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楼梦》贾府人物关系图图
《红楼梦》贾府人物关系图
贾敷
演 -贾代化 -贾 珍-贾 蓉贾敬 -(尤氏)(秦可卿)贾惜春
贾 琏-巧姐贾 赦-(王熙凤)
(邢夫人)贾迎春
贾珠-贾 兰(李纨)
源 -贾代善 -贾政-贾元春
(贾 母)(王夫人)贾宝玉
(赵姨娘)贾探春
贾环
贾敏-林黛玉
(林如海)
………………………………………………………………………………………………… 林黛玉——
贾敬(堂舅父)贾珍(堂表兄)
贾赦、贾政(舅父)贾琏、贾珠、贾宝玉(表兄)
贾元春、贾迎春(表姐)
贾探春、贾惜春(表妹)
第二篇:子夜人物关系图
【子夜】人物关系图 曾小舅子马景山
二姐芙芳 二姐夫杜竹斋 杜幼弟杜学诗 杜新箨 父亲吴老太爷 吴荪甫 妻子林佩瑶 姨妹林佩珊 林表哥范博文
四妹蕙芳
七弟阿萱
表妹张素素
远房侄子吴为成 远房簇弟吴芝生
(注:本表以吴荪甫为中心。吴府在镇上的总管是费小胡子费晓生,吴在上海的仆人有王妈、高升、李贵等人。)吴荪甫的政治与商业朋友圈:
政友 实业界同盟 中立或两面派 弱小竞争者 对手金融巨头 雷参谋 王和甫大兴煤矿公司
皖北长途汽车公司 徐曼丽 五云丝厂陈宜君 赵伯韬
黄奋 孙吉人太平洋轮船公司 刘玉英 丝厂老板朱呤秋 尚仲礼 李壮飞
李玉亭 冯云卿(公债)
唐云山
何慎庵(公债)
(注:金融三巨头是赵伯韬、尚仲礼、杜竹斋;吴王孙杜四人又组成益中信托公司与之竞争,后杜退出;他们之间的竞争带有一定政治背景;弱小竞争者还有“红头火柴”周仲伟等;另有股票经纪人陆匡时倾向于吴,而韩孟翔则倾向于赵,但二人立场值得怀疑;秋律师则有职业道德对吴忠诚。)裕华丝厂大致的人物关系图: 领导 屠维岳 桂长林 李麻子 莫干丞 钱葆生 吴成为 曾家驹
马景山 共产党一派 普通工人 姚金凤 王金贞 阿珍 阿祥
朱桂英 薛宝珠 周二姐 钱巧林
阿祥 何秀妹、张阿新 蔡真、玛金 陈月娥、金小妹 徐阿姨、陆小宝
朱桂英
(注:由于屠被任命为主管,莫干丞与李麻子支持他,但也相对中立;阿祥则表面支持屠而又转而支持钱;朱桂英开妈支持屠,后转而支持共。)
吴荪甫的企业有多处,文中主要围绕裕华丝厂与益中信托来写
第三篇:评《红楼梦》人物贾母
可怜天下父母心
······评《红楼梦》人物贾母
内容提要:
贾母既是宁荣二府中的灵魂人物,又是封建家族森严秩序的典型象征。她是《红楼梦》中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即使是用我们现时的眼光来分析,她也依然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太太。这些,在她的日常生活起居中,在她对贾府下人的态度中,在她管教子孙们的言传身教中都可见一斑。
关键词:贾母 缜密 友善 民主 见识
正文:
《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①,不仅因为它是“小说中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还在于它非凡的艺术成就。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包罗万象,寓意深远。作者呕心沥血、殆精竭虑塑造了众多血肉丰满、形神各异的人物形象。其中,荣国府的老祖宗——贾母,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人物。
贾母姓史,乃金陵世勋史侯之女,故又称“史太君”,荣国公长子贾代善之妻。身为贾赦、贾政、贾敏之母的贾母,是荣宁两府惟一健在的“人”字辈的老祖宗。她初嫁贾府,正值荣宁两府功名鼎盛、家业兴旺之时,又曾经历过数次接驾的世面,声名显赫,稳居“四大家族”之首,如今虽然世转时移,年事已高,贾府也已大不如昔,然而她寿高、福深、威重,在家庭中依然具有崇高的地位。这既是封建
祖宗的聪明“过我十倍” ②。贾母虽然身在大观园外,不过对于园子内的一举一动她都有所耳闻,对待宝黛间的关系,她可以转开视线,这并不是冷漠,更多的时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保护黛玉的举动;而对于宝钗的问题,她可以正面不假思索地称赞宝钗的为人,可以当着薛姨妈的面来夸赞宝钗的。有时,还真不容易让人猜想贾母的真正意图如何,你若当她人老糊涂,那一番小姐公子哥的评论,何故可以惹得众人都暗暗思量?
其二,贾母和蔼慈祥,与人友善。作为权势滔天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府中最受尊敬的人,贾母身份的高贵决定了她的高人一等。但她并没有表现出以强凌弱、仗势欺人,而是处处以爱为先,尤其对于那些年纪大的穷亲戚甚至是老仆人都表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友善。对于奶娘,贾母尤其善待,由于她立下的规矩和她本人的表率作用,贾府中的子弟们对自己的奶妈特别尊敬和礼遇。而贾母对于李婶婶、族中老妯娌乃至张道士、王太医等老辈人,贾母均表现出尊老之意。最值得提到的就是刘姥姥,对于那位农村的老贫妇,贾母是一见如故,一声“老亲家”的称呼,就把她和刘姥姥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且看两人的对话: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贾母亦欠身问好,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坐着。那板儿仍是怯人,不知问侯。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硬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
是大有洲源的。贾母吃自己爱吃的食物时,总是喜欢与大家分享。小说第七十五回写众人在她那里吃饭,她“负手看着”,觉得“这是最有趣的”,仿佛别人吃和自己吃的意义和价值是一样的。这也充分表现了贾母对身边这些女孩子的不可言表的关爱之意。对于身边女孩子们的文学艺术创作以及各种游艺之事,贾母都给与积极的支持、鼓励和赞助。她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看杂书有害等陈旧的观念,所以大观园内屡兴诗社,使得那些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女孩子们的作品得以焕发光彩,使得景致幽雅的大观园中洋溢着常有的诗情画意,成为令人向往的爱和美的世外桃源。
其四,贾母卓有见识,深谋远虑。宝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孙子,贾母在他身上倾注了无尽的爱,总是以迁就的态度来对待,有时甚至是近于溺爱。如对待宝玉不认真的读书态度,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特别是在关于宝玉的婚姻问题上,她说:“不管她家根基、富贵,就是那家子穷,也不过帮他几两银子就完了。”④从这几句可以看出,她的择媳标准是女方的模样和性格,其他不论,不讲究对方的出身高低、富贵。贾母反对封建社会中上层家族所推行的婚姻观:注重对方的家族状况,着重婚姻的政治影响和政治、经济的利益。但不反对封建婚姻最重要的标准“门当户对”,这是因为结婚当事人双方须有大致共同的语言、认识水平,否则就会难以沟通,没有了感情发展的基础,就难以沟通生活,即使勉强在一起,也不会有幸福可言。黛玉在贾府里所以呆得住,绝不是因为宝玉,只能是因为老太太。有一节说宝玉知道宝钗给黛玉送燕窝,告诉了老太太,老太太就命人每天送了
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这是剥削阶级的必然结局,是封建社会气数已尽,非贾母一人之力能违天也。
一言以概之,封建社会的没落、灭亡是不可变更的历史规律,但这并非说封建社会的家族制度一无是处。同样,我们也不能抹杀贾母这位睿智女性的存在。即使在严重禁锢民众思想的清代,红学家们对贾母的评价也大多是肯定的。如二知道人的《红楼梦说梦》,王希廉《评红楼梦》中相关部分。最有概括性和代表性的是晶山芦月草舍居士的《红楼梦偶说》云:贾府年高有德者,老太太一人而已。
注释:
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②《红楼梦全本》第二十四回,③《红楼梦全本》第三十九回,④《红楼梦全本》第三十三回,⑤《红楼梦全本》 第一百零五回。
第四篇:学习品质关系图
学习品质决定关系图
学习认知
学习计划
学习目标
注意力
观察力
想象力
创造力
记忆力
逻辑推理知识储备
自然知识文化知识社会知识
学习认识
学习目的智力水平
学习态度
学习能力
学习兴趣
学习品质
自信心
任心
个性上进心
意志力
制力
自信心
回忆
预习
查漏补缺
复习
总结归纳
听课阅读
错题整理
精读略读
娱乐性兴趣性学习型
交流考试
提问讨论思索查读
学习后获得学习习惯
总是重复的行为,就会成为习惯。
学习行为
行为总是依据一定的方法和经验而产生的。
学习方法
方法是一定某种秩序下环节的组合学习秩序
环节的意义是通过秩序来表达和实现的。
学习环节作业玩
习效率
学习成绩学习效果
此为“博通教育中心”墙上挂着一幅图象,本人抄录并整理如上,供各位参阅。前我常对外孙说:要学好,把握六个字“目标、方法、习惯”。即:
一个人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有追求,有抱负、有理想,才有学好的持久动力;
然而,有了目标不一定能学好!好的学习方法才能保证好的学习效果。预习可以帮助听课,学会自学。复习,尤其是总结归纳,摘录精华,才能消化吸收。反复练习,才能牢固掌握与应用。提问求证,才可能发掘将来的创新潜能。同学间提问,能帮人解题,说理清楚、让人信服,简直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有了目标与方法,良好的习惯可以提高效率,而且终身享用,例如,书本、用具摆放有序,作息必须守时守纪,好问、多思、多方留意,以及凡事先计划后实施、先提纲后细化,步步谨慎,处处细致,都是良好习惯。只有有了良好习惯,才有高效与优异的学习效果。这也是人生可能一路高效的保障。
这六个字,过于简单。今得此图,更谓全面:完整地解读了学习过程中这些关系。这不仅可为家有学龄青少年的家长参考,希望能在家长辅导中起到作用;也可为青少年本人,甚至有志终身学习者,在学习中,能起到推动作用。让我国能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培养出更多敢于实践、守于认真、勇于探索的人才。国家才能依靠着这么一代青少年,将祖国建设得民富国强、成为世界上最美丽、最可爱的国家。
第五篇:红楼梦人物赏析之贾政
红楼梦人物赏析之贾政
班级:11805班
学号:1108424109
姓名:刘春洋
索引: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梗概:宝玉为金钏儿死而五内摧伤。受了父亲一顿教训,因为金钏儿感伤。竟不曾听见,惹贾政。忠顺府长史官来索琪官。贾环又进谗言,贾政面如金纸。贾政以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淫辱母婢,荒疏学业而笞挞。
原文: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里边书房里去,喝令“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冠带家私:冠带,帽子和束带,是官服的代称,这里代指官爵。家私,财产,代指家业。〕一应〔一应所有的一切。〕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烦恼鬓毛„„干净去处鬓毛,即头发,佛家称为“烦恼丝”。干净,佛家以为人世污浊不净,唯有佛门才能通向清净世界,即所谓净土。剃去烦恼鬓毛与寻个干净去处,都是出家当和尚的意思。〕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形景,便知又是为宝玉了,一个个都是啖指咬舌,连忙退出。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众小厮们只得齐声答应,有几个来找宝玉„„„„„„„„„„„„„„„„„„..„.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吓!”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那李宫裁王熙凤与迎春姊妹早已出来了。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贾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贾母听说,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母听说,便啐了一口,说道:“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说着,不觉就滚下泪来。贾政又陪笑道:“母亲也不必伤感,皆是作儿的一时性起,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贾母便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干答应着。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一面说,一面只令快打点行李车轿回去。贾政苦苦叩求认罪。
人物分析:
贾政人物分析:贾政通过打宝玉,从表面看,贾政是非常凶狠、残暴、有声威。如果作者只写出他很严厉、威风,我们不能说这个人物没有性格。若仅仅是这样,这只是表面的,还没有更深、更含蓄。曹雪芹通过这件事,由表及里地、很深地剖析了贾政的灵魂,不仅写出他凶狠,也写出隐藏在凶狠背后的虚弱;不仅写出了声威,还从声威中挖出了他的悲哀、绝望。写出了这个处于封建末世,想拼命维护这个家族,但又无法维持这样一个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的绝望和虚弱。他虽然把宝玉打得气弱声嘶,两腿血肉模糊,但在这场矛盾冲突里,他不是一个强者,不是一个胜利者,他不但没有表现出很强大,反而表现的很虚弱。对贾政绝望、虚弱的灵魂,作者主要从两方面人物关系来进行剖析的。贾政打宝玉过程中,作者曾三次写到贾政流泪,写的很深刻。因爸爸火了、生气,打儿子打得厉害,很伤心流了眼泪,这并不奇怪。但贾政的眼泪很值得研究。第一次流眼泪,是写他气的面如金纸,下决心要毒打但还没有动手打时,小说写: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目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来。想打还没打,这时流眼泪显然不是因哀痛而流泪,他的内心活动在话里已透出:“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和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可见他打宝玉不是为自己,是为家族;他气得流眼泪,是绝望的眼泪,唯一希望的宝玉,现在是这个样子,他怎能不伤心呢?“烦恼鬓毛”要剃去,这确实是绝望的话,所以这是虚弱绝望的眼泪。第二次流眼泪,是打了宝玉,王夫人出来抱住板子不让打,劝他不要打了,越劝越厉害,叫人拿绳子来把宝玉勒死。王夫人大吵大闹说,不如把我一同死了,“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贾政听了王夫人说打死宝玉绝了我的话后,不觉长叹一声向椅子上坐了(没力气瘫了)泪如雨下。什么意思?毒打尚嫌不够,拿绳子勒,以绝将来之患,他这不是因为打宝玉打得太惨了,只是听王夫人说,“绝我”的“绝”字,宝玉死了就没继承人了,这一点触动了他的伤心事。宝玉是他唯一的希望,他自己也感到没了和王夫人有了共同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共鸣。这是绝望的泪。第三次流眼泪,王夫人哭贾珠(宝玉哥哥已死、李纨丈夫)哭的很伤心,珠儿要不死,你愿怎么打就怎么打,现在就这么一个打死了怎么着?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流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因为王夫人提到了贾珠,贾政就想到了贾珠儿(珠和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珠念书科举考试,14岁就进了学校,苦读书,贾政是有希望的,可惜早夭),所以泪如滚瓜一般流了出来。这些都触动了贾政的心事,贾府没有希望了。贾政为贾珠伤心落泪,恨不能起死回生。而对眼前的宝玉要活活打死。这对照里,可看出父子之间发生了激烈冲突,正是封建与反封建这两种思想不可调和的结果。以上都是描写贾政的虚弱和绝望,写的很深刻。另一方面是他和贾母的关系,进一步表现贾政的虚弱。王夫人出来解劝,越劝越火上浇油,越劝越要用绳子勒死,真正出来解决问题的是贾母。贾母一出场,贾政就不行了,赶快躬身赔笑,进而跪下;赶快跟了进去,最后退了出来。是什么微妙的东西使贾政在贾母面前这样低声下气,使局势一下子转危为安,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呢?就是一个字——“孝”,封建的孝道。用贾政自己的话说,他打儿子出于孝,这很有讽刺意义。为了孝打了不肖的子孙,但他打宝玉就恰恰触犯了孝,触犯了老祖宗,因贾母最疼的是宝玉。惹母生气,眼中没有母亲,使儿子无立足之地。为了孝道打了儿子,打了儿子又触犯了孝道。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不仅使贾政陷入了非常矛盾、狼狈被动可笑的境地,表现了他的虚弱,而且深刻揭露了封建道统本身的虚伪和矛盾百出的境况。