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优化理论视域下的课堂管理研究论文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内涵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提出
尤克巴马斯基(1927年—1987年)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拥有教育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副院长等身份。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克服顿河———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学生大面积留级现象,在此后20年里,他以该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础,潜心教学、研究,结合现实,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与系统论作为指导思想与分析工具,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富有现实针对性的完整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国际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因材施教等多个方面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影响教学效果的各个方面或者说结构被逐一研究,探明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般规律。巴班斯基将这个新的研究方法称之为辩证的系统方法。巴班斯基指出:“用辩证的系统观点评价现有教学任务的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乃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论基础。辩证的系统观点能保证针对当时条件选出最佳方案。”由此可见,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利用唯物辩证法的一般方法论,即整体与部分、系统论等方法论,利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即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等,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各个部分,使每一个部分互相配合,达到最佳的状态,选出最佳教学方案。教学过程中的人(教师和学生)、条件(教学物质条件、教学卫生条件、教学的道德心理条件、教学过程结构(包括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果)以及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构成了教学系统。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就是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并且对构成该系统的有机联系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综合考察。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界定
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最优化也仅仅是相对意义上的最优化,易言之,是在某种评价准则的引领下(当然评价准则不能脱离实际),凭借现有各种实际情况达到的一种相对最优化的结果。巴班斯基给出的最优化的前提是从所提出的准则的观点出发,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化教学教育形式和方法、已有条件以及班级和个别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使教育过程最有效地(最优化地)发挥效能。有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既定的标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就是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对教学评价标准、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规律等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实施的一种综合安排与控制。在这里,教师起着主导安排与控制的作用,教师须有意识地、科学地组织教学,选择最适合学生、最适合教学条件的教学方案,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启示
教学过程是最优化理论既是一种辩证唯物论与系统论观照下的理论,讲求结合实际,不脱离实际,用系统的观点看待教学各个因素的关系;也是一种讲求以最小的投入(比如时间投入、教学设备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获(一定条件下教学效果的最大化)的投入产出理论。巴班斯基也指出:“合理地利用不超过限度的时间和精力能创造最大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教学最优化思想的实际准绳和最终目标。
(一)研究学生,提出合适的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前提就是对现实条件进行分析,制定合适的准则,而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点。巴班斯基也指出,教学须遵循“符合学生年龄可能性的准则”。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或者说不同素质的学生群体,其认知结构和水平,综合素质存在差距。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进行教学,肯定不能有的放矢,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不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不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想心理设定教学目标并安排教学活动,这本身就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唯物辩证法。很多教师往往更倾向于关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而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基础知识等的研究较少,只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教条式地执行,其结果导致教学工作陷入盲目性或者事倍功半。
(二)以系统论的视角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各要素发挥整体协同作用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最突出的一个特色是强调以系统论的视角看待整个教学过程,力争充分发挥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的作用,并协同联动,起到互相促进、互相配合的作用,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效果。教学过程中包括有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施教者与受教育者等要素,为了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就必须尽可能将所有的教学要素看成一个联系的整体,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优化的组合方式与解决方案。高职课堂教学,在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就是找到最优化的教学方案,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连续的、系统性的活动。正确看待教学过程的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只有解决好每一节课的教学,才能解决好整体的教学效果。将一个学年的整个教学内容分解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对整个教学内容与结构进行宏观的理解,梳理出一条基本线索,结合每节课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的作用,使其相互作用,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课堂时间管理,以最少的时间实现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不应该遗忘时间这一要素。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也强调时间标准,没有时间的限制,任何教学效率都不值得一提。科学的教学策略或者说教学过程应该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具体的教学目的,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没有了时间的限制,就无从谈起教学过程最优化,无法比较哪种教学孰优孰劣。无论是高职课堂还是中小学课堂,教师都应该将时间纳入到教学设计中,系统考虑时间在课堂中的分配与占用,视时间为课堂教学的生命线,也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了教学目标,才能达到“合理的时间消费”。课堂的时间管理就是组织好课堂教学,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进行,不受其他不相关的事的影响。教师的时间管理就是在有限的课堂内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以最佳的方式进行。学生的时间管理就是在有限的课堂内接受到最多的教学内容,并理解消化,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就将导致其它两个方面的目标难以实现。
(四)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为营造轻松课堂,提升教学效率奠定心理基础
教学过程最终落实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环节上,保证“教”的轻松,“学”的开心,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最终目标。巴班斯基认为“教与学的最优结合,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在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师注重“教”的效果,认为教师教得好,学生就一定学得好,这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对的。这里所谓的“教”得好包涵“学”得好的要求,如果没有学得好,就无所谓教得好,在此意义上注重“教”是可取的。但是“,教得好”有时会脱离“学得好”的要求,只关注教师的“教”。通过大量的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实例来看,仅仅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语言表达、与学生的互动等方面进行评价,而对于学生是否在心理方面、在知识方面接受了教师并不过多地关注。纵使教师的“教”非常完美,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但学生处在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有研究表明,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时,知识的容量是有限度的,并不利于引发学生的开拓性、创造性思维。因此,为了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教师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辩证地看待并处理二者的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教师成为引导、组织的配角,创设一种平等、信任、宽松的情境。在此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不但要有知识传递、讨论等的互动,更应该有情感方面的交流与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屏障,为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疏通思想心理。巴氏指出:“在良好的气氛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特别有成果,就会达到可能的最优化效果。”当然,巴氏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一个繁杂的、系统的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方面的启示也并非以上方面所能完全概括。但是,只要教师理解了其中的奥秘,将最优化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哪怕取得点滴进步,将会以此为动力,逐步丰富教学实践,达到所谓的最优化教学。
三、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视域中的课堂教学管理
通过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我们了解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多重因素互相作用的进程,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多个方面的设计、控制与引导。对于高职教学,除了一些实践课程,课堂教学还占有较大的比例,所以,研究并搞好课堂教学管理,是其现实性和必要性。
(一)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受体,是教学活动的内因。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动机、自我约束与控制等,是决定课堂教学的主要方面。教师不论如何研究学生,教学设计如何富有针对性与科学性,如果作为受体的学生不积极主动地接受,或者想接受但自控能力差,难以安心于课堂,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是极其必要的。课程内容存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课堂管理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资源,比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等,当然,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唯如此,学生以其积极的心态进入学习情境,课程内容才能有效传递,才能在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的支撑下有效放大,产生内涵更丰富的理解。在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课堂纪律的自我约束者,又是知识被重构、被重新理解的组建者。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元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以其原有的知识、理解为背景,对新的知识加以甄选,然后重组进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督促者。因此,高职教师必须树立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教学理念,不再搞灌输式的教育。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首先教师向学生讲清道理,引导学生树立起自我管理的意识。其次,教师要逐渐改变教学方式,以开放的、平等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二)搭建师生情感交流平台,构建和谐课堂
教学活动的双方———教师与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教学过程不能脱离双方的情感认同之基础,如果双方缺乏基本的认同,教学活动必将陷入僵局,或者教学活动表面和谐,实则空洞无物。课堂活动是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系统,现代心理学认为,教与学是通过人际交往来实现的。课堂上,师生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情感交流。在与学生的实际交往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以平等的人格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敢想、敢做,追求卓越,营造宽松、和谐、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有效的教学取决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有效的人际交往。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方式多种多样,课堂上的思想交流、课下处理学生矛盾、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等,这些都是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之途径,这样树立起的教师形象才是接近实际生活,丰满的教师形象,学生更容易接受,亲近教师。当然,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一定要提高,近些年来,高职与普通高校中出现的一些有关教师的负面消息在一定的程度上透露出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术水准欠佳,这不利于教师形象的树立。因为没有哪一个学生愿意与一位职业水准不高、思想道德欠佳的教师进行思想交流,更遑论听其面授课程。
第二篇:教学最优化理论
教学最优化理论
尤里·康斯坦丁诺夫·巴班斯基(1927--1987)是原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院土,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教育活动、教育思想和成就的集中代表。
一、教学最优化的基本准则。所谓“最优化”是指在现有的条件下,根据当时的实际可能性,按照一定的准则来衡量是最好的。“最优的组织教学过程,应当是各个班级的每个学生在掌握教学内容方面,达到他当时实际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同时在可能的范围内,提高他的教育水平和发展水平。”因此,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两个基本准则是:
(1)每个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方面都达到他该期内可能达到的水平;
(2)每个学生和教师都遵守归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数。
二、教授最优化的八个方法。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最优化要求教师教的最优化和学生学的最优化,前者更为迫切和重要,具体方法:
(1)综合规划和具体确定学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
(2)使教学内容符合教学任务,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东西上;
(3)选择最适当的课堂教学结构,即提问→学习新知→练习→巩固→家庭作业→小结的顺序;
(4)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其中包括口述法、直观法、实践法、复现法、探索法、独立工作法、激励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
(5)对学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采取全班形式,小组形式和个别形式;
(6)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7)选择最优的教学速度,节省教师和学生的时间;
(8)按最优的准则分析教学效果和师生的时间用量。
三、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巴班斯基将教学方法分为三大类:
(1)组织学习的认知活动的方法;
(2)激励学习的认知活动的方法
(3)检查学习的认知活动的方法。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任务、目的及学生的特点、本人的特长以及现有的教学条件来选择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进行最优化的组合。
四、消除学生负担过重的途径。在这巴班斯基提出了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他认为,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就是他的心理、生理和精神潜力的总和,学习超过了这个总和就是学习负担过重。学习负担过重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应区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巴班斯基强调,教学最优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学生的学习负担的最优化。学生学习负担最优化有赖于课堂教学方法各个成分的完善。
因此,不管是拟定授课计划,还是安排提问和讲授新课的时间,以及进行课堂教学,教师都应把重点放在讲授新教材上。选择最优的教学结构,最优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对消除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过重现象也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最优化本身正是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并把它作为最重要的准则之一。尤其要强调指出,语文、数学、物理等科优选必要数量的练习,对形成学生必要的技能技巧具有重大意义。教学的技巧就在于通过一、二道练习,向学生指出解决该类习题的一般方法,并教会他们解决类似性质的其他习题的特殊算法。消除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的方法,有着最直接的联系。解决好这个问题,将有助于消除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象:做作业的时间一样,但疲劳可以减轻,因为,有兴趣地做一项工作,所耗精力要少得多。消除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具体措施包括:使课堂教学各个成分不断完善;选择最优化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最优化的条件;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合理化。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I)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概念;(2)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基础;(3)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原则;(4)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程序;(5)预防和克服学生成绩不良而采取的最优化措施;(6)对优秀学生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途径。该理论对原苏联教育界有很大的影响,对中国甚至对世界教学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重视和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创造性。主要表现在:(1)它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革新了教学论范畴,打破了传统教学论独树一帜的局面。(2)它采用了唯物辩证法与系统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方法论的突破,往往是学科发展的关键。由于他采用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构建了崭新的原则体系和方法体系,使该成果处处闪耀着创造性的光辉。(3)它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最优化理论,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可能性、教师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的条件、环境等灵活运用。
第二,科学性。主要表现在:(1)该理论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2)最优化概念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人力、物力及时间与精神因素的约束下,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工作效果能达到最好。(3)重视教学教育规律的探讨和揭示。
第三,完整性。主要表现在:(1)教育思想的系统性。(2)强调教导过程中的教学过程和教育过程的完整性和教学过程中教养职能、教育职能和发展职能的统一性。(3)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教授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统一性。
第四,实用性。主要表现在:(1)最优化理论是苏联顿河--罗斯托夫地区教学教育工作先进经验的总结,是经过学校教学教育实验验证的成功理论。它符合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因此,它具有普遍的实用性。(2)它提出的最优化的标准,不仅有助于教师论证自己选择该条件下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各种课堂教学结构等的最好方案,而且能够为教学教育结构的评价提供客观标准,使教学教育过程形成了一个有闭合回路的系统,可以实行有效地控制,(3)它提供了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程序,可以预防和克服学生因成绩不良而出现的弊端,对优秀生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提供了最优化的途径,使该理论具有可操作性,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创造了条件。
第三篇: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残疾人教育康复
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残疾人教育康复(就业)支持系统的构建
将残疾人纳入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逐步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一)建立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应保尽保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立户的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提高残疾人专项生活补助标准,加大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力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建立市、县分担机制,确保应补尽补。逐步建立按残疾等级实施分类救助的生活补贴制度。加强贫困残疾人住房保障。落实贫困残疾人住房保障政策,对符合城镇购买或承租保障性住房条件的残疾人家庭优先予以保障。农村危房改造计划要优先解决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住房困难。
(二)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和各项待遇。积极帮助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县(市、区)政府,落实贫困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的政府补贴政策按规定享受参保待遇。城镇残疾职工按规定享受生活护理费、伤残津贴等各项特惠待遇。用人单位要按规定为残疾职工办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为残疾职工办理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单位)招用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可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按规定将白内障复明手术、精神病治疗、畸残矫治手术以及以治疗性康复为目的的运动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作业疗法、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言语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逐步增加工伤保险职业康复项目。
(三)实施康复人才培养工程将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从业人员及特殊教育学校复教师纳入国民教育和职业培训计划将残疾人康复服务技术纳入卫生系统相关培训内容年为每个基层康复站(室)及特殊教育学校培训至少1名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选聘至少10名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优秀大学生强化训练后充实到社区和专业康复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专业医疗康复、教育康复人才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稳定残疾人康复人才队伍。
(四)建立规范化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安置残疾人单位税收优惠、残疾人个体就业扶持以及政府优先采购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的产品或服务等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政策。政府招录公务员时不得拒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报考和录用。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置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提供适当的工种、岗位;对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按规定给予奖励。认真执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与管理、审计等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地税代收制度。对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依法落实资金、场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规定。
(五)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加快残疾人脱贫致富步伐。政府有关部门要将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对象予以扶持农村金融机构要向残疾人提供方便可及的金融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等要加强对残疾人的帮扶。落实好康复扶贫贴息贷款健全担保体系简化贷款程序提高贷款扶持贫困残疾人(户)的到位率和扶贫效益。探索公司农户等产业化扶贫模式帮扶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等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并为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保障农村残疾人充分享受各项惠农政策。巩固发展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政府举办或补助的面向三农的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要将残疾人优先纳入培训范围。
(六)健全残疾人维权服务体系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建立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提供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为主导以有关部门、社会力量等提供的法律救助为补充的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为符合规定的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提供经费补助。市、县(市、区)残联要强化信访、维权和法律救助等职能,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站。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健全信访事项督查督办与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严厉打击侵害残疾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计划,作为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列入各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和目标管理。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重大事项,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城乡基层组织要将残疾人保障和服务列入社区建设规划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将无障碍建设、扶残助残工作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创建内容。残联、统计等部门要加快建立残疾人事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财政投入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各级残联机构应向同级民政、财政部门提报福彩公益金使用计划,民政、财政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通过财政预算安排一定的福彩公益金用于残疾事业发展。各级慈善组织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实施扶残助残救助。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或政府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各类残疾人服务业。
(八)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针对残疾人的各项特惠扶持政策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残疾人观积极营造人人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宣传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事迹。各地要将志愿助残纳入本地志愿服务总体规划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培育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扶残助残志愿活动。各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要切实发挥自身优势依法维护相关残疾人群体的合法权益。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助残捐赠活动。
姓名:杜文武52
班级:10特教专一班
第四篇: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视域下的居民消费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视域下的居民消费(上)
2010-6-25 摘 要:为社会主义生产者谋利益是按劳分配的目的,劳动和劳动时间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和标准,消费资料是按劳分配的对象,完善的社会保障是按劳分配的内在要求,存在“资产阶级权利”是按劳分配的弊病等思想是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中蕴涵的注重居民消费需求的闪光思想。这些思想可成为扩大居民消费的理论生长点:坚持以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为根本;建立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注重分配公平。
关键词: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扩大居民消费,为生产者谋利益
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不足是导致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在全球经济调整时期,我国出口下滑。政府大规模投资不可能持续,国内消费需求不旺。其中,消费需求不足是个长期的、根本性问题,是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随后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2010年胡锦涛元且致辞都突出扩大内需并将其作为引领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体和有效推手,而扩大内需的动力和后劲取决于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取决于大多数通过劳动获得收入的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多少。然而。当前我国“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分配份额不断下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却极大地抑制了居民消费,这既是下一步经济发展的藩篱,又是经济增长模式重构的突破。为什么要满足居民消费和怎样促进居民消费,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等论著中提出了许多闪光思想,尤其是按劳分配理论中蕴涵的“为生产者谋利益”思想,可为我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供新的理论生长点。
一、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为根本
为社会主义生产者谋利益是按劳分配的目的和宗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未来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做出初步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说明在“自由人联合体叫,把总产品按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活资料由全体成员消费,劳动时间是衡量人们分得消费资料的标准。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所谓”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谬论,指出在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前要对社会总产品作六次必要的扣除,”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有折有扣的‘了,虽然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利益。“这里表明扣除不是目的,只是社会正常运行的手段,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劳动者谋利益,要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就要切实不断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社会主义部分中批评了杜林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所作的辩解,强调了群众消费对于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性,”群众的消费不足,是一切建立在剥削基础上的社会形式、因而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形式的一个必然条件:但是,只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才使群众的消费不足达到危机的地步。因此。群众消费不足,也是危机的一个先决条件,而且在危机中起着一种早已被承认的作用。“这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深刻的根源,又彰显了社会主义生产形式重视人民群众消费的制度优越性,从而能有效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真正契合按劳分配原则的民本、民富思想。
社会主义经济体受到为满足人民需要而生产的目的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等规律的支配,本质上没有资本主义经济那样的矛盾,所以理论上不会发生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而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也被卷入并受到严重冲击,原因是我国多年来实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内需不足,过剩的产能要靠外需出口。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比重迅速上升和公有制相对下降,缩小了按劳分配的范围和扩大了按要素分配的领域,进而扩大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我国经济中的影响范围,使我国经济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增长不过是手段,以人为本的发展才是根本目的,任何脱离这一目的的手段都不能形成健康、持久、稳定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历史的首要前提是人类生产物质资料的活动,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而且一切发展都归结于人的发展,他批判资产阶级按资分配的“见物不见人”,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和剥削,反对脱离人的现实世界而陷入拜物教的迷幻世界,强调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以人为本”,认为应以人的共同发展为根本,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对经济增长和市场化的迷信造成了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往往把“发展是硬道理”误读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进而又推演为“为了追求经济尽快增长,其他一切都要让步,都可以被牺牲”,其结果必然是重外需轻内需、重投资轻消费、高投资低消费等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发展观。自2000年以来,中国投资率居高不下,从2000年的35.5%提高到2008年的43.5%,而消费率则逐步下降,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仅为35.3%,而美国高达71%,日本也在55%以上。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90%以上靠投资拉动,而投资中又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这样在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情况下,居民收入增长必然放缓甚至下降,这又会直接抑制国内有效消费需求,而消费就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物质、文化需要而对物品和服务的消耗与花费,它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起点,是劳动生产再生产的内在要求,消费需求不足,生产就缺乏动力。为此,在后危机时代,一要摒弃仅以GDP的增长速度作为评价分配体制的优劣。而代之以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程度;要扬弃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而代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日的。二是加快提高分配率和改变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局面。分配率越高,表明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份额越大,社会分配越均等,反之。分配率越低。社会分配越不均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目前则在15%~20%之间。分配决定收入,收入决定消费,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近几年,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预算内收入增速较快,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上升对比的是,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15.6%下降为2007年的11.2%。表明财政收入的提高是以居民收入的增幅放缓为代价的,居民收入水平低是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
二、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坚持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益共享
劳动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和标准。劳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根本手段,马克思指出,按劳分配使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本质在社会分配领域中得到较为充分的实现,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劳动。在“内容和形式都改变了”的社会主义社会。“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劳动起点公平了,生产过程平等了。这就第一次消除了千百年来一部分人无偿占有另一部分人劳动的剥削现象,实现了劳动和收入分配的平等,比起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分配是一个伟大的进步。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直接结合,任何人都不可能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只能根据个人对社会付出的劳动多少领取个人消费品。
马克思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之上,“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在那里“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所以还未能生产十分丰富的产品满足劳动者多方面的合理需要,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个人消费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不能平均分配。而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数量,社会主义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必须有足够的物质文化产品可进行分配,提供丰富的物质文化需要激发广大劳动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目前严重的“重资轻劳”现象却极大抑制了劳动者的劳动热情,扩大了贫富差距,加剧了劳资矛盾,也阻碍了居民消费需求。由于把特定时期“效率优先”绝对化、长期化、固定化。导致地方政策上的资本偏好甚至资本崇拜、GDP崇拜,资本收益率很高,劳动报酬很低,资本过分压榨劳动,劳动者不能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居民消费怎能扩大。劳动报酬过低产生了十分消极影响:一是低劳动报酬与高资本回报率并存,产生劳动过度依赖资本的状况,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二是低劳动报酬不利于扩大内需,尤其是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广大中低收入者缺乏消费能力,占我国人口2:3的农民的消费额只有城市人口消费额的一半,通过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例,国内潜在的消费需求就会迅速转变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经济增长就会有持续动力。
作者:李明桂 来源:《理论导刊》2010年第5期
责任编辑:夏鼎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视域下的居民消费(下)
2010-6-2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符合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可供分配的劳动成果,以劳动为标准的分配结果较为公平合理,因此,在整个社会的社会剩余分配中,要让劳动所得占据主导和统治地位,按劳动获取收入的比例高于按资本等要素产权获得收入的比例,让要素收入处于从属地位,让劳动收入成为绝大多数人收入的主要和基本来源,让广大劳动者真正成为劳动成果的享有者。在我国居民当前的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收入居主导地位,中低收入者更是以劳动报酬为收入的主要渠道,所以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对于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物质文化生活具有决定性意义。根据消费经济学理论,收入较低的普通劳动者消费倾向比较高,劳动者收入的增加就会促进自身消费增长,就会提高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所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能使广大劳动者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此,一要切实保护劳动报酬权益。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已步入资本短缺向消费需求不足的转换期,特别需要大幅度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劳动收入,政府应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依法纠正并处罚用人单位在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安全保障、伤亡事故诸多方面的违法行为,完善劳动法,确保劳动者收入随着经济增长而稳步提高。二要建立利润分享制。社会主义劳动者劳动所得除了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还要参与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这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凭借人力资本所有权天然的特权。劳动者根据工作年限和贡献大小获得一定股份,实现“按劳分红”,股东分红后的剩余部分再以工资外附加形式分得,包括与劳动贡献挂钩的奖金、退休金、住房、养老医疗、旅游度假等福利。具体到不同性质企业实行不同的分享方式,国有企业实施职工股份制,私人企业实施利润分享制,集体企业改为合作经济并实施股份合作制。
三、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的社会保障是按劳分配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在批判拉莎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观点时阐明了社会主义总产品的分配思想,未来社会消费品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前要扣除必要的补偿基金、积累基金。“第一,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剩下的作为消费资料即消费基金,在分配给个人直接消费之前还要扣除公共消费基金,“第一,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一部分。”据此,按劳分配不是对全部劳动产品按劳动的质和量进行分配。完善的社会保障既要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福利,又要照顾到社会中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人或需要救济的贫困者以及应付自然灾害、卫生医疗保健、教育等社会保障性开销。
关于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作了阐述,“利润的一部分,即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而只体现新追加劳动的剩余产品必须充当保险基金”,“这种基金是收入中既不作为收入来消费也不必用作积累的唯一部分,„„甚至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之后,也必须继续存在的唯一部分。”在马克思的历史语境下,社会保障基金在不同生产方式条件下都是存在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更是如此,而且这部分基金具有专门的用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语境下。这部分基金对扩大居民消费意义重大。要想扩大居民消费,必须要防范不测事故和自然灾害:要想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关注社会中丧失或没有劳动能力者的生存:要想扩大居民消费,必须有医疗卫生保健做后盾:要想扩大居民消费,必须援助低收入群体使其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总之,实行按劳分配就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扩大居民消费,提升生活质量的体制保障。
健全的社会保障是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后盾,也是经济社会顺利运行的安全阀和减震器。我国社会保障经过几十年的构建尤其是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一要加快社会保障基金的储备。在国家储备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筹资渠道,推进建立鼓励富人捐资公益性基金的第三次分配体系。从而提高社会保障后备基金的储备能力。按照马克思的扣除论,把“扣除”的基金积累起来,形成社保专项基金,这部分基金“既不用于积累,也不用于消费”,专款专用,防止挪用和浪费。二要以社会公平为基本原则。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社会保险应扩大到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社会福利要提升其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地位,将社会福利法制化:社会救济应加大政府财政开支,放宽救助条件,提高救助标准。三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城市反哺农村力度。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滞后,农村救济更为薄弱,在养老卫生医疗保障上更要强化国家职能,增加农村公共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保健方面的消费支出。以化解在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方面因城乡税负不均、收入不均等因素而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困境,加大对农村和落后地区的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城乡居民支付受益度的剪刀差。
四、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更加注重分配中的公平是按劳分配的价值取向。马克思在阐明按劳分配的伟大进步的同时还指出“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虽然有这种进步,但这个平等的权利总还是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这种平等的权利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另外,由于劳动者在家庭赡养人口的不同。“在提供的劳动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基金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如此等等。”事实上的不平等,就是按劳分配的历史局限性。平等权利所导致劳动者在实际收入和生活上的差距不能依靠按劳分配本身来解决,要靠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的思想觉悟。发展公共消费来逐步缩小。对于这一局限性,马克思指出:“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体现了按劳分配制度的暂时性和历史过渡性。马克思也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克服按劳分配的弊病给出了应对之策,在公共消费基金中,一般管理费用“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一开始就会极为显著地缩减,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减少。”相应地,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一开始就会显著地增加,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长。”这一减一增表明公共消费基金要主要用于“共同需要”,从而很好地弥补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因不同劳动者自身的差异而产生分配结果上的不公平,“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可见,“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按照特定的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对相应的部门和社会成员进行消费资料的分配即采取按需分配的方式。这种设想恰恰体现了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公平、公正的本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仅存在着马克思预见的不公平,还必然存在着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诸多矛盾导致的结果不公平,由机会不平等引起的不公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从按劳分配视域看,劳动报酬与劳动投人量、产出量没有很好地挂钩,不同企业收入差距不反映劳动投入和产出的真实情况,相当程度上是价格体制扭曲和产业结构刚性所造成的,高收入来源于与行业有关的“超市场权力”。所以,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为了着力拉动居民消费,平抑分配中的诸多不公平,政府无论从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还是从履行自身职能出发,都应当有所作为。一是要加快最低工资立法,将医疗费用与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费用纳入最低工资保障的标准范围,职工最低工资的确定要依据于家庭人口、生活费用、价格变动、医疗与教育费用、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马克思认为若无外在的强制。资本家就会通过压低个人工资来提高利润,尤其在劳动力过剩情况下,而并不一定要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来提升收益。那么。现在我们指望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主动提高工人工资是根本不可能的,政府就必须负起责任,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二是大力推动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健全,使企业推行劳资合作制度、集体谈判制度、集体合同制度等,首要解决目前劳资双方协商主体严重缺位问题,通过完善工会制度来实现劳资的平等对话和劳方的利益表达。三是完善产权治理机制,打破行业垄断。从市场化角度看,垄断行业的垄断收益是得益于技术、资金和资源的独占性,解决其收入过高的关键在于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门槛,鼓励公平竞争,最终达到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接近的调控目标。目前,某些国企高管离奇的高薪中含有行政垄断的“红利”,侵占了国有资产的利益,政府应当对薪酬过高的行业适当做减法,对薪酬过低的行业适当做加法。大幅度提高垄断企业“红利”上缴比例,明晰垄断企业的产权归属,让国企产权不只给予高层管理者。也要相应地赋予普通职工,变无产者为有产者。
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客观经济规律,如果以我国经济条件的变化为理由、以分配领域差距过大为借口,虚置甚至否定按劳分配,恰恰会造成收入分配更大的不公平、不公正。相反,我们应深化对按劳分配的研究和理解,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发掘按劳分配新的理论生长点。其中。为社会主义生产者谋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按劳分配的应有之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成果共享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公平公正的制度优越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政府都要始终把扩大居民消费问题置于中国宏观经济结构转型的长期发展视野之中,努力构建鼓励居民消费的动力机制和协调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转型模式,尤其在全球经济调整下,外部市场萎缩倒逼扩大内需,国内消费市场培育就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迫。
作者:李明桂 来源:《理论导刊》2010年第5期
责任编辑:夏鼎
第五篇:最优化理论学习心得 (8000字)
最优化理论学习心得
本拟撰写以《考虑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无功优化问题的建模与求解实验》为题的课程小论文,无奈问题复杂,数据有限(掌握的数据都是上千维变量空间,上千个约束方程的大问题,不便于初步研究),再加上撰写三个数值报告消耗了大量时间精力,实在无力在考试之前完成这篇论文,只能退而草草炮制这篇学习心得,论文留待假期或以后,涉及到专业研究方向,总是要写的。
下面谈七点心得体会:最优化问题的普遍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最优化问题的困难,数学的简单与复杂的辩证关系及其引发的对生活态度的思考,理论问题与数值问题的差异,最优化问题的信息论视角,最优化问题和解方程问题的关系,周老师的可贵精神。
最优化问题无处不在。只要存在选择,并涉及稀缺资源,就一定存在优化问题。可以很“高深”,比如前面提到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比如导弹的轨迹优化问题;也可以很“生活”,比如有同学研究了在交大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几个食堂之间的最优路径问题,比如我曾经写过一篇《恋爱中的博弈问题》,又比如有同学问周老师:“如何花费最少的时间获得相对较好的最优化课程分数?”但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很实际,并且很有趣。可以说,作为一个普通的工学研究生,以往从没有接触过一门数学课程(除了那些最基本的算术、几何),如此地贴近现实问题,立足现实问题,而最终亦指向现实问题。在最优化理论系统中,除了可以感受到一般数学理论的那种纯粹、抽象、透彻、简洁,也能感受一种无处不在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实用”、“好用”、“凑效”这些看起来不那么“数学”的评价标准在这个领域中也有着相当的地位。而在各种“数学”、“非数学”的标准之间的权衡取舍,本身就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而体现出某种对系统性思维的诉求。思考、研究这样的问题,即有用,又有趣,令人快乐无穷。
这些可能与生活琐事紧紧相连的问题可能引发数学上极大的麻烦。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的背包问题,我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是:这应该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不错,模型是简单的,求解确实极富挑战的。又比如最速下降法的收敛性,从直觉上讲实在是让人感到不证自明的东西。然而,放到数学领域严谨考察,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仅仅对一个正定二次函数就花费了近半节课的时间去证明。再比如对于“皮球下山法”的局部收敛问题。将一个皮球掷向一个可微的谷域曲面,最终能停止到极小值点周围,这是直觉必然,也是物理事实。为了让它能在理论上最终精确停在极小值点,需要取消摩擦力作用;为了让球的能量最终全部耗散,同时为了让连续运动问题变为离散的跳跃问题,必须让球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跳跃而不能滚动,且每次跳跃按一定规则衰减动能。然而,就是这一点点和实际物理过程的看起来不影响结果的改动,放到数学领域严格考察,就会发现收敛性恐怕是有条件的,因为速度的衰减太快,在某种具体的目标函数形态下,完全有可能使算法收敛到不是极小值点的地方。进而,要证明或给出收敛条件,就是很困难的工作了。由于最优化问题本身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虽然在最优化理论课程上,我们学习了众多的算法,可是放到现实科学工程领域,真正全面有效的算法其实却不多,甚至限于我的认识,还没有任何一种对于高维的、有复杂约束的全局优化问题凑效的算法,而现实科学工程领域中,这样的问题并非少见,在我个人的领域中,更是随处都是。然而,正因为有困难,这个领域也才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和蓬勃生机,从而散发出醉人的魅力。
数学近乎天下之至简,好比全局优化算法“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掌握的目标函数的全局信息,通过目标函数一个短短的解析式就能完整包括;一个二维的优化问题也许我们可以凭直观观察迅速获得全局最小值点,但对于大于更高维,多约束的问题,直观就无能为力,经过严格证明可行的数学方法确定解决这些问题;千差万别的现实世界信息似乎无穷无尽,然而全部的重要的核心数学理论(或物理理论的数学描述)——集中起来或许一张cd都装不满——就能描述其中大部分的运动变化规律,难怪有毕达哥拉斯者认为世界就是数学的实例。然而数学也近乎天下之至繁,一方面,数学是对现实某一方面的抽象,另一方面数学要求严格的逻辑必然性,掺不得半点沙子。而现实对象往往是具体的复杂的,要用数学准确描述一个具体对象的全部(或决定性方面)是不可能的(或很复杂的)。回到最优化问题上来,这就引发了一种对生活态度的思考: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需要最优化结果和最优化方法?我想现实的考虑是,需奉中庸之道。如果我们面对生活中的任何问题,都追求用绝对严格的优化方法,追求获得绝对的最优解,那么,很可能什么事都做不了了。很多时候,在现有已掌握的方法和结果中选择最不差,比在一切可能的方法和结果中选择最好,要实际有效得多。比如对于社会改良问题,政策设计问题。而对于另一些问题,如果我们把注意压力集中在最优性的功利思维上,就有可能最终反而破坏结果的最优性,比如对于那个学习最优化课程的最优时间花费问题,周老师认为读书做学问不能采取这样的态度。
理论问题和数值问题的差异是在本学期两门相关数学课上才被真正当作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我想这本身就是我国数学基础教育的一个弊病:由于在研究生教育以前,很少接触数值计算及相关问题,学生无法对这个问题有充足的感知和眼界,而现实当中需要数学的时候,恰恰又都无法避免数值计算问题,于是,所学和所用之间多了一条裂痕。这是应当引起思考和重视的。在最优化理论课程的三次数值实验中,无处不是数值计算相对理论计算的差异。最典型的问题是局部优化算法的可靠性。对于一切基于一维搜索的方法,当一维搜索在理论上绝对可行的时候,在现实计算中出现理论外结果的情况几乎可说是大量存在的,特别对于某些专门的测试函数。目标函数的数量级太大,梯度函数的数量级太小,舍入误差等等,都可能使一维搜索失败、结果不可靠甚至异常退出,为防止这些不符合理论要求的情况出现(且不说有时是防不胜防),又需增加运算负责检查矫正,最终也很难完全避免。信赖域的方法同样存在着数值计算中的不可靠,甚至在小尺度时,实验中比基于一维搜索的方法有时更加不可靠。又比如特征值计算问题,当使用eigs()函数而hessian阵数值的数量级太大时,就会发生异常返回。再比如,在各种出现数值大小比较的地方,都存在着数值计算带来的问题和隐患,比如判定hessian阵正定,理论上只需最小特征值大于0,可是,万一由于数值的原因这个最小特征值在计算机中是负的,就会得出错误的结果。相等判断更是 如此,一切“x==a”对double变量都因舍入误差的存在是不可靠的,只能是||x-a|| 最优化问题到底是个什么问题?我认为,抽象地讲,解最优化问题的过程,就是获取目标函数一条全局信息的过程,这个需要获取的全局信息,就是某点的函数值最小。为什么说这是个全局信息?因为说某点函数值“最小”,其实是说某点函数值“比其它所有点的函数值都小”,包含了该点函数值对所有点函数值的大小比较关系,这当然是全局性的。而最优化问题的主要矛盾就是,问题的解所包含的信息是全局性的(并可能是无限的,因为包含了无限个大小关系判断),但为求取这个解所能(从包含函数一切信息的解析式和约束关系中)采集到的可利用信息(如函数值大小或大小关系)是局部的甚至单点的(并多半是有限的),且采集次数是有限的。比如求一点函数值,只能得单点信息。又比如水平集方法之所以不好用,就是因为它每一步都要求算法获得水平集测度这种全局信息。正是这个根本矛盾,导致了最优点搜索、确认上的困难。局部优化问什么可获得必然的解决?因为对于可微函数,从解析式中的有限次(一次)信息采集——如求单点梯度——就可获得一个有限领域内可利用的局部(而非仅仅单点)信息。比如,如果知道一点梯度为零并且知道函数正定,我就知道在某个领域中该点函数值一定最小,而不用通过无限次求取领域内各点函数值与该点函数值比大小来获取这个局部信息。然而,对于全局优化问题,我们却没有这样的手段(有限的各阶导数对一般函数总是领域信息)。我在第三次报告中总结了一类算法的思路,是对极小值点有限的目标函数,设计有效的办法在极小值点间转移或遴选,从而最终得到全局最小值点。放到这里来讲,就是对于极小值点有限的函数,全局可以划分为有限个局部,而局部有效信息,可以通过有限的信息采集获得,最后把所有局部有效信息拼接起来就得到需要的全局信息。也就是说,通过局部信息的有限次累计,得到全局信息。其实比较各种局部优化算法就可有这样的体会,理论上好的算法,往往就是能在各次获取单点信息的过程中实现一种信息累积(比如下降算法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累计——搜索过的地方永远不会再搜),使得算法掌握的信息越来越能钩织出局部信息。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要发明一种好的全局优化算法,可以在两个地方下功夫:一是如何从解析式与约束中通过少的信息采样挖掘出更大范围、更大信息量的信息;二是,如何逐步有效累积信息把前面挖掘的信息汇成全局信息。另外是否可以把信息、通信领域的理论方法结合到最优化理论中,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最优化问题和解方程问题在很多时候是等效的。比如一阶最性条件就是个方程,而一些解方程的方法,就是将方程反构成最优化问题来解(比如共轭梯度法的起源)。matlab的非线性方程求解函数fsolve(),其实就是把求函数值零点转化为求函数值范数的最小值,用最优化问题来求解。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体现了数学中问题转化的基本思想。 最后要说的是,周国标老师的那种“热血”背后的激情、自信、率真、坦荡、良知和责任感,让我在连呼幸甚至哉的同时,也在某种角度看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希望。周老师不是完美的,然而,今天的中国,这样的老师不是太多,而是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