报酬很低,资本过分压榨劳动,劳动者不能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居民消费怎能扩大。劳动报酬过低产生了十分消极影响:一是低劳动报酬与高资本回报率并存,产生劳动过度依赖资本的状况,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二是低劳动报酬不利于扩大内需,尤其是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广大中低收入者缺乏消费能力,占我国人口2:3的农民的消费额只有城市人口消费额的一半,通过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例,国内潜在的消费需求就会迅速转变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经济增长就会有持续动力。
作者:李明桂 来源:《理论导刊》2010年第5期
责任编辑:夏鼎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视域下的居民消费(下)
2010-6-2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符合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可供分配的劳动成果,以劳动为标准的分配结果较为公平合理,因此,在整个社会的社会剩余分配中,要让劳动所得占据主导和统治地位,按劳动获取收入的比例高于按资本等要素产权获得收入的比例,让要素收入处于从属地位,让劳动收入成为绝大多数人收入的主要和基本来源,让广大劳动者真正成为劳动成果的享有者。在我国居民当前的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收入居主导地位,中低收入者更是以劳动报酬为收入的主要渠道,所以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对于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物质文化生活具有决定性意义。根据消费经济学理论,收入较低的普通劳动者消费倾向比较高,劳动者收入的增加就会促进自身消费增长,就会提高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所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能使广大劳动者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此,一要切实保护劳动报酬权益。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已步入资本短缺向消费需求不足的转换期,特别需要大幅度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劳动收入,政府应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依法纠正并处罚用人单位在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安全保障、伤亡事故诸多方面的违法行为,完善劳动法,确保劳动者收入随着经济增长而稳步提高。二要建立利润分享制。社会主义劳动者劳动所得除了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还要参与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这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凭借人力资本所有权天然的特权。劳动者根据工作年限和贡献大小获得一定股份,实现“按劳分红”,股东分红后的剩余部分再以工资外附加形式分得,包括与劳动贡献挂钩的奖金、退休金、住房、养老医疗、旅游度假等福利。具体到不同性质企业实行不同的分享方式,国有企业实施职工股份制,私人企业实施利润分享制,集体企业改为合作经济并实施股份合作制。
三、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的社会保障是按劳分配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在批判拉莎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观点时阐明了社会主义总产品的分配思想,未来社会消费品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前要扣除必要的补偿基金、积累基金。“第一,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剩下的作为消费资料即消费基金,在分配给个人直接消费之前还要扣除公共消费基金,“第一,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一部分。”据此,按劳分配不是对全部劳动产品按劳动的质和量进行分配。完善的社会保障既要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福利,又要照顾到社会中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人或需要救济的贫困者以及应付自然灾害、卫生医疗保健、教育等社会保障性开销。
关于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作了阐述,“利润的一部分,即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而只体现新追加劳动的剩余产品必须充当保险基金”,“这种基金是收入中既不作为收入来消费也不必用作积累的唯一部分,„„甚至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之后,也必须继续存在的唯一部分。”在马克思的历史语境下,社会保障基金在不同生产方式条件下都是存在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更是如此,而且这部分基金具有专门的用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语境下。这部分基金对扩大居民消费意义重大。要想扩大居民消费,必须要防范不测事故和自然灾害:要想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关注社会中丧失或没有劳动能力者的生存:要想扩大居民消费,必须有医疗卫生保健做后盾:要想扩大居民消费,必须援助低收入群体使其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总之,实行按劳分配就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扩大居民消费,提升生活质量的体制保障。
健全的社会保障是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后盾,也是经济社会顺利运行的安全阀和减震器。我国社会保障经过几十年的构建尤其是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一要加快社会保障基金的储备。在国家储备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筹资渠道,推进建立鼓励富人捐资公益性基金的第三次分配体系。从而提高社会保障后备基金的储备能力。按照马克思的扣除论,把“扣除”的基金积累起来,形成社保专项基金,这部分基金“既不用于积累,也不用于消费”,专款专用,防止挪用和浪费。二要以社会公平为基本原则。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社会保险应扩大到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社会福利要提升其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地位,将社会福利法制化:社会救济应加大政府财政开支,放宽救助条件,提高救助标准。三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城市反哺农村力度。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滞后,农村救济更为薄弱,在养老卫生医疗保障上更要强化国家职能,增加农村公共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保健方面的消费支出。以化解在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方面因城乡税负不均、收入不均等因素而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困境,加大对农村和落后地区的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城乡居民支付受益度的剪刀差。
四、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更加注重分配中的公平是按劳分配的价值取向。马克思在阐明按劳分配的伟大进步的同时还指出“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虽然有这种进步,但这个平等的权利总还是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这种平等的权利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另外,由于劳动者在家庭赡养人口的不同。“在提供的劳动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基金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如此等等。”事实上的不平等,就是按劳分配的历史局限性。平等权利所导致劳动者在实际收入和生活上的差距不能依靠按劳分配本身来解决,要靠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的思想觉悟。发展公共消费来逐步缩小。对于这一局限性,马克思指出:“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体现了按劳分配制度的暂时性和历史过渡性。马克思也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克服按劳分配的弊病给出了应对之策,在公共消费基金中,一般管理费用“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一开始就会极为显著地缩减,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减少。”相应地,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一开始就会显著地增加,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长。”这一减一增表明公共消费基金要主要用于“共同需要”,从而很好地弥补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因不同劳动者自身的差异而产生分配结果上的不公平,“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可见,“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按照特定的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对相应的部门和社会成员进行消费资料的分配即采取按需分配的方式。这种设想恰恰体现了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公平、公正的本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仅存在着马克思预见的不公平,还必然存在着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诸多矛盾导致的结果不公平,由机会不平等引起的不公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从按劳分配视域看,劳动报酬与劳动投人量、产出量没有很好地挂钩,不同企业收入差距不反映劳动投入和产出的真实情况,相当程度上是价格体制扭曲和产业结构刚性所造成的,高收入来源于与行业有关的“超市场权力”。所以,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为了着力拉动居民消费,平抑分配中的诸多不公平,政府无论从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还是从履行自身职能出发,都应当有所作为。一是要加快最低工资立法,将医疗费用与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费用纳入最低工资保障的标准范围,职工最低工资的确定要依据于家庭人口、生活费用、价格变动、医疗与教育费用、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马克思认为若无外在的强制。资本家就会通过压低个人工资来提高利润,尤其在劳动力过剩情况下,而并不一定要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来提升收益。那么。现在我们指望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主动提高工人工资是根本不可能的,政府就必须负起责任,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二是大力推动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健全,使企业推行劳资合作制度、集体谈判制度、集体合同制度等,首要解决目前劳资双方协商主体严重缺位问题,通过完善工会制度来实现劳资的平等对话和劳方的利益表达。三是完善产权治理机制,打破行业垄断。从市场化角度看,垄断行业的垄断收益是得益于技术、资金和资源的独占性,解决其收入过高的关键在于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门槛,鼓励公平竞争,最终达到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接近的调控目标。目前,某些国企高管离奇的高薪中含有行政垄断的“红利”,侵占了国有资产的利益,政府应当对薪酬过高的行业适当做减法,对薪酬过低的行业适当做加法。大幅度提高垄断企业“红利”上缴比例,明晰垄断企业的产权归属,让国企产权不只给予高层管理者。也要相应地赋予普通职工,变无产者为有产者。
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客观经济规律,如果以我国经济条件的变化为理由、以分配领域差距过大为借口,虚置甚至否定按劳分配,恰恰会造成收入分配更大的不公平、不公正。相反,我们应深化对按劳分配的研究和理解,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发掘按劳分配新的理论生长点。其中。为社会主义生产者谋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按劳分配的应有之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成果共享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公平公正的制度优越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政府都要始终把扩大居民消费问题置于中国宏观经济结构转型的长期发展视野之中,努力构建鼓励居民消费的动力机制和协调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转型模式,尤其在全球经济调整下,外部市场萎缩倒逼扩大内需,国内消费市场培育就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迫。
作者:李明桂 来源:《理论导刊》2010年第5期
责任编辑:夏鼎
第二篇: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当前的按劳分配(精选)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我国现阶段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这在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也可以得到相关论述。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认为,分配制度要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分配的方式是由资源配置的方式决定的,分配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在分配中,既要重视分配中公平的问题,也应重视效率问题。
收入分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在收入分配中体现出来。
通过学习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我们知道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理论:
马克思认为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商品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息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级差地租来源于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绝对地租来源于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余额。在《资本论》的最后部分里,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资料所有制并不直接决定分配的具体实现方式即分配方式,分配方式是由资源配置方式决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了生产的性质,进而决定了分配的性质。分配的性质是由生产的性质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
而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按劳分配理论: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首先指出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具体形式,这就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马克思在分析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时,曾经深刻论述:在分配是产品的分配之前,它是生产工具的分配;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
从总体上说,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分配形式的具体设想,是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
对此应当根据具体国情和实践要求进行创新发展,确立符合生产力水平和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分配的具体形式。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为主的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1)按劳分配的本质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同马克思构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以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是消灭了剥削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消费品分配模式。
(2)按劳分配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按劳分配总是以一定经济基础为条件而存在的,马克思说: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全民所有制,而且整个社会就只有这一种公有制形式,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都是公有制,这就决定了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的一致性。
(3)按劳分配制度下的劳动者都实现了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并且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是由于社会的经济基础都是公有制,消除了劳动和资本的对立、消灭了剥削。
(4)按劳分配所得的产品并不都是自己所有劳动的回报,而是都有所提取和扣除。马克思的按劳分配进行了下列提取和扣除: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 健设施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在我国同样如此,国家通过税收等形式把这些需要从劳动者所创造的总价值中提取和扣除。
与我们过去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设想阶段处于不同的社会时代背景,还不具备马克思所设想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国现阶段所贯彻的按劳分配的实现模式同马克思构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实现模式相比,具有很多不同点:(1)按劳分配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不同。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实行的前提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商品经济不复存在。马克思设想社会主义革命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那里具备了相当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因而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经过一段过渡时期便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一社会阶段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共同占有、支配和使用。同时由于整个社会不存在不同的利益主体和对立阶级,再加上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产品非常丰裕,已经能够取消市场和超越商品经济,因而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在消亡的商品货币关系下实行的按劳分配也就直接从社会中取得,每个生产者不再需要交换自己的产品。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生产力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到现在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落后,社会的物质财富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不具备实行马克思那种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按劳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价值规律的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各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不同,各自的经济利益不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标准进行直接分配,而是要分别对企业联合劳动和职工个人劳动作两层次的估量。相应地,劳动报酬也要经过先集体后个人两个层次的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不仅与自身的辛勤劳动、劳动的熟练程度等劳动因素有关,而且还与其所在企业占有生产资料状况、经营好坏有密切关系。按劳分配完全置身于市场环境之下,受价值规律支配。(2)按劳分配主体不同。
马克思意义上的按劳分配的主体是国家,他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单一的公有制社 会,全社会就是一个统一的分配单位,每一个劳动者直接把他的劳动贡献给社会,然后由一个社会中心(国家)根据各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直接分配给他们相应的个人消费品,微观主体和宏观主体同为国家。
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微观主体是企业。只能在公有制的企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按劳分配,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原则。具体说来,一方面,企业是生产的主体,产品都是企业员工的联合劳动产品;另一方面,各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企业之间的差别很大,只有承认差别,才能调动所有企业的积极性。所以,只能在企业内部实践按劳分配,而不是在全国。企业成为分配劳动成果的微观主体,国家在分配过程中扮演着宏观主体,对整个社会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确保社会的公平,我国分配微观主体和宏观主体是不同的。(3)按劳分配的原则不同。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而我国按劳分配体现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马克思在设想未来社会的按劳分配时认为, “等价交换的内容和形式都改变了”,交换的内容不再是价值,而是劳动,交换的形式不再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为在马克思的未来社会里已经不存在商品经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内在地客观地要求等价交换,要求承认差别,而且我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激发竞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在现实中表现为:多劳不一定多得,少劳不一定少得。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脑体差别是我国现阶段的客观存在,消除 “三大差别”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为否认、强制消除“三大差别”只会使大家都贫穷。(4)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同。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劳动券”,劳动者在劳动过程结束后, “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凭这些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而且劳动者所领得的这份消费资料是实物形式的,而非价值形态的货币,可以直接消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的形式,其具体实现模式是:劳动———商品———企业货币收入———货币工资———商品。
在这里,劳动力也是商品,经过市场交换,才能形成企业货币收入,通过企业内部 4 的分配,劳动者得到货币工资,货币工资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而不是类似劳动券的“证券”,劳动者用所得的货币工资去购买商品。由此可见,我国劳动者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得到的是价值形态的货币。因此可以更准确地说我国的按劳分配是个人的收入分配方式,而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总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具体过程和实现形式与马克思的设想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不能忽略这些差异,片面地进行纯理论上的解读,必须结合实际,根据新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的反思,灵活地运用马克思理论。按劳分配原则是指把劳动量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标准和形式,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劳动成果分配,有利于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也更能体现经济还不发达或还未充分发达社会的公平。至于因此引起的收入差距,则需要国家来进行必要的调整。
目前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收入差距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不公平。
以市场为导向的济体制改革,使得那些能够应市场需求的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鱼得水,而那些受到种种束缚和限制的经济主体则步入了缓慢发展的行列之中,市场机制作用导致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两极分化,拉大了收入的差距。其次,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客观上也会扩大收入差距。
按劳分配使得劳动能力较强、效率较高的劳动者能够获得较多的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由于财产在代际之间转移的数量不同,工作经历的不同,以及人们对市场机遇的驾驭能力不同,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必然会逐渐拉大。
最后,过高收入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再分配体制不完善,对收入差距的扩大产生了严重影响,致使再分配更加不公平。在地区收入差距中,东部地区由于拥有良好的地域条件,能够吸引到较多的资金、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在收入上必然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这种差距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势必会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副作用。缩小收入差距,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一定要采取以下有效的对策措施:
第一,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
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
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
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
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
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
第二,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也必须综合治理。
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二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第三,要较好地解决公平分配问题,没有较高的经济效率的协调发展是不行的。
应当注重公平和效率的相结合,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
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政府要规范和完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机制,要通过各种手段,理顺收入关系,保证收入分配公平化。
第四,加强规范收入分配的制度化建设,避免收入差距过大。减少行业的垄断因素,对垄断行业的高收入进行调节,并对其实行价格管制,减少和降低收入两极分化的程度,降低高收入者的水平,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使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逐渐上升,做好收入的再分配工作,才能够真正地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综上所述,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015年11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明确指出:“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执政党已经意识到收入分配领域的种种弊端,并正在开启新一轮的改革。
第三篇: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残疾人教育康复
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残疾人教育康复(就业)支持系统的构建
将残疾人纳入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逐步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一)建立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应保尽保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立户的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提高残疾人专项生活补助标准,加大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力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建立市、县分担机制,确保应补尽补。逐步建立按残疾等级实施分类救助的生活补贴制度。加强贫困残疾人住房保障。落实贫困残疾人住房保障政策,对符合城镇购买或承租保障性住房条件的残疾人家庭优先予以保障。农村危房改造计划要优先解决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住房困难。
(二)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和各项待遇。积极帮助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县(市、区)政府,落实贫困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的政府补贴政策按规定享受参保待遇。城镇残疾职工按规定享受生活护理费、伤残津贴等各项特惠待遇。用人单位要按规定为残疾职工办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为残疾职工办理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单位)招用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可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按规定将白内障复明手术、精神病治疗、畸残矫治手术以及以治疗性康复为目的的运动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作业疗法、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言语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逐步增加工伤保险职业康复项目。
(三)实施康复人才培养工程将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从业人员及特殊教育学校复教师纳入国民教育和职业培训计划将残疾人康复服务技术纳入卫生系统相关培训内容年为每个基层康复站(室)及特殊教育学校培训至少1名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选聘至少10名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优秀大学生强化训练后充实到社区和专业康复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专业医疗康复、教育康复人才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稳定残疾人康复人才队伍。
(四)建立规范化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安置残疾人单位税收优惠、残疾人个体就业扶持以及政府优先采购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的产品或服务等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政策。政府招录公务员时不得拒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报考和录用。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置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提供适当的工种、岗位;对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按规定给予奖励。认真执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与管理、审计等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地税代收制度。对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依法落实资金、场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规定。
(五)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加快残疾人脱贫致富步伐。政府有关部门要将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对象予以扶持农村金融机构要向残疾人提供方便可及的金融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等要加强对残疾人的帮扶。落实好康复扶贫贴息贷款健全担保体系简化贷款程序提高贷款扶持贫困残疾人(户)的到位率和扶贫效益。探索公司农户等产业化扶贫模式帮扶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等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并为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保障农村残疾人充分享受各项惠农政策。巩固发展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政府举办或补助的面向三农的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要将残疾人优先纳入培训范围。
(六)健全残疾人维权服务体系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建立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提供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为主导以有关部门、社会力量等提供的法律救助为补充的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为符合规定的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提供经费补助。市、县(市、区)残联要强化信访、维权和法律救助等职能,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站。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健全信访事项督查督办与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严厉打击侵害残疾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计划,作为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列入各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和目标管理。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重大事项,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城乡基层组织要将残疾人保障和服务列入社区建设规划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将无障碍建设、扶残助残工作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创建内容。残联、统计等部门要加快建立残疾人事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财政投入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各级残联机构应向同级民政、财政部门提报福彩公益金使用计划,民政、财政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通过财政预算安排一定的福彩公益金用于残疾事业发展。各级慈善组织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实施扶残助残救助。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或政府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各类残疾人服务业。
(八)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针对残疾人的各项特惠扶持政策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残疾人观积极营造人人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宣传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事迹。各地要将志愿助残纳入本地志愿服务总体规划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培育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扶残助残志愿活动。各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要切实发挥自身优势依法维护相关残疾人群体的合法权益。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助残捐赠活动。
姓名:杜文武52
班级:10特教专一班
第四篇:马克思妇女解放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从经济角度入手研究妇女解放问题,提出关于女权思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研究呈现热潮,其中尤以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为代表,男女平等、性别意识观念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部分,中国妇女解放理论伴随着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而创建和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丰富和补充。
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作品与中国妇女解放理论研究比较的基础上,指出,妇女解放既要从阶级分析的方法入手,在解放被压迫阶级的过程中,求得妇女的解放,又要从性别分析的角度切入,改变不利于女性发展的思想文化观念和社会环境,为妇女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
马克思认为:“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586页.)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妇女运动就成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在任何社会中,妇女的解放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②(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610页.)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不仅在于它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一条光辉的道路,而且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这个特定的时代,依据当时所能提供的思想材料,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对历史上所形成的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和妇女解放问题作了十分有意义的探索。当我们从“女权主义”的视角去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时,我们会得到两位伟人很多的女权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妇女理论文本考证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和考察妇女问题,确认妇女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起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本内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二者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神圣家族》、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书信中。其中恩格斯写于 1884 年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可以说是一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代表作。通过梳理文本,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妇女解放思想始终是建立在人类解放的远大目标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关注和对妇女的关 1 注是一致的,这也符合其思维发展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两位伟人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妇女解放和无产阶级的解放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妇女解放的无产阶级解放是不完整的。马克思脍炙人口的名句:“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第7页.)
马克思青年时代的高远理想是他后来思想发展的基点,其“人类解放”的情怀决定了他必然把自己的视野定位在“千百万的人民大众”身上,也决定了他的目光必然会关注到妇女解放问题。在马克思毕业离开学校,走向社会,面对广阔的政治、经济现实问题时,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第258 页.),这也为他思考妇女解放的途径提供了启示。
在对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关于女权问题的一些观点:“„„家庭的灵魂只能体现为爱情„„”;③(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第255 页.)“„„女性和男性也相互吸引,而且也只有男女两性的极的差别相结合,才会产生人”;“„„男性和女性构成同一个类、同一种本质——人的本质„„”。④(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第355 页.)在《神圣家族》第八章《揭露妇女解放的秘密,或路易莎·莫莱尔》中,马克思论述了有关妇女解放的问题,“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因为在女人和男人、女性和男性的关系中,最鲜明不过地表现出人性对兽性的胜利。”并使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名言“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传遍世界。
马克思还创造性地谈论了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在《致路德维希·库格曼的信》(1868 年 12 月 12 日)中,马克思说:“美国‘劳工同盟’最近一次代表大会有很大进步,别的不说,这也表现在它对待女工完全平等,„„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 2 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第571页.)这是马克思对于“妇女解放”的经典论述。在马克思的意识里,妇女解放始终是和人类解放密切相关的,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隐含了“两个基本关系”:妇女与全人类(当然也包括男性)解放的关系;妇女与人类文明(主要是男性)进化程度的关系。马克思的妇女解放思想至此正式成形,妇女解放与男子解放、人类解放的关系确立起来。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全新社会历史观的过程中涉及到对女权问题的思考。他们第一次提出“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理论。“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32 页)马克思初步地批判了父权制。在论述决定各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因素——分工时,马克思提到:“这些种种细致的分工的相互关系是由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经营方式(父权制、奴隶制、等级、阶级)决定的。”③(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 25 页.)这里,他只是提到了“父权制”这个概念。“分工起初只是性交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而自发地或‘自然地产生的’分工”。④(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35页.)马克思认为家庭中的性别分工是自然形成的,“分工和同时出现的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的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儿女是丈夫的奴隶。家庭中这种诚然还非常原始和隐蔽的奴隶制,是最早的所有制。”⑤(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 36-37 页.)“社会结构只限于家庭的扩大:父权制的酋长、他们所管辖的部落成员以及奴隶。”⑥(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 25页.)在这里,马克思揭露了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受压迫的“奴隶”地位,初步形成了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根源的思想。当然,这里的女权思想仍然是不系统的,但在创建了新的社会历史观后,马克思、恩格斯就把对妇女问题的思考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进一步发展。“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 3 卷.北京:人民 3 出版社, 1957.第42 页.)妇女的解放同人类的解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妇女的解放、男性的解放同人类解放是一致的:“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 84页.)“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是女性、男性、乃至整个人类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刻矛盾,是必然要灭亡的,必然要被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展开了对“家庭”、“家庭关系”精辟的论述。他们认为,不能一般地谈家庭本身,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他们这样描述资产阶级家庭,“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③(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第469页.)马克思、恩格斯极力主张“消灭家庭”。与极端激进派对共产党人的歪曲理解完全不同,他们主张消灭的家庭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家庭,消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严重“异化”了的家庭。“资产阶级的家庭,自然会随着它的这种补充现象的消逝而消逝,两者都要随着资本的消灭而消灭”④(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第486页.),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代之以消除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家庭的共产主义社会。“旧社会的生活条件在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中间已经被消灭了。”⑤(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第477页.)“代替那存在着各种阶级以及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⑥(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第491页.)。女性解放和无产阶级的解放紧紧联系在一起,没有女性解放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是不完整的。有学者这样评价《宣言》,说它虽然是具有“先进思想”和“代表社会进步”的男性知识精英的“宣言”,但是,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和以男性为主体的权力机制中开妇女解放‘主流化’之先河。”①(转引自.李小江.重读宗师遗产[J].读书, 2003,(08): 第 27-28页.)这样的评价是积极的、中肯的。
从女权主义思想阐发的角度来看,恩格斯所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可以说是女权思想系统化的代表作,被誉为经久不衰的女权主义理论篇章。
《起源》的组织结构除两个序言外,正文共有九章组成,说明了史前各个文化阶段的社会经济概况,分析家庭的形成与发展,揭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家庭形 4 式的特点,考查了氏族制度、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分析了从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度,并对文明时代作了一般的理论说明。从各章表明的恩格斯对女权思想的研究和思考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承认母权制存在过,更重要的在于恩格斯分析了妇女受压迫地位的形成、根源和实质,进而为妇女解放提供了方案。这些思想典型地体现在第二章对“家庭”的分析中。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文本的探析,我们可以看出两位革命导师对妇女问题、妇女命运的关注,他们对妇女受压迫根源的探索和对妇女解放的期望都是站在解放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的;妇女解放的思想正是在他们的人类解放情怀的“摇篮”中孕育、成长的。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女权思想的实际的运思,决定了笔者选择的文本。至此,可以明确地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蕴藏着丰富的女权主义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女权思想主要观点的诠释
在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女权思想发展后,我们从内在逻辑来考察其女权思想的内容演进。
(一)妇女社会地位同经济发展的关系
“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②一些学者认为“性别压迫”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妇女受压迫现象的出现是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关联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原始社会男女是平等的,妇女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那种认为妇女在最初的社会里曾经是男子的奴隶的意见,是 18 世纪启蒙时代所流传下来的“最荒谬”的观念之一。
家庭作为婚姻关系的体现,是随着两性间关系禁例的出现、扩大而发生变化的。恩格斯指出,从杂乱的性关系的原始状态中发展出了几种家庭形式。即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婚。但是,原始社会初期母权制的氏族组织是以生产极不发达为前提的。因而,随着生产的发展,氏族组织就逐渐不适应了,它是必然要灭亡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妇女受压迫、被奴役的现象,是伴随着原始公社的解体,私有财产的出现和私有制的确立而同时出现的。男女两性关系不仅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而且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 5 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320-321页.)可见,两性关系是经济关系的直接反映。女性受压迫地位的形成,是同男女两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改变密切关联的。私有财产的发展,男女两性在社会生产和家庭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乃是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社会根源。男性凭借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最终把女性挤到了第二位。当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对偶婚制家庭转变成为“一夫一妻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成为私有制社会的细胞,男女两性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女性受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形成了。这种在私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父权制家庭成为男性压迫、奴役女性的工具。私有制、阶级确立的同时,也就是女性被压迫地位的形成过程。
(二)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和实质
关于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和实质,历来是女权主义理论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众多的西方女权主义者都试图给这个问题以解答,马克思、思格斯在分析了女性地位的演变后,揭示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所在,并指出了妇女受压迫的实质。
1、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大分工和私有财产的出现,乃至私有制的确立,个体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历史自然形成的家庭分工对女性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妇女原来从事的家务劳动,日益失去了在原始社会条件下的公共性质,而变成一种辅助性、私人性的家务劳动。由于女性专事家务劳动,因而她们日益被排斥在社会生产之外,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处于从属的地位。男性则因成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和生活资料的主要获得者,而在社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家庭内财产的分配随着家庭内性别分工性质的变化而变化。男女两性在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进而造成了两者在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上的不平等。女性在经济上的从属地位,是其在家庭和社会上处于不平等地位的根本原因。可以这样说,历史上的性别压迫是同阶级压迫同时出现的。
男性基于经济上的主导地位和私人财富的逐步积累,要求由父系嫡系来继承私有财产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为了把自己的财产留给纯血统的后代,对偶婚制家庭发展到“一夫一妻制”家庭。可以说,一夫一妻制是与私有制同时产生的,它是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产物,是以私有制对原始的自然长成的公有制的胜利为基础的第一个家庭形式。
可见,性别压迫和阶级压迫具有同步性,男女两性关系的对抗冲突,妇女被压迫、奴役地位的形成,应该说是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私有财产的出现乃至私有制的确立是决定性的因素。因而,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2、妇女受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
社会大分工和私有财产的出现,乃至私有制的确立,使得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制度产生,男性作为剥削阶级实质上成为统治者,女性则成为男性剥削和压榨的对象。他们掌握了社会上的一切权力,建立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在这种社会中,男性之所以能够统治女性,原因正在于他们是私有财产的所有者,掌握了可以说是全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是男性统治女性的经济基础,也是他们统治自己妻女的经济基础。
恩格斯指出,私有财产使“丈夫占据一种无需有任何特别的法律特权的统治地位。在家庭中,丈夫是资产者,妻子则相当于无产阶级。”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70页.)
因此,男性的统治意味着女性的被统治,男性的主导地位意味着女性的从属地位。在阶级社会中,女性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男性统治者利用手中掌控的国家机器来实行对女性的压榨,女性不仅经济活动被贬低,与政治无缘,而且,精神上受到奴役和压制,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实质上是一种阶级统治。
(三)关于妇女解放道路的探讨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了妇女地位的演变,揭示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和实质之后,对妇女解放的途径作了探讨。在他们看来,妇女解放包括经济、政治、家庭和性爱等各个方面的解放。
1、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消灭私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私有制的确立,便开始了阶级剥削和压迫,也就开始了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和奴役。因此,妇女要从根本上摆脱历史上形成的这种受歧视、受奴役的地位,只有在消除了产生这种压迫根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因而,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是消灭私有制。
私有制是一系列不平等和一切罪恶的根源。对私有制的批判,从私有制在人类社会中确立时就开始了。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考察了他们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 7 一切矛盾的根源。他们对私有制的批判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并准备在条件成熟时,付诸革命的实践。
在《起源》中,恩格斯提出,妇女要获得解放,只有在废除了资本对男女双方的剥削,并把私人的家务劳动变成一种公共的行业以后,男女的真正平等才能实现。在这里,恩格斯表达的是这样一个思想,妇女要摆脱受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求得解放,就必须铲除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消灭人剥削人的经济根源,彻底铲除妇女受压迫,男女不平等的根基。进而,他指出,私有制的消失,将使“男子的地位无论如何要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妇女的地位,一切妇女的地位也要发生很大的转变。”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73—74页.)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妇女解放只有在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才能实现。只要还存在资本主义,保留资本的权力,那么,男子就会有特权。因此,妇女要获得解放必须消灭私有制。
2、妇女解放的两个基本条件
(1)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先决条件
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乃至私有制的确立,父权制最终代替了母权制。至此,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家庭内自然形成的劳动分工进一步加剧,男性成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在社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女性则因从事私人性质的家务劳动,被排斥在社会生产劳动之外,丧失了对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所有权,沦为社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的奴隶,丧失了人身自由和独立的经济地位。由于女性的家务劳动被看作是不能赚钱的,因而,女性的家务劳动被看作是低下的,微不足道的。恩格斯指出:“从前保证妇女在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同一原因——妇女只限于从事家务劳动,——现在却保证男子在家中占统治地位: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己经相形见绌: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②(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162页.)
女性在经济上独立地位的丧失导致了她们在社会中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丧失了人身自由,也失去了政治参与、受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权利。恩格斯进而主张,“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业中去。”③(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72 页.)他认为没有妇女的就业,就不会有妇女的解放和发展。“只要妇女仍然被排斥于社会的生 8 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的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162页.)
参加社会劳动使得妇女在经济上不再依赖于男子,而只有女性对男性经济上依赖的消失,才允许两性关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而这只有依靠现代的大工业能办到,现代大工业不仅容许大量的女性劳动,而且真正要求这样的劳动,并且它还力求把私人的家务劳动逐渐融化在公共的事业中。
(2)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是妇女解放的另一条件
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即“把私人的家务劳动溶化在公共的事业中”。但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是有条件的。现代大工业,不仅大规模地使个体家庭解体,同时吸纳了大量的女性劳动,并且为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提供物质的、技术的基础。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大生产为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所创造的有利条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妇女始终都没有任何人身自由,更没有机会参加社会的生产劳动。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实际上意味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也就是说,家务劳动的私人性质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消失的时候,家务劳动和其它的社会劳动只有分工不同的时候,妇女解放才有可能。可见,妇女解放不仅仅取决于生产关系的变革,还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总之,对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的探讨要辩证地看:一方面,广大女性响应号召,冲破各种阻力,勇于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和各项活动,确实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解放,妇女获得了一定的独立的经济地位,同时使马克思、恩格斯的方案设计得以在实践中验证;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家务劳动社会化的程度对女性参加社会劳动的制约。可以说,生产力发展水平、家务劳动社会化、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实现和妇女的解放既是相互联系又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基于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为妇女提供的解决方案,即女性能否顺利地、广泛地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现代大工业生产为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所提供的条件,是否能进一步转换成为现实,还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家务劳动作为一种私人劳动,至今还难以得到社会的完全承认,这有比现代工业化进程更为复杂的原因。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第五篇:马克思土地所有权理论
马克思的土地所有权理论
马克思的土地所有权理论蕴含在他对土地所有权关系演变历史的分析中。因此,必须结合马克思对土地所有权关系演变历史的考察来讨论马克思的土地所有权理论。
一、从共同“占有”到“个人所有”——古代的土地所有权关系
1.原始共同体的土地制度——共同体占有土地
“占有”的含义:事实上的控制。
“土地占有权”即事实上控制土地的权利。控制土地的主体拥有土地使用权,排斥他人的使用权。
土地占有权是土地所有权中的一种具体权利。一般说来,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必然拥有土地的占有权,而拥有土地占有权,则不必然拥有土地所有权。
原始共同体的土地所有制关系表现为土地占有权,而不表现为土地所有权。原始共同体土地制度的特点:
(1)占有的主体:共同体;
(2)占有的普遍性:凡共同体都有权占有一份土地;
(3)土地不能转让,不能买卖。
2.原始共同体的土地占有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一般说来,原始共同体的土地占有关系是自然形成的。所谓“自然形成”,是相对以下几种情况来说的:
第一,暴力占有;
第二,通过法权关系占有;
第三,通过经济手段占有(买卖、交换)。
自然形成的土地占有关系,是借助习俗形成的,即某一共同体最先耕种了某一块土地,最先在某一块土地上放牧,这一共同体便有权占有这块土地,并且这种占有得到其他共同体的认可。
3.原始共同体的土地制度向个人土地所有权关系的转变
这种转变形成于罗马时期,并由《罗马法》给予了法律意义的确认,个人的土地所有权由此演变为法权。
《罗马法》对土地所有权关系的规定:凡是罗马人都有权拥有一份罗马土地;凡是拥有一份罗马土地的人都是罗马人。
《罗马法》第一次将人格权、人权与土地所有权统一起来,从而肯定了个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按照这种法律规定,土地所有权是最基本的人格权,也是最基本的人权。
黑格尔在《法哲学》中充分肯定了《罗马法》这一规定。他写道:人格权表现为物权。这里的“物”首先指的就是土地。
《罗马法》瓦解了原始的土地占有权关系,形成了罗马时代的私人土地权关系。这便是最典型的土地私有制。
这一事实说明,土地私有制并不像卢梭所说那样形成于原始时代,而是形成于罗马时代。
罗马时代土地私有制关系的特点:
(1)所有权主体:个人;
(2所有权的普遍性:凡是自由人都是拥有土地所有权的个人。
(3)部分公有地属于所有共同体成员。
罗马形式的土地制一直延续至封建社会末期。
如英国的土地所有权制度。
二、从劳动者的个人所有权到资本所有权——资本主义时代的土地所有制关系
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关系的特点:
(1)主体:资本所有者;
(2)土地资本化,即土地变成剥削他人劳动的手段;
(3)土地的集中:少部分人拥有土地所有权,大部分人不拥有土地所有权。土地的集中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资本的集中。土地的集中是资本主义“恶”的根源。
2.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关系形成的途径
(1)对中小土地者土地所有权的剥夺(原始积累);
(2)租借、购买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
(3)国家的相关法律承认、维护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所有制关系的合法性。
三、古代土地所有权关系与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关系的比较
古代土地所有制与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所有制形式:前者劳动、劳动者与土地相统一的制度,后者是劳动、劳动者与土地相分离的制度。这是两种土地所有制的根本区别。这种土地所有制的区别又导致如下区别:
前者是劳动与剩余产品的统一,后者是劳动与剩余价值的分离。
由这种区别,马克思对古代的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做出了下述评价:
1.古代的土地所有制关系是“幼稚”的,但却是“崇高”的。
“幼稚”:不成熟的、落后的;
“崇高”:以使用价值为目的,不以交换价值为目的;以满足个人需要为目的,不以利润为目的。
2.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关系是成熟,但却是“卑鄙 ”的。
“卑鄙 ”:
(1)主要通过暴力手段形成;
(2)以交换价值为目的,不以使用价值为目的;不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以利润为目的。
四、未来社会的土地所有权关系
1.“消灭任何形式的土地所有权”
“消灭任何形式的土地所有权”也许基于如下逻辑:凡是人所创造的物、财富,人对拥有所有权;凡不是人所创造的,人对其不拥有所有权。这就是所谓的“欧洲常识性理论”。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可以看出,马克思也是从这种“欧洲常识性理论”出发的,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剩余价值,是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理应归劳动者所有,资本所有者占有剩余价值,是对劳动者的剥削。
从这种“欧洲常识性理论”出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土地不是人创造出来的,因此任何人都不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如他说:自由的小农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也是农业本身发展的一个必要的过渡阶段”。虽然“必要”,但也仅仅是一个“过渡阶段”;
第二,土地不是资本创造出来的,因此资本同样不能拥有土地所有权。
这说意味着,未来社会既要消灭私人土地所有制,更要消灭资本土地所有制,乃至消灭任何形式的土地所有制。
2.未来社会消灭了国家,因此,不存在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
3.未来社会的土地所有权关系
(1)主体:人类共同体。
(2)土地由资本转变为单纯的生产资料。
从形式上看,未来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关系是向原始共同体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复归。
4.关于国家土地所有制
马克思未曾论述过渡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因此未曾谈到国家所有制问题,更未曾谈到国家所有制的合法性、合理性问题。
从逻辑上讲,国家土地所有制只能存在于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有必有自己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这一过渡时期,是将土地归还给劳动者个人,还是由国家占有,在马克思那里都找不到根据。
马克思的土地所有权理论
一、从共同“占有”到“个人所有”——古代的土地所有权关系
1.原始共同体的土地制度——共同体占有土地
2.原始共同体土地制度的特点:
(1)占有的主体:共同体;
(2)占有的普遍性:凡共同体都有权占有一份土地;
(3)土地不能转让,不能买卖。
3.原始共同体的土地占有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一般说来,原始共同体的土地占有关系是自然形成的。所谓“自然形成”,是相对以下几种情况来说的:
第一,暴力占有;
第二,通过法权关系占有;
第三,通过经济手段占有(买卖、交换)。
自然形成的土地占有关系,是借助习俗形成的,即某一共同体最先耕种了某一块土地,最先在某一块土地上放牧,这一共同体便有权占有这块土地,并且这种占有得到其他共同体的认可。
4.原始共同体的土地制度向个人土地所有权关系的转变
这种转变形成于罗马时期。
(1)《罗马法》对个人土地所有权关系的确认
(2)罗马时代土地私有权关系的特点
第一,所有权主体:个人;
第二,所有权的普遍性:凡是自由人都是拥有土地所有权的个人。
第三,部分公有地属于所有共同体成员。
二、从个人所有权到资本所有权——资本主义时代的土地所有权关系 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关系的特点:
(1)主体:资本所有者;
(2)土地资本化,即土地变成剥削他人劳动的手段;
(3)土地的集中:少部分人拥有土地所有权,大部分人不拥有土地所有权。土地的集中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资本的集中。土地的集中是资本主义“恶”的根源。
2.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关系形成的途径
(1)对中小土地者土地所有权的剥夺(原始积累);
(2)租借、购买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
(3)国家的相关法律承认、维护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所有制关系的合法性。
三、古代土地所有权关系与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关系的比较
1.两种土地所有权关系的根本区别
2.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区别又导致如下区别:
古代土地所有权关系条件下劳动与剩余产品的统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关系条件下劳动与剩余价值的分离。
3.马克思对两种土地所有权关系的评价:
(1)古代的土地所有权关系是“幼稚”的,但却是“崇高”的。
(2)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关系是成熟,但却是“卑鄙”的。
四、未来社会的土地所有权关系
1.“消灭任何形式的土地所有权”
第一,土地不是人创造出来的,因此任何人都不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 第二,土地不是资本创造出来的,因此资本同样不能拥有土地所有权。这说意味着,未来社会既要消灭私人土地所有制,更要消灭资本土地所有制,乃至消灭任何形式的土地所有制。
2.未来社会消灭了国家,因此,不存在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
3.未来社会的土地所有权关系
(1)主体:人类共同体。
(2)土地由资本转变为单纯的生产资料。
从形式上看,未来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关系是向原始共同体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复归。
4.关于国家土地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